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24539U -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multipoint rotating move - Google Patents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multipoint rotating mov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24539U
TWM424539U TW100214941U TW100214941U TWM424539U TW M424539 U TWM424539 U TW M424539U TW 100214941 U TW100214941 U TW 100214941U TW 100214941 U TW100214941 U TW 100214941U TW M424539 U TWM424539 U TW M42453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bjects
waveform
equivalent
equivalent coordinate
coordin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214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ian-Fang Yi
tie-jun Cai
Xian-Wu Zeng
bang-jun He
Yun Yang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M424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24539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Description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百 ----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涉及物體識別,尤其涉及一種用於物體數目的多 點旋轉運動的識別設備’該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設備可 分別用於識別多個物體的數目和/或者旋轉運動。 【先前技術】 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類產品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 變化,隨著近來觸控式電子類產品的問世,觸控產品已 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歡迎。觸控產品不但可節省空 間、方便攜帶,而且用戶用手指或者觸控筆等就可以直 接進行操作,使用舒適,非常便捷。例如,目前市場常 見的個人數位助理(PDA )、觸控類手機、手提式筆記型 電腦等等,都已加大對觸控技術的投入,所以觸控式裝 置將來必在各個領域有更加廣泛的應用。 目前’電容式觸控面板由於耐磨損、壽命.長、而且在光 損失和系統功效上更具優勢,所以近來電容式觸控面板 受到了市場的追捧,各種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紛紛面 世。通常,電容式觸控面板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觸控晶片 來感應面板的電容變化而判斷手指的位置和動作。 例如’在觸碰檢測時,電容檢測依次分別檢測橫向與縱 向電極陣列,根據觸碰前後電容的變化,分別確定橫向 座標和縱向座標,然後組合成平面的觸碰座標。自電容 M424539 100年η月3〇曰修正替換頁 的掃描方式,相當於如雜= 1 ~ — 以 胃於把觸控面板上的觸碰點分別投影到 X軸和γ軸方向’然後分 .Φ π 神和丫軸方向計算出座 最後組合成觸碰點的座標。這種方法只能檢測單 點’不能實現多點的檢測。此外,傳統的方法還不能檢 測出觸碰物體在觸控面板上 Μ)合,例如觸碰物體 在觸控面板上執行旋轉動作或者縮放動作等。 【新型内容】 本創作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射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創作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觸控裝置的 Μ旋#«賴別設備’㈣備可以準確地識別觸控 裝置上的觸碰物體的數目以及物體的旋轉運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一方面提出一種用於觸控裝 置的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設備,包括:檢測模組,所述 檢測模組沿著至少一個方向檢測所述觸控裝置上由物 體觸碰所引起的感應波形;觸碰物體數目確定模組,所 述觸碰物體數目確定模組根據檢測的所述感應波形確 定觸碰所述觸控裝置的物體數目;物體旋轉運動確定模 組,所述物體旋轉運動確定模組在所述觸碰物體數目確 定模組識別出所述物體數目為多個時'用於判斷所述多 個物體是否執行旋轉運動;以及信號產生模組,所述信. 號產生模址在所述物體旋轉運動確定模組確定所述多 個物體執行旋轉運動時生成控制信號,且根據所述控制 5 M424539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信號在所述觸控裝置上執行控制操作 通過本創作的識別設備’根據沿著觸控農置的觸碰面上 的至少-個方向獲得所產生的感應波形可以準確地識 别物體的數目。並且’當檢測有多個物體在觸控裝置上 觸礙時’可以進—步準確地識別兩組物體的相對旋轉運 動並在觸控裝置上執行與旋轉運動對應的控制操作。 本創作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 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創作的 實踐瞭解到。 【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創作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 圖中不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 類似的兀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 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創作, 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創作的限制。 在本創作的描述中,術語“縱向,,、“橫向,,、“上,, “下,,、“前”、“後”、“左” '“右”、“£直”、 水準、頂、“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 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 .創作而不是要求本創作必須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 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創作的限制。 以下結合第H7圖首先對本創作實施例的多點旋轉運 6 M424539 100年Π月30日修正替換頁 動的識別設備中識別流程的處理方法做詳細說明。 如第1圖所示,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多點旋轉運動的識 別5又備的識別流程圖,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設備的識別 流程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沿著至少一個方向檢測由物體觸碰所引起的感 應波形;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該感應波形可由物
體的觸碰引起,或者也可由聲波引起,再或者也可由圖 像投影或者光學地獲得。 步驟B,根據檢測的所述感應波形確定觸碰所述觸控裝 置的物體數目; 根據沿著至少-個方向獲得產生的感應波形,並根據感 應波形中的上升和/或者下降趨勢波形的數目識別,從 而可以準確地識別物體的數目。
需要說明的是,此處該感應波形可以通過觸碰產生,也 可以通過其他例如光學傳感、電學傳感等來獲得所述感 應波形,這也落入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内。 步驟C,如果判斷檢測的所述物體數目為多個,則判斷 所述多個物體是否執行旋轉運動。 判斷所述物體數目是否可步 了以劃分為兩組’如矛、可以則根 據兩組物體之間的相對位蒋 1位移確疋兩組物體之間斜率及 各點座標’最終確定物^^ θ 面進行詳細說明 … ⑭疋物粗疋否執行旋轉運動,這將在下 換頁 本發明實施例的識別設備的識別流程的處理方法還包 括步驟d’如果所述多個物體執行旋轉運動則所述= 控裝置生成控制信號’並根據所述控制信號在所述觸控 裝置上執行控制操作。所述控制操作例如為調整音量、 影像圖像的旋轉、調整顯示對比度等。
