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7455U - 自動饋送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動饋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7455U
TWM477455U TW102224217U TW102224217U TWM477455U TW M477455 U TWM477455 U TW M477455U TW 102224217 U TW102224217 U TW 102224217U TW 102224217 U TW102224217 U TW 102224217U TW M477455 U TWM477455 U TW M47745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haft
arm
spring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4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uan-Ting Chen
Wen-Ching Liao
Original Assignee
Foxlink Image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link Image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link Image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24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7455U/zh
Publication of TWM477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7455U/zh

Link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自動饋送裝置
本創作涉及一種輸送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將成堆的紙張互相分開並逐張輸送的結構簡單、成本低的自動饋送裝置。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腦週邊相關的事務機器,如印表機、影印機、掃描儀、傳真機等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綜觀印表機、影印機、掃描儀、傳真機等事務機皆裝設有自動饋送裝置,在其盛紙盤內側通常會設計一擋紙機構,使得使用者能夠將紙張快速且整齊地放置於盛紙盤上的適當位置,避免紙張因放置位置不當而造成取紙不良,提高自動饋送裝置傳送紙張的穩定性。
另,自動饋送裝置將一疊待處理的紙張逐一饋入機器的主體部中進行處理,如果自動饋送裝置處無特殊裝置來限制紙張的飄動,待傳送紙張進入自動饋送裝置時因前一張紙的向前移動的影響很容易發生歪斜現象。紙張越薄、越柔軟或越蓬鬆時,紙張歪斜的情況就越明顯,從而自動饋送裝置傳送紙張的穩定性差。所以現在通常事務機皆還設有一壓紙部以與進紙滾輪配合夾壓紙張,可有效防止紙張在由進紙滾輪饋入進紙通道的過程中發生歪斜的情形。
然而,上述既具有擋紙機構同時具有壓紙機構的自動饋送裝置通常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
本創作之目的係針對上述習知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的自動饋送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自動饋送裝置,包括機架、一盛紙盤、一馬達、一上蓋、一擋紙機構、一壓紙機構、一傳動組合、進紙滾輪組和一控制總成;盛紙盤裝設於機架上;馬達裝設於機架的一側;上蓋設於盛紙盤上方,上蓋後部樞接於盛紙盤上並與盛紙盤相互配合,上蓋與盛紙盤蓋合時,上蓋和盛紙盤之間的前部形成一盛紙空間,上蓋和盛紙盤之間的後部形成一與盛紙空間連通的進紙通道;擋紙機構包括一擋紙件和一扭力彈簧,擋紙件具有一第一樞接軸,第一樞接軸向下凸伸出至少一擋紙臂,第一樞接軸樞接於上蓋上,擋紙臂伸出上蓋的下表面並置於盛紙空間和進紙通道之間,扭力彈簧樞接於第一樞接軸的一端,扭力彈簧的一端彈抵於上蓋上,扭力彈簧的另一端彈抵於擋紙件上;壓紙機構包括一壓板、至少一壓紙滾輪和一彈簧,壓板相對盛紙空間上下滑動地裝設於上蓋上,壓紙滾輪樞接於壓板上並凸伸出壓板的下表面,彈簧的一端彈抵於壓板上,彈簧的另一端彈抵於上蓋上;傳動組合一端與馬達連接,另一端與壓紙機構托接;進紙滾輪組樞接於盛紙盤上,其上部伸入盛紙空間內;控制總成包括一控制系統及一感測器。
