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7665U - 車燈結構 - Google Patents

車燈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7665U
TWM457665U TW101220793U TW101220793U TWM457665U TW M457665 U TWM457665 U TW M457665U TW 101220793 U TW101220793 U TW 101220793U TW 101220793 U TW101220793 U TW 101220793U TW M457665 U TWM457665 U TW M45766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ver
curvature
radius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0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u-Chie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Esuse Auto Parts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use Auto Parts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suse Auto Parts Mfg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220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7665U/zh
Publication of TWM457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7665U/zh

Link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Description

車燈結構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車燈結構,尤指燈具本體內部收容有光源模組,並於燈具本體開口處結合有燈罩組件,使光源模組之發光元件可利用燈罩組件之罩體反射面進行反射,並提高朝透鏡組方向投射光線的照明度,同時藉由鋁合金材質之基座輔助快速散熱,而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
按,現今社會生活水平不斷的提昇,並且生活作息中之衣、食、住、行和娛樂等各方面的要求愈來愈高,實用性亦愈來愈好,然而在行的方面,除了一般所常見的機車、汽車之外,各種休旅車、廂型車、吉普車等,也隨著工作的需求與大眾崇尚休閒旅遊的風氣而日益盛行,已成為現代人出門代步所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再者,上述交通工具為了確保行車上的舒適性及安全性皆配備有各式車燈,例如前大燈、剎車燈、尾燈、方向燈、指示燈或駐車燈等,也用於儀錶和車內照明,而傳統的車燈大都是使用白熾燈泡、鎢絲燈泡等,近年來亦有廠商將前大燈改裝成高亮度之氙氣放電燈管(HID),但因發光二極體(LED)具有一般傳統的燈泡所沒有的眾多優點,不僅使用壽命高出許多,並具有體積小、耗電量低而節能省電,且可整合性予以模組化搭配車體作出多變的造型,再加上點 滅速度快、耐震動以及單色性佳與混光性機能強,並可配合應用需求製成極小或陣列式元件等多重優勢,使發光二極體的燈具成為未來的主流。
然而,市面上所使用之發光二極體的使用壽命及可靠度主要受溫度的影響,當發光二極體將電能轉換為光能對外投射亮光時,便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擴散至外部,若是車燈內部並無設置任何較佳排散熱能之結構設計,將造成發光二極體無法將所囤積及其溫度上升之熱能難以排散,而使發光二極體的使用壽命受到影響,甚至是發光二極體因過熱而燒毀等缺失發生,導致使用者必須經常性的拆卸與組裝車燈來進行更換整組之發光二極體,造成拆卸與組裝上相當不便,同時也大幅增加了使用上之成本,則有待從事於此行業者重新設計來加以有效解決。
