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0283B - 鍵盤 - Google Patents

鍵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0283B
TWI840283B TW112128502A TW112128502A TWI840283B TW I840283 B TWI840283 B TW I840283B TW 112128502 A TW112128502 A TW 112128502A TW 112128502 A TW112128502 A TW 112128502A TW I840283 B TWI840283 B TW I8402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ey
keyboard
structures
adjustment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8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芝添
張懿鳳
黎士賢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0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0283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鍵盤,包括複數按鍵結構、一固定板、至少一電路板以及複數調整結構組。各個按鍵結構包括一按鍵開關。該些按鍵結構分別設置於固定板的複數容置部內。電路板設置於固定板的下方。調整結構組設置於按鍵結構的二外側壁及該些容置部的二內側壁。各個調整結構組包括二調整部及二限位部。該二調整部分別具有複數凹部,沿著朝向電路板的方向排列於該二外側壁或該二內側壁。該二限位部分別抵接該二調整部的該些凹部的其中之一。

Description

鍵盤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鍵盤,特別關於一種可調整按鍵的角度的鍵盤。
就目前電腦的使用習慣而言,鍵盤為不可或缺的輸入設備之一。在人們長時間的使用鍵盤的情況下,容易因為鍵盤水平的按鍵排列,尺骨偏折而壓迫神經及肌腱,甚至可能會形成腕隧道症候群。市面上已有人體工學鍵盤,其按鍵擺放角度是配合多數使用者常見的手部姿勢,以降低使用者的不適。
然而,目前的人體工學鍵盤的調整角度的限制較多,例如只能調整鍵盤整體的角度或高度,並無法針對使用者的個人需求,以對按鍵的擺放角度做細部調整。例如,不同使用者的體型、手指長度、操作姿勢、或使用環境等,皆可能影響到按鍵的合適角度。因此,目前的鍵盤仍有改良的空間。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種鍵盤,藉由複數調整結構組的設計,以解決習知鍵盤無法針對按鍵的擺放角度進行調整的問題。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鍵盤,其包括複數按鍵結構、一固定板、至少一電路板以及複數調整結構組。該些按鍵結構分別包括一按鍵開關。按鍵開關具有相對二外側壁。固定板包括複數容置部,該些按鍵結構分別設置於該些容置部內。該些容置部分別具有相對二內側壁,且該二內側壁對應於按鍵開關的該二外側壁。電路板設置於固定板的下方。該些調整結構組分別設置於該些按鍵結構的該二外側壁及該些容置部的該二內側壁。該些調整結構組分別包括二調整部及二限位部。該二調整部分別具有複數凹部,沿著朝向電路板的方向排列於該二外側壁或該二內側壁。該二限位部分別抵接該二調整部的該些凹部的其中之一。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二限位部分別抵接於位於不同高度的該些凹部時,按鍵結構呈現一傾斜狀態。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二調整部分別設置於按鍵開關的該二外側壁。該二限位部分別位於該些容置部的該二內側壁。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按鍵開關的該二外側壁沿著朝向電路板的方向分別具有一階梯狀結構,以形成該些凹部。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固定板的該些容置部分別為一開口,且該二限位部為開口的該二內緣。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些容置部的寬度相同或不相同。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按鍵開關更包括複數凸部,分別設置於階梯狀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固定板為一金屬底板。