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0434U - 矯直機 - Google Patents

矯直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0434U
TWM450434U TW101220593U TW101220593U TWM450434U TW M450434 U TWM450434 U TW M450434U TW 101220593 U TW101220593 U TW 101220593U TW 101220593 U TW101220593 U TW 101220593U TW M450434 U TWM450434 U TW M45043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wheel
straightening
disposed
workpiec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0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u-Zhang Zhang
Original Assignee
Wu-Zhang Zh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Zhang Zhang filed Critical Wu-Zhang Zhang
Priority to TW101220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0434U/zh
Publication of TWM450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0434U/zh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Description

矯直機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輔助加工機台,特別是指一種矯直機。
參閱圖1、2,為中華民國公告第M407111號「矯直機」新型專利案。該案所揭露之一矯直機包含一座體11、一設置於該座體11上的矯直裝置12,以及一連接於該座體11的輸送裝置13。該矯直裝置12包括一可轉動地設置於該座體11上的第一轉軸121、一與該第一轉軸121相間隔且可轉動地設置於該座體11上的第二轉軸122、多數彼此相間隔地設置於該第一轉軸121上的第一壓輪123、多數彼此相間隔地設置於該第二轉軸122上的第二壓輪124、多數彼此相間隔地設置於所述第一壓輪123與第二壓輪124之間的輔助輪125、一由所述第一壓輪123、第二壓輪124、輔助輪125相配合界定的矯直空間126,而該輸送裝置13包括一導引軌道127。
由於螺絲14在製造過程中內部難免會產生應力,而在進行熱處理後,螺絲14則會因應力釋放而有彎曲現象,因此需要藉由矯直機來將彎曲的部份進行矯直。而該案所揭示之矯直機在實際使用時,是將多數螺絲14依序放入該導引軌道127,由於該導引軌道127是傾斜的態樣,因此該等螺絲14會向下滑動並依序落入到該矯直空間126中。藉由該第一轉軸121、第二轉軸122能帶動該等第一壓輪123與 該等第二壓輪124持續地轉動,並壓迫該矯直空間126中的螺絲14,而可將螺絲14矯直。
上述矯直機雖可依序對多數螺絲14進行矯直動作,然而該等螺絲14是藉由螺頭141而可定位在該導引軌道127中,並以自重向下滑動而後能落入該矯直空間126中,但當使用者需要對螺頭141較小,或甚至沒有類似螺頭141之部位的工件進行矯直時,該案所揭示之矯直機則因無法讓工件沿該導引軌道127滑行而不適用,因此上述矯直機仍有待改進的空間。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且泛用性高的矯直機。
於是,本新型矯直機,用以矯直多數長條型之工件,並包含一機體、一矯直單元,及一輸送單元。
該矯直單元包括一可轉動地設置於該機體內的第一轉軸、一可轉動地設置於該機體內並與該第一轉軸平行的第二轉軸、多數設置於該第一轉軸上且彼此相間隔的第一壓輪、多數設置於該第二轉軸上且彼此相間隔的第二壓輪、多數設置於該等第一壓輪與第二壓輪間且彼此相間隔之輔助輪、一由該等第一壓輪、該等第二壓輪、該等輔助輪配合界定出之矯直空間,及一用於驅動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轉動之動力源。