下面將詳細說明本創作的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設備的 識別流程處理方法。其中第2圖是本創作的-個實施例 的觸控裝置上的感應線的示意圖,其中觸控裝置由X方 向感應線11和γ方向感應線12組合而成,並利用此X 方向感應性線11和γ方向感1線12來獲得感應波形, F1和F2為觸碰物體。 需要說明的是,感應線只是用來傳感觸碰波形的一種方 法和/或者裝置,其他例如利用聲波、光波等的感測器 也可以被採用,其也落入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内。 需要說明的是,X方向感應線丨丨和γ方向感應線12之 間可以形成預定的夾角。且優先地,該夾角為直角。 此外,在下述說明中,術語“上升趨勢波形,,指的是該 段的感應波形從感應波形的下方穿越至參考波形的上 方的波形;術語“下降趨勢波形,,指的是該段的感應波 形從感應波形的上方穿越至參考波形的下方的波形,此 處並未將該波形侷限到任何具體的波形形狀,其可以是 普通技術人員理解的任何波形形狀,只要其滿足前述的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上升趨勢波形,、“下降趨勢波形,,的定義。此外, 術語“參考波形”可以是任何預設的波形,在本創作 中i該參考波形為直線,但是f通技術顯訪以根 據貫際應用的需要選擇所需的參考判斷基準,這也落入 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内。 在檢測物體觸碰時,先檢測χ方向各條感應線得到乂方 向的感應波形’並將Χ方向的感應波形與參考波形(第 4 -6圖中的虛線)進行比較判斷得到χ方向上升和/或 下降趨勢波形的次數’進而得到χ方向觸碰物體的數 目/ ϋ後檢測Υ方向各條感應線得到γ方向的感應波 开/並將Υ方向的感應波形與參考波形值進行比較判斷 得到Υ方向上升和/或下降.趨勢波形的次數,進而得到 Υ方向觸碰物體的數目。 可選地’接著將X方向觸碰物體的數目與¥方向觸碰物 體的數目進行比較,得到的大者為實際觸控裝置上觸碰’ 物體的數目。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增強感應波形的檢測精度,可以沿 著觸控裝置的觸控面的更多的方向(例如3個、4個或 者5個等)採集沿著這些方向觸碰所產生的感應波形, 這也落入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内。 下面將結合g 3-6目來詳細Μ本創作❾多點旋轉運 動的識別設備的各識別流程的步驟。第3圖是本創作的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一個實施例的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設備的識別流程處 理方法中步驟β的流程圖;第4 - 6圖是本創作的實施例 的感應波形與參考波形的示意圖。 如上所述’在步驟Α中可以檢測並獲得由物體引起的感 應波形。在步驟B中,包括: 步驟3 0 0 ·將感應波形的當前感應值與參考波形值進行 比較’判斷感應波形的當前感應值是否大於參考波形感 應值;若判斷為是,執行步驟3 〇丨,如果判斷為否則執 行步驟3 0 3 ; 步驟301 :進一步判斷感應波形的前一感應值是否小於 參考波形感應值,判斷為是,則執行步驟3〇2且得到該 處感應波形是上升趨勢波形,並記錄該上升趨勢波形; 如果判斷為否’則執行步驟3 0 5 ; 步驟303 :進一步判斷感應波形的前一感應值是否大於 參考波形感應值,如果判斷為是.,則執行步驟3〇4並得 到該處感應波形是下降趨勢波形,並記錄該下降趨勢波 开> ’判斷為否執行步驟3 〇 5 ; 步呢3 0 5為.判斷當前感應值是否是最後一個,若判斷 疋最後個’則執行步驟3 0 6 :根據上升和/或下降趨 勢波形的次數來決定該方向的物體觸碰數量,若判斷為 否’重新執行步驟300。其中,該實施例只是給出了兩 個物體觸碰時的波形,顯然該方法也可以用於大於兩個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觸碰物體時的情況。 根據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在第1圖中的步驟B之前還 可以包括:設置第一初始感應值’其中,第一初始感應 值根據所述感應波形的感應方向設置。其中,在本創作 的實施例中所述感應波形的感應方向為由物體引起的 變化量方向。例如第4圖中感應波形的感應方向為向 上,而在第5圖中感應波形的感應方向為向下。在本創 作的實施例中’如果感應波形的感應方向向上,則第_ 初始感應值應小於參考波形值’反之,如果感應波形的 感應方向向下’則第一初始感應值應大於參考波形值。 以及在將感應波形的初始感應值與參考波形值進行比 較之後,根據第一初始感應值與所述參考波形值的比較 結果確定感應波形是否包括上升趨勢波形或下降趨勢 波形。 根據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在第丨圖中的步驟B之前還 可以包括:設置第二初始感應值,其中,第二初始感應 值根據所述感應波形的感應方向設置。在本創作的實施 例中’如果感應波形的感應方向向上,則第二初始感應 值應小於參考波形值;反之,如果感應波形的感應方向 向下’則第二初始感應值應大於參考波形值。以及在將 感應波I的最終感應值與爹考波形值進行比較之後,根 據第二初始感應值與參考波形值的比較結果確定感應 M424539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波形是否包括上升趨勢波形或下降趨勢波形。其中,在 本創作的實施例中上述的感應峰值是指由物體所引起 的最大感應變化量。 通過在感應波形的初始感應值之前和最終感應值之後 分別增加第一初始感應值和第二初始感應值,觸控裝置 上第一條感應線感應值將與預設的第一初始感應值進 行比較,最後一條感應線感應值將與預設的第二初始感
應值進行比較,這樣可以防止依次進行相鄰兩個感應線 感應值進行判斷時出現第一條或者最後一條感應線感 應值沒有相應物件進行比較判斷的情況,且這樣可以得 到上升趨勢波形的數目和下降趨勢波形的數目相等,從 而可以將上升趨勢波形的數目作為觸碰物體的數目,或 者將下降趨勢波形的數目作為觸碰物體的數目。 如果得到上升趨勢波形的數目和下降趨勢波形的數目
不相等,則重新執行步驟A以重新進行數目的識別。 根據本創作的-個f施例’可以通過判定感應波形與參 考波形的交點之間的距離來進—步判斷觸碰物體的數 目° 當物體觸碰的感應波形的局部在 ;1牧务考波形之上時,需判 斷感應波形與參考波开彡卜41* # ·<· 亨疫办上升父點和緊跟其後的下降交 點之間的距離是否大於 該觸碰物體的實際存在 一個閾值,這樣可以進一步判斷 ’若物體觸碰的感應波形的局部 12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於則認定觸碰物體實際存在。根據本創作的一個實施 例’該閾值可以為觸控裝置上受單個手指觸碰影響的最 小寬度,廷樣可以減少誤觸碰的發生。 il斤:該方法中還包括檢測其他方向感應線的感
多考皮v之下,則判斷感應波形與參考波形下降交點 和緊跟其後的上升交點之間的距離是否大於閾值,若大 應值,從而得到其他方向觸碰物體的冑目,進一步得到 物體觸碰觸控裝置的數目是各方向觸碰物體的數目中 的最大值。 第4圖為當有物體觸碰時XstY任一方向產生的波形 圖400為掃描感應線得出的感應波形圖,如為預設 h考波形。A、B、C、D四個點為感應波形4 〇 〇與參 考波形4〇1的交點;其中A、c為上升點,b、d為下降 點。這四個點的識別可判斷觸碰物體的數目。判斷A、 B之間的距離或C、D兩點之間的距離是否大於一個閾 值,若大於,認定觸碰物體實際存在。 其中’參考波形401是由物體觸碰觸控裝置上的X感應 線或Y感應線,其所觸碰位置的感應量,進行量測、平 均並依評估所求得的一種參考設定值或參考範圍;上述 觸控襄置可以是電容式觸控裝置。其中X、Y感應線的 方向不疋為垂直’可為任意角度,需要根據實際裝置 中感應線形狀來決定。 13 M424539 100年月30日修正替換頁 第5圖是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感應波形與參考波形 的示意圖。如第5圖中所示’當觸控裝置上有物體觸碰 時’由於檢測方法以及檢測值的處理方法不同而得到如 第5圖所示波形;其中5〇1為預設的參考波形,$⑽為 掃描感應線得出的感應波形圖。A, 、B, υ 四 個點為參考線501與感應波形500的交點;其中A,、 C’為下降點,b’、D’為上升點;這四個點的識別可 判斷觸碰物體的數目;其具體的運算方法與上述相似, 此處不再贅述。其t,該實施例只是給出了兩個物體觸 碰時的波形,該方法也可以用於大於兩觸碰物體時的情 況。 第6圖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感應波形與參考波形的示 意圖’其中感應波形為表面聲波觸控裝置的接收器所接 收到的波形。該設備配有發射聲波的發射換能器和接收 聲波的接收換能器。工作時發射換能器將觸控面板控制 器送來的電信號轉換成聲波能,通過觸控面板四邊刻的 反射表面超聲波的反射條紋反射後,由接收換能器接收 後轉換成電信號。當有物體觸碰螢幕時,部分聲波能量 被吸收,於是改變了接收信號’經過該觸控裝置中的控 制器進一步處理,從而得到所需的觸碰感應波形。 在第6圖中,61為某一時間段接收換能器接收到的聲 波能量疊加成的波形信號,該波形是在有物體觸碰時的 14 M424539 100年11月30日修iE_替換頁 波形,波形中存在兩個衰減缺口 62和63;該衰減缺 62是由於物體靠近或觸碰時,被觸碰位置的部分聲波 能置被吸收,聲波出現衰減造成的;60為預設參考波 形;由上述方法可以判斷出M'E為下降趨勢中感應波 形6!與參考波形的交點,N、F為上升趨勢中感應波形 61與參考波形的交點,可以得到上升趨勢波形的數目 和下降趨勢波形的數目均為兩次;並得到有兩個物體觸 碰該表面聲波觸控裝置。本實施例只是給出了兩個物體 觸碰時的情況,但是不侷限於兩個物體。 在:斷多個物體是否發生旋轉之前,應判斷所述多個物 體疋否可劃分成第一組物體和苐二組物體,其中所述第 組物體中彼此之間的相對位置變化量以及所述第二 組物體中彼此之間的相對位置變化量小於第—預定 值:以及如果所述多個物體可劃分成所述第一組物體和 所述第二組物體,則判斷所述第一組物體和所述第二组 物體是否相對於彼此執行旋轉操作。在下述說明中,將 以每-組物體僅包括一個物體的情形來描述本創作的 上述方法,但是此處的兩個物體是否相對於彼此執行旋 轉刼作只是出於示例的目的’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創作的 保鼓範圍。例如,可以通過將多個物體分成兩組來實 現^其中每—組中的多個物體之間的相對位置變化量小 於第-預定值’這樣可以認為該組中物體之間沒有發生 15 相對移動或者轉動,由此可以將第—組 :兩個等效的物體,由此下述的方法和裝置同樣適用於 夕個物體構成的組的情形。. 如第7圖所示,為本創作實施例的檢測多點旋轉手勢的 /;|。圖在本創作的—個實施例中,判斷兩個物體是否 執行相對旋轉運動的方法如下:
二驟701 .判斷所檢測到的物體數目是否為兩個物體, 右判斷為是,則執行步騾7〇2,但若判斯為否,則執行 步驟7 01進行重新判斷; 步驟702 :記錄兩個物體的運動狀態;
100年11月3〇日修正替換頁 和第二組物體視 步驟703 :如果判斷所述兩個物體其一個物體靜止,位 置基本不變’且另一個物體進行移動。如果判斷為否, 則執行步驟.163並檢料個物體是否同時發生位移變 化進行相對運動’並順序執行步驟Ε(這種情況將在下 行詳,^兒明),如果仍然為否,則返回步驟7 〇 2繼 續執行檢測物體的移動狀態;如果在步驟如判斷條件 為是’則執行步驟704 ; 步驟704 ·將靜止物體設為第一物體,並將靜止物體的 位置座標資訊設為第一等效座標資訊(χ丨,γ丨),同時將 和動物體没為第二物體,並將移動物體的位置座標資訊 設為第二等效座標資訊(χ2,γ2)。同時,第二物體移動 螽產生位置座標資訊的變化,進入步驟7 〇 5 ; 16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步驟705:跟蹤第二物體 # ^ # ^ 動狀態,將第二物體移動 後的位置座“資訊記錄為氧= 7〇6 · ^ 一二等效座標資訊(X3,Y3); /驟706.進一步根據第 … 物肢的移動狀態,將第—、 第二和第三等效座標資 订比季乂计异出相應的位置 比較資訊,判斷是否發生 凝轉運動,如果是則發送控制 信號至步驟7°7’否則返回步驟7。2; /驟m.根據控制信號執行與該控制信號相關聯的操 作。 品理解纟步驟703中所述的第一物體處於靜止狀態, 是指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在第二物體進行移動時,第 物體可此會發生微小的位移,如果第一物體位移改變 J方、第一預疋值時,則認為第一物體位置基本不變,處 於相對靜止的狀態。同理,同樣的方法確定第二物體是 否發生位移。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如第8圖所示,根據本實施 例的識別旋轉手勢上述流程步驟706中判斷旋轉的方 法包括如下方式: 1 )步驟7060 :根據第一與第二等效座標資訊的比較和 第一與第三等效座標資訊的比較,分別產生第一斜率值 K1和第二斜率值K2,且K1#K2, 其中,Kl = (Υ2-Υ1) / ( Χ2-Χ1 ),Κ2=( Υ3-Υ1) / ( Χ3-Χ1 ), 且其斜率差為△ Κ = Κ1-Κ2 ; 17 M424539 2)步驟7061 :當 如果斜率差值 控制信號,如第9 或者 Μ12,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X2-X1 ) * ( X3-X1 ) > 〇 g* , 〇,則產生並輪出順時針旋轉動作的 圖所示,發送控制信號以啟動事件 相應地,如果斜率差值AK< 轉動作的控制信號,如第1 〇 啟動事件M21或者M22 ; 0 ’則產生並輸出逆時針旋 圖所示,發送控制信號以
3)步驟 7062 :當 Χ2-Π< 0 且 > 0 且 X3-X1 g 〇 時, ’或者X2-X1 如果K1 < 〇,則產生並輸出順時針旋轉動作的控制信 號’如第11圖所示’發送控制信號以啟動事件咖或 者 M32, 口 1 > 〇則產生並輸出逆時針旋轉動作的控制信
號,如第12圖所示’發送控制信號以啟動事件或 者M42執行; 4)步驟.7063 :當 X2-X1 = 0 且 X3 — Xl9t 〇 時, 如果K2>〇,則產生並輸出順時針旋轉動作的控制信 號,如第13圖所示,發送控制信號以啟動事件Μ5ι或 者 M52, 如果K2 < 〇,則產生並輸出逆時針旋轉動作的控制信 號,如第14圖所示,發送控制信號以啟動事件M6i或 者Μ 6 2執行。 18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接著,在控制信射還可以包括旋轉所需要的角度。以 該實施例中所述物體為例,第二物體旋轉的角度可以用 反正切函數、向量、余弦定理 于々居進订獲取,在本創 作的一個實施例_,例如使 q东弦疋理進行說明。 如第1 5圖所示, 1 ¢ = ^3-^2)2+(^3-^.¾7 根據余弦定理獲取相對旋轉的角度 2ab Θ = arccos 從而得到該旋轉角度β。 需要說明的是,只有當旋轉角度θ超過預定角度,才發 :與旋轉運動相對應的控制信號以啟動相應的控制操 乍。所述控制操作可以為例如 轉、翻頁等的操作。 應、曰里調郎、圖片旋 下面將描述上述第7圖中步 對於彼此料生移料^ 的兩個物體相 Μ生移㈣的情況。即檢測第_物體和第二 物體疋否同時存在大於第二 ^ ^ 、疋值的位置變化量,並在 所述兩組物體同時存在 第—預定值的位置變化量 枯進而判斷並得到控制信號。 具體地,如第16圖所示,在第 生移動的情況下,可以包括二體和第二物體均發 步驟來判斷該第一物體 19 M424539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和第一物體是否發生旋轉運動: 步驟164 :識別第-物體和第二物體的位置座標資訊。 在識別第-物體和第二物體的位置座標之前,首先應定 義第-和第二物體,例如,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 兩個物體在移動之前的位置座標分別為(Xa,Ya)、(xb,
Yb)’例如,如果XaMb,比較橫坐標以和Xb,根據 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則、橫坐標的物體可以設為第一 • 物體’較大橫坐標的物體可以設為第二物體;如果Xa =Xb時,則比較縱坐標Ya和Yb,將較大縱坐標所在的 ㈣設為第一物體’較小縱坐標的物體設為第二物體。 將第一物體移動前的座標設為第四等效座標資訊 (X4’ Y4 ),第二組物體移動前的座標設置為第五等效座 標資訊(X5,Y5)。第一組物體和第二組物體同時移動會 產生位置座標資訊的變化, ^ 然後追蹤第一物體和第二物體的移動狀態,將第一物體 和第一物體下一位置座標資訊分別記錄為第六等效座 才示資sfl (Χ6,Υ6)和第七等效座標資訊(χγ,γγ). 步驟165:獲取第一物體移動前後的第一向量或者第二 物體移動前後的第二向量’並根據第—向量以及第四、 第五和第七等效座標計算得到第二物體的第八等效座 標或者根據第二向量以及第五、第六和第七等效座標計 算得到第一物體的第九等效座標; 20 M424539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步驟⑽:根據第—物體和第二物體的移動狀態,將第 四、第五 '以及第八或者第九等效座標進行比較以得到 相應的位置比較資訊,根據所述位置比較資訊判斷是否 為奴轉運動’如果是’則發送控制信號,否則返回步驟 F其中步驟F為第7圖中的步驟702; 步驟167:根據控制信號執行控制操作,以執行與旋轉 動作相關聯的控制操作。 在本創作的-些實施例中,步驟165的具體實現為可以 通過向量座標轉換成一個物體動一個物體不動的情況 二行實施,即兩個物體位移變化的過程可以看做一個物 —動一個物體不動的情況。具體如下: 第Π⑴圓顯示了實際的第一物體以和 :目對移動的示意圖。而第Π⑷圖顯示了第二物體』 ^對於第―物㈣進行向量座標轉換的示意圖。 一體而言,第—物# 拉 F1和第二物體F2發生位移的過程 ^做為…目對於Η發生位移,其巾F1,和F2,八 :是…移動的下一個位置。 2刀 f/’在本創作的-個實施例中,向量座標轉換方法為.
顯而易見地,肖量F1,FI )根據第-物體的第四等效座標和第六等效座標二 2):向量Fl’F1’然後將-按向…移動到‘ β X F2的位置座標資訊為n效座標U8,γ8) ^4-X6 > Y4-Y6 21
Fl,FI,=F2, F2",即 r χ4 λ,, Ρ(Χ4-λ6> Υ4-υ6)=(Χ8_Χ7, γδ_γ7)> 由此可知 X8 = X7-X6 + )U,Υ8 = γ7 YfUV/) 1(3 ϊ卜Υ6 + Υ4 ’即F2n的第八等 效座標為(X7-X6 + X4,Υ7-Υ6 + Υ4 )。 在步驟166中,呈體為力a θ 體為在向篁座標轉換後,可認為F1 .相對靜止,F2相對發生# 發生移動。如第17(C)圖所示, 可§忍為F1和F 2的移動倍π , 和動清况與上述實施例的情況相同,
故可認為相當於F2的下—位置。明顯地,對第 一組物體和第二組物體進行向量座標轉換後的識別旋 轉手勢的方法與上文舟餓l 7nr ^ 、上文步驟706所示的方法相同,為減少 重複說明,此處省略對其進行描述。
100年11月30日^正替換頁 需理解,上述實施例為第二物體相對於第一物體的奸 變化: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指導,採用第—物體相: 於第一物體的座標變換亦能採用本創作實施例的方法 實現。而第π(ιυ圖則顯示了第—物體F1相對於第 二物體F2進行向量座標轉換的示意圖。具體而言,此 時第一物體Π和第二物體F2發生位移的過程可以 ㈣相對於F2發生位移,…,和F2,分別是以和 F2和動的下-個位置。具體的向量座標轉換方法鱼以 ^所述的窃向量座標轉換方法相同,此處不再做重複敍 这在向1座標㈣後,可^ Ρ2 A: ^ ^
矛夕動,如第π(Ε)圖所示,為相當於F 一位置,P】,, 的等效座標為第九等效座標(x 9,y 9 )。 22 ^4539 為要說明的是,步被士 ^ 據本貫施例的識別旋轉動作的流程步 執订與該旋轉運動相對應的旋轉操作還包括利 第”’且物體和第二組物體相對旋轉的角度資訊對例 如觸控裝置上的圖像物料進行控制操作。第-組物體 :第二組物體相對旋轉的角度可以用反正切函數、向 里余弦疋理等方法進行獲取,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 中,使用余弦定搜π 丨 ,
