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5510B - 無線收發器之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線收發器之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5510B
TWI825510B TW110142238A TW110142238A TWI825510B TW I825510 B TWI825510 B TW I825510B TW 110142238 A TW110142238 A TW 110142238A TW 110142238 A TW110142238 A TW 110142238A TW I825510 B TWI825510 B TW I8255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power
gain
circuit
setting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2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0496A (zh
Inventor
李孟哲
黃建融
Original Assignee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2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5510B/zh
Priority to US17/983,142 priority patent/US20230155696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320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0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5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551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04B17/13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of power amplifiers, e.g. gain or non-linea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04B17/14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of the who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ath, e.g. self-test loop-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1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calibration;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了一種無線收發器的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無線收發器包含一傳送路徑及一接收路徑,傳送路徑包含射頻電路及基頻放大器。校正方法包含:根據一第一增益設定值設定該射頻電路之一目標增益;透過一耦合路徑及該接收路徑接收一第一輸入訊號;量測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第一功率;根據一第二增益設定值設定該射頻電路的該目標增益;透過該耦合路徑及該接收路徑接收一第二輸入訊號;量測該第二輸入訊號的一第二功率;計算該第一功率與該第二功率之一功率差值;以及根據該功率差值調整該基頻放大器及一數位電路的至少其中一者。

Description

無線收發器之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無線收發器,尤其是關於無線收發器之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
一個無線收發器(wireless transceiver)的發射端有線性調整功率的需求,而發射端的一個功率設定值對應到數個電路(例如功率放大器、混頻器)的增益的組合。然而,射頻類比電路不像數位電路一樣準確。此外,製成偏移與電路板佈局差異(阻抗變化)也會造成無線收發器在實際操作時,其發射端無法在既有的功率設定值內調整到想要之功率。因此,需要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來對無線收發器進行校正。
鑑於先前技術之不足,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線收發器的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以改善先前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收發器的校正方法,該無線收發器包含一傳送路徑及一接收路徑,該傳送路徑包含一射頻電路及一基頻放大器,該校正方法包含:(A)根據一第一增益設定值設定該射頻電路之一目標增益;(B)透過一耦合路徑及該接收路徑接收一第一輸入訊號;(C)量測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第一功率;(D)根據一第二增益設定值設定該射頻電路的該目標增益;(E)透過該耦合路徑及該接收路徑接收一第二輸入訊號;(F)量測該第二輸入訊號的一第二功率;(G)計算該第一功率與該第二功率之一功率差值;以及(H)根據該功率差值調整該基頻放大器及一數位電路的至少其中一者。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收發器的校正電路,該無線收發器包含一傳送路徑及一接收路徑,該傳送路徑包含一射頻電路及一基頻放大器,該校正電路用來執行以下步驟:(A)根據一第一增益設定值設定該射頻電路之一目標增益;(B)透過一耦合路徑及該接收路徑接收一第一輸入訊號;(C)量測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第一功率;(D)根據一第二增益設定值設定該射頻電路的該目標增益;(E)透過該耦合路徑及該接收路徑接收一第二輸入訊號;(F)量測該第二輸入訊號的一第二功率;(G)計算該第一功率與該第二功率之一功率差值;以及(H)根據該功率差值調整該基頻放大器及一數位電路的至少其中一者。
