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8685U - 插槽裝置 - Google Patents

插槽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8685U
TWM458685U TW102205572U TW102205572U TWM458685U TW M458685 U TWM458685 U TW M458685U TW 102205572 U TW102205572 U TW 102205572U TW 102205572 U TW102205572 U TW 102205572U TW M458685 U TWM458685 U TW M45868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layer
hole
disposed
circuit boar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5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hao-Ming Wang
Kun-Huang Hsu
Sih-Ren Fu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TW102205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8685U/zh
Publication of TWM458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8685U/zh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插槽裝置
本新型係有關一種插槽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隔震元件的插槽裝置。
電子裝置在現今社會中已扮演重要的角色,無論是手機、電腦、翻譯機、相機、攝影機、筆記型電腦或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每家廠商都在追求最新技術及功能,但要把所有功能都裝設到電子裝置上,勢必會面臨體積過大的問題。故為了要擴充功能,電子裝置發展出插槽裝置,以符合各個使用者的需求。
電子裝置在與電性插槽(connector)的電性耦接過程中,都會對電子裝置與電性插槽的連接處產生應力並作用於插槽裝置上。當插槽裝置的擴充功能需要反覆進行插拔動作時,電子裝置即對連接處持續施以應力。然而,隨著電子裝置的插拔次數逐漸增加,對電子裝置與電性插槽間之部位的應力值亦相對持續累積。當應力值達到一臨界值時,電子裝置與插槽裝置的連接處及插槽裝置的螺絲鎖合處就會變形,甚至是造成斷裂破壞的情況。
電子裝置電性耦接於電性插槽的過程中,亦產生另一個問題:當使用者於插置電子裝置時的施力過大,對於電子裝置與電性插槽的連接處,以及插槽裝置的螺絲鎖合處所造成的破壞就會更大。如果插槽裝 置的鎖合處採用小尺寸的螺絲,插槽裝置所能承受的應力強度就會降低,如此將導致插槽裝置的使用壽命大幅縮短。
另外,有些習用電路板的電性插槽是直接電性焊設於電路板上,因此並不像機械連接方式般堅固,在反覆的插拔使用過程中,往往在電子裝置與插槽裝置連接處達破壞的臨界點之前,電性插槽即先從電路板脫落或接觸不良,進而喪失插槽裝置的功能,導致插槽裝置的使用壽命不長之問題。
鑒於以上的問題,本新型提供一種插槽裝置,藉以改善電子裝置與插槽裝置的連接處容易因外力而導致破壞,以及插槽裝置之螺絲鎖合處容易受外力而造成斷裂,進而需要維修或更換電性插槽的問題。
本新型揭露之插槽裝置包括一殼體、一電路板、一固定件、至少一隔震元件及一第一穿固件。其中,殼體具有一容置部,容置部具有一容置空間及至少一固設孔,且容置部更具有一開口。電路板裝設於容置部內,且電路板具有一電性插槽,係穿設過殼體之開口而露出於殼體外。固定件裝設於電路板上,固定件具有一裝設部,裝設部具有至少一鎖孔,且裝設部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而裝設部係以第一面設置於殼體上。隔震元件設置於裝設部的第二面上,並且隔震元件具有對應於鎖孔的一穿孔。第一穿固件依序穿過穿孔及鎖孔,並且第一穿固件固設於固設孔上,令隔震元件、裝設部及殼體相互結合。
本新型所揭露的插槽裝置更可包括一複合材料層,係設置於容置部的一作用面上。複合材料層包含一軟性材料層及一硬性材料層,固 設孔係設置於硬性材料層。
相對於習知插槽裝置而言,本新型之插槽裝置的結構設計可大幅降低電子裝置於插拔過程中對插槽裝置所施加的應力強度,以及減少電子裝置與插槽裝置於插拔過程中所產生的震動。此外,本新型亦增加插槽裝置之螺絲鎖合處承受負載的能力,藉以增加插槽裝置的使用壽命。
以上之關於本新型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新型之原理,並且提供本新型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100‧‧‧殼體
110‧‧‧背板部
120‧‧‧容置部
121‧‧‧作用面
121a‧‧‧軟性材料層
121b‧‧‧硬性材料層
121c‧‧‧固設孔
121d‧‧‧開口
122‧‧‧前殼
123‧‧‧後殼
200‧‧‧電路板
210‧‧‧基板
211‧‧‧結合孔
220‧‧‧電性插槽
300‧‧‧固定件
310‧‧‧裝設部
311‧‧‧鎖孔
320‧‧‧平板部
321‧‧‧透孔
330‧‧‧柱體部
400‧‧‧隔震元件
410‧‧‧穿孔
500‧‧‧第一穿固件
510‧‧‧第二穿固件
第1圖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插槽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第2A圖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插槽裝置之分解示意圖。
第2B圖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插槽裝置之內部分解示意圖。
