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0592U - 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 - Google Patents

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0592U
TWM470592U TW102217521U TW102217521U TWM470592U TW M470592 U TWM470592 U TW M470592U TW 102217521 U TW102217521 U TW 102217521U TW 102217521 U TW102217521 U TW 102217521U TW M470592 U TWM470592 U TW M47059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disposed
seat
foot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7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jun Liao
Original Assignee
Sh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17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0592U/zh
Publication of TWM470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0592U/zh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Description

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具有滾輪的座椅,尤指一種具有腳踩式煞車裝置的座椅。
現有技術的座椅中,有些會於底部設置複數滾輪,進而使座椅連帶坐在其上的使用者可一同滑動,而此種座椅廣泛地使用於各種場合中,其中包含醫院的手術室內亦有使用此種座椅,如此便可讓醫生坐在上方來進行手術,而此種醫療用的座椅往往會進一步設有一煞車裝置,以避免座椅在手術當中滑動。
但現有技術的醫療用的座椅的煞車裝置皆係用手來操作,如此不僅需要側身或彎腰去操作,醫生的雙手碰觸過煞車裝置後,更需要再次消毒,因此使用上相當不便。
有鑑於前述之現有技術的缺點及不足,本創作提供一種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其可直接以腳踩踏來操作而方便使用。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其中包含:一椅座;一腳座,其與椅座相連接,且包含有複數腳桿,各腳桿的端部設有一滾輪;一腳煞裝置,其設於其中一腳桿上,且包含:一主體,其與腳桿相連接;一踩踏組件,其可上下移動地設於主體上,且突出於主體的頂端及底端;一第一彈性元件,其設於主體上,且將踩踏組件向上推動;一扣合組件,其設於主體上,且選擇性地與踩踏組件相扣合。
本創作使用時,如欲保持靜止不動,僅需以腳將踩踏組件向下踩,使踩踏組件向下抵靠於地面,並藉此將設置腳煞裝置的腳桿撐起,此時該腳桿端部的滾輪會因此懸空,並透過踩踏組件緊抵於地面以達到避免滑動的煞車效果,而扣合組件亦會於此時扣合固定踩踏組件,藉此使本創作保持在煞車的狀態;本創作在操作的過程中無需彎腰或側身,並且亦無須以手部去碰觸而僅需以腳部操作即可,藉此達到方便使用的創作目的。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創作為達成預定創作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請參閱圖1所示,本創作之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包含有一椅座10、一腳座20及一腳煞裝置30。
前述之椅座10包含有一椅墊11及一與椅墊11相互連接的背靠12。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前述之腳座20連接於椅座10的下方,且包含有一中心柱21及複數腳桿22;中心柱21的頂端連接於椅座10的下方;各腳桿22連接於中心柱21的底端,各腳桿22相對中心柱21呈放射狀且向下傾斜設置,各腳桿22的頂端朝橫向兩側延伸有一加強肋221;各腳桿22的端部設有一滾輪23。
