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7360B - 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 - Google Patents

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7360B
TWI837360B TW109115633A TW109115633A TWI837360B TW I837360 B TWI837360 B TW I837360B TW 109115633 A TW109115633 A TW 109115633A TW 109115633 A TW109115633 A TW 109115633A TW I837360 B TWI837360 B TW I8373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omponent
sliding part
component pin
testing mechanism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5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2870A (zh
Inventor
陳俊
吳煒
閆艷芳
張振科
柳志強
Original Assignee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037982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3625000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2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2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7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7360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包括基座、絲桿結構、第一滑動部、第二滑動部、吸附結構及探針,所述絲桿結構固定連接於所述基座的一側,所述第一滑動部滑動設置於所述絲桿結構,所述第二滑動部滑動設置於所述第一滑動部,所述吸附結構裝設於所述第二滑動部,所述吸附結構用於吸附一電子組件,所述探針與所述電子組件對應設置,所述探針電連接至一測試設備,所述測試設備藉由所述探針測試所述電子組件的性能。

Description

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
目前,電子元器件擁有成千上百種規格,選用正確的電子元器件可以保證電路的性能達到要求。因此,於實際的選擇中,常常需要藉由測試機構來選取優良的電子元器件。但習知的測試機構結構比較複雜,且成本較大。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的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
一種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包括基座、絲桿結構、第一滑動部、第二滑動部、吸附結構及探針,所述絲桿結構固定連接於所述基座的一側,所述第一滑動部滑動設置於所述絲桿結構,所述第二滑動部滑動設置於所述第一滑動部,所述吸附結構裝設於所述第二滑動部,所述吸附結構用於吸附一電子組件,所述探針與所述電子組件對應設置,所述探針電連接至一測試設備,所述測試設備藉由所述探針測試所述電子組件的性能。
優選地,所述絲桿結構包括絲桿,所述絲桿與一電機連接,用以在所述電機的驅動下帶動所述第一滑動部、第二滑動部及所述吸附結構沿第一方向移動。
優選地,所述第二滑動部的一側滑動安裝於所述第一滑動部 遠離所述絲桿的一側,所述第二滑動部與一驅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二滑動部用以在所述驅動結構的驅動下,帶動所述吸附結構沿第二方向移動。
優選地,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還包括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滑動部及所述吸附結構。
優選地,所述連接部包括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於所述第二滑動部遠離所述第一滑動部的一側,第一連接部的另一側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用於固定連接所述吸附結構。
優選地,所述吸附結構為真空吸盤。
優選地,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還包括測試件及測量平台,所述測試件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設置於所述測量平台上,所述安裝板上還開設有相應的導向孔,所述探針收容於所述導向孔內,所述探針略低於所述導向孔遠離所述安裝板的一端。
優選地,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還包括拋料盒,所述拋料盒放置在所述測量平台上,所述拋料盒用於放置測試後的電子組件。
優選地,所述安裝板由透明材質製成。
優選地,所述電子引腳測試機構還包括一物料盤,所述物料盤用於放置若干個待測試的電子組件。
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可有效測試電子組件的性能,其結構簡單,且成本低,易於加工製造。
100: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
10:基座
20:絲桿結構
21:絲桿
22:第一限位部
23:第二限位部
30:第一滑動部
40:第二滑動部
50:連接部
51:第一連接部
52:第二連接部
60:吸附結構
70:探針
80:測試件
81:固定板
82:安裝板
821:導向孔
90:測量平台
91:拋物盒
200:電子組件
圖1系本發明實施例中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的整體示意圖。
圖2系圖1所示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中測試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系圖2所示測試件中導向孔與探針另一角度下的部分示意圖。
