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53217B - 連結件 - Google Patents

連結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53217B
TWI853217B TW111106552A TW111106552A TWI853217B TW I853217 B TWI853217 B TW I853217B TW 111106552 A TW111106552 A TW 111106552A TW 111106552 A TW111106552 A TW 111106552A TW I853217 B TWI853217 B TW I8532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axial
base
recess
protru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6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4420A (zh
Inventor
笠原正司
笠原宏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田製作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0320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5286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田製作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田製作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4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4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53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53217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之連結件能夠實現緊湊化和輕量化,同時拆裝操作容易;連結件(100)具備管狀部(110)和連結卡合部(120),管狀部(110)構成管路,連結卡合部(120)設置於軸向之一端部,且繞軸具有構成為能夠透過在與另一個連結件嵌合之狀態下繞軸旋轉而進行連結的多個突出卡合部,該連接件具有:設置於在管狀部與連結卡合部之間的環狀分界面(CBP)、設置於管狀部的第一嵌合凹部(112a)、設置於連結卡合部上並與第一嵌合凹部的開口對置的第二嵌合凹部(121a)、以及與第一嵌合凹部和第二嵌合凹部共同嵌合的結合部件(140),管狀部和連結卡合部經由結合部件在軸向上被卡合保持,透過使第一嵌合凹部和第二嵌合凹部中的至少一個繞軸構成為環狀,從而使管狀部和連結卡合部構成為能夠繞軸旋轉。

Description

連結件
本發明係有關於連結件。
一直以來,使用用於連結消防用軟管等各種軟管或消防器具及其他各種器具等的各種連結件。其中,如專利文獻1及2以及非專利文獻1所記載,已知有一種旋轉結合式的連結件,其構成為透過將連結件插入彼此並相互旋轉規定角度而進行結合。
圖6中示出該種連結件的一例。在該例中,透過緊固件21和21′將軟管20和20′之端部分別緊固固定在連結件10和10′上,並將連結件10和10′以對置姿勢相互連結。連結件10、10′具備連接軟管20、20′的管狀部11、11′、和呈一體地設置於該管狀部11、11′之端部的連結卡合部12、12′。連結件10和10′既可以如圖示例那樣為相同結構,也可以為相互對應但不同的結構。
如圖7所示,連結件10具有管狀部11和連結卡合部12,連結卡合部12繞軸具備多個從管狀部11沿軸向突出的突出爪部12a,該突出爪部12a上設置有在繞軸之 旋轉方向一側開口的卡合凹部12b和突設於該卡合凹部12b之基部側的卡合凸部12c。當將該連結件10以上述突出爪部12a與另一個連結件10′之突出爪部繞軸交替配置的姿勢相互組合,並使其繞軸(圖示例中為右旋轉)相對旋轉時,卡合凹部12b與連結件10′之未圖示的卡合凸部嵌合,卡合凸部12c與連結件10′之未圖示的卡合凹部嵌合,從而在軸向上牢固地連結。然後,透過在該狀態下在突出爪部12a之間配置止動件13、13′,從而在圖示例中左方向的相對旋轉被限制,連結狀態被鎖定。反之,為了解除連結狀態,透過提起止動件13、13′並使連結件10、10′反向旋轉,就能夠簡單地拆卸。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9-09048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9-168092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J-storz結合配件規格及使用說明書”一般社團法人日本消防放水器具工業會URL=http://www.jfe.or.jp/jstorz/Jstorz_doc3.pdf
