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9484U - 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 - Google Patents
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79484U TWM479484U TW103200987U TW103200987U TWM479484U TW M479484 U TWM479484 U TW M479484U TW 103200987 U TW103200987 U TW 103200987U TW 103200987 U TW103200987 U TW 103200987U TW M479484 U TWM479484 U TW M479484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lane
- lane
- traffic
- zone
- item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特別是一種針對較小可利用空間所佈設之體驗場結構,尤其涉及該體驗場之車道中,包含了可選擇調節變化使用型式之至少兩相鄰靠中間區段,以靈活該等車道之可應用態樣者。
目前,公園綠地、風景區或兒童樂園等戶外空地常設有駕車場,主要是在一預設場地周圍設置簡單之圍欄,並於圍欄內規劃出若干相互連通循環的車道,進而規劃出可供玩具車輛(舉如:迷你型之摩托車、三輪車或汽車)行駛之空間及路線,以提供兒童或一般成年人駕駛玩具車輛行駛,如此在具有基本遊樂功能之條件下,更兼具有訓練兒童駕駛技術之功效。
前述傳統之架車場,通常會將多種使用型式之車道的兩端相互銜接,而形成單一環狀車道,在上述各車道之間,一般會另佈設有許多不同型式之岔路、巷道或彎道,並且於上述各種岔路、巷道、彎道及環狀車道上分別設立停止線、斑馬線、紅綠燈、鐵軌、警示燈及柵欄等交通設施,以模擬行人穿越道、平交道或禁臨停區等各類交通號誌區及路況,使駕車場結合多種交通設施,而形成一種具有交通教育功能之車輛駕駛體驗場,其不但可藉由具有多元車道之場地,來提升整體駕駛內容之趣味性,亦可透過各類交通號誌區及路況之應變練習,達到寓教於樂之功能。
然而,上述傳統駕駛體驗場之環狀車道,均是由多種具備單一使用型態之車道加以連串組合形成,欲達到較高之變化及多元性,則必須組合較多種類型車道於單一體驗場中。如此,將很自然地影響該體驗場所的總佔地面積,於是也讓該種體驗場之建構,因受限於佔地成本過高,而無法被設置在使用較便利之都會區中,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爰是,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可方便於調變整體環狀車道中之至少局部中間區段的使用型態,以豐富單一體驗場中車道的可運用型態,藉以一方面增加車道之可變化性及趣味性,進而更能增加單位車道的多元性,以達到可縮減車道數量及長度,以克服上述先前體驗場佔地過大而難以在都會區中實施之問題。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之種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包含:
一第一側車道;
一第二側車道,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兩端相互銜接,以形成一循環狀車道;
在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至少一中間區段,使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形成相鄰貼靠之一併接區段,且該併接區段之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間,可再設置有一調節式路擋,而可為阻斷或開放該併接區段之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間,以調變該併接區段的使用型態;以及
至少一交通號誌區,設於該第一側車道或第二側車道或併接區段之其中之一,以形成一具交通教育作用之體驗場。
一第一側車道;
一第二側車道,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兩端相互銜接,以形成一循環狀車道;
在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至少一中間區段,使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形成相鄰貼靠之一併接區段,且該併接區段之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間,可再設置有一調節式路擋,而可為阻斷或開放該併接區段之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間,以調變該併接區段的使用型態;以及
至少一交通號誌區,設於該第一側車道或第二側車道或併接區段之其中之一,以形成一具交通教育作用之體驗場。
藉由上述,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兩端相互銜接而構成單一循環狀車道,由於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併接區段所設之調節式路擋,使該第一側車道及第二側車道可方便於選擇穿越併接區段來回交叉穿梭通行,或者,亦可選擇不穿越併接區段,而沿著原本該第一側車道及第二側車道所完整銜接所形成之單向迴繞通行,以豐富整繞行之趣味性。
依據上述主要結構特徵,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中間區段設成兩側車道相互靠近的彎道,而得在該第一側車道或第二側車道之外側形成一由該彎道包含構成一起步區,以方便車輛駕駛之上、下車及進入車道。此外,若令該第一側車道及/或該第二側車道之兩端及中間區段形成多個連續彎道,亦可進一步提升整體循環狀車道之趣味性。
