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5636U - 模具結構 - Google Patents

模具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5636U
TWM535636U TW105213268U TW105213268U TWM535636U TW M535636 U TWM535636 U TW M535636U TW 105213268 U TW105213268 U TW 105213268U TW 105213268 U TW105213268 U TW 105213268U TW M535636 U TWM535636 U TW M53563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sleeve
hole
core
mold co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3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ong-zhou Li
ming-xing Xie
Original Assignee
Zhong 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 Y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 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13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5636U/zh
Publication of TWM535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5636U/zh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模具結構
本新型係有關於一種模具結構,尤指一種用於鏡片成型的模具結構。
目前模具結構的公模的公模仁及母模的母模仁分別直接組裝於公模板的公模仁孔及母模板的母模仁孔內,公模仁孔及母模仁孔的尺寸固定,如果使用者欲改變鏡片的成型尺寸時,必須修改模板的模仁孔的尺寸或更換新的模板,如此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此外,使用者欲調整鏡片的成型芯厚,必須調整公模仁或母模仁的位置,此時鏡片成型位置周圍的公模仁及母模仁的表面間會産生間隙,通過上述模具結構所産生的鏡片容易産生毛邊,導致鏡片的品質不佳,必須重新設計公模仁及母模仁方能解决上述問題。
本新型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模具結構,其通過套筒的設置,於調整模仁尺寸時,僅需更換可容置調整後的模仁的套筒,不需修改模板的模仁孔的尺寸或更換新的模板。
本新型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模具結構,其通過套筒的設置,於調整鏡片芯厚時,無需重新設計模具結構的澆口及流道,不需更換模仁。
本新型提供一種模具結構,包括第一模具組及與該第一模具組合模的第二模具組,該第一模具組包括第一模板、至少一個套筒及至少一個第一模仁,該第一模板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模仁孔;每一個套筒設置於對應的第一模仁孔,並與對應的該第一模仁孔的垂直側壁干涉配合,該套筒的第一端面與該第一模板的合模面切齊,且其高度小於對應的該第一模仁孔的深度;每一個第一模仁設置於對應的該第一模仁孔及該套筒,其第一端部位於對應的該套筒的定位孔內,其第二端部位於對應的該第一模仁孔內,並與對應的該第一模仁孔的垂直側壁緊配。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第二模具組包括第二模板及至少一個第二模仁,該第二模板的合模面對應該第一模板的該合模面,該第二模板具有至少一個第二模仁孔,每一個第二模仁孔對應該每一個第一模仁孔,每一個第二模仁設置於對應的第二模仁孔。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第二模具組包括第二模板、至少一個套筒及至少一個第二模仁,該第二模板的該合模面對應該第一模板的該合模面;該第二模板具有至少一個第二模仁孔,每一個第二模仁孔對應該每一個第一模仁孔,每一個套筒設置於對應的第二模仁孔,並與對應的該第二模仁孔的垂直側壁干涉配合,其第一端面與該第二模板的該合模面切齊,其高度小於對應的該第二模仁孔的深度,每一個第二模仁設置於對應的該第二模仁孔及該套筒,其第一端部位於對應的該套筒的定位孔內,其第二端部位於對應的該第二模仁孔內,並與對應的該第二模仁孔的垂直側壁緊配。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每一個第一模仁的該第一端部的高度大於對應的該套筒的高度,與該每一個第一模仁的該第一端部連接的該第二端部的端面與對應的該套筒的第二端面間具有間隙。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每一個第一模仁孔內分別設有第一調整墊塊,每一個第一調整墊塊連接對應的第一模仁的第二端部。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每一個第二模仁孔內分別設有第二調整墊塊,每一個第二調整墊塊連接對應的第二模仁。