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30543U - Coaxial epicyclic gear train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 Google Patents

Coaxial epicyclic gear train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30543U
TWM430543U TW100202228U TW100202228U TWM430543U TW M430543 U TWM430543 U TW M430543U TW 100202228 U TW100202228 U TW 100202228U TW 100202228 U TW100202228 U TW 100202228U TW M430543 U TWM430543 U TW M43054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transmission
epicyclic
way
out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202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i-Her Yang
Original Assignee
Tai-Her 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Her Yang filed Critical Tai-Her Yang
Publication of TWM430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30543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the gear-ratio being changed by inversion of torque direction
    • F16H3/005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the gear-ratio being changed by inversion of torque direction for gearings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Description

M430543 五、新型說明: f新型所屬之技秦領域】 此項同軸式雙向輪入單向輪 傳動結構結合單向傳動裝置,而周=構=周轉輪系之外 r::運轉,_ 雙一 =驅動輸八軸及第二轉向驅_二:成在 ,輪系,因受限於内傳動結構而:構成成::向輪入罩 入軸與輪出軸之變速比,與 軲向驅動輸 比為相㈣比,朋單轉 …%動以㈣輸㈣之變速 【先前技術】 向輪出之限制者。 動輸入軸與輸出軸之變速比,與第 …、/構成以弟-轉向m 輪出之限制者 變速比為相同速比,並作單轉'向.—""向驅動輸人袖與輪出輕之 【新型内容】 此項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 以及結合單向傳動裝置,構成可改變驅動:向輸八!!向:轉輪系 之輸入軸轉向’而其輪㈣輪出轉 觯:1出輪系 藉周轉輪系之外傳動結構* <之畔輪系,其特徵為 雙向輸入單向輪出之傳動運動裝置’而使周轉輪系構成 轉輪系除可構成在第—轉=、_式雙向輸人單向輪出周 時,對單轉向輪出歡間輸入轴 门傳動速比,以及雙轉向輸入軸 在第—轉向驅動輪4及以第 出軸之間為具有相 、動-八軸時,對單轉向輸 之同轴式雙向輪,而解決遊星式傳動輪系所構成 成以第-轉向m動輸入軸盘二因:限於内傳動結構而無法構 入軸與輸出轴之變速相^ *之·變較,與第二轉向驅動輸 【實施方式】 為㈣速比’並作單轉向輸出之限制者。 此項同轴式雙向輪人單向輸出周轉輪系之 入軸與輪出軸兩者 、、,。構i態,包括輸 呈同轴心套合之結構者;。叹之結構’或輪入轴與輪出轴兩者 其主要特徵為: 傳動兀件:包括由齒輪、摩擦輪所 -正反轉迴轉動力源包括來自人力、機力、== .氣力馬達, 電馬達、液力馬達或 由其I種或—種以上作為迴轉動力源者;包括: ⑴以人力作正向或反向驅動;或 (2)以機力作正向或反向驅動;或 ⑺以«或《之流力_馬達作正向或反向㈣ ⑷以電力馬達作正向歧向_ 4 ^ ()由⑴(4)中不同之迴轉動力源作不同方向之驅動者. 下 ―弟一‘向糾二轉向為相反之迴轉方向; --以第-轉向驅動輸入端時 _轉向輸出; 弟傳動輪緒動輸出端化 以弟一轉向驅動輸入端時,可站势 _轉向輸出; l弟二傳動輪系驅動輸出端扪 --第一傳動輪系與第二傳動輪系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以在第 一傳動輪系被作第一轉向輸入及以第一轉向輸出時,能避免與第 二傳動輪系之干涉者; --第二傳動輪系與第一傳動輪系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以在第 二傳動輪系被作第二轉向輸入及以第一轉向輸出時,能避免與第 一傳動輪系之干涉者; 茲舉以下數種實施例,以說明此項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可實施性,其他同功能之實施例不作贅述; 以下為此項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系之各種結構 型態實施例,茲舉以下結構例說明如下: 如圖卜圖14所示,此項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系 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同軸線事設,包括: 圖1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一結構示意 圖; 如圖1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 同軸線串設,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00) 之一側,而由輸入轴(2000)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與輸出轴 (3000)呈同軸線串設,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00)之間 設有轴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0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之一端固定於傳動 輪系之殼體(500); -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與輸出軸(3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〇1);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 裝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輪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 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轴(2〇〇〇),經内斜輪(402) 再驅動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 ’經外斜輪(4〇4)及單向傳動裝 置(301) ’驅動輸出軸(3〇〇〇)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二傳動輪 系; 圖2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二結構示意 圖; 如圖2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 同轴線串.設,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〇〇〇)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〇〇〇)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與輸出軸 (3000)呈同軸線串設,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 設有輪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貫穿於内斜輪(402),兩者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 (305);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〇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之一端固定於傳動 輪系之殼體(500);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 —外斜輪(404)與輸出軸(3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01); -内斜輪(402)、周轉輪(4〇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輸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 裝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 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 裝置(305)驅動内斜輪(402)再驅動周轉輪(4〇3)及外斜輪(4〇4),經 外斜輪(404)及單向傳動裝置(3 〇 1 ),驅動輸出軸(3〇〇〇)作第一轉向 輸出而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圖3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三結構示意 圖, 如圖3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 同幸由線串設,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周轉輪支臂環架 (4〇〇),而周轉輪支臂環架(400)為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3)結合於傳 動輪系之殼體(500)之一側,由輸入軸(2000)另一端經單向傳動穿 置(302)與輸出轴(3000)呈同軸線串設;輸出轴(3〇〇〇)與傳動輪系 之殼體(500)之間設有轴承; '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輪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〇4)與内斜輪(4〇2)之間設有周轉輪(4〇3);周轉輪(4〇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之一端結合於周轉 輪支臂環架(400) ’而旋轉於輸入軸(2〇〇〇)與單向傳動裝置(3〇3) 之間者;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〇〇) ; ·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1)環設於輸出軸(3〇〇〇);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〇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 裝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輪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 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内斜輪(40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1)驅動輸出 軸(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M430543 圖4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四結構示 意圖; 如圖4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 同軸線串設,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與輸出 軸(3000)呈同軸線串設;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00)之 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〇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之—端結合於周轉 輪支臂環架(400) ’而周轉輪支臂環架(400)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3)
旋轉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與内斜輪(4〇2)間之輪入車由(2〇〇的者.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〇4)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1)環設於輸出輛(3⑽⑺.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涑或減 速或等速者; '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0〇0) ’經單向傳動 裝置(302)驅動輸出轴(3 〇〇〇)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 9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經内斜輪(40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〇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01)驅動輸出 軸(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圖5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五結構示意 圖; 如圖5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轴及輸出軸呈 同軸線串設’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與輸出 軸(3000)呈同軸線串設;輸出軸(30〇〇)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00)之 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〇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〇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結合於設置在内斜 輪(402)與單向傳動‘裝置(302)間之周轉輪支臂環架(4〇〇);周轉輪 支臂環架(4〇0)與輸入軸(2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〇3”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〇〇);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軸(3〇〇〇); --内斜輪(402)、周轉輪(4〇3)、外斜輪(4〇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M430543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结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轴(2000),經單向傳動 裝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 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經内斜輪(40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1)驅動輸出 軸(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圖6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六結構示 意圖; 如圖6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 同軸線串設,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00)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與輸出 軸(3000)呈同軸線串設;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00)之 間設有轴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〇〇〇)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0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結合於設置於輸出 軸(3000)之周轉輪支臂環架(400);周轉輪支臂環架(400)與輸出袖 (3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03);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〇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軸(3〇〇〇); M430543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經可單向傳 動裝置(302)驅動輸出轴(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 輪糸,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經内斜輪(40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01)驅動輸出 軸(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圖7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七結構示意 圖; 如圖7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 同軸線串設,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00)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與輸出 軸(3000)呈同軸線串設;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00)之 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轴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0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結合於周轉輪支臂 12 M430543 環架(400),周轉輪支臂環架(400)與外斜輪(4〇4)之間設有單向傳 動裝置(303);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〇〇);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 〇 1)環設於輸出軸(3〇〇⑴;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苐一轉向驅動輸入轴(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 