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3026B - Uv固化型組成物及使用了其的uv固化型片材 - Google Patents

Uv固化型組成物及使用了其的uv固化型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3026B
TWI823026B TW109133486A TW109133486A TWI823026B TW I823026 B TWI823026 B TW I823026B TW 109133486 A TW109133486 A TW 109133486A TW 109133486 A TW109133486 A TW 109133486A TW I823026 B TWI823026 B TW I8230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modified
curable
rubber component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3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0652A (zh
Inventor
島口龍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索馬龍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索馬龍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索馬龍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0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0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3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30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09/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09J109/06Copolymers with 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7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monomer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36/00
    • C08F27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monomer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36/00 on to 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1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without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5/00Compositions of rubber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08L9/06Copolymers with 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09/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09J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J159/00 - C09J18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32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liquid component
    • C08L2207/324Liquid component is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adhesive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use of ir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9/00Presence of diene rubb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能不經過高溫的加熱製程而固化且具有優異的黏接性及機械強度的UV固化型組成物及使用了其的片材。 在含有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光聚合引發劑與交聯劑的UV固化型組成物中,含有在25℃為固體狀之橡膠成分與液狀之橡膠成分作為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由於所述UV固化型組成物可藉由短時間的UV照射而固化,因此不僅能應用於耐熱性高的被黏接體而且能應用於多種部材。

Description

UV固化型組成物及使用了其的UV固化型片材
本發明涉及一種UV(紫外線,ultraviolet)固化型組成物及UV固化型片材,進一步詳細地涉及,一種可用於黏接片、伸縮性片等的UV固化型樹脂組成物及UV固化型片材。
將材料與材料接合的情況下,其接合介面常受到由熱收縮、變形、振動引起的應力。其應力在接合介面慢慢積蓄,在某個時間點會引起接合介面被破壞。特別是在其材料係不同種類的材料的情況下,出現了由材料的組合引起的翹曲、褶皺的產生或由此引起的材料被破壞之問題。
作為緩和這些應力之方法,可以列舉在黏接劑中使用可塑劑等柔軟成分之方法。使黏接材層柔軟化係意味著誘發塑性變形,藉由使黏接材層塑性變形來追隨材料的變形,而抑制材料與黏接材層被破壞。然而,一旦變形的材料想要復原,由黏接材層的變形產生的應變係在黏接材層或接合介面作為內部應力積蓄,進而引發由凝集力降低引起的材料被破壞之風險。
專利文獻1揭露了一種黏接劑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其含有(A)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B)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為6以上的單體及/或低聚物、及(C)包含有機過氧化物的自由基引發劑。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可以得到一種黏接劑組成物及使用了其的黏接片,其含有橡膠,具有優異的黏接力,且可以充分地抑制降低翹曲、褶皺。
然而,專利文獻1的黏接劑組成物由於使用了為熱自由基引發劑的有機過氧化物來作為自由基源,在其熱固化中需要180℃左右的加熱製程,在難以應用於耐熱性低的被黏接體方面存在有改善的餘地。
專利文獻2揭露了一種交聯橡膠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光聚合引發劑的存在下藉由活性光線的照射使具有不飽和鍵的共軛二烯系未交聯橡膠進行交聯反應。然後,記載了該製造方法容易得到均勻的薄膜,生產效率也良好,得到的交聯橡膠與未交聯橡膠相比耐熱性等優異,作為黏著劑等有用。
經由專利文獻2之方法,能以低溫且短時間得到固化物。因此,由於不需要加熱製程,也能應用於耐熱性低的被黏接體。然而,經由該方法得到的交聯橡膠出現了不能得到與被黏接體的充分的黏接性之問題點。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案特開2017-193658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申請案特開2010-180370號公報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事情所得者,其目的在於,提供能不經過高溫的加熱製程而固化,且具有優異的黏接性(黏著力)的UV固化型組成物及使用了其的UV固化型片材。 [解決課題的手段]
