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4853B - 遮罩基底用基板、附導電膜之基板、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以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遮罩基底用基板、附導電膜之基板、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以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4853B
TWI834853B TW109110157A TW109110157A TWI834853B TW I834853 B TWI834853 B TW I834853B TW 109110157 A TW109110157 A TW 109110157A TW 109110157 A TW109110157 A TW 109110157A TW I834853 B TWI834853 B TW I8348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area
film
mask
main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0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1534A (zh
Inventor
楢原秀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Hoya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Hoya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Hoya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1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1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4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4853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正確地計算出被安裝在曝光裝置之遮罩台後的表面形狀之遮罩基底用基板。
遮罩基底用基板係具有為形成有轉印圖案之側的面之第1主表面,以及對向於第1主表面且為會被靜電夾持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之側的面之第2主表面。第1主表面係具有位在中心側之第1區域,以及位在第1區域的外側之第2區域。第2主表面係具有位在中心側之第3區域,以及位在第3區域的外側之第4區域。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係未達1.2°。第2區域及第4區域之表面的PV值為400nm以下。

Description

遮罩基底用基板、附導電膜之基板、附多層反射膜之基 板、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以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遮罩基底用基板、附導電膜之基板、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以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一般來說,在半導體裝置之製程中,係使用光微影法來進行微細圖案的形成。該微細圖案的形成通常會使用多片被稱作光罩之轉印用遮罩。該轉印用遮罩一般來說係在透光性玻璃基板上設置有金屬薄膜等所構成的微細圖案,且在該轉印用遮罩的製造中亦是使用光微影法。
藉由光微影法之轉印用遮罩的製造係使用會具有用以於玻璃基板等透光性基板上形成轉印圖案(遮罩圖案)的薄膜(例如遮光膜等)之遮罩基底。使用該遮罩基底之轉印用遮罩的製造方法係具有針對遮罩基底上所形成之阻膜來施加所需的圖案描繪之描繪工序;在描繪後,將該阻膜顯影來形成所需的阻劑圖案之顯影工序;以該阻劑圖案作為遮罩來蝕刻該薄膜之蝕刻工序;以及剝離去除所殘留的阻劑圖案之工序。上述顯影工序中,在針對遮罩基底上所形成的阻膜來描繪所需圖案後,會供應顯影液。藉此,由於可溶於顯影液之阻膜的部位會溶解,故會形成有阻劑圖案。上述蝕刻工序中,係以該阻劑圖案作為遮罩,並藉由乾蝕刻或濕蝕刻來去除未被阻劑圖案披覆之薄膜所露出的部位。藉此,來將所需的遮罩圖案形成於透光性基板上。
轉印用遮罩的種類除了於傳統透光性基板上具有鉻系材料所構成的遮光膜圖案之二元式遮罩以外,已知有一種相位轉移型遮罩。該相位轉移型遮罩係具有透光性基板以及形成於透光性基板上之相移膜。該相移膜係具有特定的相位差,且由例如含有鉬矽化合物之材料等所形成。又,亦已使用二元式遮罩,該二元式遮罩係使用含有鉬等金屬的矽化合物之材料來作 為遮光膜。本說明書中便將該等二元式遮罩與相位轉移型遮罩總稱作透光型遮罩。又,將被使用在透光型遮罩之為原版的二元式遮罩基底與相位轉移型遮罩基底總稱作透光型遮罩基底。
又,近年來半導體產業中,伴隨著半導體元件的高集積化,而需要會超過使用傳統紫外光之光微影法的轉印極限之微細圖案。為了能夠形成上述般之微細圖案,為一種使用極紫外(Extreme Ultra Violet;以下稱作「EUV」。)光的曝光技術之EUV微影被認為是有希望的。此處,EUV光係指軟X射線區域或真空紫外線區域之波長帶域的光線,具體來說為波長0.2~100nm左右的光線。作為該EUV微影中所使用之轉印用遮罩,已被提出有一種反射型遮罩。上述般之反射型遮罩係於基板上形成有會反射曝光光線之多層反射膜,且於該多層反射膜上形成有會吸收曝光光線之吸收體膜。反射型遮罩的吸收體膜係形成有轉印圖案。
專利文獻1中揭露一種反射型遮罩基底,係於基板上具有會反射曝光光線之多層反射膜與形成於該多層反射膜上且會吸收曝光光線之吸收體層,該遮罩基底之與形成有轉印圖案的面為相反側之面的形狀乃為具有凸面之形狀。專利文獻1中揭露有依據該反射型遮罩基底,便可消除當藉由靜電夾具來將反射型遮罩固定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時之吸附不良的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03481號公報
使用反射型遮罩來將轉印圖案轉印在半導體基板等的被轉印體之際,反射型遮罩係以讓形成有轉印圖案之側的面朝下之狀態來被安裝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上。反射型遮罩之與形成有轉印圖案的面為相反側之面(內面)係形成有用以藉由靜電夾具來將反射型遮罩吸附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之導電膜。
於是,當反射型遮罩被安裝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後,反射型遮罩之內面的幾乎整面便未成為藉由靜電夾具而被吸附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之狀態。曝光裝置的遮罩台為平坦的,另一方面,反射型遮罩的內面則並非完全平 坦而是存在有凹凸。於是,反射型遮罩之內面的凹凸形狀便會被轉印在反射型遮罩之形成有轉印圖案的側之面(表面)。
例如,若反射型遮罩的內面存在有凸形狀,便會因該凸形狀藉由遮罩台而被壓接至下方,導致對向於該凸形狀的位置之反射型遮罩的表面往下方變形該凸形狀的高度量。
相反地,例如,若反射型遮罩的內面存在有凹形狀,由於反射型遮罩會朝向遮罩台而往上方被吸上該凹形狀的量,故對向於該凹形狀的位置之反射型遮罩的表面便會往上方而變形該凹形狀的深度量。
