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3084U - 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 - Google Patents

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3084U
TWM513084U TW104210555U TW104210555U TWM513084U TW M513084 U TWM513084 U TW M513084U TW 104210555 U TW104210555 U TW 104210555U TW 104210555 U TW104210555 U TW 104210555U TW M513084 U TWM513084 U TW M51308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ody
control platform
hole
displacement member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0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ong-Se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Dong-Sen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Sen Chen filed Critical Dong-Sen Chen
Priority to TW104210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3084U/zh
Publication of TWM513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3084U/zh
Priority to CN201620645026.6U priority patent/CN205915046U/zh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Description

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夾具控制機構,尤指一種容易更換夾具與同步操作夾具進行夾持之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
習知之一種夾具結構,如其係 鈞局於103年4月11日所核准公告證書號第M476022號之「具有多元化工件夾持配置型態之簡易虎鉗」,其主要包含有:至少二長形基座,於使用狀態時係彼此呈平行間隔對應關係,各長形基座係包括:一凹角抵靠緣部,形成於長形基座的長側向其中一側;一長形裝設槽,形成於長形基座頂面;複數個定位穿孔,間隔設於長形裝設槽底部;複數個鎖迫用螺孔,間隔設於長形裝設槽底部;一斜導面,形成於長形裝設槽其中一側,一承靠面,形成於長形基座的長側向另其中一側,且高度與凹角抵靠緣部水平對齊;所述簡易虎鉗並包括至少一斜面鎖迫塊,能夠選擇性地組裝定位於長形基座的長形裝設槽所設任至少一鎖迫用螺孔相對應位置處,斜面鎖迫塊相對之二側分別形成抵迫面及斜面,抵迫面係與另一長形基座所設凹角抵靠緣部間隔平齊相對,斜面係與長形裝設槽所形成的斜導面互呈斜面抵靠關係;藉此構成的簡易虎鉗,但詳觀上述習知結構不難發覺其尚存有些許不足之處,主要原因係歸如下:該斜面鎖迫塊以鎖迫定位螺栓鎖設於長形基座上,透過斜面形成斜面鎖迫塊對加工物件的擠壓固定,於欲夾持時需要依順序將每一個鎖迫定位螺栓鎖緊於長形基座上,導致每進行一次夾持時就要重覆一次鎖緊與放鬆鎖迫定位螺栓之動作,因此習用之夾持方式存在有不易操作之缺失,又該長形基座與斜面鎖迫塊之相對位置固定,即能夾持加工物件的開度固定,當欲夾持較大或較小之加工物件時,皆必須將虎鉗整個換掉,是故不僅存在有適用性差之問題,更存在有不易更換之缺失,此為本創作所欲解 決之技術問題點。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種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
一控制平台內部開設有複數個管路與複數個槽室,且該控制平台以管路相通該槽室,又該控制平台形成有一頂面,且該槽室於該頂面一端貫穿形成有一小徑桿孔,並於槽室的另一端內緣形成有一內螺紋段,又該控制平台於槽室內設置有一位移件,且該位移件於一端開設有一鎖孔,並於該位移件之另一端凸設有至少一環體,又該控制平台於槽室之內螺紋段鎖設有一封蓋,而該位移件以鎖孔一端穿設於該控制平台之小徑桿孔處,並且利用該環體及封蓋將槽室間隔可位移的一第一空間及一第二空間,而該第一空間及第二空間的位移變化由該控制平台的管路控制,另該控制平台於頂面開設有複數個螺孔,一連結平台係組裝於該控制平台之頂面,且該連結平台貫穿開設有複數個組合孔,並於該連結平台之組合孔與該控制平台之螺孔處皆以一螺桿形成鎖合固定,又該連結平台對應於該小徑桿孔位置皆開設有一貫通孔,藉由該位移件沿著該控制平台之槽室進行同步位移,俾以間接達成對加工物件的快速夾持功能。