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每一個第一模仁的該第一端部的高度大於對應的該套筒的高度,與該每一個第一模仁的該第一端部連接的該第二端部的端面與對應的該套筒的第二端面間具有間隙;該每一個第二模仁的該第一端部的高度大於對應的該套筒的高度,與該每一個第二模仁的該第一端部連接的該第二端部的端面與對應的該套筒的第二端面間具有間隙。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每一個第一模仁孔內分別設有第一調整墊塊,每一個第一調整墊塊連接對應的第一模仁的第二端部。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每一個第二模仁孔內分別設有第二調整墊塊,每一個第二調整墊塊連接對應的第二模仁的第二端部。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第一模具組的該每一個套筒的高度小於或等於對應的該第一模仁孔的深度的三分之一。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第一模具組的該每一個套筒的定位孔的內徑大於對應的該第一模仁的該第一端部的外徑。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位於該套筒的第一端面的該定位孔的第一開口的直徑小於位於該套筒的第二端面的該定位孔的第二開口的直徑。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第二模具組的每一個套筒的高度小於或等於對應的該第二模仁孔的深度的三分之一。
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第二模具組的每一個套筒的定位孔的內徑大於對應的該第二模仁的該第一端部的外徑。
爲對本新型的特徵及所達成之功效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僅佐以實施例及配合詳細之說明,說明如後:
請參閱圖1、圖2及圖3,其是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模具結構1的剖面圖、圖1的A區域的放大圖及第一模具組10的局部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單穴式模具結構1,模具結構1包括第一模具組10及與第一模具組10合模的第二模具組11,第一模具組10包括第一模板101、套筒102及第一模仁103,第一模板101具有合模面1011及相對合模面1011的第一表面1012,並具有垂直貫穿合模面1011及第一表面1012的第一模仁孔1013。套筒102設置第一模仁孔1013,其外側壁與第一模仁孔1013的垂直側壁干涉配合,其第一端面1021與合模面1011切齊。套筒102具有定位孔1022,套筒102的高度h小於第一模仁孔1013的深度d,尤其套筒102的高度h小於第一模仁孔1013的深度d的一半爲佳,而本實施例的套筒102的高度h等於或小於第一模仁孔1013的深度d的三分之一。
第一模仁103設置於第一模仁孔1013及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其具有第一端部1031及與第一端部1031連接的第二端部1032,第一端部1031與第二端部1032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第一模仁103的第一端部1031的外徑小於其第二端部1032的外徑,第一模仁103的第一端部1031設置於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其第二端部1032設置於第一模仁孔1013。第一模仁103的第二端部1032的外側壁直接與第一模仁孔1013的垂直側壁緊配,第一模仁103、第一模仁孔1013及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本實施例的第一模具組10爲固定側模具組,第一模板101的第一表面1012設有固定側固定板104,第一模仁103固定於固定側固定板104。其中靠近第一模板101的合模面1011的第一模仁103的端面具有成型模穴1033,套筒102的第一端面1021具有澆口1024,澆口1024與成型模穴1033及位於第一模板101的合模面1011的流道1014連通。
本實施例的第二模具組11包括第二模板111及第二模仁112,第二模板111具有第二表面1111及與第二表面1111相對合模面1112,並具有第二模仁孔1113,第二模仁112設置於第二模仁孔1113,其外側壁與第二模仁孔1113的垂直側壁緊配,第二模仁112與第二模仁孔1113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其中位於合模面1112的第二模仁112的端面1121具有成型模穴1122及澆口1123,澆口1123與成型模穴1122及位於第二模板111的合模面1112的流道1114連通。
本實施例的第二模具組11爲可動側模具組,第二模板111的第二表面1111設有承座113,第二模仁112固定於承座113。承座113的一側具有容置槽1131,可動側固定板114設置於承座113的一側。可動側固定板114上設有頂出機構115,頂出機構115位於承座113的容置槽1131,承座113的容置槽1131爲頂出機構115垂直移動的空間。頂出機構115包括至少一個頂出銷1151,至少一個頂出銷1151的一端穿過承座113及第二模板111,並位於第二模板111的合模面1112的流道1114。