如此般地,由於傳統反射型遮罩在被安裝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的前後,形成有轉印圖案之側的主表面形狀會改變,故會有難以將轉印圖案正確地轉印在半導體基板等的被轉印體之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般之問題,考慮了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預先測定遮罩基底用基板(或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之表面及內面的形狀,並從藉由測定所獲得之數據且藉由模擬來計算出被安裝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後之遮罩基底用基板(或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的表面形狀。只要是能夠藉由模擬來預先得知被安裝在遮罩台後之遮罩基底用基板(或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的表面形狀,則藉由對描繪裝置所描繪之轉印圖案的形狀施加修正,便可將反射型遮罩被安裝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後之轉印圖案的形狀控制為會成為所需的形狀。
但是遮罩基底用基板的表面及內面並非完全呈平行。於是,傳統遮罩基底用基板中,便會難以讓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所測定之表面的形狀數據與內面的形狀數據正確地對應。
亦即,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測量遮罩基底用基板(或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的表面形狀之際,係將其表面方格狀地分割為複數區域(例如197μm×197μm的區域),並對分割後的每個區域來測量表面的形狀。但由於遮罩基底用基板的表面及內面並非完全呈平行,故會難以讓在表面的某個區域處所測定之形狀數據與在對向於該區域之位置處所測定之內面的形狀數據正確地對應。於是,便會難以藉由模擬來正確地計算出被安裝在遮罩台後之遮罩基底用基板(或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的表面形狀。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般情事而完成的發明,其目的為提供一種可正確地計算出被安裝在曝光裝置之遮罩台後的表面形狀之遮罩基底用基板、附導電膜之基板、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以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係具有以下構成。
(1)一種遮罩基底用基板,係平面形狀為略四角形,且大小為152mm×152mm之遮罩基底用基板,具有為形成有轉印圖案之側的面之第1主表面,以及對向於該第1主表面且為會被固定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之側的面之第2主表面;該第1主表面係具有位在中心側之第1區域與位在該第1區域的外側之第2區域;該第2主表面係具有位在中心側之第3區域與位在該第3區域的外側之第4區域;該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該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係未達1.2°;該第2區域及該第4區域之表面的PV值為400nm以下。
(2)如(1)所記載之遮罩基底用基板,其中該第1區域係形成有該轉印圖案之區域,且具有以該基板的中心為基準之132mm×132mm以上的大小。
(3)如(1)或(2)所記載之遮罩基底用基板,其中該第3區域係具有以該基板的中心為基準之142mm×142mm以上的大小。
(4)如(1)至(3)中任一者所記載之遮罩基底用基板,其中該第2區域及該第4區域係以該基板的中心為基準之148mm×148mm區域外側的區域。
(5)如(1)至(4)中任一者所記載之遮罩基底用基板,其中該遮罩基底用基板為反射型遮罩基底用基板。
(6)一種附導電膜之基板,係於如(1)至(5)中任一者所記載之遮罩基底用基板的第2主表面上具有導電膜。
(7)一種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係於如(1)至(6)中任一者所記載之遮罩基底用基板的第1主表面上具有會交互地層積有高折射率層與低折射率層之多層反射膜。
(8)一種反射型遮罩基底,係於如(7)所記載之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的該多層反射膜上具有會成為轉印圖案之吸收體膜。
(9)一種反射型遮罩,係於如(8)所記載之反射型遮罩基底中的該多層反射膜上具有該吸收體膜被圖案化後之吸收體圖案。
(10)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係具有使用如(9)所記載之反射型遮罩來進行會使用曝光裝置之微影製程,以於被轉印體上形成轉印圖案之工序。
10:遮罩基底用基板
12a:第1主表面
12b:第2主表面
20a:第1區域
20b:第2區域
20c:第3區域
20d:第4區域
30: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
40:反射型遮罩基底
50:反射型遮罩
圖1為遮罩基底用基板之立體圖。
圖2為遮罩基底用基板之部分剖面圖。
圖3為第1主表面之俯視圖。
圖4為第2主表面之俯視圖。
圖5係用以計算當使平面旋轉時,該平面上的點所移動之距離的最大值之示意圖。
圖6係顯示附多層反射膜的基板之示意圖。
圖7係顯示反射型遮罩基底之示意圖。
圖8係顯示反射型遮罩之示意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型態詳細地說明。
[遮罩基底用基板]
首先,針對本實施型態之遮罩基底用基板來加以說明。
圖1係顯示本實施型態相關之遮罩基底用基板10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施型態之遮罩基底用基板10的部分剖面圖。
遮罩基底用基板10(以下有簡稱作基板10的情況。)係由大小為152mm×152mm之略四角形(較佳為正方形)的板狀體所構成。遮罩基底用基板10係具有2個主表面12a、12b與4個端面14a~14d。本說明書中,係將形成有會成為轉印圖案的薄膜之側的面稱作第1主表面12a,而將對向於第1主表面12a且被靜電夾持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之側的面稱作第2主表面12b。
此外,本說明書中,「上」並非一定是意指鉛直方向中的上側。又,「下」並非一定是意指鉛直方向中的下側。該等用語僅是為了便於說明組件或部位的位置關係而使用。
4個端面14a~14d係分別鄰接於略四角形之第1主表面12a及第2主表面12b的4個邊。
4個端面14a~14d係分別具有側面16以及形成於側面16與主表面12a、12b間之2個倒角面18a、18b(參照圖2)。
側面16為略垂直於2個主表面12a、12b之面,而有被稱作「T面」的情況。
倒角面18a、18b為形成於2個主表面12a、12b與側面16間之面,且為斜斜地倒角所形成之面。倒角面18a、18b會有被稱作「C面」的情況。
圖3為第1主表面12a之俯視圖。
如圖3所示,第1主表面12a係具有位在基板10的中心側之第1區域20a與位在第1區域20a的外側之第2區域20b。