裝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 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弟二轉向驅動輪入軸(2〇〇〇),經内斜輪(4〇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1)驅動輸出 軸(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圖8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糸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八結構示意 圊, 如圖8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轴呈 同軸套合,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轴(2000)之一端經轴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2)貫穿於輸 出軸(3000) ’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有轴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13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0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之一端結合於周轉 輪支臂環架(400),而周轉輪支臂環架(400)固定於傳動輪系之殼 體(500);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固設於機體(600);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與輸出軸(3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01);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輪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 裳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 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内斜輪(402) 再驅動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經外斜輪(404)及單向傳動裝 置(301) ’驅動輸出軸(3〇〇〇)作第一轉向輪出而構成第二傳動輪 糸; 圖9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九結構示意 圖; 如圖9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 同軸套合,其主要構成含: -由輪入軸(2〇〇〇)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00) 之側’而由輸入軸(2000)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及周轉輪 M430543 支臂環架(400)及單向傳動裝置(301)貫穿於輸出軸(3000);輸出軸 (3〇〇〇)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〇5);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〇3);周轉輪(4〇3) 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丨)設置於周轉輪支臂環架 (400) ’而周轉輪支臂環架(4〇〇)同軸設於單向傳動裝置(3〇])及單 向傳動裝置(302)之間;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單向傳動裝置(301)為設置於外斜輪(404)與周轉輪支臂環架 (400)之間;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經單向傳動 裝置(302)及單向傳動裝置(301)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 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0),經單向傳動 裝置(305)驅動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以驅動輸出軸(3000) 作弟一轉向輸出而構成苐·一傳動輪糸, 圖10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十結構示 15 M430543 意圖; 如圖ι〇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人軸及 呈同軸套合’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周轉輪支臂環架 (400) ’而周轉輪支臂%架(4〇〇)為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3)結合於傳 動輪系之殼體(5〇0)之-側’由輸人軸(2_)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 置(302)貫牙於輸出軸(3GGG);輸出軸(3GGG)與傳動輪系之殼體 (500)之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輪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〇3);周轉輪(4〇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〇1)結合於周轉輪支臂 環架(400) ’周轉輪支臂環架(4〇〇)為迴轉於輸入袖(2〇〇〇)與單向傳 動裝置(303)之間者;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軸(3000);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 ’經單向傳動 裝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 16 M430543 系; t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轴(2000),經内斜輪(402) 及周τττθ(4〇3)及外斜輪(4〇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叫驅動輸出 轴(3000)作第-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圖11所不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十一結構 示意圖; 如圖11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 呈同軸套合,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2)貫穿於 輸出軸(3000),輸出軸(3〇〇〇)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有車由 承; .. -傳動輪糸之设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車由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〇3);周轉輪(40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〇1)結合於鄰近傳動輪 系之设體(500)之周轉輪支臂壞架(400),周轉輪支臂環架(400)與 輸入軸(2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03);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軸(3000);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17 M430543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經單向傳動 裝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 糸;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 ’經内斜輪(4〇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01)驅動輸出 軸(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圖12 .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十二結構 不意圖; 如圖12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 呈同軸套合,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〇〇〇)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貫穿於 輸出軸(3000);輸出軸(3〇〇〇)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有軸 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轴(2000)結合於内斜輪(4〇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0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轴(401)結合於設置在内斜 輪(402)與單向傳動裝置(302)間之周轉輪支臂環架(400);周轉輪 支臂環架(4〇〇)與輸入軸(2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03); --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軸(3000);
