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4684B - 用於在積體電路中接合導線測試之方法及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用於在積體電路中接合導線測試之方法及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4684B
TWI834684B TW108124225A TW108124225A TWI834684B TW I834684 B TWI834684 B TW I834684B TW 108124225 A TW108124225 A TW 108124225A TW 108124225 A TW108124225 A TW 108124225A TW I834684 B TWI834684 B TW I8346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apacitance
pins
substrate
measur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4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1039A (zh
Inventor
安東尼 J 須藤
約翰 約瑟 雅典娜
約瑟 法蘭絲 威霖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泰瑞達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132,29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955465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泰瑞達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泰瑞達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1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1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4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4684B/zh

Links

Abstract

本文中所揭示者係基於接合導線之間的電容耦合以識別IC裝置中的潛在缺陷之測試設備及方法。接合導線可具有潛在缺陷,該等潛在缺陷在測試時不會作為硬短路或硬開路出現,但可能造成隨著時間發展成硬短路或硬開路的高風險。當兩個相鄰接合導線受干擾而變得彼此接近時,潛在缺陷可能形成。根據一些實施例,一接腳對之間的電容耦合可用以提供連接至該接腳對的接合導線之間的近似短路潛在缺陷之一指示。

Description

用於在積體電路中接合導線測試之方法及設備
本申請案大致上係關於用於測試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裝置之方法及設備。具體地,其係關於識別可能經歷與接合導線相關之缺陷的IC裝置。
IC裝置可呈封裝或晶片的形式,其中封裝的外表面上具有導電引線或墊(有時稱為「接腳(pin)」)。一些IC裝置使用接合導線以連接基板(諸如矽晶粒)上的連接點至引線框架。引線框架繼而可連接至裝置封裝之接腳。在製造IC期間,在一或多個階段執行測試以確保成品適當運作。
可藉由連接測試探針至IC裝置上的測試存取點,在半導體測試系統(諸如自動測試設備(automatic test equipment,ATE))中進行測試。測試探針連接至測試設備,以在測試存取點提供電刺激或執行電測量。為了測試將經封裝以形成半導體裝置的半導體晶粒,測試存取點可係晶粒上的墊。為了測試成品,測試探針可連接至封裝外部的接腳。
測試經封裝產品可識別接合導線之間的短路或接合導線之一些者的開路。此類測試可識別於測試時間存在的缺陷。然而,一些半導體裝置可在使用中失效,雖然在製造時的測試未識別任何缺陷。
根據一些實施例,所提供者係一種操作一測試系統以識別一裝置中之一潛在缺陷之方法。該裝置包含具有附接至其之接合導線之複數個接腳。該方法包含:供應一刺激信號至該裝置;測量對該刺激信號之一回應。該回應指示附接至該複數個接腳之一第一接腳之一接合導線與附接至該複數個接腳之一第二接腳之一接合導線之間的電容耦合。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判定提供該電容耦合的一電容是否在一預定範圍內;及當該電容經判定為在該預定範圍外時,提供該裝置可能失效的一指示。
根據一些實施例,所提供者係一種操作一測試系統以識別一裝置中之一潛在缺陷之方法。該裝置包含具有附接至其之接合導線之複數個接腳。該方法包含:測試該裝置以識別該複數個接腳之複數接腳對之間的硬短路(hard short)及硬開路(hard open);當該測試未識別硬短路或硬開路時,對於該複數個接腳對之各者,藉由下列步驟針對潛在缺陷測試:測量附接至該接腳對的第一接腳之一接合導線與附接至該接腳對之一第二接腳之一接合導線之間的一邊緣電容(fringing capacitance);及判定該邊緣電容是否在一預定範圍內;及當該複數個接腳對的一接腳對的該邊緣電容經判定為在該預定範圍外時,提供該裝置具有一潛在缺陷的一指示。
根據一些實施例,所提供者係至少一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該至少一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係以電腦可執行指令編碼,該等電腦可執行指令在由一測試系統的一處理器執行時,控制該處理器以執行操作一測試系統以識別一裝置中的一潛在缺陷之方法,該裝置包含具有附接至其的接合導線之複數個接腳。該方法包含針對該複數個接腳之複數個接腳對之各者,組態該測試系統以測量該接腳對之一第一接腳及一第二接腳的電容。該組態包含連接一AC電壓源至該接腳對之該第一接腳;測量由該AC電壓源所引起之一電流流動; 運算提供附接至該第一接腳之一接合導線與附接至一第二接腳之一接合導線間之電容耦合的一電容;判定該電容是否在一預定範圍內;及當該電容經判定為在該預定範圍外時,提供該裝置具有一潛在缺陷的一指示。
前述者為本發明的非限定性摘要,本發明係由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來定義。
10:測試系統
12:刺激信號/刺激
14:回應/回應信號/測量
20:電腦
21:儲存媒體
23:記憶體
25:處理器
100:裝置
102:封裝/基板
111:接腳
112:接腳
113:接腳
114:接腳
121:接合導線
122:接合導線
123:接合導線
124:接合導線
125:距離
126:距離/電容耦合
130:基板/矽基板
131:連接點
132:連接點
133:連接點
134:連接點
135:連接點
200A:方法
200B:方法
201:動作
202:動作
203:動作
204:動作
205:動作
206:動作
207:動作
208:動作
209:動作
210:動作
212:動作
214:動作
300:受測裝置/IC裝置/裝置
302:封裝
304:接地電壓
306:運算放大器(op-amp)
308:電流/電流回應
309:電流回應