當本實施例的模具結構1於使用時,爲固定側模具組的第一模具組10設置於爲可動側模具組的第二模具組11的上方,第一模具組10的合模面1011與第二模具組11的合模面1112對應,第二模仁孔1113對應第一模仁孔1013,第二模仁孔1113與第一模仁孔1013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第一模仁103對應第二模仁112,第一模仁103與第二模仁112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當第一模具組10與第二模具組11進行合模時,第一模具組10的合模面1011與第二模具組11的合模面1112接觸,第一模仁103的成型模穴1033與第二模仁112的成型模穴1122形成鏡片成型腔12,第一模具組10的套筒102的第一端面1021與第二模具組11的第二模仁112的成型模穴1122周圍的端面1121密合,第一模具組10的澆口1024及第二模具組11的澆口1123與鏡片成型腔12連通。接著通入塑料至第一模具組10,塑料經第一模具組10的流道1014及第二模具組11的流道1114流至第一模具組10的澆口1024及第二模具組11的澆口1123,再流入鏡片成型腔12,如此塑料於鏡片成型腔12內形成鏡片。
本實施例的套筒102的外側壁與第一模仁孔1013的垂直側壁干涉配合,即套筒102無須通過任何螺絲或固定組件固定於第一模仁孔1013,使其容易組裝也容易卸除。第一模仁103的成型模穴1033的尺寸依照欲成型的鏡片尺寸而定,當欲成型的鏡片尺寸須改變時,成型模穴1033的尺寸隨其改變,第一模仁103的第一端部1031的外徑也須改變,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的內徑也須改變,然本實施例的套筒102根據實際成型需求替換成符合需求的套筒102,即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容置尺寸改變後的第一模仁103。
本實施例的套筒102僅是干涉配合於第一模仁孔1013,於卸除過程中無須使用其他特殊卸除工具卸除原本設置於第一模仁孔1013的套筒102,也無須重新修改第一模板101的第一模仁孔1013的內徑或更換新的第一模板101,只要更換符合第一模仁103尺寸的套筒102。
本實施例的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的內徑大於第一模仁103的第一端部1031的外徑,也表示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與第一模仁103的第一端部1031間具有間隙,此間隙具有排氣用途,讓鏡片成型腔12內的氣體可從套筒102與第一模仁103間的間隙排出,避免鏡片成型腔12所成型的鏡片發生成型問題,本新型的模具結構1的排氣效果佳,提高鏡片的生産質量及良品率。
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一模仁103的第一端部1031的高度H大於套筒102的高度h,使與第一模仁103的第一端部1031連接的第二端部1032的端面1034與套筒102的第二端面1023間具有間隙,換句話說,第一模仁103的第二端部1032不與套筒102接觸,避免第一模仁103與套筒102發生重複干涉的問題。
上述提及本實施例的第一模仁103與第二模仁112間具有良好的同軸度,其主要因第一模仁103、第一模仁孔1013及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第二模仁112與第二模仁孔1113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然第一模仁孔1013與第二模仁孔1113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使第一模仁103與第二模仁112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使第一模仁103與第二模仁112間具有良好的同軸度,如此鏡片成型腔12所成型的鏡片不會産生偏心的問題。
本實施例的第一模仁103、第一模仁孔1013及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主要於組裝過程中,先對套筒102的外徑及內徑進行加工,套筒102再通過干涉配合方式組裝於第一模仁孔1013,並於套筒102的中心形成符合要求的定位孔1022,定位孔1022與第一模仁孔1013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再者,第一模仁103的第二端部1032的外側壁與第一模仁孔1013的垂直側壁緊配,使第一模仁103與第一模仁孔1013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最後達到第一模仁103、第一模仁孔1013及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也表示第一模仁103、套筒102及第一模仁孔1013具有良好的同軸度。
另外,因本實施例的第一模仁孔1013的側壁爲垂直平整側壁,即第一模仁孔1013的任一處的孔徑一致,也表示第一模仁孔1013未經過放電加工或銑床加工,不會因額外加工而産生累積公差。然套筒102及第一模仁103分別與第一模仁孔1013緊配,如此有效避免套筒102及第一模仁103組裝於第一模仁孔1013時産生累積公差,提升第一模具組10的組裝精度。
本實施例的第二模仁112的中心軸線與第二模仁孔1113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其與第一模仁孔1013相同,主要因第二模仁孔1113的垂直側壁未經過放電加工或銑床加工,第二模仁孔1113的任一處的孔徑均相同,不會因額外加工而産生累積公差。第二模仁112的外側壁與第二模仁孔1113的垂直側壁緊配時,第二模仁112與第二模仁孔1113的中心軸線位於同一線上,也表示第二模仁112與第二模仁孔1113具有良好的同軸度。