故,創作人有鑑於上述習用車燈使用上之問題與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的評估及考量,並利用從事於此行業之多年研發經驗不斷試作與修改,始設計出此種車燈結構新型誕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在於燈具本體之基座內部容置空間為收容有光源模組,並於容置空間之一側開口處所結合燈罩組件之罩體內部中央處設有對應於光源模組處之容置杯部,且罩體上定位之透鏡組與發光元件之間為形成一預定距離, 俾使發光元件對外投射之亮光,可利用容置杯部周圍處所形成之反射面進行反射而增加發光率,並提高發光元件朝透鏡組之透光部方向投射光線的照明度,同時藉由電路板抵持於鋁合金之基座上形成平貼狀態,使發光元件發光時產生之熱量可透過電路板平均傳導至基座上,再利用基座上之複數散熱片輔助快速散熱,而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茲繪圖就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構造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一、二、三、四、五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俯視斷面圖及較佳實施例於使用時之側視斷面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為包括有燈具本體1及燈罩組件2,故就本案之主要構件及特徵詳述如后,其中:該燈具本體1為具有基座11,並於基座11內部之容置空間10收容有具電路板121及至少一個發光元件122之光源模組12,且位於容置空間10內壁面處設有可供光源模組12定位之固定部111,而基座11上位於容置空間10之一側前方開口101處則設有具扣槽1121之複數扣持部112及位於開口101上方處之至少一個阻擋塊113與嵌槽114,且基座11相對於容置空間10之 另側後方處設有矗立狀之複數散熱片115及螺柱116,並於螺柱116上可利用螺絲132鎖接固定於固定架13對應之通孔131內成為一體,且固定架13周邊處朝基座11延伸設有複數彈性扣片133。
再者,燈具本體1之基座11可為鋁合金材質所製成,並於基座11之固定部111上設有複數鎖孔1111及間隔柱1112,而光源模組12為具有控制電路之電路板121,且控制電路(圖中未示出)可利用纜線或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車輛內部之燈光系統,並於電路板121一側表面上之發光元件122周圍處設有可供螺絲1212穿設之複數穿孔1211,且該電路板121可為鋁基電路板、銅基電路板、陶瓷覆銅基板(HCS)或其它具高導熱係數之電路板121型式,並使電路板121之另側表面抵持於固定部111上形成平貼狀態,便可將螺絲1212鎖入於固定部111上對應之鎖孔1111內使光源模組12與基座11鎖接固定成為一體,且該發光元件122可為單顆封裝表面黏著型發光二極體(LED)直接裝設於電路板121上,或是可將其裸晶片直接黏貼、封裝於電路板121上利用直接封裝方式(COB),也可採用覆晶(Flip-Chip)封裝方式成型來增加有效發光面積。
該燈罩組件2為具有罩體21,並於罩體21內部中央處設有具透孔210之容置杯部211,且位於容置杯部2 11周圍上下二側處形成有至少一個利用鋁、銀或其它具光線反射材質製成之傾斜狀反射面212,而罩體21上位於容置杯部211左右二側處則設有具扣片2131及剖槽2132之結合部213,並於罩體21之反射面212外側處設有複數卡持塊214及凹槽215,且罩體21位於卡持塊214上方處設有至少一個缺槽216。
然而,罩體21之結合部213上為結合定位有具彎月形透光部221之透鏡組22,並於透光部221二側處皆設有具倒鉤狀卡勾2221之定位部222,且各卡勾2221為扣持於結合部213對應之扣片2131上結合定位成為一體,而透鏡組22之透光部221高度為約略等於罩體21之1/3高度大小,並於透光部221上下二側處皆設有一遮光板223,且各遮光板223中央處凹設有可供卡持塊214卡持於其內之限位槽2231,再於遮光板223左右二側處皆設有扣持於凹槽215內呈一定位之卡扣凸塊2232,又罩體21上位於透鏡組22外側周邊處則結合定位有平面狀之外罩23,並於外罩23周邊處設有具凸扣2311之複數卡扣部231及卡塊232,且外罩23內側處設有定位於罩體21與透鏡組22上之邊框24,再於邊框24上方處設有至少一個卡持槽241。
當本創作於組裝時,係先將燈罩組件2已組裝有透鏡組22之罩體21為收容於燈具本體1基座11之容置空間1 0內,其罩體21底面處便會抵持於固定部111之各間隔柱1112上,並與光源模組12之電路板121表面上形成一預定距離,而罩體21之容置杯部211則由透孔210對應於電路板121之發光元件122處,且缺槽216與基座11之阻擋塊113相互嵌卡後,再將邊框24嵌入於基座11之容置空間10內,即可使邊框24抵持於罩體21與透鏡組22上形成擋止定位,且邊框24之卡持槽241與基座11之阻擋塊113相互嵌卡後,便可將外罩23結合定位於基座11之開口101處,並使外罩23之卡扣部231為以凸扣2311扣持於基座11扣持部112對應之扣槽1121內,且卡塊232與基座11之嵌槽114相互嵌卡,藉此可將燈罩組件2利用扣合方式穩固的結合定位於燈具本體1之容置空間10內成為一體,進而達到組裝容易、定位牢靠之功效。
