TWM563672U - 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 - Google Patents

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3672U
TWM563672U TW107203828U TW107203828U TWM563672U TW M563672 U TWM563672 U TW M563672U TW 107203828 U TW107203828 U TW 107203828U TW 107203828 U TW107203828 U TW 107203828U TW M563672 U TWM563672 U TW M56367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nector
positioning spring
elastic portions
contact
termina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3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國斌
楊宗憲
Original Assignee
欣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欣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欣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3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3672U/zh
Publication of TWM563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3672U/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係包括有本體及定位彈簧,其中該本體於基部前方處之接合部內部為具有插接空間,並於插接空間內壁面處凹設有環狀之容置槽,且容置槽內裝入之定位彈簧包含複數彈性部所連續彎折之環狀陣列結構,當本體與外部電源連接器之導電端子於對接時,可使導電端子之插接部插入於接合部之插接空間內,並推頂於定位彈簧之複數彈性部上向外撐開呈一彈性變形,且待插接部插入至複數彈性部內側處之套接空間,便可藉由複數彈性部抵持接觸於插接部上形成多接觸點之電性傳導路徑,並搭配本體接觸導通可提升大電流傳輸時之路徑與密度,且可有效降低其阻抗及溫度,進而達到提升電源傳輸效率及使用上安全性之效果。