圖4系沿圖1所示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中IV-IV線的剖視圖。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之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之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之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之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之實施例,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於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之所有其他實施例,均屬於本發明保護之範圍。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規定和限定,如有術語“連接”應作廣義去理解,例如,術語“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也可以是機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是通過中間媒介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相連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的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之所有之技術與科學術語與屬於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通常理解之含義相同。本文中於本發明之說明書中所使用之術語僅是為描述具體之實施例之目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發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之一些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於不衝突之情況下,下述之實施例及實施例中之特徵可相互組合。
請參閱圖1及圖2,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100。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100包括基座10、絲桿結構20、第一滑動部30、第二滑動部40、連接部50、吸附結構60及探針70(參圖3)。所述絲 桿結構20固定連接於所述基座10的一側。所述第一滑動部30滑動設置於所述絲桿結構20。所述第二滑動部40滑動設置於所述第一滑動部30。所述連接部50固定連接於所述第二滑動部40。所述吸附結構60裝設於所述連接部50上,用於吸附一電子組件200(參圖4)。所述探針70與所述電子組件200對應設置,且電連接至一測試設備(圖未示),以使得所述測試設備通過所述探針70測試所述電子組件200的性能。
所述基座10大致呈半框架結構。所述絲桿結構20大致呈板狀。所述絲桿結構20設置於所述基座10的一側。所述絲桿結構20包括絲桿21。所述絲桿21與一電機(圖未示)連接,用以在所述電機的驅動下沿第一方向,例如Y軸方向移動。
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絲桿結構20還包括第一限位部22及第二限位部23。所述絲桿21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限位部22及所述第二限位部23。所述第一限位部22及所述第二限位部23用於防止所述絲桿21脫離所述絲桿結構20。
所述第一滑動部30大致呈板狀結構。所述第一滑動部30垂直放置。所述第一滑動部30的一側連接至所述絲桿21。可以理解,當所述絲桿21在電機的驅動下移動時,所述第一滑動部30亦隨所述絲桿21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動。
所述第二滑動部40大致呈長方形板狀結構。所述第二滑動部40垂直放置。所述第二滑動部40的一側滑動安裝於所述第一滑動部30遠離所述絲桿結構20的一側。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動部40還與一驅動結構(圖未示)連接。所述第二滑動部40用以在所述驅動結構的驅動下,相對於所述第一滑動部30沿第二方向,例如Z軸方向移動。
所述連接部50大致呈L型。所述連接部50包括第一連接部51及第二連接部52。所述第一連接部51與所述第二連接部52可拆卸連接、固定連接或一體成型。所述第一連接部51的一側與所述第二連接部52的一端連接時,其間形成為直角。
所述第一連接部51大致呈片狀結構。所述第一連接部51一側固定連接於所述第二滑動部40遠離所述第一滑動部30的一側。所述第一連接部51的另一側與所述第二連接部52的一端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連接部52大致呈矩形塊狀。所述第二連接部52用於固定連接所述吸附結構6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連接部52可以藉由螺絲固定所述吸附結構60。
可以理解,當所述絲桿21移動時,所述絲桿21將帶動所述第一滑動部30及第二滑動部40沿第一方向滑動。同時,當所述第二滑動部40相對於所述第一滑動部30運動時,可帶動所述連接部50沿第二方向移動,進而調整設置於所述連接部50上的所述吸附結構60的位置。
所述吸附結構60用於吸附所述電子組件20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吸附結構60可以是真空吸盤。
請一併參閱圖3,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100還包括測試件80及測量平台90。所述測試件80包括固定板81及安裝板82。所述固定板81設置於所述測量平台90上。所述安裝板82大致呈長方體狀,其設置於所述固定板81上。所述安裝板82上還開設有相應的導向孔821,用於收容一組所述探針70。
其中,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探針70收容於所述導向孔821內,且略低於所述導向孔821遠離所述安裝板82的一端。可以理解,所述探針70設置於所述導向孔821內,且一端電連接至所述測試設備(圖未示)。如 此,當所述吸附結構60帶動所述電子組件200移動,以使得其抵持所述探針70時,所述探針70將建立所述電子組件200與所述測試設備的電連接,以使得所述測試設備藉由所述探針70對所述電子組件200進行性能測試。