第1區域20a為略四角形的區域,且具有132mm×132mm以上的大小。「132mm×132mm」為使用遮罩基底用基板10來製造轉印用遮罩(例如反射型遮罩)時,於薄膜形成有轉印圖案之區域的大小。「132mm×132mm」係以基板10的中心為基準之1邊為132mm之正方形區域的大小。此外,關於以下區域的記載,亦是顯示以基板10的中心為基準之大小。
第1區域20a的平坦度較佳為100nm以下,更佳為50nm以下,再更佳為30nm以下。平坦度係指以最小平方平面為基準,且為表示從平面之最高點到最低點的高低差之數值(絕對值)。
第2區域20b為位在第1區域20a的外側之框狀的區域。第2區域20b較佳為位在中心側之略四角形之148mm×148mm區域外側的區域。「148mm×148mm」為可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精密地測量基板10的平坦度之區域的大小。此外,第2區域20b為不含倒角面18a之區域。
圖4為第2主表面12b(內面)之俯視圖。
如圖4所示,第2主表面12b係具有位在基板10的中心側之第3區域20c與位在第3區域20c的外側之第4區域20d。
第3區域20c為略四角形之區域,較佳宜具有142mm×142mm以上的大小。「142mm×142mm」在使用遮罩基底用基板10所製造之轉印用遮罩(例如反射型遮罩)中,內面為平坦的,亦即,內面的平坦度被要求為特定值以下之區域的大小。第3區域20c的平坦度較佳為100nm以下,更佳為50nm以下,再更佳為30nm以下。
第3區域20c較佳宜具有146mm×146mm以下的大小。「146mm×146mm」為第2主表面12b可藉由靜電夾具而被吸附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之區域的大小。由於未藉由靜電夾具而被吸附之區域被要求不需很高的平坦度,故第3區域20c較佳宜具有146mm×146mm以下的大小。
第4區域20d為位在第3區域20c的外側之框狀的區域。第4區域20d較佳為位在中心側之略四角形之148mm×148mm區域外側的區域。「148mm×148mm」為可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精密地測量基板10的平坦度之區域的大小。此外,第4區域20d為不含倒角面18b之區域。
本實施型態之遮罩基底用基板10的特徵為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係小於1.2°。以下,針對角度α的求得方法來詳細地說明。
首先,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測量第1主表面12a之整面(152mm×152mm)的表面形狀。雖可使用白色干擾計、雷射干擾計、雷射位移計、超音波位移計、接觸式位移計等來作為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但較佳宜使用白色干擾計(例如Zygo公司製NewView6300)或雷射干擾計(例如TROPEL公司製「UltraFlat200」)。
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測量基板10的表面形狀之際,為了降低因重力而導致基板10的扭曲,可以讓基板10幾乎為直立之狀態(例如使基板10相對於鉛直方向而傾斜2°之狀態)來進行測定。
在測定之際,第1主表面12a會因表面形狀測定裝置而被方格狀地分割為複數區域(例如33μm×33μm的區域)。然後,針對每個被分割後的區域來測定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而被設定之任意的基準面,以及從該基準面到第1主表面12a的距離(高度)。針對每個區域所測定之高度數據的集合便會成為第1主表面12a的形狀數據。
測量第1主表面12a的形狀數據後,使用藉由測量所獲得之形狀數據來求得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例如,以測定的基準面為xy平面,且以自該基準面起的高度方向為z方向之情況,係求得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來作為xyz的函數(a1x+b1y+c1z+d1=0)。
接下來,使用第1主表面12a的形狀數據與基板10的板厚數據來求得第2主表面12b(內面)的形狀數據。亦即,藉由使用在第1主表面12a的某個區域處所測定之形狀數據(高度數據)與在相同區域處所測定之基板10的板厚數據,便可求得該區域中之第2主表面12b(內面)的形狀數據(高度數據)。基板10之板厚數據的測定可使用例如雷射干擾計。
此外,亦可使用其他方法來測量第2主表面12b(內面)的形狀數據。例如,亦可使用三維形狀測定裝置來測量第2主表面12b(內面)的形狀數據。
測量第2主表面12b的形狀數據後,使用藉由測量所獲得之形狀數據來求得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例如,當以測定的基準面為xy平面,且以自該基準面起的高度方向為z方向之情況,係求得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來作為xyz的函數(a2x+b2y+c2z+d2=0)。
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a1x+b1y+c1z+d1=0)與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a2x+b2y+c2z+d2=0)所構成之角度α可藉由例如以下的數式(1)來求得。
Figure 109110157-A0305-02-0009-1
本實施型態之遮罩基底用基板10中,使得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小於1.2°之理由係如以下所述。
如圖5所示,使得1邊為長度L的平面旋轉角度α之情況,旋轉後的平面投影在旋轉前的平面之長度會成為L×cosα。亦即,當使得某一平面旋轉角度α之情況,該平面上的點所移動之距離(偏移量)的最大值P會成為如以下的式(2)所述。
式(2):P=L-L×cosα
如前述,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測量第1主表面12a的形狀時,第1主表面12a會被方格狀地分割為複數區域。使得1個方格的大小為Pg之情況,只要能夠滿足「P<Pg」之條件,由於偏移量並未超過Pg,故可讓在基板表面的某個區域處所測定之形狀數據與在對向於該區域的位置處所測定之內面的形狀數據正確地對應。
使得可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精密地測量基板10的平坦度之區域的大小為Lm之情況,藉由將Lm代入上述式(2)的L,便可求得當使得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所測定之平面旋轉角度α時之偏移量的最大值P。亦即,偏移量的最大值P會成為如以下的式(3)所述。
式(3):P=Lm-Lm×cosα
藉由組合上述式(3)與前述「P<Pg」之條件,便可獲得下述式(4)。
式(4):Lm-Lm×cosα<Pg
藉由將148mm(=148000μm)代入上述式(4)的Lm,並將33μm代入Pg,便可獲得α<1.2°之計算結果。若使得方格的大小愈小,為了獲得更詳細的形狀數據,則Pg較佳為33μm以下,更佳為24μm以下,再更佳為15μm以下。此外,若使得方格的大小過小,由於形狀數據的測定會很費時間,故Pg較佳為9μm以上。又,偏移量的最大值P較佳為Pg/3以下,更佳為Pg/5以下。
由此結果,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係小於1.2°。角度α較佳為小於1.0°,更佳為小於0.8°。只要是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 之角度α小於1.2°,便可使得在基板表面的某個區域處所測定之形狀數據與在對向於該區域的位置處所測定之內面的形狀數據正確地對應。