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二調整部分別設置於該些容置部的該二內側壁。該二限位部分別設置於按鍵開關的該二外側壁。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些容置部分別包括二彈臂結構。該些容置部的該二內側壁為該二彈臂結構的內表面。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二限位部分別為設置於按鍵開關之該二外側壁的一凸部。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相鄰二該彈臂結構的底端相互連接,使相鄰二該彈臂結構共同形成一U字型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固定板為一塑膠底板。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些按鍵結構分別包括一鍵帽、一第一鍵帽調整結構及一第二鍵帽調整結構。第一鍵帽調整結構設置於鍵帽,且第二鍵帽調整結構設置於按鍵開關。第一鍵帽調整結構套設於第二鍵帽調整結構的外側,使鍵帽連接至按鍵開關。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鍵帽調整結構包括至少一卡勾。第二鍵帽調整結構包括複數卡槽。該些卡槽排列於第二鍵帽調整結構的至少一側面,卡勾抵接於該些卡槽的其中之一。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卡槽所排列的位置對應至按鍵開關無設置調整部的一外側壁。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些按鍵結構的按鍵開關分別包括一連接件,連接件穿過電路板。鍵盤更包括複數固定件。該些固定件設置於電路板的下方,且該些固定件分別對應至該些按鍵結構並連接連接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按鍵開關更包括一定位柱,其與連接件相鄰設置。該些固定件分別包括一彈性卡合部。彈性卡合部卡合定位柱。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鍵盤更包括複數第一磁性件及複數第二磁性件。該些第一磁性件分別設置於該些按鍵結構的按鍵開關。該些第二磁性件設置於固定板,且分別靠近於該些容置部。第一磁性件與第二磁性件相互磁吸而固定。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些按鍵結構分別包括一鍵帽。鍵盤更包括複數第三磁性件及複數第四磁性件。該些第三磁性件分別設置於該些按鍵結構的鍵帽。該些第四磁性件分別設置於該些按鍵結構的按鍵開關。第三磁性件與第四磁性件相互磁吸而固定。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電路板的數量為複數,且該些電路板分別為一條狀結構。各該電路板連接至其中一橫行的該些按鍵結構,或是連接至其中一直列的該些按鍵結構。
承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鍵盤,其包括複數按鍵結構、一固定板、一電路板以及複數調整結構組。其中,按鍵結構設置於固定板的容置部內。按鍵結構的按鍵開關具有相對二外側壁,固定板的容置部對應具有相對二內側壁。調整結構組設置於按鍵結構的外側壁及容置部的內側壁。調整結構組分別包括二調整部及二限位部。調整部具有複數凹部,沿著朝向電路板的方向排列於該二外側壁或該二內側壁。當二側的限位部分別抵接於不同高度的凹部時,按鍵結構即可呈現不同的角度。因此,按鍵結構能夠以不同角度組裝至固定板,進而可對單一的按鍵結構的擺放角度做細部調整。
為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鍵盤的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之分解之按鍵結構所對應的部分鍵盤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之部分鍵盤的分解示意圖,請參考圖1、圖2及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鍵盤1包括複數按鍵結構10、一固定板20、一電路板30以及複數調整結構組40。須說明的是,圖1分解鍵盤1的其中五個按鍵結構10,圖2及圖3則包含該五個按鍵結構10區域所對應的固定板20及電路板30的結構。本實施例之按鍵結構10為機械式按鍵,其包括一按鍵開關11及一鍵帽12。一般而言,按鍵開關11為四邊形柱體,故具有二組相對的二外側壁111、112。以圖3為例,其中一組相對的二外側壁111標示於左、右二側,另一組相對的二外側壁112標示於前、後二側。另外,按鍵開關11還包括一上殼體113及一下殼體114。