Description

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尤指本體於前方處接合部內之插接空間為裝入有定位彈簧,並於定位彈簧包含複數彈性部所連續彎折之環狀陣列結構,可使導電端子插入後形成多接觸點之電性傳導路徑,進而提升電源傳輸效率。
按,一般連接器係使用在電子訊號與電源的連接元件及其附屬配件,主要功能在提供各種電子裝置或設備間之連接,以及確保訊號可準確的傳輸,而連接器隨著其應用的產品、功率與使用的環境等不同,則發展出各種不同的型式,並可應用於電腦、伺服器、電腦周邊設備(如鍵盤、滑鼠、印表機等)、車上主機之周邊設備(如車用電腦、衛星導航等)、電信及通訊設備與家用電器等產品上使用。
再者,連接器的設計上通常會特別注意二個基本之訊號及電源部分,並在設計訊號電路的部分時因流動的電流通常較低,所以通常不會考慮在電氣屬性中之電流變化,但在訊號不同傳輸上之變化便需考慮到訊號干擾(如靜電干擾、電磁波干擾、阻抗匹配等)的問題,而電源電路的部分則關係到較高的電流傳導狀態,並在電氣屬性上便會因高電流所產生之阻抗而使溫度產生變化,故,針對使用在電源電路中設計的電源連 接器必須具有較佳的散熱特性,以及降低端子傳導高電流所產生之阻抗,才可使高電流改變所造成之電氣特性變化被減至最低,且各端子的接觸面積與散熱面積的尺寸大小,皆會影響到電性傳導的路徑與密度,進而影響整體電源傳輸之品質,甚至是系統效能及使用上之安全性。
而一般電源電路中所應用之電源連接器係於絕緣本體之對接部內為穿設有板狀之端子組,並於端子組上下排或左右排端子前方處皆設有彎折狀或音叉狀之接觸部,且各端子後方處分別設有穿出於絕緣本體外部之焊接部,惟該端子組大多利用金屬材質之板體直接沖壓一體成型,使其端子結構於沖壓加工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尖銳的毛邊,並與外部電源連接器於接觸對配時,便會造成端子組與導電端子間之接觸部位相互刮傷或磨損等,使大電流經由端子結構傳導時產生有較大的阻抗及溫升現象,不但會影響到整體電性接觸之效果,亦會造成額外的電源損耗,且端子間之接觸點較少,也難以提升電流傳輸時之路徑與密度,即為有待從事於此行業者所亟欲研究改善之關鍵所在。
故,新型創作人有鑑於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的評估及考量,並利用從事於此行業之多年研發經驗不斷的試作與修改,始有此種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新型誕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在於本體於基部前方處之接合部內為具有插接空間,並於插接空間內壁面處環狀之容置槽內裝入有定位彈簧,當外部電源連接器之導電端子於對接時,其導電端子之插接部便會插入於接合部之插接空間內,並推頂於定位彈簧之複數彈性部所連續彎折之環狀 陣列結構上向外撐開呈一彈性變形,且待插接部插入至複數彈性部內側處之套接空間呈一定位,便可藉由複數彈性部抵持接觸於插接部上形成多接觸點之電性傳導路徑,並搭配本體相互接觸導通提升其大電流傳輸時之路徑與密度,且可避免習用板狀之端子結構沖壓成型產生的毛邊所造成接觸部位之刮傷或磨損等,以有效降低其阻抗及溫度,進而達到提升電源傳輸效率及可提高使用上安全性之效果。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乃在於定位彈簧之彈性部包含至少二個朝套接空間方向拱起之弧狀接觸段,並於各二相鄰之接觸段一端處分別連接有彎折段以形成一前一後之環狀錯位排列,且各彈性部相對於彎折段之另端處分別形成有一缺口,當導電端子插入於本體之接合部內,並推頂於複數彈性部上,可使接觸段受到推頂的作用以彎折段作為支點向外撐開,且待導電端子插入至定位,便可將接觸段分別抵持接觸於導電端子上形成17~18個多接觸點之電性傳導路徑,並搭配本體接觸導通可承受大約60安培之耐電流。
1‧‧‧本體
11‧‧‧基部
111‧‧‧固定段
112‧‧‧限位環槽
12‧‧‧接合部
120‧‧‧插接空間
1201‧‧‧開口
121‧‧‧容置槽
1211‧‧‧前阻擋壁
1212‧‧‧後阻擋壁
13‧‧‧第一連接部
131‧‧‧第一接合孔
132‧‧‧焊接口
14‧‧‧線纜
141‧‧‧導線
142‧‧‧絕緣層
2‧‧‧定位彈簧
20‧‧‧套接空間
21‧‧‧彈性部
211‧‧‧接觸段
212‧‧‧彎折段
213‧‧‧缺口
3‧‧‧導電端子
31‧‧‧插接部
32‧‧‧第二連接部
321‧‧‧第二接合孔
322‧‧‧止擋環體
33‧‧‧線纜
331‧‧‧導線
332‧‧‧絕緣層
4‧‧‧絕緣座體
5‧‧‧絕緣座體
第一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剖面圖。
第五圖 係為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導電端子之立體外觀圖。
第六圖 係為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導電端子之側視剖面圖。
第七圖 係為本創作再一較佳實施例於對接時之側視剖面圖。
第八圖 係為本創作再一較佳實施例於對接後之側視剖面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茲繪圖就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構造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一、二、三、四圖所示,係分別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及立體剖面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之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為包括有本體1及定位彈簧2,其中:
該本體1為具有一基部11,其基部11包含外徑變小之固定段111及固定段111外環面上之限位環槽112,並於基部11前方處設有內部具插接空間120之接合部12,且插接空間120內壁面相鄰於前方開口1201處凹設有環狀之容置槽121,再於容置槽121之前後二側壁面處分別形成有階面狀之前阻擋壁1211及後阻擋壁1212,而本體1位於基部11後方處則設有內部具第一接合孔131之第一連接部13,並於第一接合孔131後方開口處朝基部11方向剖設有彎弧狀之焊接口132。
該定位彈簧2包含複數彈性部21所連續S型彎折之環狀陣列結構,並於複數彈性部21內側處形成有一套接空間20,而彈性部21則包含至少二個朝套接空間20方向拱起之弧狀接觸段211,並於各二相鄰之接觸段211一端處皆連接有一彎折段212,以供複數彎折 段212形成一前一後之環狀錯位排列,且各彈性部21相對於彎折段212之另端處分別形成有一缺口213。
當本創作之定位彈簧2於組裝時,可先按壓於複數彈性部21之接觸段211,並以彎折段212作為支點分別朝套接空間20向內收束呈一彈性變形,再將定位彈簧2沿著插接空間120之開口1201處軸向裝入於本體1之接合部12內,且待定位彈簧2推入至容置槽121內後,即可透過複數彈性部21經由彈性復位的過程向外撐開而彈性撐抵於容置槽121內壁面處,並由彎折段212分別擋止於前阻擋壁1211或後阻擋壁1212上呈一定位,且各接觸段211分別伸入至插接空間120內後,便可完成本創作整體之組裝。
請搭配參閱第五、六、七、八圖所示,係分別為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導電端子之立體外觀圖、側視剖面圖、再一較佳實施例於對接時之側視剖面圖及對接後之側視剖面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在本實施例中之導電端子3一側處為設有插接部31,並於另側處之第二連接部32內部具有第二接合孔321,且第二連接部32相鄰於插接部31處形成有止擋環體322。
本創作上述之端子結構可為二支、四支、五支或其他端子數量設置,並於本體1與導電端子3外部利用埋入射出一體成型或以組裝固定的方式分別結合有絕緣座體4、5,以供本體1、導電端子3搭配絕緣座體4、5可組構成符合電源連接器之插頭或插座型式,且可透過基部11之固定段111與限位環槽112,以及第二連接部32之止擋環體322形成高低段差結構增加一體成型或組裝結合的強度,也可將本體1 之第一連接部13與導電端子3之第二連接部32進一步焊固於電路板上形成電性連接,或者是可分別連接有線纜14、33,而本案以下之說明書內容中係以連接有線纜14、33作為示例性之實施例,其連接的方式係將線纜14、33上之絕緣層142、332去除,並將導線141、331分別穿入第一連接部13之第一接合孔131與第二連接部32之第二接合孔321內,便可利用焊接的方式形成電性連接,同時使焊料聚集於焊接口132處,更能確保整體焊接結構之強度,惟該絕緣座體4、5結構設計方式很多,亦可依使用用途變更設計,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當本創作之電源連接器於對接時,係先將插頭端之絕緣座體5插入於絕緣座體4內,其導電端子3之插接部31便會分別插入於本體1於接合部12之插接空間120內,並抵持接觸於定位彈簧2之複數彈性部21上,使接觸段211受到推頂的作用可以彎折段212作為支點向外撐開呈一彈性變形,且待插接部31順利軸向插入至定位彈簧2內側處之套接空間20,便可將複數彈性部21之接觸段211抵持接觸於插接部31上形成17~18個多接觸點之電性傳導路徑,使大電流可透過定位彈簧2提升電流傳輸時之路徑與密度,並搭配本體1相互接觸導通可承受大約60安培之耐電流,此種定位彈簧2之複數彈性部21所構成連續彎折之環狀陣列結構,亦可避免如習用板狀之端子結構沖壓成型產生尖銳的毛邊所造成接觸部位之刮傷或磨損等,以有效降低其阻抗及溫度,進而達到提升電源傳輸效率及可提高使用上安全性之效果。
是以,本創作主要針對本體1於接合部12內之插接空間120內壁面處之環狀容置槽121內裝入有定位彈簧2,並於定位彈簧2包含複數彈性部21連續彎折之環狀陣列結構,當外部導電端子3插入於接合部12之插接空間120內,便會推頂於定位彈簧2之複數彈性部21上向外撐開呈一彈性變形,且待插接部31插入至複數彈性部21內側處之套接空間20,便可藉由複數彈性部21抵持接觸於插接部31上形成多接觸點之電性傳導路徑,並搭配本體1相互接觸導通提升其大電流傳輸時之路徑與密度,且可有效降低阻抗及溫度,進而達到提升電源傳輸效率及可提高使用上安全性之效果。
上述詳細說明為針對本創作一種較佳之可行實施例說明而已,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凡其他未脫離本創作所揭示之技藝精神下所完成之均等變化與修飾變更,均應包含於本創作所涵蓋之專利範圍中。
綜上所述,本創作上述之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創作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創作,實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新型創作人之辛苦創作,倘若 鈞局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新型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Claims (7)