本發明之無線收發器的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能夠校正無線收發器的發射功率,以克服製成偏移與電路板佈局差異所造成的功率誤差。
有關本發明的特徵、實作與功效,茲配合圖式作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說明內容之技術用語係參照本技術領域之習慣用語,如本說明書對部分用語有加以說明或定義,該部分用語之解釋係以本說明書之說明或定義為準。
本發明之揭露內容包含無線收發器之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由於本發明之無線收發器所包含之部分元件單獨而言可能為已知元件,因此在不影響該裝置發明之充分揭露及可實施性的前提下,以下說明對於已知元件的細節將予以節略。此外,本發明之無線收發器之校正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流程可以是軟體及/或韌體之形式,並且可藉由本發明之無線收發器之校正電路或其等效裝置來執行,在不影響該方法發明之充分揭露及可實施性的前提下,以下方法發明之說明將著重於步驟內容而非硬體。
圖1是本發明無線收發器及其校正電路的功能方塊圖。數位電路100包含校正電路110及儲存電路120。無線收發器105包含傳送路徑130及接收路徑140。傳送路徑130耦接天線171,而接收路徑140耦接天線172。無線收發器105透過傳送路徑130傳送輸出訊號(例如第一輸出訊號TS1或第二輸出訊號TS2,經由天線171發射),並且透過接收路徑140接收輸入訊號(例如第一輸入訊號RS1或第二輸入訊號RS2,經由天線172或衰減器152接收)。傳送路徑130包含數位類比轉換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DAC)132、基頻放大器134及射頻電路135,射頻電路135包含混頻器136及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 PA)138。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路徑140包含類比數位轉換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142、可程式增益放大器(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PGA)144及混頻器146。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接收路徑140更包含低雜訊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 LNA)148。無線收發器105的操作原理及各元件的功能為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故不再贅述。
基頻放大器134的增益g1、混頻器136的增益g2以及功率放大器138的增益g3為可調。數位電路100可以藉由控制訊號Ctrl1、控制訊號Ctrl2及控制訊號Ctrl3分別調整或設定增益g1、增益g2及增益g3。調整基頻放大器134的增益g1、調整混頻器136的增益g2以及調整功率放大器138的增益g3為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故不再贅述。射頻電路135的目標增益是增益g2及增益g3的乘積。
傳送路徑130的整體增益的因子包含增益g1、增益g2及增益g3換言之,可以藉由調整增益g1、增益g2及增益g3的任一者來調整傳送路徑130的整體增益。數位電路100根據增益設定值(可以儲存於儲存電路120中)來設定傳送路徑130的整體增益,每個增益設定值對應於一個射頻電路135的目標增益(即,對應於一個增益g2及增益g3的組合)。以下的說明假設儲存電路120儲存4個增益設定值:GA1、GA2、GA3、GA4。
圖2為本發明無線收發器之校正方法的一實施例的流程圖。以下的說明請同時參閱圖1及圖2。
步驟S210:校正電路110根據第一增益設定值設定射頻電路135的目標增益。當第一次執行圖2之流程時,第一增益設定值為GA1、GA2、GA3、GA4的其中之一。第一輸出訊號TS1的頻率響應跟第一增益設定值有關。本此步驟中,校正電路110透過控制訊號Ctrl2設定混頻器136的參數,以及透過控制訊號Ctrl3設定功率放大器138的參數。
步驟S215:校正電路110透過耦合路徑150(或160)及接收路徑140接收第一輸入訊號RS1。第一輸出訊號TS1經過耦合路徑150(或160)及接收路徑140成為第一輸入訊號RS1。耦合路徑150為有線的路徑,位於無線收發器105內,且耦接於功率放大器138的輸出端與混頻器146的輸入端之間。換言之,第一輸出訊號TS1經過耦合路徑150耦合或輸入至混頻器146。耦合路徑150包含衰減器152,衰減器152用來衰減第一輸出訊號TS1,以避免輸入混頻器146的訊號的功率過大。當校正電路110透過耦合路徑150接收第一輸入訊號RS1時,校正電路110控制低雜訊放大器148的輸入端接地及/或禁能(disable)低雜訊放大器148。耦合路徑160為無線的路徑,也就是介於天線171與天線172之間的無線傳輸。
步驟S220:校正電路110量測第一輸入訊號RS1的第一功率P1。在數位域量測訊號的功率的方法為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故不再贅述。校正電路110並記錄測得的第一功率P1。
步驟S225:校正電路110根據第二增益設定值設定射頻電路135的目標增益。步驟S225與步驟S210相似,第二增益設定值不等於第一增益設定值。舉例來說,當第一增益設定值為GA1時,第二增益設定值為GA2。第二輸出訊號TS2的頻率響應跟第二增益設定值有關。
步驟S230:校正電路110透過耦合路徑150(或耦合路徑160)及接收路徑140接收第二輸入訊號RS2。步驟S230與步驟S215相似。第二輸出訊號TS2經過耦合路徑150(或160)及接收路徑140成為第二輸入訊號RS2。
