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3068B - 主單元及通信系統 - Google Patents
主單元及通信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43068B TWI843068B TW111109975A TW111109975A TWI843068B TW I843068 B TWI843068 B TW I843068B TW 111109975 A TW111109975 A TW 111109975A TW 111109975 A TW111109975 A TW 111109975A TW I843068 B TWI843068 B TW I84306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main
- unit
- processing circuit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1100494448 Caenorhabditis elegans cab-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2—Plc mp multi processor system
- G05B2219/1215—Master slave system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2—Pc multi processor system
- G05B2219/2231—Master sla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主單元(12),與I/O(Input/Output,輸入輸出)單元(14)所連接的設備(104)傳送信號,並分割成:連接器模組(18),其包含第1連接器(26);以及主要模組(16),其包含主處理電路(20)、第2連接器(28)、支流端子(22)還有電源部(24);第1連接器(26)與主處理電路(20)利用設置於連接器模組(18)以及主要模組(16)的第1連接端子(30)連接。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透過I/O(Input/Output,輸入輸出)單元與設備傳送信號的主單元,以及具有該主單元的通信系統。
於日本特開第2016-110460號公報,揭示了可程式邏輯控制器系統。該可程式邏輯控制器系統,具有:基本單元(主體),以及複數個擴張單元(從屬)。基本單元與複數個擴張單元,以主單元為前頭菊鍊連接。複數個擴張單元,例如均為I/O單元。基本單元,透過複數個擴張單元,相對於被控制裝置發送、接收信號。被控制裝置,例如為感測器或致動器。
主單元及複數個I/O單元,以主單元為前頭,沿著既定設置方向並排。相鄰的主單元的端子與I/O單元的端子連接。另外,相鄰的各I/O單元的端子互相連接。藉此,主單元與複數個I/O單元,以可通信的方式連接。以下,由「以可通信方式連接的主單元及複數個I/O單元」所構成的區塊,亦記載為「站台」。
操作者,在設置複數個站台時,令各站台的主單元相對於控制裝置依序連接。在此,各站台的主單元,係利用操作者另外準備的纜線等連接構件連接。
在此,2個站台,有時會在上述既定設置方向上並排。此時亦同,操作者,將2個站台的前頭(主單元),利用連接構件連接。在此,於2個站台的主單元之間,設置了與其中一方的主單元連接的複數個I/O單元。此時,操作者,便不得不以迂迴繞過該複數個I/O單元的方式,牽設連接構件。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之第1態樣,係一種主單元,其透過I/O單元與該I/O單元所連接的設備傳送信號,其特徵為包含:主處理電路,其實行信號處理;第1連接器,其用來與設置於該主處理電路的後段的另一主單元連接;第2連接器,其用來與設置於該主處理電路的前段的控制裝置或另一主單元連接;支流端子,其用來與該I/O單元連接;以及電源部,其對該主處理電路供給電力;該主單元,分割成:第1連接器模組,其包含該第1連接器;以及主要模組,其包含該主處理電路,還有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的該第2連接器、該支流端子、該電源部;該第1連接器模組以及該主要模組更包含第1連接端子,其用以通過該I/O單元而將該第1連接器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
本發明之第2態樣,係一種通信系統,包含:I/O單元,其與設備連接;以及主單元,其透過該I/O單元與該設備傳送信號;該通信系統的特徵為:該主單元,包含:主處理電路,其實行信號處理;第1連接器,其用來與設置於該主處理電路的後段的另一主單元連接;第2連接器,其用來與設置於該主處理電路的前段的控制裝置或另一主單元連接;支流端子,其用來與該I/O單元連接;以及電源部,其對該主處理電路供給電力;同時,該主單元分割成:第1連接器模組,其包含該第1連接器;以及主要模組,其包含該主處理電路,還有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的該第2連接器、該支流端子、該電源部;該第1連接器模組以及該主要模組更包含第1連接端子,其用以通過該I/O單元而將該第1連接器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該I/O單元,包含:前段側主流端子及前段側支流端子,其可與設置於前段的該主要模組的該第1連接端子及該支流端子連接;後段側支流端子,其可與設置於後段的另一I/O單元的該前段側支流端子連接;從屬處理電路,其與該前段側支流端子及該後段側支流端子連接,並與該主處理電路實行信號的輸入輸出;以及後段側主流端子,其並未透過該從屬處理電路而與該前段側主流端子連接,且可與設置於後段的該第1連接器模組的該第1連接端子連接。
