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6231U - Led散熱基板結構 - Google Patents

Led散熱基板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6231U
TWM496231U TW103216554U TW103216554U TWM496231U TW M496231 U TWM496231 U TW M496231U TW 103216554 U TW103216554 U TW 103216554U TW 103216554 U TW103216554 U TW 103216554U TW M496231 U TWM496231 U TW M49623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removal
guiding
space
flexible substr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6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Jia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Wei-Jia Hu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Jia Huang filed Critical Wei-Jia Huang
Priority to TW103216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6231U/zh
Publication of TWM496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6231U/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LED散熱基板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LED基板,特別是指一種可撓性且無須傳統電鍍、蝕刻過程的LED散熱基板結構。
按,LED產品具有節能、省電、高效率、反應時間快、壽命週期長、且不含汞具環保等優點,因此應用廣泛,包括LCD背光、手機背光、號誌燈、汽車、藝術照明、建築物照明、及舞台燈光控制、家庭照明等,但以LED輸入功率約只有15~20%電能轉換成光,近80~85%的電能轉換為熱能,LED發光時所產生的熱能若無法導出,會使LED界面溫度過高,影響發光效率、穩定性與使用壽命,溫度愈高其使用壽命愈低。
當結面溫度由25℃上昇至100℃時,其發光效率將會衰退20%到75%不等,其中又以黃色光衰退75%最為嚴重。此外,當LED的操作環境溫度愈高,其產壽命亦愈低,欲降低LED界面溫度,需要從LED封裝製程著手,以降低LED模組的熱抗阻,其中最重要就是散熱基板材料選用與介電層(絕緣層)之熱傳導改善。
LED封裝過程將單顆或多顆LED晶片透過焊料或黏結劑貼到散熱的金屬板上,並在晶片上方塗佈透明的環氧樹脂封裝材料,再覆蓋一個透鏡,組裝成LED燈源,應用在照明、指示燈或背光源,依應用不同 將多各LED組裝在同一電路板上,因此電路板不僅作為承載,也需扮演散熱角色。一般散熱鋁基板處理流程為(除油/酸洗→水洗→微蝕/機械磨板→水洗→烘乾)→剝除PE膜→貼膜(預熱→貼膜→冷卻)→曝光→剝除PET膜→褪膜→顯影(顯影→水洗→烘乾)→蝕刻,因散熱鋁基板無法彎折因此對於特殊曲面或特殊需求則無法滿足,再者,此種蝕刻、電鍍的製程容易造成環境的水汙染,及CO2之排放(製作一公斤的鋁產生約10公斤的CO2),對於環境並無法達到有效的節能減碳之目的。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創作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創作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特別是指一種LED散熱基板,可彎曲、捲曲、無限長度及連續生產。無須傳統的電鍍、蝕刻過程。因而無需水洗,不產生廢水。使用石墨(烯)散熱層,以取代傳統使用鋁作為散熱材料。不使用高耗能的鋁以及不產生廢水以降低CO2之產生,以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係一種LED散熱基板結構,其包括:一可撓性基板,該可撓性基板形成複數第一除料區,該可撓性基板係由該第一除料區界定出一第一導接板、一第二導接板及第三導接板,其中該第三導接板於兩端界定一第一導接部及一第二導接部;複數覆蓋膜,各該覆蓋膜分別設置於該可撓性基板表面,且部分遮蔽相鄰之該第一除料區,而 各該覆蓋膜形成複數第二除料區,令該第一導接板、該第二導接板及各該第三導接板相互不連通;一散熱片,該散熱片係設置於該可撓性基板且遠離該覆蓋膜之一側表面;複數LED晶粒,各該LED晶粒分別連接於不同該第三導接板的第一導接部及該第二導接部;一第一導接段,該第一導接段供連接該第一導接板及位於該可撓性基板最前端之該第三導接板;及一第二導接段,該第二導接段供連接該第二導接板及位於該可撓性基板最末端之該第三導接板。
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一除料區係界定一第一除料空間、一第二除料空間及一連接於該第一除料空間與該第二除料空間之間的第三除料空間。
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一導接部及該第二導接部分別位於該第三除料空間兩側,另該第一導接板及該第二導接板係位於該第一除料空間及該第二除料空間外側邊。
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其中該覆蓋膜係遮蔽相鄰部分該第一除料區之第一除料空間及該第二除料空間。
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其中該覆蓋膜上的各該第二除料區係分別對應相鄰該第一除料空間之間,以及相鄰該第二除料空間位置之間。
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更包括一正極電線及一負極電線分別連接於該第一導接板及第二導接板。
1‧‧‧可撓性基板
10‧‧‧第一除料區
100‧‧‧第一除料空間
102‧‧‧第二除料空間
104‧‧‧第三除料空間
11‧‧‧第一導接板
12‧‧‧第二導接板
13‧‧‧第三導接板
130‧‧‧第一導接部
132‧‧‧第二導接部
14‧‧‧第一導接段
15‧‧‧第二導接段
2‧‧‧覆蓋膜
20‧‧‧第二除料區
3‧‧‧散熱片
4‧‧‧LED晶粒
5‧‧‧正極電線
6‧‧‧負極電線
圖1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製作流程結構示意圖一。