鑒於上述課題深入研究之結果,本發明者發現藉由在含有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光聚合引發劑與交聯劑的UV固化型組成物中併用在25℃為固體狀之橡膠成分與液狀之橡膠成分來作為上述橡膠成分,可以解決上述課題,從而想到了本發明。亦即,本發明的黏接劑組成物係UV固化型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其含有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光聚合引發劑及交聯劑,上述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含有在25℃為固體狀之橡膠成分與液狀之橡膠成分。
上述固體狀橡膠成分或液狀橡膠成分的至少一者係較佳為含有選自改性丁二烯橡膠、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及改性異戊二烯橡膠的至少一者的改性橡膠。
另外,上述改性橡膠係較佳含有被選自羧基、酸酐基、胺基、烷氧基甲矽烷基、羥基及環氧基的至少一者改性了的橡膠。
進一步,上述改性橡膠係較佳為在25℃液狀之橡膠成分。
上述液狀橡膠的配合量係相對於橡膠成分的總量以質量比計較佳為3至50%的範圍。
另外,作為上述固體狀之橡膠成分,係較佳含有選自丁二烯橡膠及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的至少一者。
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具有由上述任意的UV固化型組成物所形成的黏接劑層。
上述黏接劑層的厚度係較佳為5至200微米。
另外,上述UV固化型片材係較佳在室溫下藉由高壓水銀燈照射累積光量為1600mJ/cm2 (毫焦耳/平方公分)的UV後的基於JISK-6854的90度剝離力為4N/inch(牛頓/英吋)以上。
可以適宜使用上述UV固化型組成物或UV固化型片材之固化物。上述固化物的凝膠分率係較佳為50%以上。
另外,本發明的一個方案中的UV固化型片材係含有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的UV固化型片材,在室溫下藉由高壓水銀燈照射累積光量為1600mJ/cm2 的UV後的基於JISK-6251的切斷時拉伸強度係在25微米至50微米的片材厚度的範圍內為3.5MPa(百萬帕)以上。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可藉由短時間的UV照射而固化,不僅能應用於耐熱性高的被黏接體而且能應用於多種部材。由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得到之固化物在具有優異的黏接性的同時,即使薄膜化也均勻,具有高機械強度。因此,不僅可以作為黏接片而適宜地利用,還可以作為伸縮性片而適宜地利用。
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的形態進行詳細地説明。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表示數値範圍的「至」表示包含作為其上限値及下限値分別記載之數値的範圍。另外,在數値範圍中僅上限値記載單位的情況下,是指下限値與上限値的單位相同。
在本說明書中於階段性記載之數値範圍中,以某數値範圍記載之上限値或下限値可以代替為其他階段性記載之數値範圍的上限値或下限値。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記載之數値範圍中,以某數値範圍記載之上限値或下限値可以代替為實施例中所示的値。
在組成物中存在有多種屬於各成分的物質的情況下,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在本說明書中,組成物中的各成分的含有率或含量是指在組成物中存在的該多種物質的合計的含有率或含量。
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係含有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光聚合引發劑與交聯劑,上述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含有在25℃為固體狀之橡膠成分與液狀之橡膠成分。
通常在自由基聚合型的黏接劑組成物中,由於使用了熱自由基引發劑作為自由基源而需要加熱製程,藉由該加熱製程軟化的黏接劑組成物係進入被黏接體表面的凹凸部,透過錨固效果,而獲得優異的黏接性。
與此相對,由於使用光自由基引發劑作為自由基源藉由UV照射使UV固化型組成物固化,可以無需經過加熱製程而在短時間內得到固化物。然而,由於以往的UV固化型組成物不經過加熱製程,因此難以得到錨固效果,沒能得到充分的黏接性。
發現藉由併用在25℃為固體狀之橡膠成分及液狀之橡膠成分來作為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可以無需加熱製程而提高與被黏接體的黏接性,從而完成了本發明。進一步,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即使薄膜化也均勻,可以得到具有高機械強度的片材。
以下説明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所含有的成分。
具有二烯骨架的橡膠成分
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係含有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以下也稱為「(A)成分」)。因此,藉由UV照射固化後,該(A)成分交聯而具有橡膠彈性。其結果是,對於固化後的樹脂組成物,可以緩和由熱收縮、熱衝撃引起的應力集中,可以充分抑制降低翹曲、褶皺。
需要說明的是,於本發明中,係含有 (A-1)在25℃為固體狀的橡膠成分(以下,稱為「固體狀橡膠成分」)及(A-2)在25℃為液狀之橡膠成分(以下,也稱作「液狀橡膠成分」)作為(A)成分。以下對各成分進行説明。
(A-1)固體狀橡膠成分
作為固體狀橡膠成分,可以列舉例如:丁二烯橡膠(BR)、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膠(NBR)、異戊二烯橡膠(IR)、氯丁二烯橡膠(CR)、丁基橡膠(IIR)、天然橡膠(NR)等或在它們中引入了官能基的改性BR、改性SBR、改性IR、改性NBR、改性CR、改性IIR、改性NR等改性橡膠。在它們之中,從溶劑溶解性、黏接性等的觀點考慮,較佳為BR、SBR、改性BR、改性SBR。
作為改性橡膠的官能基,可以列舉例如胺基、烷氧基甲矽烷基、羥基、環氧基、羧基、酸酐基等。官能基引入的位置沒有特別限定,可以是將具有官能基的單體直接共聚而引入聚合物鏈的情況、經由改性劑使其改性而引入聚合體的末端的情況、或引入聚合體的側鏈的情況中的任一種。
需要說明的是,SBR、改性SBR可以使用嵌段共聚物、無規共聚物的任一種。SBR、改性SBR的苯乙烯含量的下限係較佳為15質量%,更佳為18質量%。SBR、改性SBR的苯乙烯含量的上限係較佳為60質量%,更佳為50質量%。SBR、改性SBR的乙烯基含量的下限係較佳為10質量%。SBR、改性SBR的乙烯基含量的上限係較佳為50質量%。需要說明的是,乙烯基含量是指在聚合物鏈的丁二烯單體單元中的1,2結合體的含有比率。既可以使用一種固體狀橡膠成分,也可以組合使用二種以上的固體狀橡膠成分。
固體狀橡膠成分只要在25℃為固體就沒有特別限定。孟納(Mooney)黏度係較佳在10至90的範圍,更佳在20至60的範圍。藉由將孟納黏度設定為10以上,機械強度係提高,可以期待抑制片化時的滲出、滴液之效果。另一方面,藉由將孟納黏度設定為90以下,可以滿足對溶劑的溶解性。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孟納黏度是指在100℃下測定的孟納黏度(孟納黏度ML1+4(100℃)),其係基於JIS K-6300-1:2013測定。
孟納黏度係由作為旋轉可塑度計的一種的孟納黏度計所測定的工業上的黏度之指標。ML1+4(100℃)是指,M係孟納黏度,L係大轉子(L型),1+4是指在預備加熱時間1分鐘、轉子的旋轉時間4分鐘、在100℃的條件下所測定的値。藉由調整固體橡膠成分的分子量、分子量分佈或苯乙烯含量、微結構等,可以將孟納黏度控制在上述範圍內。
改性橡膠之製造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經由例如以下之方法製造。可以列舉藉由用改性劑將由陰離子聚合合成的BR、SBR、IR、NBR、CR、IIR或作為天然物的NR分別改性來引入上述官能基之方法、或者藉由將具有上述官能基的單體與構成基礎聚合物的單體一起共聚而在聚合物鏈引入上述官能基之方法等
(A-2)液狀橡膠成分
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的特徵在於,除了固體狀橡膠成分以外,還含有液狀橡膠成分。
藉由加入液狀橡膠成分,可以無需加熱製程而使固化物的黏接性提高。進一步,在薄膜化的情況下也可以得到更均勻地具有高機械強度的片材。
此處,液狀是指在常溫常壓(1atm,25℃)下具有流動性。具體地,係指在將加入到容器中之橡膠成分傾斜45°的情況下,不能保持其形狀5分鐘以上,而發生形狀的變化。