若根據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便可提供一種可從站台的後段側與另一站台的主單元連接的主單元,以及具有該主單元的通信系統。
上述之目的、特徴以及優點,從參照所附圖式進行說明的以下實施態樣的說明內容,應可輕易理解。
針對本發明之主單元及通信系統,揭示較佳的實施態樣,並一邊參照所附圖式,一邊在以下詳細進行說明。
[實施態樣]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參考例的通信系統100的圖式。
通信系統100,係在控制裝置102與設備104之間傳送信號的系統。設備104,設置於機械裝置。機械裝置,例如係工作機械或機器人。設備104,包含輸出設備104a及輸入設備104b。輸出設備104a,例如係開關等的致動器。控制裝置102,在驅動輸出設備104a時,係透過通信系統100對輸出設備104a發送控制信號。輸入設備104b,例如係檢出按壓、電壓或電流等的感測器。控制裝置102,透過通信系統100取得來自輸入設備104b的檢出信號。
通信系統100,具有:2個通信耦合單元106(106a、106b)及複數個I/O(Input/Output,輸入輸出)單元108(108a、108b)。於通信耦合單元106a的後段,複數個I/O單元108a依序連接。此時,通信耦合單元106a,為複數個I/O單元108a的主單元。複數個I/O單元108a,各自為通信耦合單元106a的從屬單元。
通信耦合單元106a與複數個I/O單元108a,構成一個站台S10。圖1的箭號D,表示通信耦合單元106a與複數個I/O單元108a並排的設置方向(+D:後段側,-D:前段側)。
另外,複數個I/O單元108b,在通信耦合單元106b的後段依序連接。因此,通信耦合單元106b,為複數個I/O單元108b的主單元。複數個I/O單元108b,各自為通信耦合單元106b的從屬單元。通信耦合單元106b與複數個I/O單元108b,構成一個站台S20。通信耦合單元106b與複數個I/O單元108b,在設置方向D上並排。
在以下的說明中,針對通信耦合單元106及I/O單元108各自的構造,依照順序更進一步進行說明。
通信耦合單元106,具有:主處理電路20、支流端子22、電源部24、第1連接器26、第2連接器28,以及殼體110。主處理電路20、支流端子22、電源部24、第1連接器26,以及第2連接器28,收納於殼體110。
主處理電路20,例如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裝置)。其中,主處理電路20,亦可包含:ASIC(application specified integrated circuit,特定應用積體電路)、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程式邏輯裝置),或FPGA(field programmable logic gate array,場域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等。
電源部24,對主處理電路20供給電力。其中,電源部24,亦可對設置於通信耦合單元106的後段側的複數個I/O單元108供給電力。
第1連接器26,係用來與設置於通信耦合單元106的後段的另一通信耦合單元106連接的連接器。第2連接器28,係用來與設置於通信耦合單元106的前段的控制裝置102或設置於通信耦合單元106的前段的另一通信耦合單元106連接的連接器。在一個通信耦合單元106內,第1連接器26及第2連接器28,與主處理電路20連接。第1連接器26及第2連接器28,例如,如圖1所示的,設置於通信耦合單元106之中的前段(-D)側的側面。
在圖1的例子中,通信耦合單元106a的第1連接器26,透過操作者另外準備的連接構件Cab1,與通信耦合單元106b的第2連接器28連接。連接構件Cab1,例如為纜線。另外,通信耦合單元106a的第2連接器28,透過操作者另外準備的連接構件Cab2,與控制裝置102連接。藉此,控制裝置102、通信耦合單元106a的主處理電路20,以及通信耦合單元106b的主處理電路20,依照該順序連接。通信耦合單元106b的第1連接器26,在本參考例中為開放的。當在通信耦合單元106b的更後段設置了另一通信耦合單元106時,通信耦合單元106b的第1連接器26,與該另一通信耦合單元106的第2連接器28連接。
支流端子22,係與I/O單元108連接的端子。在一個通信耦合單元106內,支流端子22,與主處理電路20連接。支流端子22,設置於通信耦合單元106之中的後段(+D)側的側面。
I/O單元108,具有:從屬處理電路32、介面34、前段側支流端子36、後段側支流端子38,以及殼體112。從屬處理電路32、介面34、前段側支流端子36,以及後段側支流端子38,收納於殼體112。
從屬處理電路32,例如包含CPU(中央處理裝置)。其中,從屬處理電路32,亦可包含:ASIC(特定應用積體電路)、PLD(可程式邏輯裝置),或FPGA(場域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等。從屬處理電路32,與主處理電路20實行信號的輸入輸出。
介面34,係「將從屬處理電路32與設備104連接,以便從屬處理電路32與設備104實行信號的輸入輸出」用的硬體(電路、電子零件群)。介面34的具體構造對應設備104的種類而有所不同。
複數個I/O單元108,與複數個設備104連接。圖1的複數個I/O單元108,與彼此相異的設備104連接。其中,亦可於1個I/O單元108,連接複數個設備104。