請參閱圖4,其是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模具結構1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不同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一模具組10爲可動側模具組,第二模具組11爲固定側模具組。第一模具組10及第二模具組11的詳細結構已於上述實施例中說明,於此不再贅述。因本實施例的第一模具組10爲可動模具組,承座113設置於第一模板101的第一表面1012的一側,其一側具有容置槽1131,可動側固定板114設置於承座113的一側。可動側固定板114設有頂出機構115,頂出機構115位於承座113與可動側固定板114間。頂出機構115包括至少一個頂出銷1151,至少一個頂出銷1151穿過承座113及第一模板101,並位於第一模板101的合模面1011的流道1014。此外,第二模板111的第二表面1111設有固定側固定板104,第二模仁112固定於固定側固定板104。
請參閱圖5,其是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模具結構1的剖面圖;如圖所示,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頂出機構爲通過頂出銷頂出成型於鏡片成型腔室的鏡片,其爲頂出銷頂出方式。本實施例的頂出機構115將第二實施例的的頂出機構更換爲模仁頂出機構,其頂出第一模仁103,第一模仁103頂出成型於鏡片成型腔12的鏡片。本實施例的頂出機構115包括推管1152及鎖固件1153,推管1152的一端穿過承座113,並抵接於第一模仁103的第二端部1032,鎖固件1153穿設於推管1152並鎖固於第一模仁103,使推管1152鎖固於第一模仁103。當頂出機構115的推管1152往第一模仁103移動時,帶動第一模仁103頂出成型於鏡片成型腔12內的鏡片,此時第一模仁103移動於第一模仁孔1013內,與第一模仁103的第一端部1031連接的第二端部1032的端面1034與套筒102的第二端面1023間具有間隙(如圖3所示),此間隙可作爲第一模仁103的移動空間,其垂直距離大於頂出機構115頂出第一模仁103的距離,可避免第一模仁103的第二端部1032與套筒102接觸,避免發生重複干涉的問題。此外套筒102的高度小於第一模仁孔1013的深度,减少第一模仁103與套筒102的接觸面積,可减少第一模仁103移動而與套筒102産生摩擦的機會,降低套筒102的磨損,提升套筒102的使用壽命。
請參閱圖6,其是本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局部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模具結構將第一實施例的第二模具組替換成具有套筒116的第二模具組11。本實施例的第二模具組11包括第二模板111、套筒116及第二模仁112,套筒116設置於第二模仁孔1113,其外側壁與第二模仁孔1113的垂直側壁干涉配合,其第一端面1161與第二模板111的合模面1112切齊。套筒116的高度小於第二模仁孔1113的深度,其中以小於第二模仁孔1113的深度的二分之一爲佳,本實施例的套筒116的高度爲第二模仁孔1113的深度的三分之一,當然套筒116的高度也可小於第二模仁孔1113的深度的三分之一。第二模仁112設置於第二模仁孔1113及套筒116的定位孔1162,並具有第一端部1124及連接第一端部1124的第二端部1125,第一端部1124位於定位孔1162內,套筒116的定位孔1162的內徑大於對應的第二模仁112的第一端部1124的外徑。第二端部1125位於第二模仁孔1113內,其外側壁與第二模仁孔1113的垂直側壁緊配。第二模仁112的第二端部1125的端面1126與套筒116的第二端面1163間具有間隙。其中本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頂出機構115爲頂出銷頂出,第二模仁112固定於承座113上;若本實施例的頂出機構115改爲模仁頂出機構,頂出機構115連接第二模仁112,以頂出第二模仁112。本實施例的第一模具組10及第二模具組11的作用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模具組10的作用一樣,於此不再贅述。
由上述可知,具有套筒的模具組可應用於固定側模具組或可動側模具組,或同時應用於固定側模具組及可動側模具組,也可適用於頂出銷頂出的模具結構或模仁頂出的模具結構。
請參閱圖7,其是本新型第五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局部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模具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模具結構不同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一模具組10更包括第一調整墊塊105,第二模具組11更包括第二調整墊塊117。第一調整墊塊105連接第一模仁103的第二端部1032,並位於第一模仁103與固定側固定板104間,第一模仁103及第一調整墊塊105固定於固定側固定板104。第二調整墊塊117連接第二模仁112,並位於第二模仁112與承座113間,第二模仁112及第二調整墊塊117固定於承座113。本實施例的模具結構根據第一調整墊塊105及第二調整墊塊117的厚度决定第一模仁103與第二模仁112間的間距,進而决定欲成型於鏡片成型腔12內的鏡片的芯厚。