固定板20包括複數容置部21,而按鍵結構10分別設置於容置部21內。具體而言,每個按鍵結構10設置於其中一個容置部21內。較佳的,按鍵結構10的下殼體114設置於容置部21內。又,各個容置部21亦分別具有相對二內側壁211。本實施例之容置部21的形狀與按鍵結構10的外觀相對應,且為四邊形的開口。因此,容置部21具有四內側壁211,圖3標示左右二側的內側壁211,其對應於按鍵開關11的外側壁111。在本實施例中,固定板20可以為一金屬底板,例如為鐵板,但本發明並不限制,亦可選用其他硬質板體做為固定板20。
圖4為圖2所示之鍵盤組合後的剖面示意圖,圖5為圖4所示之其中一個按鍵結構的放大示意圖,請參考圖2、圖3、圖4及圖5所示。電路板30設置於固定板20的下方。本實施例之按鍵結構10的按鍵開關11還包括一連接件115,其位於下殼體114的底端。按鍵開關11容置於容置部21內,連接件115穿過容置部21並設置於電路板30,進而與電路板30連接。一般來說,當鍵帽12被按壓時,按鍵開關11及電路板30可對應產生觸發訊號。在本實施例中,連接件115為光學閘,電路板30則為應設有光源及光感測器(圖未示),電路板30以光學的方式偵測鍵帽12被按壓時的移動距離,以產生觸發訊號,關於產生觸發訊號的機制,本發明並不限制。於其他實施例,亦可由按鍵開關11電性連接電路板30以傳遞按鍵訊號。較佳的,本實施例之電路板30為軟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簡稱為FPC),用以連接不同擺放角度的按鍵結構10。
在本實施例中,各個調整結構組40分別設置於一個按鍵結構10。須說明的是,鍵盤1中的全部或部分的按鍵結構10設置有調整結構組40。例如,調整結構組40可僅設置在常用的按鍵結構10,亦可以設置在全部的按鍵結構10。因此,調整結構組40的數量小於等於按鍵結構10的數量。
又,調整結構組40設置於按鍵結構10之按鍵開關11的相對二外側壁111及容置部21與其對應的相對二內側壁211。具體而言,各個調整結構組40分別包括二調整部41及二限位部42。在本實施例中,調整部41分別設置於按鍵開關11的外側壁111。對應的,二個限位部42分別設置於容置部21之左右二側的內側壁211。在其他實施例中(例如後文的第四實施例),調整部亦可以設置在容置部的內側壁,而限位部設置在按鍵結構的外側壁,其具體結構於後進一步說明。
如圖4及圖5所示,調整部41分別具有複數凹部411,意即,調整部41具有至少二個凹部411。凹部411沿著朝向電路板30的方向排列於按鍵結構10的左右二側的外側壁111。較佳的,按鍵開關11之左右二側的外側壁111分別具有一階梯狀結構,且階梯狀結構是沿著朝向電路板30的方向排列,以形成前述的凹部411。又,本實施例之限位部42為可與凹部411抵接的結構。由於本實施例之容置部21為開口,故限位部42可以為開口的內緣(inner edge)。具體而言,當按鍵結構10置入容置部21後,容置部21之左右二側的內緣抵接於下殼體114,使得容置部21之左右二側的內緣可作為本實施例之限位部42。意即,二個限位部42為開口的左右二側的內緣。
如圖2及圖4所示,左右二側的限位部42分別抵接二側之調整部41的凹部411的其中之一。由於調整部41具有複數個凹部411,且沿著朝向電路板30的方向排列於外側壁111,故同一側不同的凹部411的高度不相同。例如,靠近於鍵帽12的凹部411高度與靠近於電路板30的凹部411高度不相同。當二側的限位部42分別抵接於位於不同高度的凹部411時,按鍵結構10即可呈現一傾斜狀態。換言之,當二側的限位部42分別抵接於不同高度的凹部411時,按鍵開關11及鍵帽12可呈現不同的角度。以圖4左側第一個按鍵結構10為例,左側的限位部42抵接於最靠近鍵帽12的凹部411,而右側的限位部42抵接於最靠近電路板30的凹部411,使得該按鍵結構10朝向左側傾斜。以左側第二個按鍵結構10為例,左側的限位部42亦抵接於最靠近鍵帽12的凹部411,但右側的限位部42抵接於中間的凹部411,使得左側第二個按鍵結構10依舊朝向左側傾斜,但傾斜角度相較於左側第一個按鍵結構10更小。以圖4為例,按鍵結構10的由左至右分別為向左傾斜10度、向左傾斜5度、向左傾斜5度、無傾斜、及向右傾斜10度。因此,使用者可依據需求,將按鍵結構10以不同角度組裝至固定板20,藉此對單一按鍵結構10的擺放角度做細部調整。
在本實施例中,容置部21的寬度大於等於下殼體114的最小寬度(即最靠近電路板30之凹部411之間的寬度),且容置部21的寬度小於最靠近鍵帽12之凹部411之間的寬度。在一實施例中,容置部21的寬度可以為相同。例如,容置部21最靠近電路板30之凹部411之間的寬度為10.3毫米(mm),則容置部21較佳可介於10.5毫米至13.5毫米之間,且包含10.5毫米及13.5毫米二端點。容置部21的寬度相同(例如皆為10.7毫米),便於固定板20的設計與製備。在一實施例中,容置部21的寬度可以為不相同,其同樣介於10.5毫米至13.5毫米之間。具體而言,容置部21的寬度可依據按鍵結構10所欲的擺放角度作些微調整,使按鍵結構10可穩固地置入容置部21內。例如,依據使用者打字時的姿勢,部分按鍵結構10的合適傾斜角度較大(例如靠近於鍵盤1二側的按鍵結構10),並可增加其所對應之容置部21的寬度。
