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5147U - 焊接結構 - Google Patents
焊接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05147U TWM505147U TW104205653U TW104205653U TWM505147U TW M505147 U TWM505147 U TW M505147U TW 104205653 U TW104205653 U TW 104205653U TW 104205653 U TW104205653 U TW 104205653U TW M505147 U TWM505147 U TW M50514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idth
- welded
- connecting surface
- main body
- welded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焊接結構。
表面黏著技術(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是一種電子裝聯技術,此技術是將電子元件如電阻、電容、電晶體、積體電路等安裝至印刷電路板上。
在傳統上,電子元件的焊接部位於電子元件與印刷電路板之間,因此,使用者無法目測焊接的狀況,更無法對焊接的部分進行電性規格檢驗。
或者,焊接部位於電子元件的側邊,雖然這能方便使用者對焊接的部分進行目測或電性規格檢驗,但對電子元件焊接的機械強度卻受到限制。
本創作之一技術態樣在於提供一種焊接結構,其能增加焊接的強度及穩定性。
根據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一種焊接結構包含主體與焊接部。主體具有相鄰之第一連接面與第一側面,第一連接面抵接工作面。焊接部位於主體中。焊接部具有相鄰
之第二連接面與第二側面,第二連接面至少部分位於第一連接面中,第二側面至少部分位於第一側面中,而第二側面具有相連接之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連接第二連接面,第二部分遠離第二連接面。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寬度,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寬度,第二寬度大於第一寬度。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焊接部為焊接材料。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二側面呈T形。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連接面與第二連接面位於共同平面。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位於共同平面。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二連接面具有相連接之第三部分與第四部分,第三部分連接第一部分,第四部分遠離第一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具有第三寬度,第四部分具有第四寬度,第四寬度大於第三寬度。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二連接面呈T形。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主體更具有第三側面,鄰接第一連接面與第一側面,第二連接面更具有第五部分,第五部分連接第四部分與第三側面。
在本創作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五部分具有第五寬度,第四部分更具有第六寬度,第六寬度大於第
五寬度。
本創作上述之實施方式與已知先前技術相較,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由於第二連接面位於主體與工作面之間,因此,焊接結構與工作面焊接的機械強度能夠得到提升。
(2)當焊接部熔化時,焊接部會於第二側面熔化,並通過第二側面而焊接至工作面上,如此一來,使用者能夠從焊接部通過第二側面對工作面的焊接,目測並評估焊接的狀況,在有需要時,使用者更可對焊接部的第二側面進行電性規格檢驗,為使用者帶來方便。
(3)由於焊接部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寬度大於第一部分的第一寬度,因此,當焊接結束後,焊接部的第二部分會對主體提供一個卡扣力,以增加焊接部對主體的焊接強度及穩定性,從而防止主體鬆脫並遠離工作面。
100‧‧‧焊接結構
110‧‧‧主體
111‧‧‧第一連接面
112‧‧‧第一側面
113‧‧‧第三側面
120‧‧‧焊接部
121‧‧‧第二連接面
121a‧‧‧第三部分
121b‧‧‧第四部分
121c‧‧‧第五部分
122‧‧‧第二側面
122a‧‧‧第一部分
122b‧‧‧第二部分
123‧‧‧第四側面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W3‧‧‧第三寬度
W4‧‧‧第四寬度
W5‧‧‧第五寬度
W6‧‧‧第六寬度
第1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實施方式之焊接結構之正面等角視圖。
第2圖繪示第1圖之焊接結構之背面等角視圖。
第3圖繪示依照本創作另一實施方式之焊接結構之正面等角視圖。
第4圖繪示第3圖之焊接結構之背面等角視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創作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創作。也就是說,在本創作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詞彙(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能夠被熟悉此技術領域者所理解。更進一步的說,上述詞彙的定義,在本說明書中應被解讀為與本創作相關技術領域具有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別明確的定義,這些詞彙將不被解釋為過於理想化的或正式的意涵。