該輸送單元設置於該機體內,可供該等工件概成水平地間隔置放,並帶動該等工件依序落入該矯直空間中,使 該等第一壓輪與該等第二壓輪能由兩側壓迫並矯直該等工件。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使用者只須將該等工件間隔放置於該輸送單元上,該輸送單元即能帶動該等工件依序落入該矯直空間中,以進行矯直動作,使用上相當方便。此外,由於該輸送單元之設計是可供該等工件概成水平地置放,因此只要是呈長條狀的工件,均適用於本新型,故泛用性高。
有關本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閱圖3、4,為本新型矯直機之較佳實施例,用以矯直多數長條型之工件2,並包含一機體3、設置於該機體3內之一矯直單元4、一輸送單元5、一對位單元6,及一設置於該機體3上之調整單元7。
該矯直單元4包括一可轉動地設置於該機體3內的第一轉軸41、一可轉動地設置於該機體3內並與該第一轉軸41平行的第二轉軸42、多數設置於該第一轉軸41上且彼此相間隔的第一壓輪43、多數設置於該第二轉軸42上且彼此相間隔的第二壓輪44、多數設置於該等第一壓輪43與第二壓輪44間且彼此相間隔之輔助輪45、一由該等第一壓輪43、該等第二壓輪44、該等輔助輪45配合界定出之矯直空間46,及一用於驅動該第一轉軸41與該第二轉軸42轉動 之動力源47。
參閱圖3、5,該第一轉軸41之橫截面概成方形,而每一第一壓輪43具有一結合於該第一轉軸41上之第一輪體431、一形成於該第一輪體431上供該第一轉軸41穿設之軸孔432、兩用於定位該第一輪體431之調整螺絲433,及一形成於該第一輪體431上之缺槽434。該等第一壓輪43之軸孔432均為長形且大於該第一轉軸41,使該等第一輪體431能相對於該第一轉軸41橫向滑移,而該等調整螺絲433是位於該第一轉軸41之兩相反側,能沿該軸孔432的長度方向鎖穿該等第一輪體431,並突伸於該軸孔432內而鎖制於該第一轉軸41上,藉此該等第一壓輪43在相對於該第一轉軸41滑移調整位置後,該等調整螺絲433能輔助該等第一壓輪43定位於該第一轉軸41上。
參閱圖6、7,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每一第一輪體431具有一穿套於該第一轉軸41上的第一中心輪部4311、兩能彼此相拼合並結合於該第一中心輪部4311之第一拼合輪部4312,及四個用於鎖合固定該等第一拼合輪部4312於該第一中心輪部4311上的第一結合螺絲4313,而該等第一拼合輪部4312拼合後之半徑大於相對應之第一中心輪部4311的半徑。當然若是該等第一輪體431為上述之態樣,則先前所述之該等軸孔432便是形成於相對應之第一中心輪部4311,而該等缺槽434則是形成於相對應之第一拼合輪部4312上。由於該等第一輪體431為如上述的態樣,因而當該等第一拼合輪部4312有磨損時,能便於拆卸替換。復參 閱圖3,每一第二壓輪44具有一結合於該第二轉軸42上的第二輪體441,及一設置於該第二輪體441上的撥桿442,每一撥桿442突出於相對應之第二輪體441外。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等第二輪體441之結構型態也如該等第一輪體431,而有第二中心輪部4411、第二拼合輪部4412,及第二結合螺絲4413等結構,在此便不再加以贅述。
參閱圖4、8,該動力源47包括一設置於該機體3內之馬達471、一與該馬達471相連並設置於該機體3外側之驅動齒輪472、一結合於該第二轉軸42上之第二嚙合齒輪473、一介於該驅動齒輪472及該第二嚙合齒輪473間之第一連動齒輪474、一結合於該第一轉軸41上之第一嚙合齒輪475,及一介於該第一嚙合齒輪475與該第二嚙合齒輪473間之第二連動齒輪476。該馬達471能帶動該驅動齒輪472,進而驅動該第一連動齒輪474轉動,而該第一連動齒輪474再帶動該第一嚙合齒輪475、該第二連動齒輪476,及該第二嚙合齒輪473轉動,使得該第一嚙合齒輪475與該第二嚙合齒輪473沿圖8中箭頭A所示之方向同向轉動,配合參閱圖3,藉此,該等第一壓輪43與該等第二壓輪44之轉動方向也同樣是沿箭頭A之方向,因而可由兩側壓迫並矯直落入該矯直空間46中的工件2。
