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4952U - 改良之三輪滑行車 - Google Patents

改良之三輪滑行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4952U
TWM514952U TW104213020U TW104213020U TWM514952U TW M514952 U TWM514952 U TW M514952U TW 104213020 U TW104213020 U TW 104213020U TW 104213020 U TW104213020 U TW 104213020U TW M514952 U TWM514952 U TW M51495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riser
improved
disposed
front whe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3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eng-Neng Fan
Original Assignee
Zheng-Neng F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Neng Fan filed Critical Zheng-Neng Fan
Priority to TW104213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4952U/zh
Publication of TWM514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4952U/zh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Description

改良之三輪滑行車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改良之三輪滑行車,尤指一種設置簡單,操作簡易,可使三輪滑行車具有不一樣操作形態,達到提高使用趣味性和休閒娛樂效果,而極符實際適用性、理想性和進步性的改良之三輪滑行車。
按,習知呈三角形配置並令把手以左右搖擺方式驅移車體的三輪滑行車種類繁多,如美國US6,499,751B1、US6,517,093B2、US6,554,302B1、US6,827,358B2、US6,976,687B2等,其等結構大抵如第一圖所示,主要係設有一前管10,在前管10樞設有立管11,在立管11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把手12和前輪13,在前管10後方設有左、右載桿15,該左、右載桿15的前端分別安設連接在前管10下端兩側,在左、右載桿15的後端分別安設有一後輪16,在左、右載桿15上分別安設有載板17;據之,使用者雙腳分別站在左、右載桿15上的載板17,並將雙手扶握在把手12後,便可以左右搖擺把手12、或扭動身體、或雙腳交互施力於對應載板17方式操作滑行車,俾前輪13在隨著把手12左右偏擺中可以S形路徑向前滾轉,而左、右兩後輪16則可連帶轉動,達到輔助驅移整個滑行車目的。
上述,其中該左、右後輪16係以不搖擺方式安設在對應載桿15後端,為了符合人體工學操作需求,該前管10斜置的角度大約設為80°, 係較一般腳踏車前管的75°傾角略大;該左、右載板17對應的距離,大約是使用者雙腳自然張開的跨踩寬度;而立管11樞設在前管10並以相同角度上、下延伸後,為了使斜置的立管11和上端把手12不會妨礙、干擾使用者身體,該左、右載桿15乃是設為較長,俾使用者雙腳以自然張開的寬度跨踩在對應載桿15上的載板17,並將雙手扶握在把手12時,使用者身體與立管11暨把手12之間可保持適當距離,進而便於操作滑行車。即,為了使上述三輪滑行車的操作較具順暢性,該前輪13與左、右兩後輪16形成的三角形佈設,大抵係前輪13至左、右兩後輪16的距離較長,而左、右兩後輪16之間的距離呈較短的等腰三角狀形態。
不可否認,上述該概呈等腰三角形佈設之三輪滑行車的運作,確實可提供使用者不錯的運動健身效果;惟,在實施上卻會產生下述情形:
1、由於左、右載桿15的長度必需設為較長,致滑行車的體積會連帶增大,會產生包裝材積較大、較佔空間和攜帶、收納較為不便情形。
2、由於前管10暨樞設於內之立管11的傾角較接近垂直,致雙手左右搖擺安設在立管11上端的把手12時,該安設在立管11下端之前輪13的偏擺角度會連帶較小,據此,該前輪13將以較小偏擺角度的S形路徑滾轉驅移車體情形下,不但會影響滑行車行駛的速度,亦會增加雙手操作的負荷。
3、請配合第二圖所示,由於前輪13至左、右後輪16的距離相同,且係較左、右後輪16之間的距離為長,故雙腳分別施力於對應載桿 15,並以其中一後輪16為圓心對滑行車實施S形路徑偏擺行進時,該另一後輪16和前輪13行進的路線必然會因迴轉半徑不同,而無法在同一圓周行進,而會在具有極大半徑差X的情形下做個別圓周運動;然,由於該左、右後輪16係安定、不搖擺的安設在對應載桿15後端,及該載桿15前端又係固定不動的安設在前管10,故當該位在載桿15後端的後輪16和位在載桿15前端之前管10下方的前輪13,分別以不同半徑做個別圓周運動時,必然會產生相互牽制且較大的位移摩擦力,進而造成車輪易產生磨損和滑行車操作較費力情形。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種改良之三輪滑行車,其可改善上述缺失,並致三輪滑行車的操作具有順暢、省力,且具不同操作形態,達到提高使用趣味性和休閒娛樂的效果。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係將滑行車的前、後輪設為概呈正三角佈設,並據以使左、右載體桿縮短,及係將前管以大約55°-70°角斜置,並致立管下端樞設在前管後,將前輪轉軸設在前管中心線後方,以及係將立管下端樞設前管後,再以大約75°-90°角往上斜置,並將上端把手呈朝前延伸設置所構成;據之,使用者雙腳跨站在對應載體桿的踏板後,身體重心會自動鄰近前輪,且不會受到立管干擾,而雙手左右搖擺把手時,利用位在立管上端前方的把手和位在前管下端的前輪之間會自動形成施力臂,則雙手的操作不但會更省力、順暢且擺幅可更為擴大,進而致前輪可做更大角度的S形偏擺,達到提高行車速度和展現不同操作形態的效果。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於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同,茲配合圖式和實施例詳細說明於后:
D‧‧‧距離
X‧‧‧半徑差
Y‧‧‧中心線
θ‧‧‧傾角
α‧‧‧傾角
10‧‧‧前管
11‧‧‧立管
111‧‧‧第二立管
12‧‧‧把手
13‧‧‧前輪
131‧‧‧轉軸
14‧‧‧載體
141‧‧‧載體桿
142‧‧‧踏板
15‧‧‧載桿
16‧‧‧後輪
17‧‧‧載板
第一圖係習知三輪滑行車之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習知三輪滑行車前、後輪運作之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之側視示意圖。
第五圖係第三圖之上視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前、後輪運作之示意圖。
請參閱第三、四、五圖所示,本創作改良之三輪滑行車,包含有前管10,係以大約55°~70°的傾角θ設置,在前管10樞設有立管11,該立管11的下端安設有前輪13,並致前輪轉軸131係以距離D偏心位在前管10的中心線Y下端後方,該立管11下端樞設在前管10後,係在鄰下端以大約75°~90°的傾角α往上斜置,並在上端安設有把手12,該把手12呈朝前延伸設置;在前管10後方係安設連接有載體14,該載體14可供使用者雙腳跨站,在載體14的後端兩側分別安設有不擺動的後輪16,俾該左、右後輪16與前輪13恰相配合形成三點著地支撐著整個滑行車,該載體14設有左、右載體桿141和左、右踏板142,該左、右載體桿141的前端分別安設在前管10,該左、右踏板142係分別安設在對應的載體桿141,該左、右後輪16與前輪13係配合成概為正三角形佈設。
上述,該立管11樞設有第二立管111,該第二立管111係可應使用者需求升降調整的安置在立管11,在第二立管111上端安設有把手12。
上述,為了使前輪13和左、右後輪16配置為概呈正三角形, 並致使用者雙腳可自然張開的跨站、施力於載體14,該載體14的左、右載體141且係設為較短。
即,利用上述所構成的本創作,由於該前輪13和左、右後輪16係配置為概呈正三角佈設,並致使用者雙腳可自然張開的跨站、施力於載體14,則該載體14的左、右載體桿141將據以設為較短情形下,當使用者操作滑行車而將雙腳自然跨站在載體14之對應踏板142時,使用者的身體自然會自動的往前移並致重心鄰近前輪13;繼之,由於該立管11下端樞設在前管10後,係在鄰下端以大約75°~90°的傾角α往上傾斜,故前述使用者雙腳跨站於載體14雖會使身體前移,但該呈75°~90°傾角斜置的立管11,卻會與使用者身體保持極大空間,而不會發生相互干擾情形;繼之,由於該前管10係以大約55°~70°的傾角θ斜置,致立管11下端樞設在前管10後係呈相同角度斜置,及該前輪13又係以距離D偏心的安設在立管11下端中心線Y後方,則使用者雙手左右搖擺設於立管11上端的把手12時,該設於立管11下端的前輪13自然會以前管10為轉軸做大角度的S形偏擺行進,俾不但據以達到提高驅移車體速度效果,更致把手12和立管11可做大幅度的旋轉式偏擺,達到展現不同操作形態的運動、健身和休閒娛樂效果。又,由於該安設在立管11上端的把手12係往前延伸設置,而會與前輪轉軸131之間形成一旋力臂,則前述使用者雙手扶握把手12做旋轉式左右偏擺動作時,不但具有更順暢、自然的操作效果,更可達到擴大擺幅和省力的效果。
上述,當使用者雙手對滑行車把手12做旋轉式左右偏擺,俾前輪13連帶做大角度的S形偏擺行進時,使用者亦可同時以扭動身體方式、或以雙腳交互施力方式將作用力施予載體14,俾左、右後輪16可連帶交互受 力的滾轉,達到輔助驅移車體效果。其中,請配合第六圖所示,由於前輪13和左、右後輪16係概呈正三角形配置,致前輪13至左、右後輪16的距離,大約等長於左、右後輪16之間的距離,故雙腳分別施力於載體14的對應載體桿141,並以其中一後輪16為圓心對滑行車實施S形路徑偏擺行進時,該另一後輪16和前輪13必然會因迴轉半徑相同,而可在同一圓周行進,嗣而,以該分別位在載體桿141兩端的前輪13和後輪16係可沿著同一圓周運動狀態下,其等的滾轉位移必然是較為順暢且摩擦力較小,而可達到延長車輪壽命和致滑行車具有較佳與較省力的滑行效果。
上述,應使用需求,本創作之滑行車係可安裝各式的剎車裝置,手剎車或腳剎車裝置(圖未示),俾對前輪或後輪做剎車動作,而該等剎車裝置乃與習知類同,故於此不再詳加贅述。
上述,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前輪13和左、右後輪16係概呈正三角形佈設,致載體14的左、右載體桿141必需設為較短,方可符合雙腳自然張開跨站和施力的人體工學要求,故就實施性而言,該左、右載體桿141設為較短,亦可直接達到縮小滑行車材積、便於包裝、攜帶、收納和節省空間效果。
換言之,使用本創作將至少具有下述優點:
1、設置簡單,具經濟性。
2、操作、使用簡易、方便,具實施便捷性。
3、可使三輪滑行車的使用具有不同操作形態,達到提高使用趣味性和休閒娛樂效果。
綜上所述,本創作改良之三輪滑行車,顯然較習知具有更佳 的使用效能提供,其裝置、結構雖不顯得複雜、繁瑣,然,整體的運作設想卻深富實施之具體性,且係目前同型產品所未見的運用,故誠已符合新型專利申請具「新穎性、進步性」之要件,謹請 審查委員惠予審視並賜准專利,無任感禱。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大凡依本創作精神所作之等功效變化與修飾,仍應包含在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前管
11‧‧‧立管
111‧‧‧第二立管
12‧‧‧把手
13‧‧‧前輪
131‧‧‧轉軸
14‧‧‧載體
141‧‧‧載體桿
142‧‧‧踏板
16‧‧‧後輪

