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394564U - Wafer level LED package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Wafer level LED package structur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394564U TWM394564U TW099212646U TW99212646U TWM394564U TW M394564 U TWM394564 U TW M394564U TW 099212646 U TW099212646 U TW 099212646U TW 99212646 U TW99212646 U TW 99212646U TW M394564 U TWM394564 U TW M394564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conductive
- light
- positive
- negativ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bump conn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61—Disposition
- H01L2224/1615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1622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16225—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係有關於—種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尤指一 種用於增加發光效率及散熱效果之晶圓級發光二極體封 裝結構。 ’ 【先前技術】 請參閱第一圖所示,習知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包括 :一發光本體1 1 cl、兩個分別設置於該發光本體1 1 a上之正極導電層Pa及負極導電層Na、三層依序堆 疊在該發光本體1 1 a上且鄰近該正極導電層p a之ΓΓΟ 層、Si02層及Ti/Al/Ti/Au廣(反射層)、一形成於該正 極導電層P a及該負極導電層Na之間且包圍該正極導 電層Pa與該負極導電層1^3的外側邊之光阻層2 a ' 及兩個分別設置在該正極導電層P a及該負極導電層N a上端之導電層3 ^。然而,習知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的叙光效率及散熱效果皆不甚该想。 緣是’本創作人有感上述缺失之可改善,悉心觀察 且研究之,並配合學理之運伟,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 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創作。 【新型内容】 本創作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晶圓級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其能夠有效的增加發光效率及散 熱效果。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捧據本創作之其中一種方 案,提供一種晶圓級發光二極襻封裝結構,其包括:一 發光單元、一反射單元、一第導電單元及一第二導電 ίί本該發光單元具有—顧本體…設置在該 導電層本體、一成形於該發光本體上之正極 射單^右祕树光本體上之貞極導電層。該反 並::开:Γ 該正極導電層及該負極導電層之間 ΐ:Γ=?本體上以包圍該發光本體外側之反J 曰w #電早凡具有一成形於該正極導電層上之第 3 層負極導電層上之第-負極ί 上^第導電早70具有—成形於該第一正極導電層 之及—成形於該第一負極導電層上 之第一負極導電結構。 囚此 光阻〜使Γ:=益效果在於:本創作可省略習知 =層的㈣’而直接.透過絲而成形之分散 拉格反射層(Distributed Bmgg RefleetQr,職)來作^ 二用於反射光狀反鮮元,0此本創料但可以透過 为散式布拉格反射層的使用來增加發光效率(加 被該反射單元反射的機率),且本創作亦可因為省略 光阻層的制喊少導祕徑,糾增加散熱縣。