作為液狀橡膠成分,可以列舉BR、SBR、IR、NBR、CR、IIR、NR等或在它們中引入了官能基的改性BR、改性SBR、改性IR、改性NBR、改性CR、改性IIR、改性NR等改性橡膠。在它們之中,較佳為改性橡膠。藉由引入官能基,可以期待極性提高、與被黏接體的密合性的提高。
由於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含有液狀橡膠成分而流動性優異,容易進入被黏接體表面的凹部。因此,與被黏接體表面的凹凸形狀密合,具有優異的黏接性。進一步認為,藉由使用引入了官能基的改性橡膠,被黏接體表面的極性官能基與改性橡膠的官能基相互作用,與被黏接體的黏接性係進一步提高。需要說明的是,使用固體狀橡膠成分作為改性橡膠的情況下也可以得到同樣之效果。自不必說,也可併用固體狀的改性橡膠及液狀的改性橡膠。
作為官能基,可以列舉例如胺基、烷氧基甲矽烷基、羥基、環氧基、羧基、酸酐基等。
若考慮與被黏接體的極性官能基的相互作用,在它們之中,較佳為羧基、酸酐基。作為具有羧基的改性橡膠,可以列舉例如:(i)用醇使具有酸酐基的橡膠組成物的酸酐基開環而成的二羧酸單酯改性的橡膠組成物、或(ii)藉由用水將具有酸酐基的橡膠組成物的酸酐基水解而得到的二羧酸改性的橡膠組成物。作為具有酸酐基的橡膠組成物,可以列舉馬來酸酐改性的橡膠組成物等。
需要說明的是,官能基引入的位置沒有特別限定,可為將具有官能基的單體直接共聚的情況、透過改性劑使其改性而引入聚合體的末端的情況、或引入聚合體的側鏈的情況中的任一種。另外,SBR、改性SBR可以使用嵌段共聚物、無規共聚物的任一種。既可以使用一種液狀橡膠成分,也可以組合使用二種以上的液狀橡膠成分。
改性BR、改性SBR、改性IR、改性NBR、改性CR、改性IIR、改性NR之製造方法係沒有特別限定,能以與在(A-1)固體狀橡膠成分中記載之製造方法同樣之方法來調製。
只要在25℃具有流動性則液狀橡膠成分的分子量就沒有特別限定,較佳為數量平均分子量係80,000以下,更佳為數量平均分子量係1,000至50,000,特別佳為2,000至40,000。
相對於橡膠成分總體、即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的總量,液狀橡膠成分的含量的下限係較佳為3質量%,進一步佳為8質量%。另一方面,相對於橡膠成分總體、即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的總量,液狀橡膠成分的含量的上限係較佳為50質量%,進一步佳為40質量%。
藉由將液狀橡膠成分的含量相對於橡膠成分總體、即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的總量設定為3質量%以上,樹脂的流動性係提高,可以期待與基材的密合性提高之效果。
另一方面,藉由將液狀橡膠成分的含量相對於橡膠成分總體、即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的總量設定為50質量%以下,可以期待保持高機械強度之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可經由適當組合習知之方法來確認UV固化型組成物含有液狀橡膠成分。例如,用溶劑萃取出UV固化型組成物後,可以使用凝膠滲透層析術(GPC)測定、紅外分光(IR)測定、核磁共振(NMR)測定等手段來確認其萃取物。
(B)光聚合引發劑
由於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含有光聚合引發劑,可藉由UV照射在短時間內使其固化。因此,無須像含有有機過氧化物作為熱自由基引發劑的黏接劑組成物那樣在180℃左右的高溫進行加熱,而能應用於更多的被黏接體材料。
作為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中所使用的光聚合引發劑,可以列舉烷基苯酚系聚合引發劑、醯基氧化膦系光聚合引發劑、二茂鈦系化合物、肟酯系化合物、苯偶姻系化合物、苯乙酮系化合物、二苯基酮系化合物、噻噸酮系化合物、α-醯基肟酯系化合物、苯基乙醛酸系化合物、苯偶醯系化合物、偶氮系化合物、二苯硫醚系化合物、有機色素系化合物、鐡-酞菁系化合物、苯偶姻醚系化合物、蒽醌系化合物等。
既可以使用一種光聚合引發劑,也可以組合使用二種以上的光聚合引發劑。
在它們之中,從反應性等的觀點出發,較佳為烷基苯酚系化合物、醯基氧化膦系化合物。
作為烷基苯酚系聚合引發劑,可以列舉α-胺基烷基苯酚系或苯偶醯甲基縮酮系,具體地,可以列舉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嗎福林基丙烷-1-酮、2-苯偶醯-2-二甲基胺基1-(4-嗎福林基苯基)丁酮-1,2-甲基-1-[4-(甲氧基硫基)-苯基]-2-嗎福林基丙烷-2-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等。它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種。
作為醯基氧化膦系光聚合引發劑,可以列舉例如: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等。它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種。
相對於橡膠成分總體、即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的總量,光聚合引發劑的含量係較佳為0.01質量%至10質量%,進一步佳為0.1質量%至5質量%,特別佳為0.5質量%至3質量%。
藉由將光聚合引發劑的含量相對於橡膠成分總體、即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的總量設定為0.01質量%以上,能以低累積光量使其交聯。
另一方面,藉由將光聚合引發劑的含量相對於橡膠成分總體、即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的總量設定為10質量%以下,能使其在膜厚方向均勻地交聯。
藉由將光聚合引發劑的含量設定為上述範圍,UV固化型組成物的固化係更有效地進行,可以使所得到之固化物的黏接性及機械強度進一步提高。
(C)交聯劑
由於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含有(C)交聯劑,因此固化物的凝集力提高,固化後的片材的機械強度與黏接性係提高。
作為交聯劑,可以使用例如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為2以上,更佳為3以上,進一步佳為6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具體地列舉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為2以上的習知的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矽酮(甲基)丙烯酸酯等。既可以使用一種這些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為2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亦可以組合使用二種以上的這些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為2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需要說明的是,(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推測:在使用了熱自由基引發劑的先前技術中,需要180℃左右的加熱製程。因此,在使用了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為5以下的交聯劑的情況下,由於在加熱時該交聯劑揮發,存在有不能得到滿足機械強度與黏接性的UV固化型片材的情況。與此相對,由於在使用了UV固化的本發明中不需要加熱固化製程,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為5以下的交聯劑不會揮發,可以得到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與黏接性的UV固化型片材
需要說明的是,交聯劑的乙烯性不飽和基係較佳為15以下,更佳為10以下。如果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為15以下,在紫外線照射時官能基係充分反應,可以抑制在使用時發生經時反應,因此可以得到耐候性更優異的UV固化型片材。
相對於橡膠成分總體、即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的總量,交聯劑的含量係較佳為0.1質量%至100質量%,更佳為1質量%至40質量%。藉由將交聯劑的含量設定在上述範圍內,可以得到具有更優異的黏接性的UV固化型組成物及UV固化型片材。