如圖5所示,較佳的,按鍵開關11更包括複數凸部116,分別設置於階梯狀結構。具體而言,凸部116設置於下殼體114的左右二側的外側壁111,意即,凸部116設置於調整部41的外側。較佳的,凸部116位於凹部411的底緣。須說明的是,於此稱靠近於電路板30的一側為底緣、或底緣。藉由凸部116的設置,可增加限位部42(即容置部21的內緣)對調整部41(即下殼體114之外側壁111)干涉,使按鍵結構10可穩固的設置於容置部21內。
請參考圖3、圖4及圖5所示,較佳的,按鍵開關11更包括一定位柱117,其與連接件115相鄰設置。在本實施例中,連接件115與定位柱117相鄰的設置於下殼體114的底端。定位柱117用以設置於電路板30,以便於按鍵開關11組裝時的定位及增加組裝後的可靠度。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鍵盤1更包括複數固定件50。固定件50設置於電路板30的下方,且分別對應於按鍵結構10。其中,按鍵開關11的連接件115及定位柱117穿過電路板30,固定件50分別連接至連接件115。較佳的,固定件50分別包括一彈性卡合部51,利用彈性卡合部51卡合定位柱117。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之固定件50包括一第一槽52及一第二槽53。其中,第一槽52的開口朝向按鍵結構10及電路板30,用以容置按鍵開關11的連接件115及定位柱117。第二槽53的開口與第一槽52連通,且彈性卡合部51設置於第二槽53內。彈性卡合部51還包括一彈簧511及一抵接部512。彈簧511的一端連接於第二槽53,另一端則連接於抵接部512。其中,抵接部512位於第二槽53的開口,並可朝向第一槽52移動,進而可抵接於按鍵開關11的定位柱117,並使彈性卡合部51卡合定位柱117。
固定件50可固定按鍵開關11的連接件115與電路板30的相對位置,以避免電路板30脫落。同時,固定件50也可固定增加限位部42(即容置部21的內緣)與調整部41(即下殼體114之外側壁111)的相對位置,使按鍵結構10保持在特定的擺放角度。
圖6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部分鍵盤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鍵盤1a同樣包括按鍵結構10a、固定板20a、電路板30a及調整結構組40a。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鍵盤1a不具有固定件,而鍵盤1a更包括複數第一磁性件61a及複數第二磁性件62a。其中,第一磁性件61a分別設置於各個按鍵結構10a的按鍵開關11a。第二磁性件62a則設置於固定板20a,且分別靠近於容置部21a。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磁性件61a設置於下殼體114a之右側的外側壁111a。對應的,第二磁性件62a設置於容置部21a右側的內側壁211a。較佳的,第一磁性件61a可位於中間的凹部411a。例如,本實施例之調整結構組40a具有三個凹部411a,而第一磁性件61a較佳可位於第二個凹部411a。
又,第一磁性件61a與第二磁性件62a為可相互磁吸而固定的元件。例如,第一磁性件61a與第二磁性件62a皆可以為磁鐵,且兩者相互靠近的一端磁極相反。或是,第一磁性件61a可以為磁鐵,而第二磁性件62a為可被磁鐵吸引的磁性金屬,例如鐵、鈷、鎳等磁性金屬。反之,第二磁性件62a亦可以為磁鐵,而第一磁性件61a為可被磁鐵吸引的磁性金屬,本發明並不限制。
藉由第一磁性件61a與第二磁性件62a可相互磁吸而固定的特性,使增加限位部42a(即容置部21a的內緣)與調整部41a(即下殼體114a之外側壁111a)的相對位置可被固定,進而使按鍵結構10a保持在特定的角度。另外,第一磁性件61a與第二磁性件62a相互磁吸而固定的特性,也便於使用者調整按鍵結構10a的擺放角度。具體而言,當按鍵結構10a以特定擺放角度置入固定板20a的容置部21a後,第一磁性件61a與第二磁性件62a即相互磁吸,並直接固定按鍵結構10a的擺放角度,相當便利。
較佳的,本實施例之鍵盤1a更包括複數第三磁性件63a及複數第四磁性件64a。第三磁性件63a分別設置於按鍵結構10a的鍵帽12a,而第四磁性件64a分別設置於按鍵開關11a。在本實施例中,第四磁性件64a可設置於按鍵開關11a的十字軸動件118a,且靠近於鍵帽12a。其中,第三磁性件63a與第四磁性件64a可相互磁吸而固定,且分別設置於鍵帽12a及按鍵開關11a,以快速組裝鍵帽12a及按鍵開關11a
