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7938B - 發光單元 - Google Patents

發光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7938B
TWI847938B TW112148858A TW112148858A TWI847938B TW I847938 B TWI847938 B TW I847938B TW 112148858 A TW112148858 A TW 112148858A TW 112148858 A TW112148858 A TW 112148858A TW I847938 B TWI847938 B TW I8479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unit
microlens
emitting
emit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48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傑
粘瀚升
李欣浤
侍育徵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7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7938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發光單元包含基板、發光元件及微透鏡。發光元件位於基板上。微透鏡包圍發光元件。微透鏡包含彼此鄰接的多個複眼結構。在一俯視角中,每一個複眼結構具有長度與寬度,且發光元件具有長度與寬度。每一個複眼結構在俯視角中的長度與寬度及發光元件在俯視角中的長度與寬度實質上滿足:1 ≦ (L1/W1)/(L2/W2) ≦ 1.5,其中W1為發光元件在俯視角中的寬度,L1為發光元件在俯視角中的長度,W2為每一個複眼結構在俯視角中的寬度,L2為每一個複眼結構在俯視角中的長度。

Description

發光單元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發光單元。
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顯示器結合微發光二極體(micro-LED)將可以使其顯示結果在效率、亮度及顯色度上有更佳的表現。顯示器中的微透鏡更是扮演了導引光線並決定成像結果的重要腳色。然而,目前常見的微透鏡因為其結構、尺寸及使用材料的緣故,會產生較大的光損失量,並降低顯示器的表現。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可解決上述問題的發光單元,是目前業界亟欲投入研發資源解決的問題之一。
有鑑於此,本揭露之一方面在於提出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的發光單元。
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是有關於一種發光單元包含基板、發光元件及微透鏡。發光元件位於基板上。微透鏡包圍發光元件。微透鏡包含彼此鄰接的多個複眼結構。在一俯視角中,每一個複眼結構具有長度與寬度,且發光元件具有長度與寬度。每一個複眼結構在俯視角中的長度與寬度及發光元件在俯視角中的長度與寬度實質上滿足:1 ≦ (L1/W1)/(L2/W2) ≦ 1.5,其中W1為發光元件在俯視角中的寬度,L1為發光元件在俯視角中的長度,W2為每一個複眼結構在俯視角中的寬度,L2為每一個複眼結構在俯視角中的長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複眼結構包含多個曲面。每一個曲面的曲率半徑介於約0.1 μm至約5 μm之間。每一個曲面的頂部至基板的距離至少大於曲率半徑。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每一個曲面的頂部至基板的距離至少大於等於約5 μm。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每一個曲面為遠離發光元件凸出的球狀曲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微透鏡具有介於約1.7至約1.9之間的折射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發光單元更包含多個反射壁。反射壁位於發光單元的側壁上並實質上垂直於基板。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一俯視角中,每一個複眼結構的邊緣實質上呈矩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發光元件為全角度微型發光二極體。發光單元的發光角度介於約80度至約120度之間。
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是有關於一種發光單元包含基板、發光元件及微透鏡。發光元件位於基板上。微透鏡,包圍該發光元件,微透鏡包含彼此鄰接的多個複眼結構。在俯視角中,發光元件具有最短徑向尺寸,每一個複眼結構具有最短徑向尺寸。發光元件在俯視角中的最短徑向尺寸及每一個複眼結構在俯視角中的最短徑向尺寸實質上滿足1 ≦ (r1/r2) ≦ 1.5,其r1為發光元件在俯視角中的最短徑向尺寸,r2為每一個複眼結構在俯視角中的最短徑向尺寸。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一俯視角中,每一個複眼結構的邊緣實質上呈六邊形。