除了上述成分以外,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還可以根據需要含有各種成分。以下對這些成分進行説明。
(D)增黏劑
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中可以含有(D)增黏劑。藉由加入增黏劑,可以使固化後的黏接力進一步提高。另外,藉由含有增黏劑,亦可以對UV固化型組成物賦予黏性。
作為增黏劑,可以使用苯乙烯樹脂、二甲苯樹脂、萜烯樹脂、酚醛樹脂、松香、聚合松香、不均化松香及其衍生物、聚萜烯樹脂、萜烯酚、松香酚等酚改性樹脂、烷基酚醛樹脂、香豆酮-茚樹脂、二甲苯樹脂、脂肪族烴樹脂、脂環族烴樹脂、芳香族烴樹脂及其氫化物等。
既可以使用一種增黏劑,亦可以組合使用二種以上的增黏劑。
增黏劑的含量相對於橡膠成分總體、即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的總量係較佳為0.1質量%至100質量%,更佳為1質量%至50質量%。藉由將增黏劑設置為上述範圍,可以進一步提高UV固化型組成物的未固化時的操作性及固化後的黏接性。
在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中可以進一步適宜配合成膜助劑、各種填充劑、功能性填充劑、抗氧化劑、光穩定劑、著色劑、阻燃劑、消泡劑、流平劑、潤滑劑、分散劑、加工助劑、可塑劑、偶聯劑等以往習知的各種添加劑。
接著,對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進行説明。
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具有由上述UV固化型組成物形成的黏接劑層。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亦可以在離型膜的表面塗佈上述UV固化型組成物形成黏接劑層後,從離型膜剝離黏接劑層而僅得到黏接劑層。另外,亦可以在基材的至少一面塗佈上述UV固化型組成物而使多個黏接劑層層曡。以下,對離型膜、基材及黏接劑層進行説明。
作為離型膜,可以使用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甲基戊烯(TPX)膜、帶矽酮離型劑的聚乙烯膜、帶矽酮離型劑的聚丙烯膜及帶矽酮離型劑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聚乙烯樹脂塗佈紙、聚丙烯樹脂塗佈紙及TPX樹脂塗佈紙等。可以根據需要而適宜選擇離型膜的厚度。膜基底較佳為12至250微米,紙基底較佳為50至300微米。
基材沒有特別限定而可以根據UV固化型片材的用途適宜選擇。可以具體地使用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丙烯酸系樹脂、三乙醯基纖維素、環烯烴聚合物、環烯烴共聚物、芳族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醯胺、聚苯硫醚、聚醚醯亞胺、聚醚碸、芳香族聚醯胺、聚碸等合成樹脂的膜、不織布、紙等。基材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可以根據用途而適宜選擇。
可以根據UV固化型片材的用途而適宜設定黏接劑層的厚度。下限較佳為5微米,進一步佳設定為10微米。上限較佳為200微米,進一步佳設定為150微米。藉由將黏接劑層的厚度設定為上述範圍,可以追隨被黏接體表面的凹凸而可以維持優異的黏接性能,且亦可以適宜地用於要求薄膜化的用途。
藉由使用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與熱固化的情況相比可以生產性良好地製造具有薄且均勻的結構的片。由於即使使所得到的UV固化型片材薄也可以使機械強度高、伸縮性高,可以適宜地用作黏接片、伸縮性片等。
接著對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之製造方法進行説明。
將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溶解或分散於溶劑,調製黏接劑層形成用塗佈液(以下,稱為塗佈液)。塗佈液的固形分濃度係較佳設定為10質量%至90質量%,更佳設定為20質量%至60質量%。使用離型膜的情況下,在離型膜表面塗佈塗佈液後,乾燥,形成膜狀或片狀,從離型膜剝離得到僅包含黏接劑層的UV固化型片材。另外,使用基材的情況下,在基材的單側或兩側的表面塗佈塗佈液後,乾燥得到UV固化型片材。
塗佈液的塗佈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以採用使用線棒、塗佈器、刷子、噴霧器、輥、凹版塗佈器、模具塗佈器、模唇塗佈器、缺角輪塗佈機(comma coater)、刮刀塗佈器、反轉塗佈器、旋轉塗佈器等的習知之方法。需要說明的是,也可以根據需要對塗佈塗佈液的離型膜或基材的表面預先進行表面處理。
塗佈液之乾燥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利用熱風乾燥、減壓乾燥等習知之方法。可以根據UV固化型組成物的種類或塗佈液調製中使用的溶劑之種類、黏接劑層之膜厚等適宜設定乾燥條件。通常,在60℃至130℃進行1分鐘至10分鐘的乾燥。
只要能進行UV照射,則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可以作為通常的黏接片使用。具體地,可以作為線性膨脹係數(CTE)不同的素材間的黏接、賦予了再加工性的黏接片、各向異性導電性黏接片、放熱性黏接片、能追隨素材的伸縮的黏接片、矽酮系或胺基甲酸酯系黏接片的代替、賦予了振動耐久性的黏接片等而適宜地使用。
對如上得到的UV固化型片材照射UV,使具有二烯骨架的橡膠成分交聯,可以得到固化物。可藉由高壓水銀燈、熔融製H燈、氙燈、金屬鹵化物燈、UV-LED燈等照射UV。較佳係累積光量為300至3,000mJ/cm2 左右。
在基材的表面設置有黏接劑層的UV固化型片材的情況下,可以從黏接劑層側照射UV,也可以從基材側照射UV。但是,從基材側照射的情況下,基材必須為紫外線透過性。
(固化物之凝膠分率)
所得到之固化物之凝膠分率(gel fraction)係較佳為50%至100%,更佳為50%至95%。藉由使凝膠分率為50%以上,可以得到高機械強度。藉由使凝膠分率為95%以下,可以得到更高的伸縮性。需要說明的是,凝膠分率可以超過95%,但此時,變得過硬,存在有不能應用於一些用途的可能性。根據以下之方法來測定凝膠分率。
對僅包含規定的厚度的黏接劑層的UV固化型片材經由高壓水銀燈在室溫下照射累積光量為1600mJ/cm2 的UV而使其固化後,製作了尺寸30毫米×30毫米的實驗片。在將該實驗片包入聚酯製網[質量(A公克)]的狀態下,測定了質量(B公克)。接著,在100毫升的甲苯中浸漬,在室溫下放置96小時以上。之後,取出帶網的實驗片並用甲苯洗浄,在120℃乾燥3小時。測定乾燥後的質量(C公克),經由以下的公式算出凝膠分率。 凝膠分率(質量%)=[(C-A)/(B-A)]×100
(UV固化型片材之剝離力)
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的90度剝離力係較佳為4N/inch以上,進一步佳為7N/inch以上,特別佳為10N/inch以上。根據以下之方法來測定UV固化型片材的90度剝離力。
使用厚度50微米的PET基材及經輝面退火後的不鏽鋼(SUS304,厚度1.5毫米)作為被黏接體。將僅包含規定的厚度的黏接劑層的UV固化型片材夾在上述被黏接體之間並藉由手動輥而貼合,藉由高壓水銀燈在室溫下從PET基材側照射累積光量為1600mJ/cm2 的UV使其固化,作為試驗片。使用該試驗片依據JIS K-6854,以拉伸速度50mm/min(毫米/分鐘)測定對於不鏽鋼的90度剝離力。使用了英斯特朗公司製萬能試驗機#5982進行測定。
(UV固化型片材的機械強度)
在本發明中係藉由以下之方法來進行機械強度的評價。
對僅包含規定的厚度的黏接劑層的UV固化型片材,除了在室溫下照射累積光量為1600mJ/cm2 的UV使其固化後、將試驗片變更為10毫米×150毫米以外,依據JIS K-6251,測定切斷時拉伸強度(MPa)及切斷時伸長(%)。需要說明的是,將拉伸速度設為500mm/min。
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的固化後的切斷時拉伸強度係較佳為2MPa以上,進一步佳為3MPa以上。
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的固化後的切斷時伸長係較佳為200%以上,進一步佳為300%以上。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的特徵在於即使薄固化後的切斷時拉伸強度也高。具體地,確認了,對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中片材厚度為25微米、50微米及100微米的任意一者在室溫下藉由高壓水銀燈照射累積光量為1600mJ/cm2 的UV後的基於JISK-6251的切斷時拉伸強度係顯示3.5MPa以上的値。