請參閱圖2至圖5所示,前述之腳煞裝置30設於其中一腳桿22上,且包含有一主體40、一裝設組件50、一踩踏組件60、一第一彈性元件70及一扣合組件80。
前述之主體40與腳桿22相連接,主體40為圓柱狀,且上下貫穿有一軸孔41,軸孔41偏離主體40的軸心;主體40外壁面凹設有一裝設部42及一扣合部43,裝設部42及扣合部43位於相反的側壁面位置,且裝設部42及扣合部43的底面皆為平面,扣合部43的底面貫穿有一軌道孔44,軌道孔44為一上下延伸的長孔,且與主體40的軸孔41相通。
前述之裝設組件50連接主體40的裝設部42及相對應的腳桿22之間,裝設組件50包含一抵靠件51及複數螺栓52;抵靠件51的一側面貼合於腳桿22的一側面,且抵靠件51的頂面貼合於加強肋221,抵靠件51的另一側面貼合主體40的裝設部42;該等螺栓52貫穿腳桿22及抵靠件51,並穿設於主體40的裝設部42中且以螺紋相互結合。
前述之踩踏組件60可上下移動地設於主體40上,且突出於主體40的頂端及底端,踩踏組件60包含一連動桿61、一凸柱62、一踩踏套筒63、一螺合套管64、一腳墊桿65、一腳墊66及一第二彈性元件67。
前述之連動桿61可上下移動地穿設於主體40的軸孔41中,且突出於主體40的頂端及底端。
前述之凸柱62穿設固定於連動桿61上,且貫穿主體40的軌道孔44,並突出於扣合部43外。
前述之踩踏套筒63以螺絲631鎖合固定於連動桿61的頂端,且可上下移動地套設於主體40外;踩踏套筒63的底端開口周緣沿著傾斜的腳桿22而呈斜向(如圖7所示),藉以避免踩踏套筒63向下移動時與腳桿22的加強肋221干涉;踩踏套筒63上設有一插銷632貫穿踩踏套筒63及連動桿61,藉以使踩踏套筒63不會相對連動桿61轉動,進而確保踩踏套筒63的底端開口周緣的傾斜方向不會偏擺。
前述之螺合套管64套設於連動桿61的底端並以螺紋相互結合,螺合套管64向上抵靠於主體40的底端,螺合套管64的內壁面設有一支撐部641;在本實施例中,支撐部641為一環繞螺合套管64內壁面的環凸緣。
前述之腳墊桿65穿設且突出於連動桿61的底端,且貫穿螺合套管64,腳墊桿65的外壁面設有一抵靠部651,抵靠部651抵靠於螺合套管64的支撐部641,藉此腳墊桿65獲得支撐而不會向下掉出;在本實施例中,抵靠部651為一環繞腳墊桿65外壁面的階級面。
前述之腳墊66設於腳墊桿65的底端,腳墊66為具有彈性之材質。
前述之第二彈性元件67向上穿設於螺合套管64中,且抵靠於螺合套管64的支撐部641,第二彈性元件67向下抵靠於腳墊66,並藉此將腳墊66向下推動;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彈性元件67為一彈簧,但不以此為限。
前述之第一彈性元件70設於主體40的頂端,且向上抵靠踩踏套筒63,並藉此將整個踩踏組件60相對主體40向上推動;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彈性元件70為彈簧。
請參閱圖3至圖6及圖10所示,前述之扣合組件80設於主體40的扣合部43上,且選擇性地與踩踏組件60相扣合,扣合組件80包含一作動板81、一樞軸件82、一內固定件83、一外固定件84、一第三彈性元件85及一止擋件86。
前述之作動板81樞設於扣合部43上,且連動桿61上的凸柱62抵靠於作動板81的周緣,凸柱62約抵靠於作動板81的三分之一厚度;作動板81的橫向一側為第一側邊811,作動板81的頂側朝第一側邊811向下傾斜地延伸有一弧形段812,弧形段812的端部位於第一側邊811的橫向外側,連動桿61上的凸柱62抵靠於弧形段812上;作動板81的第一側邊811凹設有一容置槽813,容置槽813的頂面凹設有一勾設部814及一復位部815,勾設部814及復位部815相鄰設置,且勾設部814鄰接於容置槽813的開口處,勾設部814相對復位部815凹陷,藉此勾設部814可用以勾設連動桿61上的凸柱62;作動板81朝向扣合部43之面凹設有一復位槽816,復位槽816為一上下延伸的長槽,且復位槽816的深度由下而上逐漸變淺,復位槽816位於復位部815的上方。
前述之樞軸件82的一端貫穿作動板81,且穿設固定於扣合部43上。
前述之內固定件83的一端穿設固定於作動板81上。
前述之外固定件84的一端穿設固定於扣合部43上。
前述之第三彈性元件85在本實施例中為扭力彈簧,第三彈性元件85套設於樞軸件82上,第三彈性元件85具有兩自由端,該兩自由端分別套設在內固定件83及外固定件84,藉此第三彈性元件85以其彈力透過內固定件83使作動板81以樞軸件82為中心而經常朝向第一側邊811轉動(如圖10所示)。
前述之止擋件86的一端穿設固定於扣合部43上,且抵靠於作動板81的第一側邊811,藉以限制作動板81的位置。
