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0238U - 支撐件 - Google Patents

支撐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0238U
TWM450238U TW101220818U TW101220818U TWM450238U TW M450238 U TWM450238 U TW M450238U TW 101220818 U TW101220818 U TW 101220818U TW 101220818 U TW101220818 U TW 101220818U TW M450238 U TWM450238 U TW M45023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ember
sleeve
elastic sleeve
rod body
sew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0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g-Jung Yeh
Ya-Lin Lo
Original Assignee
Chung-Jung Yeh
Ya-Lin L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Jung Yeh, Ya-Lin Lo filed Critical Chung-Jung Yeh
Priority to TW101220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0238U/zh
Publication of TWM450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0238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Description

支撐件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支撐件,特別是一種用於服裝來提供舒適支撐能力的支撐件。
內衣、胸型內衣、馬甲、塑身衣、醫療用塑身衣或束腹帶等貼身服裝,為了使所述服裝貼身不皺,來襯托或支撐穿著者的體態,在所述服裝內都縫有金屬材質的桿體,以符合或凸顯穿著者的體態。
但是,所述桿體因需縫在所述服裝內,所以所述服裝會先預留裝設所述桿體的空間,再將所述桿體放置於所述空間中,並將所述空間的兩端開口縫合,藉此所述桿體被縫在所述服裝內。
然而,所述桿體需耗費很多時間車縫預留裝設所述桿體的空間,而且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所述桿體往往會穿破或穿刺所述服裝,而觸碰或傷及穿著者的身體;或是所述桿體於所述空間過於寬鬆,而不易達到襯托或支撐穿著者的體態,進而影響穿著美觀,藉此降低原有設計所要想達到的功效,並使穿著者無法舒適地穿著所述衣服。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供一種支撐件,用於上述服裝,並 提供舒適的支撐以及緩衝能力,藉此解決上述問題與增加服裝的使用方便性。
本創作提供一種支撐件,用於服裝上,支撐件包括:一桿體以及一第一彈性套體。桿體具有相對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彈性套體具有一第一套設部與一第一縫紉部,第一套設部設置於桿體的第一端,第一縫紉部連接第一套設部。其中支撐件透過第一縫紉部設置於服裝上。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支撐件更包括一第二彈性套體,具有一第二套設部與一第二縫紉部,第二套設部套設桿體的第二端,第二縫紉部連接第二套設部,支撐件透過第二縫紉部設置於服裝上。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桿體的第一端具有一第一卡扣結構,第一彈性套體具有一對應第一卡扣結構的第一卡扣部,第一卡扣部卡設於第一卡扣結構。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卡扣結構為一穿孔構造、一ㄑ字型構造、一ㄇ字型構造、一弧形構造、一鋸齒型構造及一凸柱構造的至少其中之一或組合。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桿體的第二端具有一第二卡扣結構,第二彈性套體具有一對應第二卡扣結構的第二卡扣部,第二卡扣部卡設於第二卡扣結構。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二卡扣結構為一穿 孔構造、一ㄑ字型構造、一ㄇ字型構造、一弧形構造、一鋸齒型構造及一凸柱構造的至少其中之一或組合。