335:連接點
400:裝置
402:封裝
408:回應電流
435:連接點
502:範圍
601:良好接腳電容值/良好接腳電容
602:離群值
603:離群值
604:離群值
700:方法
701:動作
703:動作
705:動作
C1:寄生基板電容/基板電容/寄生電容/電容
C2:寄生基板電容/基板電容/寄生電容/電容
C3:邊緣電容/電容
G:經接地防護節點/接地防護節點/防護節點
IC1:裝置
IC2:裝置/晶片
IB:電流
IX1:電流
IX2:電流
IX3:電流
M:輸入
M1:轉阻放大器
Pin 1:接腳
Pin 2:接腳
S:輸出
S1:AC電壓源
Vo:輸出電壓
VS:電壓刺激信號/刺激電壓信號
Zeff:有效阻抗
Zf:回授阻抗/阻抗
將參考下列圖式描述各種態樣及實施例。應理解,圖式非必然按比例繪製。在圖式中,不同圖中所繪示之各相同或接近相同的組件係以類似的標號來表示。為清楚起見,並未將每一個組件標示在每一個圖。
圖1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使用測試系統10來測試裝置100的示意圖;圖2A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用於操作測試系統10以測試如圖1所示的裝置100中之接合導線缺陷之例示性方法200A的示意流程圖;圖2B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用於操作測試系統10以識別如圖1所示的裝置100中的潛在缺陷之例示性方法200B的示意流程圖;圖3A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操作測試系統以識別裝置中的潛在缺陷之方法的例示性實施方案的示意圖;圖3B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操作測試系統以識別裝置中的潛在缺陷之方法的例示性變化的示意圖;圖4A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操作測試系統以識別裝置中的潛在缺陷之方法的另一例示性實施方案的示意圖;圖4B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操作測試系統以識別裝置中的潛在缺陷之方法的另一例示性實施方案的示意圖; 圖5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一系列所測量之接腳電容及電容耦合之預定範圍實例的資料條狀圖;圖6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兩個裝置上之一系列所測量之接腳電容的資料條形圖;及圖7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用於選擇預定電容範圍之例示性方法700的示意流程圖。
發明人已認知且理解,在半導體裝置之某些測試存取點之間的某些電容耦合值可指示裝置在操作中失效的高可能性。該等電容耦合值可與在操作中將導致裝置失效之接合導線的不正確定位相關聯。據此,該等電容耦合值可使半導體裝置分類為具有未被習知半導體測試技術偵測之潛在缺陷,此係因為該等缺陷在製造期間測試時不存在。本文中所揭示者係基於接合導線之間的電容耦合以識別IC裝置中的此類潛在缺陷之測試設備及方法。
發明人已認知且理解,隨著IC功能性持續增加,IC封裝的接腳計數及接合導線缺陷的可能性亦增加。接合導線缺陷可包括硬短路及硬開路。硬短路係在兩個接合導線電短路在一起時發生的缺陷,例如當接合導線不經意彼此接觸時。硬開路係發生在接合導線未電連接至裝置內之意欲電路系統時發生的缺陷。
可基於連接至接合導線之測試存取點處的測量來偵測硬短路及硬開路兩者。當IC裝置經識別具有硬短路或硬開路缺陷時,其可作為失效裝置而被拒絕。發明人亦已認知且理解,接合導線可具有潛在缺陷,該等潛在缺陷在測試時不會作為硬短路或硬開路出現,但可能造成隨著時間發展成硬短路或硬開路的高風險。例如,當由於溫度變動、裝置處置期間振動等而使兩個相鄰 接合導線受干擾而變得彼此接觸時,潛在缺陷可導致裝置失效。此類潛在缺陷可起因於「近似短路(near short)」。具有近似短路之裝置具有由近似短路發展成硬短路而失效的高可能性。當IC裝置經受具有溫度變動及/或機械振動的嚴苛環境中時,例如在當汽車或其他車輛中使用時,近似短路亦可發展成硬短路。因此,希望在運送或部署裝置之前,在製造程序期間識別IC裝置中的潛在缺陷。如本文所述之技術尤其可用於經設計用於車輛或其中將有高度振動之其他環境中的IC裝置。然而,該等技術可係用於具有接合導線的任何類型裝置上。
如本文所述的技術提供一種用於識別潛在缺陷的電測試方法,該方法比可用以識別此類潛在缺陷的習知方法更快且更不昂貴。例如,可使用已知的X射線輻射攝影以成像接合導線之各者的位置,來識別接合導線中的潛在缺陷(諸如近似短路)。然而,發明人已認知且理解,在資本設備與供應成本及由於耗時的成像程序的製造程序中的停機時間方面,X射線輻射攝影方法係昂貴的。當解譯大量影像資料時,X射線成像亦容易有人為錯誤。
發明人已進一步認知且理解,處於「近似短路」狀況的接合導線具有不同於經適當定位之接合導線的電容耦合。雖然電容差異非常小,但發明人已認知能夠以足夠可靠性識別此類小差異的測量技術,以預測IC裝置具有失效的高風險。
根據本申請案之一態樣,連接至相鄰接合導線的一接腳對之間的電容耦合可用以提供連接至該接腳對的接合導線之間的近似短路潛在缺陷之一指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態樣,因為在接合導線之間的電容耦合(在下文中稱為「邊緣電容」)與接合導線之間的距離成反比,所以相較於經適當間隔的接合導線,處於近似短路狀況的彼此鄰近之接合導線將展現出較高量的邊緣電容。邊緣電容可在接合導線連接至其的裝置之接腳處測量。
根據一些實施例,為了測量邊緣電容,刺激信號(諸如正弦或交 流(alternating current,AC)電壓信號)可係供應至受測裝置,且可測量對該刺激信號的回應。該回應可指示附接至該受測裝置之第一接腳與第二接腳之接合導線之間的電容耦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測量受測裝置之第一接腳與基板之間的AC電流來以2線組態測量對AC刺激信號的回應。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在該受測裝置之第二接腳處測量該回應。在此類測量組態中,IC裝置的基板可連接至參考電壓位準。發明人已認知且理解,相較於來自寄生耦合(諸如IC裝置中的墊與基板之間的耦接)的較大寄生背景電容,接合導線之間的邊緣電容可具有相對小的量值。此意指邊緣電容之測量係小電容測量,且相較於通過寄生背景電容的AC電流路徑,通過接合導線之間的電容耦合的AC電流路徑具有較大阻抗。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3線組態來測量回應,以當測量連接至兩個接腳之接合導線之間的邊緣電容時,降低寄生背景電容的影響。在一些實施例中,刺激AC電壓信號可施加至第一接腳,且當基板連接至參考電壓時,在第二接腳處測量回應AC電流。發明人已理解,當基板連接至參考電壓(諸如接地)時,通過寄生背景電容的回應AC電流將實質上經由基板(而非第二接腳)流動至參考電壓,使得在第二接腳所測量的AC電流實質上係基於邊緣電容。
