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4698U - 行駛輔助裝置 - Google Patents

行駛輔助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4698U
TWM534698U TW105202064U TW105202064U TWM534698U TW M534698 U TWM534698 U TW M534698U TW 105202064 U TW105202064 U TW 105202064U TW 105202064 U TW105202064 U TW 105202064U TW M534698 U TWM534698 U TW M53469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amera
disposed
assistance device
driving assist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2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子章
林士堯
林聖賢
Original Assignee
明興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明興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明興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202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4698U/zh
Publication of TWM534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4698U/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行駛輔助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輔助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行駛輔助裝置。
電致變色(electrochromism)是指在外加電壓或電流的作用下,電致變色層在可見光波長範圍內的光學性能(例如:透光率、反光率或吸光率)能夠產生穩定的可逆變化,從而能夠表現出顏色及透明度的改變。電致變色的技術可應於多種場合,例如可應用於節能窗戶、後視鏡及顯示元件等。
以汽車的外後視鏡為例,汽車外後視鏡也常採用電致變色材料層。當電致變色材料層致能(enabled)時,電致變色材料層會發生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而改變其能階,進而呈消光(diming)狀態。當外界影像光束到達汽車外後視鏡的電致變色材料層時,外界影像光束會被呈消光狀態的電致變色材料層吸收,而使汽車外後視鏡切換至防眩光模式。另一方面,當電致變色材料層不致能時,電致變色材料層會呈透光狀態。此時,外界影像光束會通過電致變色材料層而被汽車外後視鏡的反射膜反射,進而使汽車外後視鏡切換至鏡面模式。然而,習知的汽車外後視鏡常有視線死角,不利於行駛安全。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行駛輔助裝置,可提高行駛安全。
本新型創作的行駛輔助裝置用以裝設於交通工具上。行駛輔助裝置包括裝設於交通工具內部的外後視鏡以及攝影機。外後視鏡包括第一基板、配置於第一基板上的第一透光電極、對向於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配置於第二基板上的第一反射膜以及配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攝影機組裝至外後視鏡。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攝影機包括紅外線攝影機。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行駛輔助裝置更包括與攝影機連接的攝影角度調整器。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行駛輔助裝置更包括顯示面板。顯示面板配置於交通工具的內部且與攝影機有線或無線地連接。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行駛輔助裝置更包括無線收發器。無線收發器裝設於交通工具上且無線地連接顯示面板與攝影機。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行駛輔助裝置更包括裝設於交通工具內部的內後視鏡。內後視鏡包括第三基板、配置於第三基板上的第二透光電極、配置於第三基板對向的第四基板、配置於第四基板上且為部份穿透部份反射膜的第二反射膜、配置於第三基板與第四基板之間的第二電致變色材料層以及配置於第四基板上的顯示面板。
基於上述,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行駛輔助裝置將具有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的外後視鏡與攝影機組裝在一起。攝影機可拍攝由外後視鏡不易觀看到的視線死角區域,進而提高行駛安全性。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示出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之行駛輔助裝置1000裝設於交通工具10上的情形。請參照圖1,行駛輔助裝置1000裝設於交通工具10上。在本實施例中,交通工具10例如為車輛。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交通工具10也可指其他種類的交通工具,例如:船、火車、飛機等。