相似地,第三磁性件63a與第四磁性件64a可例如皆為磁鐵,且兩者相互靠近的一端磁極相反。或是,第三磁性件63a與第四磁性件64a的其中之一為磁鐵,而另一為可被磁鐵吸引的磁性金屬(例如鐵、鈷、鎳)等磁性金屬。前述配置皆可達到第三磁性件63a與第四磁性件64a可相互磁吸而固定的效果,本發明並不限制。
圖7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按鍵結構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7所示。本實施例之按鍵結構10b與前述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按鍵開關11b與鍵帽12b的連接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按鍵結構10b還包括一第一鍵帽調整結構13b及一第二鍵帽調整結構14b。其中,第一鍵帽調整結構13b設置於鍵帽12b,而第二鍵帽調整結構14b設置於按鍵開關11b,且第一鍵帽調整結構13b可活動的結合於第二鍵帽調整結構14b。具體而言,第一鍵帽調整結構13b為設置於鍵帽12b底面的球形槽,而第二鍵帽調整結構14b設置於上殼體113b頂面的球形軸。第一鍵帽調整結構13b套設於第二鍵帽調整結構14b的外側,使鍵帽12b得以連接至按鍵開關11b。由於第一鍵帽調整結構13b與第二鍵帽調整結構14b的球形結構,使得鍵帽12b可以第二鍵帽調整結構14b為軸相對於按鍵開關11b轉動,進而調整鍵帽12b的傾斜角度。於其他實施例,球形槽與球形軸可做相反配置,亦可選用其他結構,例如U形槽與圓柱軸體,本發明並不限制。
較佳的,第一鍵帽調整結構13b包括至少一卡勾131b,而第二鍵帽調整結構14b包括複數卡槽141b,且卡槽141b排列於第二鍵帽調整結構14b的一側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鍵帽調整結構13b包括二個卡勾131b,位於第一鍵帽調整結構13b的相對二側。對應的,第二鍵帽調整結構14b的側面有二條由複數卡槽141b連續排列的結構。卡勾131b抵接於卡槽141b的其中之一。當二側的卡勾131b分別抵接於位於不同高度的卡槽141b時,鍵帽12b可呈現傾斜狀態。不同傾斜狀態的鍵帽12b,亦可提供使用者不同的按壓角度。換言之,使用者可藉由調整卡勾131b所抵接的卡槽141b,以將鍵帽12b調整至最合適、最放鬆的按壓角度。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鍵帽調整結構13b亦可僅有一個卡勾131b,藉由卡抵接於不同的卡槽141b,亦可達到調整角度的效果。
須說明的是,為清楚說明第一鍵帽調整結構13b及第二鍵帽調整結構14b,圖7所示之卡槽141b所排列的位置對應至按鍵開關11b具有調整部41b的外側壁112b。較佳的,在其他實施例中,卡槽141b所排列的位置可對應至按鍵開關11b無設置調整部41b的外側壁112b。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調整部41b,是設置於下殼體114b的相對二外側壁111b,即階梯狀結構形成於相對二外側壁111b。另外相對二外側壁112b則無設置調整部41b。卡槽141b所排列的位置較佳可對應至外側壁112b。因此,藉由調整部41b的結構,使用者可調整按鍵結構10b於左右方向上的擺放角度。另外,藉由第一鍵帽調整結構13b與第二鍵帽調整結構14b的結構,使用者亦可調整鍵帽12b於前後方向上的傾斜角度。前述二種方式皆可令使用者將按鍵結構10b調整至操作時最合適或放鬆的角度。
圖8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鍵盤的部分分解示意圖,圖9為圖8所示之鍵盤的分解示意圖,圖10為圖8所示之A-A線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8、圖9及圖10所示。本實施例之鍵盤1c同樣包括按鍵結構10c、固定板20c、電路板30c、調整結構組40c及固定件50c。其中,按鍵結構10c包括按鍵開關11c及鍵帽12c。固定板20c亦包括複數容置部21c,以容置按鍵結構10c。須說明的是,圖10所示的按鍵結構10c不包含鍵帽12c。