本創作之車燈結構為應用於車輛(如汽車、吉普車、卡車或大巴車等交通工具)上,並將燈具本體1之光源模組12控制電路與車輛內部之燈光系統電性連接,藉此可控制切換開啟或關閉狀態,當本創作於使用時,可利用電路板121上之發光元件122產生對外投射之亮光,並使發光元件122部分發散角度之光線可經由燈罩組件2罩體21之容置杯部211及反射面212進行反射與折射收斂動作而增加發光率,即可提高發光元件122朝透鏡組22之透光部 221方向投射光線的照明度,再透過外罩23產生均勻的照明光源,而使光源集中且光線更為明亮、清晰,並具有良好的照明效果,亦可藉由透鏡組22上下二側處之遮光板223遮擋部分反射之光線來修正光源模組12對外投射亮光之光型與角度,從而可提高行車上之安全性。
再者,上述燈罩組件2透鏡組22之透光部221斷面水平方向為具有第一曲率半徑R1及第二曲率半徑R2(如第四圖所示),其中該第一曲率半徑R1為介於36~53mm之間,較佳實施為44.3mm,第二曲率半徑R2為介於49~65mm之間,較佳實施為57.0mm,而透鏡組22之透光部221斷面垂直方向為具有第三曲率半徑R3及弧面(如第四圖所示),其中該第三曲率半徑R3為介於12~28mm之間,較佳實施為20mm,且弧面與透光部221底面處為形成有介於91~95度之夾角θ,較佳實施為93度,另透光部221內表面處與燈具本體1光源模組12之發光元件122之間為形成一預定距離D,且該預定距離D為介於22~33mm之間,較佳實施為27.8mm,並可依實際需求與結構設計的不同改變透鏡組22之透光部221形狀與尺寸大小來達成符合法規要求之光型使用,此種簡易修飾及其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此外,由於光源模組12之發光元件122長時間使用 下容易產生高溫而過熱燒燬,便可藉由電路板121抵持於鋁合金材質之基座11上形成平貼狀態,使發光元件122於發光時所產生之熱量可透過電路板121快速且平均傳導至基座11上,再利用基座11後方處之複數矗立狀散熱片115來增加散熱的表面積,並與外部冷空氣進行熱交換之對流降溫輔助發光元件122快速散熱,藉此可有效延長發光元件122整體使用壽命,以避免因熱量囤積而影響使用效能,以及使用壽命縮短或過熱燒毀之缺失發生,且可提高整體散熱效率而具有良好的降溫、散熱效果。
上述詳細說明為針對本創作一種較佳之可行實施例說明而已,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創作所揭示之技藝精神下所完成之均等變化與修飾變更,均應包含於本創作所涵蓋之專利範圍中。
綜上所述,本創作上述之車燈結構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創作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創作,實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創作人之辛苦創作,倘若 鈞局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燈具本體
10‧‧‧容置空間
101‧‧‧開口
11‧‧‧基座
111‧‧‧固定部
1111‧‧‧鎖孔
1112‧‧‧間隔柱
112‧‧‧扣持部
1121‧‧‧扣槽
113‧‧‧阻擋塊
114‧‧‧嵌槽
115‧‧‧散熱片
116‧‧‧螺柱
12‧‧‧光源模組
121‧‧‧電路板
1211‧‧‧穿孔
1212‧‧‧螺絲
122‧‧‧發光元件
13‧‧‧固定架
131‧‧‧通孔
132‧‧‧螺絲
133‧‧‧彈性扣片
2‧‧‧燈罩組件
21‧‧‧罩體
210‧‧‧透孔
211‧‧‧容置杯部
212‧‧‧反射面
213‧‧‧結合部
2131‧‧‧扣片
2132‧‧‧剖槽
214‧‧‧卡持塊
215‧‧‧凹槽
216‧‧‧缺槽
22‧‧‧透鏡組
221‧‧‧透光部
222‧‧‧定位部
2221‧‧‧卡勾
223‧‧‧遮光板
2231‧‧‧限位槽
2232‧‧‧卡扣凸塊
23‧‧‧外罩
231‧‧‧卡扣部
2311‧‧‧凸扣
232‧‧‧卡塊
24‧‧‧邊框
241‧‧‧卡持槽
第一圖 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 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 係為本創作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 係為本創作之俯視斷面圖。
第五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於使用時之側視斷面圖。
1‧‧‧燈具本體
10‧‧‧容置空間
101‧‧‧開口
