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8081B - 除濕機 - Google Patents

除濕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8081B
TWI828081B TW111109822A TW111109822A TWI828081B TW I828081 B TWI828081 B TW I828081B TW 111109822 A TW111109822 A TW 111109822A TW 111109822 A TW111109822 A TW 111109822A TW I828081 B TWI828081 B TW I8280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air
evaporator
frame
heat med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9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0826A (zh
Inventor
露木元
柴田英雄
加藤直毅
明里好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三菱電機家園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三菱電機家園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0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0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8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808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5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dehumidifica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除濕機的冷凝器採用全鋁熱交換器,實現抑制水分附著於該冷凝器。除濕機係包括:蒸發器(31),通過有熱媒體;壓縮機(32),壓縮通過蒸發器(31)後之熱媒體;第1冷凝器(33a),通過有被壓縮機(32)所壓縮後之熱媒體;第2冷凝器(33b),通過有被壓縮機(32)所壓縮後之熱媒體;框體,收容蒸發器(31)、壓縮機(32)、第1冷凝器(33a)及第2冷凝器(33b)於內部;以及送風機構,取入空氣到框體的內部,輸送取入後之空氣到框體外部。蒸發器(31)與第1冷凝器(33a)與第2冷凝器(33b),其於被送風機構取入框體的內部之空氣所流動之風路中,自上游依序配置,第2冷凝器(33b)使用全鋁熱交換器。

Description

除濕機
本開示係關於一種除濕機。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一種將熱交換效率大於銅-鋁製鰭管熱交換器等之全鋁熱交換器,作為冷凝器使用之除濕機。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6-30767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作為全鋁熱交換器之課題,有由水分附著所致之腐蝕。在上述專利文獻1中,其未充分考慮由蒸發器所產生之結露水之排水。在專利文獻1中,其有例如由蒸發器所產生之結露水,附著於做為全鋁熱交換器之冷凝器,而附著有結露水之冷凝器會腐蝕之課題。
本開示係用於解決如上述課題者。本開示之目的,其在於實現一種將具有較高之熱交換效率之全鋁熱交換器,採用作為除濕機的冷凝器,藉抑制水分附著於該冷凝器,而抑制產生腐蝕之冷凝器。 [用以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開示之除濕機,其包括:蒸發器,通過有熱媒體;壓縮機,壓縮通過蒸發器後之熱媒體;第1冷凝器,通過有被壓縮機所壓縮後之熱媒體;第2冷凝器,通過有被壓縮機所壓縮後之熱媒體;框體,收容蒸發器、壓縮機、第1冷凝器及第2冷凝器於內部;以及送風機構,取入空氣到框體的內部,輸送取入後之空氣到框體外部。蒸發器與第1冷凝器與第2冷凝器,其於被送風機構取入框體的內部之空氣所流動之風路中,自上游依序配置,第2冷凝器係使用全鋁熱交換器。使自被取入框體的內部之空氣,被蒸發器去除,以沿著該空氣之氣流飛散後之水分,由被配置於蒸發器之下游之第1冷凝器所遮蔽,藉此,抑制該水分附著於被配置於第1冷凝器之下游之第2冷凝器。 [發明功效]
當依據本開示時,除濕機的冷凝器採用具有較高熱交換效率之全鋁熱交換器,藉抑制水分附著於該冷凝器,可實現一種抑制產生腐蝕之冷凝器。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實施形態。各圖中之同一編號,其表示同一部分或相當之部分。又,在本開示中,針對重複之說明,其適宜地簡略化或省略。而且,本開示,其在以下之各實施形態所說明之構造之中,可包含可組合之構造之全部組合。