第3圖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插槽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本新型所揭露的插槽裝置,係應用於一電子裝置,其中所述之電子裝置包括但不侷限於手機、相機、攝影機等具有插槽裝置的電子裝置,但並不以此為限。以下本新型的詳細說明中,將以充電器做為本新型之最佳實施例。然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本新型一實施例所揭露的插槽裝置,其包括一殼體100、一電路板200、一 固定件300、至少一隔震元件400及至少一第一穿固件500。
如「第1圖」及「第2A圖」所示,殼體100具有相互連結的一背板部110及一容置部120,而容置部120分成一作用面121、一前殼122及一後殼123三個部分。詳細而言,前殼122與後殼123先以卡合結構把前殼122和後殼123結合在一起,再把作用面121卡合在前殼122上,在此將結合後物體上面較扁的部份稱作背板部110,而物體下面較寬的部份稱作容置部120。且容置部120內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間。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作用面121具有一複合材料層,其包括一軟性材料層121a及一硬性材料層121b,且於作用面121上開設一開口121d,係貫穿軟性材料層121a和硬性材料層121b。
其中,軟性材料層121a係位於殼體外部,硬性材料層121b係位於殼體內部,且軟性材料層121a與硬性材料層121b相互疊合。軟性材料層121a與電子裝置相接觸,且軟性材料層121a在插入或拔離電子裝置的過程中具有吸收外力衝擊的功能。硬性材料層121b設有間隔設置的二固設孔121c,且硬性材料層121b於固設孔121c處增加了其結構厚度,藉以增加結構強度,以抵抗鎖合時的作用力量。
此外,本實施例之複合材料層的軟性材料層121a和硬性材料層121b係為一體成形結構,但並不以此為限,熟悉此項技術者,亦可分別形成軟性材料層121a及硬性材料層 121b,再將軟性材料層121a和硬性材料層121b相互疊合,以構成本新型之複合材料層。
請參閱「第2A圖」及「第2B圖」,電路板200具有一基板210及一電性設置於基板210上的電性插槽220,其中基板210具有二結合孔211。電路板200裝設於容置部120內,而電性插槽220穿設於作用面121上之開口121d,使電性插槽220露出於軟性材料層121a外,而電性插槽220露出於外的部份係與電子裝置電性耦接。
如「第2A圖」、「第2B圖」及「第3圖」所示,固定件300包括二相對的裝設部310、一平板部320及二相對的柱體部330。其中柱體部330係一中空柱體,而裝設部310及平板部320分別具有二鎖孔311及二透孔321,其中透孔321分別對應到結合孔211,鎖孔311亦分別對應到固設孔121c。
其中,裝設部310設置於平板部320的兩端,且裝設部310的其中一側邊與平板部320的一邊相互連接,且二裝設部310裝置於平板部320的同一側面。柱體部330亦裝設於與裝設部310裝設的相同側面,且柱體部330中空的部分對應於平板部320的透孔321。
其中,固定件300的整個本體可由鐵件製成,且為一體成形結構,故可承受更大的負載,但固定件300所採用的材質並不僅限定於本實施例所揭示的材料。
如「第2A圖」及「第2B圖」,第二穿固件510 依序穿設於透孔321、柱體部330及結合孔211,以使平板部320、柱體部330及基板210相結合。由於平板部320和基板210之間因為有柱體部330隔開,因此電路板200上的電路佈線(layout)並不會因為與平板部320的接觸而造成短路現象。
請繼續參閱「第2A圖」、「第2B圖」及「第3圖」。本實施例之隔震元件400可為一圓環的形體且具有彈性的元件,但並不以此為限。當電子裝置插入電性插槽220時會產生一應力,此一應力會對固設孔121c造成破壞,而隔震元件400即提供了電子裝置插入時降低插入過程中產生的應力,進而減少應力對固設孔121c造成破壞的效果。
其中,第一穿固件500依序穿過穿孔410及鎖孔311,並且第一穿固件500固設於固設孔121c上,使隔震元件400、裝設部310及硬性材料層121b相互結合。由於隔震元件400可以吸收插入過程的應力,因此可減少電路板200的震動可能,進而降低電性連接於電路板200上的電性插槽220造成脫落的機會。
以本新型所揭露之實施例而言,第一穿固件500及第二穿固件510係採用螺絲進行實施例的說明,然而熟知此項技藝者可以任何適用之固定件取代,例如插銷或是鉚釘,並不以本新型所揭示之實施例為限。
本新型係改良殼體的結構,藉以增加插槽裝置的使用壽命,以及增加隔震元件400,以吸收電子裝置插入電性 插槽時所產生的垂直方向應力,進而保護固設孔,使得固設孔可承受的應力破壞能力大幅提升。
本新型增加隔震元件所帶來的另一優點為:降低電路板於垂直方向所產生的晃動,進而使得基板與電性插槽之間的電性耦合處得以增加承受垂直方向的負載能力,大幅增加插槽裝置的使用壽命。
另外,殼體於結構上設置有複合材料層,透過置於殼體外部的軟性材料層121a,以減緩垂直方向的應力衝擊,進而降低固設孔的垂直拉力;並且,透過置於殼體內層的硬性材料層,藉以增加固設孔121c處的結構厚度,進而增加插槽裝置承受垂直拉力的負載能力。
雖然本新型之實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舉凡依本新型申請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數量當可做些許之變更,因此本新型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殼體
121‧‧‧作用面
121a‧‧‧軟性材料層
121b‧‧‧硬性材料層
121d‧‧‧開口
122‧‧‧前殼
123‧‧‧後殼
200‧‧‧電路板
210‧‧‧基板
211‧‧‧結合孔
220‧‧‧電性插槽
300‧‧‧固定件
310‧‧‧裝設部
311‧‧‧鎖孔
320‧‧‧平板部
321‧‧‧透孔
400‧‧‧隔震元件
410‧‧‧穿孔
500‧‧‧第一穿固件