在上述現有連結件中,如圖6所示,還存在如下優點:連結件10與10′的連結結構部分、即連結卡合部12、12′之構成緊湊,而且透過稍微相對旋轉便可容易 地進行拆裝操作。然而,在使用大徑軟管20、20′之情況下,存在因為軟管之旋轉阻力而使連結件10、10′之相對旋轉操作變得困難,從而拆裝作業費力這一問題。
因此,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之,其課題在於,在實現連結件之緊湊化和輕量化的同時使拆裝作業變得容易。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連結件具備管狀部和連結卡合部,该管狀部構成管路,该連結卡合部設置於軸向的一端部,並構成為能夠透過在與另一個連結件嵌合之狀態下繞軸旋轉而進行連結,所述連結卡合部朝向軸向及半徑方向突出,且繞軸具有能夠與其他連結件連結的多個突出卡合部,所述連結件具有:環狀分界面,設置為在所述管狀部與所述連結卡合部之間在半徑方向的內外對置;第一嵌合凹部,在設置於所述管狀部的所述環狀分界面上開口;第二嵌合凹部,設置於所述連結卡合部上,並以與所述第一嵌合凹部之開口對置的方式在所述環狀分界面上開口;以及結合部件,與所述第一嵌合凹部和所述第二嵌合凹部共同嵌合,所述管狀部與所述連結卡合部經由所述結合部件在軸向上被卡合保持,透過使所述第一嵌合凹部和所述第二嵌合凹部之至少一方繞軸構成為環狀,從而使所述管狀部和所述連結卡合部構成為能夠繞軸旋轉。
根據本發明,透過設置與第一嵌合凹部和第二嵌合凹部共同嵌合的結合部件,從而構成為連結卡合部相對於管狀部能夠以經由結合部件在軸向上被卡合保持之狀態相互旋轉。由此,在進行連結件之拆裝操作時,在使連結卡合部相 對於另一個連結件旋轉時,無需使固定於管狀部的軟管旋轉便可進行操作,因此能夠容易地進行拆裝操作。另外,由於結合部件配置於在管狀部和連結卡合部之環狀分界面上開口且設置為相互對置的第一嵌合凹部和第二嵌合凹部的內部,因此,在與另一個連結件連結時從連結卡合部向管狀部施加的連結緊固力之反作用力從管狀部向連結卡合部作用時,由於該反作用力在靠近管狀分界面的位置處沿軸向施加,並由配置於由第一嵌合凹部和第二嵌合凹部構成之空間內的結合部件承受,因此容易提高用於承受上述反作用力之剛性,能夠實現連結卡合部之緊湊化、薄型化、輕量化等。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在所述多個突出卡合部之間,在比配置所述結合部件之區域更靠軸向前端側的表面部分上形成有嵌合基面,應與所述突出卡合部卡合之另一個連結件插入嵌合於所述嵌合基面,在包含比所述嵌合基面更靠軸向基端側之所述區域的表面部分上形成有厚壁部表面,所述厚壁部表面構成得比所述嵌合基面更厚且更高。由此構成為:供另一個連結件嵌合之嵌合基面低,包含配置結合部件之區域的厚壁部表面高。因此,能夠抑制連結卡合部之外形尺寸,而且能夠抑制構成為在軸向上卡合並能夠繞軸旋轉之所述結合部件周圍的引導結構之剛性降低,因此不會妨礙連結卡合部之緊湊化或輕量化。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所述突出卡合部具備延長基部,所述延長基部在外形尺寸不會比朝向所述軸向及半徑方向突出之部分增大的範圍內朝向軸向基端側延長,並與所述厚壁部表面呈一體化。由此,透過具備延長基部,能夠提高突出卡合部本身之軸向剛性,而且也能夠進一步提高位於與延長基部呈一體化 之厚壁部表面下方的結合部件周圍的引導結構之剛性,因此不會妨礙連結卡合部之緊湊化或輕量化。在此,較佳為,所述延長基部具備在寬度方向中央沿軸向延伸之基部側槽部。由此,能夠抑制延長基部和厚壁部表面的一體化結構之剛性降低,而且能夠進一步實現輕量化。在該基部側槽部之內部,可以設置用於向所述第一嵌合凹部和所述第二嵌合凹部之內部導入所述結合部件的開口部,該開口部被封閉部件封閉。另外,從提高突出卡合部之剛性和提高引導結構之剛性的觀點出發,較佳為,所述延長基部具備高度朝向軸向基端側降低之傾斜狀的上緣部,從所述突出卡合部之位於半徑方向最外周的部分至軸向基端之距離為該部分至軸向前端之距離的兩倍以上。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所述結合部件被包容在所述管狀部和所述連結卡合部之內部。透過使結合部件被包容在管狀部和連結卡合部之內部,成為不露出於外部的狀態,因此,第一嵌合凹部和第二嵌合凹部都不與外部連通,因而管狀部和連結卡合部之剛性不易降低,因此能夠實現連結卡合部之緊湊化或輕量化。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所述結合部件之軸向兩端部構成為凸狀。