其中,該位移件之環體可由一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組成,並且利用該第一環體、第二環體及封蓋將槽室間隔可位移的一第一空間、一第二空間及一阻力空間,而該第一、第二及阻力空間的位移變化由該控制平台的管路控制。
其中,該位移件之環體可由一第一環體、第二環體及第三環體組成,並由該第三環體與第二環體配合間隔該控制平台之槽室而形成有一阻力空間。
其中更包括有至少一夾具,該夾具係裝設於連結平台上,讓複數個位移件皆能以鎖孔連結夾具,藉由位移件凸設貫通孔形成夾具的收 縮放鬆,並由位移件收縮槽室內形成夾具的張開夾持。
其中,該夾具對應貫通孔設有等量的錐體,並由錐體穿設一長桿,且以長桿穿過貫通孔而連結於位移件之鎖孔,又該錐體兩側皆抵壓有一推塊,且該推塊於皆外側間隔有一擋塊,藉由錐體的擠壓讓推塊向擋塊位移形成夾合。
其中,該兩相對推塊之間連結有至少一彈性體,並由彈性體形成推塊對錐體的常態抵觸。
其中,該控制平台之小徑桿孔、該位移件之環體及該封蓋皆固定有至少一防漏圈。
本創作的第一主要目的在於,該控制平台於槽室內皆容設有位移件,再以封蓋鎖設固定於槽室,再將連結平台蓋設於控制平台上,使連結平台之貫通孔皆能對準該槽室之小徑桿孔,讓位移件能位移至貫通孔內,而該連結平台是配合欲使用夾具進行選用,該夾具係不局限其夾合方式,只需要夾具的主動元件連結至控制平台之位移件,就能控制位移件連動夾具產生同步夾合與放鬆之功能,即能由控制平台操作夾具進行同步夾持與放鬆之作動,俾以提高其應用性與操作性。
本創作的第二主要目的在於,該位移件容設於該控制平台之槽室內,且該位移件凸設有至少一環體,又該控制平台於槽室鎖設有一封蓋,並且利用該環體數的變化與封蓋將槽室間隔可位移的一第一空間、一第二空間及至少一阻力空間,當固定加工物件後,該控制平台能以管路注滿該槽室的阻力空間,讓阻力空間對槽室產生一擴張壓力,進而提高位移件的位移阻力,藉此輔助提升該位移件對夾具的夾持力量。
其他目的、優點和本創作的新穎特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顯明。
〔本創作〕
10‧‧‧控制平台
101‧‧‧防漏圈
11‧‧‧管路
12‧‧‧槽室
121‧‧‧小徑桿孔
122‧‧‧內螺紋段
123‧‧‧第一空間
124‧‧‧第二空間
125a(125b)‧‧‧阻力空間
13‧‧‧頂面
14‧‧‧位移件
141‧‧‧鎖孔
15‧‧‧環體
151‧‧‧第一環體
152‧‧‧第二環體
153‧‧‧第三環體
16‧‧‧封蓋
17‧‧‧螺孔
20‧‧‧連結平台
21‧‧‧組合孔
22‧‧‧螺桿
23‧‧‧貫通孔
30‧‧‧夾具
31‧‧‧錐體
32‧‧‧長桿
33‧‧‧推塊
34‧‧‧擋塊
35‧‧‧彈性體
第1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3圖係本創作之剖視圖。
第4圖係本創作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第5圖係本創作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第6圖係本創作之使用狀態之示意圖(三)。
第7圖係本創作之使用狀態之示意圖(三)。
第8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9圖係本創作又另一實施例之剖視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先請由第1圖連續至第4圖所示觀之,一種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其包括有:一控制平台10、一連結平台20及至少一夾具30,一控制平台10內部開設有複數個管路11與複數個槽室12,且該控制平台10以管路11相通該槽室12,又該控制平台10形成有一頂面13,且該槽室12於該頂面13一端貫穿形成有一小徑桿孔121,並於槽室12的另一端內緣形成有一內螺紋段122,又該控制平台10於槽室12內設置有一位移件14,且該位移件14於一端開設有一鎖孔141,並於該位移件14之另一端凸設有至少一環體15,又該控制平台10於槽室12之內螺紋段122鎖設有一封蓋16,而該位移件14以鎖孔141一端穿設於該控制平台10之小徑桿孔121處,並且利用該環體15及封蓋16將槽室12間隔可位移的一第一空間123及一第二空間