Claims (7)

  1. 一種改良之三輪滑行車,包含有前管,係以大約55°~70°傾角設置,在前管樞設有立管,在立管下端安設有前輪,該立管下端樞設在前管後,係在鄰下端以大約75°~90°的傾角往上斜置,在立管上端設有把手,在前管後方安設連接有載體,該載體後端的兩側分別安設有後輪。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改良之三輪滑行車,其中,該前輪轉軸係偏心的位在前管中心線下端後方。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改良之三輪滑行車,其中,該把手係朝前延伸的安設在立管。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改良之三輪滑行車,其中,該左、右後輪係不擺動的安設在載體後端兩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改良之三輪滑行車,其中,該載體設有左、右載體桿,在左、右載體桿上分別安設有踏板。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改良之三輪滑行車,其中,該載體設有左、右載體桿,在左、右載體桿後端分別安設有後輪。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改良之三輪滑行車,其中,該設在立管下端的前輪和設在載體後端兩側的後輪,係相互配置呈概為正三角形佈設。
TW104213020U 2015-08-12 2015-08-12 改良之三輪滑行車 TWM514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3020U TWM514952U (zh) 2015-08-12 2015-08-12 改良之三輪滑行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3020U TWM514952U (zh) 2015-08-12 2015-08-12 改良之三輪滑行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4952U true TWM514952U (zh) 2016-01-01

Family

ID=55638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3020U TWM514952U (zh) 2015-08-12 2015-08-12 改良之三輪滑行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4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31915A1 (zh) 改良的三轮滑行车
TWM526978U (zh) 滑行車
US8746720B2 (en) Leisure fitness bike
US20100234186A1 (en) Skate fitness car
CN102167117B (zh) 一种脚踏超越离合器式轮滑机构
US20050230930A1 (en) Scooter
TWM498040U (zh) 改良之滑板車
CN201012727Y (zh) 改良的滑行车
TWM514952U (zh) 改良之三輪滑行車
KR101228803B1 (ko) 자전거의 구동장치
CN201148187Y (zh) 多用途滑板车
US10618590B2 (en) Three-wheeled scooter
CN205113617U (zh) 一种双驱动多功能健身自行车
KR101532475B1 (ko) 트라이크
TWM507787U (zh) 滑行車
KR20100045722A (ko) 상하 구동 추진 승용기구
CN102745301A (zh) 自行车省力装置
CN202054123U (zh) 一种踏板偏转装置及带有踏板偏转装置的滑板车、滑板
TWI271351B (en) Versatile two wheel vehicle
KR101128842B1 (ko) 무한궤도형 자전거
CN202011453U (zh) 一种可折叠踏板驱动轮滑式自行车
CN203172832U (zh) 踏动式滑板车
CN201800854U (zh) 改良的三轮滑行车
TW201317037A (zh) 橢圓運動健身機
KR100997125B1 (ko) 구름식 자전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