°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之特徵及技術内容,往 · 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與附圖,然· 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實施方式】 - 請參閱第二圖、及第二Α圖至第二j圖所示,本創 作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晶圓級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的製 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S100為:請配合第二圖及第二A圖所示,提供 具有多個發光單元1之晶圓w(圖式中只顯示出該晶 4/17 M394564 圓w上的其中一個發光單元丄),其中每一個發光單元1 具有一基板本體1 Q、ϋ在該基板本體1 Q上之發 光本體1卜—成形於該發光本®1 1上之正極導電層 Ρ (例如ρ型半導體材料層)、一成形於該發光本體1 1 上之負極導電層Ν (例如㈣半導體材料層)、及一成形 於戎發光本體11内之發光區域Α。 二此外,該基板本體1〇為一氧化鋁基板丄〇〇,且 ,么光本ϋ1 1具有—成形於該氧化鋁基板1 〇 〇上之 氮化鎵負電極層1 ] Q及—成形於該氮化鎵負電極屬1 1 0上之氣化錄正電極層1 1 1。此外,紅極導i層 P成形於該氮化鎵正電極層i i i上,該負極導電層N 成形於該氮化鎵負電極層i丄Q上,且該正極導電^ p 的上表面具有-正極導電區域ρι,該負極導電層^的 上表面具有一負極導電區域N1。另外,該發光區域A (光源被激發出來的地方)形成於該氮化鎵負電極層工 1 0與δ亥氮化蘇正電極層1 1 1之間。 步驟S102為··請配合第二圖及第二Β圖所示,切除 該發光本體1 1的-部分,以露出該基板本體】〇上表 面的外圍區域Η。換言之,如第圖所示,當該氮化 鎵負電極層11〇的—部分與該氮化鎵正電極層工11 的-部分被移除後,該氧化絲⑽上表 區域Η被外露出來。 Μ 步驟S104為:請配合第二圖、及第二〇圖至第二D 圖所示,成形-反射層2 〇 (例如該反射層2 〇可由反 射材料R經過㈣而成,如同第二c圖至第二〇圖的過 程所示),其位於該正極導電層P及該負極導電層]^之間 5/17 M394564 並且位於該基板本體1 0的外圍—H上以包圍該發光 本肢11的外側並露出該正極導電層p及該負極導電層 N。依據不_設計需*,該反料2 ◦可使用任何的 絕緣反射材料,例如:該反射層2 Q可為—透過電聚而 成形之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層。換言之,該反射層2 〇的 一部分成形於該氮化鎵負電極層i i ◦的部分上表面上 及該氮化鎵正電極層i i i的部分上表面上並且位於該 正極導電層P與該負極導電層N之間。另外,依據不同 的,計需求,該反射層2 Q的-部分可覆蓋於該正極導 電層P的-部分正極導電區域”上及該負極導電層N 的一部分負極導電區域N1上。 步驟S106為:請配合第二圖及第二E圖所示,成形 -第;-導電層Ml於每-個發光單w之該正極導電層 P、该負極導電層N及該反射層2〇上,其中 一: 電層Μ 1為-層透過無電鍍的方式(例如:物^ ¥ 化學蒸鍍或濺鍍等方法)以成形於每—個發光dd 、 該正極導電層P、該負極導電層N及該反^ = 1之 導電金屬層。 a d U上之 步驟S108為:請配合第二圖及第二F圖戶_ 部分之第一導電層M丄(例如透過蝕刻的^斤不:移除 述部分之第-導電層Ml )’以分別成形多個;:::亡 元3於該些發光單元1上,其中每—伽堂、等电早 —導雷罝开q 具有一成形於每一個正極導電層p上之第一 干〜d 3 P及-成形於每-個負極導電層N上之帛極導電層 層3 N。換言之,該第一正極導電層3 ?與;土極導電 導電層3 N彼此絕緣,域第-正㈣第一負極 *電層3 P成形於 6/17 其餘的正極導電區域p i上及一部分反射屛 第-負極導電層3 N成形於其餘的負極導^域 —部分反射層20上。 丄及 —步驟S110為:請配合第二圖及第二G圖所示 -第二導電結構Μ2於每-個發光單w之—部分及料 層20上及位於每一個發光單元it 及第-負極導電層-上,其中該第二以 =2可透過無電艘的方式(例如:物理紐、化學蒸= 或濺鍍等方法)以成形於每一個發光單元i之—呷八= 射層2 0上及位於每一個發光單元丄上端之第; 電層3 P及第一負極導電層3n上。 立步驟S112為:請配合第二圖及第二η圖所示,移除 邛刀之第二導電結構Μ 2 (例如透過蝕刻的方式以移除 上述部分之第二導電、纟t#M2 ),以分職料 ς =元4於該些第-導電單U上,其中每—個第^ 電早7〇 4具有一成形於每一個第一正極導電層3 ρ上之 第-正極導電結構4 Ρ及-成形於每-個第—負極導 層3 Ν上之第二負極導電結構4 Ν。 ”舉例來說,該第二正極導電結構4ρ由至少三層導 電金屬層透過電鍍的方式相互堆疊所組成,且該第二負 極導電結構4 Ν由至少三層導電金屬層透過電鍍的方式 相互堆疊所組成,其中上述至少三層導電金屬層為一銅 層CU、—鎳層Ni及—金層或錫層Au/Sn ,該鎳層抓成 形於該鋼層Cu上,且該金層或錫層Au/Sn成形於該鎳 層Ni上。 ' 另外,依據不同的設計設求,該第二正極導電結構 7/17 由至少兩層導電金屬層透過電鍍的方式相互堆 豐所組成,且該第二負極導雷沾 導電全屬屛透過雷㈣…冓4亦可由至少層 曰、電㈣方式相互堆4所組成,其中上述 『少金屬層為-鎳層Μ及-金層或錫層Au/ η ’且11钱層Au/Sn細彡於該鎳層μ上。換言 f、:只要是由兩層以上的導電金屬層相互堆疊之第二正 及由兩層以上的導電金屬層相互堆疊之 弟二負極導電結構4Ν,皆為本創作所保護之範田壽。 將該 成形 透過 步驟S114為:請配合第二圖及第二ι圖所示 晶圓W翻轉’並置於—耐熱之高分子基板s上。 步驟S116為:請配合第二圖及第二I圖所示 一營光層5於每-個發光單元工的底端。換言之、〜 將該晶®W_的方式,以將該螢光層5·於該氧化 =基板1 Q Q的底面。此外,上述㈣光層5可依據不 5 =使用需求’而選擇為:由有與螢光粉所混合形成 ^光膠H《由〶氧樹脂與螢光粉所混合形成之榮光 勝體。 步驟sm為:請配合第二圖及第二】圖所示,延著 上了 I圖之X-X線以進行切割過程,以將該晶圓w切割 、'夕個设蓋有f ^層5之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z,且透 ^少兩侧球B (_膏)以將每-個發光二極體封 電性連接於—電路板C上,其中每-個發光二 本=封I纟#構2從該發光區域A產生通過該榮光層5之 =^ ’以進行照明的需求。此外,有一部分從該發光 1°二丨所產生的光束1投向下方,且該些投向下方的光 又至-亥正極導電層p、該負極導電層N及該反射層2 8/17 0的反射而產生向上投光效果。 藉此’由上述第二J圖可知 [種曰曰圓級發光二極體封I结構Z,其包括:一發光 、-反射單元2、—第一導電單元3、一第二導 電單元4及一螢光層5。在去墙 ^ ^ - ±-r m,, 者,第一貫施例的晶圓級發 極,脰封裝結構Z透過至少兩層錫 電性連接於—電路板c上。 ) 八中3亥發光單元1具有一基板本體1 0、一設置 在该基板本體1 0上之發光本體1 1、= 1上之正極導電層P、—成形於該發光本體i i 之負極導電層N、及—成形於該發光本體i i内之發 =區域广。另夕卜,該基板本體10為一氧化紹基板10 且。玄發光本體1 1具有一成形於該氧化紹基板工〇 2之氮化鎵負電極層11Q及—成形於該氮化鎵負電 :二1 10上之氮化鎵正電極層1 1 1。此外,該正極 v電層P成形於該氮化鎵正電極層i丄丄上,該負極導 電層N成形於該氮化鎵負電極層i i 〇上,且該正極導 電層p的上表面具有一正極導電區KP1,該負極 層N的上表面具有一 負極導電區域N1。 再者’該反射單元2具有一成形於該正極導電層p 及该負極導電層N之間並且成形於該基板本體1〇上以 包圍該發光本體1 1外側之反射層2 〇。依據不同的設 十品求’該反射層2 〇可使用任何的絕緣反射材料,例 如·該反射層2 〇可為一透過電漿而成形之分散式布拉 反射層。另外,依據不同的設計需求,該反射層2 Q 、°卩刀覆盒_於該正極導電層P的一部分正極導電區域 9/17 M394564 P1上及該負極導電層N的一部分負本 。 、迦—電區域N1上 此外’該第-導電單S3具有-成形 層P上之第一正極導電層3卩及―成形、以正極V電 N上之第-負極導電層3N。另外,該笫j負極導電層 3 P與該第-負極導電層3N彼此絕^,If極=電層 導電層3P成形於其餘的正極導電區域p1上第,極 反射層2 0上’該第一負極導電層3 N成开二 極導電區域N1及一部分反射層2〇上。 、、 另外,該第f導電料4具有-成形於該第-正極 導電層3 P上之第二正極導電結構4 p及—成形於 -負極導電層3N上之第二負極導電結構❹。、〆 此外,該料層5成形於該發光單元i的底部。換 言之’該榮光層5成形於該發光單元1之氧化喊板工 〇 0的底部,以配合該發光區域A所產生之光束l來提 供白色光源田然’該螢光層5的上表面可形成一粗糖 的研磨表面,以增加光源的出光效率。 請參閱第二®所示.,賴作第二實_提供一種晶 圓級發極體封|結構z ’其包括:一發光單元工、 -反射早、-第—導電單元3、—第二導電單元4 及-螢光層5。由第三圖與第二】圖的比較可知,第二 實施例與第-實施例的差別在於:第二實施例可以省略 第一實施例的步驟_(如第二B圖所示,切除該發光 本脱1 1的邛刀,以露出該基板本體1 〇上表面的外 圍區域Η )’因此該氡化鎵負電極層1 1 〇的外圍不會被 切除另外"績光層5的下表面可形成―粗糙的研磨 10/17 M394564 表面,以增加光源的出光效率,亦即該螢光層5的下表 面為一位於該螢光層5和該基板本體1 0之間之粗糙表 面。 請參閱第四圖、及第四圖至第四C圖所示,本創作 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最大的差別在於:在第三實施 例中,於「將該晶圓W翻轉,並置於一对熱之高分子基 板S上」之步驟後,更進一步包括: 步驟S200為:請配合第四圖及第四A圖所示,切割 該晶圓τ /,以使得該晶圓W的上表面形成多個位於該些 發光單元1之間之凹槽G。 