前段側支流端子36,係用來與設置於前段的通信耦合單元106或設置於前段的另一I/O單元108連接的端子。前段側支流端子36,設置於I/O單元108的前段(-D)側。後段側支流端子38,係用來與設置於後段的另一I/O單元108連接的端子。後段側支流端子38,設置於I/O單元108的後段(+D)側。在一個I/O單元108內,前段側支流端子36與後段側支流端子38,透過從屬處理電路32互相連接。
當I/O單元108的前段為通信耦合單元106時,前段側支流端子36與支流端子22連接。藉此,通信耦合單元106的主處理電路20,與其後段的I/O單元108的從屬處理電路32連接。
另外,當I/O單元108的前段為另一I/O單元108時,前段側支流端子36與該另一I/O單元108的後段側支流端子38連接。藉此,以通信耦合單元106的主處理電路20為前頭,複數個I/O單元108的從屬處理電路32菊鍊連接。
當控制裝置102對設備104發送控制信號時,控制裝置102,對從自身觀察連接於最前段(第1個)的通信耦合單元106a輸出控制信號。該控制信號,包含發送標的設備104所連接的I/O單元108的位址資訊等。通信耦合單元106a的主處理電路20,判斷控制信號所包含的位址資訊表示係複數個I/O單元108a中的哪一個。當位址資訊並未表示係複數個I/O單元108a中的哪一個時,通信耦合單元106a的主處理電路20,便對通信耦合單元106b的主處理電路20輸出控制信號。當位址資訊表示係複數個I/O單元108a中的其中一個時,通信耦合單元106a的主處理電路20,便對自身後段的I/O單元108a輸出控制信號。從前段輸入了控制信號的I/O單元108a的從屬處理電路32,判斷輸入之控制信號所包含的位址資訊是否表示為自身。在此,I/O單元108a的從屬處理電路32,在位址資訊表示為自身時,對自身所連接的設備104輸出控制信號。藉此,設備104便動作。另一方面,I/O單元108a,在輸入之控制信號所包含的位址資訊並非表示係自身時,對自身後段的I/O單元108a輸出控制信號。另外,I/O單元108,亦可在控制信號所包含的位址資訊表示係自身的情況下,對後段側的I/O單元108輸出控制信號。另外,通信耦合單元106,亦可在控制信號所包含的位址資訊表示係自身所連接的I/O單元108的情況下,對後段側的通信耦合單元106輸出控制信號。
有時設備104會向控制裝置102輸出信號。此時,設備104的信號,會輸入到設備104所連接的I/O單元108的從屬處理電路32。從屬處理電路32,將從自身所連接的設備104輸入的信號,發送到控制裝置102。此時,從屬處理電路32,係對連接於自身前段的I/O單元108或通信耦合單元106輸出信號。在此,從屬處理電路32,將「設備104所輸出的內容」以及「將信號輸出的I/O單元108的位址資訊」包含於輸出信號。通信耦合單元106與I/O單元108之間的信號輸入輸出為習知技術,故省略更深入的說明。
另外,連接構件Cab1,為了將站台S10與站台S20連接,不得不迂迴繞過複數個I/O單元108a(參照圖1)。
以上述內容為前提,在以下的內容中,對實施態樣進行說明。另外,會對與參考例所說明的構成要件相同的構成要件,附上相同的參照符號並省略其說明,而主要說明與參考例相異的部分。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態樣的通信系統10的圖式。
如圖2所示的,通信系統10,具有:通信耦合單元12a、通信耦合單元12b、複數個I/O單元14a,以及複數個I/O單元14b。通信耦合單元12a,為複數個I/O單元14a的主單元。通信耦合單元12a與複數個I/O單元14a,構成站台S1。另外,通信耦合單元12b,為複數個I/O單元14b的主單元。通信耦合單元12b與複數個I/O單元14b,構成站台S2。
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通信耦合單元12a及通信耦合單元12b,亦僅記載為通信耦合單元12。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I/O單元14a及I/O單元14b,亦僅記載為I/O單元14。
通信耦合單元12,具備可互相分離的複數個模組。亦即,通信耦合單元12,具有主要模組16以及連接器模組(第1連接器模組)18。主要模組16與連接器模組18,可互相分開。
主要模組16,具有:主處理電路20、支流端子22、電源部24,以及第2連接器28。第2連接器28,設置於避開主要模組16的後段(+D)側的部位。例如,第2連接器28,設置於主要模組16的前段(-D)側(參照圖2)。支流端子22,設置於主要模組16的後段(+D)側。主處理電路20,與支流端子22、電源部24、第2連接器28連接。
連接器模組18,具有第1連接器26。第1連接器26,設置於連接器模組18的後段(+D)側。
主要模組16及連接器模組18,各自更具有連接端子(第1連接端子)30。在以下的說明中,主要模組16的連接端子30亦記載為連接端子30a,連接器模組18的連接端子30亦記載為連接端子30b。連接端子30a,設置於主要模組16的後段(+D)側,與主處理電路20連接。另一方面,連接端子30b,設置於連接器模組18的前段(-D)側,與第1連接器26連接。
I/O單元14,具有:從屬處理電路32、介面34、前段側支流端子36、後段側支流端子38、前段側主流端子40、後段側主流端子42,以及殼體44。從屬處理電路32、介面34、前段側支流端子36、後段側支流端子38、前段側主流端子40,以及後段側主流端子42,收納於殼體44。
前段側主流端子40,係用來與設置於前段的主要模組16或設置於前段的另一I/O單元14連接的端子。前段側主流端子40,設置於I/O單元14的前段(-D)側。後段側主流端子42,係用來與設置於後段的連接器模組18或設置於後段的另一I/O單元14連接的端子。後段側主流端子42,設置於I/O單元14的後段(+D)側。