1S M430543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1^ * J J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〇3)之傳動fc[_ 初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_動外斜輪(,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轉向驅動輪人細(鳩),絲單向傳動 裝置(302)軸輸出軸(3_)作第-轉向輸出而構成卜傳動輪 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帅。⑻),經内斜輪(刪 及周轉輪_及外斜輪(404) ’再經單向傳動裝置⑽)驅動輸出 軸(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圖13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十三結構 不意圖, 如圖D所示令,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輪入轴及輸出轴 呈同軸套合,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轴(2000)之-端經轴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 之-側,而由輸入轴(2000)之另-端經單向傳動褒置(3〇2)貫穿於 輸.出軸(3_);輸出軸(3G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夠之間設有轴 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GG):為供設置構成同轴式雙向輸人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〇〇〇)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〇3);周轉輪(4〇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〇1)結合於設置於輸出 19 M430543 抽(3〇〇〇)之周#輪支臂環架(400);周轉輪支臂環架(働)與輸出轴 (3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03);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〇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輪出軸(3〇〇〇);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〇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 裝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 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轴(2000),經内斜輪(40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01)驅動輸出 軸(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圖14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十四結構 示意圖; 如^ 14所示中,為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 呈同軸套合,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00)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貫穿於 輸出軸(3000);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有軸 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20 M430543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轴(2000)結合於内斜輪(4〇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〇2)之間設有周轉輪(4〇3);周轉輪(4〇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〇1);周轉輪軸(4〇1)結合於周轉輪支臂 環架(400) ’周轉輪支臂環架(400)與外斜輪(404)之間設有單向傳 動裝置(303); —傳動輪系之般體(5〇〇)固設於機體(6〇〇);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軸(3〇〇〇);
--内斜輪(402)、周轉輪(4〇3)、外斜輪(4〇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 速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 裝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 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内斜輪(4〇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 ’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丨)驅動輸出 幸由(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21 M430543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一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二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三結構示意圖。 圖.4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四結構示意圖’。 圖5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五結構示意圖。 圖6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六結構示意圖。 圖7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七結構示意圖。 圖8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八結構示意圖。 圖9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九結構示意圖。 圖10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十結構示意圖。 圖11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十一結構示意圖。 圖12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十二結構示意圖。 圖.13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十三結構示意圖。 圖14所示為本新型由周轉輪系所構成之實施例之十四結構示意圖。 22

Claims (1)

  1. M430543 ίο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同軸式雙向輪入單向輸出周轉輪系,為藉周轉輪系之外傳動結 構結合單向傳動裳置(〇ver running clutch or singie way clutch),而使 周轉輪系構成雙向輸入單向輸出之傳動運轉,此項同轴式雙向輸入 單向輸出周轉輪系可構成在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及第二轉向 驅動輸入軸(2000)時,對單轉向輸出軸(3〇〇〇)之間具有不同傳動速 比,以及雙轉向輸入軸(2〇〇〇)在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及以第二 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時,對單轉向輸出轴(3〇〇〇)之間為具有相同傳 動速比者; 此項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系之結構型態,包括輸入 軸(2000)與輸出軸(3〇〇〇)兩者呈同軸心串設之結構,或輸入軸(2〇〇〇) 與輸出軸(3000)兩者呈同轴心套合之結構者; 其主要特徵為: 傳動元件:包括由齒輪、摩擦輪所構成之周轉輪系者; 正反轉迴轉動力源包括來自人力、機力、電馬達、液力馬達或氣 力馬達, 由其中一種或一種以上作為迴轉動力源者;包括: (一) 以人力作正向或反向驅動;或 (二) 以機力作正向或反向驅動;或 (三) 以氣態或液態之流力驅動馬達作正向或反向驅動;或 (四) 以電力馬達作正向或反向驅動;或 (五) 由(一)〜(二)中不同之迴轉動力源作不同方向之驅動者; 此項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系,其運轉特性如下: 第一轉向與第二轉向為相反之迴轉方向; 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端時,可經第一傳動輪系驅動輸出端作第— 24 M430543 年月 曰 轉向輸出; 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端時 轉向輸出; 修正 可經第二傳動輪系驅動輸出端作第一 第一傳動輪系與第二傳動輪系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0 running dutch or single way clutch),以在第一傳動輪系被作第一轉 向輸入及以第一轉向輸出時,能避免與第二傳動輪系之干乎者.