另一方面,熱固化型黏接片在片材厚度厚時,切斷時拉伸強度係顯示高的値,但若使片材厚度較薄則切斷時拉伸強度係急劇降低。因此,在熱固化型黏接片中,在片材厚度為25微米至50微米的範圍內,沒能實現3.5MPa以上的切斷時拉伸強度。與此相對,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中,在片材厚度為25微米至100微米的整個範圍內,均具有3.5MPa以上的切斷時拉伸強度。因此,若調製為25微米至50微米的片材厚度的範圍的UV固化型片材之固化物的藉由上述方法所測定的切斷時拉伸強度為3.5MPa以上,則可以確認其係本發明的UV固化型片材。
[實施例]
經由以下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地説明,但本發明不限於這些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實施例中,在沒有特別記載之情況下,「%」及「份」表示質量%及質量份。
(UV固化型組成物的構成成分) (A)具有二烯骨架的橡膠成分 (A-1)固體狀橡膠成分 (A-1-1)苯乙烯丁二烯橡膠:(苯乙烯含量:25%,孟納黏度ML1+4(100℃):47) (A-1-2)苯乙烯丁二烯橡膠:(苯乙烯含量:46%,孟納黏度ML1+4(100℃):45) (A-1-3)丁二烯橡膠:(孟納黏度ML1+4(100℃):45) (A-2)液狀橡膠成分 (A-2-1)苯乙烯・丁二烯無規共聚物:(1,2乙烯基(丁二烯):70%,苯乙烯含量:25%,Mn:4.5×1000) (A-2-2)馬來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Mn:9.1×1000,酸値:34mgKOH/g(毫克KOH/公克)) (A-2-3)馬來酸酐改性丁二烯橡膠:(Mn:5.0×1000,酸値:57mgKOH/g) (A-2-4)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二羧酸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A-2-5)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二羧酸單酯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A-2-6)馬來酸酐改性異戊二烯橡膠:(Mn:34.0×1000,酸値:9至11mgKOH/g) (A-2-7)羧基改性異戊二烯橡膠:(Mn:30×1000,38℃的黏度430Pa・s(帕・秒)) (A-2-8)環氧基改性丁二烯橡膠:(Mn:1000至2000,環氧當量:190至210(g/eq,公克/當量)) (A-2-9)羥基改性丁二烯橡膠:(Mn:3.2×1000,羥値:0.64meq/g(毫當量/公克)) (B)光聚合引發劑 (B-1)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 (B-2)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 (B')包含有機過氧化物的自由基引發劑 (B'-1)過氧化雙異苯丙基(Dicumyl peroxide) (C)交聯劑 (C-1)作為聚酯丙烯酸酯的一種的二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6 (C-2)芳香族聚酯丙烯酸酯,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2) (C-3)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10) (D)增黏劑 (D-1)芳香族改性萜烯樹脂:YS Resin TO115(YASUHARA CHEMICAL(安原化學)公司製) (D-2)烷基酚改性二甲苯樹脂:NIKANOL GHP-150(fudow(福道)公司製)
需要說明的是,藉由以下之製造方法來調製上述A-2-4成分。在上部連接有阿林冷凝器的三角燒瓶中投入馬來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A-2-2成分,25公克),以及作為稀釋溶劑的甲苯10.3公克、乙二醇二甲醚12.5公克及純水2.7公克,用電磁攪拌器攪拌至不能確認出樹脂不溶分。需要說明的是,純水添加量設為酸酐當量的10倍量。
之後,以外浴95℃的水浴用7小時進行了開環反應。
反應後,使用減壓濃縮器及真空乾燥機,除去稀釋溶劑與水,得到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A-2-4)。
將所得到的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A-2-4)的紅外線吸收光譜與反應前的馬來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A-2-2)的紅外線吸收光譜比較。A-2-4中起因於酸酐基的C=O伸縮振動的吸收峰(1785cm-1 )的峰強度係比A-2-2減少。進一步,確認到出現起因於A-2-2中沒有確認到的羧基的C=O伸縮振動的吸收峰(1710cm-1 )。其結果是確認到得到了二羧酸改性的橡膠組成物。
另一方面,藉由以下之製造方法來調製上述A-2-5成分。
在上部連接有阿林冷凝器的三角燒瓶中投入馬來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A-2-2成分,25公克),以及作為稀釋溶劑的甲苯19.4公克及乙醇7.0公克,用電磁攪拌器攪拌至不能確認出樹脂不溶分。需要說明的是,乙醇添加量設定為酸酐當量的10倍量。
之後,以外浴95℃的水浴用7小時進行了開環反應。
反應後,使用減壓濃縮器及真空乾燥機,除去稀釋溶劑與乙醇,得到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A-2-5)。
將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A-2-5)的紅外線吸收光譜與反應前的馬來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A-2-2)的紅外線吸收光譜比較。A-2-5中,起因於酸酐基的C=O伸縮振動的吸收峰(1785cm-1 )的峰強度比A-2-2減少。進一步,確認到出現起因於A-2-2中沒有確認到的羧基及酯基的C=O伸縮振動的吸收峰(1710cm-1 及1740cm-1 )。其結果是確認到得到了二羧酸單酯改性的橡膠組成物。
(實施例1至16、比較例1至2及參考例1至4)
以表1至表4所示的質量比配合各構成成分,加入甲苯中混合攪拌後,在減壓下脫泡得到塗佈液。使用塗佈器將所得到的塗佈液塗佈在離型膜(帶矽酮離型劑的PET膜)上。此處,將乾燥後的黏接劑層的厚度調製為表1至表4中記載之厚度。在120℃乾燥3分鐘後,剝離離型膜,得到UV固化型片材。
之後,對實施例1至16及比較例1至2的UV固化型片材在室溫下藉由高壓水銀燈照射累積光量為1600mJ/cm2 的UV,得到固化物。表1、表2及表4中顯示透過上述之方法對所得到之固化物的凝膠分率、90度剝離力、切斷時拉伸強度及切斷時伸長測定的結果。表3中顯示固化物的凝膠分率及90度剝離力的測定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作為參考,也調製使用了為熱自由基引發劑的有機過氧化物作為自由基源的參考例1的組成物。在參考例中,藉由在180℃加熱1小時,得到固化物。
如表1所示,在僅含有固體狀橡膠成分作為具有二烯骨架的橡膠成分的比較例1中,所得到之固化物的凝膠分率為72.8%,但90度剝離力較低,為1.1N/inch。另一方面,在僅含有液狀橡膠成分作為具有二烯骨架的橡膠成分的比較例2中,所得到之固化物的凝膠分率為5.0%,不能製成片材。
與此相對,在實施例1中,所得到之固化物的凝膠分率為69.2%,與比較例1係相同程度,但90度剝離力大幅上升至5.1N/inch。由此,確認到含有固體狀橡膠成分及液狀橡膠成分作為具有二烯骨架的橡膠成分的本發明的UV固化型組成物之效果。藉由含有液狀橡膠成分作為橡膠成分,與僅含有固體狀橡膠成分的比較例1相比UV固化型組成物的流動性係提高,認為這是因為,在被黏接體表面的凹部也有UV固化型組成物進入,得到了錨固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實施例1之固化物的凝膠分率係與藉由熱固化得到的參考例1(先前的方法)之固化物為相同程度。另外,在實施例1之固化物中,也確認到與藉由熱固化得到的厚度100微米的參考例1之固化物同樣地具有作為橡膠組成物通常要求的機械強度。需要說明的是,在參考例1中要求180℃的加熱,但由於使用了PET作為被黏接體,因此沒能測定90度剝離力。
另一方面,在實施例1中,儘管由於不需要加熱而使用了PET作為被黏接體,但能夠測定90度剝離力。然後,對於所得到的値,也確認到具有作為黏接片通常要求的黏接力。由此,知道了藉由本發明,可以得到能不經過高溫的加熱製程而固化,且具有優異的黏接性(黏著力),對耐熱性差的被黏接體也能使用的UV固化型組成物。
