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0706B - 製造半導體裝置和圖案化半導體結構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製造半導體裝置和圖案化半導體結構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0706B
TWI840706B TW110137402A TW110137402A TWI840706B TW I840706 B TWI840706 B TW I840706B TW 110137402 A TW110137402 A TW 110137402A TW 110137402 A TW110137402 A TW 110137402A TW I840706 B TWI840706 B TW I8407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layer
opening
silicon
etc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7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2275A (zh
Inventor
歐陽興
Original Assignee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447,07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230077092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2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2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0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0706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開提供一種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形成半導體堆疊,其包括含矽層、沉積在部分的含矽層上的氧化物、底層和光阻層。圖案化光阻層以形成光阻層中的第一開口。蝕刻底層以將第一開口延伸進底層,其中第一開口暴露氧化物的頂表面。使用第一蝕刻劑蝕刻氧化物和底層,其中氧化物和底層的蝕刻速率的比例約1:1。使用第二蝕刻劑蝕刻氧化物和含矽層以形成第一開口下方的第二開口,其中氧化物的蝕刻速率高於含矽層的蝕刻速率。

Description

製造半導體裝置和圖案化半導體結構的方法
本公開內容是關於製造半導體裝置和圖案化半導體結構的方法。
半導體工業經歷了指數型成長。材料和設計的技術進展產生了很多代的裝置,其中各代裝置和前代相比具有更小和更複雜的電路。一般而言,縮小的製程通過增加生產效率和降低相關成本而提供優勢。當半導體製造製程需要更小的製程視窗(window),將漸少在裝置的元件之間的需求空間,並且變得越來越難達成。因此,需發展符合縮小的製程的微影工具和圖案化方法,促進形成具有預期臨界尺寸(critical dimension,CD)的特徵。當微影設備和圖案化優勢適用於很多方面,可以預期更遠的進展。
根據本公開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形成半導體堆疊,半導體堆疊包括含矽層、沉積在部分的含矽層上的氧化物、覆蓋氧化物和含矽層的底層,以及底層上方的光阻層。方法也包括圖案化光阻層以形成光阻層中的第一開口,以及蝕刻底層以將第一開口延伸進底層,其中第一開口暴露氧化物的頂表面。方法也包括使用第一蝕刻劑蝕刻氧化物和底層,其中氧化物的第一蝕刻速率和底層的第二蝕刻速率的比例約1:1。方法也包括使用不同於第一蝕刻劑的第二蝕刻劑蝕刻氧化物和含矽層,以形成第一開口下方的第二開口,其中氧化物的第三蝕刻速率高於含矽層的第四蝕刻速率。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氧化物的第三蝕刻速率和含矽層的第四蝕刻速率的比例約3:1。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在蝕刻底層以延伸第一開口之後,底層中的第一開口的寬度大於氧化物的最大寬度。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在蝕刻氧化物和含矽層之後,底層中的第一開口的寬度大於底層中的第二開口的寬度。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在蝕刻底層以延伸第一開口之後,在氧化物的頂表面和第一開口的底表面之間的第一高度是25%至35%的在氧化物的頂表面和氧化物的底表面之間的第二高度。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蝕刻劑包括CHF 3和O 2的混合物。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蝕刻劑包括CHF 3和CH 2F 2的混合物。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堆疊進一步包括底部抗反射塗層設置在底層和光阻層之間,以及蝕刻底層以延伸第一開口進一步包括蝕刻底部抗反射塗層。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方法進一步包括延伸第二開口穿過含矽層以將半導體裝置分離成兩部分。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方法進一步包括延伸第二開口穿過含矽層,以及使用絕緣材料填充第二開口以形成絕緣體。