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可比較連接至兩個接腳之一接合導線對之間的邊緣電容與一預定範圍,以判定該裝置是否具有潛在缺陷及可能失效。該預定範圍可係基於在數個已知良好裝置中的類似接腳之間的所測量基線電容之平均的靜態範圍。發明人已認知且理解,由於製造批次變化或其他原因,IC裝置可具有裝置之間的特性參數(諸如,電阻及電容)之系統性變化。為了容忍此類裝置間的程序變化,可針對各裝置動態產生用於邊緣電容值的預定範圍。在具有高接腳計數裝置的一些實施例中,電容耦合係在複數個接腳對之間測量以建置一平均電容,且基於該平均電容來正規化附接至一接腳對的接合導 線之間的電容耦合。
參照圖式,圖1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使用測試系統10來測試裝置100的示意圖。裝置100係包含封裝102的受測裝置(device under test,DUT)。基板130係設置在封裝102內且可係矽或其他合適的基板材料,可藉由在基板中或基板上形成電路元件來以基板形成半導體晶粒。該等電路元件可係藉由建立在半導體、介電質及導電材料之基板層上或中而形成,以建立用於微機電(micro-electromechanical,MEMS)應用的各種邏輯、記憶體、互連件、可移動組件、及/或其他合適類型的電路元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裝置100可在封裝102內包含多於一個晶粒。在此類實施例中,可分開地或以任何其他合適的方式測量連接至各此類晶粒的接合導線之間的邊緣電容。
封裝102可包含合適的陶瓷、半導體、氧化物、陶瓷複合物材料、或一種以上材料之層壓體。此類結構可用作為用於由基板130所形成之半導體晶粒的安裝位置,且可用作為該晶粒及構成該封裝之其他組件的外殼。可形成為引線框架之部分的引線可提供自封裝內部至外部的電連接。為簡單起見,圖1繪示封裝內部或外部暴露的引線之部分作為接腳。
在圖1之實例中,該等接腳係由接腳111、112、113、114所表示,其等之至少一部分可設置在封裝102之外表面上,使得其等可從裝置100的外部電氣存取。雖然在線性陣列中展示四個接腳,但是應理解,封裝可具有任何合適數目個引線,且任何數目個接腳可依任何合適的配置而置放在封裝102外部。封裝外部的引線部分可具有任何合適的形狀及尺寸,諸如導電墊、金屬接腳、銅柱、或包含焊球之導電結構。
引線之外部分可連接至封裝102內的引線之部分,接合導線可附接至該等部分。封裝102內部之部分可相似地經定形狀為方形或矩形墊,或具有 任何其他合適的形狀。封裝內部及外部的引線之部分可藉由中間部分接合,該等中間部分亦可具有任何合適的形狀。因為接腳之內部、外部、及中間部分的形狀與位置並非本發明的關鍵,所以引線之所有部分皆用相同符號(在此處係正方形)標示。
基板130包含複數個連接點131、132、133、134,各者經由各別接合導線121、122、123、124連接至各別接腳111、112、113、114。此處,展示連接點、接合導線、與接腳之間的一對一關係。然而,應理解,其他組態係可行的,諸如連接至相同接腳或相同連接點的多個接合導線。此外,應理解,展示沒有接合導線交叉其他接合導線。應理解,可設計其中接合導線附接至接腳及連接點(其等需要一些接合導線通過相鄰接合導線上方)的IC裝置。
連接點131、132、133、134可係基板130上之墊或跡線,且電連接至基板130上的各種元件。雖然展示連接點131、132、133、134呈線性陣列,但應理解,任何數目個連接點可形成於基板130上且呈任何合適的配置。
如圖1所展示,在基板130上可有未經由接合導線連接的額外連接點135。例如,基板130可係矽基板,且連接點135可電連接至矽基板130。連接點135亦可設置在基板130之任何表面上以提供電氣存取。例如,連接點135可係置放在基板130之底部,使得當基板130之底部表面經機械安裝在封裝102之表面上時,可經由封裝之一表面或經由電耦接至連接點135的封裝102上之一接腳來進行連接點135之間的電連接,以提供對偏壓基板102的存取。據此,應理解,雖然圖1提供用以製作電連接用於如本文所述之測試的機構之實例,但可替代地或額外地使用用於進行電氣存取的其他機構。
如圖1所展示,接合導線121、122彼此間隔開,使得其等分開達距離125,該距離提供該等接合導線之間之第一電容耦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接合導線121、122具有距彼此的適當或典型間距,使得其等不太可能引起硬短路, 且因此其等未經定位以建立近似短路潛在缺陷。另一方面,接合導線123、124具有朝向彼此彎曲以分開達距離126的形狀,該距離提供第二電容耦合,該第二電容耦合大於該第一電容耦合。在此實例中,若接合導線123、124進一步彎曲而變得接觸,則該等接合導線之間的距離可變成硬短路,且因此經定位以建立近似短路潛在缺陷。根據本申請案之一態樣,接合導線123與124之間的第二電容耦合大於預期的判定可提供識別一接合導線對中潛在缺陷之存在的基礎。可藉由比較接合導線121與122之間的第二電容耦合與第一電容耦合,或藉由比較先前所測量之裝置的接合導線123及124之電容耦合來作出此類判定。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係藉由測量連接至接合導線對的接腳之間的電容來針對潛在缺陷測試。可對所有可能的接合導線對來執行測試,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對可能的接合導線對之子集執行測試,諸如根據半導體裝置之設計而經定位足夠接近的接合導線對,其等若任一者或兩者不在適當的位置則可能建立潛在缺陷。
測試系統10可包括用於提供刺激信號12至裝置100及用於測量來自裝置100之回應14的組件。測試系統10可經組態具有可產生刺激信號的多個儀器。市售測試系統含有產生及測量AC及DC信號的各種儀器。此外,測試系統10可含有時序電路系統,使得產生刺激信號的儀器及測量回應信號的儀器可經同步化,使得可判定對特定刺激信號的回應。刺激信號及所測量之回應信號可係具有振幅及相位特性的AC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依相位靈敏方式判定該等信號。在一實施例中,測試系統可計算對應於電阻式及反應性測量值的正交實部及虛部信號分量。這允許電容電流與可存在於給定測量中的任何電阻電流分離。
此外,測試系統可含有或可以將測試器內之儀器的特定輸入及輸出連接至受測裝置上之特定連接點的組件來操作。這些組件可包括切換電路, 使得在測試流程期間的不同時間,儀器可連接至受測裝置上的連接點。
在生產環境中,儀器受控制以在特定時間產生及測量特定測試信號,且測試系統經組態使得該等儀器在不同時間連接至不同的連接點。因此,測試系統之操作係在程式控制下。在一些實施例中,測試系統10可係包含電腦20的ATE,該電腦具有儲存媒體21、記憶體23、及處理器25,且此類處理可在電腦20或任何其他運算裝置中執行。儲存媒體21及記憶體23可係任何合適的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諸如,例如且不限於電腦記憶體、壓縮光碟、光學光碟、磁帶、快閃記憶體、場可程式化閘陣列或其他半導體裝置中之電路組態、或其他有形電腦儲存媒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媒體21可係非揮發性儲存器,且記憶體23可係揮發性儲存器。在由處理器25執行之前,電腦可執行指令可係從儲存媒體21載入至記憶體23。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媒體21與記憶體23之間的區別並非關鍵,且任一者或兩者皆可存在。