124,而該第一空間123及一第二空間124的位移變化由該控制平台10的管路11控制,另該控制平台10於頂面13開設有複數個螺孔17,其中,該控制平台10之小徑桿孔121、該位移件14之環體15及該封蓋16皆固定有至少一防漏圈101,藉此形成該槽室12、位移件14及封蓋16之間的防漏效果,一連結平台20係組裝於該控制平台10之頂面13,且該連結平台20貫穿開設有複數個組合孔21,並於該連結平台20之組合孔21與該控制平台10之螺孔17處皆以一螺桿22形成鎖合固定,又該連結平台20對應於該小徑桿孔121位置皆開設有一貫通孔23,藉由該位移件14沿著該控制平台10之槽室12進行同步位移,俾以間接達成對加工物件的快速夾持功能,至少一夾具30係裝設於連結平台20上,讓複數個位移件14皆能以鎖孔141 連結夾具30,藉由位移件14凸設貫通孔23形成夾具30的收縮放鬆,並由位移件14收縮槽室12內形成夾具30的張開夾持,又該夾具30對應貫通孔23設有等量的錐體31,並由錐體31穿設一長桿32,且以長桿32穿過貫通孔23而連結於位移件14之鎖孔141,又該錐體31兩側皆抵壓有一推塊33,且該推塊33於皆外側間隔有一擋塊34,藉由錐體31的擠壓讓推塊33向擋塊34位移形成夾合,另該兩相對推塊33之間連結有至少一彈性體35,並由彈性體35形成推塊33對錐體31的常態抵觸。
其實際使用之情況,再請由第2圖連續至第7圖所示觀之,該控制平台10能裝設於鑽床或銑床等加工機具上,且該控制平台10以槽室12提供位移件14的容置,讓位移件14之鎖孔141朝向槽室12之小徑桿孔121端設置,再以封蓋16鎖設於槽室12之內螺紋段122,即能形成對槽室12密閉蓋合,再將連結平台20蓋設於控制平台10上,並以螺桿22穿過組合孔21而螺鎖於控制平台10之螺孔17處,使連結平台20之貫通孔23皆能對準該槽室12之小徑桿孔121,讓位移件14之鎖孔141端能位移至貫通孔23內,而該連結平台20是配合欲使用夾具30進行選用,該夾具30係不局限其夾合方式,只需要夾具30的主動元件連結至控制平台10之位移件14,就能控制位移件14連動夾具30產生同步夾合與放鬆之功能,而本創作其一較佳實施方式為該夾具30鎖設於連結平台20上,並正對於連結平台20之貫通孔23位置皆設置有錐體31,並以長桿32穿過錐體31、貫通孔23而鎖設於位移件14之鎖孔141,而該錐體31兩側抵觸有受彈性體35拉住的推塊33,並於推塊33的兩外側皆間隔固定有擋塊34,而該推塊33與擋塊34之間用於放置欲加工物件,當欲夾緊加工物件時,透過管路11注入液(氣)體至該槽室12之第一空間123,並同時抽取於第二空間124的液(氣)體,即能以油(空)壓推動位移件14朝封蓋16方向位移,利用位移件14之鎖孔141拉動夾具30之長桿32向下,進而控制錐體31推開兩側的推塊33,即能控制全部的推塊33配合擋塊34擠壓加工物件,俾以達到快速固定加工物件之目的,又當欲放鬆加工物件時,能透過管路11注入液(氣)體至該槽室12之第二空間124,並同時抽取於第一空間123的液(氣)體,即能以油(空)壓推動位移件14朝小徑桿孔121方向位移,使位移件14的鎖孔141端凸設 於該連結平台20之貫通孔23處,即可利用位移件14之鎖孔141推動夾具30之長桿32向上,進而未限制錐體31向下,同時由彈性體35拉緊兩側的推塊33,藉此達到快速放鬆全部加工物件之目的,如上所述,即能由控制平台10操作夾具30進行同步夾持與放鬆之作動,俾以提高其應用性與操作性。
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再請由第8圖所示觀之,該位移件14之環體15可形成有一第一環體151與一第二環體152,並由該第一環體151與第二環體152配合間隔該控制平台10之槽室12而形成有一阻力空間125a,於控制平台10操作夾具30對加工物件進行夾持時,該控制平台10能以管路11注滿該槽室12的阻力空間125a,讓阻力空間125a能對槽室12產生一擴張壓力,藉此大幅提高位移件14的位移阻力,俾以有效增加夾具30對加工物件的的夾持力。
本創作又另一實施例,再請由第9圖所示觀之,該位移件14之環體15於第一環體151與第二環體152之間形成有一第三環體153,並由該第三環體153與第二環體152配合間隔該控制平台10之槽室12而形成有一阻力空間125b,於控制平台10操作夾具30對加工物件進行夾持時,該控制平台10能以管路11注滿該槽室12的阻力空間125b,讓阻力空間125b能對槽室12產生一擴張壓力,藉此大幅提高位移件14的位移阻力,俾以有效增加夾具30對加工物件的的夾持力。