復參閱圖3、4,該輸送單元5設置於該機體3內,並包括兩彼此相間隔之輸送鏈條51、兩用於驅動該等輸送鏈條51移動之驅動模組52,及一設置於其中一輸送鏈條51旁之感測器53。
每一輸送鏈條51具有多數沿長度方向設置且彼此相間隔之定位塊511,兩輸送鏈條51之定位塊511彼此對齊,藉此該等工件2能概成水平地跨置於該等輸送鏈條51上,並定位於相鄰之定位塊511間。每一驅動模組52具有一可轉動地結合於該機體3上之主動桿521,及兩間隔設於該主動桿521上之鏈輪522,該等主動桿521間隔設置,而該等鏈輪522是與跨設於該等主動桿521上的該等輸送鏈條51相嚙合,藉此,該等主動桿521轉動時,能帶動該等輸送鏈條51朝圖3中箭頭B所示之方向移動,並進而帶動置放於該等輸送鏈條51上之多數工件2依序落入該矯直空間46中。
特別說明的是,該等驅動模組52中靠近該機體3中心的鏈輪522為可滑動地設置於該主動桿521上,如此使得靠近機體3中心的輸送鏈條51可相對於另一輸送鏈條51橫向位移,藉此能調整該等輸送鏈條51間的距離,以符合不同長度之工件2,但當然該等鏈輪522也可以均為可滑動地設置於該主動桿521上,使得兩條輸送鏈條51均能移動。
該感測器53在每一定位塊511行經該感測器53前方時,能使該主動桿521停止轉動一預定時間,也就是能使該等輸送鏈條51間歇性的移動,藉此該等輸送鏈條51每帶動一工件2落入該矯直空間46後,會暫停移動該預定時間,待已落入該矯直空間46中之工件2完成矯直動作後,才會再移動並帶動下一工件2落入該矯直空間46。特別說明 的是,該預定時間可視需求自行設定,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預定時間為1秒。
該對位單元6包括結合於該機體3上並位於該矯直空間46上方的一上擋板61、一下擋板62,一設置於該機體3上並與該上擋板61及該下擋板62平行之第三轉軸63,及兩設置於該第三轉軸63上且概成L形之承接件64。該上擋板61與該下擋板62相隔可供單一工件2通過之間距,且該上擋板61是遠離該輸送單元5,該上擋板61可擋止由該輸送單元5所落下之該等工件2,而該上擋板61與該下擋板62相配合使該等工件2能準確地落入該矯直空間46中。
該第三轉軸63能帶動該等承接件64在一承接位置及一非承接位置間轉動。在該承接位置時,該等承接件64是如圖3所示鄰近該下擋板62而可承接落下之工件2。在該非承接位置時,該等承接件64是如圖9所示遠離該下擋板62而使該工件2落入該矯直空間46中。藉由該等承接件64能作為一個緩衝中介站而先行承接該等工件2後,再將工件2釋放至該矯直空間46中,能避免該等工件2落入矯直空間46時因衝力過大,而導致有彈跳的現象。
參閱圖4、10,該等調整單元7分別位於該第一轉軸41之兩端,每一調整單元7具有一形成於該機體3上之滑槽71、一與該第一轉軸41的一端相結合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槽71內的滑塊72、兩擋止塊73,及一定位螺絲74。該等滑槽71與該等滑塊72相配合,使該第一轉軸41能相 對於該第二轉軸42橫向位移,以供矯直不同直徑之工件2。例如當該等工件2的直徑較小時,可將該第一轉軸41朝左推動,而使該等滑塊72如圖10所示左移到底,則該矯直空間46變窄。若是該等工件2的直徑較大時,可將該等擋止塊73卸下後,再將該第一轉軸41朝右拉動以加寬該矯直空間46,然後再如圖11所示,以較小塊的擋止塊73來填補該等滑塊72與該機體3間之間隙,以符合所述直徑較大的工件2。該等擋止塊73是用於填補該等滑塊72與該機體3間之間隙,因此工件2直徑不同,亦須搭配不同大小的擋止塊73。而該等定位螺絲74則可鎖制固定該等滑塊72於該機體3上。
參閱圖3,在實際使用時,需先將該等工件2依序放置於該等輸送鏈條51上,接著該等驅動模組52便會帶動該等輸送鏈條51沿箭頭B方向移動,並帶動該等工件2以每秒一根的速度依序落下。而落下之工件2會先撞擊到該上擋板61後,由該上擋板61與該下擋板62之間垂直向下掉落,此時,該等承接件64恰位於該承接位置,而掉落之工件2則會被該等承接件64所承接。參閱圖9,接著該等承接件64會移動至該非承接位置,此時工件2會繼續向下落入至該矯直空間46中。藉由同向轉動的該等第一輪體431與該等第二輪體441,而能對矯直空間46中的工件2施壓並矯直。接著參閱圖12,該等第一輪體431與該等第二輪體441轉動近一圈時,該等撥桿442與該等第一壓輪43之缺槽434恰可彼此相對,而位於該矯直空間46中之工件2 會被該等撥桿442所撥動,並經由該等缺槽434而掉出該矯直空間46。而使用者可在該矯直空間46下方放置一收集籃8,則能收集矯直完成後之該等工件2。