根據本公開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圖案化半導體結構的方法。方法包括圖案化第一光阻層以形成第一光阻層中的第一開口,以及圖案化第一光阻層下的第二光阻層以將第一開口延伸進第二光阻層,其中第二光阻層中的氧化物的頂表面高於第一開口的底表面。方法也包括使用第一蝕刻劑蝕刻氧化物和第二光阻層,其中氧化物的第一蝕刻速率接近於第二光阻層的第二蝕刻速率。方法也包括使用第二蝕刻劑蝕刻氧化物和氧化物下的含矽層以形成第一開口下方的第二開口,其中氧化物的第三蝕刻速率高於含矽層的第四蝕刻速率。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在圖案化第二光阻層之後,第一開口的底表面的寬度大於氧化物的最大寬度。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在蝕刻氧化物和含矽層之後,第一開口的底表面的寬度大於含矽層中的第二開口的寬度。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在蝕刻氧化物和含矽層之後,含矽層中的第二開口的寬度接近於氧化物的最大寬度。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在蝕刻氧化物和含矽層之後,第一開口的底表面高於在第二光阻層和含矽層之間的介面。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在蝕刻氧化物和含矽層之後,第二光阻層中的第二開口的第一部分的深度大於含矽層中的第二開口的第二部分的深度。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蝕刻氧化物和含矽層進一步包括蝕刻鄰近於氧化物的部分的第二光阻層,以形成第二開口的側壁垂直於在第二光阻層和含矽層之間的介面。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氧化物的第三蝕刻速率和含矽層的第四蝕刻速率的比例在2.5:1和3.5:1之間。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化第二光阻層包括使用以氧氣為基底的蝕刻劑蝕刻第二光阻層。
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蝕刻劑包括含氟氣體和含氧氣體,以及第二蝕刻劑包括含氟氣體。
為了實現提及主題的不同特徵,以下公開內容提供了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示例。以下描述組件、數值、配置等的具體示例以簡化本公開。當然,這些僅僅是示例,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在以下的描述中,在第二特徵之上或上方形成第一特徵可以包括第一特徵和第二特徵以直接接觸形成的實施例,並且還可以包括在第一特徵和第二特徵之間形成附加特徵,使得第一特徵和第二特徵可以不直接接觸的實施例。另外,本公開可以在各種示例中重複參考數字和/或字母。此重複是為了簡單和清楚的目的,並且本身並不表示所討論的各種實施例和/或配置之間的關係。
此外,本文可以使用空間相對術語,諸如「在…下面」、「在…下方」、「下部」、「在…上面」、「上部」等,以便於描述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如圖所示的另一個元件或特徵的關係。除了圖中所示的取向之外,空間相對術語旨在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裝置的不同取向。裝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在其他方向上),並且同樣可以相應地解釋在此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符號。
本公開提供一種通過圖案化半導體結構以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方法包括形成半導體堆疊,其包括至少一個含矽層、沉積在含矽層上的氧化物,以及覆蓋氧化物和含矽層的底層。接著通過兩步驟蝕刻製程蝕刻氧化物使得底層中的氧化物可以完全移除。詳細而言,兩步驟製程包括使用第一蝕刻劑蝕刻氧化物,第一蝕刻劑對氧化物和底層具有低蝕刻選擇性;以及使用第二蝕刻劑蝕刻氧化物,第二蝕刻劑對氧化物相對於含矽層具有高蝕刻選擇性。因此,可以很好地定義底層中的圖案,而同時可以避免含矽層的過蝕刻。
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第1圖繪示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100的流程圖。第2A圖至第6圖是半導體裝置在製造方法100之中間階段的截面圖。可以使用方法100以圖案化半導體裝置的層。半導體裝置可以包括記憶體及/或其他邏輯電路、被動組件或主動微電子裝置,例如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二極體、p型場效應電晶體(p-typ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PFET)、n型場效應電晶體(n-typ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N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電晶體、高電壓電晶體、高頻率電晶體、其他適合的組件或上述的組合。
