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3139B -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3139B
TWI823139B TW110132948A TW110132948A TWI823139B TW I823139 B TWI823139 B TW I823139B TW 110132948 A TW110132948 A TW 110132948A TW 110132948 A TW110132948 A TW 110132948A TW I823139 B TWI823139 B TW I8231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ipping
state
holding
aforementioned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2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2063A (zh
Inventor
坪岡光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2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2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3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31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04Clamps with pivoted jaw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課題] 提供一種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其可以藉由簡易的操作來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 [解決手段] 把持工具具備:第1構件,包含第1把持部;第2構件,包含第2把持部;第3構件,可以將力傳達至第2構件,以使第1把持部與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縮小;鎖定機構,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前述鎖定狀態是防止第1把持部與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前述鎖定解除狀態是容許第1把持部與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第4構件,構成鎖定機構的至少一部分,並且螺合於第3構件;及操作構件,螺合於第4構件。

Description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目前已知有把持住把持對象物的把持工具。
在專利文獻1中作為相關連的技術記載有間接活線把持工具。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間接活線把持工具具備有把持機構、絕緣操作棒、咬合構件及鎖定機構。把持機構具有固定把持部與可動把持部。絕緣操作棒具有操作棒本體與軸心側構件,前述軸心側構件是配置在操作棒本體的內側。操作棒本體可以相對於軸心側構件而沿著軸方向來滑動。
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間接活線把持工具中,使操作棒本體往把持機構側滑動後,鎖定機構即會作動。在鎖定機構的作動狀態下,可防止絕緣操作棒旋轉而使得可動把持部遠離固定把持部。使操作棒本體往遠離把持機構的方向滑動後,鎖定機構的鎖定即會解除。其結果,即可以使絕緣操作棒旋轉,使得可動把持部遠離固定把持部。
又,在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遠程操作用把持工具。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遠程操作用把持工具具備:固定側把持腕部、可動側把持腕部、具有球狀的支點部的受壓構件、以支點部為支點而使可動側把持腕部轉動的角度調節機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5-16573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0-234506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其可以藉由簡易的操作來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是有關於以下所示的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1)一種把持工具,具備: 第1構件,包含第1把持部; 第2構件,包含第2把持部; 第3構件,可以將力傳達至前述第2構件,以使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縮小; 鎖定機構,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前述鎖定狀態是防止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前述鎖定解除狀態是容許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 第4構件,構成前述鎖定機構的至少一部分,並且螺合於前述第3構件;及 操作構件,螺合於前述第4構件。 (2)如上述(1)所記載之把持工具,其是構成為:使前述操作構件往第1旋轉方向旋轉,藉此執行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的縮小以及從前述鎖定解除狀態往前述鎖定狀態之切換。 (3)如上述(1)或(2)所記載之把持工具,其是構成為:在前述操作構件往第2旋轉方向旋轉預定角度之前,維持前述鎖定狀態,當前述操作構件往前述第2旋轉方向旋轉預定角度以上時,則進行從前述鎖定狀態往前述鎖定解除狀態之切換。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所記載之把持工具,其中前述鎖定機構具備: 第1卡合部;及 第2卡合部,可以卡合於前述第1卡合部, 前述操作構件具備推壓部,前述推壓部是將前述鎖定機構的狀態從前述鎖定狀態切換至前述鎖定解除狀態, 藉由前述推壓部推壓前述第2卡合部,使前述鎖定機構的狀態從前述鎖定狀態切換至前述鎖定解除狀態。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所記載之把持工具,其中前述第2構件是以可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前述第1構件, 前述第2構件的前述第2把持部是構成可動把持部, 前述第1構件的前述第1把持部是構成固定把持部。 (6)如上述(5)所記載之把持工具,其具備: 頭部,具備前述第1把持部及前述第2把持部; 頭部支撐部,支撐前述頭部;及 角度調節機構,調節前述頭部相對於前述頭部支撐部的配置角度。 (7)如上述(1)至(4)中任一所記載之把持工具,其中前述第2構件是以可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前述第1構件, 前述第1構件的前述第1把持部是構成第1可動把持部, 前述第2構件的前述第2把持部是構成第2可動把持部。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所記載之把持工具,其中前述第3構件具有螺合於前述第4構件的螺紋棒或螺帽部。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所記載之把持工具,其中前述操作構件具備可裝卸地安裝遠程操作棒的安裝部。 (10)一種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前述把持工具具備: 第1構件,包含第1把持部; 第2構件,包含第2把持部; 第3構件,可以將力傳達至前述第2構件,以使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縮小; 鎖定機構,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前述鎖定狀態是防止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前述鎖定解除狀態是容許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 第4構件,構成前述鎖定機構的至少一部分,並且螺合於前述第3構件;及 操作構件,螺合於前述第4構件, 前述使用方法具備: 在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配置把持對象物之步驟;及 藉由使前述操作構件往第1旋轉方向旋轉,以藉由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來把持前述把持對象物之把持步驟, 前述把持步驟包含: 間隔縮小步驟,藉由前述第4構件與前述第3構件之間的相對旋轉,縮小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及 第1切換步驟,藉由前述第4構件與前述操作構件之間的相對旋轉,將前述鎖定機構的狀態從前述鎖定解除狀態切換至前述鎖定狀態。 (11)如上述(10)所記載之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其更具備把持解除步驟,解除前述第1把持部及前述第2把持部對前述把持對象物的把持, 前述把持解除步驟包含: 第2切換步驟,藉由前述第4構件與前述操作構件之間的相對旋轉,將前述鎖定機構的狀態從前述鎖定狀態切換至前述鎖定解除狀態;及 間隔擴大步驟,藉由前述第4構件與前述第3構件之間的相對旋轉,擴大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
發明效果 藉由本發明,即可以提供一種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其可以藉由簡易的操作來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
以下,參照圖式來詳細地說明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及把持工具1的使用方法。另外,在本說明書中,對於具有同種功能的構件,會附上相同或類似的符號。並且,針對已附上相同或類似符號的構件,有時會省略重複的說明。
(方向的定義) 在本說明書中,將為了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縮小而第3構件30移動的方向定義為第1方向DR1,並且將第1方向DR1的相反方向定義為第2方向DR2。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1至圖6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A。圖1及圖2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A的概略側面圖。另外,圖1是顯示把持工具1A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之前的狀態,圖2是顯示把持工具1A已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之後的狀態。圖3及圖4是藉由剖面圖來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A的一部分的內部構造,並且藉由側面圖來顯示把持工具1A的其他部分。另外,圖3是顯示鎖定機構M的狀態為鎖定解除狀態的情形,圖4是顯示鎖定機構M的狀態為鎖定狀態的情形。圖5是圖3的A-A箭頭視角剖面圖。圖6是示意地顯示頭部N1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的角度調節執行中的情形的圖。
把持工具1A具備第1構件10、第2構件20、第3構件30、第4構件40、操作構件50及鎖定機構M。
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構件10包含第1把持部11。第1把持部11具有接觸把持對象物W的第1把持面110。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把持面110具有可接觸把持對象物W的第1面111以及可接觸把持對象物W的第2面112。又,藉由第1面111與第2面112而形成有鈍角(比90度更大的角)。又,第1把持面110的形狀並不限定於圖1所記載的例子,而可為任意形狀。例如,第1把持面110亦可為凹曲面。把持工具1A所把持的把持對象物W為電線等供電流通過的物體之情況下,在第1把持部11的表面亦可配置有絕緣層RB(例如,絕緣橡膠層或絕緣樹脂層)。