  1. 一種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係應用於與外部電源連接器之導電端子接觸對配,並包括有本體及定位彈簧,其中:該本體之基部前方處為設有內部具插接空間之接合部,並於插接空間內壁面處凹設有環狀之容置槽;該定位彈簧為裝入於接合部之容置槽內,並包含複數彈性部所連續彎折之環狀陣列結構,而複數彈性部內側處則形成有可供導電端子的插接部軸向插入之套接空間,且各彈性部係分別抵持接觸於插接部上以搭配本體形成多接觸點之電性傳導路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其中該本體之基部外部為一體成型或組裝結合有絕緣座體,並搭配定位彈簧組構成符合電源連接器型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其中該本體之基部包含外徑變小用以增加與絕緣座體的結合強度之固定段及固定段外環面上之限位環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其中該本體之基部後方處為設有第一連接部,並於第一連接部內部之第一接合孔後方開口處朝基部方向剖設有焊接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其中該本體於容置槽之前後二側壁面處為分別形成有階面狀之前阻擋壁及後阻擋壁,並由定位彈簧之複數彈性部分別擋止於前阻擋壁與後阻擋壁上呈一定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其中該定位彈簧之彈性部包含至少二個朝套接空間方向拱起以抵持接觸於導電端子的插接部上之接觸段,並於各二相鄰之接觸段一端處分別連接有擋止於前阻擋壁或後阻擋壁上之彎折段,且各彈性部相對於彎折段之另端處分別形成有一缺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其中該定位彈簧之彈性部包含至少二個朝套接空間方向拱起以抵持接觸於導電端子的插接部上之接觸段,並於各二相鄰之接觸段一端處皆連接有形成一前一後環狀錯位排列之彎折段,且各彈性部相對於彎折段之另端處分別形成有一缺口。
TW107203828U 2018-03-23 2018-03-23 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 TWM563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3828U TWM563672U (zh) 2018-03-23 2018-03-23 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3828U TWM563672U (zh) 2018-03-23 2018-03-23 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3672U true TWM563672U (zh) 2018-07-11

Family

ID=63642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3828U TWM563672U (zh) 2018-03-23 2018-03-23 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3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1144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able wires made of heat-resisting material
TWI573351B (zh)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 cable connector having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488371B (zh) Power connector
TW201334323A (zh) 插座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US2013033768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ect function
CN109149277B (zh) 能使接地端子与接地片共同形成接地组件的信号连接器
TWM500383U (zh) 電連接器及具有該電連接器的線纜連接器
TW201724665A (zh) 插頭電連接器
TWI608679B (zh) Improved structure of wire end connector
TWM513476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52197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63672U (zh) 電源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
JP2016184575A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組立体
TWM574773U (zh) 電連接器
US11545792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members having integrated first and second curved contact portions for effective ground connections
TWM636445U (zh) 網路連接器之結構
TWI802244B (zh) 具分流結構的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
US9431736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TWI696320B (zh) 電源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TWM536797U (zh) 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TW201145699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TW202023127A (zh) 電連接器
TWM451680U (zh) 線纜連接器組合
TWM542279U (zh) 線對板之電連接器模組
TWI628879B (zh) Multilayer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