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2504U - 百葉式窗簾 - Google Patents

百葉式窗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2504U
TWM532504U TW105205236U TW105205236U TWM532504U TW M532504 U TWM532504 U TW M532504U TW 105205236 U TW105205236 U TW 105205236U TW 105205236 U TW105205236 U TW 105205236U TW M532504 U TWM532504 U TW M53250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urtain
torsion spring
drive shaft
sto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5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琳
粘耿豪
Original Assignee
億豐綜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億豐綜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億豐綜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32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2504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03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with ladder-tape
    • E06B9/307Details of tilting bars and their oper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03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with ladder-tape
    • E06B9/304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with ladder-tape with tilting bar and separate raising shaf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linds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Description

百葉式窗簾
本創作係與窗簾的窗簾葉片調整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具有可兩段式調控葉片角度結構的百葉式窗簾。
已知百葉式窗簾的組成大致包括有一上樑、一下樑以及多數窗簾葉片,該些窗簾葉片藉由兩條梯繩而平行地懸吊於該上樑與該下樑之間,且使用者透過操作一葉片角度調整機構而能驅使各該梯繩的兩條經線分別為一收與一放,以達到調整改變窗簾葉片之擺設角度的目的。使用者另外再經由拉動一操作繩以同時帶動兩條升降拉繩分別自二捲線筒為釋出或是捲收,以達到展開或收合窗簾的目的。
前述已知百葉式窗簾的展開或收合,以及窗簾葉片擺設角度的調整,分別是由兩個獨立的機構而達成者,在使用操作上顯得相當不便。雖然有業者開發出整合前述兩個機構而成為一單一操控模組,但是其僅適用於升降拉繩穿過所有窗簾葉片的結構使用,例如臺灣公告第M269349號專利,以及臺灣公告第M356795號專利即是。前述單一操控模組雖然解決了兩個獨立操控機構所帶來使用不便的問題,但是,以升降拉繩直接穿過所有窗簾葉片時,因升降拉繩位於梯繩之兩條經線之間,故於窗簾完全展開且調整窗簾葉片而為遮光時,上下相鄰的兩兩窗簾葉片彼此間並無法獲得良好的密貼效果,因此仍會有漏光的情形發生。
再者,前述專利以單一操控模組同時達到升降窗簾葉片及調整窗簾葉片角度的目的,係藉由窗簾本身的重力幫助其下降展開,然而當窗簾葉片閉合愈緊密時,則升降拉繩與窗簾葉片之間的摩擦力愈大,從而導致下放動作愈不順暢;故此類窗簾在下放時,要儘量避免窗簾葉片呈緊密閉合狀態,以避免升降拉繩與窗簾葉片之間產生較大摩擦力,惟,如此將使得窗簾葉片在下放之後無法完全閉合。此外,為使窗簾下放順暢,一般來說,仍需要以較大重力將升降拉繩張緊,來克服前述升降拉繩與窗簾葉片之間的摩擦力,通常是利用增加下樑配重的方式來改善,但重量愈大卻愈不利於拉升窗簾;反之,若要使能輕鬆拉升窗簾,就必須降低重量,如此卻又會造成下放不順且窗簾葉片閉合不全。是以,該已知具備單一操控模組的百葉式窗簾仍有未臻完善之處而待再改進。
有鑑於此,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百葉式窗簾,係使得百葉式窗簾在完全展開後能獲得良好的遮光效果。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的一種百葉式窗簾包含有一上樑、一下樑以及多數窗簾葉片,其中該些窗簾葉片透過至少一梯繩而平行地懸吊於該上樑與該下樑之間。另包括有一升降操控結構與一葉片角度調整結構,其中該升降操控結構包括有一驅動軸及一拉繩;該驅動軸係受操控而可正反向轉動地設置於該上樑內,且該驅動軸上設置有一捲線部,該拉繩一端連接該捲線部,另一端穿過該上樑後向下延伸並連接該下樑;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適用於調整該些窗簾葉片之偏擺角度,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包括有一限位單元與一掣動單元;其中該限位單元包括有對面配置的一第一擋部與一止擋件,其中該止擋件係可偏擺位移;該掣動單元包括有一從動件與一連動件;其中該從動件與該梯繩之二經線的一端連接,且受該驅動軸帶動而於該第一擋部與該止擋件之間偏轉;該連動件隨同該驅動軸的正反向轉動,而沿著該驅動軸之軸向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往復移動,其中在該連動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止擋件偏靠該驅動軸,在該連動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止擋件偏離該驅動軸。