藉由上述設計,本新型矯直機於實際使用時具有以下所述的優點:
(1)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使用者僅需將需矯直的工件2依序放置於該等輸送鏈條51上,該等輸送鏈條51便能帶動該等工件2順序落入該矯直空間46中以進行矯直動作,因此操作上相當簡單、方便。
(2)泛用性高:
藉由該等輸送鏈條51概成水平,使得放置於該等輸送鏈條51上的該等工件2亦能概成水平,因此工件2的種類可不限於具有螺頭的態樣,只要為長條狀的即可。另外,該等第一壓輪43可相對於與該第一轉軸41橫向位移的設計,可調整該等第一壓輪43壓迫工件2的力道,藉此可用於矯直不同彎曲度的工件2。而該等調整單元7的設置,可使該第一轉軸41連同該等第一壓輪43相對於該第二轉軸42橫向位移,藉此可調整該矯直空間46的寬度,以供不同直徑之工件2進行矯直作業,因此操作彈性大,且泛用性高。
綜上所述,由於該等輸送鏈條51是概成水平,並能帶動放置於該等輸送鏈條51上的工件2依序落入該矯直空間46中,因此該等工件2只要為長條狀態樣的均適用。此外 該等調整單元7,以及該等第一壓輪43的設計,使本新型能適用於更多種狀態的工件2,使用彈性相當高,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工件
3‧‧‧機體
4‧‧‧矯直單元
41‧‧‧第一轉軸
42‧‧‧第二轉軸
43‧‧‧第一壓輪
431‧‧‧第一輪體
4311‧‧‧第一中心輪部
4312‧‧‧第一拼合輪部
4313‧‧‧第一結合螺絲
432‧‧‧軸孔
433‧‧‧調整螺絲
434‧‧‧缺槽
44‧‧‧第二壓輪
441‧‧‧第二輪體
4411‧‧‧第二中心輪部
4412‧‧‧第二拼合輪部
4413‧‧‧第二結合螺絲
442‧‧‧撥桿
45‧‧‧輔助輪
46‧‧‧矯直空間
47‧‧‧動力源
471‧‧‧馬達
472‧‧‧驅動齒輪
473‧‧‧第二嚙合齒輪
474‧‧‧第一連動齒輪
475‧‧‧第一嚙合齒輪
476‧‧‧第二連動齒輪
5‧‧‧輸送單元
51‧‧‧輸送鏈條
511‧‧‧定位塊
52‧‧‧驅動模組
521‧‧‧主動桿
522‧‧‧鏈輪
53‧‧‧感測器
6‧‧‧對位單元
61‧‧‧上擋板
62‧‧‧下擋板
63‧‧‧第三轉軸
64‧‧‧承接件
7‧‧‧調整單元
71‧‧‧滑槽
72‧‧‧滑塊
73‧‧‧擋止塊
74‧‧‧定位螺絲
8‧‧‧收集籃
A‧‧‧箭頭
B‧‧‧箭頭
圖1是一側視圖,說明中華民國公告第M407111號「矯直機」新型專利案;圖2是一示意圖,輔助說明圖1;圖3是一示意圖,說明本新型矯直機之較佳實施例;圖4是一俯視圖,輔助說明圖3;圖5是一示意圖,輔助說明圖3;圖6是一局部分解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之第一輪體的結構;圖7是一局部組合圖,輔助說明圖6;圖8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之動力源的傳動態樣;圖9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之該等承接件在一非承接位置時的態樣;圖10是一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之調整單元的態樣;圖11是一示意圖,輔助說明圖10;及 圖12是一示意圖,說明該等撥桿與該等缺槽恰相對應時的態樣。
2‧‧‧工件
3‧‧‧機體
4‧‧‧矯直單元
41‧‧‧第一轉軸
42‧‧‧第二轉軸
43‧‧‧第一壓輪
431‧‧‧第一輪體
4311‧‧‧第一中心輪部
4312‧‧‧第一拼合輪部
4313‧‧‧第一結合螺絲
432‧‧‧軸孔
434‧‧‧缺槽
44‧‧‧第二壓輪
441‧‧‧第二輪體
4411‧‧‧第二中心輪部
4412‧‧‧第二拼合輪部
4413‧‧‧第二結合螺絲
442‧‧‧撥桿
45‧‧‧輔助輪
46‧‧‧矯直空間
5‧‧‧輸送單元
51‧‧‧輸送鏈條
511‧‧‧定位塊
52‧‧‧驅動模組
521‧‧‧主動桿
522‧‧‧鏈輪
53‧‧‧感測器
6‧‧‧對位單元
61‧‧‧上擋板
62‧‧‧下擋板
63‧‧‧第三轉軸
64‧‧‧承接件
7‧‧‧調整單元
8‧‧‧收集籃