一般來說,在第1主表面12a之外周部的區域處,會因基板10端部的加工影響等而有很多表面形狀變得粗糙之情況。因此,在計算最小平方平面時,較佳為並非使用第1主表面12a的整面,而是使用除了外周部以外之中心側區域的形狀數據。亦即,在計算第1主表面12a的最小平方平面時,較佳宜使用中心側之第1區域20a的形狀數據。第1區域20a的大小較佳為形成有轉印圖案之區域的大小,即132mm×132mm以上。
又,在第2主表面12b之外周部的區域處,亦會因基板10端部的加工影響等而有很多表面形狀變得粗糙之情況。因此,在計算最小平方平面時,較佳為並非第2主表面12b的整面,而是使用除了外周部以外之中心側區域的形狀數據。亦即,在計算第2主表面12b的最小平方平面時,較佳宜使用中心側之第3區域20c的形狀數據。第3區域20c的大小較佳為被要求基板10的內面為平坦(平坦度為特定值以下)之區域的大小,即142mm×142mm以上。
本實施型態之遮罩基底用基板10中,第2區域20b及第4區域20d之表面的PV值為400nm以下,較佳為310nm以下。第2區域20b的PV值為以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為基準且表示從平面最高點到最低點的高低差之數值(絕對值)。又,第4區域20d的PV值為以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為基準且表示從平面最高點到最低點的高低差之數值(絕對值)。使得第2區域20b及第4區域20d之表面的PV值為400nm以下之理由係如以下所述。
可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測量基板表面的凹凸形狀(自基準面起之高度)。但基板之外周部表面的傾斜大到一定以上的情況,則會有難以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精密地測量基板表面的凹凸形狀之情況。可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精密地測量基板表面的凹凸形狀之傾斜的最大值係如以下的式(5)所示。
式(5):Z=β×X
上述式(5)中,X係表示基板上的水平距離(mm)。Z係表示基板表面的高度(μm)。B雖為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所決定之值,但為了不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便可應用本發明,則β是採用較小的值。當雷射干擾計的情況,例如β=0.2178,而當白色干擾計的情況,則為大於其之值。
第1主表面12a(152mm×152mm)中,第2區域20b為位在中心側之148mm×148mm區域外側的區域。位在第1主表面12a的最外周之倒角面18a的寬度Wa為0.4±0.2mm。於是,位在該等之間之第2區域20b的寬度大小便會成為以下所述。
第2區域20b之寬度的最大值={152-148-(2×0.2)}/2=1.8[mm]
第2區域20b之寬度的最小值={152-148-(2×0.6)}/2=1.4[mm]
第2主表面12b(152mm×152mm)中,第4區域20d為位在中心側之148mm×148mm區域外側的區域。位在第2主表面12b的最外周之倒角面18b的寬度Wb為0.4±0.2mm。於是,位在該等之間之第4區域20d的寬度大小便會成為以下所述。
第4區域20d之寬度的最大值={152-148-(2×0.2)}/2=1.8[mm]
第4區域20d之寬度的最小值={152-148-(2×0.6)}/2=1.4[mm]
因此,第2區域20b及第4區域20d的寬度大小便為1.4~1.8[mm]。
藉由將β=0.2178、X=1.4~1.8代入上述式(5),便可獲得Z=0.305~0.392[μm]。由此結果,當第2區域20b及第4區域20d中之高度變化的絕對值小於0.305~0.392[μm]之情況,由於基板之外周部的傾斜非常地小,故可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精密地測量基板表面的凹凸形狀。
亦即,只要是第2區域20b及第4區域20d之表面的PV值為400nm以下(較佳為310nm以下),便可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精密地測量基板表面的凹凸形狀。
本實施型態之遮罩基底用基板10可為透光型遮罩基底用基板,抑或亦可為反射型遮罩基底用基板。
作為ArF準分子雷射曝光用之透光型遮罩基底用基板的材料,只要是相對於曝光波長會具有透光性者,則可為任何材料。一般來說係使用合成 石英玻璃。作為其他材料,則為矽酸鋁玻璃、鹼石灰玻璃、硼矽酸玻璃、無鹼玻璃亦無妨。
作為EUV曝光用之反射型遮罩基底用基板的材料,較佳為具有低熱膨脹的特性者。可使用例如SiO2-TiO2系玻璃(2元系(SiO2-TiO2)及3元系(SiO2-TiO2-SnO2等)),或例如SiO2-Al2O3-Li2O系的結晶化玻璃等之所謂的多成分系玻璃。又,除了上述玻璃以外,亦可使用矽或金屬等之基板。作為前述金屬基板的例子,舉例有銦鋼合金(Fe-Ni系合金)等。
如上所述,EUV曝光用之遮罩基底用基板的情況,由於基板被要求低熱膨脹的特性,故係使用多成分系玻璃材料。但多成分系玻璃材料相較於合成石英玻璃會有難以獲得高平滑性之問題。為解決此問題,亦可於多成分系玻璃材料所構成的基板上形成有於金屬、合金或該等任一者包含有氧、氮、碳至少一者的材料所構成之薄膜(底層)。
如上所述,EUV曝光用之遮罩基底用基板的情況,由於基板被要求低熱膨脹的特性,故雖是使用多成分系玻璃材料,但相較於合成石英玻璃會有難以獲得高平滑性之問題。為解決此問題,亦可於多成分系玻璃材料所構成的基板上形成有由金屬、合金所構成或於該等任一者包含有氧、氮、碳至少一者的材料所構成之薄膜(底層)。
作為上述薄膜的材料,較佳為例如Ta(鉭)、含有Ta之合金、或於該等任一者含有氧、氮、碳至少一者之Ta化合物。Ta化合物可應用例如TaB、TaN、TaO、TaON、TaCON、TaBN、TaBO、TaBON、TaBCON、TaHf、TaHfO、TaHfN、TaHfON、TaHfCON、TaSi、TaSiO、TaSiN、TaSiON、TaSiCON等。該等Ta化合物當中,更佳為含有氮(N)之TaN、TaON、TaCON、TaBN、TaBON、TaBCON、TaHfN、TaHfON、TaHfCON、TaSiN、TaSiON、TaSiCON。
本實施型態之遮罩基底用基板10中,用以滿足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會小於1.2°之條件的加工方法並未特別限制。又,用以滿足第2區域20b及第4區域20d之表面的PV值為400nm以下之條件的加工方法並未特別限制。
本實施型態之遮罩基底用基板10的製造方法較佳宜具有:測量第1主表面12a的表面形狀來取得第1主表面12a的形狀數據之工序;使用基板10的板厚數據來計算出第2主表面12b的形狀數據之工序;由第1主表面12a及第2主表面12b的各形狀數據來分別求得第1區域20a及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之工序;以及,選定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為小於1.2°,第2區域20b及該第4區域20d之表面的PV值為400nm以下之基板10之工序。
又,亦可於所選定之基板10的第2主表面12b上形成導電膜36來製造附導電膜之基板。亦可於所選定之基板10的第1主表面12a上形成會交互地層積有高折射率層與低折射率層之多層反射膜32來製造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亦可於所選定之基板10的第1主表面12a上之多層反射膜32或保護膜34上形成會成為轉印圖案之吸收體膜42來製造反射型遮罩基底。
[附導電膜之基板]