當I/O單元14的前段為主要模組16時,I/O單元14的前段側主流端子40,與連接端子30a連接。當I/O單元14的前段為另一I/O單元14時,I/O單元14的前段側主流端子40,與另一I/O單元14的後段側主流端子42連接。當I/O單元14的後段為連接器模組18時,I/O單元14的後段側主流端子42,與連接端子30b連接。另外,當I/O單元14的後段為連接器模組18時,該I/O單元14的後段側支流端子38,處於開放狀態。
在一個I/O單元14內,前段側主流端子40與後段側主流端子42相互連接。因此,前段側主流端子40與後段側主流端子42,可將設置於I/O單元14的前段的主要模組16的主處理電路20,與設置於I/O單元14的後段的第1連接器模組18的第1連接器26連接。另外,前段側主流端子40與後段側主流端子42,並未透過從屬處理電路32連接(亦參照圖2)。
基於I/O單元14的構造,更進一步說明站台S1及站台S2。站台S1及站台S2,各自包含主要模組16。於站台S1的主要模組16的後段,依序連接了複數個I/O單元14。藉此,在站台S1中,構成主處理電路20與複數個從屬處理電路32依序連接的通信線路(支流線Lb1)。另外,於站台S2的主要模組16的後段,有別於站台S1的複數個I/O單元14,依序連接了其他複數個I/O單元14。藉此,在站台S2中,構成主處理電路20與複數個從屬處理電路32依序連接的通信線路(支流線Lb2)。
另外,於站台S1及站台S2各自的最後段,設置了第1連接器模組18。在站台S1及站台S2各自之中,主要模組16的主處理電路20與第1連接器模組18的第1連接器26,通過I/O單元14連接。
站台S1的主要模組16的第2連接器28,利用連接構件Cab2,與控制裝置102連接。另外,站台S2的主要模組16的第2連接器28,利用連接構件Cab1,與站台S1的連接器模組18的第1連接器26連接。藉此,以控制裝置102為前頭,構成站台S1的主處理電路20與站台S2的主處理電路20按照該順序依序連接的通信線路(主流線La)。在此,於主流線La上,並未配置從屬處理電路32。因此,在站台S1的主處理電路20與站台S2的主處理電路20之間所傳送的信號,不會誤輸入到通信系統10內的從屬處理電路32。
若根據以上的通信系統10,第1連接器26係配置於站台S1的最後段。操作者,便無須令連接站台S2的第2連接器28與站台S1的第1連接器26的連接構件Cab1,迂迴繞過複數個I/O單元14a。
[變化實施例]
以上,係說明實施態樣作為本發明的一例。於上述實施態樣,可加入各種變更或改良。另外,從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的記載可知,加入了該等變更或改良的態樣,實為本發明之技術範圍所包含。
以下,記載上述實施態樣的變化實施例。其中,與上述實施態樣重複的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會盡可能省略。對上述實施態樣已說明的構成要件,除非另外聲明,否則會附上與上述實施態樣相同的參照符號。另外,實施態樣已說明的構成要件,包含功能上相同的要件。
(變化實施例1)
圖3,係表示變化實施例1之通信耦合單元12A(12)的圖式。
在以下內容中,圖2的連接器模組18亦記載為第1連接器模組18。另外,在以下內容中,圖2的連接端子30(30a、30b),亦記載為第1連接端子30(30a、30b)。通信耦合單元12A,具備主要模組16。其中,本變化實施例之主要模組16,可更分割成信號處理模組46及第2連接器模組48。信號處理模組46,係具有主處理電路20、支流端子22以及電源部24的模組。第2連接器模組48,係具有第2連接器28的模組。
信號處理模組46及第2連接器模組48,各自更具有第2連接端子50。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信號處理模組46的第2連接端子50亦記載為第2連接端子50a,第2連接器模組48的第2連接端子50亦記載為第2連接端子50b。第2連接端子50a與第2連接端子50b,以可裝卸的方式相互連接。藉由將第2連接端子50a與第2連接端子50b連接,信號處理模組46與第2連接器模組48便連接。
第2連接端子50a,設置於信號處理模組46的前段(-D)側,在該信號處理模組46內與主處理電路20連接。另外,第2連接端子50b,設置於第2連接器模組48的後段(+D)側,在該第2連接器模組48內與第2連接器28連接。若根據本變化實施例,藉由將第2連接端子50a與第2連接端子50b互相連接,主處理電路20與第2連接器28便互相連接。
若根據本變化實施例,主要模組16的維修保養效率會提高。例如,當第2連接器28故障時,操作者,在主處理電路20、電源部24等正常部分維持不動的情況下,僅更換第2連接器模組48,便可完成主要模組16的維修保養作業。
(變化實施例2)
關於變化實施例1,亦可令第1連接器模組18與第2連接器模組48共通化而構成大致為同型的模組。
圖4,係表示變化實施例2之通信耦合單元12B(12)的圖式。
通信耦合單元12B(12),具有信號處理模組46及2個共通連接器模組56。信號處理模組46的說明,割捨之(參照變化實施例1)。
2個共通連接器模組56,各自具有:第1連接端子30b(30)、第2連接端子50b(50),以及與該等端子連接的共通連接器58。第1連接端子30b(30),設置於共通連接器模組56之中的前段(-D)側。第2連接端子50b(50),設置於共通連接器模組56之中的後段(+D)側。共通連接器58,係將第1連接器26以及第2連接器28共通化的連接器。共通連接器58,可作為第1連接器26使用,亦可作為第2連接器28使用。
共通連接器58,設置於避開共通連接器模組56之中的前段(-D)側以及後段(+D)側的部位,例如設置於與設置方向D正交的方向(圖4的方向F)側的面。藉此,即使於共通連接器模組56的前段側及後段側的其中任一側設置另一設備,也不會妨礙到將連接構件(Cab1、Cab2)連接於共通連接器58。
圖5,係表示變化實施例2之站台S3的圖式。
站台S3,具有:通信耦合單元12B(12)及I/O單元(複數個I/O單元)14。