本創作之效果在於,利用操控該驅動軸正反向轉動以使該連動件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間移動的過程中,該從動件抵接該第一擋部或是該止擋件時而停止轉動,以使該些窗簾葉片停止偏轉,該驅動軸得繼續受操控轉動以使該捲線部捲收或釋出該拉繩;而在該連動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從動件繼續偏轉,以使該些窗簾葉片再次偏轉而改變角度。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創作,茲舉數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請參圖1至圖8所示,為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兩段式調控葉片角度結構的百葉式窗簾100,其包含有一上樑10、一下樑12以及多數窗簾葉片14,其中該些窗簾葉片14透過兩條梯繩16而平行地懸吊於該上樑10與該下樑12之間。該百葉式窗簾100另包括有一升降操控結構與一葉片角度調整結構;前者用以帶動該下樑12相對該上樑10移動,以達到操控該百葉式窗簾100為展開或收合的目的,後者則是用以帶動梯繩16以改變窗簾葉片14的擺設角度,以使該百葉式窗簾100獲得不同透光效果。以下先說明該升降操控結構與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的構件關係,再說明操控動作於後。
該升降操控結構包括有一驅動軸18、一控制器20、一第一捲線筒22與一第二捲線筒24、一第一拉繩26、一第二拉繩28與一螺栓30。其中,該驅動軸18為一多邊形桿體且水平置放於該上樑10內,該驅動軸18一端連結該控制器20,且受到該控制器20之一操作繩20a的帶動而產生正轉或是反轉,在本實施例中,是以手動方式驅使該驅動軸18轉動,惟於實務上亦得以電動控制方式來執行。
該升降操控結構之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是以不可相對該驅動軸18轉動的方式套設於該驅動軸18上,藉以分別構成一個捲線部。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分別具有與該驅動軸18截面配合的一多邊形孔(圖未示),因此,當該驅動軸18穿過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後,將可帶動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同步且同向轉動。
該升降操控結構之該第一拉繩26與該第二拉繩28的一端分別連接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另一端則於穿過該上樑10後向下延伸並連接該下樑12。本實施例之該第一拉繩26與該第二拉繩28分別並鄰於該梯繩16之二經線16a, 16b,而呈位於該些窗簾葉片14的外側。因此當透過操控該驅動軸18為正轉或是反轉時,即能將該第一拉繩26與該第二拉繩28分別捲收於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上,以達到操控該百葉式窗簾100為收合的目的;抑或者,可使該第一拉繩26與該第二拉繩28分別自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釋出,以達到操控該百葉式窗簾100為展開的目的。
在上述的升降操控結構中,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各為一獨立筒體且各構成一個捲線部,然於實務上不排除可直接於該驅動軸18上一體製作有二個捲線部。另外,上述之第一捲線筒22、第二捲線筒24、第一拉繩26與第二拉繩28是分別以單一數量為例說明,然而在較佳的實施例中,前述構件以圖1所示之數量至少為二為佳,據以提供較佳的操作穩定性。
又,在本實施例中,雖以第一拉繩26及第二拉繩28分設於該些窗簾葉片14的外側為例,但亦不排除傳統於該些窗簾葉片的中央設置穿孔,並以單一拉繩穿設窗簾葉片中央穿孔之態樣,二者同樣能夠達到升降之目的,而僅僅是捲線筒及拉繩的位置和數量上的差異,與本案申請的技術無涉。
至於該升降操控結構之該螺栓30,其包括有一頭部30a、一螺紋身部30b以及一軸孔30c貫穿該頭部30a與該螺紋身部30b。其中,該螺紋身部30b構成本創作定義之螺紋部,然於實務上不排除直接於該驅動軸18上一體製作有該螺紋部;該軸孔30c係與該驅動軸18截面配合而為一多邊形孔,因此,當該驅動軸18穿過該軸孔30c後,將可帶動該螺栓30同步且同向轉動。
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包括有一限位單元與一掣動單元;其中該掣動單元更包括有一從動件與一連動件。在本實施例中,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主要是包括一槽座32、一基座34、一軸套36、一扭簧38、一線盤40、一連動件42、一軸桿44、一扳轉件46、一止擋件48與一捲簧50。其中,該槽座32與該基座34設置於該上樑10中;該軸套36、扭簧38、線盤40放置於該槽座32中;該連動件42位於該基座34內。又,前述槽座32與止擋件48的組合係構成該限位單元;前述扭簧38與線盤40的組合係構成該掣動單元之從動件。以下就各構件說明如後。
該槽座32裝設於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之間,且其槽底突起有一凸塊。請配合圖8所示,該凸塊的兩側面分別定義為一第一擋部32a與一第二擋部32b。
該基座34於其一側壁設有一缺口34a,於另一側壁的內面則設有一直立的第一抵接面34b。該螺栓30之頭部30a具有一環形的卡槽30d,該卡槽30d嵌入該缺口34a中,以使該螺栓30僅能原處轉動,而該螺紋身部30b則位於該基座34中。
該軸套36是以不可相對該驅動軸18轉動的方式套設於該驅動軸18上。在本實施例中,該軸套36具有與該驅動軸18截面配合的一多邊形孔36a,因此,當該驅動軸18穿過該多邊形孔36a後,將可帶動該軸套36同步且同向轉動。
該扭簧38套設於該軸套36上,其於常態下係緊束該軸套36的周面。易言之,該扭簧38在緊束狀態係透過該軸套36而隨同該驅動軸18轉動。該扭簧38具有朝軸向延伸的一第一端腳38a與一第二端腳38b,該第一端腳38a用於抵接該槽座32之第一擋部32a,而該第二端腳38b可與該第二擋部32b抵接,易言之,該槽座32之第一擋部32a與第二擋部32b限制了該扭簧38的轉動範圍。