理仔到’而本創作實際的實現方法並不 限定於此種方法。且濟 成具體方法如上述實施例中求解旋轉角 度方法來進杆,+ ιΐ* T· rc 此處不再做重複敍述。 需要說明的是,名μ、+、%丄 在上述說明中所提及的等效座標或者等 效座標資訊可以由第一組物體和第二組物體的質心座 才不、重心座標或者第一組物體以I第二組物體中的任何 一個點的物理庙碑也主_ 厓铽來表不,以方便上述運算。顯然,普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通技術人員€可以用其他等同的手段來代替上述的座 ^ ^要此滿足判斷第一組和第二組物體之間的相對旋 轉運動的判斷即可。上述座標的示例只是出於示例的目 的,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 以下、、·σ s第18 _ 2 〇圖描述根據本創作實施例的用於觸 控裝置的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設備1 8〇。 如第18圖所示,用於觸控裝置的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 設備180包括檢測模組1 8卜觸碰物體數目確定模組】82 和物體旋轉運動確定模組183。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 23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施例中:該識別設備1 80還包括信號產生模組丨84。 /、中’所述檢測模組181沿者至少一個方向檢測所述觸 控裝置上由物體觸碰所引起的感應波形,例如:所述檢 測模組1 81能夠通過光學地、聲學地或者電學地獲得所 述感應波形,並且所述檢測模組181沿著第一方向檢測 物體觸碰所引起的第一感應波形以及沿著第二方向檢 測物體觸碰所引起的第二感應波形。所述觸碰物體數目 確定模組182根據檢測的所述感應波形、確定觸碰所述 觸控裝置的物體數目。所述物體旋轉運動確定模組183 在所述觸碰物體數目確定模組識別出所述物體數目為 多個時、用於判斷所述多個物體是否執行旋轉運動。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信號產生模組184在所 述物體旋轉運動確定模組確定所述多個物體執行旋轉 運動時生成控制信號’且根據所述控制信號在所述觸控 裝置上執行控制操作。 如第19圖所示’觸碰物體數目確定模組182包括運算 模組1821和輸出模組1 822。 其中,運算模組1821用於將所述感應波形中的每個感 應值與參考波形值進行比較,以判斷感應波形是否包括 上升趨勢波形和/或下降趨勢波形,並根據包括上升趨 勢波形和/或下降趨勢波形的所述感應波形的數目確定 觸碰所述觸控裝置的物體的數目,輸出模組1822輪出 M424539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觸碰所述觸控裝置的物體的數目。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運算模組1821還用於判斷 所述包括上升趨勢波形和/或下降趨勢波形的感應波形 與所述參考波形的兩個交點之間距離是否大於閾值,且 在判斷所述兩個交點之間的距離大於閾值時,將所述包 括上升趨勢波形和/或下降趨勢波形的感應波形作為有 效感應波形,以根據有效感應波形的數目確定觸碰所述 觸控裝置的物體的數目。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檢測模組181例如包括發射 換能器’所述發射換能器用於發射聲波。接收換能器, 所述接收換能器用於接收所述發射換能器發射的聲 波,所述觸控裝置在被觸碰後吸收部分的所述聲波,所 述接收換能器根據吸收的聲波產生所述感應波形。 如第20圖’所述物體旋轉運動確定模組183可以包括: 判斷模組1831,所述判斷模組1831用於在所述物體數 目為多個時,判斷所述多個物體是否可劃分成第—組物 體和第二組物體,其中所述第一組物體中彼此之間的相 對位置變化量以及所述第二組物體中彼此之間的相對 位置變化量小於第—預定值,在所述多個物體可劃分成 所述第一組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體時,判斷所述第—組 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體是否相對於彼此執行旋轉操作; 相對位置變化量確定模組I 832,所述相對位置變化量 25 M424539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確定模組1832用於獲得所述第一組物體的第一位置變 化量和所述第二組物體的第二位置變化量;以及 旋轉運動判斷模組1833,所述旋轉運動判斷模組“Μ 用於在所述第一位置變化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量均 小於第二預定值時,判斷未執行旋轉運動;在所述第一 位置變化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量中的一個小於所述 第二預定值時,根據小於所述第二預定值的所述第一位
置變化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量中的一個相對應的一 組物體的第-等效座標以及另一組物體的移動前後的 第二、第三等效座標來判斷所述第一組物體和所述第二 組物體是否執行相對旋轉運動;在所述第一位置變化量 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量均大於所述第二預定值時,分別 利用所述第-組物體的移動前後的第四、第六等效座標.
以及所述第:组物體的移動前後的第五、第七等效座: 來判斷所述苐一組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體是否執行2 對旋轉運動。 如上所述,在所述第一位置變化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 量中的一個小於所述第二預定值時,根據小於所述第二 預定值的所述第一位£變化量和戶斤述第〔位置變化量 中的一個相對應的一組物體的第一等效座標以及 =物體的移動前後的第二、第三等效座標來判斷所述第 、且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體是否執行相對旋轉運動此 26 M4245-39 100年11月30^^正替換¥ 時,所述旋轉運動判斷模組1833可以根據如下條件判 斷第一組物體和第二組物體是否發生相對旋轉運動: 1)獲得所述第一等效座標和所述第二等效座標之間連 線的斜率,並獲得所述第一等效座標和所述第三等效座 標之間連線的斜率,然後根據所述第一等效座標和所述 第二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以及所述第一等效座標 和所述第三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的差值來判斷所
述第一組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體是否發生旋轉運動。 2) 所述旋轉運動判斷模組1833用於根據所述第一等效 座標和第二等效座標的連線與所述第一等效座標和第 三等效座標之間的連線㈣度,_所述第—組物體和 所述第二組物體是否發生旋轉運動。 3) 所述旋轉運動判斷模組聰❹根據所述第一等效
ΤΙ述第二等效座標和所述第三等效座標的物理座 h關係,判斷所述第一物 +1 生旋轉運動。 物-和所…組物體是否發 如上所述,在本創作的—此 q旦& ‘貫施例中,在所述第-位置 艾化罝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 時,分別Μ ® 句大於所述第二預定值 -別利用所述第—組物體 等效座標以及所.< 動則後的卓四、第六 等… 物體的移動前後的第五、第七 荨效座軚來判斷所述第—组物 否執行相對旋轉運動。此時,:::第二组物體是 轉運動判斷模組1833 27 M424539 可以下述方式來判斷第 否發生旋轉運動: —組物體和第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在所述第一位置變化晋釦 卜 里和所述弟二位置變化量均大於 所述第二預定值時,獲取 筏取所逑弟六至苐四等效座標之間 的第一向量; 或者獲取所述第七至第 及 五等效座標之間的第二向量 以
第六和第七等效座標確定 根據所述第―一向量以及第四 所述第二組物體相㈣—组物體相對位置變化後的第 八:效座標或者根據所述第二向量以及第五、第六和第 七等效座標確定所述第-組物體相對第二組物體相對 位置變化後的第九等效座標。
此時’所述旋轉運動判斷模組1833可以按照如前所述 法中那來執行向量座標轉換,即相當於第一组物 體或者第二組物體未發生運動,而剩餘的一組相對於該 ,且發生旋轉運動。此處可以採用如前所述的旋轉判斷方 工、/、體而s,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旋轉運 動判斷模址1833用於在所述第-位置變化量和所述第 4置變化量均大於所述第二預定值時,獲得所述第四 等效座標和所述第五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或者所 =第五等效座標和所述第四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 率或者獲传所述第四等效座標和所述第八等效座標之 28 M424539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間連線的斜率或者所述第五等效座標和所述第九等效 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以及根據所述第四等效座標和所 述第五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以及所述第四等效座 標和所述第八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的差值或者所 述第五等效座標和所述第四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 以及所述第五等效座標和所述第九等效座標之間連線
的斜率的差值來判斷所述第一組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 體是否發生旋轉運動。