依據上述主要結構特徵,該第一側車道或第二側車道之旁側,可設有一教學區及/或一售票區,該起步區位於該第一側車道或第二側車道之彎道與教學區或/及售票區之間;或教學區與售票區之間,設有一接通該起步區的出入口。所述交通號誌區設為行人穿越道區、平交道區或禁臨停區。所述交通號誌區設於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兩端相銜接部位,或者該併接區段處。藉此,可使該出入口、售票區與教學區,恰圍繞於該起步區周邊而設置,方便管理車輛動向、指導駕駛及處理突發狀態。
為能明確且充分揭露本創作,併予列舉較佳實施之圖例,以詳細說明其實施方式如後述:
1‧‧‧第一側車道
10、20‧‧‧中間區段
11、12、21、22‧‧‧端
13、14、15、23、24、25‧‧‧彎道
2‧‧‧第二側車道
3‧‧‧併接區段
4‧‧‧交通號誌區
41、410‧‧‧行人穿越道區
42‧‧‧平交道區
43‧‧‧禁臨停區
5‧‧‧防撞條
6‧‧‧起步區
71‧‧‧教學區
72‧‧‧售票區
73‧‧‧出入口
8‧‧‧路擋
第1圖為本創作的可行實施例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所示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第3圖為第1圖所示實施例,在調節式路擋呈現開放的使用狀態立體示意圖。
請合併參閱第1、2圖,揭示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圖式,其中,第1圖為本創作的可行實施例立體示意圖,第2圖為第1圖所示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由上述圖式說明本創作之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包含:一第一側車道1、一第二側車道2及一併接區段3。該第一側車道1、第二側車道2可由防撞條5圍繞而成,且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具有前、後兩端11、12、21、22,該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之前、後兩端11、12、21、22相向彎曲而相互銜接,以形成一循環狀車道,使該第一側車道1及第二側車道2之前、後兩端11、12、21、22各自朝外凸出形成一彎道13、14、23、24。該第一側車道1、第二側車道2具有一中間區段10、20,所述中間區段10、20定義為該第一側車道1、第二側車道2之前、後兩端11、12、21、22之間的位置,該併接區段3設於該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之至少一局部中間區段10、20,使該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在該併接區段3相鄰貼靠。
圖中也顯示了,可再設置一調節式路擋8位在該併接區段3之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之間,藉由該調節式路擋8可方便於阻斷或開放該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之間,以調變該併接區段3的使用型態。至少一交通號誌區4在本實施上,分別設於該第一側車道1或第二側車道2或併接區段3,以形成一具交通教育作用之體驗場;具體來說,所述交通號誌區4可設為設置在該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之前、後兩端11、12、21、22相銜接位置的行人穿越道區41與平交道區42,以及設置在該併接區段3的行人穿越道區410與禁臨停區43;該併接區段3之行人穿越道區410可設於第一側車道1之中間區段10,且併接區段3之禁臨停區43可設於第二側車道2之中間區段20。該行人穿越道區41、410內設有停止線、斑馬線及紅綠燈等交通設施,該平交道區42內設有鐵軌、警示燈及柵欄等交通設施,以模擬實際路況。事實上,前述交通號誌區4之設置內容並不以此為限,舉凡目前道路上所見之隧道、爬坡道或地下道等交通設施及其號誌器材,均可設置成該交通號誌區4。
第1、2圖也揭示在一可行的實施上,該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之中間區段10、20,可設成兩側第一側車道1、第二側車道2相鄰貼靠的彎道15、25,使該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圍繞成接近8字型循環狀車道場,而得在該第一側車道1或第二側車道2之外側,形成一由該彎道15、25包含構成之一起步區6,且第一側車道1或第二側車道2之旁側,可設有一教學區71及/或一售票區72,使該起步區6位於該第一側車道1或第二側車道2之彎道15、25與教學區71或/及售票區72之間;或者,在教學區71與售票區72之間,設有一對應接通該起步區6的出入口73。
請參考第3圖,描繪了第3圖為第1圖所示實施例,在所述調節式路擋呈現開放的使用狀態立體示意圖,說明該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之前、後兩端11、12、21、22相互銜接而構成單一循環狀車道,由於該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之併接區段3,在所設之調節式路擋8呈現開放時,該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之間係可直接穿越行駛者,使該第一側車道1及第二側車道2在該併接區段3可選擇穿越或不穿越地來回交叉穿梭通行;或者,亦可藉由該調節式路擋8直接阻斷該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之間的併接區段3(如第1圖所示),使無法穿越該併接區段3,而僅能沿著原本該第一側車道1及第二側車道2所完整銜接所形成之單向迴繞通行,以豐富整繞行之趣味性。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實具有如下之優點:
- 藉由在該第一側車道1與第二側車道2之中間區段10、20設置該併接區段3及調節式路擋8的設計,可選擇將循環狀車道之中間區段10、20阻斷或開放使用,如此可方便於調變整體循環狀車道中之至少局部中間區段10、20的使用型態,以豐富單一體驗場中車道的可運用型態,藉以一方面增加車道之可變化性及趣味性,進而更能增加單位車道的多元性,以達到可縮減車道數量及長度之功效,並克服上述先前體驗場佔地過大而難以在都會區中實施之問題。