本實施型態之遮罩基底用基板10中,亦可於第2主表面12b上形成有用以藉由靜電夾具來將轉印用遮罩吸附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之導電膜。此外,第2主表面12b中,藉由靜電夾具而被吸附在遮罩台之區域為中心側之146mm×146mm的區域。
亦可在基板10的第2主表面12b乃形成有導電膜之狀態下,來測量基板10之表面及內面的形狀數據。亦即,亦可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測量附導電膜之基板的第1主表面與第2主表面(內面)之形狀數據。亦可從藉由測量所獲得的形狀數據來求得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
本實施型態之附導電膜之基板中,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可為小於1.2°。又,角度α較佳為小於1.0°,更佳為小於0.8°。
亦即,本發明可為以下的樣態。
一種附導電膜之基板,係平面形狀為略四角形,大小為152mm×152mm,並具有為形成有轉印圖案之側的面之第1主表面,以及對向於該第1主表 面且為會被靜電夾持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之側的面之第2主表面,該第2主表面係形成有靜電夾具用的導電膜;該第1主表面係具有位在中心側之第1區域與位在該第1區域的外側之第2區域;該第2主表面係具有位在中心側之第3區域與位在該第3區域的外側之第4區域;該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該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係小於1.2°。
本實施型態之附導電膜之基板的製造方法較佳宜具有:於遮罩基底用基板的第2主表面上形成導電膜之工序;測量第1主表面的表面形狀來取得第1主表面的形狀數據之工序、使用基板的板厚數據來計算出形成有導電膜之第2主表面的形狀數據之工序、從第1主表面及第2主表面的各形狀數據來分別求得第1區域及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之工序、以及選定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會小於1.2°之附導電膜的基板。
又,亦可於所選定之附導電膜之基板的第1主表面上形成會交互地層積有高折射率層與低折射率層之多層反射膜,來製造出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亦可於所選定之附導電膜的基板之第1主表面上的多層反射膜或保護膜上形成會成為轉印圖案之吸收體膜,來製造出反射型遮罩基底。
[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
接下來,針對本實施型態之附多層反射膜的基板來加以說明。
圖6係顯示本實施型態之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30之示意圖。
本實施型態之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30係具有於上述遮罩基底用基板10之形成有轉印圖案一側的第1主表面12a上形成有多層反射膜32之構成。該多層反射膜32在EUV微影用反射型遮罩中會賦予能夠反射EUV光之功能,係包含有週期性地層積有折射率不同的元素之多層膜。
多層反射膜32只要是會反射EUV光,則其材質並未特別限制,其單獨的反射率通常為65%以上,上限通常為73%。上述般之多層反射膜32一般來說係包含有會交互地層積有40~60週期左右之高折射率材料所構成的 薄膜(高折射率層)與低折射率材料所構成的薄膜(低折射率層)之多層反射膜。
例如,作為相對於波長13~14nm的EUV光之多層反射膜32,較佳為交互地層積有40週期左右的Mo膜與Si膜之Mo/Si週期層積膜。此外,作為EUV光的區域中所使用之多層反射膜的例子,舉例有Ru/Si週期多層膜、Mo/Be週期多層膜、Mo化合物/Si化合物週期多層膜、Si/Nb週期多層膜、Si/Mo/Ru週期多層膜、Si/Mo/Ru/Mo週期多層膜、及Si/Ru/Mo/Ru週期多層膜。
多層反射膜32可在該技術領域中藉由公知的方法來形成。例如,可藉由磁控濺射法或離子束濺射法等來形成各層。上述Mo/Si週期多層膜的情況,例如,可藉由離子束濺射法,首先,使用Si靶材來於基板10上形成厚度數nm左右的Si膜,之後,使用Mo靶材來形成厚度數nm左右的Mo膜,並以此為一週期而層積40~60週期來形成多層反射膜32。
亦可於上述所形成之多層反射膜32上,為了自EUV微影用反射型遮罩的製程中之乾蝕刻或濕式洗淨來保護多層反射膜32,而形成有保護膜34(參照圖7)。
作為保護膜34之材料的範例,舉例有包含有選自Ru、Ru-(Nb、Zr、Y、B、Ti、La、Mo)、Si-(Ru、Rh、Cr、B)、Si、Zr、Nb、La及B所構成之群的至少1種之材料。該等當中,若使用含有釕(Ru)之材料,則多層反射膜的反射率特性便會變得良好。具體而言,作為保護膜34的材料,較佳為Ru及Ru-(Nb、Zr、Y、B、Ti、La、Mo)。上述般之保護膜對於吸收體膜乃包含有Ta系材料,且能夠藉由Cl系氣體的乾蝕刻來將該吸收體膜圖案化之情況來說特別有效。
如上所述,基板10之與多層反射膜32相接的面為相反側之面亦可為了靜電夾持的目的而形成有導電膜36(參照圖7)。此外,導電膜36被要求的電性特性(片電阻)通常為100Ω/□以下。導電膜36可藉由公知的方法來形成。例如,導電膜36可藉由磁控濺射法或離子束濺射法,並使用Cr、Ta等金屬或該等的合金之靶材來形成。
亦可於基板10與多層反射膜32之間形成有上述底層。底層可為了基板10的主表面之平滑性提升、缺陷降低、多層反射膜32的反射率提升、以及多層反射膜32的應力降低等之目的而形成。
亦可在基板10的第1主表面12a乃形成有多層反射膜32之狀態下,或形成有多層反射膜32及保護膜34之狀態下,來測量基板10的表面及內面之形狀數據。亦即,亦可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測量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的第1主表面與第2主表面(內面)之形狀數據。此時,亦可在第2主表面12b乃形成有導電膜36之狀態下,來測量基板10的表面及內面之形狀數據。亦可從藉由測量所獲得的形狀數據來求得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
本實施型態之附多層反射膜的基板中,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可為小於1.2°。又,角度α較佳為小於1.0°,更佳為小於0.8°。
亦即,本發明可為以下的樣態。
一種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係平面形狀為略四角形,大小為152mm×152mm,並具有為形成有轉印圖案之側的面之第1主表面,以及對向於該第1主表面且為會被靜電夾持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之側的面之第2主表面,該第1主表面係依序形成有會反射EUV光之多層反射膜與會保護該多層反射膜保護膜,該第2主表面係形成有靜電夾具用的導電膜;該第1主表面係具有位在中心側之第1區域與位在該第1區域的外側之第2區域;該第2主表面係具有位在中心側之第3區域與位在該第3區域的外側之第4區域;該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該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係小於1.2°。