該線盤40提供該梯繩16之該二經線16a, 16b的一端連接,其中央部位具有一圓形的孔40a,該孔40a為該驅動軸18穿過。該線盤40的盤面上具有一沿著軸向設置的凸塊40b,該凸塊40b突伸至該扭簧38的第一端腳38a與第二端腳38b之間,且可於該第一端腳38a及該第二端腳38b之間移動。在前述的結構關係中,該驅動軸18的外徑係小於該孔40a的孔徑,因此該驅動軸18與該線盤40之間並沒有直接連動的關係,反倒是該線盤40在該扭簧38處於緊束該軸套36的狀態下,受到該驅動軸18帶動該軸套36轉動,且該扭簧38的其中一端腳抵觸該凸塊40b時,該線盤40才會被該扭簧38帶動旋轉。反之,當該扭簧38處於未能緊束該軸套36時,該扭簧38即無法透過該軸套36而隨同該驅動軸18轉動,該情形將使得該線盤40呈停滯狀態。
該連動件42為一長形塊體,其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二抵接面42a與一螺孔42b,且於該第二抵接面42a與該螺孔42b之間突起有一撥板43,該撥板43具有一斜推面43a。該連動件42之該第二抵接面42a貼抵該基座34的第一抵接面34b,其螺孔42b則為該螺栓30之螺紋身部30b穿過並螺接,因此在該螺栓30為該驅動軸18帶動而為正轉或是反轉時,該連動件42將沿著軸向於圖12所示之一第一位置P1與圖4所示之一第二位置P2間往復移動,同時,該連動件42因其第二抵接面42a受到該基座34之第一抵接面34b的侷限,故於往復移動的過程中不會有翻轉情形,而維持著以平移的方式沿著軸向於該第一位置P1與該第二位置P2間移動。在前述中,該連動件42即是透過該螺栓30而結合於該驅動軸18,並隨同該驅動軸18的轉動而位移。
該軸桿44以平行該驅動軸18的方式置放於該上樑10內,且貫穿該槽座32與該基座34。該扳轉件46與該止擋件48是以不可相對該軸桿44轉動的方式而連結於該軸桿44上。在本實施例中,該軸桿44為一多邊形桿體,而該扳轉件46與該止擋件48分別呈長桿狀且於一端設有一多邊形孔46a(48a)供該軸桿44穿過,該扳轉件46位於該基座34內,該止擋件48則位於該槽座32中。至於該捲簧50,其套設在該軸桿44上,且對該扳轉件46提供一扭轉的作用力,以使該扳轉件46維持著朝向預定方向翻轉。
在上述中,當該連動件42朝向該第二位置P2移動時,其撥板43的斜推面43a將抵接該扳轉件46相對於設有該多邊形孔46a的一端,並逐漸推導該扳轉件46朝向該基座34外部翻轉,而因該扳轉件46與該軸桿44之間是以不可相對轉動的方式結合,故而將同步帶動該軸桿44轉動,轉動的軸桿44並將帶動該止擋件48作樞擺的動作,該止擋件48並在該連動件42到達該第二位置P2時偏離該扭簧38之端腳的移動路徑。反之,當該連動件42受操控而朝向該第一位置P1移動時,該扳轉件46承受該捲簧50的作用力而朝向該基座34內部翻轉,連帶地使得該止擋件48回復至位於該扭簧38之端腳的移動路徑上。
上述即為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百葉式窗簾100的各部構件及其相關位置的說明。接著再說明操控該百葉式窗簾100於展開及收合的過程中,可同步控制該些窗簾葉片14改變擺設角度的方式如後。
其中,圖1與圖2所示為該百葉式窗簾100於完全展開且該些窗簾葉片14彼此密貼時的態樣,此時的百葉式窗簾100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請同時參閱圖4與圖8所示,在此狀態下的連動件42是位於該第二位置P2,該扭簧38緊束該軸套36,而該止擋件48概呈直立狀並離開該扭簧38之端腳的移動路徑。
請再參閱圖9所示,其揭示拉動該操作繩20a以驅使該驅動軸18反轉(逆時針旋轉),該扭簧38因緊束於該軸套36的周面,故而能與該軸套36同轉,而該線盤40之凸塊40b受到該扭簧38之第二端腳38b的頂推,使得該線盤40同為反轉。反轉的線盤40造成該經線16a向上捲收而該經線16b向下釋出,透過該二經線16a, 16b的一收與一放以牽動緯線16c,將促使原為密貼的該些窗簾葉片14循著逆時針方向而同步向後翻轉至圖10所示的狀態,即窗簾葉片14呈右上左下的擺設,直至該扭簧38的第一端腳38a抵接該第一擋部32a為止。
請配合圖11至圖13所示,繼續拉動該操作繩20a,將造成該扭簧38之第一端腳38a更為緊抵該第一擋部32a,而該扭簧38的第二端腳38b靠向該第一端腳38a,該扭簧38將因擠壓而導致內徑略為擴張,該些微的擴張量足以造成該扭簧38不再緊束該軸套36。換言之,隨同該驅動軸18轉動的軸套36已無法再帶動該扭簧38,使得該線盤40呈現停滯而不再續轉,相對使得該些窗簾葉片14保持在調整偏擺角度後的狀態,即窗簾葉片14停止偏轉。而在此狀態下的驅動軸18仍能為該操作繩20a帶動旋轉,並透過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而逐漸地捲收該第一拉繩26與該第二拉繩28,以達到收合該百葉式窗簾100的目的。在此同時,該連動件42往該第一位置P1退移,如圖12所示,並於該百葉式窗簾100完全收合至圖13所示的狀態時,該連動件42止於該第一位置P1。該止擋件48即在連動件42離開該第二位置P2後,間接受到該捲簧50之作用力的影響再次回復至該扭簧38之端腳的移動路徑上。
圖14與圖15揭示拉動該操作繩20a以驅使該驅動軸18正轉(順時針旋轉)。由於該扭簧38的第一端腳38a與第二端腳38b不再受到擠壓而回復至緊束該軸套36的狀態,進而在該第一端腳38a頂推該線盤40之凸塊40b後,帶動該線盤40同為正轉。而在該扭簧38的第二端腳38b抵接該止擋件48頂緣,且該第一端腳38a靠向該第二端腳38b時,該扭簧38再次自緊束狀態變換成非緊束狀態,亦即該驅動軸18可相對停止轉動之該線盤40而自轉。
當繼續拉動該操作繩20a,將使得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逐漸釋出該第一拉繩26與該第二拉繩28,而該些窗簾葉片14因該線盤40已預先正轉一段行程,因此在該下樑12逐步下移過程中,將由上往下逐一自動地循著順時針方向翻轉。在該下樑12到達最底端位置時,該些窗簾葉片14擺設如圖16所示,即窗簾葉片14概呈左上右下的角度偏擺,此時相鄰的各窗簾葉片14之邊緣並未緊密貼靠,使得相鄰的窗簾葉片14彼此之間具有間隙。前述窗簾葉片14的偏擺量定義為第一段調頻。
然而,正轉的驅動軸18亦將帶動該連動件42移靠該第二位置P2,並逐步推導該扳轉件46,而在該連動件42到達該第二位置P2時,該止擋件48再次離開該扭簧38之端腳的移動路徑,參照圖8所示可知,該扭簧38將瞬間回復至緊束狀態並帶動該線盤40正轉,並止於該第二擋部32b。前述線盤40的再正轉行程,將促使該些窗簾葉片14繼續以順時針方向快速翻轉,並使得該些窗簾葉片14互為密貼如圖1所示。前述窗簾葉片14的再翻轉偏擺量則定義為第二段調頻。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實施例之該百葉式窗簾100不僅在展開或收合的過程中,具備自動翻轉窗簾葉片14的效果。更因拉動該下樑12的第一拉繩26與第二拉繩28是位於該些窗簾葉片14的外側,故而對於該下樑12在升降的過程中,不生滯礙,以及配合著該些窗簾葉片14具有兩段式調頻功能,使得該百葉式窗簾100在完全展開後,能獲得極佳的遮光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中,該止擋件48是透過平移的連動件42以其撥板43之斜推面43a推導該扳轉件46,並帶動該軸桿44轉動而為樞擺,進而使得該止擋件48離開該扭簧38之端腳的移動路徑。然而,為達成控制該止擋件48離開該扭簧38之端腳的移動路徑的方式除了上述第一實施例之外,本創作再提供一第二較佳實施例。