綜上所述,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啟動時,藉由馬達反轉驅動傳動組合托持壓板向上滑動,並給予壓板一拘束力,同時壓板與擋紙件抵接並給予擋紙件一拘束力,紙張會被擋紙臂限制伸入進紙通道,使其處於所設計的取紙位置;馬達正轉,馬達給與壓板的拘束力消失,藉由彈簧的彈力推抵壓板向盛紙空間內滑動,使壓紙滾輪將紙張壓緊於進紙滾輪組的上方,並提供進紙滾輪組取紙所需之正向力,此時,由於壓板下移,壓板與擋紙機構不再抵接,壓板給與擋紙件的拘束力消失;紙張饋進時,控制系統控制馬達正轉並驅動進紙滾輪組向饋進方向旋轉,紙張饋進進入進紙通道;當最後一張紙饋入完成後,擋紙件回復至初始的擋紙位置,控制系統控制馬達再度反轉,壓板向上滑動回復至初始位置,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
100‧‧‧自動饋送裝置
10‧‧‧盛紙盤
11‧‧‧第一開槽
20‧‧‧上蓋
21‧‧‧第二開槽
22‧‧‧進紙通道
23‧‧‧安裝槽
24‧‧‧固持殼
241‧‧‧第一開孔
242‧‧‧第二開孔
243‧‧‧側壁
2431‧‧‧第一導引槽
2432‧‧‧卡條
244‧‧‧後壁
2441‧‧‧第三開孔
2442‧‧‧第二導引槽
245‧‧‧頂板
2451‧‧‧第一固定柱
246‧‧‧收容空間
247‧‧‧樞接槽
30‧‧‧擋紙機構
31‧‧‧擋紙件
311‧‧‧第一樞接軸
312‧‧‧擋紙臂
313‧‧‧第一限位部
314‧‧‧第二樞接軸
315‧‧‧第二限位部
32‧‧‧扭力彈簧
321‧‧‧第一扭臂
322‧‧‧第二扭臂
33‧‧‧固定板
40‧‧‧壓紙機構
41‧‧‧壓板
411‧‧‧基板
412‧‧‧通孔
413‧‧‧軸接孔
414‧‧‧第二固定柱
415‧‧‧第一導引條
4151‧‧‧卡鉤
416‧‧‧後板
4161‧‧‧第二導引條
4162‧‧‧止擋部
417‧‧‧托板
42‧‧‧壓紙滾輪
421‧‧‧滾軸
422‧‧‧滾輪
43‧‧‧彈簧
50‧‧‧傳動組合
51‧‧‧第一轉軸
511‧‧‧第一齒輪
52‧‧‧第二轉軸
521‧‧‧第二齒輪
522‧‧‧凸柱
53‧‧‧左旋彈簧
531‧‧‧第三扭臂
54‧‧‧擺臂
541‧‧‧軸體部
542‧‧‧臂部
543‧‧‧圓孔
544‧‧‧卡持部
545‧‧‧卡持槽
60‧‧‧進紙滾輪組
70‧‧‧分紙滾輪組
71‧‧‧分紙輪組
72‧‧‧擋紙輪組
80‧‧‧感測器
90‧‧‧紙張

第一圖係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一種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自動饋送裝置沒有上蓋之立體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所示自動饋送裝置沒有上蓋另一角度之立體圖。
第四圖係第一圖所示自動饋送裝置之立體分解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之固持殼之立體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之擋紙件之立體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之扭力彈簧之立體圖。
第八圖係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之壓板之立體圖。
第九圖係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之左旋彈簧之立體圖。
第十圖係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之擺臂之立體圖。
第十一圖係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沒有放入紙張時之初始狀態之示意圖。
第十二圖係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放入紙張後之示意圖。
第十三圖係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饋送紙張狀態時之示意圖。
為詳細說明本創作之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達成目的及功效,以下茲舉例並配合圖式詳予說明。
請參閱第一圖和第四圖,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100包括一機架(圖未示)、一盛紙盤10、至少一馬達(圖未示)、一上蓋20、一擋紙機構30、一壓紙機構40、一傳動組合50、一進紙滾輪組60、一分紙滾輪組70和一控制總成(圖未示)。
請參閱第一圖,所述馬達裝設於機架的一側,所述盛紙盤10裝設於機架上,盛紙盤10的中部凹設一前後貫穿的第一開槽11。