實施形態1. 圖1為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1之正視圖。圖1為表示除濕機1之外觀。除濕機1之目的,其在於例如使用於降低室內濕度。圖2為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1之剖面圖。圖2為表示在圖1中之A-A位置之剖面。圖2為表示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1之內部構造。
如圖1及圖2所示,除濕機1係包括框體10。框體10係被形成為可自行站立。在框體10形成有吸入口11及吹出口12。吸入口11,其為用於將空氣自框體10外部取入內部之開口。吹出口12,其為用於將空氣自框體10內部往外部送出之開口。
在本實施形態中,吸入口11係被形成於框體10的背面部。吹出口12係被形成於框體10的上表面部。而且,吸入口11及吹出口12,其也可以被設於任意處所。例如吸入口11也可以被形成於框體10的側面部或前表面部。吸入口11並非被形成於框體10的背面部之部分之除濕機1,其成為在該框體10的背面部接觸或接近壁後之狀態下,可使用。
除濕機1係作為送風機構之一例,其包括送風扇21。送風扇21係被收容於框體10的內部。於框體10內部,形成有自吸入口11通往吹出口12之風路。送風扇21係被配置於此風路。送風扇21,其為取入空氣到框體10內部,輸送取入後之空氣往框體10外部之裝置。
又,除濕機1係包括蒸發器31、壓縮機32、第1冷凝器33a及第2冷凝器33b。蒸發器31、壓縮機32、第1冷凝器33a及第2冷凝器33b,如圖2所示,其被框體10內部所收容。
除濕機1係包括除濕機構。所謂除濕機構,其為用於去除空氣中的水分者。除濕機構係由熱媒體迴路所構成。所謂熱媒體迴路,其為熱媒體循環之迴路。圖3為概示實施形態1之熱媒體迴路之圖。本實施形態之熱媒體迴路,如圖3所示,其由蒸發器31、壓縮機32、第1冷凝器33a、第2冷凝器33b及減壓裝置34所形成。
於蒸發器31、壓縮機32、第1冷凝器33a、第2冷凝器33b及減壓裝置34,流動有熱媒體。蒸發器31、壓縮機32、第1冷凝器33a、第2冷凝器33b及減壓裝置34,其透過熱媒體流過之配管,被連接成環狀。
蒸發器31、第1冷凝器33a及第2冷凝器33b,其為用於在熱媒體與空氣間,進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壓縮機32係壓縮熱媒體之裝置。減壓裝置34係減壓熱媒體之裝置。減壓裝置34係例如膨脹閥或毛細管等。
蒸發器31、壓縮機32、第1冷凝器33a、第2冷凝器33b及減壓裝置34,其分別具有熱媒體的入口及出口。蒸發器31的出口,其被連接於壓縮機32的入口。通過蒸發器31後之熱媒體係流入壓縮機32。壓縮機32係壓縮流入該壓縮機32後之熱媒體。被壓縮機32所壓縮後之熱媒體,其自該壓縮機32的出口流出。
壓縮機32的出口,其被連接於第2冷凝器33b的入口。第2冷凝器33b的出口,其被連接於第1冷凝器33a的入口。於第1冷凝器33a及第2冷凝器33b,流動有被壓縮機32所壓縮後之熱媒體。
第1冷凝器33a的出口,其被連接於減壓裝置34的入口。通過第1冷凝器33a及第2冷凝器33b後之熱媒體,其流入減壓裝置34。減壓裝置34係減壓流入該減壓裝置34後之熱媒體。被減壓裝置34所減壓後之熱媒體係膨脹。
減壓裝置34的出口,其被連接於蒸發器31的入口。被減壓裝置34所減壓後之熱媒體係流入蒸發器31。於本實施形態中,熱媒體依序通過蒸發器31、壓縮機32、第2冷凝器33b、第1冷凝器33a及減壓裝置34。通過減壓裝置後之熱媒體,再度流過蒸發器31。於本實施形態中,熱媒體係如此地循環在熱媒體迴路。而且,熱媒體迴路中之第1冷凝器33a及第2冷凝器33b之連接順序,其也可以與此相反。
圖4為概示實施形態1之框體的內部的風路之圖。圖4為相當於概示圖2之剖面圖的一部份者。參照圖2及圖4,針對被形成於框體10內部之風路及被配置於該風路之各零件之構造,更詳細說明之。
形成熱媒體迴路之蒸發器31、第1冷凝器33a及第2冷凝器33b,如圖2及圖4所示,其被配置於自吸入口11通往吹出口12之風路。於本實施形態中,蒸發器31、第1冷凝器33a及第2冷凝器33b,其被配置於送風扇21與吸入口11之間。
第2冷凝器33b,其在自吸入口11通往吹出口12之風路中,被配置於送風扇21之上游側。又,第1冷凝器33a,其於自吸入口11通往吹出口12之風路中,被配置於第2冷凝器33b之上游側。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冷凝器33a與第2冷凝器33b,其於鄰接之狀態下排列。
於第1冷凝器33a與第2冷凝器33b之間,其具有被事先設定之尺寸之間隙。將此間隙稱做混合空間41。亦即,於框體10的內部,其於第1冷凝器33a與第2冷凝器33b之間,形成有混合空間41。混合空間41,其於自吸入口11通往吹出口12之風路中,被形成於第2冷凝器33b之上游。
於自吸入口11通往吹出口12之風路中,其包含第1風路及第2風路。換言之,於框體10的內部,其形成有此第1風路及第2風路。第1風路,其為被送風扇21取入框體10內部之空氣的一部份,依序通過蒸發器31及第1冷凝器33a,而輸送往混合空間41地形成之風路。第2風路,其為被送風扇21取入框體10內部之空氣的一部份,不透過蒸發器31及第1冷凝器33a地,輸送往混合空間41地形成之風路。