[表1]
  實施例1 比較例1 比較例2 參考例1
組成 (A-1)固體狀橡膠成分 (A-1-1)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90 100 - 90
(A-2)液狀橡膠成分 (A-2-1)苯乙烯・丁二烯無規共聚物 10 - 100 10
(B)光聚合引發劑 (B-1)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 1 1 1 -
(B')包含有機過氧化物的自由基引發劑 (B'-1)過氧化雙異苯丙基 - - - 0.05
(C)交聯劑 (C-1)二新戊四醇聚丙烯酸酯 5 5 5 5
測定・評價 結果 黏接劑層厚度(微米) 100 100 100 100
凝膠分率(%) 69.2 72.8 5.0 74.4
90度剝離力(N/inch 基材:PET(50微米)) 5.1 1.1 - -
機械強度 切斷時拉伸強度(MPa) 4.4 4.6 - 5.3
切斷時伸長(%) 670 700 - 440
表2中顯示下述結果:作為實施例1的液狀橡膠成分的(A-2-1)苯乙烯・丁二烯無規共聚物的替代,使用了為改性橡膠的(A-2-2)馬來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實施例2)、(A-2-3)馬來酸酐改性丁二烯橡膠(實施例3)、(A-2-4)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A-2-2的水開環品)(實施例4)及(A-2-5)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A-2-2的乙醇開環品)(實施例5)。知道了實施例2、3、4及5與實施例1相比,黏接力係進一步提高。認為實施例2至5也含有液狀橡膠成分,因此與僅含有固體狀橡膠成分的比較例1相比UV固化型組成物的流動性係提高,UV固化型組成物也進入被黏接體的凹部,得到了錨固效果。
然後推測,在使用了引入了官能基的改性液狀橡膠成分的實施例2至5中,起因於改性液狀橡膠成分中的官能基與被黏接體表面的極性官能基的相互作用而黏接力進一步提高。特別是由於使用了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的實施例4及5的90度剝離力高,因此引入了羧基的改性橡膠特別有效。需要說明的是,也確認到,實施例2與實施例3都是使用了馬來酸酐改性的液狀橡膠的例子,但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都是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的實施例2的90度剝離力、切斷時拉伸強度及切斷時伸長係顯示出更良好的結果。
[表2]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UV固化型組成物 (A-1)固體狀橡膠成分 (A-1-1)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90 90 90 90 90 90 90 - -
(A-1-2)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 - - - - - - 90 -
(A-1-3)丁二烯橡膠 - - - - - - - - 90
(A-2)液狀橡膠成分 (A-2-1)苯乙烯・丁二烯無規共聚物 10 - - - - - - - -
(A-2-2)馬來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 10 - - - 10 10 10 10
(A-2-3)馬來酸酐改性丁二烯橡膠 - - 10 - - - - - -
(A-2-4)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 - - 10 - - - - -
(A-2-5)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 - - - 10 - - - -
(B) 光聚合引發劑 (B-1)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 1 1 1 1 1 1 1 1 1
(C) 交聯劑 (C-1)二新戊四醇聚丙烯酸酯 5 5 5 5 5 5 5 5 5
測定・評價結果 黏接劑層厚度(微米) 100 100 100 100 100 50 25 50 50
凝膠分率(%) 69.2 72.4 70.8 63.7 62.5 78.1 83.9 87.4 87.0
90度剝離力(N/inch 基材:PET(50微米)) 5.1 11.1 7.4 28.1 18.9 10.5 6.5 6.8 11.1
機械強度 切斷時拉伸強度(MPa) 4.4 3.9 3.4 3.0 3.1 4.1 4.1 6.0 2.9
切斷時伸長(%) 670 470 400 430 490 370 330 360 540
除了變更實施例2的黏接劑層的厚度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調製UV固化型片材及固化物,作為實施例6及實施例7。下面敘述評價結果。
作為實施例6的固體狀橡膠成分的(A-1-1)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的代替,使用(A-1-2)苯乙烯丁二烯橡膠或(A-1-3)丁二烯橡膠,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調製UV固化型片材及固化物,分別作為實施例8及實施例9。經由上述UV固化型片材及固化物的評價結果,確認了即使使用上述固體狀橡膠成分也可以得到本發明之效果。
另外,作為實施例2的改性液狀橡膠成分的(A-2-2)馬來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的代替,分別使用(A-2-6)馬來酸酐改性異戊二烯橡膠、(A-2-7)羧基改性異戊二烯橡膠、(A-2-8)環氧基改性丁二烯橡膠及(A-2-9)羥基改性丁二烯橡膠,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調製了UV固化型片材及固化物。雖然表中沒有記載,但經由上述固化型片材及固化物的評價結果,確認了即使使用上述液狀橡膠成分也可以得到本發明之效果。
進一步,雖然表中沒有記載,但確認到添加了作為增黏劑的(D-1)芳香族改性萜烯樹脂或(D-2)烷基酚改性二甲苯樹脂的構成也可以得到本發明之效果。
作為參考例1的液狀橡膠成分的(A-2-1)苯乙烯・丁二烯無規共聚物的代替,使用了為改性橡膠的(A-2-2)馬來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除此以外,與參考例1同樣地調製熱固化型片材及固化物,作為參考例2。使用參考例2的塗佈液,將乾燥時的黏接劑層的厚度分別調製為50微米(參考例3)及25微米(參考例4)而得到固化物。圖1中顯示上述的實施例(實施例2、6及7)與參考例(參考例2至4)的厚度與切斷時拉伸強度的關係。根據圖1確認到,參考例之固化物係隨著厚度變薄,切斷時拉伸強度降低,與此相對,實施例之固化物係不依賴於厚度,可以得到一定的切斷時拉伸強度。具體地,厚度係100微米時,參考例2之固化物的切斷時拉伸強度係5.3MPa。但是,隨著厚度從50微米(參考例3)及25微米(參考例4)變薄,切斷時拉伸強度係顯著減少。與此相對,知道了實施例2、6及7之固化物在厚度為25微米至100微米的範圍內,係不依賴於厚度,切斷時拉伸強度大致維持在4MPa。根據以上的結果確認到,本發明可以得到在厚度為25微米至100微米中,固化物的切斷時拉伸強度係3.5MPa以上的UV固化型片材。
認為本發明即使薄也可以得到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之固化物的理由如下。在熱固化型樹脂中,如參考例3至4所示,若片材的厚度變薄則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的熱對流的影響係變得顯著。其結果是,例如,液狀橡膠成分聚集而結晶化等,局部產生不均勻的地方,容易以此為起點產生斷裂。另一方面,認為在UV固化型的實施例2、6及7中,由於UV照射時的熱量少,難以發生片內的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的熱對流,難以產生局部的不均勻的地方,因此即使薄也可以得到切斷時拉伸強度的高的片材。
變更實施例2的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的比率,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調製UV固化型組成物及UV固化型片材,作為實施例10至13。液狀橡膠成分的含量係相對於具有二烯骨架的橡膠成分的總量分別為5質量%(實施例10)、30質量%(實施例11)、50質量%(實施例12)及70質量%(實施例13)。表3中顯示評價所得到之固化物的凝膠分率與90度剝離力的結果。作為比較,也顯示比較例1的結果。全部的實施例顯示出高黏接性,確認到含有固體狀橡膠成分與液狀橡膠成分作為具有二烯骨架的橡膠成分的本發明之效果。另外,知道了在本實施例中,伴隨液狀橡膠成分的含量的増加,90度剝離力上升,液狀橡膠成分含量在30質量%附近最大,之後,隨著液狀橡膠成分的上升而減少。