- 由於該起步區6朝向該第一側車道1、第二側車道2及併接區段3,因此可方便車輛駕駛之上、下車及進入第一側車道1、第二側車道2。
- 藉由該第一側車道1及/或該第二側車道2之前、後兩端11、12、21、22及中間區段10、20形成多個連續彎道13、14、15、23、24、25的設計,亦可進一步提升整體循環狀車道之趣味性。
- 將該出入口9、售票區72與教學區71,恰圍繞於該起步區6周邊而設置,有利於方便管理車輛動向、指導駕駛及處理突發狀態。
綜上所陳,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凡其他未脫離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下而完成之等效修飾或置換,均應包含於後述申請專利範圍內。
1‧‧‧第一側車道
10、20‧‧‧中間區段
11、12、21、22‧‧‧端
13、14、15、23、24、25‧‧‧彎道
2‧‧‧第二側車道
3‧‧‧併接區段
4‧‧‧交通號誌區
41、410‧‧‧行人穿越道區
42‧‧‧平交道區
43‧‧‧禁臨停區
5‧‧‧防撞條
6‧‧‧起步區
71‧‧‧教學區
72‧‧‧售票區
73‧‧‧出入口
8‧‧‧路擋
Claims (19)
- 【第1項】一種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包含:
一第一側車道;
一第二側車道,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兩端相互銜接,以形成一循環狀車道;以及
一併接區段,設於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至少一局部中間區段,使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在該併接區段相鄰貼靠,使可選擇由該併接區段穿越或不穿越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間者。 - 【第2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在該併接區段設有一調節式路擋,設置在該併接區段之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間,藉由該路擋可阻斷或開放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間,以調變該併接區段的使用型態。
- 【第3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中間區段設成兩側車道相互靠近的彎道,而得在該第一側車道或第二側車道之外側形成一由該彎道包含構成一起步區。
- 【第4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該第一側車道或第二側車道之旁側,設有一教學區及/或一售票區。
- 【第5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該第一側車道或第二側車道之旁側,設有一教學區及/或一售票區。
- 【第6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該起步區位於該第一側車道或第二側車道之彎道與教學區或/及售票區之間,或教學區與售票區之間設有一接通該起步區的出入口。
- 【第7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更包含至少一交通號誌區,設於該第一側車道、第二側車道及併接區段所形成之該循環狀車道。
- 【第8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更包含至少一交通號誌區,設於該第一側車道、第二側車道及併接區段所形成之該循環狀車道。
- 【第9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更包含至少一交通號誌區,設於該第一側車道、第二側車道及併接區段所形成之該循環狀車道。
- 【第10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更包含至少一交通號誌區,設於該第一側車道、第二側車道及併接區段所形成之該循環狀車道。
- 【第11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所述交通號誌區設為行人穿越道區、平交道區及禁臨停區之其中之一者。
- 【第12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所述交通號誌區設為行人穿越道區、平交道區及禁臨停區之其中之一者。
- 【第13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所述交通號誌區設為行人穿越道區、平交道區及禁臨停區之其中之一者。
- 【第14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所述交通號誌區設為行人穿越道區、平交道區及禁臨停區之其中之一者。
- 【第15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所述交通號誌區設於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兩端相銜接部位,以及該併接區段之其中之一者。
- 【第16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所述交通號誌區設於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兩端相銜接部位,以及該併接區段之其中之一者。
- 【第17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所述交通號誌區設於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兩端相銜接部位,以及該併接區段之其中之一者。
- 【第18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所述交通號誌區設於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兩端相銜接部位,以及該併接區段之其中之一者。