與前述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調整結構組40c的調整部41c與限位部42c的設置位置與前述實施例相反,且結構也有所不同。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調整結構組40c的二個調整部41c是分別設置於容置部21c的相對二內側壁211c,而二個限位部42c則分別設置於按鍵開關11c的相對二外側壁111c。調整部41c亦具有複數凹部411c,且沿著朝向電路板30c的方向排列於二內側壁211c。較佳的,本實施例之容置部21c包括二彈臂結構212c,其位於容置部21c的相對二側。較佳的,相鄰二個彈臂結構212c的底端相互連接,使相鄰二個彈臂結構212c可共同形成一U字型結構。具體而言,相鄰的二個容置部21c,其相互靠近的彈臂結構212c的底端相互連接,使得相鄰二容置部21c之彈臂結構212c可共同形成U字型結構,如圖10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容置部21c的內側壁211c即為彈臂結構212c的內表面,故本實施例之凹部411c也是設置於彈臂結構212c的內表面(即內側壁211c)。較佳的,本實施例之固定板20c可以為一塑膠底板。因此,可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同時形成容置部21c及其彈臂結構212c。
又,本實施例之限位部42c為設置於按鍵開關11c之外側壁111c的一凸部。同樣的,左右二側的限位部42c分別抵接調整部41c的凹部411c的其中之一。由於彈臂結構212c具有彈性,因此使用者可略為撐開彈臂結構212c來組裝或調整按鍵開關11c。由於凹部411c設置於彈臂結構212c,當限位部42c抵接於凹部411c時,彈臂結構212c可對限位部42c施予往按鍵開關11c方向的力量,以將按鍵結構10c可穩固地設置於容置部21c內。
同樣的,當二側的限位部42c分別抵接於位於不同高度的凹部411c時,按鍵結構10c即可呈現一傾斜狀態。因此,使用者可依據需求,將按鍵結構10c以不同角度組裝至固定板20c,藉此對單一按鍵結構10c的擺放角度做細部調整。
圖11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部分鍵盤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鍵盤1d同樣包括按鍵結構10、固定板20、電路板30d、調整結構組40及固定件50。由於按鍵結構10、固定板20、調整結構組40及固定件50的結構與連接關係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沿用其標號。與前述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鍵盤1d可包含複數個電路板30d,且該些電路板30d分別為一條狀結構。換言之,鍵盤1d可包含複數條狀的電路板30d。又,每一條電路板30d可連接至其中一橫行的按鍵結構10、或連接至其中一直列的按鍵結構10。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條狀的電路板30d是對應至直列的按鍵結構10,故圖11所示之同一橫行的按鍵結構10分別連接至不同條的電路板30d。又,條狀的電路板30d可節省材料及並可減輕鍵盤1d的整體重量。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鍵盤,其包括複數按鍵結構、一固定板、一電路板以及複數調整結構組。其中,按鍵結構設置於固定板的容置部內。按鍵結構的按鍵開關具有相對二外側壁,固定板的容置部對應具有相對二內側壁。調整結構組設置於按鍵結構的外側壁及容置部的內側壁。調整結構組分別包括二調整部及二限位部。調整部具有複數凹部,沿著朝向電路板的方向排列於該二外側壁或該二內側壁。當二側的限位部分別抵接於不同高度的凹部時,按鍵結構即可呈現不同的角度。因此,按鍵結構能夠以不同角度組裝至固定板,進而可對單一的按鍵結構的擺放角度做細部調整。
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係為了便於說明而舉例,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1a、1c、1d:鍵盤 10、10a、10b、10c:按鍵結構 11、11a、11b、11c:按鍵開關 111、111a、111b、111c、112、112b:外側壁 113、113b:上殼體 114、114a、114b:下殼體 115:連接件 116:凸部 117:定位柱 118a:十字軸動件 12、12a、12b、12c:鍵帽 13b:第一鍵帽調整結構 131b:卡勾 14b:第二鍵帽調整結構 141b:卡槽 20、20a、20c:固定板 21、21a、21c:容置部 211、211a、211c:內側壁 212c:彈臂結構 30、30a、30c、30d:電路板 40、40a、40c:調整結構組 41、41a、41b、41c:調整部 411、411a、411b、411c:凹部 42、42a、42c:限位部 50、50c:固定件 51:彈性卡合部 511:彈 512:抵接部 52:第一槽 53:第二槽 61a:第一磁性件 62a:第二磁性件 63a:第三磁性件 64a:第四磁性件 A-A:線