[表3]
  比較例1 實施例10 實施例2 實施例11 實施例12 實施例13
UV固化型 組成物 (A-1)固體狀橡膠成分 (A-1-1)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100 95 90 70 50 30
(A-2)液狀橡膠成分 (A-2-2)馬來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0 5 10 30 50 70
(B)光聚合引發劑 (B-1)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 1 1 1 1 1 1
(C)交聯劑 (C-1)二新戊四醇聚丙烯酸酯 5 5 5 5 5 5
測定・評價 結果 黏接劑層厚度(微米)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凝膠分率(%) 72.8 72.7 72.4 61.5 64.5 63.1
90度剝離力(N/inch 基材:PET(50微米)) 1.1 9.0 11.1 25.6 15.0 5.1
將光聚合引發劑從(B-1)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變更為(B-2)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調製UV固化型組成物及UV固化型片材並在表4中顯示評價的結果 (實施例14)。根據上述結果,確認到,即使使用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作為光聚合引發劑也顯示優異的黏接性與機械強度,可以得到本發明之效果。
將交聯劑變更為(C-1)二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C-2)芳香族聚酯丙烯酸酯(實施例15)及(C-3)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實施例16),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4同樣之方法調製UV固化型組成物及UV固化型片材並在表4中顯示評價的結果。根據上述結果,知道了即使使用實施例14、實施例15、及實施例16的任意的交聯劑,黏接性提高、且可以得到優異的機械強度。
根據表中的結果確認到,若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為2以上,則可以得到優異的黏接性。然後知道了,雖然表中沒有記載,藉由使用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到15為止的交聯劑,可以得到更優異的黏接性。
[表4]
  實施例14 實施例15 實施例16
UV固化型組成物 (A-1)固體狀橡膠成分 (A-1-1)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90 90 90
(A-2)液狀橡膠成分 (A-2-2)馬來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10 10 10
(B)光聚合引發劑 (B-2)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 1 1 1
(C)交聯劑 (C-1)二新戊四醇聚丙烯酸酯(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6) 5 - -
(C-2)芳香族聚酯丙烯酸酯(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2) - 5 -
(C-3)胺基甲酸酯丙烯縮酯(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10) - - 5
測定・評價結果 黏接劑層厚度(微米) 100 100 100
凝膠分率(%) 63.1 79.4 71.8
90度剝離力(N/inch 基材:PET(50微米)) 12.3 10.4 9.8
機械強度 切斷時拉伸強度(MPa) 3.0 3.2 3.1
切斷時伸長(%) 440 610 590
圖1係顯示實施例與參考例的試料的厚度與拉伸破壞應力的關係的圖。

Claims (12)

  1. 一種UV固化型組成物,其係含有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光聚合引發劑與交聯劑的UV固化型組成物,其中該具有二烯骨架之橡膠成分係含有在25℃為固體狀之橡膠成分與在25℃為液狀之橡膠成分,但在25℃為固體狀之橡膠成分係排除具有經延長之鏈長度的丁二烯聚合物,該固體狀橡膠成分或液狀橡膠成分的至少一者係含有改性橡膠,該改性橡膠係為被選自羧基、酸酐基、胺基、烷氧基甲矽烷基及羥基的至少一者改性了的橡膠,以及該交聯劑為乙烯性不飽和基的數目為2至15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UV固化型組成物,其中該改性橡膠含有選自改性丁二烯橡膠、改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及改性異戊二烯橡膠的至少一者。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UV固化型組成物,其中該改性橡膠係在25℃為液狀之橡膠成分。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UV固化型組成物,其中該液狀橡膠的配合量係相對於橡膠成分的總量以質量比計為3至50%的範圍。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UV固化型組成物,其中作為該固體狀之橡膠成分,係含有選自丁二烯橡膠及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的至少一者。
  6. 一種具有黏接劑層的UV固化型片材,其由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UV固化型組成物所形成。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UV固化型片材,其中該黏接劑層的厚度係5至200微米。
  8. 一種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UV固化型組成物之固化物。
  9. 一種如請求項6所述之UV固化型片材之固化物。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固化物,其中其凝膠分率係50%以上。
  11. 如請求項6所述之UV固化型片材,其中在室溫下藉由高壓水銀燈,照射累積光量為1600mJ/cm2(毫焦耳/平方公分)的UV後的基於JISK-6854的90度剝離力係4N/inch(牛頓/英吋)以上。
  12. 一種UV固化型片材,其係具有由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UV固化型組成物所形成的黏接劑層的UV固化型片材,其中在室溫下藉由高壓水銀燈照射累積光量為1600mJ/cm2的UV後的基於JISK-6251的切斷時拉伸強度係在25 微米至50微米的片材厚度的範圍內為3.5MPa(百萬帕)以上。
TW109133486A 2019-09-27 2020-09-26 Uv固化型組成物及使用了其的uv固化型片材 TWI8230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7651 2019-09-27
JP2019177651 2019-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0652A TW202120652A (zh) 2021-06-01
TWI823026B true TWI823026B (zh) 2023-11-21

Family

ID=75164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3486A TWI823026B (zh) 2019-09-27 2020-09-26 Uv固化型組成物及使用了其的uv固化型片材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5144A1 (zh)
JP (1) JP7282191B2 (zh)
KR (1) KR102604665B1 (zh)