- 【第19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其中所述交通號誌區設於該第一側車道與第二側車道之兩端相銜接部位,以及該併接區段之其中之一者。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200987U TWM479484U (zh) | 2014-01-17 | 2014-01-17 | 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 |
CN201420713867.7U CN204303247U (zh) | 2014-01-17 | 2014-11-25 | 驾驶者交通教育体验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200987U TWM479484U (zh) | 2014-01-17 | 2014-01-17 | 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79484U true TWM479484U (zh) | 2014-06-01 |
Family
ID=51394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200987U TWM479484U (zh) | 2014-01-17 | 2014-01-17 | 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03247U (zh) |
TW (1) | TWM479484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687567B1 (ko) * | 2015-05-27 | 2016-12-19 | (주) 릴리펏 | 실내 키즈카페에 설치하는 유아 놀이용 무동력 자동차트랙 |
CN111968437B (zh) * | 2020-07-14 | 2022-10-21 | 上海隽融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普及行人交通安全知识的体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2014
- 2014-01-17 TW TW103200987U patent/TWM479484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11-25 CN CN201420713867.7U patent/CN2043032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03247U (zh) | 2015-04-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40205376A1 (en) | Strategic subterranean underpass and method | |
CN104376715A (zh) | 平交路口交通分流的方法及系统 | |
KR20060088117A (ko) | 일종의 전부 입체화한 도시도로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을도입한 교통방법 | |
WO2006060950A1 (fr) | Installation de circulation routiere et son procede de construction | |
US1689161A (en) | Highway crossing | |
CN108389400A (zh) | 一种利用交叉口右侧直行车道左转的控制方法 | |
US20150284913A1 (en) | Municipal crossroads structure | |
McClintock | Street traffic control | |
TWM479484U (zh) | 駕駛者交通教育體驗場 | |
US4927288A (en) | Road traffic network | |
CN102733276B (zh) | 小型街道全互通电控环岛路口 | |
CN202898926U (zh) | 十字路口无障碍交通通道 | |
CN108978384A (zh) | 一种地上直行立交桥 | |
CN207130557U (zh) | 交通十字路口人车分离无障碍两层畅通桥 | |
JP4367138B2 (ja) | 駅前交通広場を新設する方法 | |
Schlossberg et al. | Rethinking Streets for Bikes: An Evidence-Based Guide to 25 Bike-Focused Street Transformations | |
CN103291097A (zh) |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且车辆能直驶停车位的立体车库 | |
WO2022057639A1 (zh) | 城市轴心干道十字立交 | |
Srivastava et al. | Transformations in Architectural Character by Analysing under-Flyover Lost Spaces: A Future Flyover in Patna | |
CN106835874A (zh) | 一种机非分隔带端部展宽与驻停嵌入式交叉口 | |
JP4667623B2 (ja) | 遊園地内の駐車帯 | |
CN104005312A (zh) | 一种信号交叉口左转车流组织设计方法及道路 | |
TWM502053U (zh) | 立體交叉道路構造體 | |
CN106758621B (zh) | 一种近距离双交叉口的耦合式立交桥道路结构 | |
Jones et al. | Traffic Flow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Fayette County Schoo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