步驟S235:校正電路110量測第二輸入訊號RS2的第二功率P2。步驟S235與步驟S220相似。
步驟S240:校正電路110計算第一功率P1與第二功率P2的功率差值。
步驟S245:校正電路110判斷功率差值是否落於目標範圍內。更明確地說,假設第一增益設定值所對應的理想功率是Pi1,且第二增益設定值所對應的理想功率是Pi2,則目標範圍的下限及上限可以分別是R1*|Pi1-Pi2|以及R2*|Pi1-Pi2|(R1<R2,例如R1=0.8,R2=1.2)。理想上,步驟S240所得到的功率差值應該等於|Pi1-Pi2|。因此,當功率差值|P1-P2|不落於目標範圍內時(即,步驟S245的判斷結果為否),代表功率差值|P1-P2|與理想的差值|Pi1-Pi2|差距過大(即,功率誤差過大)。
步驟S250:校正電路110根據功率差值調整基頻放大器134及/或數位電路100。校正電路110可以在類比域(即,透過控制訊號Ctrl1調整基頻放大器134的增益)及/或數位域(即,調整數位電路100的增益)來校正或補償射頻電路的增益(例如,校正或補償第一增益設定值與第二增益設定值之間的增益間隙(gain gap))。在一些實施例中,調整基頻放大器134及數位電路100的其中一者即可達到校正或補償的目的。在數位域調整增益為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故不再贅述。
步驟S255:校正電路110判斷是否仍有未處理的增益設定值。當步驟S255的結果為是,則校正電路110執行步驟S210以繼續迭代(iteration);當步驟S255的結果為否,則校正電路110結束校正程序(步驟S260)。
當校正電路110執行迭代時(即,再次執行步驟S210至步驟S255),校正電路110以前一次迭代的第二增益設定值作為本次迭代的第一增益設定值(例如,承上例,以GA2作為第一增益設定值),並且以前一次迭代的第二增益設定值的下一個增益設定值作為本次迭代的第二增益設定值(例如,承上例,以GA3作為第二增益設定值)。舉例來說,當儲存電路120儲存4個增益設定值(GA1、GA2、GA3、GA4)時,每次迭代的第一增益設定值及第二增益設定值如圖3所示。當校正電路110第二次執行步驟S255時,因為尚有增益設定值GA4未被處理,所以步驟S255的結果為是(即,需進行第三次迭代)。當校正電路110第三次執行步驟S255時,因為已經沒有未處理的增益設定值,所以步驟S255的結果為否。
如圖3所示,三次迭代共依序處理四個增益設定值(GA1、GA2、GA3、GA4)。因此,N次迭代係依序處理N+1個增益設定值,N為大於1的整數。在一些實施例中,依序被處理的複數個增益設定值(GA1、GA2、GA3、…)依照升冪或降冪之順序排列(即,該些增益設定值所對應的增益依序排列)。如此一來,當圖2的校正流程結束後,射頻電路135的增益變得更為線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增益設定值降冪排列(即,GA1>GA2>GA3…)。在步驟S250中,當功率差值|P1-P2|小於R1*|Pi1-Pi2|時(代表P2過大),則校正電路110藉由減小基頻放大器134及/或數位電路100的增益來補償增益間隙;反之,當功率差值|P1-P2|大於R2*|Pi1-Pi2|時(代表P2過小),則校正電路110藉由增加基頻放大器134及/或數位電路100的增益來補償增益間隙。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增益設定值升冪排列(即,GA1<GA2<GA3…)。在步驟S250中,當功率差值|P1-P2|小於R1*|Pi1-Pi2|時(代表P2過小),則校正電路110藉由增加基頻放大器134及/或數位電路100的增益來補償增益間隙;反之,當功率差值|P1-P2|大於R2*|Pi1-Pi2|時(代表P2過大),則校正電路110藉由減小基頻放大器134及/或數位電路100的增益來補償增益間隙。
在一些實施例中,校正電路110可以是具有程式執行能力的電路或電子元件,例如中央處理器、微處理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單元、數位訊號處理電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或其等效電路。校正電路110藉由執行儲存在儲存電路120中的程式碼或程式指令來執行圖2的步驟。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根據以上的揭露內容來設計校正電路110,也就是說,校正電路110可以是有限狀態機(finite-state machine, FSM)、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或是由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等電路或硬體實作。
請注意,前揭圖示中,元件之形狀、尺寸及比例僅為示意,係供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瞭解本發明之用,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前揭的流程圖中所提及的步驟可依實際操作調整其前後順序,甚至可同時或部分同時執行。
雖然本發明之實施例如上所述,然而該些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據本發明之明示或隱含之內容對本發明之技術特徵施以變化,凡此種種變化均可能屬於本發明所尋求之專利保護範疇,換言之,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5:無線收發器 100:數位電路 110:校正電路 120:儲存電路 130:傳送路徑 132:數位類比轉換器 134:基頻放大器 135:射頻電路 136,146:混頻器 138:功率放大器 140:接收路徑 142:類比數位轉換器 144:可程式增益放大器 148:低雜訊放大器 150,160:耦合路徑 152:衰減器 171,172:天線 Ctrl1,Ctrl2,Ctrl3:控制訊號 TS1:第一輸出訊號 TS2:第二輸出訊號 RS1:第一輸入訊號 RS2:第二輸入訊號 S210,S215,S220,S225,S230,S235,S240,S245,S250,S255,S260:步驟
圖1為本發明無線收發器及其校正電路之一實施例的功能方塊圖; 圖2為本發明無線收發器之校正方法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以及 圖3為本發明之校正方法數次迭代中的第一增益設定值及第二增益設定值的一例子。