第1構件10亦可藉由1個零件來構成,亦可藉由複數個零件的組合來構成。
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構件20包含第2把持部21。第2把持部21具有接觸把持對象物W的第2把持面210。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把持面210具有可接觸把持對象物W的第3面213以及可接觸把持對象物W的第4面214。又,藉由第3面213與第4面214而形成有鈍角(比90度更大的角)。但是,第2把持面210的形狀並不限定於圖1所記載的例子,而可為任意形狀。例如,第2把持面210亦可為凹曲面。把持工具1A所把持的把持對象物W為電線等供電流通過的物體之情況下,在第2把持部21的表面亦可配置有絕緣層RB(例如,絕緣橡膠層或絕緣樹脂層)。
第2構件20亦可藉由1個零件來構成,亦可藉由複數個零件的組合來構成。
第3構件30是可以將力傳達至第2構件20的構件,以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縮小。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第3構件30具備接觸第2構件20的接觸部31。接觸部31例如包含推壓面31a,前述推壓面31a可以推壓第2構件20的被推壓部22。推壓面31a例如為相對於第1方向DR1(換言之,第3構件30的移動方向)而傾斜的傾斜面。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是藉由第2構件20被推壓面31a推壓,而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縮小。詳細內容將於後文描述。
第3構件30亦可藉由1個零件來構成,亦可藉由複數個零件的組合來構成。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第3構件30具備螺合於第4構件40的螺紋棒33。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螺紋棒33是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公螺紋部33m。
鎖定機構M是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的機構,前述鎖定狀態是防止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前述鎖定解除狀態是容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鎖定機構M包含第1卡合部M1與第2卡合部M2。第1卡合部M1與第2卡合部M2已卡合的狀態是對應於鎖定狀態,第1卡合部M1與第2卡合部M2之間的卡合解除的狀態是對應於鎖定解除狀態。詳細內容將於後文描述。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40是螺合於第3構件30(更具體而言為螺紋棒33)。更具體而言,第4構件40具備母螺紋部43f,前述母螺紋部43f是螺合於第3構件30的公螺紋部33m。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當第4構件40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時,第3構件30是相對於第4構件40而往第1方向DR1相對移動。例如,當第4構件40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時,第3構件30的接觸部31會將力傳達至第2構件20。更具體而言,當第4構件40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時,第3構件30的推壓面31a會推壓第2構件20的被推壓部22。如此一來,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會縮小。
又,在圖4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40是構成鎖定機構M的至少一部分。更具體而言,第4構件40具有第1卡合部M1。當鎖定機構M處於鎖定狀態時,第4構件40無法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2旋轉方向R2相對旋轉,前述第2旋轉方向R2是和第1旋轉方向R1相反的方向。據此,當鎖定機構M處於鎖定狀態時,可防止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詳細內容將於後文描述。
第4構件40亦可藉由1個零件來構成,亦可藉由複數個零件的組合來構成。
在圖3及圖4所記載的例子中,是藉由操作操作構件50,來變更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操作構件50也可以說是變更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的第1操作構件。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操作構件50是螺合於第4構件40。更具體而言,操作構件50具備母螺紋部53f,前述母螺紋部53f是螺合於第4構件40的公螺紋部43m。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當操作構件50和第4構件40一起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時,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即會縮小。另一方面,當操作構件50和第4構件40一起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2旋轉方向R2相對旋轉時,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即會擴大。
操作構件50亦可藉由1個零件來構成,亦可藉由複數個零件的組合來構成。
在第1實施形態的把持工具1A中,第4構件40是螺合於第3構件30,並且螺合於操作構件50。因此,可以使第4構件40相對於第3構件30來相對旋轉,並且也可以使第4構件40相對於操作構件50來相對旋轉。例如,使第4構件40相對於第3構件30而相對旋轉,藉此即可以使第3構件30往第1方向DR1(或第2方向DR2)移動。又,使構成鎖定機構M的至少一部分的第4構件40,相對於操作構件50來相對旋轉,藉此即可以在鎖定狀態(參照圖4)與鎖定解除狀態(參照圖3)之間切換鎖定機構M的狀態。
如以上,在第1實施形態中是提供一種把持工具1A,其可藉由簡易的操作來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
接著,參照圖1至圖6,說明在第1實施形態的把持工具1A中可採用之任意附加的構成。
(把持工具1A的操作與鎖定機構M的動作)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當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後,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會縮小,當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後,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會擴大。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操作構件50是與第4構件40螺合。因此,當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而相對旋轉後,操作構件50即會沿著第4構件40的長邊軸方向,相對於第4構件40而相對移動。
又,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3構件30是與第4構件40螺合。因此,當操作構件50和第4構件40一起相對於第3構件30而相對旋轉後,第3構件30即會沿著第4構件40的長邊軸方向,相對於第4構件40而相對移動。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40無法相對於第4構件支撐部B而在平行於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相對移動,前述第4構件支撐部B是將第4構件40支撐成可旋轉。因此,將第4構件40視為基準的情況下,當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而相對旋轉後,操作構件50即會在平行於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移動。又,將第4構件40視為基準的情況下,當操作構件50和第4構件40一起相對於第3構件30而相對旋轉後,第3構件30即會在平行於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移動。
鎖定機構M是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的機構,前述鎖定狀態是防止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前述鎖定解除狀態是容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另外,鎖定狀態在是指實質上無法擴大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之狀態。據此,當鎖定機構M為鎖定狀態的情況下,可防止把持對象物W(若有必要可參照圖2)從把持工具1A上脫落的情形。另一方面,鎖定解除狀態是指實質上可以擴大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之狀態。據此,在鎖定解除狀態下,藉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即可以從把持工具1A取下把持對象物W。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鎖定機構M包含設置在第4構件40的第1卡合部M1。第1卡合部M1是與第4構件40以外的構件(例如,第2卡合部M2)相卡合,藉此使鎖定機構M成為鎖定狀態。另外,在鎖定狀態中,雖然是防止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但是亦可容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縮小。作為替代方案,在鎖定狀態中,除了防止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之外,亦可防止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縮小。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操作構件50是在第4構件40的長邊軸方向(換言之,平行於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相對於第4構件40而相對移動,藉此來進行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之切換。詳細內容將於後文描述。又,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3構件30是在第4構件40的長邊軸方向(換言之,平行於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相對於第4構件40而相對移動,藉此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變化。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40是螺合於操作構件50,並且螺合於第3構件30。因此,只要使操作構件50旋轉,就可以進行上述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的切換,並且可以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變化。
設想在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配置了把持對象物W之後,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的情形。在圖3所示的狀態中,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後,操作構件50即會和第4構件40一起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其結果,螺合於第4構件40的第3構件30會往第1方向DR1移動。又,藉由第3構件30往第1方向DR1移動,使第3構件30將力傳達至具有第2把持部21的第2構件20。如此一來,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縮小,藉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來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
