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25136Y - 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25136Y CN201425136Y CN200920152416XU CN200920152416U CN201425136Y CN 201425136 Y CN201425136 Y CN 201425136Y CN 200920152416X U CN200920152416X U CN 200920152416XU CN 200920152416 U CN200920152416 U CN 200920152416U CN 201425136 Y CN201425136 Y CN 20142513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int
- lock
- cooling water
- joint structure
- ma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06010061258 Joint lock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主要有一接头,接头是由塑料射出一体成型所制成,其一侧外缘设有具外螺纹的锁设部,中段处设有一呈多边形的作动部,锁设部于作动部的一侧面设有一渐缩状的斜面,而另一侧外缘设有具连续卡齿的套接部,接头由端部贯设一呈两阶状的通孔,其结构的组合,接头锁设部的渐缩状斜面是配合加工模具内螺纹孔达到锁入迫紧的功效性,使其接头锁设部锁入加工模具内螺纹孔不会产生间隙感,更使接头锁设部密合锁设于加工模具的内螺纹孔,以便达到接头可完全锁设密合于加工模具上,使其防止冷却液外漏的情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主要在于接头的锁设部是渐缩状的斜面,而使接头可完全迫紧锁设于加工模具上,以便使接头可密合锁设于加工模具上的功效性。
背景技术
一般的加工机械在使用运作时,都会在模具内设有循环用的冷却水路,而让加工模具不会一直处于高温情况下,以避免发生危险。
现有技术一种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请由图8所示观之,其接头40一侧设有具外螺牙的锁设部41,中段设有呈多边形的作动部42,而另侧设有具多个卡齿的套接部43,通过此,接头40的锁设部41是供套设一止水圈60再供锁入模具50的内螺孔51,因此,当现有技术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于实施使用时,由于接头40锁入模具50时,接头10是利用止水圈60达到防止接头40与模具50间有间隙而发生冷却液外漏现象,因此,由于接头40锁入模具50是内外螺纹的锁设,因此,很容易受到外力震动影响而导致接头40产生松脱的情形,且止水圈60亦很容易在使用后产生变形的情形,使其接头40无法达到完全紧密结合模具50的缺点,更容易造成冷却液外漏的问题缺失,其使用上较不理想,为其问题缺点。
有鉴于此,创作人本着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现有技术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于实施使用时,由于接头锁入模具是内外螺纹的锁设,因此,很容易受到外力震动影响而导致接头产生松脱的情形,且止水圈亦很容易在使用后产生变形的情形,使其接头无法达到完全紧密锁合模具的缺点,更容易造成冷却液外漏的问题缺失,此乃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主要是有一接头,接头是由塑料射出一体成型所制成,其一侧外缘设有具外螺纹的锁设部,中段处设有一呈多边形的作动部,锁设部于作动部的一侧面设有一渐缩状的斜面,而另一侧外缘设有具连续卡齿的套接部,接头由端部贯设一呈两阶状的通孔,其结构的组合,接头锁设部的渐缩状斜面是配合加工模具内螺纹孔达到锁入迫紧的功效性,使其接头锁设部锁入加工模具内螺纹孔不会产生间隙感,更使接头锁设部密合锁设于加工模具的内螺纹孔,以便达到接头可完全锁设密合于加工模具上,使其防止冷却液外漏的情形。
所述的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其中,接头的锁设部是于作动部端缘形成一渐缩状的斜面。
所述的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其中,套接部末端于作动部相对侧方上是连接环设有多个呈较小状的咬合齿。
所述的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其中,通孔的孔径可设成圆形或多边形的形状。
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主要是利用接头锁设部的渐缩状斜面,是可配合加工模具的内螺纹孔达到完全迫紧锁入的功效性,故当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流入加工模具的冷却水路内时,可避免因内外螺纹间具有预度而发生冷却液外漏的情形,更不需另外再套设止水圈,因此,本实用新型接头的锁设部锁入加工模具的内螺纹孔时,更可加强紧密螺锁的结构,以便可达到较佳实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头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头锁入加工模具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头及加工模具的组合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头锁入加工模具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头套设快速接管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接头另一实施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接头另一实施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接头锁入模具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部分:
接头------10 锁设部-----11
作动部----12 套接部-----13
咬合齿----14 通孔-------15
加工模具--20 内螺纹孔---21
快速接管--30
现有技术部分:
接头------40 锁设部----41
作动部----42 套接部----43
模具------50 内螺孔----51
止水圈----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图式简单说明】详述如后:
先请由图1所示观之,一种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主要是有一接头10,接头10是由塑料射出一体成型所制成,其一侧外缘设有具外螺纹的锁设部11,中段处设有一呈多边形的作动部12,锁设部11于作动部12的一侧面形成一渐缩状的斜面,而另一侧外缘设有具连续卡齿的套接部13,套接部13末端于作动部12相对侧方上是连接环设有多个呈较小状的咬合齿14,接头10由端部贯设一呈两阶状的通孔15,其通孔15的孔径可设成圆形或多边形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接头10配合加工模具20及快速接管30实施使用时,请由图2配合图3、图4、图5所示观之,其接头10的锁设部11是供使用者螺锁入于加工模具20的内螺纹孔21内(如图2配合图3、图4所示),由于接头10的锁设部11是渐缩状的斜面,而加工模具20的内螺纹孔21的孔壁为平面状,因此,当接头10的锁设部11欲锁入加工模具20的内螺纹孔21(如图3所示),其接头10锁设部11锁入加工模具20内螺纹孔21不会产生间隙感,更可因接头10锁设部11的渐缩状斜面,而使锁设部11迫紧锁入加工模具20的内螺纹孔21时,加工模具20的内螺纹孔21受到接头10锁设部11锁入而产生迫紧的变化(如图4所示),而不让锁设部11及内螺纹孔21锁合时产生间隙感,更使接头10锁设部11密合锁设于加工模具20的内螺纹孔21,因此,则不需再另外套设止水圈,通过此,当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流入加工模具20的冷却水路内时,可避免因内外螺纹间具有预度而发生冷却液外漏的情形,当使用者利用手工具于作动部12上扳动,使接头10受到手工具的带动,而可锁设于加工模具20上,又,当接头10锁入加工模具20上,可将快速接管30套设接合于接头10的套接部13及咬合齿14如图5所示,通过套接部13及咬合齿14的双重咬固力,而使快速接管30可确实套接于接头10上,且不受到外力震动或碰触使快速接管30产生脱落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接头10另一实施使用的方式,请由图6、图7所示观之,其接头10的锁设部11是于作动部12端缘形成一渐缩状的斜面,通过接头10锁设部11的渐缩状斜面,而使接头10可达到完全锁设密合的功效性,以便达到接头10另一较佳实施的使用效果。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种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主要是利用接头锁设部的渐缩状斜面,是可配合加工模具的内螺纹孔达到完全迫紧锁入的功效性,故当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流入加工模具的冷却水路内时,可避免因内外螺纹间具有预度而发生冷却液外漏的情形,更不需另外再套设止水圈,因此,本实用新型接头的锁设部锁入加工模具的内螺纹孔时,更可加强紧密螺锁的结构,以便可达到较佳实施的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创作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恳请钧局审查委员授予合法专利权,至为感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是有一接头,接头是由塑料射出一体成型所制成,其一侧外缘设有具外螺纹的锁设部,中段处设有一呈多边形的作动部,锁设部于作动部的一侧面形成一渐缩状的斜面,而另一侧外缘设有具连续卡齿的套接部,接头由端部贯设一呈两阶状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锁设部是于作动部端缘形成一渐缩状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末端于作动部相对侧方上是连接环设有多个呈较小状的咬合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可设成圆形或多边形的形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52416XU CN201425136Y (zh) | 2009-04-23 | 2009-04-23 | 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52416XU CN201425136Y (zh) | 2009-04-23 | 2009-04-23 | 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25136Y true CN201425136Y (zh) | 2010-03-17 |
Family
ID=42024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15241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25136Y (zh) | 2009-04-23 | 2009-04-23 | 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25136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29673A (zh) * | 2019-08-28 | 2019-12-03 | 嘉兴通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液压管接头 |
-
2009
- 2009-04-23 CN CN200920152416XU patent/CN20142513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29673A (zh) * | 2019-08-28 | 2019-12-03 | 嘉兴通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液压管接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95734B (zh) |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具有环形水路的冷却装置 | |
CN201425136Y (zh) | 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 | |
CN203380393U (zh) | 钻孔机的结构 | |
CN203936323U (zh) | 一种组装式蜡模 | |
CN203548413U (zh) | 一种多活塞杆防转缸 | |
CN206290876U (zh) | 无死角管道快速接头 | |
CN202100894U (zh) | 发动机外壳的固定座 | |
CN207661299U (zh) | 一种堵头 | |
CN206669155U (zh) | 一种齿形卡箍接头 | |
CN111036880A (zh) | 一种用于模具的分流锥冷却结构 | |
CN204532644U (zh) | 汽车燃油导轨摩擦焊结构 | |
CN221482435U (zh) | 具有润滑结构的回转支承 | |
CN204704347U (zh) | 冷却螺母 | |
CN206889660U (zh) | 低成本高效耐油型变速箱拨叉 | |
CN203104173U (zh) | 一种发电机端盖 | |
CN212502592U (zh) | 一种新型尾端盖 | |
CN205905302U (zh) | 一种高密度汽车方向盘加工模具 | |
TW201507785A (zh) | 管路清洗頭的生產模具 | |
CN202707684U (zh) | 单活塞保压中空回转油缸 | |
CN212804694U (zh) | 一种工程机械用液压油管接头 | |
CN201747658U (zh) | 脱硫循环泵填料密封装置 | |
CN203316785U (zh) | 汽车变速箱体两侧面翻转钻夹具 | |
CN202659736U (zh) | 一种轴承箱组装件 | |
CN203273160U (zh) | 一种水嘴快速接头 | |
CN102974808B (zh) | 一种铸造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7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