本實施例的模具結構欲調整鏡片的芯厚時,調整第一調整墊塊105的厚度,以調整第一模仁103相對於第二模仁112的間距,進而調整欲成型於鏡片成型腔12內的鏡片的芯厚。請一併參閱圖8及9,其是本新型第五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使用狀態圖;如圖所示,當第一調整墊塊105的厚度减少時,第一模仁103往遠離第二模仁112的方向移動,拉大第一模仁103相對於第二模仁112的間距,並讓欲成型於鏡片成型腔12的鏡片的芯厚增加;反之,當第一調整墊塊105的厚度增加時,第一模仁103往靠近第二模仁112的方向移動,縮短第一模仁103相對於第二模仁112的間距,並讓欲成型於鏡片成型腔12的鏡片的芯厚减少。其中第一模仁103的第二端部1032的端面1034與套筒102的第二端面1023間的間隙爲預留給第一模仁103移動的空間。上述說明通過調整第一調整墊塊105的厚度來調整欲成型於鏡片成型腔12的鏡片的芯厚。
當第一調整墊塊105的厚度减少或增加時,使第一模仁103移動於第一模仁孔1013內,但套筒102不會移動,如此第一模具組10與第二模具組11進行合模時,套筒102的第一端面1021仍能與第二模仁112的端面1121密合,如此鏡片成型腔12所成型的鏡片不會産生毛邊,也使鏡片達到符合需求的芯厚,此外第一模具組10的澆口1024形成於套筒102的第一端面1021,如此澆口1024位置不會隨第一模仁103移動,如此不必更換第一模仁103。其中第一調整墊塊105的厚度可通過研磨减少第一調整墊塊105的厚度,或者將第一調整墊塊105更換爲不同厚度的調整墊塊,通過上述方式調整的模具結構具有高精度。本實施例的第一調整墊塊105及第二調整墊塊117也可應用於第二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第一調整墊塊105設置於第一模仁與承座間,第二調整墊塊117設置於第二模仁與固定側固定板間,其調整方式與上述相同,於此不再贅述。上述第二調整墊塊117可省略設置,也能達到上述作用。
請參閱圖10,其是本新型第六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局部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模具結構與第四實施例的模具結構不同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一模具組10更包括設置於第一模仁103與固定側固定板104間設有第一調整墊塊105,第一調整墊塊105連接第一模仁103的第二端部1032,第二模具組11更包括設置於第二模仁112與承座113間的第二調整墊塊117,第二調整墊塊117連接第二模仁112的第二端部1125。本實施例的模具結構根據第一調整墊塊105及第二調整墊塊117的厚度决定第一模仁103與第二模仁112間的間距,進而决定欲成型於鏡片成型腔12內的鏡片的芯厚。
本實施例的模具結構欲調整鏡片的芯厚時,同時調整第一調整墊塊105及第二調整墊塊117的厚度,以調整第一模仁103與第二模仁112的間距,進而調整欲成型於鏡片成型腔12內的鏡片的芯厚。當第一調整墊塊105及第二調整墊塊117的厚度减少時,第一模仁103與第二模仁112相互遠離,拉大第一模仁103與第二模仁112的間距,並讓欲成型於鏡片成型腔12的鏡片的芯厚增加;反之,當第一調整墊塊105及第二調整墊塊117的厚度增加時,第一模仁103與第二模仁112相互靠近,縮短第一模仁103與第二模仁112的間距,並讓欲成型於鏡片成型腔12的鏡片的芯厚减少。其中第一模仁103的第二端部1032的端面1034與套筒102的第二端面1023間的間隙爲預留給第一模仁103移動的空間,第二模仁112的第二端部1125的端面1126與套筒116的第二端面1163間的間隙爲預留給第二模仁112移動的空間。
上述說明通過調整第一調整墊塊105及第二調整墊塊117的厚度來調整欲成型於鏡片成型腔12的鏡片的芯厚。當第一調整墊塊105及第二調整墊塊117的厚度减少或增加時,使第一模仁103及第二模仁112分別移動於第一模仁孔1013及第二模仁孔1113內,但第一模具組10的套筒102及第二模具組11的套筒116不會移動,如此第一模具組10與第二模具組11進行合模時,第一模具組10的套筒102的第一端面1021仍能與第二模具組11的套筒116的第一端面1161密合,如此鏡片成型腔12所成型的鏡片不會産生毛邊,也使鏡片達到符合需求的芯厚,此外第一模具組10的澆口1024形成於其套筒102的第一端面1021,第二模具組11的澆口1123形成於其套筒116的第一端面1161,如此第一模具組10的澆口1024及第二模具組11的澆口1123的位置不會隨第一模仁103及第二模仁112移動,如此不必重新設計第一模具組10的澆口1024及第二模具組11的澆口1123,不必更換第一模仁103及第二模仁112。其中第一調整墊塊105及第二調整墊塊117的厚度可通過研磨减少第一調整墊塊105及第二調整墊塊117的厚度,或者將第一調整墊塊105及第二調整墊塊117更換爲不同厚度的調整墊塊,通過上述方式調整的模具結構具有高精度。