處理器25可係任何合適的處理裝置,諸如,例如且不限於一或多個處理器、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控制器、可定址控制器、通用或特殊用途微處理器、微控制器、可定址微處理器、可程式化處理器、可程式化控制器、專用處理器、專用控制器或任何其他合適的處理裝置。此外,應理解,圖1係測試系統10的示意圖。實際實施方案可具有分散式處理。例如,主機電腦可控制測試的整體流程及分析結果。測試系統可含有一或多個特殊化處理器,各特殊化處理器控制產生及/或測量測試信號之儀器或儀器群組。
圖2A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用於操作測試系統10以測試如圖1所示的裝置100中之接合導線缺陷之例示性方法200A的示意流程圖。可對耦接至受測裝置內之接合導線對的接腳執行測試。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先針對接合導線中之硬開路及硬短路測試,然後針對潛在缺陷測試,而縮短 總平均測試時間。在如圖2A中所繪示之例示性方法200A中,在動作201,裝置受測試以識別接腳對之一部分或全部之硬短路及硬開路。用於測試硬開路或硬短路的任何合適方法皆可用於此測試,諸如但不限於電容或阻抗測量。在動作203,若動作201之結果指示在接合導線之間存在一或多個硬短路或硬開路,則方法200A進行至可選之動作205,其中可修改製造程序以在未來製造程序中校正在動作201中所識別之硬開路/硬短路缺陷,且之後方法200A將結束。當測試未識別硬短路或硬開路缺陷時,方法200A進行以執行潛在缺陷測試。在動作207,選擇表示用於含不具有近似短路潛在缺陷之接合導線的裝置之預期邊緣電容值的預定電容範圍。在動作209,基於預定電容範圍,裝置係在複數個接腳處針對潛在缺陷測試。
圖2B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用於操作測試系統10以識別如圖1所示的裝置100中的潛在缺陷之例示性方法200B的示意流程圖。根據一些態樣,方法200B可係在圖2A之方法200A中之動作209的例示性實施方案。在圖2B所繪示的實施例中,方法200B表示可在耦接至各別接合導線對的接腳對上執行的測試。對於該接腳對所偵測的潛在缺陷可透露IC裝置的潛在缺陷。為了判定受測IC裝置不具有潛在缺陷,可測試連接至可足夠接近而建立近似短路而非形成硬短路或硬開路之接合導線的所有或許多接腳對。依此順序測試可允許若硬短路或硬開路存在則省略近似短路狀況測試。
如圖2B所展示,在動作202,刺激信號12係自測試系統10供應至裝置100。在動作204,由測試系統10測量及接收回應14。如圖1所展示之回應14指示接合導線之間的電容耦合,諸如在接合導線123、124之間的電容耦合126。然後,在動作206,回應14係用以判定邊緣電容的值,其提供受測試之該接合導線對之間的電容耦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AC阻抗方法係用以測量電容。例如,刺激12 可係AC電壓信號,且回應14可係回應於AC電壓刺激的AC電流。然後,可基於AC電壓信號與AC電流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d,rms)值的除法來計算阻抗值Z,其係用以使用Z=1/(2πfC)計算電容C,其中f係AC刺激信號12之頻率。應理解,本申請案之態樣不限於使用該AC阻抗方法,且可在動作202、204及206中使用供應刺激信號、測量回應及判定電容的任何合理手段。例如,基於電容器板上的定時累積之電荷的準靜態電容測量可係用以測量兩個接腳之間的電容值。
此外,應理解,經由運算而將所測量之電參數轉換成電容值並非必要條件。而是,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於每項測量,自測量運算電容所需的許多變數可相同,使得指示電容的值可基於測量。例如,在上述方程式中,測量頻率對於所有測量可相同,使得電容可與所測量之阻抗成反比。在此類實施例中,所測量之阻抗與阻抗值範圍的比較可適用以判定電容是否在特定範圍內。
無論用以導出表示所測量之電容的值之具體運算如何,在方法200B之動作208,比較所判定電容與適當邊緣電容的預定範圍。若所判定的電容值係在預定範圍內,則方法200B結束且判定裝置100不太可能由於所測試的該接合導線對中的潛在缺陷而失效。方法200B可包括在動作214判定是否需要繼續測試另外的接腳對。若是,則方法200B將回到動作202開始以測試一新接腳對。若無待測試的接腳(例如,當受測裝置上的複數個接腳均已針對潛在缺陷測試時),則方法200B可繼續進行至結束。
另一方面,在動作208,若所判定的電容值經發現在表示用於受測試之接合導線對的邊緣電容之預定範圍外,則方法200B在動作210進一步包含提供裝置100具有潛在缺陷及可能失效的指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預定範圍可係單端範圍。例如,該範圍可由上界限臨限值來定義,且高於該上界限臨限值的所測量之電容可指示潛在缺陷。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預定範圍可係雙端的,且可包括下界限臨限值。低於下界限臨限的所測量之電容可指示潛在缺陷,例 如作為受測試的接合導線之間的距離相較於適當距離係異常高的指示,其中推論受測試的接合導線可能已受干擾及可能對其他接合導線形成近似短路。
繼動作210後,方法200B可選地可包括動作212,其中可修改製造程序以在未來製造程序中校正潛在缺陷,且之後方法200B將結束。
刺激12及測量14可透過連接至繼而耦接至受測試的該接合導線對的接腳的測試探針進行。圖3及圖4繪示可進行此類連接的兩種替代方式。
圖3A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操作測試系統以識別裝置中的潛在缺陷之方法的例示性實施方案的示意圖。圖3A展示具有在封裝302上之第一接腳Pin 1及第二接腳Pin 2的受測裝置300。可藉由測試系統內的儀器實作AC電壓源S1及轉阻放大器M1。例如,AC電壓源S1可生成刺激信號12,且轉阻放大器M1可測量回應信號14(圖1)。
Pin 1連接至接合導線1,而Pin 2連接至接合導線2。接合導線1與接合導線2之間的邊緣電容係C3。接合導線1及接合導線2各亦連接至封裝302內的基板且與基板具有各別寄生基板電容C1及C2。圖3A繪示來源及測量儀器至受測裝置的連接,使得可測量表示C3(包括C1及C2)的值。
裝置300具有電連接至基板的連接點335。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板可係矽晶粒,且連接點335可係在基板之一側或底部表面上的墊,且經組態以電連接至該晶粒內的矽本體。然而,可使用用於連接至基板的任何合適方法。
圖3A繪示用於測試裝置300中潛在缺陷的2導線組態。在圖3A所示之實例中,AC電壓源S1經組態以在刺激輸出S處提供相對於接地電壓304的AC電壓刺激信號VS。應理解,「接地(ground)」不需要在地面接地(earth ground)電位。而是,「接地」可係作用為合適參考的任何電壓。