2個共通連接器模組56的其中一方(56A)的第2連接端子50b(50),可與信號處理模組46的第2連接端子50a連接。此時,共通連接器模組56A的共通連接器58,與設置於站台S3的前段的控制裝置102連接。亦即,共通連接器模組56A的共通連接器58,發揮作為第2連接器模組48(參照變化實施例1)的功能。
另一方面,2個共通連接器模組56的其中另一方(56B)的第1連接端子30b,可與I/O單元14的後段側主流端子42連接。此時,共通連接器模組56B的共通連接器58,與設置於站台S3的後段的另一通信耦合單元12(在圖5中未顯示)連接。亦即,共通連接器模組56B的共通連接器58,可作為連接器模組18(參照實施態樣)使用。
若根據本變化實施例,便可令第1連接器模組18及第2連接器模組48的生産線共通化(單一化為共通連接器模組56的生産線)。因此,本變化實施例之通信耦合單元12,有利於製造成本低廉化。另外,操作者便無識別第1連接器模組18(與後段側連接用)及第2連接器模組48(與前段側連接用)而區分使用之必要。
(變化實施例3)
圖6,係表示變化實施例3之共通連接器模組56C(56)的圖式。
共通連接器模組56C,具有第1連接端子30b(30)、第2連接端子50b(50)以及共通連接器58連接成T字狀的構造。此時,將第1連接端子30b(30)、第2連接端子50b(50)以及共通連接器58連結的電路(信號線)的短截線長,比圖4的構造例更縮短。藉由縮短短截線長,第1連接端子30b(30)與共通連接器58之間,或第2連接端子50b(50)與共通連接器58之間的信號噪訊便減少。
[從實施態樣所得之發明]
關於可從上述實施態樣以及變化實施例界定之發明,記載如下。
<第1發明>
第1發明,係一種主單元(12),其透過I/O單元(14)與該I/O單元所連接的設備(104)傳送信號,其特徵為包含:主處理電路(20),其實行信號處理;第1連接器(26、58),其用來與設置於該主處理電路的後段的另一主單元(12)連接;第2連接器(28、58),其用來與設置於該主處理電路的前段的控制裝置(102)或另一主單元(12)連接;支流端子(22),其用來與該I/O單元連接;以及電源部(24),其對該主處理電路供給電力;該主單元,分割成:第1連接器模組(18、56),其包含該第1連接器;以及主要模組(16),其包含該主處理電路,還有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的該第2連接器、該支流端子、該電源部;該第1連接器模組以及該主要模組更包含第1連接端子(30),其用以通過該I/O單元而將該第1連接器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
藉此,便可提供一種主單元,其可從站台的後段側與另一站台的主單元連接。
該主要模組,亦可分割成:第2連接器模組(48、56),其包含該第2連接器;以及信號處理模組(46),其包含該支流端子、該主處理電路還有該電源部;該第2連接器模組以及該信號處理模組,亦可更包含第2連接端子(50),其用以將該第2連接器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藉此,主要模組的維修保養特性會變良好。
該第1連接器模組與該第2連接器模組亦可構成彼此共通化的連接器模組(56);共通化的該連接器模組,亦可包含:該第1連接端子;該第2連接端子;以及共通連接器(58),其係將該第1連接器以及該第2連接器共通化的連接器,並與該第1連接端子以及該第2連接端子連接。藉此,從生産者與操作者二者的觀點來看,主單元的便利性會提高。
該第1連接端子、該第2連接端子以及該共通連接器亦可成T字連接。藉此,可減少噪訊。
<第2發明>
第2發明,係一種通信系統(10),包含:I/O單元(14),其與設備(104)連接;以及主單元(12),其透過該I/O單元與該設備傳送信號;該通信系統的特徵為:該主單元,包含:主處理電路(20),其實行信號處理;第1連接器(26、58),其用來與設置於該主處理電路的後段的另一主單元(12)連接;第2連接器(28、58),其用來與設置於該主處理電路的前段的控制裝置(102)或另一主單元(12)連接;支流端子(22),其用來與該I/O單元連接;以及電源部(24),其對該主處理電路供給電力;同時,該主單元分割成:第1連接器模組(18、56),其包含該第1連接器;以及主要模組(16),其包含該主處理電路,還有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的該第2連接器、該支流端子、該電源部;該第1連接器模組以及該主要模組更包含第1連接端子(30),其用以通過該I/O單元而將該第1連接器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該I/O單元,包含:前段側主流端子(40)及前段側支流端子(36),其可與設置於前段的該主要模組的該第1連接端子及該支流端子連接;後段側支流端子(38),其可與設置於後段的另一I/O單元(14)的該前段側支流端子連接;從屬處理電路(32),其與該前段側支流端子及該後段側支流端子連接,並與該主處理電路實行信號的輸入輸出;以及後段側主流端子(42),其並未透過該從屬處理電路而與該前段側主流端子連接,且可與設置於後段的該第1連接器模組的該第1連接端子連接。
藉此,便可提供一種通信系統,其包含主單元,該主單元可從站台的後段側與另一站台的主單元連接。
10:通信系統
12,12a,12b,12A,12B:通信耦合單元(主單元)
14,14a,14b:I/O(Input/Output,輸入輸出)單元
16:主要模組
18:連接器模組(第1連接器模組)
20:主處理電路
22:支流端子
24:電源部
26:第1連接器
28:第2連接器
30,30a,30b:連接端子(第1連接端子)
32:從屬處理電路
34:介面
36:前段側支流端子
38:後段側支流端子
40:前段側主流端子