具體而言,方法100 包括下述的步驟。在步驟110,形成半導體堆疊,其中半導體堆疊包括含矽層、氧化物、底層和光阻層。在步驟120,圖案化光阻層以形成第一開口。在步驟130,蝕刻底層以延伸第一開口。在步驟140,使用第一蝕刻劑蝕刻氧化物和底層以延伸第一開口。在步驟150,使用第二蝕刻劑蝕刻氧化物和含矽層以形成第二開口。在上述步驟之後,半導體堆疊經過圖案化而製造半導體裝置。在下文敘述中,進一步結合第2A圖至第6圖來詳細描述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100。值得說明的是,在下述操作之前、期間或之後可以執行額外的操作,而且這些修改也在本公開的範圍內。
在步驟110,形成半導體堆疊,如第2A圖至第2C圖中所示。半導體堆疊包括將進行圖案化的一個目標層或多個目標層。更具體而言,半導體堆疊包括至少一個含矽層,其中含矽層作為將進行圖案化的目標層。藉由圖案化目標層,目標層可以配置成具有開口的複數個特徵。目標層的圖案可以指向多個半導體裝置特徵,例如互連導線、隔離結構、主動區域或類似者。
參考第2A圖,形成含矽層210在基板200上,以及沉積氧化物220在部分的含矽層2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板200可以包括元素半導體(例如鍺及/或鍺)、化合物半導體(例如碳化矽、砷化鎵、磷化鎵、磷化銦及/或砷化銦)、合金半導體(例如矽鍺、砷磷化鎵、砷化鋁鎵、砷化鋁銦、砷化鎵銦及/或鎵銦磷化物)或上述的組合。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基板200可以是絕緣體上矽(silicon-on-insulator,SOI) 基板。在基板200之中或在基板200上方,可以存在與半導體裝置關聯的多個特徵(未示出),例如閘極結構、源極/汲極區域、隔離特徵、互連特徵或類似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含矽層210可以包括具有矽成分大於50原子百分比的矽基材料。例如,含矽層210可以是非晶矽(amorphous silicon,a-Si)層。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含矽層210可以包括其他成分,例如氫氣而提供氫化非晶矽。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藉由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製程形成含矽層210,例如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lasma enhanced CVD,PECVD)、高密度電漿化學氣相沉積(HDPCVD)、低壓化學氣相沉積(low-pressure CVD,LPCVD)、次壓化學氣相沉積(sub-atmospheric CVD,SACVD)或其他適合的方法。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可以藉由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形成含矽層210,例如電漿增強物理氣相沉積、濺鍍、電子束、加熱蒸鍍或其他適合的方法。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可以藉由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形成含矽層210,例如電漿增強原子層沉積。
在一些實施例中,氧化物220可以具有均勻的寬度,使得氧化物220的側壁垂直於含矽層210的頂表面。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氧化物220的寬度可以沿著垂直於含矽層210的頂表面的方向變化。換而言之,在氧化物220的側壁和含矽層210的頂表面之間可以存在小於或大於90度的角度。例如,如第2A圖中所示,氧化物220的截面圖示出一個梯形形狀,其中氧化物220的底表面的寬度大於氧化物220的頂表面的寬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氧化物220可以包括適合的介電質材料。例如,氧化物220可以包括氧化矽或摻雜碳的氧化矽。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氧化物220可以包括具有介電常數小於3.9的介電質材料。
參考第2B圖,形成底層230在氧化物220和含矽層210上。底層230覆蓋氧化物220和含矽層210,使得底層230在後續圖案化製程中可以做為光阻或遮罩。因此,底層230也可以稱為第二光阻層(相對於後續在第2C圖中形成的第一光阻層250)。在一些實施例中,底層230可以包括可圖案化的含碳材料,例如有機聚合物。例如,底層230可以包括聚醯亞胺。值得說明的是,底層230可以包括適合的非光敏性可圖案化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底層230可以包括不同於氧化物220的材料,使得底層230和氧化物220可以在不同的蝕刻製程中分別進行蝕刻。例如,氧化物220可以包括氧化矽而底層230包括聚醯亞胺。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藉由化學氣相沉積製程、物理氣相沉積製程或其他適合的方法形成底層230。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可以藉由旋塗塗佈形成底層230。