藉上述具體實施例之結構,可得到下述之效益:(一)該控制平台10於槽室12內皆容設有位移件14,再以封蓋16鎖設固定於槽室12,再將連結平台20蓋設於控制平台10上,使連結平台20之貫通孔23皆能對準該槽室12之小徑桿孔121,讓位移件14能位移至貫通孔23內,而該連結平台20是配合欲使用夾具30進行選用,該夾具30係不局限其夾合方式,只需要夾具30的主動元件連結至控制平台10之位移件14,就能控制位移件14連動夾具30產生同步夾合與放鬆之功能,即能由控制平台10操作夾具進行同步夾持與放鬆之作動,俾以提高其應用性與操作性;(二)該位移件14容設於該控制平台10之槽室12內,且該位移件14凸設有至少一環體15,又該控制平台10於槽室12鎖設有一封蓋16,並且利用該環體15的數量變 化與封蓋16將槽室12間隔可位移的一第一空間123、第二空間124及至少一阻力空間125a(125b),當固定加工物件後,該控制平台10能以管路11注滿該槽室12的阻力空間125a(125b),讓阻力空間125a(125b)對槽室12產生一擴張壓力,進而提高位移件14的位移阻力,藉此輔助提升該位移件14對夾具30的夾持力量。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實已達突破性之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之新型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之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創作未見於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之規定,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至為感禱。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控制平台
12‧‧‧槽室
121‧‧‧小徑桿孔
122‧‧‧內螺紋段
13‧‧‧頂面
14‧‧‧位移件
15‧‧‧環體
16‧‧‧封蓋
17‧‧‧螺孔
20‧‧‧連結平台
21‧‧‧組合孔
22‧‧‧螺桿
23‧‧‧貫通孔

Claims (7)

  1. 一種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其包括有:一控制平台,該控制平台內部開設有複數個管路與複數個槽室,且該控制平台以管路相通該槽室,又該控制平台形成有一頂面,且該槽室於該頂面一端貫穿形成有一小徑桿孔,並於槽室的另一端內緣形成有一內螺紋段,又該控制平台於槽室內設置有一位移件,且該位移件於一端開設有一鎖孔,並於該位移件之另一端凸設有至少一環體,又該控制平台於槽室之內螺紋段鎖設有一封蓋,而該位移件以鎖孔一端穿設於該控制平台之小徑桿孔處,並且利用該環體及封蓋將槽室間隔可位移的一第一空間及一第二空間,而該第一空間及第二空間的位移變化由該控制平台的管路控制,另該控制平台於頂面開設有複數個螺孔;以及一連結平台,該連結平台係組裝於該控制平台之頂面,且該連結平台貫穿開設有複數個組合孔,並於該連結平台之組合孔與該控制平台之螺孔處皆以一螺桿形成鎖合固定,又該連結平台對應於該小徑桿孔位置皆開設有一貫通孔,藉由該位移件沿著該控制平台之槽室進行同步位移,俾以間接達成對加工物件的快速夾持功能。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其中,該位移件之環體可形成有一第一環體與一第二環體,並由該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配合間隔該控制平台之槽室而形成有一阻力空間。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其中,該位移件於第一環體與第二環體之間形成有一第三環體,並由該第三環體與第二環體配合間隔該控制平台之槽室而形成有一阻力空間。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其中更包括有至少一夾具,該夾具係裝設於連結平台上,讓複數個位移件皆能以鎖孔連結夾具,藉由位移件凸設貫通孔形成夾具的收縮放鬆,並由位移件收縮槽室內形成夾具的張開夾持。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其中,該夾具對應貫通孔設有等量的錐體,並由錐體穿設一長桿,且以長桿穿過貫通孔而連結於位移件之鎖孔,又該錐體兩側皆抵壓有一推塊,且該推塊於 皆外側間隔有一擋塊,藉由錐體的擠壓讓推塊向擋塊位移形成夾合。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其中,該兩相對推塊之間連結有至少一彈性體,並由彈性體形成推塊對錐體的常態抵觸。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其中,該控制平台之小徑桿孔、該位移件之環體及該封蓋皆固定有至少一防漏圈。