    $二傳動輪系與第-傳動輪系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隱 mrniing clutch or single way clmch) ’以在第二傳動輪系被作第二轉 向輸入及以弟一轉向輸出,能避免與第一傳動輪系之干井者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系, 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同轴線串設,其主要 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 一側,而由輪入轴(2000)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與輸出軸(3000) 呈同軸線串設’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 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衿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03)之 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之一端固定於傳動輪系之 殼體(500);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與輸出轴(3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01);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25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〇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戒滅速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〇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裝 置(302)驅動輸出軸(3〇〇〇)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輸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内斜輪(402) 再驅動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〇4),經外斜輪(4〇4)及單向傳動裝置 (301) ’驅動輸出轴(3〇〇〇)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系, 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同軸線串設,其主要 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 一側’而由輸入軸(2〇〇〇)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2)與輸出軸(3〇〇〇) 呈同軸線串設’輸出軸(3 〇 〇 〇 )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 〇 〇)之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 ··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 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貫穿於内斜輪(402),兩者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 (305); " 外斜輪(4〇4)與内斜輪(4〇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〇3)之 中’^迴轉於周轉輪軸(4〇1);周轉輪軸(401)之一端固定於傳動輪系之 殼體(500); 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固設於機體(6〇〇); 外斜輪(404)與輸出軸(3〇〇〇)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〇1);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26 M430543
    -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籍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轴(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裝 置(302)驅動輸出軸(3〇〇〇)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裝 _ 置(305)驅動内斜輪(4〇2)再驅動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〇4),經外斜 輪(404)及單向傳動裝置(3〇1) ’驅動輸出軸(3〇〇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 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式雙向輪入單向輸出周轉輪系, 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同軸線串設,其主要 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周轉輪支臂環架 (400) ’而周轉輪支臂環架(4〇〇)為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3)結合於傳動 ® 輪系之殼體(500)之一側,由輸入軸(2000)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 (302)與輸出軸(3〇〇〇)呈同軸線串設;輸出軸(3〇〇〇)與傳動輪系之殼 體(500)之間設有轴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 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〇2); 外斜輪(4〇4)與内斜輪(4〇2)之間設有周轉輪(4〇3);周轉輪(403)之 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〇1)之一端結合於周轉輪支 臂環架(400),而旋轉於輸入軸(2〇〇〇)與單向傳動裝置(3〇3)之間者; 27
    M430543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軸(3000);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〇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滅速 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轴(2000),經單向傳動裝 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經内斜輪(40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01)驅動輸出軸 (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 系’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同軸線串設, 其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2)與輸出軸 (3000)呈同軸線串設;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 有軸承; 傳動輪糸之!s又體(500).為供设置構成同幸由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〇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〇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之一端結合於周轉輪 28 支臂 環架(4〇0) ’而周轉輪支臂環架(400):經單向傳動裝置(303)旋轉 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00)與内斜輪(4〇2)間之輸入軸(2000)者;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〇〇); 外斜輪(4〇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軸(3〇〇〇);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裝 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錯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轴(2000),經内斜輪(40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1)驅動輸出軸 (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系, 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同軸線串設,其主要 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 一側,而由輸入轴(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與輸出軸 (3000)1_同軸線串設;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 有軸承; 傳動輪糸之殼體(500) ·為供3史置構成同轴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 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〇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轔(4〇3)t 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結合於設置在内斜輪(4〇 ) 與單向傳動裝置(302)間之周轉輪支臂環架(400);周轉輪支臂 (4〇〇)與輸入軸(2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03);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軸(3000);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戶斤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成減^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〇3)驅動外斜輪(4〇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滅速 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裝 置(302)驅動輸出軸(3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輸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麵(2〇〇〇),經内斜輪(4〇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 ’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1)驅動輸出車由 (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式雙向輪入單向輸出周轉輪系, 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同軸線串設,其主要 構成含: 由輸入轴(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 -側,而由輸入軸(2_)之另—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2)與輸出轴 (3000)呈同軸線串設;輪出軸(3〇〇〇)與傳動輪系之殼體(獅)之間設有 軸承; 傳動輪系之毅體(5GG):為供設置構成同轴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 轉輪系之機件者; M430543-- >.'