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套設部具有一第一折彎部,第一折彎部連接第一縫紉部,且位於第一縫紉部與桿體的第一端之間。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二套設部具有一第二折彎部,第二折彎部連接第二縫紉部,且位於第二縫紉部與桿體的第二端之間。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彈性套體為一矩形、三角形、多邊形、橢圓形、圓形、半圓形或弧形的聚乙烯樹脂的套體。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二彈性套體為一矩形、三角形、多邊形、橢圓形、圓形、半圓形或弧形的聚乙烯樹脂的套體。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支撐件具有彈性套體的設計,使桿體的兩端分別被彈性套體包覆,且桿體透過彈性套體不易直接穿破或刺穿服裝,藉此支撐件可以提升支撐與緩衝能力的機會。再者,本創作之支撐件也可以達到襯托或支撐穿著者的體態,進而提升原有設計所要想達到的功效,並使穿著者舒適地穿著所述服裝。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 作詳細說明如下。
為了充分瞭解本創作,於下文將例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且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
〔第一實施例〕
第1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支撐件俯視示意圖。請參閱第1圖。本創作提供一種支撐件1,用於服裝上。支撐件1包括一桿體10以及一第一彈性套體12。在實務上,支撐件1例如為金屬或非金屬材質製作,使支撐件1具有一定的強度與彈性。支撐件1例如設置於內衣、胸型內衣、馬甲、塑身衣、醫療用塑身衣、緊身內衣或束腹帶等服裝,藉此可以襯托或支撐穿著者的胸型、體型、塑身、緊身或束腹等功效,本實施例不限制支撐件1運用或設置於服裝的種類。
本創作之支撐件1的尺寸可以根據穿著者的體型來設計,本實施例不限制支撐件1的尺寸。舉例來說,一般塑身馬甲配合穿著者的體型來設置一般支撐件,而一般支撐件可能會造成直接穿破或刺穿服裝的問題。本創作之支撐件1透過第一彈性套體12設置於所述塑身馬甲內,可以解決所述塑身馬甲被支撐件1直接穿破或刺穿的問題,並使等緊身內衣穿著貼身美觀,讓穿著者活動時更加自如、舒適與貼身,並延長了塑身馬甲的使用壽命。
桿體10具有相對的第一端101與第二端102。在實務上,桿體10例如為條型板、條型桿、矩形條板、矩形條桿、三角形條板、三角形條桿、橢圓形條板或橢圓形條桿,藉此桿體10的第一端101尺寸可以大於、等於或小於桿體10的第二端102尺寸,而為了方便說明,本實施例之桿體10係以長條型板來作說明,因此第一端101尺寸等於桿體10的第二端102尺寸。當然,桿體10可以根據穿著者的體態曲線形成直條狀板體、彎曲狀板體、直條狀桿體或彎曲狀桿體,本實施例不限制桿體10的態樣。
第一彈性套體12具有一第一套設部121與一第一縫紉部123,第一套設部121設置於桿體10的第一端101,第一縫紉部123連接第一套設部121。在實務上,第一彈性套體12也可以套設於桿體10的第二端102,而為了方便說明,本創作係以第一彈性套體12套設於桿體10的第一端101來做說明。本實施例不限制第一彈性套體12設置於桿體10的態樣。
詳細來說,第一彈性套體12為一矩形、三角形、多邊形、橢圓形、圓形、半圓形或弧形的聚乙烯樹脂的套體,本實施例之第一彈性套體12係為半圓形的聚乙烯樹脂的套體,本實施例不限制第一彈性套體12的態樣。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彈性套體12的材質包括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尼龍(nylon)、氟樹脂(fluorine resin)、聚乙烯樹脂(polyethylene resin,PE resin)或氯乙烯樹脂(polyvinyl chloride resin,PVC resin)。本 實施例不限制第一彈性套體12的材質。
第一彈性套體12透過第一套設部121來套設於桿體10的第一端101,當然,第一套設部121具有一容置桿體10的第一端101的容置空間,本實施例不限制第一套設部121的態樣。此外,第一套設部121可以直接套設桿體10的第一端101,或是桿體10的第一端101可以塗佈黏著劑,使第一彈性套體12能緊密地黏附於桿體10的第一端101。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彈性套體12可以透過插入物塑模方式(insert molding)或其他方式,來套設於桿體10的第一端101。插入物塑模方式(insert molding)於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知悉,在此不與贅述。本實施例不限制第一彈性套體12套設於桿體10的方式的實施態樣。