請參閱圖11,其是本新型第七實施例的第一模具組10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模具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模具結構不同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一模具組10包括第一模板101、套筒102、第一模仁103及支撑套筒106,套筒102設置於第一模板101的第一模仁孔1013,其外側壁與第一模仁孔1013的垂直側壁干涉配合,套筒102的第一端面1021與第一模板101的合模面1011切齊,支撑套筒106設置於第一模仁孔1013,其抵接於套筒102的第二端面1023,支撑套筒106的外側壁與第一模仁孔1013的垂直側壁干涉配合。支撑套筒106的固定孔1061與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相連通,第一模仁103設置於支撑套筒106及套筒102,第一模仁103的第一端部1031位於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其外側壁與定位孔1022的側壁間具有間隙。第一模仁103的第二端部1032位於支撑套筒106的固定孔1061,其外側壁與固定孔1061的垂直側壁緊配。第一模仁103的第二端部1032的端面1034與套筒102的第二端面1023間具有間隙。套筒102的高度小於或等於對應的第一模仁孔1013的深度的三分之一,套筒102的定位孔1022的內徑大於第一模仁103的第一端部1031的外徑,支撑套筒106的高度等於或大於第一模仁103的第二端部1032的高度。第一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用於成型小尺寸的鏡片,本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用於成型大尺寸的鏡片,隨著欲成型的鏡片尺寸增大,第一模仁103的尺寸也越大,所以需要使用大尺寸的套筒102,套筒102重量也越重,需要增設支撑套筒106抵接於套筒102的第二端面1023,以支撑套筒102。
本實施例的第一模具組10的結構可應用於第二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第一模具組,也可應用於第四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第一模具組及第二模具組,於此不再贅述。
上述位於套筒102的第一端面1021的定位孔1022的第一開口1025的直徑小於位於套筒102的第二端面1023的定位孔1022的第二開口1026的直徑,如此讓第一模仁103的第一端部1031容易從位於套筒102的第二端面1023的定位孔1022的第二開口1026進入定位孔1022內。此套筒102的結構可應用於上述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套筒。上述实施例的模具结构以注塑用的模具结构为例,本申请的具有套筒的模具结构可用於冲压模具,於此不再赘述。請參閱圖12,其是本新型第八實施例的模具結構1的剖面圖;如圖所示,上述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爲單穴式模具結構,本實施例的模具結構1也可爲多穴式模具結構1,本實施例的第一模板101具有多個第一模仁孔1013,每一個模仁孔1013內設有套筒102及第一模仁103,如圖3所示,第二模板111也具有對應多個第一模仁孔1013的多個第二模仁孔1113,每一個第二模仁孔1113設有第二模仁112。當然每一個第二模仁孔1113內也可以改設置套筒及模仁的結構,或於每一個第一模仁孔1013或第二模仁孔1113改設置套筒、支撑套筒及模仁的結構,其結構如圖11所示,於此不再贅述。上述實施例的模具結構以注塑用的模具結構爲例,本新型的具有套筒的模具結構可用於沖壓模具,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新型揭示一種模具結構,其主要於模仁孔內設置套筒及模仁,套筒通過干涉配合的方式裝設於模仁孔,不需要通過螺絲或其他固定組件固定,達到容易組裝,也不需要通過特殊的拆卸工具即可卸下,達到容易拆卸;當欲成型的鏡片尺寸改變時,只須更換可容置符合鏡片尺寸的模仁的套筒,不需要修改模板的模仁孔的尺寸或更換新的模板。
本新型的模具結構通過調整墊塊調整模仁間的間距時,模仁會移動於模仁孔中,套筒不會産生移動,當模具結構的二個模具組進行合模時,套筒與另一模仁或套筒仍能密合,如此所成型的鏡片不會産生毛邊,同時也不用重新設計模具結構的澆口及流道,不需要更換新的模仁。
本新型的模具結構的套筒的定位孔用於容置設有成型模穴的模仁的端部,定位孔與模仁間有間隙,使本新型的模具結構的排氣效果佳,可减少本新型的模具結構所成型的鏡片發生成型問題。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舉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爲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新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模具結構
10‧‧‧第一模具組
101‧‧‧第一模板
1011‧‧‧合模面
1012‧‧‧第一表面
1013‧‧‧第一模仁孔
1014‧‧‧流道
102‧‧‧套筒
1021‧‧‧第一端面
1022‧‧‧定位孔
1023‧‧‧第二端面
1024‧‧‧澆口
1025‧‧‧第一開口
1026‧‧‧第二開口
103‧‧‧第一模仁
1031‧‧‧第一端部
1032‧‧‧第二端部
1033‧‧‧成型模穴
1034‧‧‧端面
104‧‧‧固定側固定板
105‧‧‧第一調整墊塊
11‧‧‧第二模具組
111‧‧‧第二模板
1111‧‧‧第二表面
1112‧‧‧合模面
1113‧‧‧第二模仁孔
1114‧‧‧流道
112‧‧‧第二模仁
1121‧‧‧端面
1122‧‧‧成型模穴
1123‧‧‧澆口
1124‧‧‧第一端部
1125‧‧‧第二端部
1126‧‧‧端面
113‧‧‧承座
1131‧‧‧容置槽
114‧‧‧可動側固定板
115‧‧‧頂出機構
1151‧‧‧頂出銷
1152‧‧‧推管
1153‧‧‧鎖固件
116‧‧‧套筒
1161‧‧‧第一端面
1162‧‧‧定位孔
1163‧‧‧第二端面