作為兩端部之凸狀形態,例如可舉出半球狀、圓錐狀、棱錐狀、山狀、三角狀等。另外,作為該情況下的結合部件之整體形態,還可舉出球狀、旋轉橢圓體狀、八面體狀、十二面體狀、算盤之算珠狀等。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所述結合部件構成為能夠相對於所述第一嵌合凹部之內面部分和所述第二嵌合凹部之內面部分中的至少一方內面部分繞軸滾動。該情況下,較佳為,所述結合部件構成為能夠相對於所述第一嵌合凹部之內面部分和所述第二嵌合凹部之內面部分兩者繞軸轉動。在此,“繞軸轉動”係指結合部件在繞軸方向上一邊滾動一邊移動。通常,結合部件在滾動時圍繞與軸平行之軸線旋轉。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所述結合部件構成為能夠相對於所述第一嵌合凹部之內面部分和所述第二嵌合凹部之內面部分兩者繞軸滾動或滑動。作為該情況下的結合部件之形態,可舉出球狀、圓柱狀等。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所述結合部件構成為相對於所述第一嵌合凹部和所述第二嵌合凹部之一方繞軸保持不動,而相對於所述第一嵌合凹部和所述第二嵌合凹部之另一方內面部分能夠繞軸滾動或滑動。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在所述管狀部與所述連結卡合部之間的所述環狀分界面上,具有設置於所述管狀部的軸向的第一錯層部和設置於所述連結卡合部的軸向的第二錯層部,所述第一錯層部與第二錯層部在軸向上卡合。該情況下,較佳為,所述第二錯層部相對於所述第一錯層部以朝向軸向前端側抵接之方式卡合。此外,所述第一錯層部與所述第二錯層部相對於所述第一嵌合凹部與所述第二嵌合凹部對置(配置結合部件)之區域在軸向的不同位置上卡合。在此,較佳為,所述第二錯層部之錯層量在所述連結卡合部之沿所述環狀分界面的厚 度最小區域(例如設置所述嵌合基面的區域)之該厚度的10%-50%的範圍內,最好在20%-40%的範圍內。
根據本發明,由於構成為在進行連結件之連結操作時能夠使連結卡合部相對於管狀部旋轉,因此,能夠不使固定於管狀部的軟管旋轉而僅對連結卡合部進行旋轉操作,因而拆裝作業變得容易。另外,由於容易提高結合部件周圍的引導結構之剛性,因此,能夠實現足以確保相對於與其他連結件之間產生的連接緊固力之強度的連結卡合部相對於管狀部的安裝強度。因此,即使將連結卡合部構成為相對於管狀部能夠旋轉,也可以維持連結卡合部之緊湊性。因此,能夠實現連結件、尤其是連結卡合部之緊湊化和輕型化,同時容易進行拆裝操作。
100:連結件
110:管狀部
111:軟管安裝面
112:安裝外面
112a:第一嵌合凹部
112b:第一錯層部
120:連結卡合部
121:安裝內面
121a:第二嵌合凹部
121b:第二錯層部
122:突出爪部
122a:卡合凹部
122b:爪外周面
122c:延長基部
122d:基部側槽部
123:卡合凸部
124:嵌合基面
125:厚壁部表面
130:止動件
140、142、143、145、145′:結合部件
141:封閉部件
144、144′:保持部件
CBP:環狀分界面
CS:環狀空間
200:軟管
210:緊固件
圖1中(a)係本發明涉及之連結件的第一實施方式之側面部分剖視圖,(b)係顯示從軸向正面觀察到的樣子之主視圖。
圖2中(a)係第一實施方式的連結卡合部之側視圖,(b)係主視圖。
圖3中(a)係第一實施方式的突出爪部之俯視圖、(b)係a-a剖視圖、(c)係b-b剖視圖。
圖4中(a)係背面部分具備第一實施方式的結合部件的導入部之突出爪部的俯視圖,(b)係縱剖視圖。
圖5中(a)係顯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安裝結構之縱剖視圖,(b)-(e)係結合部件的各例之立體圖,(f)係顯示第三實施方式的安裝結構之縱剖視圖,(g)係顯示第四實施方式的安裝結構之縱剖視圖,(h)係顯示第五實施方式的安裝結構之縱剖視圖,(i)係顯示第六實施方式的安裝結構之縱剖視圖。
圖6係顯示現有連結件的結合狀態之圖。
圖7係現有連結件之側視圖。
接下來,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詳細進行說明。首先,參照圖1至圖4,對本發明涉及之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該第一實施方式之連結件100具有管狀部110和連結卡合部120。軟管200之端部插在管狀部110的圓筒狀外周面之基端側的軟管安裝面111上,該軟管200之端部透過緊固件210被緊固固定在管狀部110上。此外,由於軟管200和緊固件210與現有結構相同,故省略它們之說明。另外,關於圖中的連結件100之軸線100x,將沿該軸線100x之方向稱為軸向、將圍繞軸線100x稱為繞軸。