請參閱圖7所示,未啟動腳煞裝置30及限制椅座10的移動時,第一彈性元件70將踩踏套筒63連帶整個踩踏組件60向上推動,因此腳墊66未碰觸地面,而各腳桿22端部的滾輪23則接觸地面,所以本創作處於可滑動之狀態。
請參閱圖8所示,而欲啟動本創作的腳煞裝置30以限制椅座10保持靜止不動時,則僅需使用者以腳將踩踏套筒63向下踩,踩踏套筒63會依序向下推動連動桿61、螺合套管64、第二彈性元件67及腳墊66,並且腳墊66抵靠於地面後,使用者的出力更進一步使第二彈性元件67壓縮;請參閱圖9所示,接著使用者的腳部離開踩踏套筒63後,第二彈性元件67會恢復原來的長度而將設置腳煞裝置30的腳桿22撐起,此時該腳桿22端部的滾輪23會因此懸空,並透過腳墊66緊抵於地面以達到避免滑動的煞車效果;而使用者的腳部離開踩踏套筒63的同時,第一彈性元件70亦會將踩踏組件60向上推動一段距離,直到踩踏組件60與扣合組件80相扣合,藉此便可使本創作保持在煞車的狀態,而踩踏組件60與扣合組件80的相互作動則重頭敘述如下:
請參閱圖10所示,使用者踩踏踩踏套筒63前(如圖7所示),第三彈性元件85推動作動板81,並使作動板81的第一側邊811抵靠於止擋件86。
請參閱圖11所示,接著當使用者踩踏踩踏套筒63時,連動桿61上的凸柱62便順著主體40的軌道孔44下降,並順著弧形段812將整個作動板81向圖式上的左邊推動,作動板81樞轉的同時,第三彈性元件85亦被壓縮而累積彈性位能;請參閱圖12所示,而當凸柱62持續下降而離開弧形段812端部的瞬間,第三彈性元件85會將作動板81向圖式的右邊推回,此時由於弧形段812的端部位於第一側邊811的橫向外側,因此作動板81會改由第一側邊811來抵靠凸柱62,而凸柱62便保持抵靠於第一側邊811地下降到軌道孔44的最底端,此時即為腳墊66及滾輪23共同抵靠地面之時(如圖8所示)。
請參閱圖13所示,接著使用者的腳部離開踩踏套筒63,則凸柱62隨著連動桿61一同上升,並且當凸柱62離開作動板81的第一側邊811的瞬間,第三彈性元件85再次將作動板81向圖式的右邊推回一些,而凸柱62便因此進入到作動板81的容置槽813中,並向上抵靠到勾設段814,藉此凸柱62連帶連動桿61及整個踩踏組件60無法繼續向上移動,而作動板81亦無法向圖式的右邊繼續轉動,因此踩踏組件60與扣合組件80相扣合,而使本創作保持在腳墊66緊抵地面且滾輪23懸空的煞車狀態(如圖9所示)。
請參閱圖6及圖14所示,而欲解除煞車狀態時,則使用者再次踩踏踩踏套筒63,使凸柱62脫離勾設段814而再次下降,此時作動板81繼續向圖式的右邊轉動,直到容置槽813左側的槽壁抵靠到凸柱62,而凸柱62便保持抵靠於該槽壁地下降到軌道孔44的最底端,此時凸柱62位於復位槽816的下方;請參閱圖15所示,最後使用者的腳部離開踩踏套筒63,而凸柱62再次隨著連動桿61上升,並且向上穿設進復位槽816中,由於復位槽816的深度由下而上逐漸變淺,因此隨著凸柱62在復位槽816內向上移動,作動板81會逐漸被向外推開,此時由於凸柱62約僅佔作動板81的三分之一厚度,因此作動板81亦僅些微被推開而已;請參閱圖10所示,最後凸柱62向上脫離復位槽816及作動板81,作動板81立刻向內回復到原位而貼合主體40的扣合部43的壁面,並且弧形段812再次抵靠到凸柱62,同時第三彈性元件85亦將作動板81轉動至第一側邊811抵靠於止擋件86,到此所有元件皆回到原位,而腳墊66亦不再抵靠於地面(如圖7所示)。
請參閱圖6、圖11及圖15所示,而由於復位槽816的深度由下而上逐漸變淺,因此當使用者踩踏踩踏套筒63,而使凸柱62順著弧形段812移動時,凸柱62不會進入到復位槽816中,而會順利地將作動板81向圖式的左邊推動,藉此可確保作動上的準確性。
最後,本創作在操作的過程中僅需以腳部來控制即可,無需彎腰或側身,亦無須以手部去碰觸,藉此達到方便使用的創作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椅座
11‧‧‧椅墊
12‧‧‧背靠
20‧‧‧腳座
21‧‧‧中心柱
22‧‧‧腳桿
221‧‧‧加強肋
23‧‧‧滾輪
30‧‧‧腳煞裝置
40‧‧‧主體
41‧‧‧軸孔
42‧‧‧裝設部
43‧‧‧扣合部
44‧‧‧軌道孔
50‧‧‧裝設組件
51‧‧‧抵靠件
52‧‧‧螺栓
60‧‧‧踩踏組件
61‧‧‧連動桿
62‧‧‧凸柱
63‧‧‧踩踏套筒
631‧‧‧螺絲
632‧‧‧插銷
64‧‧‧螺合套管
641‧‧‧支撐部
65‧‧‧腳墊桿
651‧‧‧抵靠部
66‧‧‧腳墊
67‧‧‧第二彈性元件
70‧‧‧第一彈性元件
80‧‧‧扣合組件
81‧‧‧作動板
811‧‧‧第一側邊
812‧‧‧弧形段
813‧‧‧容置槽
814‧‧‧勾設部
815‧‧‧復位部
816‧‧‧復位槽
82‧‧‧樞軸件
83‧‧‧內固定件
84‧‧‧外固定件
85‧‧‧第三彈性元件
86‧‧‧止擋件