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位置變化量和所述第二位置 變化量均大於所述第二預定值時,旋轉運動判斷模組 1833進一步根據所述第四等效座標和第五等效座標的 連線與所述第四等效座標和第八等效座標之間的連線 的角度或所述第五等效座標和第四等效座標的連線與 所述第五等效座標和第九等效座標之間的連線的角 度,判斷所述第一組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體是.否發生旋 轉運動。可選地,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第 一位置變化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量均大於所述第二 預定值時,旋轉運動判斷模組1833可以 % 步根據所 述第四等效座標、所述第五等效座標和所述第八等效座 標的物理座標關係或所述第四等效座標、所述第五等六 座標和所述第九等效座標的物理座標關係來判斷所述 第一組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體是否發生旋轉運動。a 29 100牟11月30^多正替換頁 ^要說明的{,在上述說明甲所提及的等效座標或者等 蚨座標資訊可以由第一組物體和第二組物體的質心座 〜座標或者第一組物體以及第二組物體中的任何 個點的物理座標來表示,以方便上述運算。顯然,普 通技術人員也可以用其他等同的手段來代替上述的座 標,只要能滿足判斷第一組物體和第二組物體之間的相 子疑轉運動的判斷即可。上述座標的示例只是出於示例 的目的,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 根據本創作實施例的用於觸控裝置的多點旋轉運動的 δ '另又備,核測模組根據沿著所述觸控裝置的觸碰面上 的至少-個方向獲得由物體觸碰所引起的感應波形,觸 物肚數目確疋杈組根據參考波形來判斷感應波形的 升趨勢波形和/或下降趨勢波形的數目,準確地識別 出夕點觸碰物體數目。然後根據兩個物體的位置座標資 δ進行比較刀析,月b夠準確地識別旋轉操作並啟動與該 旋轉運動相對應的操作,以實現觸控裝置上對應的控制 物件的操作(例如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操作)。另外,在 該識別設備的設計中,大部分計算是在加減法下進行, 程式指令少。因此,對虚理哭梦 了处理等硬體性能要求低,便於 降低成本,並提高產品性價比。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 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 30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例”、“具體示例,,、戋“ _ 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 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且 /、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 點包含於本創作的至少—個 _ 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 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专性# 思拄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 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诚的1 極述的具體特徵、結構、單元或者 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竇#相丨y I 士 少Ί因貫知例或不例中以合適 的方式結合。 儘官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創作的电i 7丨 令a作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創作的原理和宗旨的情 況下可以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 型,本創作的範圍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限定。 【圖式簡單說明】 本創作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 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第1圖為本創作的實施例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設備的 識別流程圖; 第2圖為本創作的實施例的觸控裝置上的感應線的示 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設備 的中觸碰物體數目確定模組的執行步驟B的流程圖; 第4圖為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的感應波形與參考波形 的示意圖; M424539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第5圖為本創作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感應波形與參考波 形的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的再一個實施例的感應波形與參考波 形的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的—個實施例的檢測多點旋轉手勢的 檢須!J流程圖; 第8圖為本創作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檢測多點旋轉手勢 的識別旋轉手勢的檢測流程圖; 第9圖為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啟動順時針旋轉命令的示 意圖, 第1 0圖為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啟動逆時針旋轉命令的示 意圖; 第11圖為本創作的實施例的豎直方向跨象限啟動順時 針旋轉命令的一個示意圖; 第12圖為本創作的實施例的s直方向跨象限啟動逆時 針旋轉命令的另一示意圖; 第13圖為本創作的實施例的賢直方向跨象限啟動順時 針旋轉命令的一個示意圖; 第14圖為本創作的實施例的豎直方向跨象限啟動逆時 針旋轉命令的另一示意圖; 第1 5圖為本創作的實施例的獲取 j λ肥丨』η又取兩物體之間相對旋轉 的角度的示意圖; 32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一實施例的檢測多點旋轉手勢的 第16圖為本創作的另 檢測流程圖; 第17(A)圖為本創作& +〜作的另一實施例的兩物體F1和F2 相對旋轉移動的示意圖; 第17 ( B)圖$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步驟1 66中的向量 座標平移示圖; 第17( C)圖為本創作的另—實施例的等效手勢示意圖;
第17 ( D )圖為本創作的再一實施例步驟丨66中的向量 座標平移示圖; 第17 ( E )圖為本創作的再一實施例的等效手勢示意圖; 第18圖為本創作的實施例識別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第19圖為本創作實施例的觸碰物體數目確定模組的结 構示意圖;以及
第20圖為本創作實施例的物體旋轉運動確定模組的結 構不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 : X方向感應線 12 : Y方向感應線 400、500、61 :感應波形 401、501 :參考波形 A、C、B’ 、D’ :上升點 B、D、A’ 、C’ :下降點 33 M4245.39 62、63 :衰減缺口 60 :預設參考波形 180 :識別裝置 1 8 1 :檢測模組 1 82 :觸碰物體數目確定模組 183 :物體旋轉運動確定模組 184 :信號產生模組 1821 :運算模組 1822 :輸出模組 1831 :判斷模組 1 8 3 2 :相對位置變化量確定模組 1833 :旋轉運動判斷模組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34

Claims (1)

  1. M424539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六、申請專利範圍: L —種用於觸控裝置的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 檢測模組,所述檢測模組沿著至少一個方向檢測所述觸控裝置上由物體 觸碰所引起的感應波形; 觸碰物體數目確定模組,所述觸碰物體數目確定模組根據檢測的所述感 應波形確定觸碰所述觸控裝置的物體數目;以及 物體旋轉運動確定模組,所述物體旋轉運動確定模組在所述觸碰物體數 φ 目球定模組識別出所述物體數目為多個時、用於判斷所述多個物體是否 執行旋轉運動。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觸碰物體數 目確定模組進一步包括; 運算模組,所述運算模組將所述感應波形中的每個感應值與參考波形值 進行比較’以判斷感應波形是否包括上升趨勢波形和/或下降趨勢波 形’並根據包括上升趨勢波形和/或下降趨勢波形的所述感應波形的數 φ 目確定觸碰所述觸控裝置的物體的數目;和 輸出模組’所述輸出模組輸出觸碰所述觸控裝置的物體的數目。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運算模組還 用於判斷所述包括上升趨勢波形和/或下降趨勢波形的顏波形與所述 參考波形的兩個父點之間距離是否大於閾值,且在判斷所述兩個交點之 間的距離大於閾值時,將所述包括上升趨勢波形和/或下降趨勢波形的 感 35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 應波形作為有效感應波形,以根據有效感應波形的數目確定觸碰所述觸 控裝置的物體的數目。