設想在藉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來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之後,更進一步地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的情形。在此情況下,由於第3構件30的移動受到限制,因此第3構件30不會相對於第4構件40而相對旋轉,而是操作構件50會相對於第4構件40而相對旋轉。換言之,藉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來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之後,更進一步地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後,操作構件50即會相對於第4構件40而相對旋轉,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方向DR2移動。其結果,設置在操作構件50上的推壓部56會從前進位置(參照圖3)移動至退避位置(參照圖4),而鎖定機構M會從鎖定解除狀態變成鎖定狀態(第1卡合部M1與第2卡合部M2等其他構件相卡合的狀態)。
如上所述,在圖3及圖4所記載的例子中是構成為: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藉此執行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的縮小以及從鎖定解除狀態往鎖定狀態之切換。因此,只要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就可以執行把持對象物W的把持以及往鎖定狀態的切換。
接著,設想在藉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來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之後,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的情形。另外,第2旋轉方向R2是第1旋轉方向R1的相反方向。
在圖4所示的狀態中,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後,操作構件50即會相對於第4構件40而相對旋轉,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方向DR1移動。其結果,設置在操作構件50上的推壓部56會從退避位置(參照圖4)移動至前進位置(參照圖3),而鎖定機構M會從鎖定狀態變成鎖定解除狀態。更具體而言,藉由推壓部56推壓第2卡合部M2,使鎖定機構M的狀態從鎖定狀態切換至鎖定解除狀態。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或後述的實施形態中,較理想的是,在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預定角度(例如,預定角度為360度以上且1080度以下的任意角度)之前,維持住鎖定狀態。又,較理想的是,當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預定角度以上後,則進行從鎖定狀態往鎖定解除狀態的切換。在此情況下,即使是作業人員錯誤地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的情況下,鎖定也不會立刻解除。據此,可確保作業人員及/或作業人員周圍的人員的安全。
設想當鎖定機構M從鎖定狀態變成鎖定解除狀態後,更進一步地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的情形。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後,操作構件50即會和第4構件40一起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其結果,螺合於第4構件40的第3構件30會往第2方向DR2移動。如此一來,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對把持對象物W的把持即被解除。
如上所述,在圖3及圖4所記載的例子中,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預定角度以上,藉此即可執行從鎖定狀態往鎖定解除狀態之切換以及第1把持部11及第2把持部12對把持對象物W的把持解除。因此,只要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就可以執行往鎖定解除狀態之切換以及把持對象物W的把持解除。
(鎖定機構M的一例) 參照圖2至圖4來說明鎖定機構M的一例。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鎖定機構M包含設置在第4構件40的第1卡合部M1以及設置在第4構件支撐部B的第2卡合部M2。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支撐部B是構成第1構件10的一部分的構成要素。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卡合部M1包含配置成環狀的複數個齒45a,第2卡合部M2包含突出部15a(更具體而言為爪部),前述突出部15a可卡合於複數個齒45a當中的任一個。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卡合部M1具備複數個齒45a,第2卡合部M2具備至少1個突出部15a。作為替代方案,第1卡合部M1亦可具備至少1個突出部,而第2卡合部M2亦可具備複數個齒。作為另一替代方案,第1卡合部M1及第2卡合部M2亦可各自設成具備複數個齒。
在圖4所記載的例子中,在第1卡合部M1與第2卡合部M2已卡合的狀態下,第4構件40無法相對於第4構件支撐部B而往第2旋轉方向R2相對旋轉。又,由於無法使第4構件4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因此也無法使要將力傳達至第2構件20的第3構件30往第2方向DR2移動。如以上所述,當第1卡合部M1與第2卡合部M2已卡合的狀態時(換言之,當鎖定機構M處於鎖定狀態時),第4構件40無法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且無法使第3構件30及第2構件20往解除把持對象物W的把持的方向移動。
另一方面,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在第1卡合部M1與第2卡合部M2已卡合的狀態下,第4構件40可以相對於第4構件支撐部B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使第4構件40相對於第4構件支撐部B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後,第2卡合部M2即可越過第1卡合部M1的至少1個齒45a。當第2卡合部M2越過第1卡合部M1的至少1個齒45a後,第2卡合部M2即會變成和第1卡合部M1的其他齒相卡合。作為替代方案亦可設為:將第1卡合部M1及/或第2卡合部M2的形狀設計變更,藉此在第1卡合部M1與第2卡合部M2已卡合的狀態下,使第4構件40無法相對於第4構件支撐部B而在第1旋轉方向R1及第2旋轉方向R2等兩個方向上相對旋轉。
在圖4所記載的例子中,鎖定機構M具有賦與勢能構件M3(例如彈簧構件),前述賦與勢能構件M3是將第2卡合部M2(更具體而言為具有第2卡合部M2的卡合構件15)朝向第1卡合部M1賦與勢能。因此,在操作構件50的推壓部56尚未推壓第2卡合部M2(更具體而言為具有第2卡合部M2的卡合構件15)的狀態下,鎖定機構M會自動地成為鎖定狀態(換言之,第1卡合部M1與第2卡合部M2已卡合的狀態)。另一方面,如圖3所例示,當推壓部56抵抗賦與勢能構件M3的賦與勢能力而推壓第2卡合部M2後,鎖定機構M的狀態即會從鎖定狀態切換至鎖定解除狀態。
(第3構件30、第4構件40及操作構件50的一例) 參照圖1至圖4,來更詳細地說明第3構件30、第4構件40及操作構件50的一例。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3構件30具備螺紋棒33。另外,在本說明書中,「螺紋棒」是指具備在內周面或外周面形成有螺紋部的棒狀部分之構件。換言之,螺紋棒亦可為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紋部的公螺紋棒,亦可為在內周面形成有母螺紋部的母螺紋棒。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3構件30具有旋擋部310,前述旋擋部310是防止第3構件30相對於第1構件10的相對旋轉。藉由旋擋部310與第1構件10接觸,來防止第3構件30相對於第1構件10的相對旋轉。如此一來,當第4構件40相對於第4構件支撐部B(更具體而言為第1構件10)而相對旋轉時,可防止第3構件30相對於第4構件支撐部B(更具體而言為第1構件10)而相對旋轉。
第4構件40具備螺合於第3構件30(更具體而言為螺紋棒33)的第1螺紋部(43f)。因此,當第4構件40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時,第3構件30的推壓面31a會往朝向第2構件20的被推壓部22的方向(換言之,第1方向DR1)移動。又,當第4構件40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2旋轉方向R2相對旋轉時,第3構件30的推壓面31a會往遠離第2構件20的被推壓部22的方向(換言之,第2方向DR2)移動。另外,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螺紋部(43f)為母螺紋部。作為替代方案,第1螺紋部亦可為公螺紋部。
第4構件40具備螺合於操作構件50的第2螺紋部(43m)。因此,當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時,操作構件50會往遠離第4構件支撐部B的方向(換言之,第2方向DR2)移動。又,當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而往第2旋轉方向R2相對旋轉時,操作構件50會往接近於第4構件支撐部B的方向(換言之,第1方向DR1)移動。另外,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螺紋部(43m)為公螺紋部。作為替代方案,第2螺紋部亦可為母螺紋部。另外,較理想的是,第4構件40的第2螺紋部(43m)和第4構件40的第1螺紋部(43f)為相同方向的螺紋。換言之,當第4構件40的第1螺紋部(43f)為左螺紋的情況下,第4構件40的第2螺紋部(43m)較理想為左螺紋,當第4構件40的第1螺紋部(43f)為右螺紋的情況下,第4構件40的第2螺紋部(43m)較理想為右螺紋。當第4構件40的第1螺紋部(43f)及第4構件40的第2螺紋部(43m)為左螺紋的情況下,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後,第3構件30即會往第1方向DR1移動。相反地,當第4構件40的第1螺紋部(43f)及第4構件40的第2螺紋部(43m)為右螺紋的情況下,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後,第3構件30即會往第2方向DR2移動。