在本實施方式中,連結卡合部120以與管狀部110在半徑方向外側相接之方式構成為環狀,並相對於管狀部110以能夠繞軸旋轉之方式安裝。連結卡合部120之內周面、即安裝內面121與管狀部110的外周面之前端側的安裝外面112滑動接觸。安裝外面112和安裝內面121相互在半徑方向之內外對置,構成滑動接觸的環狀分界面CBP。管狀部110之前端緣上設置有密封安裝凹部113,該密封安裝凹部 113中安裝有管狀的密封件114。另外,在連結卡合部120上,繞軸相隔間隔地設置有多個朝向軸向及半徑方向突出的突出卡合部,以與其他連結件(未圖示,結構與連結件100相同)之相同部分相互沿軸向插入並繞軸嵌合。各突出卡合部包括具備卡合凹部122a之突出爪部122和突設於該突出爪部122側部之卡合凸部123。突出爪部122以成為從位於上述環狀分界面CBP上的連結卡合部120之外周表面沿軸向突出且前端彎折的形狀之方式形成有卡合凹部122a。在圖示例中,突出爪部122從管狀部110之半徑方向外側向前端側延伸,卡合凹部122a設置於突出爪部122之半徑方向內側。由此,突出爪部122之前端構成為鉤狀。另外,在突出爪部122之繞軸一方側面部上設置有卡合凸部123。卡合凸部123在連結時嵌合於未圖示之另一個連結件的卡合凹部中。
管狀部110之安裝外面112上設置有第一嵌合凹部112a。第一嵌合凹部112a係為繞軸之環狀槽,槽截面構成為半圓狀。另一方面,連結卡合部120之安裝內面121上設置有第二嵌合凹部121a。第二嵌合凹部121a係為繞軸之環狀槽,槽截面構成為半圓狀。第一嵌合凹部112a與第二嵌合凹部121a形成為彼此之開口部分相互對置。即,第一嵌合凹部112a和第二嵌合凹部121a之開口均配置於環狀分界面CBP上的相同位置。
在由相互在半徑方向之內外對置的第一嵌合凹部112a和第二嵌合凹部121a構成之環狀空間CS中,收納有結合部件140。在本實施方式中,環狀空間CS之截面為圓形,結合部件140為球體。結合部件140例如由不銹鋼等具有剛性之材質構成。在此,以大致充滿上述環狀空間CS之方式可滾動地收納有多個球狀的結合 部件140。在圖示例之情況下,具備直徑9mm之圓形截面,在直徑300mm的上述環狀空間CS內導入了108個左右的由11/32英寸(直徑8.72125mm)的軸承球構成之結合部件140。
在上述環狀分界面CBP上,在安裝外面112上設置有朝向軸向基端側之第一錯層部112b,在安裝內面121上設置有朝向軸向前端側之第二錯層部121b。第一錯層部112b與第二錯層部121b相互對置,形成為沿軸向卡合的狀態。當第一錯層部112b與第二錯層部121b卡合時,第一嵌合凹部112a與第二嵌合凹部121a呈對置的狀態,更為具體而言構成為第一嵌合凹部112a之開口位置(軸向位置)與第二嵌合凹部121a之開口位置(軸向位置)一致。在此,第一錯層部112b與第二錯層部121b可以用作第一嵌合凹部112a和第二嵌合凹部121a的定位引導件。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錯層部121b相對於第一錯層部112b在軸向前端側抵接,因此,也作為承受與另一個連結件連結時的連結緊固力之反作用力的結構之一部分發揮功能。在此,第一錯層部112b與第二錯層部121b之卡合結構較佳為在連結卡合部120的嵌合基面124之區域厚度的一半以下,例如在10%-50%的範圍內,最好如圖所示為1/3左右,例如在20%-40%的範圍內。由此,尤其能夠抑制難以確保厚度的連結卡合部120之剛性降低。另外,第二錯層部121b沿著嵌合基面124與卡合凸部123之軸向分界位置、以及突出爪部122的基部側槽部122d內的軸向前端側的終端部的立起位置而形成。由此,能夠減少連結卡合部120之薄壁部分,從而能夠抑制剛性降低。此外,從抑制剛性降低之觀點來看,也可以在比上述軸向的各位置更靠近軸向前端側之位置形成圖示之第二錯層部121b。
止動件130安裝於基本結構與其他的突出爪部122同樣地構成之突出爪部122′的繞軸端部。在圖示例之情況下,止動件130以能夠以安裝軸131為中心轉動之方式安裝於突出爪部122′之側面,並被扭力彈簧132施加作用力以成為配置於鄰接突出爪部122之間的鎖定位置(圖示姿態)。止動件130構成為能夠從圖示狀態向半徑方向外側轉動,由此,能夠脫離與鄰接突出爪部122之間的半徑方向位置,進行用於解除連結狀態的連結卡合部120之旋轉操作。
圖2中(a)係連結卡合部120之側視圖,(b)係主視圖,圖3中(a)係突出爪部122之放大俯視圖,(b)係a-a剖視圖,(c)係b-b剖視圖,圖4中(a)係從位於結合部件140之導入位置處的突出爪部122之半徑方向外側觀察的俯視圖,(b)係縱剖視圖。此外,圖2至圖4所示之連結卡合部120具備與圖1所示之突出爪部122僅有些微差異之突出爪部122的前端形狀,且另一個連結件之突出爪部嵌合的嵌合基面124之面形狀也不同,但其他部分之結構相同。