綜上所述,於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發光單元中,在微透鏡上設置複眼結構可以降低微透鏡造成的光損失並縮小發光單元的光擴展角度。具體來說,彼此鄰接排列的多個複眼結構可以增加微透鏡的收光範圍,並降低微透鏡與發光元件之間因對位不準產生的光損失。此外,在發光單元之間設置反射壁可以進一步降低微透鏡側壁的光損失。另一方面,微透鏡的光取出率可藉由調整微透鏡的材料折射率,使其與發光元件的發光層相近,而被提升。在俯視角中,複眼結構的長寬比與發光單元的長寬比的比值介於1至1.5的範圍,將可以在提升光取出率的同時維持光斑的形狀。
以下揭露內容提供用於實施所提供標的之不同特徵的許多不同實施例或實例。以下描述部件及佈置之特定實例以簡化本揭露。當然,此些僅為實例,且並不意欲為限制性的。舉例而言,在如下描述中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或在第二特徵上形成可包括其中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形成為直接接觸之實施例,且亦可包括其中額外特徵可在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之間形成而使得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可不直接接觸的實施例。另外,本揭露可在各種實例中重複元件符號及/或字母。此重複係出於簡化及清楚目的,且其自身並不表示所論述之各種實施例及/或配置之間的關係。
另外,為了描述簡單,可在本文中使用諸如「在……下面」、「在……下方」、「下部」、「在……上方」、「上部」及其類似術語之空間相對術語,以描述如諸圖中所示的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另外)元件或特徵的關係。除了諸圖中所描繪之定向以外,此些空間相對術語意欲涵蓋元件在使用中或操作中之不同定向。裝置可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以其他定向),且可同樣相應地解釋本文中所使用之空間相對描述詞。
本文中使用的「大約」、「約」、「近似」或者「實質上」一般表示落在給定值或範圍的百分之二十之中,或在百分之十之中,或在百分之五之中。本文中所給予的數字量值為近似值,表示使用的術語如「大約」、「約」、「近似」或者「實質上」在未明確說明時可以被推斷。
請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第1A圖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的發光單元120的示意圖。第1B圖為第1A圖沿著剖面指示線1B-1B’繪示的發光單元120的剖面側視圖。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是有關於一種發光單元120,發光單元120包含基板110、發光元件122及微透鏡124。發光元件122位於基板110上。微透鏡124包圍發光元件122。微透鏡124包含彼此鄰接的多個複眼結構124a。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發光單元120設置在顯示裝置100中。舉例來說,多個發光單元120可以透過巨量轉移被設置在顯示裝置100的預定位置上並做為顯示裝置100的光源使用。要特別說明的是,在第1A圖及第1B圖中雖繪示了三個發光單元120,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20的數目並不僅限於三個。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為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顯示器。
請繼續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微透鏡124被設置在發光元件122上方,並且包圍發光元件122凸出於基板110的多個表面。複眼結構124a位在微透鏡124遠離基板110的表面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20更包含反射層130。反射層130位於基板110與發光元件122及基板110與微透鏡124之間。發光元件122及微透鏡124各別至少有一個表面與反射層130直接接觸。在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層130的材料包含金屬材料,諸如鋁。然而,其他適合作為反射層130的材料亦可以被使用。
請繼續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微透鏡124上的多個複眼結構124a將會在第一方向A1上與發光元件122重疊並覆蓋發光元件122。微透鏡124的多個複眼結構124a彼此鄰接,微透鏡124遠離基板110的表面將被複眼結構124a完全覆蓋。複眼結構124a可縮小微透鏡124上的光學無效區域(相較於不具複眼結構的微透鏡),例如,微透鏡124的光學無效區域將只剩下多個複眼結構124a彼此鄰接的邊緣。如此一來,發光元件122產生的大部分的光都將通過微透鏡124的複眼結構124a,微透鏡124的光損失因此被降低。
承前述段落,另一方面,多個複眼結構124a也降低了微透鏡124與發光元件122之間因對位不準產生的光損失。由於單一發光元件122將同時被多個複眼結構124a所覆蓋,因此複眼結構124a及發光元件122之間些微的對位誤差將不會對發光單元120的成像結果造成影響。如此一來,不僅降低了微透鏡124及發光元件122因對位不準所產生的光損失,也降低了製造過程中微透鏡124及發光元件122之間的對位要求。