11‧‧‧基座
111‧‧‧固定部
1111‧‧‧鎖孔
1112‧‧‧間隔柱
112‧‧‧扣持部
1121‧‧‧扣槽
113‧‧‧阻擋塊
114‧‧‧嵌槽
115‧‧‧散熱片
116‧‧‧螺柱
12‧‧‧光源模組
121‧‧‧電路板
1211‧‧‧穿孔
1212‧‧‧螺絲
122‧‧‧發光元件
13‧‧‧固定架
131‧‧‧通孔
132‧‧‧螺絲
133‧‧‧彈性扣片
2‧‧‧燈罩組件
21‧‧‧罩體
210‧‧‧透孔
211‧‧‧容置杯部
212‧‧‧反射面
213‧‧‧結合部
222‧‧‧定位部
2221‧‧‧卡勾
223‧‧‧遮光板
2231‧‧‧限位槽
2232‧‧‧卡扣凸塊
2131‧‧‧扣片
2132‧‧‧剖槽
214‧‧‧卡持塊
215‧‧‧凹槽
216‧‧‧缺槽
22‧‧‧透鏡組
221‧‧‧透光部
23‧‧‧外罩
231‧‧‧卡扣部
2311‧‧‧凸扣
232‧‧‧卡塊
24‧‧‧邊框
241‧‧‧卡持槽

Claims (10)

  1. 一種車燈結構,係包括有燈具本體及燈罩組件,其中:該燈具本體所具之基座內部容置空間為收容有具電路板及至少一個發光元件之光源模組,並於容置空間之一側開口處結合定位有燈罩組件;該燈罩組件為具有罩體,並於罩體內部中央處設有對應於光源模組處以供發光元件對外投射亮光之容置杯部,而罩體上結合定位有具彎月形透光部之透鏡組,且透光部與發光元件之間為形成一預定距離,另罩體上位於透鏡組外側周邊處結合定位有外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燈結構,其中該燈具本體之基座上位於容置空間之開口處為設有具扣槽之複數扣持部,而燈罩組件之罩體周邊處則設有具凸扣之複數卡扣部,且卡扣部之凸扣為扣持於基座扣持部對應之扣槽內使燈罩組件與燈具本體結合定位成為一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燈結構,其中該燈具本體之基座上位於容置空間之開口處為設有至少一個阻擋塊,且基座相對於容置空間之另側後方處設有矗立狀之複數散熱片及螺柱,並於螺柱上利用螺絲鎖接固定有一固定架,而燈罩組件之罩體則設有至少一個可供阻擋塊相互嵌卡之缺槽,且外罩內側處設有定位於罩體與透鏡組上之邊框,並於邊框設有至少一個可供阻擋塊相互嵌卡之卡持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燈結構,其中該燈具本體之基座可為鋁合金材質,且基座位於容置空間內壁面處設有固定部,而光源模組之電路板則可為鋁基電路板、銅基電路板或陶瓷覆銅基板(HCS),並於電路板一側表面上之發光元件可為發光二極體(LED),且電路板之另側表面為抵持於固定部上形成平貼狀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車燈結構,其中該基座之上為為設有複數鎖孔及可供燈罩組件的罩體底面處抵持於其上形成一預定距離之間隔柱,並於光源模組電路板之發光元件周圍處設有可供螺絲穿設之複數穿孔,且螺絲為鎖入於固定部上對應之鎖孔內鎖接固定成為一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燈結構,其中該燈罩組件之罩體上位於容置杯部周圍處為形成有至少一個反射面,並於容置杯部具有透孔,且容置杯部周圍上下二側處所形成之傾斜狀反射面為利用鋁或銀製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燈結構,其中該燈罩組件之罩體上位於容置杯部二側處為設有具扣片及剖槽之結合部,並於透鏡組之透光部二側處設有具卡勾之定位部,且各卡勾為扣持於結合部對應之扣片上結合定位成為一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燈結構,其中該燈罩組件之罩體反射面外側處為設有複數卡持塊及凹槽,並於透鏡組之透光部上下二側處皆設有遮光板,且各遮光板中央處凹設有 可供卡持塊卡持於其內之限位槽,再於遮光板左右二側處皆設有扣持於凹槽內呈一定位之卡扣凸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燈結構,其中該燈罩組件透鏡組之透光部斷面水平方向為具有第一曲率半徑及第二曲率半徑,第一曲率半徑為介於36~53mm之間,第二曲率半徑為介於49~65mm之間,而透光部斷面垂直方向為具有第三曲率半徑及弧面,第三曲率半徑為介於12~28mm之間,且弧面與透光部底面處為形成有介於91~95度之夾角,另透光部內表面處與燈具本體光源模組之發光元件所形成之預定距離為介於22~33mm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車燈結構,其中該透鏡組透光部之第一曲率半徑較佳實施為44.3mm,第二曲率半徑較佳實施為57.0mm,第三曲率半徑較佳實施為20mm,且弧面與透光部底面處所形成之夾角較佳實施為93度,另透光部內表面處與光源模組之發光元件所形成之預定距離較佳實施為27.8mm。