請參照第1~2圖。第1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實施方式之焊接結構100之正面等角視圖。第2圖繪示第1圖之焊接結構100之背面等角視圖。如第1~2圖所示,一種焊接結構100包含主體110與焊接部120。主體110具有相鄰之第一連接面111與第一側面112,第一連接面111抵接工作面(圖未示)。焊接部120位於主體110中。焊接部120具有相鄰之第二連接面121與第二側面122,第二連接面121至少部分位於第一連接面111中,第二側面122至少部分位於第一側面112中,而第二側面122具有相連接之第一部分122a與第二部分122b。第一部分122a連接第二連接面121,第二部分122b遠離第二連接面121。第一部分
122a具有第一寬度W1,第二部分122b具有第二寬度W2,第二寬度W2大於第一寬度W1。
在本實施方式中,焊接部120為焊接材料。當焊接部120通電受熱後,焊接部120會熔化,並通過第二連接面121而焊接至工作面上,進而使焊接結構100焊接至工作面。由於第二連接面121位於主體110與工作面之間,因此,焊接結構100與工作面焊接的機械強度能夠得到提升。在實務的應用中,主體110可為電子元件如電阻、電容、電晶體、積體電路等。
由於第二側面122相鄰於第二連接面121,因此,當焊接部120熔化時,焊接部120除了通過第二連接面121而焊接至工作面外,焊接部120亦會於第二側面122熔化,並從第二側面122流出而焊接至工作面上。如此一來,使用者能夠從焊接部120通過第二側面122對工作面的焊接,目測並評估焊接的狀況,在有需要時,使用者更可對焊接部120的第二側面122進行電性規格檢驗,為使用者帶來方便。
由於第二側面122的第二部分122b的第二寬度W2大於第一部分122a的第一寬度W1,因此,如第1~2圖所示,焊接部120的第二側面122呈T形。也就是說,焊接部120作為焊墊以T形呈現,以供使用者以表面黏著技術(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進行焊接,把主體110,亦即電子元件如電阻、電容、電晶體、積體電路等安裝至印刷電路板上。
再者,由於第二側面122的第二部分122b的第二寬度W2大於第一部分122a的第一寬度W1,因此,當焊接結束後,焊接部120的第二部分122b會對主體110提供一個卡扣力,以增加焊接部120對主體110的焊接強度及穩定性,從而防止主體110鬆脫並遠離工作面。
具體而言,第一連接面111與第二連接面121位於共同平面,而第一側面112與第二側面122亦位於共同平面,但本創作應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說明,第二連接面121具有相連接之第三部分121a與第四部分121b,第三部分121a連接第一部分122a,第四部分121b遠離第一部分122a,其中第三部分121a具有第三寬度W3,第四部分121b具有第四寬度W4,第四寬度W4大於第三寬度W3。也就是說,第二連接面121亦呈T形。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2圖所示,第三寬度W3與第一寬度W1相同,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3~4圖。第3圖繪示依照本創作另一實施方式之焊接結構100之正面等角視圖。第4圖繪示第3圖之焊接結構100之背面等角視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3~4圖所示,主體110更具有第三側面113。第三側面113鄰接第一連接面111與第一側面112,第二連接面121更具有第五部分121c,第五部分121c連接第四部分121b與第三側面113。
更具體地說,在本實施方式中,焊接部120亦具有第四側面123。第四側面123至少部分位於第三側面113
中,且第四側面123與第五部分121c連接。第四側面123的形狀與第二側面122的形狀相似,也是呈T形。也就是說,當焊接結束後,焊接部120的第四側面123亦會對主體110提供一個卡扣力,以進一步增加焊接部120對主體110的焊接強度及穩定性,從而防止主體110鬆脫並遠離工作面。
再者,當焊接部120熔化時,焊接部120亦會於第四側面123熔化,並從第四側面123流出而焊接至工作面上。藉此,使用者亦可從焊接部120通過第四側面123對工作面的焊接,進行目測或電性規格檢驗。
如第4圖所示,第五部分121c具有第五寬度W5,第四部分121b更具有第六寬度W6,在本實施方式中,第六寬度W6大於第五寬度W5,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達到相當的技術進步,並具有產業上的廣泛利用價值,其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由於第二連接面位於主體與工作面之間,因此,焊接結構與工作面焊接的機械強度能夠得到提升。
(2)當焊接部熔化時,焊接部會於第二側面熔化,並通過第二側面而焊接至工作面上,如此一來,使用者能夠從焊接部通過第二側面對工作面的焊接,目測並評估焊接的狀況,在有需要時,使用者更可對焊接部的第二側面進行電性規格檢驗,為使用者帶來方便。
(3)由於焊接部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寬度大於第一部分的第一寬度,因此,當焊接結束後,焊接部的第二部分會對主體提供一個卡扣力,以增加焊接部對主體的焊接強度及穩定性,從而防止主體鬆脫並遠離工作面。
雖然本創作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焊接結構
110‧‧‧主體
111‧‧‧第一連接面
112‧‧‧第一側面
120‧‧‧焊接部
121‧‧‧第二連接面
121a‧‧‧第三部分
121b‧‧‧第四部分
122‧‧‧第二側面
122a‧‧‧第一部分
122b‧‧‧第二部分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W3‧‧‧第三寬度
W4‧‧‧第四寬度
Claims (9)