根據本申請案之一態樣,AC電壓刺激信號係具有在1Hz與500kHz之間、100Hz與10kHz之間、或1kHz與100kHz之間(全部包含)之頻率的 正弦電壓信號。發明人已認知且理解,當跨電容器施加AC電壓時,較高頻率將導致來自該電容器的較低阻抗且以較高AC電流振幅作出回應。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高電壓信號頻率可導致較高的回應電流振幅及較大的所測量之回應信號。
根據另一態樣,AC電壓刺激信號Vs之峰值振幅或峰值電壓可保持小於IC裝置300之基板中的組件之特性電壓。例如,Vs可保持小於電晶體的電晶體導通電壓,使得所施加之刺激電壓信號不導致電晶體導通,其可導致可干擾小邊緣電容C3的測量之裝置100內支援電流流動的更多導電路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特性電壓可係跨一或多個裝置中之p-n接面的接面電壓,諸如跨IC裝置300中之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保護電路系統內的二極體之p-n接面。在一些實施例中,AC電壓刺激信號Vs之峰值振幅或峰值電壓可在0.3與0.1V之間、0.3與0.65V之間、或0.3與0.45V之間(全部包含)。
C3表示相鄰接合導線(諸如如圖3A所示之連接至Pin 1及Pin 2的該等者)之間的電容耦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施加電壓刺激至裝置之個別接腳,同時測量通過基板的回應電流。此值表示相鄰於附接至經刺激接腳之接合導線的接合導線之間的電容。各接腳的回應可經映射且與預定範圍相比較,以判定是否有與接合導線相關的潛在缺陷。該回應可使用轉阻放大器M1來測量。
參照圖3A,轉阻放大器M1經組態以將在測量輸入M處所測量的電流308轉換成與所測量之電流308成比例的輸出電壓V0。測量輸入M耦接至運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op-amp)306之反相輸入端子,而op-amp 306之非反相輸入端子耦接至接地電壓。輸出透過回授阻抗Zf耦接至反相輸入。由於回授,放大器將達到其中在反相輸入處之電壓等於非反相輸入處之電壓的穩態。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至op-amp的輸入汲取趨近零量的電流且具有相同電位電壓,因此測量輸入M可視為具有與接地電壓相同的電位的 「虛擬接地」,而至op-amp 306之反相輸入端子中的電流IB可忽略。op-amp 306及回授阻抗Zf耦接在一起以形成轉阻放大器M1,使得輸出電壓Vo與輸入電流308與阻抗Zf的乘積成比例。
為了使用2線組態測量接合導線邊緣電容C3,刺激輸出S係提供至裝置300中之點,測量輸入M耦接至裝置300中之另一點,及使用AC阻抗方法以基於在M處所測量的電流回應來測量電容值。在如圖3A所示之實例中,由在Pin 1處之刺激輸出S供應刺激信號,而由轉阻放大器M1測量在至基板之連接點335處的電流308。
由轉阻放大器M1所測量的值與邊緣電容之間的關係可被理解如下:在如圖3A所示的實例中,所測量電流回應308表示分別流動通過C1、C2及C3的電流IX1、IX2、IX3之組合。可基於在S處的AC刺激電壓信號之量值,自電流回應308測量有效阻抗Zeff。Zeff相關於與C2及C3串聯組合並聯的C1。因此,若C1及C2係基於例如先前與分開之測量的已知量,則所測量之有效阻抗Zeff可用於推斷C3的值。
然而,如上文所述,明確地計算C3的值並非必要條件。而是,如本文所述之技術可基於指示C3之值的測量來操作。此類結果可例如藉由以下方式達成:比較所測量之電流回應與當C3處於對應於適當間隔之接合導線的範圍(或相反地,對應於足夠靠近在一起以呈現非所欲之失效高風險的接合導線之範圍)時所預期的電流回應。可藉由在已知良好裝置上計算及或測量來判定適當的一或多個範圍。可針對各接合導線對判定適當範圍。該等範圍亦可針對程序變化(如下文結合於圖6所述),或針對可影響指示接合導線之間的適當及/或不適當間隔的範圍之任何其他變數來調整。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針對寄生電容來調整測量。例如,在M1及S1內之電路系統本身內可存在各種寄生電容。例如,即使對測試裝置300無M1 及S1,且藉由使測量輸入M及刺激輸出S浮動,M1可回應於S1中之AC刺激電壓信號VS而測量非零量之AC電流。此係由於來自M1及S1之間的寄生電容耦合的貢獻,且當M1及S1兩者係整合為一測試系統的一部分時尤其係可察覺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基線電容測試可係在未安裝受測裝置的情況中執行,且稍後當針對接合導線電容耦合測試受測裝置時減去,以校正來自測量設備本身的背景寄生電容。
作為本文所述之測試技術的另一變化之實例,應理解,亦可在連接至基板的連接點處施加刺激信號,同時經由受測裝置之一或多個接腳測量電流回應。
亦應理解,使用至基板的連接點335來施加刺激信號或測量電流回應並非必要條件。在另一例示性變化中,可使基板浮動,且在受測裝置之接腳處執行刺激信號之施加及電流回應之測量兩者。例如,圖3B繪示用於測試裝置300中之缺陷的另一2線組態,其中基板係浮動的。如圖3B中之例示性組態所示,在Pin 1處供應刺激信號,而在Pin 2處測量電流回應309。所測量之電流回應309表示流動通過C1、C2及C3的電流之組合。可基於在S處的AC刺激電壓信號之量值,自電流回應309測量有效阻抗Zeff。Zeff相關於與C1及C2串聯組合並聯的C3。因此,若C1及C2係基於例如先前與分開之測量的已知量,則所測量之有效阻抗Zeff可用於推斷C3的值。
圖4A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操作測試系統以識別裝置中的潛在缺陷之方法的另一例示性實施方案的示意圖。圖4A繪示用於測試裝置400中之潛在缺陷的3線組態,其可在小邊緣電容C3之測量中減少或消除基板電容C1及C2的效應。如圖4A之實施例可使用結合圖3A所述的相同組件以執行指示C3之值的測量。然而,如可藉由比較圖3A與圖4所見者,該等組件以不同方式連接至受測裝置。所測量值的不同範圍可指示潛在缺陷的存在(或相反地,不 存在)。然而,可依類似方式判定及/或調整適當範圍。
在如圖4A所示之實例中,AC電壓刺激信號VS係施加至Pin 1,而Pin 2耦接至轉阻放大器M1的測量輸入M,以測量在Pin 2處的回應電流408。在裝置400上的第三連接點係在至基板的連接點435處製作。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點435耦接至參考電壓,使得基板保持在處於參考電壓的恆定位準。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點435將基板連接至參考位準。連接點435可直接耦接至參考電壓位準(表示為接地),或在一實例中,連接點435可耦接至在裝置400之封裝402上的經接地防護節點G。
所測量電流指示C3的原因可理解如下:在測試裝置400期間,Pin 2耦接至在測量輸入M處的虛擬接地,且因此Pin 2具有與基板相同的接地電位。因此,沒有電流流動跨C2。經驅動通過電容C1的電流將流入經接地基板,且未出現在所測量的回應電流408中。當施加電壓刺激信號Vs至Pin 1時,電流Ix1係藉由Vs驅動以流動跨在接合導線1與接合導線2之間的邊緣電容C3。因為Pin 2具有與基板相同的電位,所以Ix1將持續流入Pin 2中且變成回應電流408,該回應電流可整個由轉阻放大器M1來測量。換言之,所測量之回應電流408表示通過C3的整個Ix1電流,作為經由Pin 1及Pin 2而跨C3的所施加之電壓刺激信號Vs的回應,而無來自基板電容C1或C2的任何貢獻。