請參閱第一圖、第三圖、第四圖、第五圖和第十一圖,所述上蓋20設於盛紙盤10上方,上蓋20的後部樞接於機架的盛紙盤10上,上蓋20與盛紙盤10相互配合並可相對盛紙盤10向外旋轉。上蓋20前部的中間凹設一第二開槽21。上蓋20與盛紙盤10蓋合時,上蓋20和盛紙盤10之間的前部形成一盛紙空間。具體地,第一開槽11和第二開槽21合圍成一盛紙空間。上蓋20與盛紙盤10之間於盛紙空間的後部形成一與盛紙空間連通的進紙通道22。上蓋20前部的中間凹設一貫穿至上蓋20前表面的安裝槽23,安裝槽23內裝設一固持殼24,固持殼24的左右兩側皆開設有第一開孔241,固持殼24的一側還開設有一第二開孔242,固持殼24前部的中間開設有一收容空間246,收容空間246由兩側壁243、後壁244和頂板245圍成,兩側壁243的內側皆開設有至少一上下延伸的第一導引槽2431,本實施例中,兩側壁243的內側皆開設有兩個呈前後排列的並呈上下延伸的第一導引槽2431,其中前部的第一導引槽2431內的下部凸設出一卡條2432。收容空間246後壁244左右兩側的下部與兩側壁243連接處皆開設一與收容空間246連通的第三開孔2441,收容空間246後壁244的中部凹設有一呈上下延伸的第二導引槽2442。頂板245的下表面凸設一第一固定柱2451,固持殼24上表面於兩第一開孔241之間凹設有一橫向延伸的樞接槽247。
請參閱第三圖至第七圖和第十一圖,所述擋紙機構30包括一擋紙件31、一扭力彈簧32和一固定板33。擋紙件31具有一第一樞接軸311,第一樞接軸311向下凸伸出至少一擋紙臂312,第一樞接軸311樞接於上蓋20上之固持殼24的樞接槽247內,擋紙臂312伸出上蓋20之固持殼24的下表面並置於盛紙空間和進紙通道22之間。具體地,第一樞接軸311的兩端分別向下凸伸出一呈矩形板狀的所述擋紙臂312,兩擋紙臂312分別穿過第一開孔241並向下伸入於盛紙空間和進紙通道22之間。所述第一樞接軸311上於兩擋紙臂312之間向上凸伸出兩橫向排列的呈倒L形第一限位部313,第一樞接軸311的一端向外凸伸出一第二樞接軸314,第二樞接軸314向上凸伸出一呈倒L形第二限位部315。所述扭力彈簧32具有一第一扭臂321和一第二扭臂322,扭力彈簧32樞接於擋紙件31的第二樞接軸314上,第一扭臂321彈抵於固持殼24上,第二扭臂322彈抵於第二限位部315上。所述固定板33固定於固持殼24之樞接槽247的上部,從而限制擋紙件31向上移動。
請參閱第二圖至第五圖和第八圖,所述壓紙機構40包括一壓板41、至少一壓紙滾輪42和一彈簧43。所述壓板41具有一矩形狀的基板411,基板411的兩側皆開設一通孔412,每一通孔412的兩側牆皆開設有軸接孔413,基板411上表面中部凸設有一第二固定柱414。所述基板41的左右兩側皆向外並向上凸伸出一呈長條形的第一導引條415,第一導引條415自由端的末端向外凸設出一卡鉤4151,基板411後部向上凸伸出一呈矩形狀的左、右兩側凸伸出基板411兩側面的後板416,後板416的後端面向後凸伸出一上下延伸的第二導引條4161。後板416前表面的上部向前凸設至少一托板417。具體地,後板416前表面的上部間隔地向前凸設兩呈矩形狀的托板417。後板416後表面下部的左右兩側皆向後凸伸出一止擋部4162。所述壓紙滾輪42包括一滾軸421和一固設於滾軸421上的滾輪422,滾軸421的樞接於基板411的軸接孔413內,兩滾輪422分別設於兩通孔412內,兩滾輪422的下端分別凸伸出基板411的下表面。所述壓板41相對盛紙空間上下滑動地裝設於收容空間246內。具體地,第一導引條415和後板416的左右兩側分別上下滑動地收容於兩側壁243之前、後第一導引槽2431內,第一導引條415向下滑動的最大行程為卡鉤4151抵頂於卡條2432上,當卡鉤4151抵頂於卡條2432上,壓板41與盛紙盤10之第一開槽11的底面貼合;第二導引條4161上下滑動地收容於第二導引槽2444內,止擋部4162收容於第三開孔2441內並凸伸出收容空間246後壁244的後表面。所述彈簧43的一端套設於第一固定柱2451上並彈抵於頂板245上,彈簧43的另一端套設於第二固定柱414上並彈抵於基板411上。
請參閱第二圖、第四圖、第九圖和第十圖,所述傳動組合50一端與馬達連接另一端與壓紙機構40托接,傳動組合50包括一第一轉軸51、一第二轉軸52、一左旋彈簧53和一擺臂54。第一轉軸51的一端固設有一第一齒輪511,第二轉軸52的一端固設有一第二齒輪521,第一齒輪511和第二齒輪521相互嚙合,第二轉軸52的另一端凸設出一圓柱形的凸柱522。所述擺臂54具有一圓柱形的軸體部541,軸體部541上凸設至少一臂部542,具體地,軸體部541上間隔凸設有兩橫向排列的呈矩形板狀的臂部542,兩臂部54與兩托板417相托接。軸體部541的一端向內開設一圓孔543,所述第二轉軸52之凸柱522安裝收容於圓孔543內。軸體部541外表面於圓孔543的一端向外環形凸設一圓柱形的卡持部544,軸體部541上於圓孔543的一端向內開設一延伸至卡持部544內部的卡持槽545。所述左旋彈簧53的一端具有一第三扭臂531,左旋彈簧53的一端套設並固定於第二轉軸52的凸柱522上,左旋彈簧53的另一端的套設於軸體部541上,第三扭臂531卡設於卡持槽545內。
請參閱第一圖和第四圖,所述進紙滾輪組60樞接於機架的盛紙盤10上,進紙滾輪組60的上部凸伸出第一開槽11的底面並伸入盛紙空間內。