另外,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當操作構件50受到操作時,雖然操作構件50的螺紋部(53f)與第4構件40的第2螺紋部(43m)之間的摩擦力,比第4構件40的第1螺紋部(43f)與第3構件30的螺紋部(33m)之間的摩擦力更大,但是作為替代方案,前者的摩擦力比後者的摩擦力更小亦無妨。詳細內容將於後文描述,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將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操作後,在把持對象物W被第1把持部11及第2把持部21把持之前,藉由(摩擦力較小的)第4構件40的第1螺紋部(43f)與第3構件30的螺紋部(33m)之間的相對移動,使螺紋棒33往第1方向DR1移動。藉由第1把持部11及第2把持部21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後,更進一步地將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操作時,藉由(摩擦力較大的)操作構件50的螺紋部(53f)與第4構件40的第2螺紋部(43m)之間的相對移動,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方向DR2移動。當操作構件50已抵接到第4構件40的第2面42後,更進一步地將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操作時,螺紋棒33即會再次往第1方向DR1移動。其結果,藉由與操作構件50被扭轉的力相因應的推壓力,以第2把持部21與第1把持部11來強力地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40是在第4構件支撐部B(更具體而言為第1構件10)上安裝成:可以繞著第4構件40的中心軸而相對於第4構件支撐部B(更具體而言為第1構件10)來相對旋轉。又,第4構件40是在第4構件支撐部B(更具體而言為第1構件10)上安裝成:不能相對於第4構件支撐部B(更具體而言為第1構件10)而在平行於第1方向DR1的方向上相對移動。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40具備上述第1卡合部M1。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卡合部M1包含配置成環狀的複數個齒45a(更具體而言為棘爪齒)。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40具備第1面41與第2面42,前述第1面41是規定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的上限位置,前述第2面42是規定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的下限位置。在此情況下,操作構件50可以在第1面41所規定的上限位置與第2面42所規定的下限位置之間的範圍內,相對於第4構件40而上下移動。另外,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將從操作構件50朝向第4構件支撐部B的方向視為上方向。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40是配置在第3構件30的外側的筒狀構件。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第4構件40是兩端開放的筒狀構件,但是第4構件40亦可為一端封閉的有底筒狀構件。另外,第4構件40的形狀並不限定於筒狀。
操作構件50具備螺合於第4構件40的螺紋部(53f)。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該螺紋部(53f)為母螺紋部,但是該螺紋部(53f)亦可為公螺紋部。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操作構件50具備可接觸上述第1面41的第3面54。該第3面54接觸第1面41的位置為操作構件50的上限位置。又,操作構件50具備可接觸上述第2面42的第4面55。該第4面55接觸第2面42的位置為操作構件50的下限位置。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操作構件50具備推壓部56,前述推壓部56是將鎖定機構M的狀態從鎖定狀態切換至鎖定解除狀態。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推壓部56是設置在操作構件50的第1方向DR1側的端部。推壓部56例如為環狀的突出部。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操作構件50是配置在第4構件40的外側的筒狀構件。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操作構件50是兩端開放的筒狀構件。另外,操作構件50的形狀並不限定於筒狀。
如圖3所示,設想當操作構件50位於相對於第4構件40的相對上限位置時,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在此情況下,使操作構件50旋轉的旋轉力會傳達至第4構件40,使第4構件40和操作構件50一起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又,當第4構件4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時,第3構件30會往第1方向DR1移動。據此,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是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藉此即可以使第3構件30往第1方向DR1移動。
另外,使操作構件50旋轉的旋轉力往第4構件40的傳達,亦可藉由操作構件50與第4構件40之間的摩擦來進行,或亦可藉由操作構件50與第4構件40之間的卡合來進行。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使操作構件50旋轉的旋轉力往第4構件40的傳達是藉由操作構件50的第3面54與第4構件40的第1面41之間的摩擦來進行。
如圖4所示,設想當操作構件50位於相對於第4構件40的相對上限位置與相對於第4構件40的相對下限位置之間的位置時,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在此情況下,操作構件50是相對於第4構件4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當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時,操作構件50是相對於第4構件40而往第2方向DR2移動。藉由該移動,鎖定機構M的狀態即會從鎖定解除狀態(參照圖3)切換至鎖定狀態(參照圖4)。
(把持機構K)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把持工具1A具備把持機構K。把持機構K具備第1構件10與第2構件20,第1構件10具有第1把持部11,第2構件20具有第2把持部21。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構件20是以可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第1構件10。更具體而言,把持機構K具備沿著擺動軸AX配置的第1軸構件61,第1構件10與第2構件20是透過該第1軸構件61而連結成可擺動。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構件20的第2把持部21是構成可動把持部。更具體而言,可動把持部是可繞著擺動軸AX(例如,第1軸構件61)擺動的把持部。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構件10的第1把持部11是構成固定把持部。更具體而言,固定把持部是不能繞著擺動軸AX(例如,第1軸構件61)擺動的把持部。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把持工具1A(更具體而言為把持機構K)具備彈簧構件62。該彈簧構件62是將第1構件10及/或第2構件20往下述方向賦與勢能:第1構件10的第1把持部11與第2構件20的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的方向。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彈簧構件62是配置在第1構件10與第2構件20之間。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構件20具有被第3構件30推壓的被推壓部22。藉由第3構件30的推壓面31a往朝向被推壓部22的方向移動,使第2構件20繞著擺動軸AX擺動,而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縮小。另一方面,藉由第3構件30的推壓面31a往遠離被推壓部22的方向移動,而藉由彈簧構件62的賦與勢能力使第2構件20繞著擺動軸AX擺動,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被推壓部22是配置在第2構件20的基端部。被推壓部22亦可和第2構件20的其他部分形成為一體,亦可安裝於第2構件20的其他部分上。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被推壓部22具有球面22a。在此情況下,被推壓部22可以相對於推壓面31a而流暢地滑動移動。藉由被推壓部22流暢地滑動移動,使第2構件20繞著擺動軸AX流暢地擺動。
(角度調節機構N3)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把持工具1A具備:頭部N1,具有上述第1把持部11及上述第2把持部21;頭部支撐部N2,支撐頭部N1;及角度調節機構N3,調節頭部N1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的配置角度。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頭部N1具有上述第1構件10、上述第2構件20及擺動軸AX(更具體而言為第1軸構件61)。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頭部N1是構成上述把持機構K的至少一部分。
頭部支撐部N2是將頭部N1支撐成可繞著第2軸AX2轉動。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頭部N1是由第1構件10的一部分所構成,頭部支撐部N2是由第1構件10的另一部分所構成。頭部支撐部N2亦可具有上述第4構件支撐部B。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角度調節機構N3具備沿著第2軸AX2配置的軸構件64以及第2操作部65。角度調節機構N3亦可具備插銷構件(67)。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軸構件64是藉由螺合而固定於頭部支撐部N2。當作業人員實施頭部N1的角度調節時,是藉由作業人員來操作第2操作部65。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操作部65是螺合於軸構件64。
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頭部N1是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而繞著第2軸AX2(更具體而言為軸構件64)來轉動,藉此來調節頭部N1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的角度。
如圖5及圖6所例示,角度調節機構N3亦可具備角度選擇構件66與角度設定構件67,前述角度選擇構件66設置有複數個角度選擇部661。在圖5所記載的例子中,各角度選擇部661是藉由設置在角度選擇構件66的收容部(例如,凹部或孔部)來構成。又,角度設定構件67是藉由插銷構件(例如,可往插銷構件的徑方向縮徑的彈簧銷)來構成,前述插銷構件是選擇性地卡合於複數個角度選擇部661的任一者。
在圖5及圖6所記載的例子中,角度設定構件67是選擇性地卡合於複數個角度選擇部661的任一者,藉此來設定頭部N1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的角度。
當把持工具1A具備角度調節機構N3的情況下,可以對應於把持對象物W的位置或者方向,來變更頭部N1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的安裝角度。在此情況下,無論把持對象物W的位置或方向如何,都可以容易地執行把持把持對象物W的作業。
針對使用角度調節機構N3來執行的角度調節步驟,換言之,針對頭部N1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的角度調節步驟,是在後述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實施形態中來說明。
(第2實施形態) 參照圖7至圖9來說明第2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B。圖7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B的概略側面圖。圖8及圖9是藉由剖面圖來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B的一部分的內部構造,並且藉由側面圖來顯示把持工具1B的其他部分。另外,圖8是顯示把持工具1B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之前的狀態,圖9是顯示把持工具1B已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之後的狀態。