當測量通過C3的電流Ix1時,可使用例如AC阻抗方法以基於所施加之電壓刺激信號Vs的振幅而計算C3之值。因此,如圖4A所示之組態可係用以減去寄生電容對所測量電流的效應,及直接測量兩個接腳之間的相對小邊緣電容C3,且直接測量相鄰接合導線的電容耦合變得可能。與圖3A的組態相比較,可偵測較小值的邊緣電容,及/或可進行更精確的電容測量。在圖4A中,由於在轉阻放大器M1之輸入M處的回應電流408僅表示小邊緣電容C3,所以較高的前端放大器靈敏度可係用以放大回應電流408,且改善輸出電壓Vo的信號振幅。例 如,結合圖4A,轉阻放大器可具有在1至10V/A(含)的範圍中的前端靈敏度,而結合圖3A,轉阻放大器可具有0.1至1V/A(含)的前端靈敏度。在一些實施例中,邊緣電容值可向下解析至介於10fF與50pF之間、介於20fF與20pF之間、或介於20fF與10pF之間的範圍。
發明人已認知且理解,如圖4A中所繪示之3線組態及如圖3A所繪示之2線組態可各具有某些獨特優點以用於測試潛在缺陷。例如,在2線組態中,在不同接腳處的測試之間的背景寄生電容變化可影響在不同接腳處所測試之邊緣電容的準確度,而在3線組態中,寄生電容不影響測量。進一步且不希望受到特定理論的束縛,以2線組態,由於一次僅測試一個接腳,所以不需要獲得關於在封裝內部哪些接合導線彼此鄰近的資訊,而以3線組態,測試一接腳對,且將需要有關接腳如何對應於在受測裝置內的接合導線之位置的先前知識,以驗證通過該接腳對所測試的邊緣電容對應於位在彼此旁的接合導線。
圖4B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操作測試系統以識別裝置中的潛在缺陷之方法的另一例示性實施方案的示意圖。圖4B繪示用於測試裝置400中之潛在缺陷的3導線組態的變化,其在許多態樣中類似於如圖4A所示的組態。如圖4B之實施例可使用結合圖4A所述的相同組件來執行指示C3之值的測量。然而,如可藉由比較圖4B與圖4A所見者,該等組件以不同方式連接至受測裝置。所測量值的不同範圍可指示潛在缺陷的存在(或相反地,不存在)。然而,可依類似方式判定及/或調整適當範圍。
在如圖4B所示的實例中,接地防護節點G耦接至轉阻放大器的輸入(例如,如圖4B所繪示的非反相輸入),以使G與M之間的電位相等。在一些實施例中,至轉阻放大器的非反相輸入之連接防護節點G可稱為遠端防護感測組態,此係因為轉阻放大器的非反相輸入遠端感測防護節點G上的接地或其他參考電位。根據本申請案之一態樣,防護節點G的遠端感測可有助於消除基於IR的 AC電壓降或防護節點G與接地之間的連接處的有限阻抗的jwL的效應,使得跨C2的電壓將係強制為實質上0。
圖5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一系列所測量之接腳電容及電容耦合之預定範圍實例的條形圖。以2線無防護組態(類似於如圖3A所示之組態)針對在六個晶片之各者上的相同接腳進行測量,所有晶片係根據相同程序而設計及製造。針對在六個晶片之各者,該等叢集展示所測量之電容的最小值、平均值、及最大值,其中Min係6個晶片測量之各者的最小值,Max係針對所有裝置之接腳的最大記錄測量。所測量之電容值表示如圖3A中所繪示及上文所論述的電容C1、C2、及C3的組合。
在此實例中,該等晶片皆沒有該等接腳的硬短路或開路,但一者(標示為晶片0)具有潛在缺陷。圖5繪示具有可輕易與良好晶片區別的潛在缺陷之晶片。圖5展示預定範圍502,其在此實例中係介於約4.3與4.5pF之間,在該預定範圍內,裝置可視為沒有潛在缺陷且不太可能失效。預定範圍502可設定為靜態範圍,該靜態範圍涵蓋在數個已知良好裝置(例如,如圖5所展示的晶片1、2、3、4、及5)中的接腳對之間的所測量電容值。圖5亦展示具有近似短路之接合導線的已知不良晶片0,其具有在預定範圍502外的4.65與4.7pF之間的所測量接腳電容。
如圖5所展示的資料繪示一種設定預定範圍的方法,以比較指示接合導線之間之邊緣電容的值與該預定範圍,以判定是否有涉及該等接合導線的潛在缺陷。良好者與具有潛在缺陷之晶片之間的差異係穩定且可重複的。據此,藉由測量足夠數目個晶片,可判定可接受範圍,可選擇表示缺陷的範圍,或介於反映良好及缺陷晶片之測量之間的臨限。該範圍可表達為電容,如圖5所示。然而,如結合圖3A及圖4A兩者所述,表示邊緣電容的回應可係測量為電壓,其表示電流流動。該等範圍及/或臨限可呈現為所測量之電流及/或電壓,而非被 轉換成電容。
圖6係繪示用以調適可適用於特定IC裝置的範圍及/或臨限之方法的條形圖。發明人已認知且理解,由於例如製造批次變化,IC裝置可具有裝置之間的特性參數(諸如,電阻、電容)之系統性變化。可補償該等變化。圖6繪示兩個裝置上的一系列所測量接腳電容,其等係使用如本文所述之技術測量。
如圖6所展示,在裝置IC1內,接腳電容測量係系統性地低於裝置IC2內的接腳電容測量。此類變動模式可起因於半導體製造設施內的程序變化,使得在不同時間製造之IC裝置具有不同特性。為了能夠容許此類裝置間程序變化,在判定所測量電容耦合是否在預定範圍內之前,不同IC裝置之接合導線之間的電容耦合可係對參考IC裝置正規化。替代地,預定範圍可經正規化,此係因為所得之比較將經類似地正規化。圖6繪示可如何執行此類正規化。
圖6繪示在兩個IC裝置(標示為IC1及IC2)之各者上的多個接腳的接腳電容。使用本文所述之技術來進行測量,使得接腳電容指示與連接至所測量接腳之接合導線相關聯的邊緣電容,以及在圖3中的寄生電容C1及C2。在圖6中,IC1可係參考IC裝置,其中良好接腳電容值601的預定範圍係基於所測量之接腳邊緣電容。可例如藉由首先識別離群值602、603、604來判定良好接腳電容值。任何合適的統計方法係用以選擇離群值,例如高於平均之數個標準偏差的值。然後,可基於不是離群值的其餘接腳電容值之統計分布來選擇用於IC1的良好接腳電容601的預定範圍。
IC1可表示用以判定範圍的IC裝置,以比較表示邊緣電容的所測量值與該等範圍,以判定IC裝置是否具有潛在缺陷。相比而言,IC2可表示在不同時間製造的IC裝置,使得邊緣電容的所測量值不同於良好的接合導線對。儘管如此,經由正規化程序,可比較晶片IC2之所測量值與IC1之所測量值。
在測量IC2的接腳電容值之後,相對於IC1來正規化所測量IC2接 腳電容之各者。可藉由例如用介於IC2與IC1之平均接腳電容之間的比率來縮放IC2接腳電容來執行正規化。然而,應理解,可使用任何合適的縮放方法以補償IC2中之系統性較高的接腳電容。
此外,應理解,可使用正規化以判定區分良好接合導線及具有潛在缺陷者的範圍及/或臨限。例如,可建置IC裝置之標稱平均接腳電容值。針對用作為參考裝置以判定預定範圍及/或臨限的各裝置,可測量接腳電容。可針對IC裝置運算平均接腳電容,且可運算所測量平均與標稱平均之間的比例因數。此比例因數可係施加至所有所測量值,使得IC裝置之平均等於標稱平均。這些正規化值可與用於其他IC裝置的正規化值組合,以判定區分良好接合導線與具有潛在缺陷者的正規化值之間的範圍及/或臨限。針對正規化,可使用在裝置之所有接腳處所測量的電容。替代地,IC裝置之接腳子集可用於正規化。
圖7係繪示根據本申請案之一些態樣的用於選擇預定電容範圍之例示性方法700的示意流程圖。根據一些態樣,方法700可係在圖2A之方法200A中之動作207的例示性實施方案。在動作701,方法700包含測量附接至複數個接腳之複數個接腳對的接合導線之間的複數個電容。在動作703,方法700包含自該複數個所測量之電容計算接合導線之間的一平均電容。在動作705,方法700包含基於該平均電容,正規化提供附接至第一接腳之接合導線與附接至第二接腳之接合導線之間之電容耦合的該電容。