請參閱第一圖、第三圖、第四圖、第十二圖和第十三圖,所述分紙滾輪組70包括一分紙輪組71和一擋紙輪組72,分紙輪組71與擋紙輪組72分別設於進紙通道22的兩側且相互抵靠,分紙輪組71與擋紙輪組72用於將進紙滾輪組60饋送進來的紙張90逐一分開並向進紙通道22饋進。具體地,分紙輪組71樞接於機架的盛紙盤10上,分紙輪組71的上部凸伸出第一開槽11的底面並伸入進紙通道22內;擋紙輪組72樞接於上蓋20上,擋紙輪組72的下部凸伸出上蓋20的下表面伸入進紙通道22內並與分紙輪組71相抵靠。
請續參閱第一圖和第四圖,所述控制總成包括一控制系統(圖未示)和一用於檢測盛紙盤10上有無紙張的感測器80。感測器80從上蓋20之固持殼24的第二開孔242處向下伸入盛紙空間內。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十三圖,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100工作原理如下:
啟動時,馬達反轉並帶動第一轉軸51反轉,馬達驅動傳動組合50托持壓板41向上滑動,藉由第一齒輪511與第二齒輪521嚙合,從而帶動第二轉軸52順時針旋轉,第二轉軸52通過左旋扭簧53的扭矩傳動至擺臂54的軸體部541,軸體部541順時針旋轉並帶動臂部542順時針旋轉,臂部542托抵托板417克服彈簧43的彈力帶動壓板41沿第一導引槽2431和第二導引槽2444向上滑動直至托板417的頂面抵頂於頂板245的下表面,彈簧43壓縮並積蓄彈性勢能,此時,馬達給與壓板41一拘束力,用以克服彈簧43之下壓彈力。壓板41的止擋部4162與擋紙件31的第一限位部315相互抵靠並給與擋紙件31一拘束力,使擋紙件31無法被紙張90推開。
當初始化完畢後放入紙張90,紙張90會被擋紙件31之擋紙臂312限制伸入進紙通道22,使其處於所設計的取紙位置。紙張90放入後觸動感測器80,控制系統控制馬達開始正轉並帶動第一轉軸51正轉,藉由第一齒輪511與第二齒輪521嚙合,從而帶動第二轉軸52逆時針旋轉,左旋扭簧53釋放彈性勢能,軸體部541逆時針旋轉並帶動臂部54逆時針旋轉,馬達給與壓板41的拘束力消失,藉由彈簧43的彈力推抵壓板41之基板411的上表面,壓板41向盛紙空間內滑動,使壓紙滾輪42之滾輪422將紙張90壓緊於進紙滾輪組60的上方,並提供進紙滾輪組60取紙所需之正向力,此時,由於壓板41下移,壓板41上的止擋部4162跟著下移,止擋部4162與擋紙件31的第一限位部315不再抵靠,壓板41給與擋紙件31的拘束力消失。
紙張饋進時,控制系統控制馬達正轉並驅動進紙滾輪組60和分紙輪組71向饋進方向旋轉,紙張90受進紙滾輪組60旋轉及壓紙滾輪42所給予的力量饋進,當紙張90進紙力大於擋紙機構30之扭力彈簧32的扭力時推動擋紙機構30之擋紙臂312向後擺動,扭力彈簧32壓縮並積蓄扭力,紙張90繼續饋進進入進紙通道22,藉由分紙輪組71和擋紙輪組72將紙張90逐一分張饋入。
當最後一張紙饋入完成後,擋紙件31受擋紙臂312的重力及扭力彈簧32的扭力回復至初始的擋紙位置,當所有動作完成後,控制系統控制馬達再度反轉,並帶動第一轉軸51反轉,第一轉軸51傳動軸體部541順時針旋轉並帶動臂部54順時針旋轉,臂部54托抵壓板41的托板417克服彈簧43的彈力向上移動回復至初始位置。
綜上所述,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100啟動時,藉由馬達反轉驅動傳動組合50托持壓板41向上滑動,並給予壓板41一拘束力,同時壓板41與擋紙件31抵接並給予擋紙件31一拘束力,紙張90會被擋紙臂312限制伸入進紙通道22,使其處於所設計的取紙位置;馬達正轉,馬達給與壓板41的拘束力消失,藉由彈簧43的彈力推抵壓板41向盛紙空間內滑動,使壓紙滾輪42將紙張90壓緊於進紙滾輪組60的上方,並提供進紙滾輪組60取紙所需之正向力,此時,由於壓板41下移,壓板41與擋紙件31不再抵接,壓板41給與擋紙件31的拘束力消失;紙張90饋進時,控制系統控制馬達正轉並驅動進紙滾輪組60向饋進方向旋轉,紙張90饋進進入進紙通道22;當最後一張紙90饋入完成後,擋紙件31回復至初始的擋紙位置,控制系統控制馬達再度反轉,壓板41向上滑動回復至初始位置,本創作自動饋送裝置100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
11‧‧‧盛紙盤
22‧‧‧進紙通道
24‧‧‧固持殼
31‧‧‧擋紙件
312‧‧‧擋紙臂
313‧‧‧第一限位部
40‧‧‧壓紙機構
41‧‧‧壓板
4162‧‧‧止擋部
42‧‧‧壓紙滾輪
43‧‧‧彈簧
54‧‧‧擺臂
542‧‧‧臂部
60‧‧‧進紙滾輪組
71‧‧‧分紙輪組
72‧‧‧擋紙輪組
80‧‧‧感測器
90‧‧‧紙張

Claims (10)

  1. 一種自動饋送裝置,包括:
      機架;
      一盛紙盤,裝設於機架上;
      一馬達,裝設於機架的一側;
      一上蓋,設於盛紙盤上方,後部樞接於盛紙盤上並與盛紙盤相互配合,上蓋與盛紙盤蓋合時,上蓋和盛紙盤之間的前部形成一盛紙空間,上蓋和盛紙盤之間的後部形成一與盛紙空間連通的進紙通道;