請參照圖1,行駛輔助裝置1000至少包括外後視鏡ECRM1及攝影機200。外後視鏡ECRM1裝設於交通工具10外部。圖2為根據圖1之剖線A-A’所繪的外後視鏡ECRM1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2,外後視鏡ECRM1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一透光電極120、第二基板130、第一反射膜150以及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第一基板110具有相對的內表面110a與外表面110b。第一基板110為透光基板。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10的材質例如為玻璃,但本創作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10的材質也為塑膠、石英、或其他可適用的材料。
請參照圖2,第一透光電極120配置於第一基板110的內表面110a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光電極120可全面性覆蓋第一基板110的內表面110a,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第一透光電極120的材料可選用金屬氧化物,例如: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鍺鋅氧化物、其它合適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疊層,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2,第二基板130設置於第一基板110的對向。第二基板130具有面向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的內表面130a與相對於內表面130a的外表面130b。第二基板130為透光或不透光基板。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基板130的材質例如為玻璃,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基板130的材質也為塑膠、石英或其他可適用的材料。
請參照圖2,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位於第一基板110的內表面110a與第二基板130之間。更進一步地說,外後視鏡ECRM1更包括框膠140。框膠14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30之間且環繞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框膠140、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30共同封裝電致材料變色層EC。
請參照圖2,第一反射膜150配置於第二基板130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反射膜150可選擇性配置於第二基板130的內表面130a上,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反射膜150也可設置於其他適當位置。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反射膜150可具有導電性。第一反射膜150與第一透光電極120可共同驅動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更進一步地說,外後視鏡ECRM1可選擇性地包括導電條182、184。導電條182夾在第一基板110上且與第一透光電極120電性連接。導電條184夾在第二基板130上且與第一反射膜150電性連接。第一透光電極120及第一反射膜150可分別利用導電條182、184與提供驅動訊號的驅動單元電性連接,進而驅動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
當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致能(enabled)時(例如:第一反射膜150與第一透光電極120之間存在足夠的電位差時),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會發生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而改變其能階,進而呈消光(diming)狀態。當外界影像光束穿過殻體300的開口300a進而到達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時,外界影像光束會被呈消光狀態的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吸收,而使外後視鏡ECRM1切換至防眩光模式。另一方面,當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不致能時(例如:第一反射膜150與第一透光電極120之間不存在足夠的電位差時),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會呈透光狀態。此時,通過殻體300開口300a的外界影像光束會穿過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EC而被第一反射膜150反射,進而使外後視鏡ECRM1切換至鏡面模式。
請參照圖1,攝影機200組裝至外後視鏡ECRM1。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外後視鏡ECRM1與攝影機200可組裝在同一殻體300內。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攝影機200也可裝設在其他適當位置。攝影機200用以偵測交通工具10外部的影像。特別是,攝影機200用以彌補外後視鏡ECRM1的視線死角。因此,攝影機200的選用以廣視角的攝影機為佳。若攝影機200的視角仍不夠廣,則行駛輔助裝置1000可選擇性地包括攝影角度調整器400。攝影角度調整器400與攝影機200連接,以帶動攝影機200的拍攝外界影像(例如:機車、行人等)。特別是,攝影角度調整器400可增加攝影機200的拍攝範圍。以下配合圖3詳細說明之。