    h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〇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03)之中 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〇1);周轉輪軸(401)結合於設置於輸出軸(3〇〇〇) 之周轉輪支臂環架(400);周轉輪支臂環架(400)與輪出軸(3〇〇〇)之間 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03);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軸(3〇〇〇); • 内斜輪(4〇2)、周轉輪(403)、外斜輪(4〇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構 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轴(2〇〇〇),經可單向傳動裝 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内斜輪(40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 ’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1)驅動輸出軸 (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轴式雙向輪入單向輸出周轉輪系, 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輪出軸呈同軸線申設,其主要 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 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2)與輸出軸 (3000)呈同軸線串設;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 有轴承; 31
    1. Ό 6 年月 ” '‘’傳動鉍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輸出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β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03)之 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結合於周轉輪支臂環架 (400) ’周轉輪支臂環架(4〇〇)與外斜輪(4〇4)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 (303);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 φ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軸(3000);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 '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嘌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裝 魯 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内斜輪(40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1)驅動輸出軸 (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系, 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轴呈同軸套合,其主要構 成含: 由輪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 —侧’而由輸入軸(2000)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農置(302)貫穿於輸出軸 32 M430543________ 年月日 補充 (3000),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00)之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 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輪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03)之 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轴(401);周轉輪軸(4〇1)之一端結合於周轉輪支臂 環架(400),而周轉輪支臂環架(4〇〇)固定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 #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與輸出軸(3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〇1);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φ 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轴(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裝 置(302)驅動輸出軸(3〇〇〇)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輪入軸(2〇00),經内斜輪(4〇2) 再驅動周轉輪(4〇3)及外斜輪(404) ’經外斜輪(4〇4)及單向傳動裝置 (3〇1) ’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1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 系,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同轴套合,其主 要構成含: 由輪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 33 M430543 年” 6曰修正 L 側,而由輸入軸(2000)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筆 環架(400)及單向傳動裝置(301)貫穿於輸出輛(3〇〇〇);輸出軸(3〇〇〇) 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00)之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轴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 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05);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03)迴 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設置於周轉輪支臂環架(4〇〇) , φ 而周轉輪支臂環架(400)同軸設於單向傳動裝置(3〇1)及單向傳動裝 置(302)之間;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單向傳動裝置(301)為設置於外斜輪(404)與周轉輪支臂環架(400)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經單向傳動裝 置(302)及單向傳動裝置(301)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 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 ’經單向傳動装 置(305)驅動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 ’以驅動輸出軸(3〇〇〇)作第〆 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34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轴式雙向輸入單 系’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轴及輸出轴呈同轴套合,其主 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周轉輪支臂環架 而周轉輪支臂環架_)為經單向傳動裝置(3()3)結合於傳動輪系之 殼體’)之-側’由輪人轴(2_)另—端經單向傳動裝置(搬)貫穿 於輸出軸(3000) ’輸出轴(3〇〇〇)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有軸 承; 傳動輪系之设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轴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 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〇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〇2)之間設有周轉輪(4〇3);周轉輪(4〇3)之 中〜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〇1)結合於周轉輪支臂環架 (400) ’周轉輪支臂環架(4〇〇)為迴轉於輸入軸(2〇〇⑺與單向傳動裝置 (303)之間者; 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固設於機體(6〇〇);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輪出軸(3000);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〇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力σ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裝 置(302)驅動輸出軸(3〇〇〇)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M430543