圖2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製作流程結構示意圖二。
圖3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圖4 係為本創作二次除料之除料位置立體示意圖。
以下藉由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創作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創作之其他優點及功效。
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之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藝之人士之瞭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可實施之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之實質意義,任何結構之修飾、比例關係之改變或大小之調整,在不影響本創作所能產生之功效及所能達成之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創作所揭示之技術內容得能涵蓋之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之如“一”、“兩”、“上”等之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之明瞭,而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可實施之範圍,其相對關係之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創作可實施之範疇。
請參閱圖1、圖2、圖3及圖4所示,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製作流程結構示意圖一、製作流程結構示意圖二、立體示意圖及二次除料之除料位置立體示意圖。
由圖3及圖4可得知,本創作的LED散熱基座結構主要由可撓性基板1、覆蓋膜2、散熱片3、LED晶粒4、第一導接段14及第二導接段15組成,其中可撓性基板1形成複數第一除料區10,第一除料區10係界定一第一除料空間100、一第二除料空間102及一連接於該第一除料空間100與該第二除料空間102之間的第三除料空間104,其中在第三除料空間104兩側分別界定第一導接部130及該第二導接部132,另該第一導接板11及該第二導接 板12係位於該第一除料空間100及該第二除料空間102外側邊。前述的第一導接部130及該第二導接部132係界定於第三導接板13兩端,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除料空間104兩側係由二個第三導接板13定義而成。
另外,覆蓋膜2分別設置於該可撓性基板1表面,且部分遮蔽相鄰之該第一除料區10,而各該覆蓋膜2形成複數第二除料區20,其中覆蓋膜2係遮蔽相鄰部分該第一除料區10之第一除料空間100及該第二除料空間102,且覆蓋膜2上的各該第二除料區20係分別對應相鄰該第一除料空間100之間,以及相鄰該第二除料空間102位置之間,因此當第二除料區20透過沖壓成形時,則同時將相鄰該第一除料空間100之間與相鄰該第二除料空間102位置之間的料進行二次除料,藉此可讓第一導接板11、第二導接板12及各第三導接板13相互不連通,而後則在可撓性基板1且遠離該覆蓋膜2之一側表面設置散熱片3(係為石墨(烯))。
再者,各LED晶粒4分別連接於不同該第三導接板13的第一導接部130及該第二導接部132已呈現串聯的方式,而在第一導接板11及位於該可撓性基板1最前端之該第三導接板13之間連接有第一導接段14,而第二導接板12及位於該可撓性基板1最末端之該第三導接板13之間則由第二導接段15連接,之後再以正極電線5及負極電線6分別連接於該第一導接板11及第二導接板12,因此當通電時各LED晶粒4則可被激發而發光,藉此可達到可彎曲、無限長度、連續生產且製程中無須傳統的電鍍、蝕刻過程,因而無需水洗,不產生廢水以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
同時參考圖1及圖2,亦可能清楚了解LED散熱基板製作時的結構,首先針對一可撓性基板進1行第一次除料、於該可撓性基板1表面覆 蓋複數覆蓋膜2、於該覆蓋膜2形成複數第二除料區20並同時對該可撓性基板1進行第二次除料、於該可撓性基板1背面設置一散熱片3、設置複數LED晶粒4、連接一第一導接段14及第二導接段15、連接正極電線5及負極電線6以通電激發LED。其中可撓性基板1主要是利用沖壓、雷射等非蝕刻方式進行第一次除料,進而讓可撓性基板1形成複數第一除料區10,而第一除料區10界定一第一除料空間100、一第二除料空間102及一連接於該第一除料空間100與該第二除料空間102之間的第三除料空間104,同時界定出相互連接之一第一導接板11、一第二導接板12及複數第三導接板13,此時可撓性基板1表面覆蓋複數覆蓋膜2,各該覆蓋膜2需局部遮蔽相鄰之各該第一除料區10,另覆蓋膜2形成的各第二除料區20並同時對該可撓性基板1進行第二次除料,令該第一導接板11、該第二導接板12及各該第三導接板13相互不連接,完成前述結構後主要是在可撓性基板1背面設置一散熱片3(係為石墨(烯)),而後將各LED晶粒4分別連接於各該第三導接板13之間,而後在步驟f中第一導接板11及位於該可撓性基板1最前端之該第三導接板13連接一第一導接段14,以及在第二導接板12及位於該可撓性基板最末端之該第三導接板13間連接一第二導接段15,最後利用正極電線5及負極電線6分別連接於該第一導接板11及第二導接板12,進而達到通電並激發LED晶粒之目的,讓本創作的LED散熱基板可彎曲、無限長度、連續生產且製程中無須傳統的電鍍、蝕刻過程,因而無需水洗,不產生廢水達到環保之目的。
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創作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創作。任何熟悉此項技藝的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創作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創作的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申 請專利範圍所列。
1‧‧‧可撓性基板
10‧‧‧第一除料區
100‧‧‧第一除料空間
102‧‧‧第二除料空間
104‧‧‧第三除料空間
11‧‧‧第一導接板
12‧‧‧第二導接板
13‧‧‧第三導接板
130‧‧‧第一導接部
132‧‧‧第二導接部
14‧‧‧第一導接段
15‧‧‧第二導接段
2‧‧‧覆蓋膜
20‧‧‧第二除料區
3‧‧‧散熱片
4‧‧‧LED晶粒
5‧‧‧正極電線
6‧‧‧負極電線