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模組包 括通過光學地、聲學地或者電學地獲得所述感應波形。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模組包 括: 發射換能器,所述發射換能器用於發射聲波; 接收換能器,所述接收換能器用於接收所述發射換能器發射的聲波,所 述觸控裝置在被觸碰後吸收部分的所述聲波,所述接收換能器根據吸收 的聲波產生所述感應波形。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模組沿 著第一方向檢測物體觸碰所引起的第一感應波形;以及 沿著第二方向檢測物體觸碰所引起的第二感應波形。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運算模組根 據所述第一和第二感應波形中最大數目的上升趨勢波形和/或下降趨勢 波形來確定觸碰物體的數目。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運算模組進 一步包括: 比較單元,所述比較單元將感應波形的當前感應值與參考波形值進行比 較;如果所述感應波形的當前感應值大於所述參考波形值’且所述感應 波形的前一個感應值小於所述參考波形值,則判斷所述感應波形包括上 M424539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升趨勢波形;如果職波_當概應值持㈣參考波形值,且 所述感應波形的前-個感應值大於所述參考波形值,則判斷 所述感應波形包括下降趨勢波形。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触在於,所述物體旋轉運 動確定模組包括: 判斷模所述判斷模組用於在所述物體數目為多個時判斷所述多個 物體是否可劃分成第—組物體和第二級物體,其中所述第—組物體中彼 ,1勺相對位置安化$以及所边第二組物體中彼此之間的相對位置 幹-置J方、帛卩之值’在所述多個物體可劃分成所述第一組物體和所 乂 物&時’判斷所述第—組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體是否相對於彼 此執行旋轉操作; 相對位詈鐵各旦41 A 里疋模組’所述相對位置變化量確定模組用於獲得所述 第一組物體的第—位置變化量和所述第二_體的第二位置變化量;以 轉運動顺模組,所職轉運動酬模組用於: 在所述第—4 、 冑化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量均小二預定值時,判 斷未執行旋轉運動; 在所述第一Μ 預定值時 交化$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量中的一個小於所述第二 位番丹 、於所述第二預定值的所述第一位置變化量和所述第二 丨儿夏變化量中 體的h 的—個Μ應的-祕體的第-等效座標以及另-組物 的矛夕動前後的哲- 組物邮θ 、-、第二粒座標來判斷所述第-組物體和所遂第-否執竹相對旋轉運動;以及 37 M424539 100年〗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麵箱位置變化#和所述第:位置變化量均大於所述第二預定值 ^•刀別_所述弟_組物體的移動前後的第四、第六等效座標以及所 逸第二組物體的移動前後的第五、第七等效座標來判斷所述第一组物體 和所述第二·崎體是否執行相對旋轉運動。 , ’如申凊,利爾9項舰_m備細祕,在僅所述第一位 置文化里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量中的一個小於所述第二預定值時,所述 ㈣運關斷獲得所述第-等效座標和騎第二等效座標之間連 線的斜率’並獲得所述第一等效座標和所述第三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 率,然後根據所述第一等效座標和所述第二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以 及所述第-等效座標和所述第三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的差值來判 斷所述第-組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體是否發生旋轉運動。 11.如申清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在僅所述第一位 置變化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量中的—個小於所述第二歡值時,所述 旋轉運動判斷模組用於根據所述第一等效座標和第二等效座標的連線 » 觸述第-等效座標和第三等效座標之_連線㈣度,判斷所述第一 組物體和輯帛二婦體是碰生旋轉運動。 12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在僅所述第一位 置變化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量中的—個小於所述第二歡值時,所述 旋魏動酬模_於根_述第—等效座標、所述第二等效座標和所 述第三等效座標的物理座棚係,判斷所述第—組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 體是否發生旋轉運動。 38 料24539 a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運動判 斷模組用於在所述第一位置變化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變化量均大於所沉 第一預定值時, 獲取所述第六至第四等效座標之間的第一向量; 或者獲取所述第七至第五等效座標之間的第二向量;以及 根據所述第-向量以及第四、第六和第七等效座標確定所述第二組物體 相對第一組物體相對位置變化後的第八等效座標或根據所述第二向量 以及第五、第六和第七等效座標確定所述第一組物體相對第二組物體相 對位置變化後的第九等效座標。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3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運動 判斷模組在確定所述第八等效座標或所述第九等效座標之後: 獲得所述第四等效座標和所述第五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或所述第 五等效座標和所述第四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 獲得所述第四等效座標和所述第八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或所述第 五等效座標和第九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以及 根據所述第四等效座標和所述苐五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以及所述 第四等效座標和所述第八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的差值或所述第五 等效座標和所述第四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以及所述第五等效座標 和所述第九等效座標之間連線的斜率的差值來判斷所述第一組物體和 所述第二組物體是否發生旋轉運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在確定所述第 八等效座標或所述第九等效座標之後,所述旋轉運動判斷模組根據所述 39 100年11月30日修正替換頁 第四等效座標和第五等效座標之間的連線與所述第四等效座標和第八 等效座標之f麵連線的肖度或所述第五等效座標和第四等效座標之間 的連線與所述第五等效座標和第九等效座標之間的連線的角度,判斷所 述第一組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體是否發生旋轉運動。 如申請專利範_ 13項所賴制設備,其特徵在於,在確定所述第 八等效座標或所述第九等效座標之後’所述旋轉運動判斷模組根據所述 第四等效座標、所述第五等效座標和所述第八等效座標的物理座標關係 或所述第四等效座標、所述第五等效座標和所述第九等效座標的物理座 標關係’判斷所述第-組物體和所述第二組物蚊否發生旋轉運動。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識別設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信號產生触’酿信紐生做摘聽體_物確賴組破定所 述多個物雜機概動啦祕制钱,且根據輯㈣錄在2述 觸控裝置上執行控制操作》
TW100214941U 2011-03-31 2011-08-11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multipoint rotating move TWM424539U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1899 2011-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24539U true TWM424539U (en) 2012-03-11

Family

ID=454612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214941U TWM424539U (en) 2011-03-31 2011-08-11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multipoint rotating move