Claims (7)

  1. 一種插槽裝置,用以供一電性插件插設於其上,該插槽裝置包括有:一殼體,該殼體具有一容置部,該容置部具有一容置空間及至少一固設孔,且該容置部更具有一開口;一電路板,裝設於該容置部內,該電路板具有一電性插槽,係穿設過該開口而露出於該殼體外;一固定件,裝設於該電路板,該固定件具有至少一裝設部,且該裝設部具有至少一鎖孔,該裝設部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該裝設部的該第一面設置於該殼體;至少一隔震元件,設置於該裝設部的該第二面上,且該隔震元件具有一穿孔,係對應於該鎖孔;及至少一第一穿固件,該第一穿固件依序穿過該穿孔及該鎖孔,並且該第一穿固件固設於該固設孔,令該隔震元件、該裝設部及該殼體相互結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插槽裝置,該殼體更包括一背板部,係與該容置部相互連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插槽裝置,其中更包括有一複合材料層,係設置該容置部的一作用面上,且該開口係開設於該作用面上,該複合材料層包括一硬性材料層及一軟性材料層,該固設孔設置於該硬性材料層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插槽裝置,其中該硬性材料層及該軟性材料層係相互疊合設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插槽裝置,該軟性材料層及該硬性材料層係為一體成形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插槽裝置,該電路板更包括一基板,該電性插件係電性設置於該基板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插槽裝置,該固定件更具有一平板部,該平板部具有至少一透孔,該基板具有至少一結合孔,至少一第二穿固件穿設過該透孔及該結合孔,令該平板部與該基板相互結合。
TW102205572U 2010-10-22 2010-10-22 插槽裝置 TWM458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5572U TWM458685U (zh) 2010-10-22 2010-10-22 插槽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5572U TWM458685U (zh) 2010-10-22 2010-10-22 插槽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8685U true TWM458685U (zh) 2013-08-01

Family

ID=49480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5572U TWM458685U (zh) 2010-10-22 2010-10-22 插槽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86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2390A (zh) * 2013-10-23 2015-04-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固定结构
TWI554178B (zh) * 2013-10-23 2016-10-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路板固定結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2390A (zh) * 2013-10-23 2015-04-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固定结构
TWI554178B (zh) * 2013-10-23 2016-10-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路板固定結構
CN104582390B (zh) * 2013-10-23 2017-09-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0038B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039764B2 (en) Cushioning memb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ch cushioning member
US2011018867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6996694B2 (ja) 垂直式ダイレクトpcbコネクタ
JP6990879B2 (ja) 保護部材、保護部材付きコネクタ、及び保護部材の取付構造
JP2020532830A (ja) Pcbダイレクトコネクタ
TW201914105A (zh) 板對板連接器
JP2005197493A (ja) 回路基板組立体
EP3763111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vibration-proof fixing structure for vibration-generating component
TWM458685U (zh) 插槽裝置
TWI556707B (zh) 電子組件
US20040203267A1 (en) Self-alignment structure
JP3925097B2 (ja) プリント基板取り付け構造
US20130322006A1 (en) Computer enclosure and mounting assembly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of the same
TW201218528A (en) Socket apparatus
JP2012146593A (ja) コネクタジャックの支持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ジャック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CN212085263U (zh) 一种信号连接器、主板及电子设备
US7192294B2 (en) Connector set of notebook computer
CN220139966U (zh) 线夹结构、功能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2469716A (zh) 插槽装置
JP4978164B2 (ja) 絶縁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KR100879657B1 (ko) 자동 전원 차단 구조를 가지는 배터리 및 이를 가지는휴대용 단말기
JP2008028155A (ja) プリント基板の実装構造
JP6239075B2 (ja) 電気基板接続構造
JP2006216908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の保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