TW101220793U 2012-10-26 2012-10-26 車燈結構 TWM457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0793U TWM457665U (zh) 2012-10-26 2012-10-26 車燈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0793U TWM457665U (zh) 2012-10-26 2012-10-26 車燈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7665U true TWM457665U (zh) 2013-07-21

Family

ID=49228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0793U TWM457665U (zh) 2012-10-26 2012-10-26 車燈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76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4977B (zh) * 2014-06-11 2017-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Vehicle headlight lamp module, vehicle headlights, and vehicles
CN114502034A (zh) * 2021-06-18 2022-05-13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辐射源组件和干燥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4977B (zh) * 2014-06-11 2017-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Vehicle headlight lamp module, vehicle headlights, and vehicles
CN114502034A (zh) * 2021-06-18 2022-05-13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辐射源组件和干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10054B1 (ko) Led방열 장치
TWI439633B (zh) 發光二極體燈源
JP3197657U (ja) 車のledライト
JP5883169B1 (ja) 車両用ledランプモジュール
KR101087744B1 (ko) 차량용 램프
TW201202077A (en) Head light or a fog light for motorcyles and automobules
US9097400B2 (en) Automotive headlamp
TWM464599U (zh) 可提升散熱效果的車用led燈具
TWM445667U (zh) 霧燈
JP5854703B2 (ja) 車両用灯具のカプラ固定構造
CN203068362U (zh) 车灯结构
TWM457665U (zh) 車燈結構
KR20160028081A (ko) Led소켓조립체
US20160290591A1 (en) Efficient heat-dissipating and all day lighting headlight
KR101577999B1 (ko) 차량용 led 램프 모듈
TW201247451A (en) Vehicle headlight having light divergence prevention structure
TWM562240U (zh) 車燈組件結構
TWI468618B (zh) 用於光源模組之透鏡元件及其照明燈具
TWM460801U (zh) 車燈之led發光模組
TWI640442B (zh) 車燈組件結構
EP2587123B1 (en) Automotive headlamp
JP2016154088A (ja) 半導体発光バルブ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TWM481848U (zh) 汽車用燈具
TWM500703U (zh) 高效散熱型全天候車燈
TWM408516U (en)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LED fog ligh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