於本實施形態之框體10的內部,形成有做為第1風路之一例之除濕風路42。又,於本實施形態之框體10的內部,形成有做為第2風路之一例之旁通風路43。如圖2及圖4所示,除濕風路42及旁通風路43,其分別為自吸入口11通往混合空間41之風路。
除濕風路42,其被形成為被送風扇21取入框體10內部之空氣的一部份,依序通過蒸發器31與第1冷凝器33a與第2冷凝器33b。蒸發器31及第1冷凝器33a,其被配置於此除濕風路42。除濕風路42係自吸入口11,透過蒸發器31及第1冷凝器33a,到達混合空間41。
旁通風路43,其被形成為被送風扇21取入框體10內部之空氣的一部份,不透過蒸發器31及第1冷凝器33a地,通過第2冷凝器33b。旁通風路43,其被形成為迂迴蒸發器31及第1冷凝器33a。旁通風路43係自吸入口11,不透過蒸發器31及第1冷凝器33a地,到達混合空間41。
做為第1風路之一例之除濕風路42與做為第2風路之一例之旁通風路43,其以任意方法形成。作為一例,於框體10的內部係設有分隔構件50。分隔構件50,其為分隔除濕風路42與旁通風路43之構件。分隔構件50係例如呈平板狀。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及圖4所示,分隔構件50係被設於蒸發器31及第1冷凝器33a之上方。除濕風路42係被形成於此分隔構件50之下方。旁通風路43係被形成於分隔構件50之上方。在本實施形態中,旁通風路43係被形成於蒸發器31及第1冷凝器33a之上方。
本實施形態之除濕風路42及旁通風路43,其由框體10與分隔構件50所形成。而且,框體10與分隔構件50,其也可以一體形成。又,除濕風路42及旁通風路43,如上所述,其只要以任意方法形成即可。於框體10之內部,其也可以未設有分隔構件50。例如除濕風路42及旁通風路43,其也可以由與框體10及分隔構件50不同之構件所形成。
接著,參照圖2及圖4,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除濕機1之動作。圖2及圖4中之箭頭,其表示除濕機1動作時之空氣流動。
除濕機1係藉送風扇21旋轉而動作。如上所述,除濕機1係例如在室內使用。當送風扇21旋轉時,自吸入口11往吹出口12之氣流,產生於框體10的內部。藉送風扇21以產生氣流,藉此,室內的空氣A1係自吸入口11,被取入框體10的內部。
被取入框體10的內部之空氣A1,其分歧為除濕風路42與旁通風路43。做為空氣A1的一部份之空氣A2,其被導引往除濕風路42。又,做為空氣A1的一部份之空氣A3,其被導引往旁通風路43。空氣A3,其為被取入框體10內部之空氣A1之中,被導引往除濕風路42之空氣A2以外之部分。
被導引往除濕風路42之空氣A2,其通過蒸發器31。在通過蒸發器31之空氣A2與流動在該蒸發器31之熱媒體之間,其進行熱交換。如上所述,以減壓裝置34減壓後之熱媒體係流到蒸發器31。溫度比被取入框體10內部之空氣A1還要低之熱媒體,其流到蒸發器31。流動在蒸發器31之熱媒體,其自通過該蒸發器31之空氣A2吸熱。
通過蒸發器31之空氣A2,其被流動在該蒸發器31之熱媒體所吸熱。通過蒸發器31之空氣A2,其被流動在蒸發器31之熱媒體所冷卻。藉此,產生結露。亦即,包含於空氣A2之水分係冷凝。冷凝後之水分,其自空氣A2被去除。自空氣A2被去除後之水分,其例如被儲存於省略圖示之儲水槽。
水分被蒸發器31所去除後之空氣A2,其通過第1冷凝器33a。在通過第1冷凝器33a之空氣A2與流動在該第1冷凝器33a之熱媒體之間,進行熱交換。流動在第1冷凝器33a之熱媒體,其被通過該第1冷凝器33a之空氣A2所冷卻。
通過第1冷凝器33a之空氣A2,其被流動在該第1冷凝器33a之熱媒體所加熱。通過第1冷凝器33a後之空氣A2,其到達混合空間41。如此一來,被導引往除濕風路42之空氣A2,其通過蒸發器31及第1冷凝器33a,以被送往混合空間41。
又,被導引往旁通風路43之空氣A3,如圖4所示,其不通過蒸發器31及第1冷凝器33a地,被送往混合空間41。通過除濕風路42後之空氣A2與通過旁通風路43後之空氣A3,其被送往混合空間41。
在混合空間41中,通過除濕風路42後之空氣A2與通過旁通風路43後之空氣A3係被混合。空氣A2與空氣A3係被混合,藉此,生成混合空氣B1。如圖4所示,混合空氣B1係通過第2冷凝器33b。在通過第2冷凝器33b之混合空氣B1與流動在該第2冷凝器33b之熱媒體之間,進行熱交換。流動在第2冷凝器33b之熱媒體,其被通過該第2冷凝器33b之混合空氣B1所冷卻。
通過第2冷凝器33b之混合空氣B1,其被流動在該第2冷凝器33b之熱媒體所加熱。混合空氣B1係被熱媒體所加熱,藉此,生成乾燥空氣B2。乾燥空氣B2,其為比室內的空氣A1還要乾燥之狀態之空氣。乾燥空氣B2係通過送風扇21。通過送風扇21後之乾燥空氣B2,其自吹出口12往框體10外部被送出。如此一來,除濕機1,其供給乾燥空氣B2往該除濕機1的外部。
本實施形態之除濕機1,其被構成為被取入框體10內部之空氣的一部份,依序通過蒸發器31、第1冷凝器33a及第2冷凝器33b。又,除濕機1,其被構成為被取入框體10內部之空氣的一部份,不透過蒸發器31及第1冷凝器33a地,通過第2冷凝器33b。如果為本實施形態之除濕機1時,藉上述之構造,可使通過蒸發器31之空氣之風量與通過第2冷凝器33b之空氣之風量,分別為適切之量。