Claims (6)

  1. 一種LED散熱基板結構,其包括:一可撓性基板,該可撓性基板形成複數第一除料區,該可撓性基板係由該第一除料區界定出一第一導接板、一第二導接板及第三導接板,其中該第三導接板於兩端界定一第一導接部及一第二導接部;複數覆蓋膜,各該覆蓋膜分別設置於該可撓性基板表面,且部分遮蔽相鄰之該第一除料區,而各該覆蓋膜形成複數第二除料區,令該第一導接板、該第二導接板及各該第三導接板相互不連通;一散熱片,該散熱片係設置於該可撓性基板且遠離該覆蓋膜之一側表面;複數LED晶粒,各該LED晶粒分別連接於不同該第三導接板的第一導接部及該第二導接部;一第一導接段,該第一導接段供連接該第一導接板及位於該可撓性基板最前端之該第三導接板;及一第二導接段,該第二導接段供連接該第二導接板及位於該可撓性基板最末端之該第三導接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LED散熱基板結構,其中該第一除料區係界定一第一除料空間、一第二除料空間及一連接於該第一除料空間與該第二除料空間之間的第三除料空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LED散熱基板結構,其中該第一導接部及該第二導接部分別位於該第三除料空間兩側,另該第一導接板及該第二導接板係位於該第一除料空間及該第二除料空間外側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LED散熱基板結構,其中該覆蓋膜係遮蔽 相鄰部分該第一除料區之第一除料空間及該第二除料空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LED散熱基板結構,其中該覆蓋膜上的各該第二除料區係分別對應相鄰該第一除料空間之間,以及相鄰該第二除料空間位置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LED散熱基板結構,更包括一正極電線及一負極電線分別連接於該第一導接板及第二導接板。
TW103216554U 2014-09-18 2014-09-18 Led散熱基板結構 TWM496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6554U TWM496231U (zh) 2014-09-18 2014-09-18 Led散熱基板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6554U TWM496231U (zh) 2014-09-18 2014-09-18 Led散熱基板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6231U true TWM496231U (zh) 2015-02-21

Family

ID=53018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6554U TWM496231U (zh) 2014-09-18 2014-09-18 Led散熱基板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62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1982A (zh) * 2018-05-03 2018-11-16 曾玠澄 Led电路制程及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1982A (zh) * 2018-05-03 2018-11-16 曾玠澄 Led电路制程及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139008A (ja) 熱と電気の伝導経路を分離させたチップオンボード用金属基板構造
WO2016173286A1 (zh) 液冷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TWI588405B (zh) LED cooling substrate process and its structure
JP2013115040A (ja) 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ライトコンポーネント
CN105576103A (zh) 发光装置
TWI462351B (zh) 發光二極體發光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N102176503B (zh) 基于硅基散热的led封装结构及制作方法
TWM496231U (zh) Led散熱基板結構
US20150219410A1 (e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Enhancing Heat Source Self Heat Radiation
CN203850340U (zh) 一种led结构
CN102738352B (zh) Led封装结构
CN105826447A (zh) 封装结构及其制法
JP2013098269A (ja) 放熱性を有する基板の製造法
TWI417151B (zh) 散熱結構
CN204067433U (zh) Led散热基板结构
TW201429009A (zh) 發光二極體裝置及散熱基板的製造方法
CN103531670A (zh)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98048A (zh) 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CN207052591U (zh) 一种高散热的超快恢复二极管
TW201441538A (zh) 燈管裝置
TWI693694B (zh) Led電路製程及其結構
CN204665070U (zh) 一种led天花灯
CN204853021U (zh) 一种翅片型led灯
KR102668917B1 (ko) 방열구조체 일체형 pcb가 구비된 led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RU2515492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светодиодного светильника и светодиодный светильник, выполненный по этому способ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