在第2實施形態中,會以和第1實施形態的不同點為中心來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中已說明的事項重複的說明將會省略。據此,即使在第2實施形態中未明示地說明,當然仍可以在第2實施形態中採用第1實施形態中已說明過的事項。
第2實施形態中的第1構件10具有構成第1可動把持部的第1把持部11,這一點是和第1實施形態中的第1構件10不同。換言之,在第2實施形態中,第1把持部11並不是不能繞著擺動軸AX擺動的固定把持部,而是可以繞著擺動軸AX擺動的可動把持部。
第2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B具備:第1構件10,包含第1把持部11;第2構件20,包含第2把持部21;第3構件30,可以將力傳達至第2構件20,以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縮小;鎖定機構M,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前述鎖定狀態是防止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前述鎖定解除狀態是容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第4構件40,構成鎖定機構M的至少一部分,並且螺合於第3構件30;及操作構件50,螺合於第4構件40。
據此,第2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B可以發揮和第1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A同樣的效果。
在圖7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構件20是以可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第1構件10。第1構件10的第1把持部11是構成第1可動把持部。更具體而言,第1把持部11(更具體而言為具備第1把持部11的第1構件10)是可以繞著擺動軸AX來擺動。第2構件20的第2把持部21是構成第2可動把持部。更具體而言,第2把持部21(更具體而言為具備第2把持部21的第2構件20)是可以繞著擺動軸AX來擺動。
在圖7所記載的例子中,第3構件30包含螺紋棒33。構成螺紋棒33的公螺紋部(33m)的螺旋方向,例如是和構成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的公螺紋部(33m)的螺旋方向為相反方向。第3構件30包含和第2構件20接觸的接觸部31。在圖7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構件20是以可繞著第2擺動軸AX3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接觸部31。
在圖8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40具備螺合於螺紋棒33的第1螺紋部(43f)。第4構件40是被第4構件支撐部B支撐成可以繞著第4構件支撐部B來相對旋轉。
在圖8所記載的例子中,鎖定機構M包含設置在第4構件40的第1卡合部M1以及設置在第4構件支撐部B的第2卡合部M2。
在圖8所記載的例子中,當操作構件50和第4構件40一起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時,第3構件30是往第1方向DR1移動。其結果,第1構件10的基端部與第2構件20的基端部之間的間隔會縮小,且第1構件10的第1把持部11與第2構件20的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會縮小。如此一來,把持對象物W是被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所把持。另外,在圖8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方向DR1為下方向。
如圖9所例示,當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時,配置在操作構件50的推壓部56會從第2卡合部M2分開。如此一來,鎖定機構M的狀態即會從鎖定解除狀態(參照圖8)變更至鎖定狀態(參照圖9)。
如以上所述,在圖8及圖9所記載的例子中,將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藉此執行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的縮小以及從鎖定解除狀態往鎖定狀態之切換。
如圖9所例示,設想當鎖定機構M的狀態為鎖定狀態時,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的情形。在此情況下,在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預定角度之前會維持住鎖定狀態,當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預定角度以上時,配置在操作構件50的推壓部56會推壓第2卡合部M2。如此一來,會進行從鎖定狀態(參照圖9)往鎖定解除狀態(參照圖8)的切換。
在鎖定解除後,當操作構件50和第4構件40一起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2旋轉方向R2相對旋轉時,第3構件30是往第2方向DR2移動。其結果,第1構件10的基端部與第2構件20的基端部之間的間隔會擴大,且第1構件10的第1把持部11與第2構件20的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會擴大。如此一來,即可以從把持工具1B取下把持對象物W。
(第3實施形態) 參照圖10至圖12來說明第3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C。圖10是示意地顯示第3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C的概略2面圖。在圖10的右側顯示有概略側面圖,在圖10的左側顯示有概略背面圖。圖11及圖12是藉由剖面圖來顯示第3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C的一部分的內部構造,並且藉由側面圖來顯示把持工具1C的其他部分。另外,圖11是顯示鎖定機構M的狀態為鎖定解除狀態的情形,圖12是顯示鎖定機構M的狀態為鎖定狀態的情形。
在第3實施形態中,會以和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不同點為中心來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中已說明的事項重複的說明將會省略。據此,即使在第3實施形態中未明示地說明,當然仍可以在第3實施形態中採用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中已說明過的事項。
第3實施形態中的第3構件30具有螺帽部34,這一點是和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中具有螺紋棒33的第3構件不同。
第3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C具備:第1構件10,包含第1把持部11;第2構件20,包含第2把持部21;第3構件30,可以將力傳達至第2構件20,以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縮小;鎖定機構M,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前述鎖定狀態是防止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前述鎖定解除狀態是容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第4構件40,構成鎖定機構M的至少一部分,並且螺合於第3構件30;及操作構件50,螺合於第4構件40。
據此,第3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C可以發揮和第1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A或第2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B同樣的效果。
在圖10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構件20是以可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第1構件10。第1構件10的第1把持部11是構成第1可動把持部。更具體而言,第1把持部11(更具體而言為具備第1把持部11的第1構件10)是可以繞著擺動軸AX來擺動。第2構件20的第2把持部21是構成第2可動把持部。更具體而言,第2把持部21(更具體而言為具備第2把持部21的第2構件20)是可以繞著擺動軸AX來擺動。
在圖10所記載的例子中,第3構件30具有螺合於第4構件40的螺帽部34。螺帽部34的母螺紋部34f是螺合於構成第4構件40的一部分的螺紋棒44。第3構件30包含和第2構件20接觸的接觸部31。在圖10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構件20是以可繞著第2擺動軸AX3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接觸部31。
在圖10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40具備螺合於螺帽部34的公螺紋部44m。第4構件40是被第4構件支撐部B支撐成可以繞著第4構件支撐部B來相對旋轉。
在圖11所記載的例子中,鎖定機構M包含設置在第4構件40的第1卡合部M1以及設置在第4構件支撐部B的第2卡合部M2。
在圖11所記載的例子中,當操作構件50和第4構件40一起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時,第3構件30(更具體而言為螺帽部34)是往第1方向DR1移動。其結果,第1構件10的基端部與第2構件20的基端部之間的間隔會縮小,且第1構件10的第1把持部11與第2構件20的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會縮小。如此一來,把持對象物W是被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所把持。另外,在圖11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方向DR1為下方向。
如圖12所例示,當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時,配置在操作構件50的推壓部56會從第2卡合部M2分開。如此一來,鎖定機構M的狀態即會從鎖定解除狀態(參照圖11)變更至鎖定狀態(參照圖12)。
如以上所述,在圖11及圖12所記載的例子中,將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藉此執行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的縮小以及從鎖定解除狀態往鎖定狀態之切換。
如圖12所例示,設想當鎖定機構M的狀態為鎖定狀態時,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的情形。在此情況下,在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預定角度之前會維持住鎖定狀態,當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預定角度以上時,配置在操作構件50的推壓部56會推壓第2卡合部M2。如此一來,會進行從鎖定狀態(參照圖12)往鎖定解除狀態(參照圖11)的切換。
在鎖定解除後,當操作構件50和第4構件40一起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2旋轉方向R2相對旋轉時,第3構件30(更具體而言為螺帽部34)是往第2方向DR2移動。其結果,第1構件10的基端部與第2構件20的基端部之間的間隔會擴大,且第1構件10的第1把持部11與第2構件20的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會擴大。如此一來,即可以從把持工具1C取下把持對象物W。
(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參照圖1至圖13來說明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的使用方法之一例。圖13是顯示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的使用方法的一例之流程圖。