步驟S202為:請配合第四圖及第四Β圖所示,成形 螢光材料(圖未示)於該些凹槽G内及該些發光單元1 的上表面。此外,上述的螢光材料可依據不同的使用需 求,而選擇為:由矽膠與螢光粉所混合形成之螢光膠體 、或由環氧樹脂與螢光粉所混合形成之螢光膠體。 步驟S204為:請配合第四圖及第四Β圖所示,固化 該螢光材料,以形成一螢光層5於每一個發光單元1的 底端及周圍。 步驟S206為:請配合第四圖及第四Β圖所示,延著 第四Β圖之Υ-Υ線以切割位於該些凹槽G内之螢光層5 及位於該些凹槽G下方之晶圓W,以將該晶圓W切割成 多個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Ζ。 步驟S208為:請配合第四圖及第四C圖所示,透過 至少兩個錫球Β (或錫膏)以將每一個發光二極體封裝 結構Ζ電性連接於一電路板C上,其中每一個發光二極 體封裝結構Ζ從該發光區域Α產生通過該螢光層5之光 11/17 M394564 束L,以進行照明的需求。 由上述第四c圖可知,本創作第三實施例血 ^貫_最大的差別在於:該螢光層5成形於該料 單兀1的底部及周圍,以配合該發光區域A所 束L來提供白色光源。 (九 清參閱第五圖所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提供-種晶 圓級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z,其包括:—發光單元工、曰 一反射單元2、—第—導電單S3 —第二導電單元4 及一螢光層5。由第五圖與第四C圖的比較可知,第四 貫施顺第三實施例的差別在於:在第四實施例中,該 氮化鍊負電極層1 1 Q的外圍不會被切除。另外 光層5的下表面可形成—姆的研磨表面,以增加= 的出光效率,亦即該營光層5的下表面為—位於該、 層5和錄板本體1 〇之間之粗链表面。 絲上所述,本創作晶圓級發光二極體封 製作方法的特點在於: 攝及其 本創作可省略習知光阻層的使用,而直接以— 透過電漿而成形之分散林拉格反射層來作為—用於反 射光源之反射單元2,目此本創作不但可以透過該分散 式布,格反射層的使絲增加發光效率(加強光源被“ 反射單元反射的機率)’且本創作亦可因為省略習知光阻 層的使用而減少導熱路徑,進而增加散熱效果。 2、舉例來說,該螢光層5可成形於該發光單元1 之氧化鋁基板1 〇 〇的底部,以配合該發光區域A所產 生之光束L來提供白色光源。以第二實施例而言,該螢 光層5成形於該發光單元丄的底部及周圍,以配合該發 12/17 M394564 光區域A所產生之光朿L來提供白色光源。 3、本創作之反射單元2之反射層2 0包圍該發光 單元1之發光本體1 1的外侧,以用於有效地保護該發 光單元1的外圍區域。當然,本創作反射單元2的反射 層2 0亦可不用包圍該發光單元1之發光本體1 1的外 侧。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 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 内容所為之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為習知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之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製作方法之第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二A圖至第二J圖分別為本創作製作方法之第一實施 例之製作流程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側視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製作方法之第三實施例之部分流程圖; 第四A圖至第四C圖分別為本創作製作方法之第三實施 例之部分製作流程示意圖;以及 第五圖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側視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習知] 發光本體 11a 正極導電層 Pa 負極導電層 Na 光阻層 2 a 導電層 3 a 13/17 M394564
[本創作] 晶圓 W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Z 發光單元 1 基板本體 10 氧化鋁基板 10 0 發光本體 1 1 氮化鎵負電極層 110 氮化鎵正電極層 111 正極導電層 P 正極導電區域 P 1 負極導電層 N 負極導電區域 N 1 發光區域 A 反射材料 R 反射單元 2 反射層 2 0 第一導電層 Ml 第一導電單元 3 第一正極導電層 3 P 第一負極導電層 3 N 苐二導電結構 M2 第二導電單元 4 第二正極導電結構 4 P 第二負極導電結構 4 N 螢光層 5 高分子基板 S 電路板 C 錫球 B 光束 L 14/17