TW100128771A TWI457798B (zh) 2011-03-31 2011-08-11 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方法及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8771A TWI457798B (zh) 2011-03-31 2011-08-11 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43065B2 (zh)
EP (1) EP2691838A4 (zh)
CN (2) CN102736771B (zh)
TW (2) TWM424539U (zh)
WO (1) WO20121299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50769A1 (en) * 2012-04-10 2013-10-16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Display inpu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771B (zh) * 2011-03-31 2016-06-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旋转运动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KR20130052749A (ko) * 2011-04-15 2013-05-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기반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03246440A (zh) * 2012-02-03 2013-08-14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坐标轴比例与差值旋转画面的方法
CN103488318A (zh) * 2012-06-13 2014-01-01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多点触控的对象侦测方法与对象侦测系统
JP6163733B2 (ja) * 2012-11-09 2017-07-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772802B2 (ja) * 2012-11-29 2015-09-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25277B2 (ja) * 2013-02-20 2015-12-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コンテンツ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ンツ表示プログラム
KR102156799B1 (ko) * 2013-09-03 2020-09-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화면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3902132A (zh) * 2014-03-20 2014-07-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式触摸屏、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812978B (zh) * 2016-04-06 2019-06-07 贵州翔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耳机触摸控制方法、耳机及触摸控制系统
CA3071758A1 (en) 2019-02-07 2020-08-07 1004335 Ontario Inc. Methods for two-touch detection with resisitive touch sensor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and sysyems
CN114780009A (zh) * 2022-05-24 2022-07-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三维对象旋转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9122B2 (en) * 2004-07-30 2013-07-02 Apple Inc. Gestures for touch sensitive input devices
US7138983B2 (en) * 2000-01-31 2006-11-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interpreting path of designated position
CN1306386C (zh) * 2002-12-19 2007-03-21 刘新斌 直射式表面声波触摸屏
US20070109280A1 (en) * 2005-11-15 2007-05-17 Tyco Electronics Raychem Gmb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tie events in a system that responds to multiple touches
TW200807905A (en) * 2006-07-28 2008-02-0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Control method with touch pad remote controller and the utilized touch pad remote controller
US20080180399A1 (en) * 2007-01-31 2008-07-31 Tung Wan Cheng Flexible Multi-touch Screen
US8681104B2 (en) * 2007-06-13 2014-03-25 Apple Inc. Pinch-throw and translation gestures
US9335869B2 (en) * 2007-10-01 2016-05-10 Ig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lift off on a touchscreen
EP2232355B1 (en) * 2007-11-07 2012-08-29 N-Trig Ltd. Multi-point detection on a single-point detection digitizer
EP2210165A4 (en) * 2007-11-09 2013-06-12 Cirque Corp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TRACKING MULTIPLE OBJECTS ON A TOUCH PAVING USING A DATA COLLECTION ALGORITHM THAT ONLY DETECTS AN OUTER EDGE OF OBJECTS AND ASSUMES THAT EXTERIOR EDGES DEFINE A SINGLE BIG OBJECT
CN101187844A (zh) * 2007-12-04 2008-05-28 马健 红外电子白板多重接触的处理办法
JP2009140368A (ja) * 2007-12-07 2009-06-25 Sony Corp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入力方法、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460621B (zh) * 2008-01-21 2014-11-1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可供進行多物件操作之觸控板及應用其中之方法
WO2009093241A2 (en) * 2008-01-23 2009-07-30 N-Trig Ltd. Graphical object manipulation with a touch sensitive screen
JP2009176114A (ja) * 2008-01-25 2009-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CN101498985B (zh) * 2008-01-30 2012-05-30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供进行多对象操作的触控板及应用其中的方法
US8446373B2 (en) * 2008-02-08 2013-05-2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ed adjustment based on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multiple objects contemporaneously in a sensing region
CN101526865B (zh) * 2008-03-06 2012-01-11 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侦测多指触的方法
US8788967B2 (en) * 2008-04-10 2014-07-22 Perceptive Pixel, Inc. Methods of interfacing with multi-input devices and multi-input display systems employing interfacing techniques