圖1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鍵盤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之分解之按鍵結構所對應的部分鍵盤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之部分鍵盤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圖2所示之鍵盤組合後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圖4所示之其中一個按鍵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部分鍵盤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按鍵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鍵盤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9為圖8所示之鍵盤的分解示意圖。 圖10為圖8所示之A-A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部分鍵盤的剖面示意圖。
1:鍵盤
10:按鍵結構
11:按鍵開關
111、112:外側壁
113:上殼體
114:下殼體
12:鍵帽
20:固定板
21:容置部
211:內側壁
40:調整結構組
41:調整部
42:限位部

Claims (20)

  1. 一種鍵盤,包括:複數按鍵結構,分別包括一按鍵開關,該按鍵開關具有相對二外側壁;一固定板,包括複數容置部,該些按鍵結構分別設置於該些容置部內,該些容置部分別具有相對二內側壁,且該二內側壁對應於該按鍵開關的該二外側壁;至少一電路板,設置於該固定板的下方;以及複數調整結構組,分別設置於該些按鍵結構之該按鍵開關的該二外側壁及該些容置部的該二內側壁,該些調整結構組分別包括:二調整部,分別具有複數凹部,沿著朝向該電路板的方向排列於該二外側壁或該二內側壁;及二限位部,分別抵接該二調整部的該些凹部的其中之一,且該二限位部分別抵接於位於不同高度的該些凹部時,該按鍵結構呈現一傾斜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其中該二調整部分別設置於該按鍵開關的該二外側壁,該二限位部分別位於該些容置部的該二內側壁。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鍵盤,其中該按鍵開關的該二外側壁沿著朝向該電路板的方向分別具有一階梯狀結構,以形成該些凹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鍵盤,其中該固定板的該些容置部分別為一開口,且該二限位部為該開口的該二內緣。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鍵盤,其中該些容置部的寬度相同或不相同。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鍵盤,其中該按鍵開關更包括複數凸部,分別設置於該階梯狀結構。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鍵盤,其中該固定板為一金屬底板。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其中該二調整部分別設置於該些容置部的該二內側壁,該二限位部分別設置於該按鍵開關的該二外側壁。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鍵盤,其中該些容置部分別包括二彈臂結構,該些容置部的該二內側壁為該二彈臂結構的內表面。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鍵盤,其中該二限位部分別為設置於該按鍵開關之該二外側壁的一凸部。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鍵盤,其中相鄰二該彈臂結構的底端相互連接,使相鄰二該彈臂結構共同形成一U字型結構。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鍵盤,其中該固定板為一塑膠底板。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其中該些按鍵結構分別包括一鍵帽、一第一鍵帽調整結構及一第二鍵帽調整結構,該第一鍵帽調整結構設置於該鍵帽,該第二鍵帽調整結構設置於該按鍵開關,該第一鍵帽調整結構套設於該第二鍵帽調整結構的外側,使該鍵帽連接至該按鍵開關。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鍵盤,其中該第一鍵帽調整結構包括至少一卡勾,該第二鍵帽調整結構包括複數卡槽,該些卡槽排列於該第二鍵帽調整結構的至少一側面,該卡勾抵接於該些卡槽的其中之一。