參考第2C圖,形成光阻層250在底層230上方以形成半導體堆疊20。光阻層250可以包括光敏材料,使得在半導體堆疊20的頂部上的光阻層250可以首先進行圖案化。光阻層250的圖案可以接著轉移至下方的底層230。因此,光阻層250也可以稱為第一光阻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光阻層250可以包括不同於底層230的適合的光阻材料。例如,光阻層250可以包括環氧樹脂而底層230 是碳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形成半導體堆疊20中的光阻層250之前,可以形成底部抗反射塗層 (bottom antireflective coating,BARC)240在底層230上。設置在底層230和光阻層250之間的底部抗反射塗層240可以包括針對將在步驟120執行的光刻製程選擇的有機材料。更具體而言,底部抗反射塗層240可以根據曝光光阻層250的輻射波長提供適合的抗反射性質。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藉由旋塗塗佈形成底部抗反射塗層240。
如第2C圖中所示,半導體堆疊20中的含矽層210做為將進行圖案化的目標層。然而,氧化物220沉積在部分的含矽層210上,而在後續的製程中,圖案的開口將形成在此部分的含矽層210上。若在單一步驟中移除含矽層210上的氧化物220和氧化物220上方的底層230,可以無法完全移除氧化物220。因此,氧化物220的剩餘殘留物可能影響含矽層210的圖案,導致半導體裝置的缺陷。例如,剩餘的氧化物220可能阻擋蝕刻含矽層210的蝕刻劑,使得含矽層210中的開口寬度不符合預期的臨界尺寸。因此,提供方法100的下述步驟以完全移除氧化物220。
在步驟120,圖案化光阻層(或稱為第一光阻層) 以形成光阻層中的第一開口。參考第3圖,形成第一開口300在光阻層250中,並且暴露光阻層250下的底部抗反射塗層240。第一開口300形成在氧化物220上方,如第3圖中所示。更具體而言,氧化物220位於含矽層210之頂表面上的第一開口300的投影之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使用微影製程藉由曝光和顯影光阻層250的特定部分而圖案化光阻層250。
在步驟130,圖案化底層(或稱為第二光阻層)以將第一開口延伸進底層。參考第4圖,藉由蝕刻底層230將第一開口300延伸進底層230。具體而言,延伸進底層230的第一開口300暴露氧化物220的頂表面220t。換而言之,在步驟130之後,底層230中的氧化物220的頂表面220t高於第一開口300的底表面300b。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蝕刻底層230以延伸第一開口300之後,在氧化物220的頂表面220t和第一開口300的底表面300b之間的第一高度可以小於在頂表面220t和氧化物220的底表面220b之間的第二高度。例如,在頂表面220t和底表面300b之間的第一高度可以是25%至35%的在頂表面220t和底表面220b之間的第二高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蝕刻底層230以延伸第一開口300之後,在底層230中的第一開口300的寬度W1可以大於氧化物220的最大寬度W2。針對在後續製程中完全移除氧化物220,偏好選擇具有寬度W1的第一開口300,其中寬度W1大於寬度W2。例如,當氧化物220 具有第4圖中示出的梯型形狀,氧化物220的底表面220b可以具有最大寬度W2。在第一開口300延伸進底層230之後,第一開口300的底表面300b的寬度W1大於氧化物220的最大寬度W2。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化底層230可以包括藉由乾式蝕刻製程蝕刻底層230。例如,當底層230 包括含碳材料,可以使用例如O 2的以氧氣為基底的蝕刻劑蝕刻底層230。在半導體堆疊20 包括光阻層250和底層230之間的底部抗反射塗層240的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化底層230以延伸第一開口300可以進一步包括同時蝕刻底部抗反射塗層240。
在步驟140,使用第一蝕刻劑蝕刻氧化物和底層以延伸第一開口。參考第5圖,使用第一蝕刻劑蝕刻氧化物220和底層230,使得第一開口300的底表面300b更接近於含矽層210。具體而言,在使用第一蝕刻劑的蝕刻製程中,氧化物220的第一蝕刻速率接近於底層230的第二蝕刻速率。換而言之,氧化物220的第一蝕刻速率和底層230的第二蝕刻速率的比例約1:1。因此,在同時蝕刻氧化物220和底層230時,可以將第一開口300延伸成具有均勻的寬度。如第5A圖中所示,由於氧化物220的蝕刻速率接近於底層230的蝕刻速率,在步驟140之後,氧化物220的頂表面220t可以高於第一開口300的底表面300b。在一些實施例中,氧化物220的第一蝕刻速率和底層230的第二蝕刻速率可以在140 nm/min和150 nm/min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步驟140中的乾式蝕刻製程的第一蝕刻劑可以包括適合的氣體成分,使得第一蝕刻劑對氧化物220相對於底層230具有低蝕刻選擇性。例如,第一蝕刻劑可以包括含氟氣體和含氧氣體的混合物,例如CHF 3和O 2的混合物。
在步驟150,使用第二蝕刻劑蝕刻氧化物和含矽層以形成第二開口。參考第6圖,使用第二蝕刻劑蝕刻氧化物220和含矽層210直到移除氧化物220,其中第二蝕刻劑不同於第一蝕刻劑。因此,第二開口350形成在第一開口300下方,其中第二開口350 包括底層230中的第一部分和含矽層210中的第二部分。具體而言,在使用第二蝕刻劑的蝕刻製程中,氧化物220的第三蝕刻速率高於含矽層210的第四蝕刻速率。因此,可以完全移除氧化物220,而同時避免含矽層210的過蝕刻。