      一擋紙機構,包括一擋紙件和一扭力彈簧,擋紙件具有一第一樞接軸,第一樞接軸向下凸伸出至少一擋紙臂,第一樞接軸樞接於上蓋上,擋紙臂伸出上蓋的下表面並置於盛紙空間和進紙通道之間,扭力彈簧樞接於第一樞接軸的一端,扭力彈簧的一端彈抵於上蓋上,扭力彈簧的另一端彈抵於擋紙件上;
      一壓紙機構,包括一壓板、至少一壓紙滾輪和一彈簧,壓板相對盛紙空間上下滑動地裝設於上蓋上,壓紙滾輪樞接於壓板上並凸伸出壓板的下表面,彈簧的一端彈抵於壓板上,彈簧的另一端彈抵於上蓋上;
      一傳動組合,一端與馬達連接,另一端與壓紙機構托接;
      進紙滾輪組,樞接於盛紙盤上,上部伸入盛紙空間內;
      一控制總成,包括一控制系統及一感測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饋送裝置,其中所述盛紙盤的中部凹設一前後貫穿的第一開槽;上蓋前部的中間凹設一第二開槽,上蓋與盛紙盤蓋合時,第一開槽和第二開槽合圍成一盛紙空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饋送裝置,其中所述上蓋前部的中間凹設一貫穿至上蓋前表面的安裝槽,安裝槽內裝設一固持殼,固持殼前部的中間開設有一收容空間,收容空間由兩側壁、後壁和頂板圍成,壓紙機構可上下滑動地裝設於收容空間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自動饋送裝置,其中所述兩側壁的內側皆開設有至少一上下延伸的第一導引槽,後壁的中部凹設有一呈上下延伸的第二導引槽;所述壓板具有一基板,基板的左右兩側皆向外並向上凸伸出一第一導引條,基板後部向上凸伸出一後板,後板的後端面向後凸伸出一上下延伸的第二導引條;第一導引條上下滑動地收容於第一導引槽內,第二導引條上下滑動地收容於第二導引槽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自動饋送裝置,其中所述固持殼的左右兩側皆開設有第一開孔,固持殼上表面於兩第一開孔之間凹設有一橫向延伸的樞接槽;所述第一樞接軸的兩端分別向下凸伸出一所述擋紙臂;所述第一樞接軸樞接於固持殼的樞接槽內,兩擋紙臂分別穿過第一開孔並向下伸入於盛紙空間和進紙通道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自動饋送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樞接軸的一端向外凸伸出一第二樞接軸,第二樞接軸向上凸伸出一呈倒L形第二限位部;所述扭力彈簧具有一第一扭臂和一第二扭臂,扭力彈簧樞接於第二樞接軸上,第一扭臂彈抵於固持殼上,第二扭臂彈抵於第二限位部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自動饋送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樞接軸上於兩擋紙臂之間向上凸伸出兩橫向排列的呈倒L形第一限位部;所述收容空間後壁上左右兩側的下部皆開設一與收容空間連通的第三開孔;所述後板後表面下部的左右兩側皆向後凸伸出一止擋部,止擋部收容於第三開孔內並凸伸出所述後壁的後表面;初始狀態時,第一限位部與止擋部相互抵靠。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自動饋送裝置,其中所述後板前表面的上部向前凸設至少一托板;所述傳動組合包括一擺臂,擺臂具有一軸體部,軸體部上凸設至少一臂部,臂部與托板相抵接;馬達反轉傳動軸體部順時針旋轉,臂部托抵托板克服彈簧的彈力帶動壓板沿第一導引槽和第二導引槽向上滑動直至托板的頂面抵頂於頂板的下表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動饋送裝置,其中所述傳動組合還包括一第一轉軸、一第二轉軸和一左旋彈簧,第一轉軸的一端固設有一第一齒輪,第二轉軸的一端固設有一第二齒輪,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相互嚙合;所述第二轉軸的另一端凸設出一圓柱形的凸柱,所述軸體部的一端向內開設一圓孔,所述凸柱安裝收容於圓孔內;所述軸體部外表面於圓孔的一端向外環形凸設一圓柱形的卡持部,軸體部上於圓孔的一端向內開設一延伸至卡持部內部的卡持槽;所述左旋彈簧的一端具有一第三扭臂,左旋彈簧的一端套設並固定於第二轉軸的凸柱上,左旋彈簧的另一端的套設於軸體部上,第三扭臂卡設於卡持槽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自動饋送裝置,其中所述頂板的下表面凸設一第一固定柱,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凸設有一第二固定柱;所述軸體部上間隔凸設兩個橫向排列的所述臂部;所述後板前表面的上部間隔地向前凸設兩所述托板,所述彈簧的一端套設於第一固定柱上並彈抵於頂板上,彈簧的另一端套設於第二固定柱上並彈抵於基板上。