圖1係本創作之立體外觀圖。圖2係本創作之腳座與腳煞裝置之分解示意圖。圖3係本創作之腳煞裝置之第一元件分解圖。圖4係本創作之腳煞裝置之第二元件分解圖。圖5係本創作之腳煞裝置之前視剖面圖。圖6係本創作之腳煞裝置之作動板之立體外觀圖。圖7係本創作之腳煞裝置使用時之第一動作圖。圖8係本創作之腳煞裝置使用時之第二動作圖。圖9係本創作之腳煞裝置使用時之第三動作圖。圖10係本創作之作動板使用時之第一動作圖。圖11係本創作之作動板使用時之第二動作圖。圖12係本創作之作動板使用時之第三動作圖。圖13係本創作之作動板使用時之第四動作圖。圖14係本創作之作動板使用時之第五動作圖。圖15係本創作之作動板使用時之第六動作圖。
10‧‧‧椅座
11‧‧‧椅墊
12‧‧‧背靠
20‧‧‧腳座
21‧‧‧中心柱
22‧‧‧腳桿
221‧‧‧加強肋
23‧‧‧滾輪
30‧‧‧腳煞裝置
40‧‧‧主體
50‧‧‧裝設組件
60‧‧‧踩踏組件
66‧‧‧腳墊

Claims (10)

  1. 一種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包含:一椅座;一腳座,其與椅座相連接,且包含有複數腳桿,各腳桿的端部設有一滾輪;一腳煞裝置,其設於其中一腳桿上,且包含:一主體,其與腳桿相連接;一踩踏組件,其可上下移動地設於主體上,且突出於主體的頂端及底端;一第一彈性元件,其設於主體上,且將踩踏組件向上推動;一扣合組件,其設於主體上,且選擇性地與踩踏組件相扣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其中踩踏組件包含:一連動桿,其可上下移動地穿設於主體內,且突出於主體的頂端及底端;一踩踏套筒,其設於連動桿的頂端,且可上下移動地套設於主體外;一腳墊,其設於連動桿的底端。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其中踩踏組件進一步包含:一腳墊桿,其穿設且突出於連動桿的底端,腳墊設於腳墊桿的底端;一第二彈性元件,其設於腳墊及連動桿之間,且將腳墊向下推動。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其中:踩踏組件進一步包含一螺合套管,其套設於連動桿的底端並以螺紋相互結合,螺合套管向上抵靠於主體的底端,螺合套管的內壁面設有一支撐部;踩踏組件的腳墊桿貫穿螺合套管,腳墊桿的外壁面設有一抵靠部,抵靠部向下抵靠螺合套管的支撐部;第二彈性元件向上穿設於螺合套管內,且抵靠於螺合套管的支撐部。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其中:主體的外壁面凹設有一扣合部;扣合組件設於主體的扣合部上,且包含:一作動板,其樞設於扣合部上;一第三彈性元件,其連接於扣合部及作動板之間,且使作動板朝其中一樞轉方向轉動;踩踏組件上設有一凸柱,凸柱突出於主體的扣合部外,且對應於作動板的周緣。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其中扣合組件的作動板的橫向一側為第一側邊,作動板的頂側朝第一側邊向下傾斜地延伸有一弧形段,弧形段的端部位於第一側邊的橫向外側;作動板的第一側邊凹設有一容置槽,容置槽的頂面凹設有一勾設部及一復位部,勾設部及復位部相鄰設置,勾設部鄰接於容置槽的開口處,勾設部相對復位部凹陷;作動板朝向扣合部之面凹設有一復位槽,復位槽為一上下延伸的長槽,且復位槽的深度由下而上漸淺,復位槽位於復位部的上方。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其中:扣合組件進一步包含:一樞軸件,其貫穿作動板,且設於扣合部上;一內固定件,其設於作動板上;一外固定件,其設於扣合部上;一止擋件,其設於扣合部上,且抵靠於作動板的周緣;扣合組件的第三彈性元件為一扭力彈簧,且套設於樞軸件上,扭力彈簧具有兩自由端,該兩自由端分別套設在內固定件及外固定件。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其中:扣合組件進一步包含:一樞軸件,其貫穿作動板,且設於扣合部上;一內固定件,其設於作動板上;一外固定件,其設於扣合部上;一止擋件,其設於扣合部上,且抵靠於作動板的第一側邊;扣合組件的第三彈性元件為一扭力彈簧,且套設於樞軸件上,扭力彈簧具有兩自由端,該兩自由端分別套設在內固定件及外固定件。
  9.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其中:主體的外壁面凹設有一裝設部;進一步包含有一裝設組件,其連接主體的裝設部及相對應的腳桿之間,裝設組件包含:一抵靠件,其貼合於相對應的腳桿的一側面,且貼合主體的裝設部;複數螺栓,其貫穿相對應的腳桿及抵靠件,並穿設於主體的裝設部中且以螺紋相互結合。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其中:主體的外壁面凹設有一裝設部;進一步包含有一裝設組件,其連接主體的裝設部及相對應的腳桿之間,裝設組件包含:一抵靠件,其貼合於相對應的腳桿的一側面,且貼合主體的裝設部;複數螺栓,其貫穿相對應的腳桿及抵靠件,並穿設於主體的裝設部中且以螺紋相互結合。