可以理解,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向孔821遠離所述安裝板82的一端延伸成敞口狀。如此,更容易引導所述電子組件200從所述導向孔821進入,進而接觸所述探針70並藉由所述測試設備測試所述電子組件200的性能。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板82由透明材質製成。如此,可方便觀察所述電子組件200的引腳是否接觸到所述探針70,進而在觀察到所述電子組件200的引腳接觸到所述探針70後,所述測試設備藉由所述探針70測試所述電子組件200的性能。
可以理解,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測量平台90上還設置有一拋物盒91。所述拋物盒91為一端開口的長方體殼體狀。所述拋物盒91用於收容測試過的電子組件200。
可以理解,請一併參閱圖4,當使用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100時,所述吸附結構60首先吸附相應的所述電子組件200。接著,所述電機驅動所述絲桿21沿第一方向發生移動,並帶動所述第一滑動部30、所述第二滑動部40、所述連接部50、吸附結構60一起沿第一方向發生移動,以調整所述吸附結構60在第一方向的位置,使得所述吸附結構60吸附的電子組件200對準相應的探針70。然後,所述驅動結構驅動所述第二滑動部40相對於所述第一滑動部30沿第二方向上發生移動,並帶動所述連接部50及吸附結構60一起沿第二方向發生移動,以調整所述吸附結構60在第二方向的位置,例如向下移動,直至所述吸附結構60移動至指定位置。例如所述吸附結構60上的所述電子組件200的引腳與所述探針70接觸,進而與所 述探針70電連接。如此,所述測試設備可通過所述探針70測試所述電子組件200的性能。
可以理解,測試結束後,所述驅動結構驅動所述第二滑動部40相對於所述第一滑動部30沿第二方向上發生移動,並帶動所述連接部50一起沿第二方向發生移動,例如向上移動,直至所述吸附結構60上的電子組件200脫離所述導向孔821。然後,所述電機驅動所述絲桿21沿第一方向發生移動,並帶動所述第一滑動部30、所述第二滑動部40、所述連接部50一起沿第一方向發生移動,以調整所述吸附結構60在第一方向的位置,使得所述吸附結構60吸附的電子組件200對準所述拋物盒91,並將測試過的電子組件200拋至所述拋物盒91。
可以理解,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測量設備包括一顯示單元。所述顯示單元用於顯示測試的所述電子組件200的性能參數。
可以理解,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100還可包括物料盤(圖未示),用以收容若干個所述電子組件200。可以理解,在本實施例中,可將若干個待測的電子組件200分成若干份,每份具有同等的數量,並收容於相應的物料盤內。再藉由採取抽樣檢測的方法,例如,從其中一個物料盤中隨機檢測多個所述電子組件200的性能,即可瞭解該物料盤中的電子組件200是否均可以應用於電路中。
例如,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吸附結構60可從所述物料盤中吸附3個所述電子組件200,並按照上述方法測試所述電子組件200的性能。當至少一個所述電子組件200測試狀況優良,則判斷對應的物料盤內的電子組件200性能優良且可應用於電路中。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吸附結構60從物料盤中吸取的電子組件200的數量不局限於3個,其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可從物料盤中吸取2個、4個或多個所述電子組件 200。
可以理解,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板82上可設置多組導向孔821,以分別收容不同尺寸、不同距離及不同數量的探針70,進而適應各種不同尺寸電子組件的性能檢測。因此,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100能廣泛用於檢測不同尺寸的電子組件,可推廣性強。再者,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100可有效測試電子組件的性能,其結構簡單,且成本低,易於加工製造。
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以上較佳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都不應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本領域具有通常技艺者還可在本發明精神內做其它變化等用在本發明的設計,只要其不偏離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均可。這些依據本發明精神所做的變化,都應包含在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
100: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
10:基座
20:絲桿結構
21:絲桿
22:第一限位部
23:第二限位部
30:第一滑動部
40:第二滑動部
50:連接部
51:第一連接部
52:第二連接部
60:吸附結構
80:測試件
81:固定板
82:安裝板
90:測量平台
91:拋物盒

Claims (9)

  1. 一種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其改良在於,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包括基座、絲桿結構、第一滑動部、第二滑動部、吸附結構及探針,所述絲桿結構連接於所述基座的一側,所述第一滑動部設置於所述絲桿結構的一側,所述第二滑動部滑動設置於所述第一滑動部,所述吸附結構裝設於所述第二滑動部,所述吸附結構用於吸附一電子組件,所述探針與所述電子組件對應設置,所述探針電連接至一測試設備,所述測試設備藉由所述探針測試所述電子組件的性能;其中,所述絲桿結構包括絲桿,所述絲桿與一電機連接,用以在所述電機的驅動下帶動所述第一滑動部、第二滑動部及所述吸附結構沿第一方向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其中所述第二滑動部的一側滑動安裝於所述第一滑動部遠離所述絲桿的一側,所述第二滑動部與一驅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二滑動部用以在所述驅動結構的驅動下,帶動所述吸附結構沿第二方向移動。