圖3為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之攝影機200與攝影角度調整器400的示意圖。攝影角度調整器400包括固定座410與轉動座420。轉動座420可轉動地連接在固定座410上。攝影機200可轉動地連接在轉動座420上。詳言之,固定座410內部設有第一馬達(未繪示)以及與樞接於所述第一馬達的轉軸430。轉軸430穿入且固定在轉動座420的孔洞420a中。藉此,當固定座410內部之第一馬達啟動時,轉軸430可帶動轉動座420在第一方向d1上轉動,進而使攝影機200的拍攝範圍上下移動。轉動座420內部設有第二馬達440以及連接在第二馬達440與攝影機200之間的傳動齒輪450。當轉動座420內部之第二馬達440啟動時,傳動齒輪450會帶動攝影機200在第二方向d2上轉動,進而使攝影機200的拍攝範圍左右移動。
請參照圖1,在本實施例中,攝影機200除了能拍攝具有可見光波長的影像外,更可拍攝具有紅外線波長的影像。換言之,攝影機200也可稱紅外線攝影機。利用攝影機200可拍攝紅外線影像的特性,即便,在外界環境昏暗(例如:黑夜、雨天)的情況下,攝影機200仍可清晰地拍攝外界影像(例如:機車、行人等),供駕駛者觀看,進而提高行駛安全性。
詳言之,攝影機200拍攝的影像可無線地或有線地傳輸到位於交通工具10內部的顯示面板LCD,以供駕駛者觀看。具體而言,行駛輔助裝置1000更包括裝設於交通工具10上的無線收發器500。無線收發器500無線地連接顯示面板LCD與攝影機200。無線收發器500無線地接收來自於攝影機200的影像資訊後可將所述影像資訊無線地傳輸至顯示面板LCD,進而使駕駛者觀看到交通工具10外部的影像。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LCD泛指駕駛者於行駛過程中易觀看的顯示螢幕。舉例而言,顯示面板LCD可指裝設在駕駛與副駕駛之間的部份儀表板上的顯示螢幕,或者,指整合在內後視鏡ECRM2中的顯示面板LCD(標示於圖4),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在本實施例中,行駛輔助裝置1000可進一步包括內後視鏡ECRM2。圖4為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之內後視鏡ECRM2的剖面示意圖。外後視鏡ECRM2包括第三基板210、第二透光電極220、第四基板230、第二反射膜250以及第二電致變色材料層EC’。第三基板210具有相對的內表面210a與外表面210b。第二透光電極220配置於第三基板110的內表面210a上。第四基板230設置於第三基板210的對向。第四基板130具有面向第二電致變色材料層EC’的內表面230a與相對於內表面230a的外表面230b。第二電致變色材料層EC’位於第三基板210的內表面210a與第四基板230之間。內後視鏡ECRM2更包括框膠240。框膠240位於第三基板210與第四基板230之間且環繞第二電致變色材料層EC’。第二反射膜250配置於第四基板230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反射膜250可選擇性配置於第四基板230的內表面230a上,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反射膜250也可設置於其他適當位置。
與外後視鏡ECRM1不同的是,內後視鏡ECRM2可進一步包括顯示面板LCD。顯示面板LCD可配置於第四基板230的外表面230b上。由於第二反射膜250為部分穿透部分反射膜,因此顯示面板LCD發出的內部影像光束可穿過第二反射膜250,進而讓使用者可觀看到顯示面板LCD顯示的內部影像。藉此,內後視鏡ECRM2可兼具顯示器與反射鏡的功能。然而,本創作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內後視鏡ECRM2可選擇性地採用如圖2之外後視鏡ECRM1的結構。
綜上所述,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行駛輔助裝置將具有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的外後視鏡與攝影機組裝在一起的。藉此,提高行駛的安全性。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交通工具
110‧‧‧第一基板
110a‧‧‧內表面
110b‧‧‧外表面
120‧‧‧第一透光電極
130‧‧‧第二基板
130a‧‧‧內表面
130b‧‧‧外表面
140、240‧‧‧框膠
150‧‧‧第一反射膜
182、184‧‧‧導電條
200‧‧‧攝影機
210‧‧‧第三基板
210a、230a‧‧‧內表面
210b、230b‧‧‧外表面
220‧‧‧第二透光電極
230‧‧‧第四基板
250‧‧‧第二反射膜
300‧‧‧殻體
300a‧‧‧開口
400‧‧‧攝影角度調整器
410‧‧‧固定座
420‧‧‧轉動座
420a‧‧‧孔洞
430‧‧‧轉軸
440‧‧‧馬達
450‧‧‧傳動齒輪
500‧‧‧無線收發器
1000‧‧‧行駛輔助裝置
A-A’‧‧‧剖線
d1、d2‧‧‧方向
ECRM1‧‧‧外後視鏡
ECRM2‧‧‧內後視鏡
EC‧‧‧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
EC’‧‧‧第二電致變色材料層
LCD‧‧‧顯示面板
圖1示出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之行駛輔助裝置1000裝設於交通工具10上的情形。 圖2為根據圖1之剖線A-A’所繪的外後視鏡ECRM1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之攝影機200與攝影角度調整器400的示意圖。 圖4為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之內後視鏡ECRM2的剖面示意圖。
10‧‧‧交通工具
200‧‧‧攝影機
300‧‧‧殼體
400‧‧‧攝影角度調整器
500‧‧‧無線收發器
1000‧‧‧行駛輔助裝置
A-A’‧‧‧剖線
ECRM1‧‧‧外後視鏡
ECRM2‧‧‧內後視鏡
LCD‧‧‧顯示面板

Claims (6)