本實施型態之附多層反射膜的基板之製造方法較佳為具有以下工序:於遮罩基底用基板的第1主表面上形成多層反射膜之工序、測量形成有多層反射膜之第1主表面的表面形狀來取得第1主表面的形狀數據之工序、使用基板的板厚數據來計算第2主表面的形狀數據之工序、從第1主表面 及第2主表面的各形狀數據來分別求得第1區域及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之工序、以及選定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會小於1.2°之附多層反射膜的基板之工序。
又,亦可於所選定之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的第2主表面上形成導電膜來製造附導電膜之基板。亦可於所選定之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的多層反射膜或保護膜上形成會成為轉印圖案之吸收體膜,來製造反射型遮罩基底。
[反射型遮罩基底]
接下來,針對本實施型態之反射型遮罩基底來加以說明。
圖7係顯示本實施型態之反射型遮罩基底40的示意圖。
本實施型態之反射型遮罩基底40係具有於上述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30的保護膜34上形成有會成為轉印圖案的吸收體膜42之構成。
吸收體膜42的材料只要是具有會吸收EUV光之功能的材料即可,並未特別限定。例如,較佳宜使用以Ta(鉭)單體,或以Ta為主成分之材料。以Ta為主成分之材料為例如Ta的合金。抑或,作為以Ta為主成分之材料的範例,可舉出含有Ta與B之材料、含有Ta與N之材料、含有Ta與B且進一步地含有O與N中至少1者之材料、含有Ta與Si之材料、含有Ta與Si及N之材料、含有Ta與Ge之材料、以及含有Ta與Ge及N之材料。
本實施型態之反射型遮罩基底並未侷限於圖7所示之構成。例如,亦可於吸收體膜42上形成有會成為用以將吸收體膜42圖案化的遮罩之阻膜。形成於吸收體膜42上之阻膜可為正型,亦可為負型。又,形成於吸收體膜42上之阻膜可為電子線描繪用,亦可為雷射描繪用。進一步地,亦可於吸收體膜42與阻膜間形成有硬遮罩(蝕刻遮罩)膜。
亦可在多層反射膜32上乃形成有吸收體膜42之狀態下,或形成有吸收體膜42及硬遮罩膜之狀態下,來測量表面及內面的形狀數據。亦即,亦可藉由表面形狀測定裝置來測量反射型遮罩基底的第1主表面與第2主表面(內面)之形狀數據。此時,亦可在第2主表面12b乃形成有導電膜36之狀態下,來測量基板10的表面及內面之形狀數據。亦可由藉由測量所獲得的形狀數據來求得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
本實施型態之反射型遮罩基底中,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可為小於1.2°。又,角度α較佳為小於1.0°,更佳為小於0.8°。
亦即,本發明可為以下的樣態。
一種反射型遮罩基底,係平面形狀為略四角形,大小為152mm×152mm,並具有為形成有轉印圖案之側的面之第1主表面,以及對向於該第1主表面且為會被靜電夾持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之側的面之第2主表面,該第1主表面係依序形成有會反射EUV光之多層反射膜、會保護該多層反射膜之保護膜、以及會吸收EUV光之吸收體膜,該第2主表面係形成有靜電夾具用的導電膜;該第1主表面係具有位在中心側之第1區域與位在該第1區域的外側之第2區域;該第2主表面係具有位在中心側之第3區域與位在該第3區域的外側之第4區域;該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該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係小於1.2°。
本實施型態之反射型遮罩基底的製造方法較佳宜具有:於遮罩基底用基板的第1主表面上形成多層反射膜、保護膜及吸收體膜之工序;測量形成有吸收體膜之第1主表面的表面形狀來取得第1主表面的形狀數據之工序;使用基板的板厚數據來計算第2主表面的形狀數據之工序;從第1主表面及第2主表面的各形狀數據來分別求得第1區域及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之工序;以及選定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會小於1.2°的反射型遮罩基底之工序。
又,亦可於所選定之反射型遮罩基底的第2主表面上形成導電膜36。
[反射型遮罩]
接下來,針對本實施型態之反射型遮罩50來加以說明。
圖8係顯示本實施型態之反射型遮罩50之示意圖。
本實施型態之反射型遮罩50係具有將上述反射型遮罩基底40的吸收體膜42加以圖案化所獲得之吸收體膜圖案52。本實施型態之反射型遮罩 50在具有吸收體膜圖案52的部分會吸收曝光光線,而在因吸收體膜42被去除而露出有多層反射膜32(或保護膜34)的部分則是會反射曝光光線。藉此,本實施型態之反射型遮罩50便可使用來作為例如使用EUV光來作為曝光光線之微影用的反射型遮罩。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可藉由上述說明的反射型遮罩50與使用曝光裝置之微影製程來製造半導體裝置。具體而言,係將反射型遮罩50的吸收體膜圖案52轉印在半導體基板上所形成之阻膜。之後,藉由經過顯影工序或洗淨工序等必要的工序,便可製造出於半導體基板上形成有圖案(電路圖案等)之半導體裝置。
【實施例】
[實施例]
準備大小為152mm×152mm,且厚度為6.4mm的SiO2-TiO2系玻璃基板來作為遮罩基底用基板10。使用雙面研磨裝置並藉由氧化鈰磨粒或膠態氧化矽磨粒來階段性地研磨該玻璃基板的表面及內面。之後,以低濃度的氟矽酸來處理該玻璃基板的表面。以原子力顯微鏡來測量所獲得之玻璃基板的表面粗糙度。其結果,玻璃基板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Rq)為0.15nm。
使用表面形狀測定裝置(TROPEL公司製UltraFlat200)來測量該玻璃基板表面的形狀(表面型態、平坦度)。表面形狀的測定係針對除了玻璃基板的周緣區域以外之148mm×148mm的區域,而在1024×1024的地點來進行。其結果,玻璃基板表面的平坦度為290nm(凸形狀)。玻璃基板表面之形狀(平坦度)的測量結果在每個測定點,會作為高度相對於某個基準面之資訊而被保存在電腦。又,使用玻璃基板的板厚數據來求得玻璃基板之內面的形狀數據。具體而言,係藉由使用在玻璃基板的某個區域處所測定之形狀數據(高度數據)與在相同區域處所測定之玻璃基板的板厚數據,來求得該區域中之玻璃基板(內面)的形狀數據(高度數據)。玻璃基板之板厚數據的測定係使用雷射干擾計。藉由計算來求得玻璃基板表面的基準面與內面的基準面所構成之角度α。將角度α列入考慮,針對每個測定點來比較高度的資訊與玻璃基板所需之表面平坦度的基準值20nm(凸形狀),並以電腦來計算出其差值 (必要去除量)。同樣地,包含角度α而比較高度的資訊與內面平坦度的基準值20nm,並以電腦來計算出其差值(必要去除量)。
接下來,針對玻璃基板表面的每個加工點區域,來設定對應於必要去除量之局部表面加工的條件。事先使用仿真基板,而與實際的加工同樣地以固定時間且在不移動基板之情況下來點加工仿真基板。以和上述測量表面及內面的形狀之際所使用的裝置相同之裝置來測定該仿真基板的形狀。計算每單位時間之點的加工體積。然後,依據點的資訊與由玻璃基板之表面形狀的資訊所獲得之必要去除量,來決定光栅掃描玻璃基板之際的掃描速度。
依據所設定之加工條件,而使用藉由磁性流體之基板拋光裝置(QED Technologies公司製),並藉由磁氣黏彈性流體研磨(Magneto Rheological Finishing:MRF)加工法來進行局部表面加工處理以調整表面形狀,以使玻璃基板之表面及內面的平坦度成為上述基準值以下。此外,此時所使用的磁氣黏彈性流體係包含鐵成分。研磨漿料為鹼水溶液+研磨劑(約2wt%),且使用氧化鈰來作為研磨劑。最大加工餘量(machining allowance)為150nm,加工時間為30分。