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的使用方法所用的把持工具,亦可為第1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A,亦可為第2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B,亦可為第3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C,亦可為其他把持工具。
把持工具1具備:第1構件10,包含第1把持部11;第2構件20,包含第2把持部21;第3構件30,可以將力傳達至第2構件20,以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縮小;鎖定機構M,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前述鎖定狀態是防止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前述鎖定解除狀態是容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第4構件40,構成鎖定機構M的至少一部分,並且螺合於第3構件30;及操作構件50,螺合於第4構件40。
如圖1、圖8或圖11所示,在第1步驟ST1中,在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配置把持對象物W。第1步驟ST1為配置步驟。第1步驟ST1(配置步驟)例如是藉由以下來執行:透過把持工具1的開口OP使把持對象物W移動至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空間。把持對象物W例如為電線等之線材或緊線器等之工具。另外,把持對象物W並不限定於線材、工具。
在第2步驟ST2中,藉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來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第2步驟ST2是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的把持步驟。第2步驟ST2(把持步驟)是藉由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來執行。
第2步驟ST2(把持步驟)包含間隔縮小步驟與第1切換步驟,前述間隔縮小步驟是藉由第4構件40與第3構件30之間的相對旋轉,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縮小,前述第1切換步驟是藉由第4構件40與操作構件50之間的相對旋轉,將鎖定機構M從鎖定解除狀態切換至鎖定狀態。
在間隔縮小步驟中,是藉由第4構件40與第3構件30之間的相對旋轉,使螺合於第4構件40的第3構件30往第1方向DR1移動。如此一來,第3構件30是將力傳達至第2構件20,使設置在第2構件20的第2把持部21與設置在第1構件10的第1把持部11之間的間隔縮小。另外,在間隔縮小步驟中,使操作構件50旋轉的旋轉力會傳達至第4構件40,使第4構件40和操作構件50一起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該旋轉力的傳達例如是在操作構件50的位置位於相對於第4構件40的相對上限位置的狀態下執行(參照圖3、圖8或圖11)。更具體而言,藉由第4構件40的第1面41與操作構件50的第3面54之間的接觸,使上述旋轉力從操作構件50傳達至第4構件40。
藉由間隔縮小步驟的執行,以藉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來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例如,參照圖2、圖9或圖12)。藉由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來把持住把持對象物W後,包含第2把持部21的第2構件20即變成在實質上無法相對於第1把持部11來相對移動。其結果,第4構件40會變得無法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當第4構件40變成無法旋轉後,使操作構件50旋轉的旋轉力則不會傳達至第4構件40,使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而相對旋轉。
在間隔縮小步驟的執行後,使操作構件50更進一步地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藉此來執行第1切換步驟。在第1切換步驟中,藉由第4構件40與操作構件50之間的相對旋轉,使操作構件50從前進位置(參照圖3、圖8或圖11)移動至退避位置(參照圖4、圖9或圖12)。藉由操作構件50移動至退避位置,操作構件50的推壓部56會從第2卡合部M2分開。當推壓部56從第2卡合部M2分開後,藉由賦與勢能構件M3而被往朝向第1卡合部M1的方向賦與勢能的第2卡合部M2,即會與第1卡合部M1相卡合(參照圖4、圖9或圖12)。如此一來,鎖定機構M即會從鎖定解除狀態切換至鎖定狀態。
另外,在第1切換步驟中,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的相對位置,較理想的是從相對上限位置移動至相對下限位置。藉由操作構件50的位置從相對上限位置移動至相對下限位置,鎖定機構M即可確實地從鎖定解除狀態切換至鎖定狀態。
在實施形態的把持工具1的使用方法中,只要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法R1旋轉,就可以連續地執行間隔縮小步驟與第1切換步驟,前述間隔縮小步驟是縮小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前述第1切換步驟是將鎖定機構M從鎖定解除狀態切換至鎖定狀態。據此,在實施形態中是提供一種把持工具1的使用方法,其可藉由簡易的操作來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
另外,把持步驟(第2步驟ST2)亦可除了上述間隔縮小步驟及上述第1切換步驟之外,還包含有第2間隔縮小步驟。第2間隔縮小步驟是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更縮小的步驟。第2間隔縮小步驟也可以稱為加強緊固步驟。第2間隔縮小步驟是藉由以下來執行:在第1切換步驟的執行後,換言之,當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的相對位置已移動到相對下限位置後,使操作構件50更進一步地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
在第2間隔縮小步驟的執行中,操作構件50是位於相對下限位置。更具體而言,操作構件50的第4面55(參照圖4、圖9或圖12)是與第4構件40的第2面42接觸。因此,操作構件50無法相對於第4構件4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在此情況下,使操作構件50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時,和上述間隔縮小步驟同樣地,操作構件50及第4構件40會變成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
當第4構件40相對於第3構件30而往第1旋轉方向R1相對旋轉時,第4構件40的第1卡合部M1即可越過第2卡合部M2而移動。其結果,第3構件30會沿著第4構件40的長邊軸方向而往第1方向DR1移動。如此一來,第1把持部11與設置在第2構件20的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即變得更小。
另外,在第2間隔縮小步驟中,使操作構件50旋轉的旋轉力會傳達至第4構件40,使第4構件40和操作構件50一起往第1旋轉方向R1旋轉。該旋轉力的傳達較理想的是在操作構件50的位置位於相對於第4構件40的相對下限位置的狀態下執行。更具體而言,藉由操作構件50的第4面55(參照圖4、圖9或圖12)與第4構件40的第2面42之間的接觸,使上述旋轉力從操作構件50傳達至第4構件40。
(把持解除步驟) 接著,說明把持解除步驟(換言之為第3步驟ST3),前述把持解除步驟是解除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對把持對象物W的把持。
在第3步驟ST3(把持解除步驟)中,是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藉此解除第1把持部11及第2把持部21對把持對象物W的把持。
第3步驟ST3(把持解除步驟)包含第2切換步驟與間隔擴大步驟,前述第2切換步驟是藉由第4構件40與操作構件50之間的相對旋轉,將鎖定機構M從鎖定狀態切換至鎖定解除狀態,前述間隔擴大步驟是藉由第4構件40與第3構件30之間的相對旋轉,使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擴大。
在第2切換步驟中,藉由第4構件40與操作構件50之間的相對旋轉,使操作構件50從退避位置(參照圖4、圖9或圖12)移動至前進位置(參照圖3、圖8或圖11)。藉由操作構件50移動至前進位置,操作構件50的推壓部56會推壓第2卡合部M2。當推壓部56推壓第2卡合部M2後,第1卡合部M1與第2卡合部M2之間的卡合即解除。如此一來,鎖定機構M即會從鎖定狀態切換至鎖定解除狀態。
另外,在第2切換步驟中,操作構件50相對於第4構件40的相對位置,較理想的是從相對下限位置移動至相對上限位置。藉由操作構件50的位置從相對下限位置移動至相對上限位置,鎖定機構M即可確實地從鎖定狀態切換至鎖定解除狀態。
在第2切換步驟的執行後,使操作構件50更進一步地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藉此來執行間隔擴大步驟。在間隔擴大步驟中,是藉由第4構件40與第3構件30之間的相對旋轉,使螺合於第4構件40的第3構件30往第2方向DR2移動。如此一來,第2把持部21與第1把持部11之間的間隔即會擴大。另外,在間隔擴大步驟中,使操作構件50旋轉的旋轉力會傳達至第4構件40,使第4構件40和操作構件50一起往第2旋轉方向R2旋轉。該旋轉力的傳達是在操作構件50的位置位於相對於第4構件40的相對上限位置的狀態下執行(參照圖3、圖8或圖11)。更具體而言,藉由第4構件40的第1面41與操作構件50的第3面54之間的接觸,使上述旋轉力從操作構件50傳達至第4構件40。
藉由間隔擴大步驟的執行,來解除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對把持對象物W的把持。
在實施形態的把持工具1的使用方法中,只要使操作構件50往第2旋轉方法R2旋轉,就可以連續地執行第2切換步驟與間隔擴大步驟,前述第2切換步驟是將鎖定機構M的狀態從鎖定狀態切換至鎖定解除狀態,前述間隔擴大步驟是擴大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間隔。據此,在實施形態中是提供一種把持工具1的使用方法,其可藉由簡易的操作來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
(角度調節步驟) 在上述第1步驟ST1(配置步驟)的執行前,亦可執行角度調節步驟,來調節頭部N1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的角度。角度調節步驟例如具備轉動步驟與角度固定步驟,前述轉動步驟是使頭部N1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而繞著第2軸AX2來轉動,前述角度固定步驟是固定頭部N1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的角度。
角度調節步驟可以藉由例如以下的順序來執行。
在第1子步驟中,第2操作部65是往遠離頭部N1的方向移動(參照圖3中的箭頭E)。第1子步驟亦可包含:使第2操作部65繞著第2軸AX2來旋轉,藉此使第2操作部65沿著軸構件64的螺紋部來移動。
在第2子步驟中,頭部N1是往遠離頭部支撐部N2的方向移動(參照圖6)。第2子步驟亦可包含:使頭部N1在平行於第2軸AX2的方向上移動。在圖6所記載的例子中,藉由第2子步驟的執行,使配置在頭部N1的角度設定構件67(例如,插銷構件),從設置在角度選擇構件66的角度選擇部661分開。
在第3子步驟中,頭部N1是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而繞著第2軸AX2來轉動(參照圖6中的箭頭G)。在圖6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構件20的被推壓部22的表面包含球面22a。據此,當頭部N1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而轉動時,第2構件20的被推壓部22與第3構件30的接觸部31之間的滑動可流暢地進行。另外,球面22a的中心較理想的是配置在第2軸AX2的延長線附近。