突出爪部122具備軸向前端側具備上述卡合凹部122a的鉤狀爪形狀。另一方面,突出爪部122之軸向基端側具備從爪形狀沿軸向延伸的延長基部122c。在圖示例中,延長基部122c具有高度朝向軸向基端側降低之傾斜狀的上緣部。延長基部122c之寬度方向中央設置有沿軸向延伸的基部側槽部122d。延長基部122c係用於在結合部件140之周圍提高用於承受上述反作用力的剛性且不使連結卡合部120之半徑方向厚度增大的補強結構。另外,基部側槽部122d係用於抑制連結卡合部120之剛性降低且實現輕量化的減重結構。上述延長基部122c由於與後述厚壁部表面125呈一體化,因此,能夠提高突出爪部122之軸向剛性,同時起到進一 步提高結合部件140周圍的引導結構之剛性的作用。延長基部122c被基部側槽部122d分成兩個。這樣,透過針對一個突出爪部122分開設置兩個延長基部122c並使其與厚壁部表面125呈一體化,從而能夠如上所述實現輕量化,而且抑制突出爪部122之剛性、或者包含厚壁部表面125下方的結合部件140的引導結構之剛性降低。此外,如圖3所示,基部側槽部122d內的表面構成為高度被設定為與厚壁部表面125相同的槽內表面,未形成如嵌合基面124之表面降低,因此,形成基部側槽部122d所引起之引導結構的剛性降低進一步被抑制。延長基部122c以未使外形尺寸相比位於突出爪部122最外周的爪外周面122b增大之形態形成,另外,在以爪外周面122b為中心觀察時,構成為從爪外周面122b至軸向基端側之延長基部122c的後端為止的距離比從爪外周面122b至軸向前短側的爪前端緣為止的距離大(較佳為兩倍以上,圖示例中為三倍左右)。
在繞軸形成之多個突出卡合部(突出爪部122及卡合凸部123)之間,設置有環繞上述卡合凸部123形成的嵌合基面124和形成得比該嵌合基面124高的厚壁部表面125。厚壁部表面125將連結卡合部120之軸向基端側構成得較厚,尤其提高設置有上述嵌合凹部121a的部分之剛性。嵌合基面124係為俯視呈L字狀的面,在將未圖示之另一個連結件的突出爪部與卡合凸部123卡合時,插入時另一個連結件之突出爪部的半徑方向內面與嵌合基面124滑動接觸,並且,在最終透過相對旋轉被連結之狀態下嵌合基面124與該內面對置並抵接(嵌合)。透過使該面相比厚壁部表面125降低,從而不用增大突出爪部122之外形尺寸,因而不會妨礙連結卡合部120之薄壁化、緊湊化。另外,厚壁部表面125設置於比嵌合基面124更靠近軸向基端側的位置處,並設置於包含配置(內包)上述環狀空間CS及結合 部件140之區域的表面部分。因此,包含厚壁部表面125下方的結合部件140在內的引導結構之剛性提高。
如圖4所示,上述環狀空間CS被構成為:在一部分(圖示例中為一個)突出爪部122之上述基部側槽部122d內具備開口部122e,能夠從該開口部122e將上述結合部件140導入上述環狀空間CS內。開口部122e透過由螺釘等構成之封閉部件141被封閉,根據需要,封閉部件141透過鉚接或粘接劑等固定。此外,透過使開口部122e在繞軸兩側具備延長基部122c之基部側槽部122d內開口,能夠抑制包含結合部件140的引導結構之剛性降低。尤其是,如圖所示,透過將開口部122e之周圍構成為比基部側槽部122d內之周圍表面更高的突出狀,從而進一步抑制剛性降低。
在本實施方式之連結件100中,如上所述構成為:管狀部110和連結卡合部120安裝於半徑方向內外,連結卡合部120相對於管狀部110能夠繞軸旋轉。由此,在將連結件100與另一個連結件連結時使連結卡合部120繞軸旋轉時,不需要使安裝有軟管的管狀部110旋轉,因此能夠使拆裝操作大幅變得容易。
另外,透過在由第一嵌合凹部112a與第二嵌合凹部121a對置而構成之環狀空間CS中配置結合部件140,從而在環狀分界面CBP上經由結合部件140將管狀部110和連結卡合部120在軸向上保持固定。因此,連結卡合部120相對於管狀部110在靠近環狀分界面CBP的部位沿與之大致平行之方向承受軸向的上述反作用力,因此,即使構成得緊湊也容易確保剛性,結果能夠實現連結卡合部120之緊湊化。 尤其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結合部件140之沿軸向的截面形狀為圓形,由此,結合部件140之上下方向中央部與第一嵌合凹部112a和第二嵌合凹部121a之開口緣抵接並承受上述反作用力,因此靠近環狀分界面CBP的部位成為作用點。因此,即使將連結卡合部120在半徑方向上薄壁化,由於容易透過軸向的強度進一步確保連結卡合部120之剛性,因此更加容易實現連結卡合部120之緊湊化。
進一步地,在管狀部110與連結卡合部120之間,經由位於它們之間的環狀分界面CBP上的環狀空間CS內的結合部件140承受上述反作用力,因此,該反作用力在周圍被包覆的內部發揮作用,從而容易整體確保管狀部110和連結卡合部120相對於上述反作用力之剛性。其結果是,認為能夠使連結件100整體薄壁化、輕量化,有助於使連結卡合部120進一步緊湊化。更為具體而言,環狀分界面CBP與管狀部110之安裝外面112和連結卡合部120之安裝內面121滑動接觸。由於該滑動接觸區域存在於上述環狀空間CS及配置結合部件140的部分之軸向兩側,因此,結合部件140之周圍結構被管狀部110及連結卡合部120完全包容。認為透過這樣利用其他結構包容承受上述反作用力之結構部分,容易進一步提高用於承受上述反作用力之剛性。