請參閱圖17所示,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不同處在於:本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止擋件52頂端具有一水平向的延伸板52a,一抵靠件54取代該扳轉件46,該抵靠件54之頂端亦具有一水平向的延伸板54a。該止擋件52與該抵靠件54固結於該軸桿44,另外該連動件42具有一側推面42c。因此當該連動件42朝向第二位置移動時,其側推面42c將抵接該抵靠件54之延伸板54a的自由端,進而推動該軸桿44沿著軸向移動,而軸向移動的軸桿44將帶動該止擋件52同樣地軸向移動,以離開該扭簧38之端腳的移動路徑。而在該連動件42朝第一位置移動時,一套設於軸桿44上的彈簧56,其彈力將推動軸桿44往反向移動,以使該止擋件52再次回復至位於該扭簧38之端腳的移動路徑上。前述結構亦能達成相同上述實施例的功效。
在上述各實施例中,主要是透過扭簧38外徑的變化與否,來操控該驅動軸18是否可相對該線盤40為自轉,進一步地達成控制窗簾葉片14為兩段式翻轉的目的。然而,為達成前述目的的結構,尚有以下態樣。
請參圖18至圖25所示之本創作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百葉式窗簾200,其具有相同上述第一實施例之上樑10、下樑12、窗簾葉片14、梯繩16、驅動軸18、控制器20、第一捲線筒22、第二捲線筒24、第一拉繩26、第二拉繩28、螺栓30、槽座32、基座34、連動件42、撥板43、軸桿44、扳轉件46、止擋件48及捲簧50,前述構件特徵及細部結構關係,與各構件之間的作動關係相同上述第一實施例,於此不予贅述。
本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百葉式窗簾200除了具備上述構件之外,尚包括有一轉盤60與一摩擦環62,該轉盤60與該摩擦環62的組成即構成本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掣動單元的從動件。其中,該轉盤60放置於該槽座32中,且其具有與該驅動軸18截面配合的一多邊形孔60a,該驅動軸18穿過該多邊形孔60a,並帶動該轉盤60同步且同向轉動;該轉盤60具有一外環面60b及一自該外環面60b凹設形成的一嵌槽60c。然於實務上不排除直接於該驅動軸18上一體製作有該轉盤。
該摩擦環62裝設在該轉盤60上方,其具有一內環面62a面對該轉盤60之該外環面60b。在本實施例中,該摩擦環62為半圓形框體,其內環面62a隆起形成有一肋條62b,該肋條62b嵌入該嵌槽60c中;該摩擦環62的兩端分別形成一個固線部,分別為一第一固線部62c與一第二固線部62d,各該固線部並各具有一線孔62e分別為該梯繩16之該二經線16a, 16b的一端穿過並為固接,如圖25所示,使該二經線16a, 16b分別位於該轉盤60轉動中心的兩側。而由於該梯繩16懸掛著多數的窗簾葉片14,故使得與該二經線16a, 16b固接的該摩擦環62因重力而壓抵該轉盤60,其造成該肋條62b與該嵌槽60c維持著接觸的狀態;另外,該摩擦環62於該第一固線部62c與該第二固線部62d之間具有一沿著軸向設置的凸塊62f。在前述中,該摩擦環62壓抵該轉盤60,其等彼此間的摩擦阻力足以使得該摩擦環62隨著該轉盤60的轉動而位移,相對地,該凸塊62f將以弧形軌跡移動。
以下再說明本創作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百葉式窗簾200於展開及收合的過程中,可同步控制該些窗簾葉片14改變擺設角度的方式如後。其中,圖18與圖19所示為該百葉式窗簾200於完全展開且該些窗簾葉片14彼此密貼時的態樣,此時的百葉式窗簾200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請同時參閱圖21與圖25所示,在此狀態下的連動件42是位於該第二位置P2,而該止擋件48概呈直立狀並離開該摩擦環62之該凸塊62f的移動路徑。
請再參閱圖26所示,揭示拉動該操作繩20a以驅使該驅動軸18連同該轉盤60一起反轉(逆時針旋轉),該摩擦環62因承受該下樑12與所有窗簾葉片14的重量而緊抵該轉盤60,且藉助摩擦阻力而隨著該轉盤60位移,於此同時拉動該經線16a向上而釋出該經線16b向下,而透過該二經線16a, 16b的一收與一放以牽動緯線16c,以使原為密貼的該些窗簾葉片14循著逆時針方向同步向後翻轉至圖27所示的狀態,亦即窗簾葉片14呈右上左下的擺設,直至該摩擦環62的第一固線部62c抵接該第一擋部32a為止。易言之,該槽座32的第一擋部32a阻擋了該摩擦環62的轉動,以使該些窗簾葉片14保持在調整偏擺角度後的狀態,亦即窗簾葉片14停止偏轉。
請再配合圖28所示,當繼續拉動該操作繩20a並驅使該驅動軸18持續以逆時針旋轉,且拉動的力量克服該轉盤60與該摩擦環62之間的摩擦阻力後,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將逐漸地捲收該第一拉繩26與該第二拉繩28,而該止擋件48在該連動件42離開該第二位置P2後,因間接受到該捲簧50的影響而回復至該摩擦環62之該凸塊62f的移動路徑上(圖26參照);在該連動件42到達該第一位置P1時,該百葉式窗簾200則呈完全收合的狀態(圖29參照)。
欲將完全收合狀態的百葉式窗簾200再為展開時,同樣透過操控該操作繩20a而為之,不同的是,該操作繩20a此時係驅使該驅動軸18連同該轉盤60正轉(順時針旋轉)。請配合圖30所示,在該驅動軸18以順時針旋轉的過程中,該摩擦環62因為重力的關係而緊抵該轉盤60,且因摩擦阻力的關係隨著該轉盤60位移,該摩擦環62在其凸塊62f抵接該止擋件48頂緣時而停止轉動。圖31揭示繼續拉動該操作繩20a以使該第一捲線筒22與該第二捲線筒24逐漸釋出該第一拉繩26與該第二拉繩28,由於該些窗簾葉片14已因該摩擦環62預先正轉一段行程,因此在該下樑12逐步下移過程中,將由上往下逐一循著順時針方向翻轉。在該下樑12到達最底端位置時,該百葉式窗簾200完全展開,而該些窗簾葉片14擺設如圖32所示之呈左上右下的角度偏擺,此時相鄰的各窗簾葉片14之邊緣並未緊密貼靠,使得相鄰的窗簾葉片14彼此之間具有間隙。前述窗簾葉片14的偏擺量定義為第一段調頻。