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其中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還包括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滑動部及所述吸附結構。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其中所述連接部包括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於所述第二滑動部遠離所述第一滑動部的一側,第一連接部的另一側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用於固定連接所述吸附結構。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其中所述吸附結構為真空吸盤。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其中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還包括測試件及測量平台,所述測試件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設置於所述測量平台上,所述安裝板上還開設有相應的導向孔,所述探針收容於所述導向孔內,所述探針略低於所述導向孔遠離所述安裝板的一端。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其中所述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還包括拋料盒,所述拋料盒放置在所述測量平台上,所述拋料盒用於放置測試後的電子組件。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其中所述安裝板由透明材質製成。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其中所述電子引腳測試機構還包括一物料盤,所述物料盤用於放置若干個待測試的電子組件。
TW109115633A 2020-05-08 2020-05-11 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 TWI837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9826.9 2020-05-08
CN202010379826.9A CN113625000A (zh) 2020-05-08 2020-05-08 电子元件引脚测试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2870A TW202142870A (zh) 2021-11-16
TWI837360B true TWI837360B (zh) 2024-04-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1651A (en) 1990-08-16 1992-09-29 Tokyo Electron Limited Apparatus for testing IC element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1651A (en) 1990-08-16 1992-09-29 Tokyo Electron Limited Apparatus for testing IC element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54003B2 (ja) 自動試験システム内において電磁干渉シールド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2102830B1 (ko) 테스트핸들러, 테스트핸들러용 푸싱장치 및 테스트트레이, 테스터용 인터페이스보드
US5609489A (en) Socket for contacting an electronic circuit during testing
TW201135249A (en) Wiring board for testing load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4422863A (zh) 半导体测试装置
JP2014219406A (ja) ポゴピン接続に機械的安定を提供する試験ソケット
TW201435363A (zh) 電子器件量測治具及量測裝置
US7378860B2 (en) Wafer test head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of use
TWI837360B (zh) 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
KR20020080113A (ko) 포고 핀 탄성 측정장치
US7607931B2 (en) Test socket adjustable to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devices of different sizes
JP5538107B2 (ja) 回路基板検査用プローブユニットおよび回路基板検査装置
TW202142870A (zh) 電子組件引腳測試機構
JP5655599B2 (ja) 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KR101913274B1 (ko) 프로브 카드의 전기적 특성 측정장치
TWI354104B (en) Probe unit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
JP5364240B2 (ja) プローブユニット及び検査装置
CN111744826A (zh) 滤波器高频测试设备
US9880199B2 (en) Probe alignment connection device
KR101883394B1 (ko) 반도체 소자용 테스트 소켓의 검사장치
US20230068075A1 (en) Circuit tester having an interposer transfer board
CN218629971U (zh) 晶体频率测试装置及系统
JP2011215147A (ja) 抵抗プロービング・チップ装置
KR101313234B1 (ko) 회로기판 테스트용 지그
JPH0353176A (ja) パッケージ検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