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錯層部112b和第二錯層部121b沿軸向卡合。由此,在組裝管狀部110和連結卡合部120時,透過沿軸向使第一錯層部112b與第二錯層部121b卡合,由此完成第一嵌合凹部112a和第二嵌合凹部121a之軸向定位,可以構成為能夠無障礙地收納結合部件140。另外,在圖示例中,由於第二錯層部121b相對於第一錯層部112b以在軸向前端側抵接之方式卡合,因此也可以透過錯層部 間的卡合承受連結緊固力之反作用力,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連結卡合部120相對於管狀部110之軸向剛性。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軸向的反作用力主要由結合部件140承受,因此,能夠減小第一錯層部112b與第二錯層部121b之錯層量,結果能夠減小連結卡合部120之厚度。
圖5中(a)-(e)係具有形狀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結合部件142和具備與該結合部件142相對應之截面形狀的環狀空間CS′的第二實施方式之環狀分界面CBP附近的部分剖視圖(a)、以及顯示結合部件142之多個形狀例的立體圖(b)-(e)。在該第二實施方式中,結合部件142具備沿軸向延長的形狀。而且,上述環狀空間CS′也為具備與結合部件142相對應之沿軸向延長的截面形狀的空間。由於該結合部件142之沿軸向延長的形狀不會使管狀部110及連結卡合部120在半徑方向(厚度方向)上增大,因此存在能夠不妨礙緊湊化地構成這一優點。
結合部件142可以構成為圖5中(b)及(c)所示之結合部件142A、142B那樣的圓柱狀,由此,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結合部件142可繞軸滾動地收納於環狀空間CS′內。在此,與結合部件140同樣,圖5中(b)所示之結合部件142A的軸向端部構成為凸形狀(凸圓弧狀),因此,容易在環狀分界面CBP上承受反作用力,因而存在容易確保剛性且更容易實現緊湊化這一優點。另外,結合部件142B構成為圓柱狀。圖5中(d)及(e)之結合部件142C及142D具備也繞軸延長的形狀,並構成為相對於管狀部110和連結卡合部120的任一方都可滑動。此外,與結合部件142A同樣,結合部件142C之軸向兩端部在軸向上構成為凸狀(圖示例中為凸球面狀),因此,反作用力容易集中於環狀分界面CBP上而被承受,因而存 在容易確保剛性且更容易緊湊化這一優點。作為凸狀的兩端部,除了凸球面狀之外,還可以舉出凸圓柱狀、凸橢圓柱狀等的凸曲面狀、以及凸三角狀(楔狀)、凸圓錐狀等。另外,結合部件142D為稍微彎曲的長方體狀。此外,雖未圖示,但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軸向的截面為圓形,但是,也可以使用繞軸構成為延長的彎曲圓柱狀的結合部件。
圖5中(f)示出將結合部件143配置於環狀分界面CBP上,並透過安裝在形成於連結卡合部120上的半徑方向的孔中的保持部件144將該結合部件143繞軸保持於特定的角度位置處的第三實施方式之構成例。在該實施方式中,結合部件143被保持在形成於保持部件144前端之相當於第二嵌合凹部的保持凹部144a內。此時,只要結合部件143為圖示之球狀,結合部件143便可構成為在與保持部件144滑動接觸之狀態下相對於形成於管狀部110上的環狀第一嵌合凹部能夠滾動。但是,該情況下,也可以構成為結合部件143相對於保持部件144固定且相對於管狀部110能夠滑動。在此,結合部件143可以使用之前提及之各種形狀的結合部件。
圖5中(g)示出將結合部件143配置於環狀分界面CBP上,並透過安裝在形成於管狀部110上的半徑方向的孔中的保持部件144′將該結合部件143繞軸保持於特定的角度位置處的第三實施方式之構成例。在該實施方式中,結合部件143被保持在形成於保持部件144前端之相當於第二嵌合凹部的保持凹部144a′內。此時,只要結合部件143為圖示之球狀,結合部件143便可構成為在與保持部件144′滑動接觸之狀態下相對於形成於連結卡合部120上的環狀第二嵌合凹部能夠滾動。但是,該情況下,也可以構成為結合部件143相對於保持部件144′固定且相對於 連結卡合部120能夠滑動。在此,結合部件143可以使用之前提及之各種形狀的結合部件。
圖5中(h)示出安裝於連結卡合部120的結合部件145。該結合部件145安裝在形成於連結卡合部120上且由半徑方向的孔構成之第二嵌合凹部,其前端部145a與設置於管狀部110之環狀的第一嵌合凹部滑動接觸。圖示例中前端部145a圖示為半球狀,但只要相對於管狀部110之第一嵌合凹部能夠繞軸滑動,便可以為任意的面形狀。當然,前端部145a之面形狀較佳為與第一嵌合凹部之內面對應的面形狀。