TW102217521U 2013-09-17 2013-09-17 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 TWM470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7521U TWM470592U (zh) 2013-09-17 2013-09-17 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7521U TWM470592U (zh) 2013-09-17 2013-09-17 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0592U true TWM470592U (zh) 2014-01-21

Family

ID=50348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7521U TWM470592U (zh) 2013-09-17 2013-09-17 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05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205268S (zh) 2019-07-01 2020-06-21 銳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椅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205268S (zh) 2019-07-01 2020-06-21 銳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椅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71570A1 (en) Adjustable Rehabilitation and Exercise Device
GB2517053A (en) Child high chair
KR200448295Y1 (ko) 등받이가 전·후 이동되어 바른자세를 유지할 수 있는기능성 의자
EP2874518A1 (en) A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for an armrest
TWM470592U (zh) 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
CN104397998B (zh) 一种可升降课桌
TW201511715A (zh) 具有腳煞裝置的座椅
JP3209237U (ja) エクササイズバイクの機能を有する椅子の調整構造
KR200459599Y1 (ko) 높낮이 조절 장치
EP3543035A1 (en) Wheel with manual brake for pieces of furniture
JP6777927B2 (ja) 椅子
KR200431469Y1 (ko) 등받이 조절 기구
US9241573B1 (en) Resilient-support adjusting device of chair backrest
KR101461809B1 (ko) 회동지지부가 형성된 등받이 프레임이 구비된 의자
JP5402260B2 (ja) 椅子の背凭れ傾動装置
KR101126698B1 (ko) 미끄럼 방지용 캐스터
CN201938849U (zh) 一种脚踏式运动椅
KR101366905B1 (ko) 좌부의 높이 조절 장치
TWI441751B (zh) Locomotive pedal opening device
CN211354699U (zh) 座椅支撑组件的滑动机构
JP2009153705A (ja) 椅子
JP3176037U (ja) 椅子の足置き装置
KR200334962Y1 (ko) 걸상용 발받침
JP3088781U (ja) ストップ機能付きの椅子キャスター
JP3189595U (ja) テーブルチェア固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