之後,將玻璃基板浸漬在裝有濃度約10%的鹽酸水溶液(溫度約25℃)之洗淨槽大約10分鐘後,以純水來進行沖洗,並藉由異丙醇(IPA)來進行乾燥。
接下來,以下述條件來進行玻璃基板之表面及內面的拋光研磨。
加工液:鹼水溶液(NaOH)+研磨劑(濃度:約2wt%)
研磨劑:膠態氧化矽,平均粒徑:約70nm
研磨定盤旋轉數:約1~50rpm
加工壓力:約0.1~10kPa
研磨時間:約1~10分鐘
之後,以鹼水溶液(NaOH)來洗淨玻璃基板,而獲得EUV曝光用的遮罩基底用基板10。
使用表面形狀測定裝置(Zygo公司製NewView6300)來測量所獲得之遮罩基底用基板10的第1主表面12a之形狀(高度)。具體而言,係將第1主 表面12a的148mm×148mm的區域方格狀地分割為12μm×12μm的區域,並針對分割後的每個區域來測量表面形狀。使用藉由測量所獲得之形狀數據來求得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又,第1區域20a的平坦度為20nm。
又,使用第1主表面12a的形狀數據與基板10的板厚數據來求得第2主表面12b(內面)的形狀數據。具體而言,係藉由使用在第1主表面12a的某個區域處所測定之形狀數據(高度數據)與在相同區域處所測定之基板10的板厚數據,來求得該區域中之第2主表面12b(內面)的形狀數據(高度數據)。基板10之板厚數據的測定係使用雷射干擾計。使用藉由測量所獲得之形狀數據來求得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又,第3區域20c的平坦度為22nm。
藉由計算來求得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其結果為α=0.73°。
接著,使用表面形狀測定裝置(Zygo公司製NewView6300)來測量所獲得之遮罩基底用基板10的第2區域20b及第4區域20d之表面的PV值。將第2區域20b及第4區域20d係設定為位在中心側之148mm×148mm區域外側的區域。其結果,第2區域20b的PV值為302nm。第4區域20d的PV值為296nm。
使用遮罩基底用基板10之第1主表面12a的形狀數據與第2主表面12b的形狀數據,並藉由模擬來求得遮罩基底用基板10因靜電夾具而被吸附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後之第1主表面12a的形狀。具體而言,係針對每個測定區域而將第1主表面12a的形狀數據與第2主表面12b的形狀數據相加,藉此來求得被吸附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後之第1主表面12a的形狀(高度)。又,使用藉由模擬所求得之第1主表面12a的形狀數據,來修正後述吸收體膜上形成的阻膜所描繪之圖案的數據。
以下述條件並藉由磁控濺射法來於遮罩基底用基板10的第2主表面12b(內面)形成CrN所構成的內面導電膜。
(條件):Cr靶材,Ar+N2氣體氛圍(Ar:N2=90%:10%),膜組成(Cr:90原子%,N:10原子%),膜厚20nm
藉由於遮罩基底用基板10的第1主表面12a週期性地層積Mo膜/Si膜來形成多層反射膜,以製造出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
具體而言,係使用Mo靶材與Si靶材,並藉由離子束濺射(使用Ar)來於基板上交互地層積Mo膜及Si膜。Mo膜的膜厚為2.8nm。Si膜的膜厚為4.2nm。1週期的Mo/Si膜之膜厚為7.0nm。層積40週期上述般的Mo/Si膜,並在最後以4.0nm的膜厚來成膜Si膜,而形成多層反射膜。
於多層反射膜上形成包含有Ru化合物之保護膜。具體而言,係使用RuNb靶材(Ru:80原子%,Nb:20原子%),並在Ar氣體氛圍中藉由DC磁控濺射來於多層反射膜上形成RuNb膜所構成的保護膜。保護膜的膜厚為2.5nm。
於保護膜上形成吸收體膜,以製造出反射型遮罩基底。具體而言,係藉由DC磁控濺射來形成TaBN(膜厚56nm)與TaBO(膜厚14nm)的層積膜所構成之吸收體膜。TaBN膜係使用TaB靶材,並在Ar氣體與N2氣體的混合氣體氛圍中藉由反應性濺射所形成。TaBO膜係使用TaB靶材,並在Ar氣體與O2氣體的混合氣體氛圍中藉由反應性濺射所形成。
於反射型遮罩基底的吸收體膜上形成阻膜。使用電子線描繪裝置來將圖案描繪在阻膜。在描繪圖案之際,係使用上述修正後的圖案數據。在描繪圖案後,進行特定的顯影處理,以於吸收體膜上形成阻劑圖案。
以阻劑圖案作為遮罩來於吸收體膜形成圖案(吸收體圖案)。具體而言,係在藉由氟系氣體(CF4氣體)來乾蝕刻上層的TaBO膜後,藉由氯系氣體(Cl2氣體)來乾蝕刻下層的TaBN膜。
以熱硫酸來去除吸收體膜圖案上殘留的阻劑圖案,藉以製造出EUV反射型遮罩。使用所製造之反射型遮罩來進行會使用曝光裝置之微影製程,以製造出半導體裝置。具體而言,係將反射型遮罩的吸收體圖案轉印在半導體基板上所形成的阻膜。之後,藉由經過顯影工序或洗淨工序等必要的工序,來製造出於半導體基板上形成有電路圖案之半導體裝置。所製造之半導體裝置的半導體基板上係依設計而正確地形成有電路圖案。
[比較例]
比較例中,係與上述實施例同樣地製造出遮罩基底用基板。此外,並未進行上述實施例中的局部表面加工處理。
在藉由比較例中所製造之遮罩基底用基板中,第1區域20a的最小平方平面與第3區域20c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為1.3°。
在藉由比較例所製造之遮罩基底用基板中,第2區域20b及第4區域20d之表面的PV值為421nm。
使用藉由比較例所製造之遮罩基底用基板,而與上述實施例同樣地製造出附導電膜之基板、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反射型遮罩基底、以及反射型遮罩。使用所製造之反射型遮罩來進行會使用曝光裝置之微影製程,以製造出半導體裝置。具體而言,係將反射型遮罩的吸收體圖案轉印在半導體基板上所形成之阻膜。之後,藉由經過顯影工序或洗淨工序等必要的工序,來製造出於半導體基板上形成有電路圖案之半導體裝置。檢查所製造之半導體基板上的電路圖案後,確認了電路圖案未依設計而被正確地形成之部位。
10:遮罩基底用基板
12a:第1主表面
12b:第2主表面
14a~14d:端面
16:側面
18a:倒角面
20a:第1區域

Claims (10)

  1. 一種遮罩基底用基板,係平面形狀為略四角形,且大小為152mm×152mm之遮罩基底用基板,具有為形成有轉印圖案之側的面之第1主表面,以及對向於該第1主表面且為會被固定在曝光裝置的遮罩台之側的面之第2主表面;該第1主表面係具有位在中心側之第1區域與位在該第1區域的外側之第2區域;該第2主表面係具有位在中心側之第3區域與位在該第3區域的外側之第4區域;該第1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與該第3區域的最小平方平面所構成之角度α係未達1.2°;該第2區域及該第4區域之表面的PV值為400nm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遮罩基底用基板,其中該第1區域係形成有該轉印圖案之區域,且具有以該基板的中心為基準之132mm×132mm以上的大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遮罩基底用基板,其中該第3區域係具有以該基板的中心為基準之142mm×142mm以上的大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遮罩基底用基板,其中該第2區域及該第4區域係以該基板的中心為基準之148mm×148mm區域外側的區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遮罩基底用基板,其中該遮罩基底用基板為反射型遮罩基底用基板。
  6. 一種附導電膜之基板,係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遮罩基底用基板的第2主表面上具有導電膜。