在一些實施例中,氧化物220的第三蝕刻速率和含矽層210的第四蝕刻速率的比例可以在2.5:1和3.5:1之間。例如,氧化物220的第三蝕刻速率和含矽層210的第四蝕刻速率的比例可以約2.5:1、2.8:1、3:1、3.2:1或3.5:1。在一些實施例中,氧化物220的第三蝕刻速率可以在120 nm/min和130 nm/min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含矽層210的第四蝕刻速率可以在40 nm/min和45 nm/min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步驟150中的乾式蝕刻製程的第二蝕刻劑可以包括適合的氣體成分,使得第二蝕刻劑對氧化物220相對於含矽層210具有高蝕刻選擇性。例如,第二蝕刻劑可以包括含氟氣體的混合物,例如CHF 3和CH 2F 2的混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第二蝕刻劑蝕刻氧化物220和含矽層210可以進一步包括蝕刻鄰近於氧化物220的部分的底層230。例如,當氧化物220 具有第5圖中示出的梯形形狀時,第二蝕刻劑也可以蝕刻鄰近於氧化物220的部分的底層230,以形成第二開口350的側壁垂直於介面215,其中介面215在底層230和含矽層210之間。
在步驟150的移除氧化物220和蝕刻含矽層210之後,半導體堆疊20的結構圖案化成如第6圖中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含矽層210中的第二開口350的寬度可以接近於氧化物220的最大寬度。參考第4圖和第6圖,完全移除氧化物220以形成第二開口350。因此,第二開口350的底表面350b的寬度W4可以相同於氧化物220的底表面220b的寬度W2。在一些實施例中,底層230中的第一開口300的寬度可以大於底層230或含矽層210中的第二開口350的寬度。例如,由於第4圖中示出的第一開口300的寬度W1大於氧化物220的寬度W2,第一開口300的底表面300b的寬度W3可以大於含矽層210中的第二開口350的底表面350b的寬度W4。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第二蝕刻劑的蝕刻製程可以對氧化物220相對於含矽層210具有高蝕刻選擇性。因此,底層230中的第二開口350的第一部分的深度可以大於含矽層210中的第二開口350的第二部分的深度。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第二蝕刻劑的蝕刻製程可以對氧化物220相對於底層230具有高蝕刻選擇性。因此,第一開口300的底表面300b可以高於在底層230和含矽層210之間的介面215。
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其他實施例,方法100可以選擇性包括步驟160。在步驟160,將第二開口延伸穿過含矽層。第7A圖至第7B圖是半導體裝置在製造方法100的中間階段的截面圖。參考第7A圖,第二開口350延伸穿過含矽層210,使得基板200暴露在外。因此,將半導體堆疊20分離成可以製造半導體裝置的不同組件的兩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步驟160中延伸第二開口350時,可以移除光阻層250和底部抗反射塗層240。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將第二開口350延伸穿過含矽層210之後,可以使用適合的材料填充第二開口350,以形成在含矽層210的兩部分之間的元件。例如,延伸穿過含矽層210的第二開口350可以使用絕緣材料填充,使得絕緣體400形成在含矽層210的兩部分之間,如第7B圖中所示。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延伸穿過含矽層210的第二開口350可以使用導電材料填充,以形成導電特徵。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填充第二開口350之前,可以移除底層230。
本公開揭露的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提供兩步驟蝕刻製程,以圖案化半導體結構中的目標層。首先使用第一蝕刻劑蝕刻目標層上的氧化物,其中氧化物的蝕刻速率接近於氧化物上的底層的蝕刻速率。接著,使用第二蝕刻劑蝕刻氧化物,其中氧化物的蝕刻速率高於氧化物下的含矽層(做為目標層)的蝕刻速率。通過兩步驟蝕刻製程,在圖案化含矽層之前可以完全移除含矽層上的氧化物,從而形成底層之中具有預期寬度的開口。因此,使用底層圖案化的含矽層可以符合為了半導體裝置設計的臨界尺寸。
儘管前面參考特定的一些實施例以概述本公開,其他實施例也是可行的。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他們可以容易地使用本公開作為設計或修改其他製程和結構的基礎,以實現相同的目的和/或實現與本文介紹之實施例相同的優點。本領域技術人員還應該理解,這樣的等同構造不脫離本公開的精神和範圍,並且在不脫離本公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改變、替換和變更。
20:半導體堆疊 100:方法 110,120,130,140,150,160:步驟 200:基板 210:含矽層 215:介面 220:氧化物 220b:底表面 220t:頂表面 230:底層 240:底部抗反射塗層 250:光阻層 300:第一開口 300b:底表面 350:第二開口 350b:底表面 400:絕緣體 W1,W2,W3,W4:寬度