    經内斜輪(402)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01)驅動輸出軸 (3000)作第—迴轉方向輪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 糸,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同軸套合,其主 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 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2)貫穿於輸出 轴(3000);輸出轴(3〇〇〇)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轴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 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〇3);周轉輪(403)之 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結合於鄰近傳動輪系之殼 體(500)之周轉輪支臂環架(400);周轉輪支臂環架(400)與輸入軸 (2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03);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轴(3000); 内钭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〇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〇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玎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裝 36 M430543 修正 補充 ίο . i. υ 年月 置(302)驅動輸出軸〈3〇〇〇)作第一轉向輪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輪入軸(2〇〇〇),經内斜輪(4〇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 ’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1)驅動輸出軸 (3000)作第—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 系,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同軸套合,其 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〇2)貫穿於輸 出軸(3000);輸出軸(3〇〇〇)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〇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〇2)之間設有周轉輪(4〇3);周轉輪(40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結合於設置在内斜輪 (402)與單向傳動裝置(3 02)間之周轉輪支臂環架(4〇〇);周轉輪支臂 環架(400)與輸入軸(2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Q3); 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輪出軸(3000);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滅速 或等速者; 37 Μ43Ό543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 ’經單向傳“事 置(3 02)驅動輸出軸(3 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袖(2000),經内斜輪 及周轉輪(4〇3)及外斜輪(40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01)驅動輸出轴 (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 系’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同軸套合,其 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貫穿於輸 出軸(3000);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00)之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鲒構體者; 輸入軸(2〇00)結合於内斜輪(4〇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0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結合於設置於輸出軸 (3000)之周轉輪支臂環架(400);周轉輪支臂環架(400)與輸出軸 (3000)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置(303);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0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軸(3000);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戶斤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滅遠 或等速者;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I 38 M430543 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軸(2000),經單向傳動裝 置(302)驅動輸出軸(30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輸入軸(2〇〇〇),經内斜輪(40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04),再經單向傳動裝置(301)驅動輸出轴 (3000)作第一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15.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同軸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周轉輪 系’包括由周轉輪系所構成’而輸入軸及輸出軸呈同軸套合,其 主要構成含: 由輸入軸(2000)之一端經軸承結構貫設於傳動輪系之殼體(500) 之一側’而由輸入軸(2000)之另一端經單向傳動裝置(302)貫穿於輸 出軸(3000);輸出軸(3000)與傳動輪系之殼體(5〇〇)之間設有軸承;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為供設置構成同轴式雙向輸入單向輸出 周轉輪系之機件者; 機體(600):為相對呈靜止之機構結構體者; 輸入軸(2000)結合於内斜輪(402); 外斜輪(404)與内斜輪(402)之間設有周轉輪(403);周轉輪(403) 之中心迴轉於周轉輪軸(401);周轉輪軸(401)結合於周轉輪支臂環 架(400),周轉輪支臂環架(400)與外斜輪(404)之間設有單向傳動裝 置(303); 傳動輪系之殼體(500)固設於機體(600); 外斜輪(4〇4)經單向傳動裝置(301)環設於輸出轴(3000); 内斜輪(402)、周轉輪(403)、外斜輪(404)可為由齒輪或摩擦輪所 構成; 以内斜輪(402)驅動周轉輪(403)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39 M430543 Α·.,_* ??;?·· 補充_ ——-J. t. o e 年月曰 以周轉輪(403)驅動外斜輪(404)之傳動比之關係可為加速或減速 或等速者;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一轉向驅動輸入轴(2〇〇〇),經單向傳動裝 置(3〇2)驅動輸出軸(3〇00)作第一轉向輸出而構成第一傳動輪系; 藉由上述結構,而以第二轉向驅動輪人軸⑽。),經内斜輪(4〇2) 及周轉輪(403)及外斜輪(4〇4) ’再妹罝 傳動裝置(3〇1)驅動輸出軸 (3_)作弟-迴轉方向輸出以構成第二傳動輪系。
TW100202228U 2010-02-03 2011-01-31 Coaxial epicyclic gear train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TWM430543U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699,143 US8376886B2 (en) 2010-02-03 2010-02-03 Coaxial epicyclic gear train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30543U true TWM430543U (en) 2012-06-01

Family