CN (1) CN114450373A (zh)
TW (1) TWI823026B (zh)
WO (1) WO2021060446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1078A (zh) * 2014-04-04 2014-07-09 深圳市库泰克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贴合用高透光率的紫外线固化胶粘剂
CN104449419A (zh) * 2014-12-05 2015-03-25 烟台泰盛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环氧化聚丁二烯树脂的紫外-热双重固化光学胶粘剂
TW201925406A (zh) * 2017-11-29 2019-07-0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層及黏著片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2231A (en) * 1978-10-26 1979-05-01 Shell Oil Company Radiation cured polydiene based polymer composition
JP2516183B2 (ja) * 1986-02-14 1996-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パタ―ン形成方法
JP4787397B2 (ja) * 2000-08-28 2011-10-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テープもしくはシート
JPWO2007091476A1 (ja) 2006-02-09 2009-07-02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サンドブラスト用レジスト材料
JP2010115792A (ja) 2008-11-11 2010-05-27 Asahi Kasei E-Materials Corp レーザー彫刻用円筒状印刷原版の製造方法
JP2010150432A (ja) 2008-12-25 2010-07-0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マスキング用剥離性粘着テープ
JP2010180370A (ja) 2009-02-09 2010-08-19 Lintec Corp 架橋ゴムの製造方法
JP5717320B2 (ja) * 2009-03-12 2015-05-1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再剥離型粘着シート
WO2014084351A1 (ja) 2012-11-30 2014-06-0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接着剤組成物、接着シート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JP6654437B2 (ja) * 2016-01-14 2020-02-26 アイカ工業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防湿絶縁コート剤組成物
JP6709103B2 (ja) 2016-04-21 2020-06-10 ソマール株式会社 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接着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1078A (zh) * 2014-04-04 2014-07-09 深圳市库泰克电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贴合用高透光率的紫外线固化胶粘剂
CN104449419A (zh) * 2014-12-05 2015-03-25 烟台泰盛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环氧化聚丁二烯树脂的紫外-热双重固化光学胶粘剂
TW201925406A (zh) * 2017-11-29 2019-07-0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層及黏著片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60446A1 (ja) 2021-04-01
US20220325144A1 (en) 2022-10-13
JP7282191B2 (ja) 2023-05-26
TW202120652A (zh) 2021-06-01
JPWO2021060446A1 (zh) 2021-04-01
CN114450373A (zh) 2022-05-06
KR20220070231A (ko) 2022-05-30
KR102604665B1 (ko)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0546B (zh) A gas barrier adhesive sheet,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an optical element
TWI307354B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product
JP7076217B2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671381B (zh) 耐熱性黏著薄片及機能性薄膜之製造方法
JP6943726B2 (ja)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光学部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2253710B1 (ko) 광학 필름용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제층, 광학 부재 및 화상표시장치
WO2012108348A1 (ja) 粘接着剤
TWI786232B (zh) 溫度敏感性黏著片及積層體
TW202219221A (zh) 黏著劑組合物、密封片及密封體
TWI695872B (zh) 樹脂膜形成用薄片、及樹脂膜形成用複合薄片
JP6619525B2 (ja) 光学用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この硬化物を含む光学用粘着層
TWI543823B (zh) A coating method of a coating liquid, a coat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ating material
JP7001000B2 (ja) 粘着剤層及び積層体
TWI823026B (zh) Uv固化型組成物及使用了其的uv固化型片材
JP2005239830A (ja) 熱硬化型粘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熱硬化型粘接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CN108368407B (zh) 可固化的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由其制造的粘合带和产品
WO2016111286A1 (ja) 加飾物品および加飾用積層体
JP2017193658A (ja) 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接着シート
WO2019065268A1 (ja) 硬化性接合材を含む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KR102670434B1 (ko) Uv경화형 수지 조성물 및 uv경화형 시트
TW202120651A (zh) Uv固化型樹脂組成物及uv固化型片材
JP2009109532A (ja) 光学機能部材一体型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265508A (ja) 紫外線硬化型ホットメルト組成物
JP7111260B2 (ja) 感熱接着シート及び感熱接着シートを貼合した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23188314A1 (ja) エネルギー線架橋性粘着剤組成物、架橋粘着剤及び粘着シート、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