TW104210555U 2015-06-30 2015-06-30 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 TWM513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0555U TWM513084U (zh) 2015-06-30 2015-06-30 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
CN201620645026.6U CN205915046U (zh) 2015-06-30 2016-06-27 模块化空油压夹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0555U TWM513084U (zh) 2015-06-30 2015-06-30 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3084U true TWM513084U (zh) 2015-12-01

Family

ID=55408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0555U TWM513084U (zh) 2015-06-30 2015-06-30 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15046U (zh)
TW (1) TWM51308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0380B (zh) * 2020-02-21 2023-03-28 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组合载具
TWI740558B (zh) * 2020-06-30 2021-09-21 銘唯精密企業有限公司 中心虎鉗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15046U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13084U (zh) 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
MX349599B (es) Ensamble de pistón, cilindro de presión de fluido, método para fabricar el ensamble de pistón.
CN104499960B (zh) 一种固定用的夹持装置
JP2010095852A (ja) セパレータ連結金具
CN103029093B (zh) 破坏单向紧固件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其的装置
TWI526259B (zh) A tube management device with a view hole
ATE521766T1 (de) Schalung zum giessen von einer betonmauer, anordnung von miteinander verknüpften schalungen
KR101575569B1 (ko) 프로파일용 연결구 구조
KR101536636B1 (ko) 유공압 실린더의 스트로크 제한장치
JP3206963U (ja) 型枠切断スクリュー
TWM503970U (zh) 模組化空油壓夾具結構
CN201425136Y (zh) 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
CN203936430U (zh) 一种可调节阶梯钻头
CN204413542U (zh) 一种轴承压盖的拆卸工具
JP2014218863A (ja) 木製骨組材の接合方法
JP2004156681A (ja)
CN220928240U (zh) 一种预制构件连接结构
CN209429536U (zh) 一种建筑模板锁紧装置
CN209855739U (zh) 一种用于井口套管丝扣的密封紧固装置
RU2605239C2 (ru) Способ соединения арматурных стержней периодического профиля
KR200467915Y1 (ko) 갱폼 고정장치
KR101064254B1 (ko) 유압식 글랜드 팔로워를 이용한 패킹 누유방지장치
CN205555002U (zh) 一种废易拉罐密封接头
KR100540220B1 (ko) 수도관로용 제수밸브의 무단수 그랜드패킹 삽입 가이드장치
KR20100137740A (ko) 냉각수 누수방지 밀폐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