圖5中(i)示出安裝於管狀部110的結合部件145′。該結合部件145安裝在形成於管狀部110且由半徑方向的孔構成的第一嵌合凹部,其前端部145a′與設置於連結卡合部120上的環狀的第二嵌合凹部滑動接觸。圖示例中前端部145a′圖示為半球狀,但只要相對於連結卡合部120之第二嵌合凹部能夠繞軸滑動,便可以為任意的面形狀。當然,前端部145a′之面形狀較佳為與第二嵌合凹部之內面對應的面形狀。
在使用圖5中(f)及(g)所示之結合部件143及保持部件144、144′的構成中,由於結合部件143被保持在連結卡合部120或管狀部110的特定位置,因此需要在連結卡合部120或管狀部110上繞軸分散排列多組結合部件143及保持部件144、144′。這些結合部件143被管狀部110和連結卡合部120完全包容。
另外,即使是圖5中(h)及(i)所示之結合部件145、145′,也被安裝於連結卡合部120或管狀部110的特定位置,因此需要在連結卡合部120或管狀部110上繞軸分散排列多個結合部件145、145′。這些結合部件145、145′呈未被管狀部110和連結卡合部120完全包容,而露出於連結卡合部120之外面或管狀部110之內面的狀態,但作為結合部件以承受反作用力之方式發揮作用的部分僅為與管狀部110之第一嵌合凹部或連結卡合部120之第二嵌合凹部相接的前端部分,因此認為實質上與被管狀部110及連結卡合部120完全包容時同樣發揮作用。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為了提高各部之強度,最好為表面或截面之角部(包含棱線狀的部分,下同)或拐角部(包含穀狀部分,下同)被倒圓的形狀。這尤其在凹凸形狀多的連結卡合部120中有效。另外,在利用鑄件形成連結卡合部120或其他部分之情況下,可有效防止因為應力集中導致鑄件破裂。尤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突出爪部122之各表面部位,例如臨近卡合凹部122a的部分之角部或拐角部、卡合凸部123或其周圍之角部或拐角部、延長基部122c之角部或拐角部等形成為倒圓形狀是有效的。
另外,如圖2中(a)、圖3中(a)以及圖4中(a)所示,角部或拐角部呈倒圓形狀,以使與嵌合基面124中的厚壁部表面125或突出爪部122之間的平面分界線構成為曲線狀。另外,如圖1中(a)、圖2中(a)、圖4中(b)以及圖5所示,角部或拐角部呈倒圓形狀,以使表示與嵌合基面124中的厚壁部表面125或突出爪部122之間的剖視圖上的角部或拐角部之線構成為曲線狀。由此,能夠緩和因為 連結卡合部120彼此連結時或脫離時突出爪部122與嵌合基面124的拆裝動作而產生之應力集中,因此能夠降低在其附近產生破裂之可能性。
此外,本發明之連結件並不僅限定於上述圖示例,毋庸置疑,也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之範圍內追加各種變更。例如,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以構成為能夠將具備完全相同的形狀、結構的一對圖示之連結件100彼此連結的情況為前提進行了說明,但即使不是完全相同的形狀、結構,只要具備同種的基本結構,就能夠構成為相互可拆裝地構成之連結件。
100x:軸線
110:管狀部
111:軟管安裝面
112:安裝外面
112a:第一嵌合凹部
112b:第一錯層部
113:密封安裝凹部
114:密封件
120:連結卡合部
121:安裝內面
121a:第二嵌合凹部
121b:第二錯層部
122、122′:突出爪部
122a:卡合凹部
122b:爪外周面
122c:延長基部
122d:基部側槽部
123:卡合凸部
124:嵌合基面
125:厚壁部表面
130:止動件
131:安裝軸
132:扭力彈簧
140:結合部件
141:封閉部件
CBP:環狀分界面
CS:環狀空間
200:軟管
210:緊固件

Claims (7)

  1. 一種連結件,其特徵在於,具備:構成管路之管狀部;以及連結卡合部,係設置於軸向之一端部,並構成為能夠透過在與另一個連結件嵌合之狀態下繞軸旋轉而進行連結,所述連結卡合部朝向軸向及半徑方向突出,且繞軸具有能夠與其他連結件連結之多個突出卡合部,所述連結件具有:環狀分界面,係設置為在所述管狀部與所述連結卡合部之間在半徑方向之內外對置;第一嵌合凹部,係在設置於所述管狀部之所述環狀分界面上開口;第二嵌合凹部,係設置於所述連結卡合部上,並以與所述第一嵌合凹部之開口對置之方式在所述環狀分界面上開口;以及結合部件,係與所述第一嵌合凹部和所述第二嵌合凹部共同嵌合,所述管狀部與所述連結卡合部經由所述結合部件在軸向上被卡合保持,透過使所述第一嵌合凹部和所述第二嵌合凹部中的至少一方繞軸構成為環狀,從而使所述管狀部和所述連結卡合部構成為能夠繞軸旋轉,在所述管狀部與所述連結卡合部之間的所述環狀分界面上,具有設置於所述管狀部的軸向的第一錯層部和設置於所述連結卡合部的軸向的第二錯層部,所述第一錯層部與所述第二錯層部在軸向上卡合,並且所述第二錯層部相對於所述第一錯層部以朝向軸向前端側抵接之方式卡合。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連結件,其中,在所述多個突出卡合部之間,在比配置所述結合部件之區域更靠軸向前端側的表面部分上形成有嵌合基面,應與所述卡合凸部卡合的另一個連結件插入嵌合於所述嵌合基面,在包含比所述嵌合基面更靠軸向基端側之所述區域的表面部分上形成有厚壁部表面,所述厚壁部表面構成得比所述嵌合基面更厚且更高。