Claims (1)
- 申請專利範圍: 種晶圓級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其包括: -發光早7L ’其具有-基板本體、—設置在該基板本 體上之發光本體、―成形於該發光本體上之正極導 電層、及一成形於該發光本體上之負極導電層丨^ 一ίϊί元’其具有一成形於該正極導電層及:負極 V電層之間ϋ且成祕職板本體上 本體外側之反射層; 图hx先 一第一導電單元,其具有—成形於該正極導電層上之 第-正極導電層及—成形於該貞 負極導電層, ·以及 之弟 一 I:電具有-成形於該第-正極導電層 弟—场*電結構及—成形於該第—負極導電 層上之第二負極導電結構。 ^ p專利粑圍第:項所述之晶圓級 板本體為一氧化嶋,該發= ,^ ,方、°亥氧化鋁基板上之氮化鎵負電極層及一 搞^於㈣切負電極層上之氮化鎵正電極層:該正 導電層成形於該氮化鎵正電極 於該氮化鎵負電極層的;分上表===: 極層的部分上身而 氮化叙正電 導電層之間。位於該正極導電層與該負極 ::睛述之晶圓級發光二極體封裝 域,該負Ιΐΐ層的上表面具有一正極導電區 、極導电層的上表面具有—負極導電區域,且 15/17 4 的一部分覆蓋於該正極導電層的-部分正極 i電S域上及_極導電層的—部分負極導電區域上 ^口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晶圓級發光 =其中該第-正極導電層與該第-負極導二Ϊ 區:及二第;電層成形於其餘的正“電 •X上及邛刀反射層上,該第一負極導電屑 其餘的負極導電區域及-部分反射層上。θ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s 結構,1中兮反_,日曰固級發先二極體封裝 拉袼反射層層為一透過電漿而成形之分散式布 、:圍第1項所述之晶圓級發光二極體封裝 ^中该第二正極導電結構由至少兩層導屬 ^透過電錢的方式相互堆疊所組成,且該第二負極二 ^構由至少兩層導電金屬層透過電朗方式相互= j組成;其中上述至少兩層導電金屬層為-錦層】 孟層或錫層,且該金層或錫層成形於該鎳層上/ 、:二範圍第1項所述之晶圓級發光二日極體封裝 =構’其中·二正極導電結構由至少三層 ㈣盖二 成,且該第二負極導 β ^ 夕二層導電金屬層透過電鍍的方式相互堆 =成;其中上述至少三層導電金屬層為-銅層、 鎳層及一金層或錫層,該鎳層成形於該銅層上, 該金層或錫層成形於該鎳層上。 1 2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晶圓級發光二極體封裝 更進—步包括··—成形於該發光單元底部之榮 16/17 9 發光單元底部及周圍之榮光層,其 體之間之^表面面具有—位於該勞光層和該基板本 發光區域。 早ι有—成形於該發光本體内之 〇二圓級發光二極體封t結構,其包括: 體上之發先·;體有爐、-設置在該基板本 導電層之間之反射層;、。亥正杈導電層及該負極 第一導電單元,其且一 第-正極導電層及一成形於導電層上之 負極導電層;以及 負極泠电層上之第一 1二,電單元’其具有—成形於 广、 上之弟二正極導電結構及一 ,χ正極導電層 層上之第二負極導電結構。形於該第一負極導電 17/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9212646U TWM394564U (en) | 2010-07-02 | 2010-07-02 | Wafer level LED package structur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9212646U TWM394564U (en) | 2010-07-02 | 2010-07-02 | Wafer level LED package structur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394564U true TWM394564U (en) | 2010-12-11 |
Family
ID=45083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9212646U TWM394564U (en) | 2010-07-02 | 2010-07-02 | Wafer level LED package structure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39456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20343B (zh) * | 2016-01-21 | 2018-04-01 | 宏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光二極體元件 |