被蒸發器31去除之水分的一部份,其沿著框體10內的風路中的氣流以飛散。圖5為概示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1內的水分之飛散之圖。在本實施形態中,蒸發器31與第1冷凝器33a與第2冷凝器33b,其於框體10內的風路中,自上游依序配置。被蒸發器31去除後,沿著氣流飛散後之水分,其由被配置於該蒸發器31之下游之第1冷凝器33a所遮蔽。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構造時,可抑制水分附著於第2冷凝器33b。當依據本實施形態時,第2冷凝器33b係採用具有較高熱交換效率之全鋁製扁平管等之全鋁熱交換器,而可抑制水分附著於該第2冷凝器33b。即使例如蒸發器31採用排水性較高之銅鋁之圓管熱交換器,於該蒸發器31中,也可以抑制被排水之結露水,附著於第2冷凝器33b。
在本實施形態中,藉抑制水分附著於第2冷凝器33b,可抑制在第2冷凝器33b產生銅離子、及因為該銅離子而在第2冷凝器33b產生異種金屬腐蝕。
在本實施形態中,相對於第1冷凝器33a的除濕風路42內的氣流而言,垂直之面之面積,其可以與相對於蒸發器31的除濕風路42內的氣流而言,垂直之面之面積為相同或較大。藉此,如果為本實施形態時,可使自蒸發器31飛散後之結露水的大部分,以第1冷凝器33a遮蔽。
又,圖6為表示實施形態1之第1變形例之圖。如圖6所示,第2冷凝器33b的下端,其也可以被配置為比蒸發器31的下端還要靠近上方。被蒸發器31去除之水分,其例如自該蒸發器31的下端,經由排水盤51,往未圖示之儲水槽儲存。第2冷凝器33b的下端,其被配置於比蒸發器31的下端還要靠近上方,藉此,當水分經由排水盤51時,可防止該水分附著於第2冷凝器33b的下端。
又,圖7為表示實施形態1之第2變形例之圖。除濕機1,其例如也可以包括防止在蒸發器31產生之結露水,附著於第2冷凝器之遮蔽板52。遮蔽板52,其被配置於可防止在蒸發器31產生以飛散之結露水,附著於第2冷凝器33b之位置。遮蔽板52,其例如在框體10內,被配置於第1冷凝器33a與第2冷凝器33b之間。 [產業利用性]
本開示之除濕機,其例如可利用於除濕室內的空氣。
1:除濕機 10:框體 11:吸入口 12:吹出口 21:送風扇 31:蒸發器 32:壓縮機 33a:第1冷凝器 33b:第2冷凝器 34:減壓裝置 41:混合空間 42:除濕風路 43:旁通風路 50:分隔構件 51:排水盤 52:遮蔽板
圖1為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之正視圖。 圖2為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之剖面圖。 圖3為概示實施形態1之熱媒體迴路之圖。 圖4為概示實施形態1之框體內部的風路之圖。 圖5為概示實施形態1之除濕機內的水分之飛散之圖。 圖6為表示實施形態1之第1變形例之圖。 圖7為表示實施形態1之第2變形例之圖。
31:蒸發器
32:壓縮機
33a:第1冷凝器
33b:第2冷凝器(全鋁)
34:減壓裝置

Claims (4)

  1. 一種除濕機,其包括:蒸發器,通過有熱媒體;壓縮機,壓縮通過該蒸發器後之熱媒體;第1冷凝器,通過被該壓縮機所壓縮後之熱媒體;第2冷凝器,通過被該壓縮機所壓縮後之熱媒體;框體,收容該蒸發器、該壓縮機、該第1冷凝器及該第2冷凝器於內部;以及送風機構,取入空氣到該框體的內部,輸送取入之空氣到該框體外部,該蒸發器與該第1冷凝器與該第2冷凝器與該送風機構,其於被該送風機構取入到該框體的內部之空氣所流動之風路中,自上游依序配置,該第2冷凝器係使用全鋁熱交換器,使自被取入該框體的內部之空氣,藉該蒸發器而被去除,以沿著該空氣之氣流而飛散後之水分,被配置於該蒸發器之下游之該第1冷凝器所遮蔽,藉此,抑制該水分附著於被配置於該第1冷凝器之下游之該第2冷凝器之情事;其中該蒸發器、該第1冷凝器及該第2冷凝器配置在排水盤上;其中該第2冷凝器的下端,其被配置於比該蒸發器的下端還要靠近上方。
  2. 如請求項1之除濕機,其中於該框體的內部,其設有:第1風路,被形成為被該送風機構取入該框體的內部之空氣的一部份,依序通過該蒸發器及該第1冷凝器,而輸送往被形成於該第1冷凝器與該第2冷凝器間之混合空間;以及第2風路,被該送風機構取入該框體的內部之空氣的一部份,不透過該蒸發器及該第1冷凝器地,輸送往該混合空間。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除濕機,其中其包括防止由該蒸發器所產生之結露水,附著於該第2冷凝器之遮蔽板。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除濕機,其中該第2冷凝器的下端,其被配置於比該第1冷凝器的下端還要靠近上方。
TW111109822A 2021-06-28 2022-03-17 除濕機 TWI8280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6936 2021-06-28
JP2021106936 2021-06-28
PCT/JP2021/040261 WO2023276175A1 (ja) 2021-06-28 2021-11-01 除湿機