請參照第1A圖及第2A圖。第2A圖為第1A圖的發光單元120的俯視圖。在俯視角中,多個複眼結構124a沿第二方向A2及第三方向A3排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個複眼結構124a的邊緣實質上呈矩形,且多個複眼結構124a排列成四邊形陣列。每個發光元件122在第二方向A2上具有寬度W1,在第三方向A3上具有長度L1。每個複眼結構124a在第二方向A2上具有寬度W2,在第三方向A3上具有長度L2。發光元件122在俯視角中的長度L1與寬度W1與每一個複眼結構124a在俯視角中的長度L2與寬度W2實質上滿足:1 ≦ (L1/W1)/(L2/W2) ≦ 1.5。換句話說,發光元件122在俯視角中的長寬比值(即,長度L1/寬度W1)與複眼結構124a在俯視角中的長寬比值(即,長度L2/寬度W2)的比值將介於約1至約1.5的範圍。此比值影響發光單元120所形成的光斑的形狀。要特別說明的是,此種呈四邊形陣列排列的矩形複眼結構124a所產生的光損失量將會較少。其原因在於,呈四邊形陣列排列的矩形複眼結構124a的邊界長度總和較短,因此在複眼結構224a的邊界處被損耗的光線較少。
承前述段落,當發光元件122在俯視角中的長寬比值與複眼結構124a在俯視角中的長寬比值的比值介於約1至約1.5的範圍內時,能保證發光單元120的光斑形狀接近發光元件122的形狀,避免顯示結果變形。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發光元件122在俯視角中的長寬比值與複眼結構124a在俯視角中的長寬比值實質相同時具有良好的顯示效果。若發光元件122在俯視角中的長寬比值與複眼結構124a在俯視角中的長寬比值的比值超出約1至約1.5的範圍,將會改變發光單元120所產生的光斑形狀。此外,也將同時改變發光單元120在第二方向A2及第三方向A3的顯示角度大小。舉例來說,若發光元件122在俯視角中呈正方形(即,長寬比為1:1),而複眼結構124a在第二方向A2及第三方向A3上的長寬比為16:9時,其形成的光斑將會趨近於長方形。同時,發光單元120在第二方向A2上將具有較窄的顯示角度,在第三方向A3上具有較寬的顯示角度。要特別說明的是,雖然前述討論的發光元件122雖皆以正方形呈現,但考慮到不同發光單元120的結構及形狀,發光元件122在俯視角中的長寬比亦可以在適當範圍內被調整,以最佳化發光單元120的顯示結果。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22在俯視角中的長寬比值(即,長度L1/寬度W1)可以介於約1至約2的範圍。
請參照第1圖及第2B圖。第2B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個實施例繪示的發光單元220的俯視圖。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包含類似於前述發光單元120的發光單元220。其不同之處在於,在俯視角中,發光元件222實質上呈圓形,且每一個複眼結構224a的邊緣實質上呈六邊形。在俯視角中,發光元件222具有最短徑向尺寸r1,每一個複眼結構224a具有最短徑向尺寸r2,發光元件222在俯視角中的最短徑向尺寸r1及每一個複眼結構224a在俯視角中的最短徑向尺寸r2實質上滿足1 ≦ (r1/r2) ≦ 1.5。徑向尺寸代表沿通過物體中心的直線,從物體的一側至相對的另一側的尺寸。在俯視角中的最短徑向尺寸代表物體在俯視角中的多個徑向尺寸中,最短的徑向尺寸。此外,多個複眼結構224a排列成蜂巢狀陣列。發光單元220可以用於形成圓弧狀的顯示畫面。當發光元件222在俯視角中的最短徑向尺寸r1及每一個複眼結構224a在俯視角中的最短徑向尺寸r2的比值(r1/r2)介於約1至約1.5的範圍時,能避免發光單元220的光斑變形。
請返回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微透鏡124及發光元件122的發光層可以分別由具有不同折射率n1、n2的材料組成。舉例來說,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22的發光層可以包含GaN(折射率n2為約2.5),而微透鏡124的折射率n1可以介於約1.7至約1.9之間。當微透鏡124與發光元件122的發光層之間的折射率n1、n2越相近,將能降低光進入微透鏡124時受到全反射的機率,並因此提升微透鏡124的光取出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微透鏡124的材料可以包含,諸如,奈米材料,例如,PixNILTM ST2(折射率約1.9)、PixNILTM SFZ1(折射率約1.65)、光學玻璃(折射率介於約1.8至約1.88的範圍)、光學塗料,諸如,IKRON IOC-132(折射率約1.8)、其組合或其類似者。
承前述段落,在一些實施例中,微透鏡124的材料亦可以包含奈米壓印材料。在一實施例中,多個複眼結構124a將可以藉由奈米壓印製程被大面積地同時製作在微透鏡124上。奈米壓印材料在形成複眼結構124a後可以藉由照射具有特定波長(例如,紫外光波長)的光線或加熱方式被固化。固化後的奈米壓印材料的折射率n1將可以介於約1.7至約2之間,甚至大於約2。如此一來,微透鏡124的折射率n1將與發光元件122的發光層的折射率n2更相近,以提升微透鏡124的光取出率。此外,固化後的奈米壓印材料也具有極佳的光穿透率,例如,介於約85%至約99.5%之間的光穿透率。
請繼續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複眼結構124a包含多個曲面,且每一個曲面為遠離發光元件122凸出的球狀曲面。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複眼結構124a分別具有相同大小的曲率半徑R1。另一方面,微透鏡124具有高度H1。高度H1為複眼結構124a的頂部至反射層130頂部之間的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若發光單元120不包含反射層130,則高度H1為複眼結構124a的頂部至基板110頂部之間的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複眼結構124a的每一個曲面的曲率半徑R1介於約0.1 μm至約5 μm之間,且每一個曲面的頂部至基板110的距離(即,高度H1)大於曲率半徑R1,以具有較佳光學效果。