ID=437362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202228U TWM430543U (en) 2010-02-03 2011-01-31 Coaxial epicyclic gear train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TW100103592A TW201139891A (en) 2010-02-03 2011-01-31 Coaxial epicyclic gear train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3592A TW201139891A (en) 2010-02-03 2011-01-31 Coaxial epicyclic gear train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76886B2 (zh)
EP (1) EP2357381A1 (zh)
CN (2) CN202040293U (zh)
AU (1) AU2011200438A1 (zh)
CA (1) CA2730442A1 (zh)
SG (1) SG173288A1 (zh)
TW (2) TWM43054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9393B2 (en) * 2010-01-20 2013-09-10 Tai-Her Yang Lockable or releasable wheel system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US8376886B2 (en) * 2010-02-03 2013-02-19 Tai-Her Yang Coaxial epicyclic gear train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US8272988B2 (en) * 2010-02-12 2012-09-25 Tai-Her Yang Retrograde torque limit bicycle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US8475313B2 (en) * 2011-02-16 2013-07-02 Tai-Her Yang Bicycle with output in constant rotating direction and having internal rocker arm epicycle wheel set
CN201822693U (zh) * 2010-09-21 2011-05-11 惠阳亚伦塑胶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装置
US8475324B2 (en) * 2011-04-14 2013-07-02 Tai-Her Yang Three-end shaft type differential gear set with controllable rotating direction and brake
CN103256364A (zh) * 2012-02-16 2013-08-21 甘亚冰 双输出间歇双向驱动机构、双向超越离合器及自锁差速器
US9243699B2 (en) * 2012-12-06 2016-01-26 Tai-Her Yang Bi-directional input, one-way output wheel system
CN111043274B (zh) * 2019-12-31 2021-01-19 代道洋 双路径耦合传动差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95636A (en) * 1945-09-14 1946-02-26 Arthur A Mettert Automatic unidirectional gear
GB1090410A (en) * 1965-05-29 1967-11-08 Raleigh Industries Ltd Epicyclic change speed gear hubs
US4446757A (en) * 1982-06-11 1984-05-0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Directional gear ratio transmissions
GB2277562B (en) * 1993-04-27 1997-01-29 Tai Her Yang A system of planetary gears
US5931062A (en) * 1997-05-13 1999-08-03 Marcovici; Mitch Efficient mechanical rectifier
CN1066251C (zh) * 1998-10-19 2001-05-23 杨泰和 藉输入方向操控速比之差动轮系
JP2004084783A (ja) * 2002-08-27 2004-03-18 Ntn Corp 回転方向変換装置
CN2665464Y (zh) * 2003-03-20 2004-12-22 魏九洲 同轴双向输入单向输出增速器
KR100911151B1 (ko) * 2007-01-16 2009-08-06 (주)엠비아이 모터용 변속기 및 이의 제어기
US20080236332A1 (en) * 2007-03-30 2008-10-02 Hoose Karl V Reciprocating to rotary mechanical conversion device
US8328214B2 (en) * 2008-07-15 2012-12-11 Tai-Her Yang Manpower-driven device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constant directional rotation output
US8376886B2 (en) * 2010-02-03 2013-02-19 Tai-Her Yang Coaxial epicyclic gear train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US8418585B2 (en) * 2010-02-03 2013-04-16 Tai-Her Yang Clutch control reversible transmission wheel system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US8257220B2 (en) * 2010-02-03 2012-09-04 Tai-Her Yang Clutch type reversible transmission bicycle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73288A1 (en) 2011-08-29
US8376886B2 (en) 2013-02-19
CN102141128A (zh) 2011-08-03
US20110190087A1 (en) 2011-08-04
CA2730442A1 (en) 2011-08-03
AU2011200438A1 (en) 2011-08-18
EP2357381A1 (en) 2011-08-17
TW201139891A (en) 2011-11-16
CN202040293U (zh) 201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30543U (en) Coaxial epicyclic gear train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CN202040291U (zh) 离合操控可逆传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
EP2505411A4 (en) MOTOR-WHEEL CONTROL DEVICE
CN203836112U (zh) 可避免反转向轮系随动阻尼的双向输入恒向输出轮系
TWI621563B (zh) 可鎖住或釋放雙向輸入單向輸出腳踏車
CN202040292U (zh) 共构式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结构
TWM418049U (en) Dual gear train driving structure at input side of basin-type gear
TW201144145A (en) Clutch type reversible transmission bicycle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CN102734425B (zh) 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
CN110314047A (zh) 移动装置
CN202301812U (zh) 组合式双转向输入恒转向输出传动装置
US8439783B2 (en) Penetrating shaft type planetary gear train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one-way output
CN202911879U (zh) 儿童电动车
TWI648491B (zh) 同軸式電動助力之無段變速器
CN109572413B (zh) 一种轮毂电机的减速装置
CN204535711U (zh) 陀螺的万向调节装置
US8529390B2 (en) Internal rocker arm type epicycle wheel system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unidirectional output
CN208134427U (zh) 一种舵轮装置
WO2021036068A1 (zh) 一种双层内景旋转控制装置
CN207728812U (zh) 轮毂一体式行星减速机及驱动轮
CN202799599U (zh) 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
CN206416773U (zh) 一种可双向行走的双向轮式结构
CN202926994U (zh) 差速器的入力齿轮轴
CN208344379U (zh) 一种双螺旋爬行装置
CN207060323U (zh) 传动转向装置和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