在第4子步驟中,頭部N1是往接近頭部支撐部N2的方向移動。第4子步驟亦可包含:使頭部N1在平行於第2軸AX2的方向上移動。藉由第4子步驟的執行,亦可使配置在頭部N1的角度設定構件67(例如,插銷構件),插入至設置在角度選擇構件66的角度選擇部661的任一者。
在第5子步驟中,第2操作部65是往接近頭部N1的方向移動。第5子步驟亦可包含:使第2操作部65繞著第2軸AX2來旋轉,藉此使第2操作部65沿著軸構件64的螺紋部來移動。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藉由第2操作部65推壓頭部N1,使頭部N1固定於頭部支撐部N2。
藉由第4子步驟及/或第5子步驟的執行,來固定住頭部N1相對於頭部支撐部N2的角度。
(操作構件50的變形例) 參照圖14來說明操作構件50的變形例。圖14是示意地顯示操作構件50的變形例的概略側面圖。
在圖14所記載的例子中,操作構件50包含安裝部57(更具體而言為溝部),前述安裝部57可裝卸地安裝遠程操作棒。操作構件50具備有安裝部57,藉此即變得能夠利用遠程操作棒來操作操作構件50(更具體而言,使其往第1旋轉方向R1及/或第2旋轉方向R2旋轉)。作為替代方案,操作構件50與遠程操作棒亦可形成為一體。
在使用圖14所例示的操作構件50的情況下,上述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的使用方法,是在第1步驟ST1(換言之,將把持對象物W配置在第1把持部11與第2把持部21之間的步驟)之前,執行安裝步驟,以將遠程操作棒安裝至操作構件50的安裝部57。另外,當遠程操作棒與操作構件50是形成為一體的情況下,則省略上述安裝步驟。
操作構件50的變形例亦可應用於第1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A的操作構件50,亦可應用於第2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B的操作構件50,亦可應用於第3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C的操作構件50。
(把持工具1的構造的變形例) 參照圖15來說明把持工具1的構造的變形例。圖15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A的一部分、第2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B的一部分或第3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1C的一部分之概略縱剖面圖。
(凹部17)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支撐部B具備收容卡合構件15的凹部17。又,第4構件支撐部B具有連通於凹部17的長孔18。在上述凹部17中插入有卡合構件15,前述卡合構件15可和第4構件40的第1卡合部M1卡合。又,在長孔18中插入有第1插銷構件19,前述第1插銷構件19是安裝於卡合構件15。第1插銷構件19可發揮拔出防止構件的功能,該拔出防止構件可防止卡合構件15從凹部17中脫落。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當賦與勢能構件M3及卡合構件15插入至凹部17後,第1插銷構件19是安裝於卡合構件15。已配置於凹部17的卡合構件15是藉由賦與勢能構件M3的賦與勢能力,使一部分突出至凹部17外。並且,該突出的一部分是作為第2卡合部M2來發揮功能,該第2卡合部M2可和第4構件40的第1卡合部M1卡合。
另外,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支撐部B亦可設置在第1構件10,亦可設置在第1構件10以外的構件。
(第4構件40) 第4構件40包含第1筒狀構件46與卡合構件47,前述卡合構件47具備第1卡合部M1。第4構件40亦可包含拔出防止部48、第1固定構件F1、止擋構件49當中的至少1者。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筒狀構件46包含第1螺紋部(43f)與第2螺紋部(43m),前述第1螺紋部(43f)是螺合於第3構件30的螺紋棒33,前述第2螺紋部(43m)是螺合於操作構件50。另外,亦可將形成有第1螺紋部的零件以及形成有第2螺紋部的零件組合,藉此形成第1筒狀構件46。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螺紋部(43f)是形成在第1筒狀構件46的內周面的母螺紋部,第2螺紋部(43m)是形成在第1筒狀構件46的外周面的公螺紋部。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筒狀構件46是安裝於第4構件支撐部B。更具體而言,將第1筒狀構件46插入至形成在第4構件支撐部B的貫穿孔10h,之後,將拔出防止構件48裝設於該第1筒狀構件46,藉此將第1筒狀構件46安裝於第4構件支撐部B。另外,拔出防止構件48對於第1筒狀構件46的固定是藉由第1固定構件F1來進行。拔出防止構件48亦可由螺帽來構成,前述螺帽是螺合於形成在第1筒狀構件46的外周面的螺紋部。在此情況下,當拔出防止構件48已螺合於第1筒狀構件46之後,該拔出防止構件48是透過第1固定構件F1而固定於第1筒狀構件46。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卡合構件47是具有第1卡合部M1的環狀構件。在卡合構件47的端部,形成有第1卡合部M1。卡合構件47是透過固定構件(更具體而言為第2固定構件F2)而安裝於第1筒狀構件46。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筒狀構件46與卡合構件47是不能相對旋轉的。作為替代方案,卡合構件47亦可在第1筒狀構件46上安裝成可以相對於第1筒狀構件46而相對旋轉預定角度。
卡合構件47亦可包含規定操作構件50的上限位置的第1面41。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卡合構件47具備肩部47s,該肩部47s的下面是作為規定操作構件50的上限位置的第1面41來發揮功能。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第4構件40具備止擋構件49。止擋構件49包含規定操作構件50的下限位置的第2面42。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在第1筒狀構件46的外周面形成有凹部46g(例如,環狀凹部),該凹部46g是收容止擋構件49的一部分。將止擋構件49裝設於該凹部46g,藉此即可使第1筒狀構件46與止擋構件49一體化。另外,止擋構件49是例如在平面視角下具有大致C字形狀的構件。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是藉由卡合構件47的第1面41與止擋構件49的第2面42,來規定操作構件50的可動範圍。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在第4構件支撐部B與第4構件40之間配置有環狀的套管構件C。
(操作構件50)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操作構件50包含前端側構件501、基端側構件502及第3固定構件F3,前述第3固定構件F3是將基端側構件502固定於前端側構件501。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前端側構件501為筒狀的構件。在前端側構件501的端部,形成有推壓部56。
前端側構件501亦可具備可接觸上述第1面41的第3面54及/或可接觸上述第2面42的第4面55。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前端側構件501具備肩部501s,該肩部501s的上面是作為第3面54來發揮功能。又,前端側構件501具備向內突出的突出部501p,且該突出部501p包含上述第4面55。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前端側構件501具備螺紋部(53f),前述螺紋部(53f)是螺合於上述第2螺紋部(43m)。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該螺紋部(53f)是形成在突出部501p的內周面。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在基端側構件502上形成有上述安裝部57。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基端側構件502為筒狀的構件。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基端側構件502具備分隔壁502w,但是將該分隔壁502w省略亦無妨。
圖15所例示的各構造亦可在第1實施形態的把持工具1A中採用,亦可在第2實施形態的把持工具1B中採用。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螺紋棒33與第4構件40亦可一體化為無法相對地移動。換言之,螺紋棒33亦可包含於第4構件40中。在此情況下,螺紋棒33是作為圖10所例示的螺紋棒44(換言之為螺合於螺帽部34的螺紋棒)來發揮功能。如此一來,即可以在第3實施形態的把持工具1C中採用圖15所例示的各構造。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各實施形態或各變形例,在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之範圍內,應可清楚得知可對各實施形態或各變形例作適當變形或變更。又,可以將各實施形態或各變形例中所用的任意構成要素,與其他實施形態或其他變形例組合,又,在各實施形態或變形例中也可以省略任意的構成要素。
産業上之可利用性 利用本發明的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即可以藉由簡易的操作來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其結果,可減輕利用把持工具來進行作業的作業人員之負擔。從而,本發明對於利用把持工具來進行作業的業者以及製造把持工具的製造業者而言是有用的。
1、1A、1B、1C:把持工具 10:第1構件 10h:貫穿孔 11:第1把持部 15:卡合構件 15a:突出部 17:凹部 18:長孔 19:第1插銷構件 20:第2構件 21:第2把持部 22:被推壓部 22a:球面 30:第3構件 31:接觸部 31a:推壓面 33:螺紋棒 33m:公螺紋部 34:螺帽部 34f:母螺紋部 40:第4構件 41:第1面 42:第2面 43f:母螺紋部 43m:公螺紋部 44:螺紋棒 44m:公螺紋部 45a:齒 46:第1筒狀構件 46g:凹部 47:卡合構件 47s:肩部 48:拔出防止構件 49:止擋構件 50:操作構件 53f:母螺紋部 54:第3面 55:第4面 56:推壓部 57:安裝部 61:第1軸構件 62:彈簧構件 64:軸構件 65:第2操作部 66:角度選擇構件 67:角度設定構件 110:第1把持面 111:第1面 112:第2面 210:第2把持面 213:第3面 214:第4面 310:旋擋部 501:前端側構件 501p:突出部 501s:肩部 502:基端側構件 502w:分隔壁 661:角度選擇部 AX:擺動軸 AX2:第2軸 B:第4構件支撐部 C:套管構件 DR1:第1方向 DR2:第2方向 E,G:箭頭 F1:第1固定構件 F2:第2固定構件 F3:第3固定構件 K:把持機構 M:鎖定機構 M1:第1卡合部 M2:第2卡合部 M3:賦與勢能構件 N1:頭部 N2:頭部支撐部 N3:角度調節機構 OP:開口 ST1~ST3:步驟 R1:第1旋轉方向 R2:第2旋轉方向 RB:絕緣層 W:把持對象物
圖1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的概略側面圖。 圖2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的概略側面圖。 圖3是藉由剖面圖來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的一部分的內部構造,並且藉由側面圖來顯示把持工具的其他部分。 圖4是藉由剖面圖來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的一部分的內部構造,並且藉由側面圖來顯示把持工具的其他部分。 圖5是圖3的A-A箭頭視角剖面圖。 圖6是示意地顯示頭部相對於頭部支撐部的角度調節執行中的情形的圖。 圖7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的概略側面圖。 圖8是藉由剖面圖來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的一部分的內部構造,並且藉由側面圖來顯示把持工具的其他部分。 圖9是藉由剖面圖來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的一部分的內部構造,並且藉由側面圖來顯示把持工具的其他部分。 圖10是示意地顯示第3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的概略2面圖。 圖11是藉由剖面圖來顯示第3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的一部分的內部構造,並且藉由側面圖來顯示把持工具的其他部分。 圖12是藉由剖面圖來顯示第3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的一部分的內部構造,並且藉由側面圖來顯示把持工具的其他部分。 圖13是顯示實施形態中的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的一例之流程圖。 圖14是示意地顯示操作構件的變形例的概略側面圖。 圖15是示意地顯示把持工具的一部分的概略縱剖面圖。