承前述段落,舉例來說,當曲率半徑R1為約5 μm時,微透鏡124的高度H1可大於等於約5 μm。若微透鏡124的高度H1小於曲率半徑R1,將使微透鏡124無法具有足夠體積形成合適的微透鏡124形狀。若微透鏡124的高度H1遠大於曲率半徑R1,將可能增加微透鏡124的光吸收量,反而降低微透鏡124的光取出率。在一些實施例中,高度H1介於約5 μm至約50 μm的範圍。另一方面,複眼結構124a的曲率半徑R1介於約0.1 μm至約5 μm的範圍。當曲率半徑R1大於約5 μm,光被微透鏡124全反射的機率將增加。當曲率半徑R1小於約0.1 μm時,複眼結構124a的聚焦效果將變差。此外,決定曲率半徑R1及微透鏡124的高度H1時也必須考慮發光單元120的光學效果。舉例來說,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曲率半徑R1為約0.1 μm(或曲率半徑R1接近約0.1 μm)時,微透鏡124的高度H1可大於等於約5 μm,以為發光元件122所發出的光提供適當的光學偏折效果。
總結來說,當曲率半徑R1越接近約0.1 μm,並搭配具有足夠高度H1(例如,高度H1大於等於約5 μm)的微透鏡124,能縮小發光單元120的發光角度並提升微透鏡124的光取出率。藉由適當搭配發光單元120的高度H1及曲率半徑R1,發光單元120的出光範圍能被控制並同時提高發光單元120的出光效率。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22為全角度微型發光二極體。發光單元120的發光角度介於約80度至約120度之間。
請繼續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20更包含多個反射壁140。反射壁140位於發光單元120的側壁上並實質上垂直於基板110。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包含多個發光單元120,反射壁140隔開多個發光單元120的相鄰兩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壁140形成在發光單元120的多個側壁上並在第二方向A2上隔開相鄰的發光單元120。在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壁140的材質可以類似或相同於反射層130。將反射壁140設置在發光單元120之間將避免發光元件122產生的光由微透鏡124的側壁出射,能降低微透鏡124側壁處的光損失,提高發光單元120的出光效率。
前述討論的發光單元120適合應用在AR顯示器中。發光單元120具有高出光效率可提升AR顯示器光源的出光強度。此外,在AR顯示器中,由光源發出的光須穿過成像鏡頭之後才能成像,發光單元120能將光平均分布並集中在成像鏡頭的收光範圍內,增加成像鏡頭收光範圍內的光強度,因此能有效提高AR顯示器的發光效率。
下文將討論一些具有不同參數(諸如,微透鏡124的材料折射率n1、微透鏡124的高度H1、複眼結構124a的曲率半徑R1、是否具有反射壁140)的發光單元120的出光效率、光斑模擬結果圖及發光角度-光強度分布圖。請參照第1A圖及第3A圖至第7B圖。第3A圖、第4A圖、第5A圖、第6A圖及第7A圖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的發光單元120所產生的光斑模擬結果圖。第3B圖、第4B圖、第5B圖、第6B圖及第7B圖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的發光單元120所產生的發光角度-光強度分布圖。
請先參照第1A圖、第3A圖及第3B圖。在本揭露的發光單元120的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22發光層的材料包含GaN,其折射率n2為約2.5,而微透鏡124的折射率n1為約1.5。微透鏡124高度H1為約10 μm,複眼結構124a的曲率半徑R1為約5 μm。此實施例的發光單元120具有約56.05%的出光效率。要說明的是,此處的出光效率是由發光元件122的光強度及光穿過複眼結構124a之後的光強度計算得出。舉例來說,若發光元件122的光強度為約1單位光強度,且光穿過複眼結構124a之後的光強度為約0.5605單位光強度,因此能得出發光單元120的發光效率為約56.05%。第3A圖中呈現的光斑在X方向及Y方向被分割成多個亮區,且越接近座標原點的亮區具有較強的光強度(即,顏色較深區域具有較強光強度)。光斑實質上具有近似於方型的外輪廓。在第3B圖中,光強度分別在發光角度為約+30度、約0度及約-30度三處具有較強峰值。
請參照第1A圖、第4A圖及第4B圖。在本揭露的發光單元120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微透鏡124的折射率n1為約1.9。微透鏡124高度H1為約10 μm,複眼結構124a的曲率半徑R1為約5 μm。此實施例的發光單元120具有約62.4%的出光效率。第4A圖中的光斑在X方向及Y方向被分割成多個亮區。接近座標原點的亮區具有明顯的強度提升,且遠離座標原點的亮區具有明顯的強度減弱,使光斑實質上具有近似圓形的外輪廓。此外,第4B圖中在發光角度為約+30度、約0度及約-30度三處的峰值的光強度皆被提升。前述光斑亮區集中及光強度峰值提升的現象是緣自於改變微透鏡124的折射率n1使其接近發光層的折射率n2。
請參照第1A圖、第5A圖及第5B圖。在本揭露的發光單元120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微透鏡124的折射率n1為約1.9。微透鏡124高度H1為約5 μm,複眼結構124a的曲率半徑R1為約5 μm。此實施例的發光單元120具有約66.91%的出光效率。第5A圖中的光斑在X方向及Y方向被分割成多個亮區。多個亮區傾向往座標原點聚攏並彼此連接,且遠離座標原點的亮區強度明顯減弱。第5B圖中峰值分別位於發光角度為約+40度、約0度及約-40度三處,這些峰值的強度明顯提升,且位於約0度的峰值具有較大增幅。前述光斑亮區集中、光強度峰值提升且發光角度擴大的現象是緣自於調整微透鏡124的高度H1,並使其接近約5 μm。