在具有所描述之此發明之至少一個實施例的數種態樣下,可理解的是熟習該項技術領域者將可輕易思及各式變更、修改與改進。
例如,雖然描述晶片封裝級測試,但所描述之測試方法亦可應用於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級測試,其中一或多個IC晶片已安裝於該PCB上。
此類變更、修改與改進意欲為此揭露之部分,並且意欲為落於本 發明之精神與範疇中。此外,雖然已指出本發明之優點,但應理解,並非本文所述之技術之每個實施例皆將包括每個所述之優點。一些實施例可不實施在本文中及在一些例子中描述為優點的任何特徵,及在一些例項中,可實施所描述之特徵之一或多者以達成進一步實施例。據此,前述說明與圖式皆僅作為例子之用。
可單獨、組合或用各式安排(前述實施例中未特地討論者)來使用本發明的各式態樣,並且因而前述說明或繪示於圖式中者所提出的細節與組件安排不會對其應用造成限制。例如,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態樣可用任何方式與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的態樣組合。
並且,本發明可體現為一種已提供例子的方法。作為該方法之部件而進行的行動可用任何合適的方式排序。據此,可將實施例建構為以不同於所繪示者的順序而進行行動,其可包括同時進行某些行動,即使在說明性實施例中顯示為循序行動。
此類變更、修改與改進意欲為此揭露之部分,並且意欲為落於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中。再者,雖然已指出本發明之優點,應理解的是並非本發明之每一個實施例皆將包括每一項所述之優點。一些實施例可不實施在本文中及在一些例子中描述為優點的任意特徵。據此,前述說明與圖式皆僅作為例子之用。
在申請專利範圍中使序數用語例如「第一(first)」、「第二(second)」、「第三(third)」等來修飾一申請專利元件本身並沒隱含任何優先順序、地位先後或一申請專利元件超越另一個的順序,或者方法行動進行的時間順序,而只是用來作為標示以區別一個具有特定名稱的申請專利元件與另一個具有相同名稱的元件(但針對序數用語的使用),以區別申請專利元件。
並且,本說明書中所用之用詞與用語係針對說明之目的,而且不 應將其視為造成限制。本文中使用「包括(including)」,「包含(comprising)」,或「具有(having)」,「含有(containing)」,「涉及(involving)」及其等之變化形意指涵蓋其後所列出的項目及其同等物以及額外項目。
200B:方法
202:動作
204:動作
206:動作
207:動作
208:動作
210:動作
212:動作
214:動作

Claims (17)

  1. 一種操作一測試系統以識別一裝置中的一潛在缺陷之方法,該裝置包含具有附接至其之接合導線的複數個接腳,該方法包含:供應一刺激信號至該裝置;測量對該刺激信號的一回應,該回應指示附接至該複數個接腳之一第一接腳之一接合導線、與附接至該複數個接腳之一第二接腳之一接合導線之間的電容耦合;判定提供該電容耦合的一電容是否在一預定範圍內;及當該電容經判定為在該預定範圍外時,提供該裝置可能失效的一指示,其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基板及至該基板之一連接點,其中供應一刺激信號包含在該第一接腳處供應該刺激信號,測量該回應包含在該第二接腳處測量一回應電流,以及該連接點被耦接至一參考電壓。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刺激信號是一刺激AC電壓信號。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回應電流是一AC回應電流。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接腳經組態以具有與至該基板之該連接點相同的電位。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封裝,該複數個接腳設置在該封裝上,且附接至該第一接腳之該接合導線相鄰於附接至該第二接腳之該接合導線。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預定範圍具有小於10pF的一上界限。
  7.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測量該回應電流包含:耦接一轉阻放大器之一輸入至該第二接腳,且自該轉阻放大器輸出表示該回應電流的一輸出電壓。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測量該回應電流進一步包含:耦接該轉 阻放大器之一參考輸入至該連接點。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刺激信號係具有介於1與500kHz之間之一第一頻率的一正弦電壓信號。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刺激信號係具有介於0.1V至0.75V之間之一峰值電壓的一正弦電壓信號。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裝置係一第一裝置,且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測量複數個第二裝置之複數個接腳的一第一接腳與一第二接腳之間的一基線電容;及自所測量之該等基線電容判定該預定範圍。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測量附接至該複數個接腳之複數個接腳對的接合導線之間的複數個電容;自所測量之該複數個電容計算接合導線之間的一平均電容;及基於該平均電容,正規化提供附接至該第一接腳之該接合導線與附接至該第二接腳之該接合導線之間之電容耦合的該電容。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測試該裝置以識別該複數個接腳之該第一接腳和該複數個接腳之該第二接腳之間的硬短路及硬開路,其中當該測試未識別硬短路或硬開路時隨後地執行該供應和該測量。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對於該複數個接腳之任何一接腳對測試潛在缺陷。
  15. 一種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係以電腦可執行指令編碼,該等電腦可執行指令在由一測試系統的一處理器執行時,控制該處理器以執行操作該測試系統以識別一裝置中的一潛在缺陷之方法,該裝置包含具有附接至其 的接合導線之複數個接腳、一基板、及至該基板之一連接點,該方法包含:針對該複數個接腳之複數個接腳對的任何一接腳對:組態該測試系統以用於該接腳對之一第一接腳及一第二接腳的電容測量,該組態包含連接一AC電壓源至該接腳對的該第一接腳;在該第二接腳處測量由在該第一接腳處的該AC電壓源所引起之一回應電流流動,其中至該裝置的該基板之該連接點被耦接至一參考電壓;運算提供附接至該第一接腳之一接合導線、與附接至該第二接腳之一接合導線之間的電容耦合的一電容;判定該電容是否在一預定範圍內;及當該電容經判定為在該預定範圍外時,提供該裝置具有一潛在缺陷的一指示。