第一縫紉部123可以被縫紉,藉此第一縫紉部123可以緊密地設置於服裝上。在實務上,第一縫紉部123例如為厚度較薄或較軟的氯乙烯樹脂,藉此可以被縫紉於服裝上,因此支撐件1透過第一縫紉部123可以被設置於服裝上。
由此可知,支撐件1透過桿體10來貼附穿著者的體型,且支撐件1透過第一彈性套體12作為緩衝與縫紉的元件,來保持桿體10於服裝縫紉處的距離,且第一彈性套體12透過第一縫紉部123,來縫紉於服裝上,藉此解決所述服裝被桿體10穿破或刺穿的問題,並使穿著塑身衣等緊身內衣貼身美觀,以達到凸顯穿著者的體態曲線,並讓穿著者活動時更加自如、舒 適、貼身與延長了緊身內衣的使用壽命。
〔第二實施例〕
第2A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支撐件俯視示意圖。第2B圖為第2A圖中支撐件的A-A剖視示意圖。請參閱第2A圖與第2B圖。
本實施例之支撐件2與第1圖中的支撐件1二者結構相似,例如支撐件2透過桿體20來貼附穿著者的體型,且支撐件2透過第一彈性套體22作為緩衝與縫紉的元件,來保持桿體20於服裝縫紉處的距離,且第一彈性套體22透過第一縫紉部223,來縫紉於服裝上。然而,支撐件2、1二者的差異在於:桿體20的第一端201與第二端202分別被套設第一彈性套體222與第二彈性套體24,其中支撐件2更包括一第二彈性套體24。第二彈性套體24具有一第二套設部241與一第二縫紉部243,第二套設部241套設桿體20的第二端202,第二縫紉部243連接第二套設部241,支撐件2透過第二縫紉部243設置於服裝上。
同理可知,第二彈性套體24如同前述第一實施例之第一彈性套體12的功用,藉此支撐件2透過第二彈性套體24作為緩衝與縫紉的元件,來保持桿體20於服裝縫紉處的距離,且第二彈性套體24透過第二縫紉部243,來縫紉於服裝上。此外,第一及第二套設部221、241分別具有第一及第二折彎部 2211、2411,第一折彎部2211連接第一縫紉部223,且位於第一縫紉部223與桿體20的第一端201之間。第二折彎部2411連接第二縫紉部243,且位於第二縫紉部243與桿體20的第二端202之間。
在實務上,折彎部可以作為彈性套體的彎折部位,因此縫紉部透過折彎部可以任意彎折,如此一來,支撐件2透過第一及第二折彎部2211、2411可以更彈性地設置於服裝內。此外,第一及第二折彎部2211、2411也可以作為桿體20緩衝的元件,藉此支撐件2會於第一或第二折彎部2211、2411產生彎折,因此桿體20更不會穿破或刺穿彈性套體,如此一來,降低桿體20觸碰或傷及穿著者的身體的機會,使支撐件2更可以被安全地設置於服裝內。
接著,桿體20的第一端201具有一第一卡扣結構2011,第一彈性套體22具有一對應第一卡扣結構2011的第一卡扣部225,第一卡扣部225卡設於第一卡扣結構2011。在實務上,第一卡扣結構2011例如為一穿孔構造、一ㄑ字型構造、一ㄇ字型構造、一弧形構造、一鋸齒型構造及一凸柱構造的至少其中之一或組合。本實施例不限制第一卡扣結構2011的態樣。
舉例來說,本實施例中之桿體20的第一端201具有一穿孔構造與一相對稱的ㄇ字型構造的組合,如第2A圖所示。當然,第一卡扣部225根據第一端201的穿孔構造,形成圓型柱體構造,如第2B圖所示;而第一卡扣部225根據第一端201 的ㄇ字型構造,形成方型柱體構造,因此第一彈性套體22透過第一卡扣部225,緊密地卡扣桿體20的第一卡扣結構2011,藉此降低第一彈性套體22自桿體20的第一端201脫落的機會。
同理可知,桿體20的第二端202也具有一第二卡扣結構2021,第二彈性套體24也具有一對應第二卡扣結構2021的第二卡扣部245,第二卡扣部245卡設於第二卡扣結構2021。在實務上,第二卡扣結構2021例如為一穿孔構造、一ㄑ字型構造、一ㄇ字型構造、一弧形構造、一鋸齒型構造及一凸柱構造的至少其中之一或組合。本實施例不限制第二卡扣結構2021的態樣。
本實施例中之桿體20的第二端202具有一穿孔構造與一相對稱的ㄑ字型構造的組合,如第2A圖所示。當然,第二卡扣部245根據第二端202的穿孔構造,形成圓型柱體構造,如第2B圖所示;而第二卡扣部245根據第二端202的ㄑ字型構造,形成三角型柱體構造,因此第二彈性套體24透過第二卡扣部245,緊密地卡扣桿體20的第二卡扣結構2021,藉此降低第二彈性套體24自桿體20的第二端202脫落的機會。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桿體20的第一端201與第二端202可以具有相同的卡扣結構,本實施例不限制桿體20的第一卡扣結構2011與第二卡扣結構2021的態樣。
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之第一及第二彈性套體22、24 係透過插入物塑模方式(insert molding),來套設於桿體20的第一端201及第二端202。插入物塑模方式(insert molding)於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知悉,在此不與贅述。本實施例不限制支撐件2的實施態樣。