請參照第1A圖、第6A圖及第6B圖。在本揭露的發光單元120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微透鏡124的折射率n1為約1.9。微透鏡124高度H1為約5 μm,複眼結構124a的曲率半徑R1為約5 μm,且發光單元120具有反射壁140。此實施例的發光單元120具有約96.67%的出光效率。第6A圖中的光斑具有往座標原點聚攏且彼此連接的多個亮區。第6B圖中呈現的峰值分別位於發光角度為約+35度、約0度及約-35度三處,這些峰值的強度明顯提升,且位於約+35度及約-35度兩處的峰值具有較大增幅。前述光斑亮區集中、光強度峰值提升且發光角度縮小的現象是源自於在發光單元120上設置反射壁140。
請參照第1A圖、第7A圖及第7B圖。在本揭露的發光單元120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微透鏡124的折射率n1為約1.9。微透鏡124高度H1為約10 μm,複眼結構124a的曲率半徑R1為約0.8 μm,且發光單元120具有反射壁140。此實施例的發光單元120具有約84.67%的出光效率。第7A圖中的光斑具有位在座標原點的單一亮區,且第7B圖中呈現的光強度在發光角度介於約+35度及約-35度之間平均分布。在此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20雖犧牲部分的出光效率,卻在發光角度上獲得了較為平均的光強度分布。此種光平均分布並集中在特定發光角度之間且具有高出光效率的發光單元120適合應用在AR顯示器中。
以上對於本揭露之具體實施方式之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於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的發光單元中,在微透鏡上設置複眼結構可以降低微透鏡造成的光損失並縮小發光單元的光擴展角度。具體來說,彼此鄰接排列的多個複眼結構可以增加微透鏡的收光範圍,並降低微透鏡與發光元件之間因對位不準產生的光損失。此外,在發光單元之間設置反射壁可以進一步降低微透鏡側壁的光損失。另一方面,微透鏡的光取出率可藉由調整微透鏡的材料折射率,使其與發光元件的發光層相近,而被提升。在俯視角中,複眼結構的長寬比與發光單元的長寬比的比值介於約1至約1.5的範圍,將可以在提升光取出率的同時維持光斑的形狀。
前文概述了若干實施例之特徵,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較佳地理解本揭露之態樣。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他們可容易地使用本揭露作為設計或修改用於實現相同目的及/或達成本文中所介紹之實施例之相同優勢的其他製程及結構的基礎。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認識到,此些等效構造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及範疇,且他們可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於本文作出各種改變、代替及替換。
100, 200:顯示裝置 110:基板 120, 220:發光單元 122, 222:發光元件 124:微透鏡 124a, 224a:複眼結構 130:反射層 140:反射壁 A1:第一方向 A2:第二方向 A3:第三方向 H1:高度 L1, L2:長度 n1, n2:折射率 R1:曲率半徑 r1, r2:最短徑向尺寸 W1, W2:寬度 1B-1B’:線
當結合隨附諸圖閱讀時,得以自以下詳細描述最佳地理解本揭露之態樣。應注意,根據行業上之標準實務,各種特徵未按比例繪製。事實上,為了論述清楚,可任意地增大或減小各種特徵之尺寸。 第1A圖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的發光單元的示意圖。 第1B圖為第1A圖沿著剖面指示線1B-1B’繪示的發光單元的剖面側視圖。 第2A圖為第1A圖的發光單元的俯視圖。 第2B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個實施例繪示的發光單元的俯視圖。 第3A圖、第4A圖、第5A圖、第6A圖及第7A圖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的發光單元所產生的光斑模擬結果圖。 第3B圖、第4B圖、第5B圖、第6B圖及第7B圖為根據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繪示的發光單元所產生的發光角度-光強度分布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顯示裝置
110:基板
120:發光單元
122:發光元件
124:微透鏡
124a:複眼結構
130:反射層
140:反射壁
A1:第一方向
A2:第二方向
A3:第三方向
1B-1B’:線

Claims (10)