- 一種焊接結構,包含:一主體,具有相鄰之一第一連接面以及一第一側面,該第一連接面抵接一工作面;以及一焊接部,位於該主體中,該焊接部具有相鄰之一第二連接面以及一第二側面,該第二連接面至少部分位於該第一連接面中,該第二側面至少部分位於該第一側面中,而該第二側面具有相連接之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連接該第二連接面,該第二部分遠離該第二連接面;其中,該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寬度,該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寬度,該第二寬度大於該第一寬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焊接結構,其中該焊接部為焊接材料。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焊接結構,其中該第二側面呈T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焊接結構,其中該第一連接面與該第二連接面位於共同平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焊接結構,其中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位於共同平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焊接結構,其中該第二連接面具有相連接之一第三部分以及一第四部分,該第三部分連接該第一部分,該第四部分遠離該第一部分,其中該第三部分具有一第三寬度,該第四部分具有一第四寬度,該第四寬度大於該第三寬度。
-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焊接結構,其中該第二連接面呈T形。
-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焊接結構,其中該主體更具有一第三側面,鄰接該第一連接面與該第一側面,該第二連接面更具有一第五部分,該第五部分連接該第四部分與該第三側面。
- 如請求項8所述之焊接結構,其中該第五部分具有一第五寬度,該第四部分更具有一第六寬度,該第六寬度大於該第五寬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205653U TWM505147U (zh) | 2015-04-15 | 2015-04-15 | 焊接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205653U TWM505147U (zh) | 2015-04-15 | 2015-04-15 | 焊接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05147U true TWM505147U (zh) | 2015-07-11 |
Family
ID=54152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205653U TWM505147U (zh) | 2015-04-15 | 2015-04-15 | 焊接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05147U (zh) |
-
2015
- 2015-04-15 TW TW104205653U patent/TWM505147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465281B2 (ja) | チップ部品の実装構造 | |
TWM280074U (en)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WO2015194413A1 (ja) | 電流検出用抵抗器 | |
WO2015046050A1 (ja) | ジャンパー素子または電流検出用抵抗素子 | |
JP6942438B2 (ja) | シャント抵抗器 | |
JP6396633B2 (ja) | 回路基板 | |
TW201340792A (zh) | 印刷電路板 | |
JP5083300B2 (ja) | 半導体装置用配線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 | |
JP2014165210A (ja) | モジュール基板 | |
TWM505147U (zh) | 焊接結構 | |
US20170094788A1 (en) |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JP6126060B2 (ja) |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とひずみゲージの接合構造 | |
JP5908508B2 (ja) | プリント基板 | |
JP2016163020A (ja) | 基板接続構造 | |
US11769247B2 (en) | Exposed pad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 |
JP5454991B2 (ja) | ランド構造 | |
US20160227648A1 (en) | Printed wiring board capable of suppressing mounting failure of surface mount device for flow soldering | |
US9414492B2 (en) |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electric tool switch provided therewith | |
JP6990830B2 (ja) | プリント基板及びプリント基板の製造方法 | |
JP7325299B2 (ja) |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の接合部構造 | |
JP6836960B2 (ja) | 基板組立体及び基板組立体の製造方法 | |
KR101935285B1 (ko) | Pcb기판에 가고정이 확실한 리드단자를 갖는 전자소자 | |
JP2007096054A (ja) |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の導通接合構造 | |
JP2015122406A (ja) | 回路装置 | |
TWI678847B (zh) | 以可撓性電路載板對應疊合的連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