42:後段側主流端子
44:殼體
46:信號處理模組
48:第2連接器模組
50,50a,50b:第2連接端子
56,56A,56B,56C:共通連接器模組
58:共通連接器
100:通信系統
102:控制裝置
104:設備
104a:輸出設備
104b:輸入設備
106,106a,106b:通信耦合單元
108,108a,108b:I/O(Input/Output,輸入輸出)單元
110,112:殼體
Cab1,Cab2:連接構件
-D:前段側
+D:後段側
D:設置方向
F:方向
La:主流線
Lb1,Lb2:支流線
S1,S2,S3,S10,S20:站台
[圖1] 係表示本發明之參考例的通信系統的圖式。
[圖2] 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態樣的通信系統的圖式。
[圖3] 係表示變化實施例1之通信耦合單元的圖式。
[圖4] 係表示變化實施例2之通信耦合單元的圖式。
[圖5] 係表示變化實施例2之站台的圖式。
[圖6] 係表示變化實施例3之共通連接器模組的圖式。
10:通信系統
12,12a,12b:通信耦合單元(主單元)
14,14a,14b:I/O(Input/Output,輸入輸出)單元
16:主要模組
18:連接器模組(第1連接器模組)
20:主處理電路
22:支流端子
24:電源部
26:第1連接器
28:第2連接器
30,30a,30b:連接端子(第1連接端子)
32:從屬處理電路
34:介面
36:前段側支流端子
38:後段側支流端子
40:前段側主流端子
42:後段側主流端子
44:殼體
102:控制裝置
104:設備
Cab1,Cab2:連接構件
-D:前段側
+D:後段側
D:設置方向
La:主流線
Lb1,Lb2:支流線
S1,S2:站台
Claims (5)
- 一種主單元(12),透過輸入輸出單元(14)與該輸入輸出單元所連接的設備(104)傳送信號,包含: 主處理電路(20),實行信號處理; 第1連接器(26、58),用來與設置於該主處理電路的後段的另一主單元(12)連接; 第2連接器(28、58),用來與設置於該主處理電路的前段的控制裝置(102)或另一主單元(12)連接; 支流端子(22),用來與該輸入輸出單元連接;以及 電源部(24),對該主處理電路供給電力; 該主單元,分割成: 第1連接器模組(18、56),包含該第1連接器;以及 主要模組(16),包含該主處理電路,還有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的該第2連接器、該支流端子、該電源部; 該第1連接器模組以及該主要模組更包含第1連接端子(30),該第1連接端子(30)用以通過該輸入輸出單元而將該第1連接器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
- 如請求項1之主單元,其中, 該主要模組,分割成: 第2連接器模組(48、56),其包含該第2連接器;以及 信號處理模組(46),其包含該支流端子、該主處理電路、和該電源部; 該第2連接器模組以及該信號處理模組更包含第2連接端子(50),該第2連接端子(50)用以將該第2連接器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
- 如請求項2之主單元,其中, 該第1連接器模組與該第2連接器模組構成彼此共通化的連接器模組(56); 共通化的該連接器模組,包含: 該第1連接端子; 該第2連接端子;以及 共通連接器(58),其係將該第1連接器以及該第2連接器共通化的連接器,並與該第1連接端子以及該第2連接端子連接。
- 如請求項3之主單元,其中, 該第1連接端子、該第2連接端子以及該共通連接器,係成T字連接。
- 一種通信系統(10),包含:輸入輸出單元(14),其與設備(104)連接;以及主單元(12),其透過該輸入輸出單元與該設備傳送信號;該通信系統中: 該主單元,包含: 主處理電路(20),其實行信號處理; 第1連接器(26、58),其用來與設置於該主處理電路的後段的另一主單元(12)連接; 第2連接器(28、58),其用來與設置於該主處理電路的前段的控制裝置(102)或另一主單元(12)連接; 支流端子(22),其用來與該輸入輸出單元連接;以及 電源部(24),其對該主處理電路供給電力; 同時,該主單元分割成: 第1連接器模組(18、56),其包含該第1連接器;以及 主要模組(16),其包含該主處理電路,還有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的該第2連接器、該支流端子、該電源部; 該第1連接器模組以及該主要模組更包含第1連接端子(30),該第1連接端子(30)用以通過該輸入輸出單元而將該第1連接器與該主處理電路連接; 該輸入輸出單元,包含: 前段側主流端子(40)及前段側支流端子(36),其可與設置於前段的該主要模組的該第1連接端子及該支流端子連接; 後段側支流端子(38),其可與設置於後段的另一輸入輸出單元(14)的該前段側支流端子連接; 從屬處理電路(32),其與該前段側支流端子及該後段側支流端子連接,並與該主處理電路實行信號的輸入輸出;以及 後段側主流端子(42),其並未透過該從屬處理電路而與該前段側主流端子連接,且可與設置於後段的該第1連接器模組的該第1連接端子連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50020 | 2021-03-24 | ||
JP2021-050020 | 2021-03-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38291A TW202238291A (zh) | 2022-10-01 |
TWI843068B true TWI843068B (zh) | 2024-05-21 |
Family