在上述驅動軸18正轉的過程中,該連動件42亦將移靠該第二位置P2,並在逐步推導該扳轉件46,以及在到達該第二位置P2時,使得該止擋件48再次離開該摩擦環62之該凸塊62f的移動路徑。參照圖25所示可知,此刻的摩擦環62再次因為重力的關係而緊抵該轉盤60,並隨之正轉,待於該摩擦環62的第二固線部62d抵接該第二擋部32b為止。受惠於該摩擦環62的再正轉行程,促使該些窗簾葉片14繼續以順時針方向快速翻轉,並互為密貼如圖19所示。前述窗簾葉片14的再翻轉偏擺量則定義為第二段調頻。
由所述可知,該百葉式窗簾200不僅在展開或收合的過程中,具備自動翻轉窗簾葉片14的效果。更因拉動該下樑12的第一拉繩26與第二拉繩28是位於該些窗簾葉片14的外側,故而對於該下樑12在升降的過程中,不生滯礙,以及配合著該些窗簾葉片14具有兩段式調頻功能,使得該百葉式窗簾200在完全展開後,能獲得極佳的遮光效果。
在上述第三實施例中的摩擦環62是製作成半圓形框體,並透過載重方式與轉盤60產生接觸摩擦,進而隨轉盤60移動以調整窗簾葉片14的偏擺角度。然而於實務上,亦可選擇製作成如圖33與圖34所示之另一種型態,即該摩擦環64包括有一第一環形體641與一第二環形體642,且該第一環形體641與該第二環形體642為不連續且大於二分之一圓的環框,二環框之間並以一橋接件643相連結,該橋接件643具有穩定該第一環形體641與該第二環形體642之位置的作用。其中該第一環形體641在自由端形成一第一固線部641a,該第二環形體642在自由端形成一第二固線部642a,該第一環形體641更具有一凸塊641c;另外,該第一環形體641與該第二環形體642的內環面分別隆起形成有一肋條641b與一肋條642b。為配合該摩擦環64,轉盤66的外環面則必須分別凹設有一嵌槽66a與一嵌槽66b,各該環形體的肋條對應嵌入一該嵌槽中,以使該第一環形體641與該第二環形體642呈環抱該轉盤66。藉此,增加了接觸摩擦阻力,使得在調整窗簾葉片14的偏擺角度時更為精準。
另外,上述第三較佳實施例是透過操控該扳轉件46與該止擋件48同步翻轉,以使該止擋件48偏離該摩擦環62之該凸塊62f的移動路徑,而達到操控該些窗簾葉片14進行第二段調頻的翻轉目的。然而,在圖35所示的第四較佳實施例中,揭示改以上述第二較佳實施例當中的止擋件52、抵靠件54與固定件55來取代,以達成驅使該止擋件48偏離該摩擦環62之該凸塊62f的移動路徑的目的。由於止擋件52、抵靠件54與固定件55已詳細說明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於此不再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數個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創作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本創作]
100、200‧‧‧百葉式窗簾
10‧‧‧上樑
12‧‧‧下樑
14‧‧‧窗簾葉片
16‧‧‧梯繩
16a、16b‧‧‧經線
16c‧‧‧緯線
18‧‧‧驅動軸
20‧‧‧控制器
20a‧‧‧操作繩
22‧‧‧第一捲線筒
24‧‧‧第二捲線筒
26‧‧‧第一拉繩
28‧‧‧第二拉繩
30‧‧‧螺栓
30a‧‧‧頭部
30b‧‧‧螺紋身部
30c‧‧‧軸孔
30d‧‧‧卡槽
32‧‧‧槽座
32a‧‧‧第一擋部
32b‧‧‧第二擋部
34‧‧‧基座
34a‧‧‧缺口
34b‧‧‧第一抵接面
36‧‧‧軸套
36a‧‧‧多邊形孔
38‧‧‧扭簧
38a‧‧‧第一端腳
38b‧‧‧第二端腳
40‧‧‧線盤
40a‧‧‧孔
40b‧‧‧凸塊
42‧‧‧連動件
42a‧‧‧第二抵接面
42b‧‧‧螺孔
42c‧‧‧側推面
43‧‧‧撥板
43a‧‧‧斜推面
44‧‧‧軸桿
46‧‧‧扳轉件
46a‧‧‧多邊形孔
48‧‧‧止擋件
48a‧‧‧多邊形孔
50‧‧‧捲簧
52‧‧‧止擋件
52a‧‧‧延伸板
54‧‧‧抵靠件
54a‧‧‧延伸板
56‧‧‧彈簧
60‧‧‧轉盤
60a‧‧‧多邊形孔
60b‧‧‧外環面
60c‧‧‧嵌槽
62‧‧‧摩擦環
62a‧‧‧內環面
62b‧‧‧肋條
62c‧‧‧第一固線部
62d‧‧‧第二固線部
62e‧‧‧線孔
62f‧‧‧凸塊
64‧‧‧摩擦環
641‧‧‧第一環形體
641a‧‧‧第一固線部
641b‧‧‧肋條
641c‧‧‧凸塊
642‧‧‧第二環形體
642a‧‧‧第二固線部
642b‧‧‧肋條
643‧‧‧橋接件
66‧‧‧轉盤
66a‧‧‧嵌槽
66b‧‧‧嵌槽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圖1為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百葉式窗簾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揭示窗簾葉片彼此密貼。 圖3為一立體圖,揭示本創作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百葉式窗簾的升降操控結構與葉片角度調整結構。 圖4為圖3的俯視圖,揭示連動件位於一第二位置。 圖5與圖7分別為一分解圖,揭示圖3中之升降操控結構與葉片角度調整結構的部分組成。 圖6為一立體圖,揭示圖3中之葉片角度調整結構的軸套、扭簧與線盤之組合關係。 圖8為圖4之8-8方向剖視圖,揭示止擋件離開扭簧之端腳的移動路徑。 圖9類同圖8,揭示止擋件位於扭簧之端腳的移動路徑上,且扭簧之其中一端腳抵接一第一擋部。 圖10類同圖2,揭示窗簾葉片依逆時針方向而同步向後翻轉。 圖11類同圖9,揭示扭簧處於未緊束狀態。 圖12類同圖4,揭示連動件位於一第一位置。 圖13為一立體圖,揭示本創作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百葉式窗簾完全收合的狀態。 圖14類同圖2,揭示下樑下移,而窗簾葉片由上往下逐一循著順時針方向翻轉。 圖15類同圖9,揭示止擋件位於扭簧之端腳的移動路徑上,且扭簧之其中一端腳抵接該止擋件。 圖16為一側視圖,揭示下樑到達最底端位置。 圖17為一立體圖,揭示本創作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百葉式窗簾的升降操控結構與葉片角度調整結構。 圖18為本創作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百葉式窗簾的立體圖。 圖19為圖18的側視圖,揭示窗簾葉片彼此密貼。 圖20為一立體圖,揭示本創作上述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百葉式窗簾的升降操控結構與葉片角度調整結構。 圖21為圖20的俯視圖,揭示連動件位於一第二位置。 