S210,S215,S220,S225,S230,S235,S240,S245,S250,S255,S260:步驟

Claims (8)

  1. 一種無線收發器的校正方法,該無線收發器包含一傳送路徑及一接收路徑,該傳送路徑包含一射頻電路及一基頻放大器,該校正方法包含:(A)根據一第一增益設定值設定該射頻電路之一目標增益;(B)透過一耦合路徑及該接收路徑接收一第一輸入訊號;(C)量測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第一功率;(D)根據一第二增益設定值設定該射頻電路的該目標增益;(E)透過該耦合路徑及該接收路徑接收一第二輸入訊號;(F)量測該第二輸入訊號的一第二功率;(G)計算該第一功率與該第二功率之一功率差值;(H)根據該功率差值調整該基頻放大器及一數位電路的至少其中一者;以及(I)執行第二次步驟(A)至步驟(H),其中,第二次步驟(A)之該第一增益設定值係第一次步驟(D)之該第二增益設定值。
  2. 如請求項1之校正方法,其中步驟(A)至步驟(H)係被執行N次,共依序處理N+1個增益設定值,N為大於1之整數,且該N+1個增益設定值所對應的增益係依升冪或降冪之順序排列。
  3. 如請求項1之校正方法,其中,該耦合路徑耦接於該傳送路徑及該接收路徑之間,並且包含一衰減器。
  4. 如請求項1之校正方法,其中,該傳送路徑耦接一第一天線,該接收路徑耦接一第二天線,該耦合路徑係介於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之間之一無線傳輸。
  5. 一種無線收發器的校正電路,該無線收發器包含一傳送路徑及一接收路徑,該傳送路徑包含一射頻電路及一基頻放大器,該校正電路用來執行以下步驟:(A)根據一第一增益設定值設定該射頻電路之一目標增益;(B)透過一耦合路徑及該接收路徑接收一第一輸入訊號;(C)量測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第一功率;(D)根據一第二增益設定值設定該射頻電路的該目標增益;(E)透過該耦合路徑及該接收路徑接收一第二輸入訊號;(F)量測該第二輸入訊號的一第二功率;(G)計算該第一功率與該第二功率之一功率差值;(H)根據該功率差值調整該基頻放大器及一數位電路的至少其中一者;以及(I)執行第二次步驟(A)至步驟(H),其中,第二次步驟(A)之該第一增益設定值係第一次步驟(D)之該第二增益設定值。
  6. 如請求項5之校正電路,其中步驟(A)至步驟(H)係被執行N次,共依序處理N+1個增益設定值,N為大於1之整數,且該N+1個增益設定值所對應的增益係依升冪或降冪之順序排列。
  7. 如請求項5之校正電路,其中,該耦合路徑耦接於該傳送路徑及該接收路徑之間,並且包含一衰減器。
  8. 如請求項5之校正電路,其中,該傳送路徑耦接一第一天線,該接收路徑耦接一第二天線,該耦合路徑係介於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之間之一無線傳輸。
TW110142238A 2021-11-12 2021-11-12 無線收發器之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 TWI825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2238A TWI825510B (zh) 2021-11-12 2021-11-12 無線收發器之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
US17/983,142 US20230155696A1 (en) 2021-11-12 2022-11-08 Calibration circuit and calibration method of wireless transceiv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2238A TWI825510B (zh) 2021-11-12 2021-11-12 無線收發器之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0496A TW202320496A (zh) 2023-05-16
TWI825510B true TWI825510B (zh) 2023-12-11

Family

ID=86323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2238A TWI825510B (zh) 2021-11-12 2021-11-12 無線收發器之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55696A1 (zh)
TW (1) TWI82551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6973C (zh) * 2004-12-23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通道增益自动校正的方法
US7379716B2 (en) * 2005-03-24 2008-05-27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Embedded IC test circuits and methods
CN101257331A (zh) * 2008-03-20 2008-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增益自动校正方法及发射机
CN100559727C (zh) * 2003-10-28 2009-11-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自我性能诊断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US7843369B2 (en) * 2007-12-27 2010-11-30 Hitachi, Lt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ing the same
CN1666449B (zh) * 2002-07-05 2012-03-21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通过收发信机中反馈进行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增益校准