117‧‧‧第二調整墊塊
12‧‧‧鏡片成型腔
h、H‧‧‧高度
d‧‧‧深度
圖1: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剖面圖。 圖2:圖1的A區域的放大圖。 圖3: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模具組的局部示意圖。 圖4: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剖面圖。 圖5: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剖面圖。 圖6:本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圖7:本新型第五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圖8:本新型第五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使用狀態圖。 圖9:本新型第五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另一使用狀態圖。 圖10:本新型第六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圖11:本新型第七實施例的第一模具組的局部示意圖。 圖12:本新型第八實施例的模具結構的剖面圖。
10‧‧‧第一模具組
101‧‧‧第一模板
1011‧‧‧合模面
1012‧‧‧第一表面
1013‧‧‧第一模仁孔
1014‧‧‧流道
102‧‧‧套筒
1024‧‧‧澆口
103‧‧‧第一模仁
1031‧‧‧第一端部
1032‧‧‧第二端部
1033‧‧‧成型模穴
104‧‧‧固定側固定板
11‧‧‧第二模具組
111‧‧‧第二模板
1111‧‧‧第二表面
1112‧‧‧合模面
1113‧‧‧第二模仁孔
1114‧‧‧流道
112‧‧‧第二模仁
1121‧‧‧端面
1122‧‧‧成型模穴
1123‧‧‧澆口
113‧‧‧承座
12‧‧‧鏡片成型腔

Claims (14)

  1. 一種模具結構,包括第一模具組及與該第一模具組合模的第二模具組,該第一模具組包括第一模板、至少一個套筒及至少一個第一模仁,該第一模板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模仁孔;每一個套筒設置於對應的第一模仁孔,並與對應的該第一模仁孔的垂直側壁干涉配合,該套筒的第一端面與該第一模板的合模面切齊,且其高度小於對應的該第一模仁孔的深度;每一個第一模仁設置於對應的該第一模仁孔及該套筒,其第一端部位於對應的該套筒的定位孔內,其第二端部位於對應的該第一模仁孔內,並與對應的該第一模仁孔的垂直側壁緊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該第二模具組包括第二模板及至少一個第二模仁,該第二模板的合模面對應該第一模板的該合模面,該第二模板具有至少一個第二模仁孔,每一個第二模仁孔對應該每一個第一模仁孔,每一個第二模仁設置於對應的第二模仁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該第二模具組包括第二模板、至少一個套筒及至少一個第二模仁,該第二模板的該合模面對應該第一模板的該合模面;該第二模板具有至少一個第二模仁孔,每一個第二模仁孔對應該每一個第一模仁孔,每一個套筒設置於對應的第二模仁孔,並與對應的該第二模仁孔的垂直側壁干涉配合,其第一端面與該第二模板的該合模面切齊,其高度小於對應的該第二模仁孔的深度,每一個第二模仁設置於對應的該第二模仁孔及該套筒,其第一端部位於對應的該套筒的該定位孔內,其第二端部位於對應的該第二模仁孔內,並與對應的該第二模仁孔的垂直側壁緊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該每一個第一模仁的該第一端部的高度大於對應的該套筒的高度,與該每一個第一模仁的該第一端部連接的該第二端部的端面與對應的該套筒的第二端面間具有間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該每一個第一模仁孔內分別設有第一調整墊塊,每一個第一調整墊塊連接對應的第一模仁的第二端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該每一個第二模仁孔內分別設有第二調整墊塊,每一個第二調整墊塊連接對應的第二模仁。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該每一個第一模仁的該第一端部的高度大於對應的該套筒的高度,與該每一個第一模仁的該第一端部連接的該第二端部的端面與對應的該套筒的第二端面間具有間隙;該每一個第二模仁的該第一端部的高度大於對應的該套筒的高度,與該每一個第二模仁的該第一端部連接的該第二端部的端面與對應的該套筒的第二端面間具有間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該每一個第一模仁孔內分別設有第一調整墊塊,每一個第一調整墊塊連接對應的第一模仁的第二端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該每一個第二模仁孔內分別設有第二調整墊塊,每一個第二調整墊塊連接對應的第二模仁的第二端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7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該第一模具組的該每一個套筒的高度小於或等於對應的該第一模仁孔的深度的三分之一。