除上述差異之外,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知道,第二實施例的操作部分與第一實施例實質上等效,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參考第一實施例以及上述差異後,應當可以輕易推知,故在此不予贅述。
〔第三實施例〕
第3A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支撐件俯視示意圖。圖3B為第3A圖中支撐件的B-B剖視示意圖。請參閱第3A圖與圖3B。
本實施例的支撐件3與前述第二實施例的支撐件2相似,例如支撐件3也能透過桿體30來貼附穿著者的體型,且支撐件3透過第一彈性套體32作為緩衝與縫紉的元件,來保持桿體30於服裝縫紉處的距離,且第一彈性套體32透過第一縫紉部323,來縫紉於服裝上。然而,支撐件3、1之間仍存有差異,其在於:桿體30的第一端301具有一第一卡扣結構3011,第一彈性套體32具有一對應第一卡扣結構3011的第一卡扣部325,第一卡扣結構3011例如為一凸柱構造與一相對稱之弧形波浪構造的組合,如第3A圖與圖3B所示。
桿體30的第二端302也具有一第二卡扣結構3021,第二彈性套體34也具有一對應第二卡扣結構3021的第二卡扣部345,第二卡扣結構3021例如為兩個穿孔構造與一相對稱之鋸齒型構造的組合,如第3A圖與圖3B所示,其餘部分則相同,在此即不予以贅述。
除上述差異之外,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知道,第三實施例的操作部分與第二實施例實質上等效,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參考第二實施例以及上述差異後,應當可以輕易推知,故在此不予贅述。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支撐件具有彈性套體的設計,使桿體的兩端分別被彈性套體包覆,且桿體透過彈性套體不易直接穿破或刺穿服裝,藉此支撐件可以提升支撐與緩衝能力的機會。再者,本創作之支撐件也可以達到襯托或支撐穿著者的體態,進而提升原有設計所要想達到的功效,並使穿著者舒適地穿著所述服裝。
雖然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已揭露如上,然本創作並不受限於上述實施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所揭露之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調整,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應當以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3‧‧‧支撐件
10、20、30‧‧‧桿體
101、201、301‧‧‧第一端
2011、3011‧‧‧第一卡扣結構
102、202、302‧‧‧第二端
2021、3021‧‧‧第二卡扣結構
12、22、32‧‧‧第一彈性套體
121、221、321‧‧‧第一套設部
2211、3211‧‧‧第一折彎部
123、223、323‧‧‧第一縫紉部
225、325‧‧‧第一卡扣部
24、34‧‧‧第二彈性套體
241、341‧‧‧第二套設部
2411、3411‧‧‧第二折彎部
243、343‧‧‧第二縫紉部
245、345‧‧‧第二卡扣部
第1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支撐件俯視示意圖。
第2A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支撐件俯視示意圖。
第2B圖為第2A圖中支撐件的A-A剖視示意圖。
第3A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支撐件俯視示意圖。
圖3B為第3A圖中支撐件的B-B剖視示意圖。
2‧‧‧支撐件
20‧‧‧桿體
201‧‧‧第一端
2011‧‧‧第一卡扣結構
202‧‧‧第二端
2021‧‧‧第二卡扣結構
22‧‧‧第一彈性套體
221‧‧‧第一套設部
2211‧‧‧第一折彎部
223‧‧‧第一縫紉部
225‧‧‧第一卡扣部
24‧‧‧第二彈性套體
241‧‧‧第二套設部
2411‧‧‧第二折彎部
243‧‧‧第二縫紉部
245‧‧‧第二卡扣部

Claims (10)