  16. 如請求項15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裝置係一第一裝置,且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測量複數個第二裝置之複數個接腳的一第三接腳與一第四接腳之間的一基線電容;及自所測量之該等基線電容判定該預定範圍。
  17. 如請求項15之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進一步包含:測量附接至該複數個接腳之該複數個接腳對的接合導線之間的複數個電容;自所測量之該複數個電容計算接合導線之間的一平均電容;及基於該平均電容,正規化提供附接至該第一接腳之該接合導線與附接至該第二接腳之該接合導線之間之電容耦合的該電容。
TW108124225A 2018-09-14 2019-07-10 用於在積體電路中接合導線測試之方法及設備 TWI8346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132,292 US10955465B2 (en) 2018-09-14 2018-09-1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nd wire testing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US16/132,292 2018-09-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1039A TW202011039A (zh) 2020-03-16
TWI834684B true TWI834684B (zh) 2024-03-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94285A1 (en) 2015-12-31 2017-07-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channel mcm with test circuitry for inter-die bond wire check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94285A1 (en) 2015-12-31 2017-07-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channel mcm with test circuitry for inter-die bond wire check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0742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npowered testing of open connections on power and ground nodes of circuit devices
US707530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horts on inaccessible pins using capacitive measurements
US73074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gineering a testability interposer for testing sockets and connectors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109554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nd wire testing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JP2008277769A (ja) プローブ抵抗値測定方法、プローブ抵抗値測定用パッド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
US10241151B2 (en) Die crack detector and method therefor
TWI793179B (zh) 電阻測定裝置、基板檢查裝置以及電阻測定方法
US20080246491A1 (en) Scalabl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racks and fractures under wired or ball bonded bond pads
US736210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on-contact testing and diagnosing of open connections on non-probed nodes
TWI736986B (zh) 用於自動測試電子元件之裝置及其方法
CN115598389A (zh) 一种探针卡结构及wat测试方法
US10522529B2 (en) Circuit for provid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on a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associ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WM595884U (zh) 測試用於積體電路裝置的晶圓之測試系統和方法
JP5529611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抵抗測定方法
TWI834684B (zh) 用於在積體電路中接合導線測試之方法及設備
US7295031B1 (en) Method for non-contact testing of marginal integrated circuit connections
US20150331013A1 (en) Multi-Channel Probe Plate for Semiconductor Package Test Systems
US8896320B2 (en) Measuring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easuring a chip-to-chip-carrier connection
JP2014163851A (ja) オープン検出端子付き半導体集積回路
JP2014020815A (ja) 基板検査装置および基板検査方法
JP2019074384A (ja) 集積回路の検査装置
JP5780498B2 (ja) Cmos論理icパッケージ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2008135623A (ja) 配線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009501A (zh) 與面向受測裝置側之光源整合的晶圓探針卡及製造方法
JP2007147330A (ja) 半導体チップおよびその試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