圖22與圖24分別為一分解圖,揭示圖20中之升降操控結構與葉片角度調整結構的部分組成。 圖23為一立體圖,揭示圖20中之葉片角度調整結構的轉盤與摩擦環之關係。 圖25為圖21之25-25方向剖視圖,揭示止擋件概呈直立狀並離開摩擦環之凸塊的移動路徑。 圖26類同圖25,揭示止擋件位於摩擦環之凸塊的移動路徑上,且摩擦環之第一固線部抵接第一擋部。 圖27類同圖19,揭示窗簾葉片依逆時針方向而同步向後翻轉。 圖28類同圖21,揭示連動件位於一第一位置。 圖29為一立體圖,揭示本創作上述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百葉式窗簾完全收合的狀態。 圖30類同圖26,揭示摩擦環之凸塊抵接止擋件。 圖31類同圖19,揭示下樑下移,而窗簾葉片由上往下逐一循著順時針方向翻轉。 圖32為一側視圖,揭示下樑到達最底端位置。 圖33為一分解立體圖,揭示轉盤與摩擦環的另一實施例型態。 圖34為一剖視圖,揭示圖33揭示的轉盤與摩擦環之組合關係。 圖35為一立體圖,揭示本創作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百葉式窗簾的升降操控結構與葉片角度調整結構。
18‧‧‧驅動軸
22‧‧‧第一捲線筒
24‧‧‧第二捲線筒
30‧‧‧螺栓
32‧‧‧槽座
34‧‧‧基座
38‧‧‧扭簧
40‧‧‧線盤
42‧‧‧連動件
43‧‧‧撥板
44‧‧‧軸桿
46‧‧‧扳轉件
48‧‧‧止擋件
50‧‧‧捲簧

Claims (20)

  1. 一種百葉式窗簾,包含有一上樑、一下樑以及多數窗簾葉片,其中該些窗簾葉片透過至少一梯繩而平行地懸吊於該上樑與該下樑之間;其特徵在於包括有: 一升降操控結構,包括有一驅動軸及一拉繩;該驅動軸係受操控而可正反向轉動地設置於該上樑內,且該驅動軸上設置有一捲線部,該拉繩一端連接該捲線部,另一端穿過該上樑後向下延伸並連接該下樑; 一葉片角度調整結構,適用於調整該些窗簾葉片之偏擺角度,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包括有一限位單元與一掣動單元;其中: 該限位單元包括有對面配置的一第一擋部與一止擋件,其中該止擋件係可偏擺位移; 該掣動單元包括有一從動件與一連動件;其中該從動件與該梯繩之二經線的一端連接,且受該驅動軸帶動而於該第一擋部與該止擋件之間偏轉;該連動件隨同該驅動軸的正反向轉動,而沿著該驅動軸之軸向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往復移動,其中在該連動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止擋件偏靠該驅動軸,在該連動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止擋件偏離該驅動軸; 藉此,該從動件抵接該第一擋部或是該止擋件時而停止轉動,以使該些窗簾葉片停止偏轉,該驅動軸得繼續受操控轉動以使該捲線部捲收或釋出該拉繩;其中,在該連動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從動件繼續偏轉,以使該些窗簾葉片再次偏轉而改變角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 該限位單元包括有一槽座,該槽座設置於該上樑中且具有該第一擋部;該止擋件設置於該槽座中且受該連動件連動; 該掣動單元之該從動件包括有一扭簧與一線盤;其中該扭簧設置於該槽座中,其於常態下係呈緊束狀態而隨同該驅動軸轉動,該扭簧包括有一第一端腳與一第二端腳;該線盤位於該槽座中並與該梯繩之該二經線的一端連接,該線盤具有一凸塊突伸至該扭簧的第一端腳與第二端腳之間,以使該線盤為緊束狀態下之該扭簧帶動旋轉; 其中,該止擋件在該連動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恰位於該扭簧之端腳的移動路徑上;該止擋件在該連動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離開該扭簧之端腳的移動路徑; 其中,於操控該驅動軸正反向轉動以使該連動件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間移動的過程中,該扭簧之第一端腳緊抵該第一擋部,或該扭簧之第二端腳緊抵該止擋件時,該扭簧將因擠壓導致內徑擴張而不隨同該驅動軸轉動,其造成該線盤停止轉動,且該些窗簾葉片亦停止偏轉;而在該連動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扭簧回復至緊束狀態,並再次帶動該線盤旋轉,以使該些窗簾葉片再次偏轉而改變角度。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包括有一軸套,該軸套以不可相對該驅動軸轉動的方式套設於該驅動軸上;該扭簧套設於該軸套,並於常態下緊束該軸套周面;該線盤具有一孔,該驅動軸穿過該孔,且該驅動軸外徑小於該孔的孔徑,以使該驅動軸可相對停止轉動之該線盤而自轉。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連動件一端設有一螺孔,該驅動軸設置有一螺紋部穿設該螺孔;該連動件相對該螺孔的另一端受侷限,使得該連動件不隨同該驅動軸的轉動而翻轉,並維持以平移方式沿著軸向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間移動。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包括有一軸桿與一扳轉件;該軸桿平行該驅動軸,該扳轉件與該止擋件皆以不可相對該軸桿轉動的方式連結於該軸桿;該連動件具有一斜推面,當該連動件朝向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斜推面推導該扳轉件向外翻轉並帶動該軸桿轉動,轉動的軸桿帶動該止擋件離開該扭簧之端腳的移動路徑。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包括有一軸桿與一抵靠件;該軸桿平行該驅動軸,該抵靠件與該止擋件固結於該軸桿;當該連動件朝向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連動件推動該抵靠件以帶動該軸桿沿著軸向移動,移動的軸桿帶動該止擋件離開該扭簧之端腳的移動路徑。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包括有一基座,該基座設置於該上樑中;該升降操控結構包括有一螺栓,該螺栓具有一頭部、一螺紋身部以及一軸孔貫穿該頭部與該螺紋身部,其中,該頭部具有一卡槽嵌入該基座之一側壁,該螺紋身部位於該基座中且構成該螺紋部,該驅動軸穿過該軸孔,且與該軸孔以非圓形截面方式配合。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基座之另一側壁設有一第一抵接面,該連動件相對該螺孔的另一端設有一第二抵接面,該第一抵接面與該第二抵接面相互貼抵,以使該連動件不隨同該驅動軸的轉動而翻轉。