  3. 根據請求項2所述之連結件,其中,所述突出卡合部具備延長基部,所述延長基部在外形尺寸不會比朝向所述軸向及半徑方向突出的部分增大之範圍內朝向軸向基端側延長,並與所述厚壁部表面呈一體化。
  4. 根據請求項3所述之連結件,其中,所述延長基部具備在寬度方向中央沿軸向延伸之基部側槽部。
  5. 根據請求項4所述之連結件,其中,所述基部側槽部之內部具有開口部,所述開口部用於向所述第一嵌合凹部和所述第二嵌合凹部之內部導入所述結合部件,並且,所述開口部被封閉部件封閉。
  6. 根據請求項3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連結件,其中,所述延長基部具備高度朝向軸向基端側降低之傾斜狀的上緣部,從所述突出卡合部之位於半徑方向最外周的部分至軸向基端的距離為該部分至軸向前端的距離的兩倍以上。
  7. 根據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連結件,其中, 所述第二錯層部之錯層量在所述連結卡合部之沿所述環狀分界面的厚度最小區域之該厚度的10%-50%的範圍內。
TW111106552A 2021-03-01 2022-02-23 連結件 TWI8532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2050A JP7452868B2 (ja) 2021-03-01 2021-03-01 連結具
JP2021-032050 2021-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4420A TW202244420A (zh) 2022-11-16
TWI853217B true TWI853217B (zh) 2024-08-2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4296A1 (fr) 2006-10-11 2008-04-17 Sakura Rubber Co., Ltd. Dispositif de couplag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4296A1 (fr) 2006-10-11 2008-04-17 Sakura Rubber Co., Ltd. Dispositif de couplag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9290B (zh) 传动轴及传动轴的连接方法
US9370225B1 (en)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for increasing torsional strength and sliding member thereof
CN106164507B (zh) 传动轴和在该传动轴中使用的等速接头
TWI853217B (zh) 連結件
CN111670312A (zh) 动力传递轴
JP2002213484A (ja) 等速自在継手用ブーツ
TW202244420A (zh) 連結件
CN105190146A (zh) 同心的滑动蛤壳式联接器
JP5507321B2 (ja) ハウジング形管継手
JP4219530B2 (ja) 固定型等速自在継手
JP4320669B2 (ja) ボール形等速ジョイント
JP2012042039A (ja) 柱状体セット
JP5131064B2 (ja) ボール型等速ジョイント
JP2016507031A (ja) 燃料ラインコネクタ組立体
JP4204262B2 (ja) 管継手部の離脱防止装置
JP5882013B2 (ja)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自在継手
JP2016505782A (ja) 改良型シャフト連結器
JP6340732B2 (ja) セグメントの継手構造
JP2008309221A (ja) 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
WO2021077876A1 (zh) 杆组件及具有其的清洁装置
JP4896673B2 (ja) 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71430A (ja) 止め輪
JP2013024002A (ja) 枝管接続部構造
JP2023156176A (ja) 管継手、管継手と波付管との接続方法
WO2018122930A1 (ja) 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