ID=83394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09975A TWI843068B (zh) | 2021-03-24 | 2022-03-18 | 主單元及通信系統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168448A1 (zh) |
EP (1) | EP4318148A1 (zh) |
JP (1) | JP7152632B1 (zh) |
CN (1) | CN116997869A (zh) |
TW (1) | TWI843068B (zh) |
WO (1) | WO2022202389A1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47766A (ja) * | 1996-03-07 | 1997-09-19 | Meidensha Corp | 遠方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
JP2002091519A (ja) * | 2000-09-20 | 2002-03-29 | Hitachi Ltd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及び誤配線修正方法 |
US6609034B1 (en) * | 2000-03-29 | 2003-08-19 | Epicenter,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a plurality of computer systems |
JP2011130307A (ja) * | 2009-12-21 | 2011-06-3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冗長化通信装置 |
JP2016110460A (ja) * | 2014-12-08 | 2016-06-20 |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8157456A (ja) * | 2017-03-21 | 2018-10-04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スレーブ、シリア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リアル通信システムの通信方法 |
JP2019114085A (ja) * | 2017-12-25 | 2019-07-1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装置 |
US20190278733A1 (en) * | 2011-10-05 | 2019-09-12 | Analog Devices, Inc. | Two-wi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
EP2560061B1 (en) * | 2011-08-17 | 2020-04-22 | LSIS Co., Ltd. | Plc network extension system |
JP2021002172A (ja) * | 2019-06-20 | 2021-01-0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イジーチェーン接続システム及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
TW202110169A (zh) * | 2019-08-26 | 2021-03-01 |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一第一顯示裝置以促進與一第二顯示裝置通訊的電路和方法以及顯示通訊系統 |
-
2022
- 2022-03-11 US US18/282,250 patent/US20240168448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3-11 JP JP2022538421A patent/JP7152632B1/ja active Active
- 2022-03-11 CN CN202280021740.6A patent/CN116997869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3-11 EP EP22775181.5A patent/EP4318148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3-11 WO PCT/JP2022/010776 patent/WO202220238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3-18 TW TW111109975A patent/TWI843068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47766A (ja) * | 1996-03-07 | 1997-09-19 | Meidensha Corp | 遠方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
US6609034B1 (en) * | 2000-03-29 | 2003-08-19 | Epicenter,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a plurality of computer systems |