  1. 一種支撐件,用於服裝上,該支撐件包括:一桿體,具有相對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以及一第一彈性套體,具有一第一套設部與一第一縫紉部,該第一套設部設置於該桿體的第一端,該第一縫紉部連接該第一套設部;其中,該支撐件透過該第一縫紉部設置於服裝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支撐件,更包括一第二彈性套體,具有一第二套設部與一第二縫紉部,該第二套設部套設該桿體的第二端,該第二縫紉部連接該第二套設部,該支撐件透過該第二縫紉部設置於服裝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支撐件,其中該桿體的第一端具有一第一卡扣結構,該第一彈性套體具有一對應該第一卡扣結構的第一卡扣部,該第一卡扣部卡設於該第一卡扣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支撐件,其中該第一卡扣結構為一穿孔構造、一ㄑ字型構造、一ㄇ字型構造、一弧形構造、一鋸齒型構造及一凸柱構造的至少其中之一或組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或4項所述之支撐件,其中該桿體的第二端具有一第二卡扣結構,該第二彈性套體具有一對應該第二卡扣結構的第二卡扣部,該第二卡扣部卡設於該第二卡扣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支撐件,其中該第二卡扣結構為一穿孔構造、一ㄑ字型構造、一ㄇ字型構造、一 弧形構造、一鋸齒型構造及一凸柱構造的至少其中之一或組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支撐件,其中該第一套設部具有一第一折彎部,該第一折彎部連接該第一縫紉部,且位於該第一縫紉部與該桿體的第一端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支撐件,其中該第二套設部具有一第二折彎部,該第二折彎部連接該第二縫紉部,且位於該第二縫紉部與該桿體的第二端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支撐件,其中該第一彈性套體為一矩形、三角形、多邊形、橢圓形、圓形、半圓形或弧形的聚乙烯樹脂的套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支撐件,其中該第二彈性套體為一矩形、三角形、多邊形、橢圓形、圓形、半圓形或弧形的聚乙烯樹脂的套體。
TW101220818U 2012-10-26 2012-10-26 支撐件 TWM450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0818U TWM450238U (zh) 2012-10-26 2012-10-26 支撐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0818U TWM450238U (zh) 2012-10-26 2012-10-26 支撐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0238U true TWM450238U (zh) 2013-04-11

Family

ID=48800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0818U TWM450238U (zh) 2012-10-26 2012-10-26 支撐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0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65987B2 (en) Head positioning apparatus
EP2596711B1 (en) Supporter
JP5528748B2 (ja) 姿勢矯正ベルト
JP2016005506A (ja) 襟カラー及びそのカバー
JP7365057B2 (ja) 姿勢矯正サポーター
EP2918182B1 (en) A cycling garment
US20160324233A1 (en) Body Wrapping
TWM450238U (zh) 支撐件
JP2014204777A (ja) 姿勢矯正サポーター
US20130253575A1 (en) Apparatus for relieving neck pressure
JP2013127143A (ja) 簡単袴
GB2550613A (en) Garment
KR101265185B1 (ko) 바이오 탄력부재를 구비한 의복
JP5912522B2 (ja) ウエストサポーター
JP3202416U (ja) 衣服用ベルト
JP3195704U (ja) 気管切開カニューレ固定用ベルト
CN203016566U (zh) 支撑件
JP3184568U (ja)
JP3204893U (ja) 肩紐付き衣類
JP3124300U (ja) エプロン
JP3168790U (ja) 着物風エプロン
JP6482041B1 (ja) ショール
JP3104902U (ja) 腹部矯正下着
JP3108538U (ja) カバーリングシャツ
JP3097072U6 (ja) 下衣着用保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