EP2300899A4 (en) * 2008-05-14 2012-11-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POSITIONS OF MULTIPLE TOUCH INPUTS
US20090322701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wo simultaneous touches and gestures on a resistive touchscreen
TW201007519A (en) * 2008-08-08 2010-02-16 Chi Hsin Electronics Corp Touch-controll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corresponding touch panel
TWI387914B (zh) * 2008-08-13 2013-03-01 Au Optronics Corp 投影式電容觸控裝置、及識別不同接觸位置之方法
US20100088595A1 (en) * 2008-10-03 2010-04-08 Chen-Hsiang Ho Method of Tracking Touch Inputs
TW201023018A (en) * 2008-12-12 2010-06-16 Asustek Comp Inc Touch panel with multi-touch function and multi-touch detecting method thereof
US9262016B2 (en) * 2009-01-05 2016-02-16 Smart Technologies Ulc Gestur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interactive input system employing same
US20100328249A1 (en) * 2009-06-25 2010-12-30 Stmicroelec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Capacitive-inductive touch screen
FR2948471B1 (fr) * 2009-07-21 2016-02-26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localisation d'au moins un toucher sur une surface tactile d'un objet
TW201122969A (en) * 2009-12-17 2011-07-01 Weltrend Semiconductor Inc Multi-touch command detecting method for touch surfac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1840295A (zh) * 2010-03-10 2010-09-22 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触摸屏多点触摸检测方法
TWI605359B (zh) * 2010-04-02 2017-11-1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之手勢辨識方法與手勢辨識裝置
CN101813995A (zh) * 2010-05-12 2010-08-25 福州锐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感应式电子白板识别手势的方法
CN101984396A (zh) * 2010-10-19 2011-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旋转手势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736771B (zh) * 2011-03-31 2016-06-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旋转运动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2736838B (zh) * 2011-03-31 2016-06-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旋转运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50769A1 (en) * 2012-04-10 2013-10-16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Display inpu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9164611B2 (en) 2012-04-10 2015-10-20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Display inpu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ouch panel por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91838A1 (en) 2014-02-05
WO2012129902A1 (en) 2012-10-04
CN102736771B (zh) 2016-06-22
EP2691838A4 (en) 2014-10-01
US8743065B2 (en) 2014-06-03
CN102736771A (zh) 2012-10-17
CN202120246U (zh) 2012-01-18
US20120249440A1 (en) 2012-10-04
TW201239702A (en) 2012-10-01
TWI457798B (zh) 2014-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24539U (en)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multipoint rotating move
TWI362607B (zh)
TWI496041B (zh) 二維觸碰感測器
TWI231453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pressing inaccuracies on a touch panel
WO2017045375A1 (zh) 触控感测电极、触控感测方法及设备
TW201037584A (en) Posistion apparatus for touch device and posis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20154313A1 (en) Multi-touch finger regist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TW201207710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alyzing positions
TWM424538U (en)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multipoint zoom movement
TW201015411A (en) Capacitive touch pad and touch point detecting method thereof
TWI467425B (zh) 多點旋轉運動的識別方法和裝置
TW201110007A (en) Capacitive touch system with noise immunity
TWM428422U (en) Edge grip detection device of a touch panel
TWI581171B (zh) 多點手勢識別方法及多點平移手勢的識別裝置
Guimbretière et al. Bimanual marking menu for near surface interactions
JP2015500545A (ja) 容量近接ベースのジェスチャ入力システム
JP2014531676A (ja) 電子書籍のページ変換方法、装置及び携帯機器
TWI48808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觸控感測方法
TWI470496B (zh) 觸控面板之觸點座標的取樣方法
JP5692764B2 (ja) 対象物検出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装置
TWI478017B (zh)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方法
TWI239480B (en) Input method and control module defined by initial location and moving direction and the electronic product thereof
TW200828090A (en) Touch input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the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TW201220164A (en) Detection method of multi-touch for touch panel and related detecting apparatus thereof
TWI270819B (en) Drag-touch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module for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