TW102224217U 2013-12-23 2013-12-23 自動饋送裝置 TWM477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4217U TWM477455U (zh) 2013-12-23 2013-12-23 自動饋送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4217U TWM477455U (zh) 2013-12-23 2013-12-23 自動饋送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7455U true TWM477455U (zh) 2014-05-01

Family

ID=51294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4217U TWM477455U (zh) 2013-12-23 2013-12-23 自動饋送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74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0128B (en) * 2014-12-15 2016-12-01 Avision Inc Sheet-feeding device with multistage stop arm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0128B (en) * 2014-12-15 2016-12-01 Avision Inc Sheet-feeding device with multistage stop arms
US9580260B2 (en) 2014-12-15 2017-02-28 Avision Inc. Sheet-feeding device with multistage stop arm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3639B2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TWI386318B (zh) 自動饋紙裝置之擋紙機構
US7549627B2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capable of allowing easy removal of jammed sheets of paper
US7506867B2 (en) Paper feeding device
JP5826209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67403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6984159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5843811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M477455U (zh) 自動饋送裝置
JP2016141504A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9637333B2 (en) Sheet feeder provided with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s of feed roller
JP3190476U (ja) オートマチックフィーディングデバイス
JPS60262675A (ja) カツト・シ−ト供給装置
JP5790275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
JP5652422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TW201116418A (en) Sheet picki-up device of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CN112291444B (zh) 图像读取装置
TW200823071A (en) Automatic paper feeder
JP6070148B2 (ja) 給送装置
US10112790B2 (en) Feeding apparatus
JP599421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給送構造
JP6177696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558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501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TWM242504U (en) A sheet-fee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