A‧‧‧箭頭
B‧‧‧箭頭

Claims (10)

  1. 一種矯直機,用以矯直多數長條型之工件,該矯直機包含:一機體;一矯直單元,包括一可轉動地設置於該機體內的第一轉軸、一可轉動地設置於該機體內並與該第一轉軸平行的第二轉軸、多數設置於該第一轉軸上且彼此相間隔的第一壓輪、多數設置於該第二轉軸上且彼此相間隔的第二壓輪、多數設置於該等第一壓輪與第二壓輪間且彼此相間隔之輔助輪、一由該等第一壓輪、該等第二壓輪、該等輔助輪配合界定出之矯直空間,及一用於驅動該第一轉軸與該第二轉軸轉動之動力源;及一輸送單元,設置於該機體內,可供該等工件概成水平地間隔置放,並帶動該等工件依序落入該矯直空間中,使該等第一壓輪與該等第二壓輪能由兩側壓迫並矯直該等工件。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矯直機,其中,該輸送單元包括兩彼此相間隔之輸送鏈條,每一輸送鏈條具有多數沿長度方向設置且彼此相間隔之定位塊,兩輸送鏈條之定位塊彼此對齊,以供該等工件能分別跨置於該等輸送鏈條上並定位於相鄰之定位塊間。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矯直機,其中,該輸送單元還包括兩驅動模組,每一驅動模組具有一可轉動地結合於該機體上之主動桿,及兩間隔設於該主動桿上之 鏈輪,該等主動桿間隔設置,該等輸送鏈條是跨設於該等主動桿上並與該等鏈輪相嚙合,使該等主動桿轉動時,能帶動該等輸送鏈條移動,每一驅動模組中至少一鏈輪為可滑動地設置於該主動桿上,使得至少一輸送鏈條可相對於另一輸送鏈條橫向位移。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矯直機,其中,該輸送單元還包括一設置於其中一輸送鏈條旁之感測器,在每一定位塊行經該感測器前方時,該感測器能使該等主動桿停止轉動一預定時間。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矯直機,其中,每一第一壓輪具有一結合於該第一轉軸上之第一輪體,及一形成於該第一輪體上之缺槽,而每一第二壓輪具有一結合於該第二轉軸上的第二輪體,及一設置於該第二輪體上的撥桿,每一撥桿突出於相對應之第二輪體外,且該等第一壓輪與該等第二壓輪每轉動一圈後,該等撥桿恰分別與該等第一壓輪之缺槽相對。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矯直機,還包含一對位單元,該對位單元包括結合於該機體上並位於該矯直空間上方之一上擋板,及一下擋板,該上擋板與該下擋板相隔可供單一工件通過之間距,且該上擋板是遠離該輸送單元,該上擋板可擋止由該輸送單元所落下之該等工件,而該上擋板與該下擋板相配合使該等工件能準確地落入該矯直空間中。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矯直機,其中,該對位 單元還包括一設置於該機體上之第三轉軸,及至少兩設置於該第三轉軸上且概成L形之承接件,該第三轉軸能帶動該等承接件在一承接位置及一非承接位置間轉動,在該承接位置時,該等承接件鄰近該下擋板而可承接落下之工件,在該非承接位置時,該等承接件遠離該下擋板而使該工件落入該矯直空間中。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矯直機,還包含兩分別位於該第一轉軸之兩端的調整單元,每一調整單元具有一形成於該機體上之滑槽、一與該第一轉軸的一端相結合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槽內的滑塊、至少一擋止塊,及一定位螺絲,該等滑槽與該等滑塊相配合能使該第一轉軸相對於該第二轉軸橫向位移,該等擋止塊是用於填補該等滑塊與該機體間之間隙,而該等定位螺絲則可鎖制固定該等滑塊於該機體上。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矯直機,其中,每一第一壓輪還包括一形成於相對應之第一輪體上且為長形之軸孔,及兩調整螺絲,該等軸孔可供該第一轉軸穿伸且大於該第一轉軸,該等調整螺絲位於該第一轉軸之兩相反側,能鎖穿相對應之第一輪體後鎖制於該第一轉軸上。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矯直機,其中,每一第一輪體具有一穿套於該第一轉軸上的第一中心輪部、兩能彼此相拼合並結合於該第一中心輪部之第一拼合輪部,及多個用於鎖合固定該等第一拼合輪部於該第一中心 輪部上的第一結合螺絲,而該等第一拼合輪部拼合後之半徑大於相對應之第一中心輪部的半徑,且該等軸孔是形成於相對應之第一中心輪部,而該等缺槽則是形成於相對應之第一拼合輪部上,每一第二輪體具有一穿套於該第二轉軸上的第二中心輪部、兩能彼此相拼合並結合於相對應之第二中心輪部的第二拼合輪部,及多個用於鎖合固定該等第二拼合輪部於該第二中心輪部上的第二結合螺絲,且該等第二拼合輪部拼合後之半徑大於相對應之第二中心輪部的半徑。