當結合附圖閱讀時,從以下詳細描述中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公開的各方面。應注意,根據工業中的標準方法,各種特徵未按比例繪製。實際上,為了清楚地討論,可任意增加或減少各種特徵的尺寸。 第1圖是依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的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流程圖。 第2A圖至第6圖是依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的半導體裝置在製造製程中間階段的截面圖。 第7A圖至第7B圖是依據本公開的一些其他實施例的半導體裝置在製造製程中間階段的截面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方法
110,120,130,140,150,160: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製造一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包括:形成一半導體堆疊,該半導體堆疊包括:一含矽層;一氧化物,沉積在部分的該含矽層上,其中該氧化物的一底表面的一寬度大於該氧化物的一頂表面的一寬度;一底層,覆蓋該氧化物和該含矽層,其中該底層包括光阻材料;以及一光阻層,在該底層上方;執行一第一圖案化製程而圖案化該光阻層,以形成一第一開口在該光阻層中;執行一第二圖案化製程而圖案化該底層,以將該第一開口延伸進該底層,其中延伸後之該第一開口暴露該氧化物的該頂表面,該氧化物的該頂表面高於延伸後之該第一開口的一底表面;執行使用一第一蝕刻劑的一第一蝕刻製程而同時蝕刻該氧化物和該底層,其中該氧化物的一第一蝕刻速率和該底層的一第二蝕刻速率的比例約1:1;以及執行使用不同於該第一蝕刻劑的一第二蝕刻劑的一第二蝕刻製程而同時蝕刻該氧化物和該含矽層,以形成延伸後之該第一開口下方的一第二開口,其中該氧化物的一第三蝕刻速率高於該含矽層的一第四蝕刻速率。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氧化物的該第三蝕刻速率和該含矽層的該第四蝕刻速率的比例約3:1。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蝕刻該底層以延伸該第一開口之後,該底層中的延伸後之該第一開口的一寬度大於該氧化物的一最大寬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蝕刻該氧化物和該含矽層之後,該底層中的延伸後之該第一開口的一寬度大於該底層中的該第二開口的一寬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蝕刻該底層以延伸該第一開口之後,在該氧化物的該頂表面和延伸後之該第一開口的該底表面之間的第一高度是25%至35%的在該頂表面和該氧化物的該底表面之間的第二高度。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蝕刻劑包括CHF3和O2的混合物。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蝕刻劑包括CHF3和CH2F2的混合物。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半導體堆疊 進一步包括一底部抗反射塗層設置在該底層和該光阻層之間,以及蝕刻該底層以延伸該第一開口進一步包括蝕刻該底部抗反射塗層。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將該第二開口延伸穿過該含矽層,以將該半導體裝置分離成兩部分。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將該第二開口延伸穿過該含矽層;以及使用絕緣材料填充該第二開口以形成一絕緣體。
  11. 一種圖案化一半導體結構的方法,包括:執行一第一圖案化製程而圖案化一第一光阻層,以形成該第一光阻層中的一第一開口;執行一第二圖案化製程而圖案化該第一光阻層下的一第二光阻層,以將該第一開口延伸進該第二光阻層,其中該第二光阻層中的一氧化物的一頂表面高於延伸後之該第一開口的一底表面,該氧化物的一底表面的一寬度大於該氧化物的該頂表面的一寬度;執行使用一第一蝕刻劑的一第一蝕刻製程而同時蝕刻該氧化物和該第二光阻層,其中該氧化物的一第一蝕刻速率接近於該第二光阻層的一第二蝕刻速率;以及執行使用一第二蝕刻劑的一第二蝕刻製程而同時蝕刻該 氧化物和該氧化物下的一含矽層,以形成延伸後之該第一開口下方的一第二開口,其中該氧化物的一第三蝕刻速率高於該含矽層的一第四蝕刻速率。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在圖案化該第二光阻層之後,延伸後之該第一開口的該底表面的一寬度大於該氧化物的一最大寬度。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蝕刻該氧化物和該含矽層之後,延伸後之該第一開口的該底表面的一寬度大於該含矽層中的該第二開口的一寬度。
  14.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蝕刻該氧化物和該含矽層之後,該含矽層中的該第二開口的一寬度接近於該氧化物的一最大寬度。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蝕刻該氧化物和該含矽層之後,延伸後之該第一開口的該底表面高於在該第二光阻層和該含矽層之間的一介面。
  16.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蝕刻該氧化物和該含矽層之後,該第二光阻層中的該第二開口的一第一部分的一深度大於該含矽層中的該第二開口的一第二部分的一深度。
  17.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蝕刻該氧化物和該含矽層進一步包括蝕刻鄰近於該氧化物的部分的該第二光阻層,以形成該第二開口的側壁垂直於在該第二光阻層和該含矽層之間的一介面。