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鍵盤,其中該卡槽所排列的位置對應至該按鍵開關無設置該調整部的一外側壁。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其中該些按鍵結構的該按鍵開關分別包括一連接件,該連接件穿過該電路板,該鍵盤更包括:複數固定件,設置於該電路板的下方,且該些固定件分別對應至該些按鍵結構並連接該連接件。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鍵盤,其中該按鍵開關更包括一定位柱,其與該連接件相鄰設置,該些固定件分別包括一彈性卡合部,該彈性卡合部卡合該定位柱。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更包括:複數第一磁性件,分別設置於該些按鍵結構的該按鍵開關;及複數第二磁性件,設置於該固定板,且分別靠近於該些容置部,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相互磁吸而固定。
  1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其中該些按鍵結構分別包括一鍵帽,該鍵盤更包括:複數第三磁性件,分別設置於該些按鍵結構的該鍵帽;及複數第四磁性件,分別設置於該些按鍵結構的該按鍵開關,該第三磁性件與該第四磁性件相互磁吸而固定。
  20.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其中該電路板的數量為複數,且該些電路板分別為一條狀結構,各該電路板連接至其中一橫行的該些按鍵結構,或是連接至其中一直列的該些按鍵結構。
TW112128502A 2023-07-28 鍵盤 TWI840283B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40283B true TWI840283B (zh) 2024-04-2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42502A1 (en) 2018-11-02 2020-05-07 Thomas W. Wilson, JR. Adjustable Keyboard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42502A1 (en) 2018-11-02 2020-05-07 Thomas W. Wilson, JR. Adjustable Keyboar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32463B2 (ja) クリック感付き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JP2577359Y2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US6525280B2 (en) Switch designed for manual actuation of several switching elements
JP2590622Y2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TWI840283B (zh) 鍵盤
JP2002042612A (ja) 操作装置
JP2003045291A (ja) 操作ボタン構造
US11735380B2 (en) Keyswitch structure and keyboard
JP2004134117A (ja) 多段押し操作スイッチ装置
CN113345745B (zh) 按键结构及键盘
JP6729849B2 (ja) 操作ユニットの組み付け構造
EP1182678B1 (en) Switch designed for manual actuation of several switching elements
US7341227B2 (en) Adjustable wrist pad
TWI843418B (zh) 鍵盤及其按鍵模組
US11693492B2 (en) Mouse
JP4710646B2 (ja) 操作ボタン構造
JPH11111120A (ja) 小型携帯電子機器のキー構造
JP3458926B2 (ja) キィーボードスイッチ
JP4081091B2 (ja) 押ボタンスイッチの製造方法
JP2001155588A (ja) 押ボタン装置
KR200222485Y1 (ko) 키보드용 스위치
JPH0346439Y2 (zh)
JPH11213806A (ja) キーボードスイッチ
KR200172463Y1 (ko) 전자제품의 스위치장치
JP2601074Y2 (ja) 照光小形スイッ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