  1. 一種發光單元,包含: 一基板; 一發光元件,位於該基板上;及 一微透鏡,包圍該發光元件,該微透鏡包含彼此鄰接的複數個複眼結構,且在一俯視角中,該發光元件具有一最短徑向尺寸,每一該些複眼結構具有一最短徑向尺寸,該發光元件在該俯視角中的該最短徑向尺寸及每一該些複眼結構在該俯視角中的該最短徑向尺寸實質上滿足: 1 ≦ (r1/r2) ≦ 1.5,其中r1為該發光元件在該俯視角中的該最短徑向尺寸,r2為每一該些複眼結構在該俯視角中的該最短徑向尺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單元,其中在該俯視角中,每一該些複眼結構的一邊緣為實質上呈一六邊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單元,其中該些複眼結構包含複數個曲面,每一該些曲面的一曲率半徑介於約0.1 μm至約5 μm之間,且該微透鏡的一高度大於該曲率半徑。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發光單元,其中該微透鏡的該高度大於等於約5 μm。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發光單元,其中每一該些曲面為遠離該發光元件凸出的一球狀曲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單元,其中該微透鏡具有一折射率,且該折射率介於約1.7至約1.9之間。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單元,更包含: 複數個反射壁,位於該發光單元的一側壁上。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單元,其中該發光元件為一全角度微型發光二極體,且該發光單元的一發光角度介於約80度至約120度之間。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單元,更包含: 一反射層,位於該基板與該發光元件之間且位於該基板與該微透鏡之間。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發光單元,其中該發光元件具有至少一表面與該反射層直接接觸。
TW112148858A 2023-02-21 發光單元 TWI847938B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47938B true TWI847938B (zh) 2024-07-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24659A1 (en) 2014-06-09 2018-08-09 Denso Corporation Head-up display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unit for head-up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24659A1 (en) 2014-06-09 2018-08-09 Denso Corporation Head-up display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unit for head-up displa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1134B (zh) 發光二極體光源模組
JP4649553B2 (ja) 導光板及びこれを有す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ー装置
KR100978078B1 (ko) 프리즘 시트와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5063926A (ja) 発光デバイス
CN103698837A (zh) 带有多个光学腔的显示装置
JP511671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235707A (en) LED lens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711864B (zh) 光源模塊及顯示裝置
JP5463966B2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4075241B (zh) 光学透镜、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JP2007140505A (ja) 輝度上昇フィルム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JP2009223192A (ja) 光学素子
KR101419031B1 (ko) 발광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조명장치
JP2010186142A (ja) 照明用レンズ、発光装置、面光源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200821646A (en) Optical light conductor and optical device
TWI847938B (zh) 發光單元
TWI831620B (zh) 發光單元
US11204150B1 (en) Optical lens and light emitting module
JP2013084690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パッケージ、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8299071A (ja) 光学シート、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272875B2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および、透過型表示装置
JP2010146986A (ja) 照明用レンズ、発光装置、面光源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13013356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16208644A1 (ja) 光学装置、光源装置及び投影装置
US20100254159A1 (e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