JP2002091519A (ja) * | 2000-09-20 | 2002-03-29 | Hitachi Ltd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及び誤配線修正方法 |
JP2011130307A (ja) * | 2009-12-21 | 2011-06-3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冗長化通信装置 |
EP2560061B1 (en) * | 2011-08-17 | 2020-04-22 | LSIS Co., Ltd. | Plc network extension system |
US20190278733A1 (en) * | 2011-10-05 | 2019-09-12 | Analog Devices, Inc. | Two-wi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
JP2016110460A (ja) * | 2014-12-08 | 2016-06-20 |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8157456A (ja) * | 2017-03-21 | 2018-10-04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スレーブ、シリア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リアル通信システムの通信方法 |
JP2019114085A (ja) * | 2017-12-25 | 2019-07-1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装置 |
JP2021002172A (ja) * | 2019-06-20 | 2021-01-0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イジーチェーン接続システム及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
TW202110169A (zh) * | 2019-08-26 | 2021-03-01 |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一第一顯示裝置以促進與一第二顯示裝置通訊的電路和方法以及顯示通訊系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38291A (zh) | 2022-10-01 |
JPWO2022202389A1 (zh) | 2022-09-29 |
JP7152632B1 (ja) | 2022-10-12 |
CN116997869A (zh) | 2023-11-03 |
US20240168448A1 (en) | 2024-05-23 |
EP4318148A1 (en) | 2024-02-07 |
WO2022202389A1 (ja) | 2022-09-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31942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 master/slave structure | |
TWI843068B (zh) | 主單元及通信系統 | |
EP2434693B1 (en) | Network system and node | |
CN101141362B (zh) | 系统接口以及带有该系统接口的设备 | |
CN115173107A (zh) | 一种网络接口扩展装置、总线模块及其网络接口扩展方法 | |
JP7529897B2 (ja) | I/oユニット、マスターユニット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
CN117083574A (zh) | 电子设备 | |
JP7152631B1 (ja) | マスターユニット | |
TW202238293A (zh) | 輸入輸出單元及通信系統 | |
EP2369790B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
TW202238408A (zh) | 輸入輸出單元 | |
CN215263963U (zh) | 一种发动机线束检测装置及发动机线束故障检测终端 | |
US8972643B2 (en) | Field bus network adapter and field bus network subscriber with field bus connections | |
US20230176992A1 (en) | Control system for a bus system having at least two transmission lines | |
CN111587559B (zh) | 信号的传输 | |
JPH0191547A (ja) | 共通バスシステム | |
CN103048988A (zh) | 耦合装置和用于操控可替换的电系统的方法 | |
JP2020144581A (ja) | 信号切替装置 | |
CN115316050A (zh) | 用于电连接多个功能模块的底板模块和模块化构造的通信系统 | |
JPH04137154A (ja) | 数値制御装置 | |
JP2006033167A (ja) | 集中分岐型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
JPH0562377B2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