TW101220593U 2012-10-25 2012-10-25 矯直機 TWM450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0593U TWM450434U (zh) 2012-10-25 2012-10-25 矯直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0593U TWM450434U (zh) 2012-10-25 2012-10-25 矯直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0434U true TWM450434U (zh) 2013-04-11

Family

ID=48800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0593U TWM450434U (zh) 2012-10-25 2012-10-25 矯直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04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5920B (zh) * 2016-04-22 2019-01-01 張武璋 Straightening machine
TWI712456B (zh) * 2019-06-14 2020-12-11 張武璋 矯直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5920B (zh) * 2016-04-22 2019-01-01 張武璋 Straightening machine
TWI712456B (zh) * 2019-06-14 2020-12-11 張武璋 矯直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3297B (zh) 一种pvc钢丝软管自动化精确切割设备
CN105600489B (zh) 一种木塑基板生产线用双跺码垛装置
JP2021534978A (ja) 鉄筋フープ曲げ機
TW201416147A (zh) 矯直機
CN203713288U (zh) 一种用于上书壳机的书芯送料装置
TW201406482A (zh) 矯直機
CN202910115U (zh) 全自动卧式压力矫直机
TWM450434U (zh) 矯直機
WO2016026472A1 (en) Bending head, especially for an automatic bending machine
CN216632097U (zh) 一种加工直线导轨用液压校直机
CN202984297U (zh) 一种热轧棒材在线热倒棱冷床
CN209306724U (zh) 一种用于钉箱机的具有整形功能的钢丝放卷机
CN112916678B (zh) 一种钢管折弯机
CN212733928U (zh) 一种高效线缆校直装置
JPH04228234A (ja) ペヤガラス用の間隔保持枠製造装置
CN205851603U (zh) 一种辊子的矫直装置
CN108790257A (zh) 一种具备回收利用功能的压片机
CN211762674U (zh) 一种石材加工的多规格固定装置
CN203649215U (zh) 钢筋自动弯箍机的移动收料装置
CN206518204U (zh) 双头金属颗粒牙拉链组装机
CN208583848U (zh) 一种钢带折弯机构
CN203003290U (zh) 线切割机床的张力调节机构
CN220717506U (zh) 一种冲压模具固定装置
CN217201165U (zh) 一种金属带加工的输送装置
JP2012193029A (ja) 搬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