  9. 如請求項2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升降操控結構包括有一捲線筒,該捲線筒以不可相對該驅動軸轉動的方式套設於該驅動軸上,且位於該槽座的一側,以構成該捲線部。
  10. 如請求項2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之該槽座,更具有一第二擋部與該第一擋部相對配置;當該連動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該扭簧回復至緊束狀態,並再次帶動該線盤旋轉之後,該扭簧之該第二端腳繼而緊抵該第二擋部,該扭簧將因擠壓導致內徑擴張而不隨同該驅動軸轉動,並造成該線盤停止轉動,以使該些窗簾葉片停止偏轉。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 該限位單元包括有一槽座,該槽座設置於該上樑中且具有該第一擋部;該止擋件設置於該槽座中且受該連動件連動; 該掣動單元之該從動件包括有一轉盤與一摩擦環;其中該轉盤設置於該槽座中且隨同該驅動軸同向轉動,該轉盤具有一外環面;該摩擦環具有一內環面面對該轉盤之該外環面,以及具有二固線部與一凸塊,其中該二固線部分別為該梯繩之該二經線的一端連接,且該二經線位於該轉盤轉動中心的兩側,該凸塊位於該二固線部之間; 其中,該止擋件在該連動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位於該摩擦環之該凸塊的移動路徑上;該止擋件在該連動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離開該摩擦環之該凸塊的移動路徑; 其中,於操控該驅動軸正反向轉動以使該連動件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間移動的過程中,該摩擦環的其中一該固線部抵接該第一擋部,或該摩擦環之該凸塊抵接該止擋件時,該摩擦環停止轉動,且該些窗簾葉片停止偏轉;而在該連動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摩擦環隨著該轉盤繼續轉動,以使該些窗簾葉片再次偏轉而改變角度。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連動件一端設有一螺孔,該驅動軸設置有一螺紋部穿設該螺孔;該連動件相對該螺孔的另一端受侷限,使得該連動件不隨同該驅動軸的轉動而翻轉,並維持以平移方式沿著軸向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間移動。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包括有一軸桿與一扳轉件;該軸桿平行該驅動軸,該扳轉件與該止擋件以不可相對該軸桿轉動的方式連結於該軸桿;該連動件具有一斜推面,當該連動件朝向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斜推面推導該扳轉件向外翻轉並帶動該軸桿轉動,轉動的軸桿帶動該止擋件離開該摩擦環之該凸塊的移動路徑。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包括有一軸桿與一抵靠件;該軸桿平行該驅動軸,該抵靠件與該止擋件固結於該軸桿;當該連動件朝向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連動件推動該抵靠件以帶動該軸桿沿著軸向移動,移動的軸桿帶動該止擋件離開該摩擦環之該凸塊的移動路徑。
  15.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包括有一基座,該基座設置於該上樑中;該升降操控結構包括有一螺栓,該螺栓具有一頭部、一螺紋身部以及一軸孔貫穿該頭部與該螺紋身部,其中,該頭部具有一卡槽嵌入該基座之一側壁,該螺紋身部位於該基座中且構成該螺紋部,該驅動軸穿過該軸孔,且與該軸孔以非圓形截面方式配合。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基座之另一側壁設有一第一抵接面,該連動件相對該螺孔的另一端設有一第二抵接面,該第一抵接面與該第二抵接面相互貼抵,以使該連動件不隨同該驅動軸的轉動而翻轉。
  17.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升降操控結構包括有一捲線筒,該捲線筒以不可相對該驅動軸轉動的方式套設於該驅動軸上,且位於該槽座的一側,以構成該捲線部。
  18.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葉片角度調整結構之該槽座更具有一第二擋部與該第一擋部相對配置;當該連動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該摩擦環的另一該固線部抵接該第二擋部時,該摩擦環停止轉動,以使該些窗簾葉片停止偏轉。
  19.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轉盤之外環面凹設有一嵌槽;該摩擦環為半圓形框體而於兩端分別形成該二固線部,該摩擦環之內環面隆起形成有一肋條,該肋條嵌入該嵌槽中。
  20.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百葉式窗簾,其中該轉盤之外環面凹設有二嵌槽;該摩擦環包括有相連結之一第一環形體與一第二環形體,該第一環形體與該第二環形體為不連續且大於二分之一圓的環框,該第一環形體在一自由端形成一該固線部,該第二環形體在一自由端形成另一該固線部,該第一環形體與該第二環形體的內環面分別隆起形成有一肋條,各該肋條對應嵌入一該嵌槽中。
TW105205236U 2015-11-17 2016-04-15 百葉式窗簾 TWM53250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4905 2015-11-17
CN201620036507.7U CN205370398U (zh) 2015-11-17 2016-01-15 百叶式窗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2504U true TWM532504U (zh) 2016-11-21

Family