1、1A:把持工具
10:第1構件
11:第1把持部
20:第2構件
21:第2把持部
22:被推壓部
22a:球面
30:第3構件
31:接觸部
31a:推壓面
33:螺紋棒
33m:公螺紋部
40:第4構件
41:第1面
42:第2面
43f:母螺紋部
43m:公螺紋部
50:操作構件
53f:母螺紋部
54:第3面
55:第4面
56:推壓部
61:第1軸構件
62:彈簧構件
64:軸構件
65:第2操作部
66:角度選擇構件
67:角度設定構件
310:旋擋部
AX:擺動軸
AX2:第2軸
B:第4構件支撐部
DR1:第1方向
DR2:第2方向
E:箭頭
K:把持機構
M:鎖定機構
M1:第1卡合部
M2:第2卡合部
M3:賦與勢能構件
N1:頭部
N2:頭部支撐部
N3:角度調節機構
R1:第1旋轉方向
R2:第2旋轉方向

Claims (12)

  1. 一種把持工具,具備:第1構件,包含第1把持部;第2構件,包含第2把持部;第3構件,可以將力傳達至前述第2構件,以使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縮小;鎖定機構,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前述鎖定狀態是防止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前述鎖定解除狀態是容許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第4構件,構成前述鎖定機構的至少一部分,並且螺合於前述第3構件;及操作構件,螺合於前述第4構件;其中,藉由前述操作構件與前述第4構件螺合,當前述操作構件相對於前述第4構件而相對旋轉,前述操作構件能沿著前述第4構件的長邊軸方向,相對於前述第4構件而相對移動。
  2. 如請求項1之把持工具,其是構成為:使前述操作構件往第1旋轉方向旋轉,藉此執行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的縮小以及從前述鎖定解除狀態往前述鎖定狀態之切換。
  3. 如請求項1之把持工具,其是構成為:在前述操作構件往第2旋轉方向旋轉預定角度之前,維持前述鎖定狀態,當前述操作構件往前述第2旋轉方向旋轉預定角度以上時,則進行從前述鎖定狀態往前述鎖定解除狀態之切換。
  4. 如請求項2之把持工具,其是構成為:在前述操作構件往第2旋轉方向旋轉預定角度之前,維持前述鎖定狀態,當前述操作構 件往前述第2旋轉方向旋轉預定角度以上時,則進行從前述鎖定狀態往前述鎖定解除狀態之切換。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把持工具,其中,前述鎖定機構具備:第1卡合部;及第2卡合部,可以卡合於前述第1卡合部,前述操作構件具備推壓部,前述推壓部是將前述鎖定機構的狀態從前述鎖定狀態切換至前述鎖定解除狀態,藉由前述推壓部推壓前述第2卡合部,使前述鎖定機構的狀態從前述鎖定狀態切換至前述鎖定解除狀態。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把持工具,其中,前述第2構件是以可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前述第1構件,前述第2構件的前述第2把持部是構成可動把持部,前述第1構件的前述第1把持部是構成固定把持部。
  7. 如請求項6之把持工具,其具備:頭部,具備前述第1把持部及前述第2把持部;頭部支撐部,支撐前述頭部;及角度調節機構,調節前述頭部相對於前述頭部支撐部的配置角度。
  8.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把持工具,其中,前述第2構件是以可擺動的方式而連結於前述第1構件,前述第1構件的前述第1把持部是構成第1可動把持部,前述第2構件的前述第2把持部是構成第2可動把持部。
  9.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把持工具,其中前述第3構件具有螺合於前述第4構件的螺紋棒或螺帽部。
  10.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把持工具,其中前述操作構件具備可裝卸地安裝遠程操作棒的安裝部。
  11. 一種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前述把持工具具備:第1構件,包含第1把持部;第2構件,包含第2把持部;第3構件,可以將力傳達至前述第2構件,以使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縮小;鎖定機構,切換鎖定狀態與鎖定解除狀態,前述鎖定狀態是防止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前述鎖定解除狀態是容許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擴大之狀態;第4構件,構成前述鎖定機構的至少一部分,並且螺合於前述第3構件;及操作構件,螺合於前述第4構件,前述使用方法具備:在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配置把持對象物之步驟;及藉由使前述操作構件往第1旋轉方向旋轉,以藉由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來把持前述把持對象物之把持步驟,前述把持步驟包含:間隔縮小步驟,藉由前述第4構件與前述第3構件之間的相對旋轉,縮小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及第1切換步驟,藉由前述第4構件與前述操作構件之間的相對旋轉,將前述鎖定機構的狀態從前述鎖定解除狀態切換至前述鎖定狀態。
  12. 如請求項11之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其更具備把持解 除步驟,解除前述第1把持部及前述第2把持部對前述把持對象物的把持,前述把持解除步驟包含:第2切換步驟,藉由前述第4構件與前述操作構件之間的相對旋轉,將前述鎖定機構的狀態從前述鎖定狀態切換至前述鎖定解除狀態;及間隔擴大步驟,藉由前述第4構件與前述第3構件之間的相對旋轉,擴大前述第1把持部與前述第2把持部之間的間隔。
TW110132948A 2020-09-14 2021-09-04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TWI8231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3842 2020-09-14
JP2020-153842 2020-09-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2063A TW202212063A (zh) 2022-04-01
TWI823139B true TWI823139B (zh) 2023-11-21

Family

ID=80632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2948A TWI823139B (zh) 2020-09-14 2021-09-04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054591A1 (zh)
KR (1) KR20230062874A (zh)
CN (1) CN220128555U (zh)
TW (1) TWI823139B (zh)
WO (1) WO2022054591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34506A (ja) * 2009-03-31 2010-10-21 Nagaki Seiki Co Ltd 遠隔操作用把持工具
JP2015165739A (ja) * 2014-03-03 2015-09-17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TWI592264B (zh) * 2014-04-01 2017-07-21 Smc股份有限公司 夾鉗裝置
CN108075256A (zh) * 2016-11-16 2018-05-25 刘伟华 电力系统变电维护供电连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4066B2 (ja) * 2008-03-24 2013-08-28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工具
JP7197224B2 (ja) * 2019-06-28 2022-12-27 株式会社永木精機 把持工具、および、把持工具の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34506A (ja) * 2009-03-31 2010-10-21 Nagaki Seiki Co Ltd 遠隔操作用把持工具
JP2015165739A (ja) * 2014-03-03 2015-09-17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TWI592264B (zh) * 2014-04-01 2017-07-21 Smc股份有限公司 夾鉗裝置
CN108075256A (zh) * 2016-11-16 2018-05-25 刘伟华 电力系统变电维护供电连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054591A1 (zh) 2022-03-17
TW202212063A (zh) 2022-04-01
KR20230062874A (ko) 2023-05-09
CN220128555U (zh) 2023-12-05
WO2022054591A1 (ja) 2022-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44694B (zh)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JP2007085032A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6459060B2 (ja) 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TWI823139B (zh) 把持工具及把持工具的使用方法
TW564204B (en) Adjustable reaction arm for torque power tool, and torque power tool provided therewith
JP6831591B2 (ja) 切断工具
JP5878192B2 (ja) 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JP5456140B1 (ja) 把持工具
KR102342861B1 (ko) 전동공구용 보조핸들
WO2019189294A1 (ja) スリーブ装着工具、および、スリーブ装着方法
JP2011063104A (ja) ケーブル反力式電動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の手動操作装置
TWI816021B (zh) 具有鎖定裝置的夾頭
TWI711238B (zh) 套筒裝設工具及套筒裝設方法
CN112165912B (zh) 医疗用处置器具
CN101579853B (zh) 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
TWI820709B (zh) 固定器、電線切割工具、及固定方法
KR20180095417A (ko) 코일스프링을 구비한 로크너트에 장착되는 로크해제부재 및 당해 로크해제부재를 장착한 로크너트의 체결방법과 해제방법
JP2022124330A (ja) ハンドルアダプタ及びハンドルアダプタユニット
JP2015019498A (ja) ストレーリンクトング
JP5903083B2 (ja) 開閉工具
JP2013252229A (ja) 車椅子用駐車ブレーキ機構及び車椅子
JP2003248521A (ja) 機器用操作ツマミ
JP2017099144A (ja) バインド打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