CN103931121A (zh) * 2011-11-15 2014-07-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发射功率校准
US9793871B1 (en) * 2016-12-23 2017-10-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6449B (zh) * 2002-07-05 2012-03-21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通过收发信机中反馈进行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增益校准
CN100559727C (zh) * 2003-10-28 2009-11-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自我性能诊断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CN100386973C (zh) * 2004-12-23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通道增益自动校正的方法
US7379716B2 (en) * 2005-03-24 2008-05-27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Embedded IC test circuits and methods
US7843369B2 (en) * 2007-12-27 2010-11-30 Hitachi, Lt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ing the same
CN101257331A (zh) * 2008-03-20 2008-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增益自动校正方法及发射机
CN103931121A (zh) * 2011-11-15 2014-07-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发射功率校准
US9793871B1 (en) * 2016-12-23 2017-10-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55696A1 (en) 2023-05-18
TW202320496A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6978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c offset correction in transmit baseband
US8521090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at the front-end of a communications receiving device
US7859270B2 (en) Method for correcting differential output mismatch in a passive CMOS mixer circuit
US7212586B2 (en) Direct conversion RF transceiv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WI439071B (zh) 用以測試射頻接收器以提供功率校正資料之方法
US8229384B2 (en) Filter circuit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US20210083781A1 (en) Transmitter image calibration using phase shift estimation
TWI513248B (zh) 補償同相正交不匹配的方法與裝置
WO2012174831A1 (zh) 一种进行iq信号实时校准的方法和装置
US894870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ensating for distortion in a transmitter by utilizing a digital predistortion scheme with a feedback mixer configuration
TWI739663B (zh) 校正傳送器的方法
JP2010041470A (ja) 送信機及び送受信装置
TWI825510B (zh) 無線收發器之校正電路及校正方法
JP5610635B2 (ja) 受信回路及び受信機
CN112600629B (zh) 实现mimo信道模拟器射频接收机功率校准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其系统
US10873299B2 (en) Trans-impedance amplifier transfer function compensation
TW202008737A (zh) 能夠抵銷內部訊號洩漏的無線收發機
TWI698106B (zh) 接收機、發射機及其校正電路
US7593699B2 (en) Distortion/efficiency adaptation in a variable-data-rate radio transmitter
US743625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st calibration to cancel phase feedthrough
CN116155311A (zh) 无线收发器的校正电路和校正方法
CN114374404B (zh) 无线收发器的校正方法及校正电路
CN111314253A (zh) 特征化发送器的非线性失真的方法、发送器及特征化电路
CN104303420A (zh) 模数转换器
TWI763174B (zh) 參數校正方法與半導體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