TWI667813B (zh) * | 2015-08-03 | 2019-08-01 | 日商創光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 氮化物半導體晶圓及其製造方法、及氮化物半導體紫外線發光元件及裝置 |
-
2010
- 2010-07-02 TW TW099212646U patent/TWM394564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67813B (zh) * | 2015-08-03 | 2019-08-01 | 日商創光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 氮化物半導體晶圓及其製造方法、及氮化物半導體紫外線發光元件及裝置 |
TWI620343B (zh) * | 2016-01-21 | 2018-04-01 | 宏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光二極體元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37446B2 (ja) | 発光装置、発光モジュール、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 |
US8211722B2 (en) | Flip-chip GaN LED fabrication method | |
JP5414579B2 (ja) | 半導体発光装置 | |
JP6023660B2 (ja) |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半導体発光装置 | |
TWI495150B (zh) | 半導體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JP5535114B2 (ja) | 発光装置、発光モジュール、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5603793B2 (ja) | 半導体発光装置 | |
TW201631809A (zh) | 發光二極體晶片 | |
TWI415308B (zh) | 用於增加發光效率及散熱效果之晶圓級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 |
TW201143140A (en) |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TW200939535A (en) |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 |
TW200919789A (en) | Opto-electronic semiconductor chip, opto-electronic element and procedure to manufacturing an opto-electronic element | |
JPH11340514A (ja) | フリップチップ型光半導体素子 | |
JP4963950B2 (ja) | 半導体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133076B2 (ja) |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発光装置 | |
KR102461968B1 (ko) | 발광 소자 | |
KR102530758B1 (ko) | 반도체 발광소자 패키지 | |
US20160035939A1 (en) |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 |
KR20160000513A (ko) | 반도체 발광소자 패키지 | |
CN209374473U (zh) | 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 | |
JP2021527965A (ja) | 半導体発光デバイス | |
JP2004080050A (ja) | フリップチップ型光半導体素子 | |
JP2006073618A (ja) | 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1258673A (ja) | 半導体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8153421A (ja) | 半導体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K4K |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