  7. 一種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係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遮罩基底用基板的第1主表面上具有會交互地層積有高折射率層與低折射率層之多層反射膜。
  8. 一種反射型遮罩基底,係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的該多層反射膜上具有會成為轉印圖案之吸收體膜。
  9. 一種反射型遮罩,係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反射型遮罩基底中的該多層反射膜上具有該吸收體膜被圖案化後之吸收體圖案。
  10. 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係具有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反射型遮罩來進行會使用曝光裝置之微影製程,以於被轉印體上形成轉印圖案之工序。
TW109110157A 2019-03-28 2020-03-26 遮罩基底用基板、附導電膜之基板、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以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8348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3692 2019-03-28
JP2019063692 2019-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1534A TW202101534A (zh) 2021-01-01
TWI834853B true TWI834853B (zh) 2024-03-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05196A1 (en) 2012-09-28 2015-07-23 Hoya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bstrate with a multilayer reflective film,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eflective mask blank, substrate with a multilayer reflective film, reflective mask blank, reflective mas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05196A1 (en) 2012-09-28 2015-07-23 Hoya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bstrate with a multilayer reflective film,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eflective mask blank, substrate with a multilayer reflective film, reflective mask blank, reflective mas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95880B2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用基板の製造方法、多層反射膜付き基板の製造方法、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の製造方法、反射型マスクの製造方法、透過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の製造方法、透過型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073835B2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用基板
TWI660236B (zh) 光罩基底用基板之製造方法、附有多層反射膜之基板及其製造方法、反射型光罩基底及其製造方法、反射型光罩及其製造方法、透過型光罩基底之製造方法、透過型光罩、以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626503B (zh) 附導電膜之基板、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反射型光罩基底及反射型光罩、與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682232B (zh) 反射型光罩基底、反射型光罩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KR102012783B1 (ko) 반사형 마스크 블랭크, 반사형 마스크 블랭크의 제조방법, 반사형 마스크 및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WO2016204051A1 (ja) 導電膜付き基板、多層反射膜付き基板、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678269B2 (ja)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反射型マスク
WO2020196555A1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用基板、導電膜付き基板、多層反射膜付き基板、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253373B2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用基板、多層反射膜付き基板、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透過型マスクブランク、透過型マスク、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834853B (zh) 遮罩基底用基板、附導電膜之基板、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以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825296B (zh) 遮罩基底用基板、附多層反射膜之基板、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透光型遮罩基底、透光型遮罩以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WO2022149417A1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用基板、多層反射膜付基板、マスクブランク、転写用マ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15088592A (ja) 多層反射膜付き基板の製造方法、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の製造方法、及び反射型マスク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