  1. 一種行駛輔助裝置,裝設於一交通工具上,該行駛輔助裝置包括: 一外後視鏡,裝設於該交通工具的外部,該外後視鏡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一透光電極,配置於該第一基板上; 一第二基板,配置於該第一基板的對向; 一第一反射膜,配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以及 一第一電致變色材料層,配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以及 一攝影機,組裝至該外後視鏡。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行駛輔助裝置,其中該攝影機包括一紅外線攝影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行駛輔助裝置,更包括: 一攝影角度調整器,與該攝影機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行駛輔助裝置,更包括: 一顯示面板,配置於該交通工具的內部且與該攝影機有線或無線地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行駛輔助裝置,更包括: 一無線收發器,裝設於該交通工具上且無線地連接該顯示面板與該攝影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行駛輔助裝置,更包括: 一內後視鏡,裝設於該交通工具的內部,該內後視鏡包括: 一第三基板; 一第二透光電極,配置於該第三基板上; 一第四基板,配置於該第三基板的對向; 一第二反射膜,配置於該第四基板上且為部份穿透部份反射膜; 一第二電致變色材料層,配置於該第三基板與該第四基板之間;以及 一顯示面板,配置於該第四基板上。
TW105202064U 2016-02-05 2016-02-05 行駛輔助裝置 TWM534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2064U TWM534698U (zh) 2016-02-05 2016-02-05 行駛輔助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2064U TWM534698U (zh) 2016-02-05 2016-02-05 行駛輔助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4698U true TWM534698U (zh) 2017-01-01

Family

ID=58399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2064U TWM534698U (zh) 2016-02-05 2016-02-05 行駛輔助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46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723B (zh) * 2018-03-06 2021-0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後視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6723B (zh) * 2018-03-06 2021-0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後視鏡
US11161458B2 (en) 2018-03-06 2021-11-02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rearview mirr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5962B (zh) 後視鏡以及行駛輔助裝置
US11340452B2 (en) Heads up display system
JP5022869B2 (ja) 発光表示装置付きバックミラー
JP3868742B2 (ja) 第3面反射器を備えた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ミラー
US6916099B2 (en) Rearview/display mirror assembly
US7012729B2 (en) Non planar mirrors with planar electrochromic cavity
KR20100123433A (ko) 영상을 표시하는 자동차용 인사이드 미러
US5373392A (en) Photochromic light control mirror
US20060221452A1 (en) Anti-glare reflective and transmissive devices
CN209858830U (zh) 行动载具辅助系统
KR20140039820A (ko) 디스플레이 룸미러 시스템
KR20140027755A (ko) 차량용 룸미러 모듈
TWM534855U (zh) 觸控裝置
US20220171273A1 (en) Video image display system
RU2573116C2 (ru) Система внутреннего зеркала заднего вида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TWM534698U (zh) 行駛輔助裝置
JP2009090700A (ja) 表示装置付き後写鏡装置
JPH0425174B2 (zh)
WO2018157723A1 (zh) 一种投影屏、车载抬头显示器和显示调节方法
CN112874440A (zh) 后视镜及具有其的车辆
JPH0532125U (ja) 車両用モニタ−カメラ
CN209888748U (zh)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
TWM529622U (zh) 行駛輔助裝置
CN206719099U (zh) 具有触控单元的汽车后视镜
CN210000228U (zh) 带行车记录仪的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