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7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該第一模具組的該每一個套筒的該定位孔的內徑大於對應的該第一模仁的該第一端部的外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7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位於該套筒的該第一端面的該定位孔的第一開口的直徑小於位於該套筒的第二端面的該定位孔的第二開口的直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7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該第二模具組的該每一個套筒的高度小於或等於對應的該第二模仁孔的深度的三分之一。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7項所述之模具結構,其中該第二模具組的該每一個套筒的該定位孔的內徑大於對應的該第二模仁的該第一端部的外徑。
TW105213268U 2016-08-30 2016-08-30 模具結構 TWM535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3268U TWM535636U (zh) 2016-08-30 2016-08-30 模具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3268U TWM535636U (zh) 2016-08-30 2016-08-30 模具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5636U true TWM535636U (zh) 2017-01-21

Family

ID=58400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3268U TWM535636U (zh) 2016-08-30 2016-08-30 模具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56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3728B (zh) * 2017-10-24 2018-12-11 均英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orming mold for aspherical optical len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3728B (zh) * 2017-10-24 2018-12-11 均英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orming mold for aspherical optical len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43277A1 (en) Molding assembly
KR102531823B1 (ko) 조정식 코어 센터링 디바이스를 구비한 사출 성형 공구
US20090246313A1 (en) Mold fixing structure
CN101419321B (zh) 制作镜筒的牙板及用该牙板制作该镜筒的方法
JP2017140797A (ja) 金型用入れ子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レンズ成形用金型
CN113853289A (zh) 带有对中装置的注塑模具
TWM535636U (zh) 模具結構
TW201914799A (zh) 注塑模具
CN105798562A (zh) 无断差模具加工工艺
US20090224135A1 (en) Mold unit with replaceable mold core holder
US7008212B2 (en) Molding apparatus with removable mold cores
US7611655B2 (en) Molding metal mol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olded item
US7402032B2 (en) Mold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mold apparatus
JP3138562B2 (ja) ディスク基盤射出成形金型
CN210026078U (zh) 一种拼镶结构及注塑模具
CN209869274U (zh) 透镜成型模具
JP6637780B2 (ja) レンズ成形金型用の入れ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レンズ成形用金型
US20110262581A1 (en) Mold assembly
CN206048689U (zh) 一种模具结构
EP1450999A1 (en) Injection mould and ejector arrangement therefor
CN107498791A (zh) 一种光学镜片一体式模具结构
JP5369474B2 (ja) 成形金型
CN220347106U (zh) 一种冷压模具
CN114769513B (zh) 具备精密镶块配合结构的砂芯模具
CN215151464U (zh) 一种平稳复位的光学镜片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