ID=56278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5236U TWM532504U (zh) 2015-11-17 2016-04-15 百葉式窗簾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38123A1 (zh)
JP (1) JP3206027U (zh)
CN (2) CN205370398U (zh)
TW (1) TWM5325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0619A (zh) * 2017-04-12 2017-08-18 广东创明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05050U (zh) * 2016-01-22 2016-09-28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的阻尼装置
CN205532187U (zh) * 2016-01-29 2016-08-31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升降控制结构
CN108661531B (zh) * 2017-03-30 2020-05-19 陈金福 窗帘
CH713681A2 (de) * 2017-04-10 2018-10-15 Storenmaterial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usrichtung von Lamellen einer Jalousie und Jalousie mit einer Lamellen-Ausricht-Vorrichtung.
CN109424308B (zh) * 2017-09-05 2020-07-10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百叶窗帘
CN207553934U (zh) * 2017-10-19 2018-06-29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
US20190242186A1 (en) * 2018-02-06 2019-08-08 Tser Wen Chou Horizontal blind structure
CN112682449B (zh) * 2019-10-18 2022-12-2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弹性元件安装塞及安装塞组件
TWM595687U (zh) 2020-01-22 2020-05-21 億豐綜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百葉簾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0619A (zh) * 2017-04-12 2017-08-18 广东创明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帘
CN107060619B (zh) * 2017-04-12 2020-02-21 广东创明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38123A1 (en) 2017-05-18
CN205370398U (zh) 2016-07-06
JP3206027U (ja) 2016-08-25
CN206309254U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32504U (zh) 百葉式窗簾
JP5107869B2 (ja) ブラインドの駆動装置
US11125009B2 (en)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US10711517B2 (en) Lifting device of cordless covering
US7520311B2 (en) Threaded lift cord spool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CA2689156C (en) Selective tilting for blinds - variable radius wrap double pitch
US7686059B2 (en) Top down/bottom up control system for retractable shade
US8267145B2 (en) Blind with selective tilting arrangement including drums
TWI564468B (zh) 窗簾及其致動系統
KR102084352B1 (ko) 클러치모듈 및 이를 적용한 호이스트 장치
KR102089142B1 (ko) 윈도우 쉐이드
AU2003204230A1 (en) Window Blind Assembly Control Crank Gear
US11525300B1 (en) Cord winding assembly with tilt members and window blind using the cord winding assembly
US7367377B2 (en) Winding device for Venetian blind
JP7140673B2 (ja) ブラインド
US20180155980A1 (en) One-way braking/coiling mechanism for a horizontal venetian blind without pull cords
JP5162277B2 (ja) 横型ブラインド
AU2017265683B2 (en) Delay unit, cord support device, and horizontal blind
US10036199B2 (en) Window blind
JP2018204426A (ja) 底部レールの水平機構を有する建築上の特徴部のための覆い
TWM594418U (zh) 窗簾結構
US20220325576A1 (en) Cord winding assembly with sliding guide member and window blind using the cord winding assembly
JP3218206U (ja) 窓用遮蔽物
CA2365715A1 (en) Double tilt mechanism for venetian blinds
JP6604753B2 (ja) 遮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