WOPCT/JP2021/040261 2021-11-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0826A TW202300826A (zh) 2023-01-01
TWI828081B true TWI828081B (zh) 2024-01-01

Family

ID=8469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9822A TWI828081B (zh) 2021-06-28 2022-03-17 除濕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276175A1 (zh)
CN (1) CN117545963A (zh)
TW (1) TWI828081B (zh)
WO (1) WO2023276175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5032A (zh) * 1997-12-04 2001-02-21 费德斯公司 液体干燥剂式除湿器和空调器
JP2014231027A (ja) * 2013-05-28 2014-12-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N110337320A (zh) * 2017-02-23 2019-10-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5032A (zh) * 1997-12-04 2001-02-21 费德斯公司 液体干燥剂式除湿器和空调器
JP2014231027A (ja) * 2013-05-28 2014-12-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N110337320A (zh) * 2017-02-23 2019-10-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6175A1 (ja) 2023-01-05
JPWO2023276175A1 (zh) 2023-01-05
TW202300826A (zh) 2023-01-01
CN117545963A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8675B (zh) 湿度调节装置
TWI663366B (zh) 除濕機
JP5506773B2 (ja) 除湿機
JP2022177184A (ja) 電子装置冷却システム
CN101688674B (zh) 湿度调节装置
JP4946800B2 (ja) 調湿装置
JP5061929B2 (ja) 除湿用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09019863A (ja) 調湿装置
US20190257532A1 (en)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592986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TWI828081B (zh) 除濕機
JP2005024223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及び室内熱交換器のシール板
US2020028445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WO2018186438A1 (ja) 調湿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TWI664380B (zh) 除濕機
JP4013206B2 (ja) 空気熱源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機
JPH119428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718686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11075116A (ja) 外気処理空気調和機
JP2022140875A (ja)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JP4285217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0222937B1 (ko) 공조기기의 실내기 및 그 공기처리방법
KR20210132528A (ko) 공조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JP2009243840A (ja) 室内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09275991A (ja) 室外ユニ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