  18.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氧化物的該第三蝕刻速率和該含矽層的該第四蝕刻速率的比例在2.5:1和3.5:1之間。
  19.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圖案化該第二光阻層包括使用以氧氣為基底的蝕刻劑蝕刻該第二光阻層。
  20.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蝕刻劑包括一含氟氣體和一含氧氣體,以及該第二蝕刻劑包括該含氟氣體。
TW110137402A 2021-09-08 2021-10-07 製造半導體裝置和圖案化半導體結構的方法 TWI840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447,070 US20230077092A1 (en) 2021-09-08 2021-09-08 Method of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atterning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US17/447,070 2021-09-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2275A TW202312275A (zh) 2023-03-16
TWI840706B true TWI840706B (zh) 2024-05-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4172A (zh) 1999-02-15 2000-08-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使用双镶嵌工艺生产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4172A (zh) 1999-02-15 2000-08-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使用双镶嵌工艺生产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19131B2 (ja) リソ・フリーズ・リソ・エッチプロセスを用いる伸長コンタクト
US9123656B1 (en) Organosilicate polymer mandrel for self-aligned double patterning process
US11145519B2 (en) Mechanisms for forming patterns using multiple lithography processes
US9875906B2 (en) Mechanisms for forming patterns using multiple lithography processes
US20160064240A1 (en) Method for Integrated Circuit Patterning
US7759239B1 (en) Method of reducing a critical dimension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941125B2 (en) Method for integrated circuit patterning
US9589800B2 (en) Method for integrated circuit patterning
TWI720429B (zh)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US11640924B2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on with self-alignment
US11018052B2 (en) Interconnect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TW202117851A (zh) 半導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WO2022095419A1 (zh)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
US9082830B2 (en) Metal layer end-cut flow
US20240136184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and using mask
US20240112905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TWI840706B (zh) 製造半導體裝置和圖案化半導體結構的方法
TW202312275A (zh) 製造半導體裝置和圖案化半導體結構的方法
TWI772484B (zh) 圖案化方法
TW202215498A (zh) 微影圖案化和圖案化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TW202114068A (zh) 半導體裝置的形成方法
TWI833601B (zh) 基底的處理方法
US20180138050A1 (en) Topographic planarization method for lithography process
TWI818787B (zh) 圖案化底層結構的方法
US20090176062A1 (en) Methods of Forming Features in Integrated Circu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