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0876B - 顯示裝置及檢測其之檢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檢測其之檢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0876B
TWI820876B TW111131664A TW111131664A TWI820876B TW I820876 B TWI820876 B TW I820876B TW 111131664 A TW111131664 A TW 111131664A TW 111131664 A TW111131664 A TW 111131664A TW I820876 B TWI820876 B TW I8208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an line
display device
line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lin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1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09692A (zh
Inventor
陳淑嫣
童騰賦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31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0876B/zh
Priority to CN202211557401.8A priority patent/CN115938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0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087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9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969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顯示裝置包括數個轉接墊、數條第一掃描線段、數條第二掃描線段、數條資料線、數條選擇線、連接線及靜電防護件。各第一掃描線段沿第一軸向連接於對應之轉接墊。各第二掃描線段自對應之轉接墊沿一第二軸向延伸。此些數條資料線沿第一軸向延伸。此些選擇線沿第一軸向延伸且與此些第一掃描線段斷開。連接線連接此些選擇線。靜電防護件電性連接於連接線。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及檢測其之檢測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及檢測其之檢測方法。
電子紙顯示器(Electronic Paper Displays,EPD)具有許多優點,例如,不需要背光源、顯示畫面質感接近一般紙張、省電、重量輕等優點。然而,在輕薄短小的趨勢下,電子紙顯示器的線路設計得很密集,因此容易發生線路缺陷(如,短路)問題,因此,如何檢出線路缺陷是本技術領域業者努力目標之一。
本發明實施例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及檢測其之檢測方法,可改善前述習知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括數個轉接墊、數條第一掃描線段、數條第二掃描線段、數條資料線、數個薄膜電晶體、數條選擇線、一連接線及一第一靜電防護件。各第一掃描線段沿一第一軸向連接於對應之轉接墊。各第二掃描線段自對應之轉接墊沿一第二軸向延伸。此些數條資料 線沿第一軸向延伸。各薄膜電晶體連接對應之資料線與第二掃描線段。此些選擇線沿第一軸向延伸且與此些第一掃描線段斷開。連接線連接此些選擇線。第一靜電防護件電性連接於連接線。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檢測顯示裝置之檢測方法。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括數個轉接墊、數條第一掃描線段、數條第二掃描線段、數條資料線、數個薄膜電晶體、數條選擇線、一連接線及一第一靜電防護件,各第一掃描線段沿一第一軸向連接於對應之轉接墊,各第二掃描線段自對應之轉接墊沿一第二軸向延伸,此些資料線沿第一軸向延伸,各薄膜電晶體連接對應之資料線與第二掃描線段,此些選擇線沿第一軸向延伸且與此些第一掃描線段斷開,連接線連接此些選擇線,而第一靜電防護件電性連接於連接線;一檢測裝置輸出一開啟訊號給連接線;檢測裝置輸出一第一導通訊號給此些第一掃描線段之一第一受測者;檢測裝置輸出一第二導通訊號給此些資料線之一第二受測者;以及,基於耦接第一受測者與第二受測者之薄膜電晶體之截止,檢測裝置產生一缺陷檢測訊號。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10:檢測裝置
11:檢測電路
100,200:顯示裝置
105:基板
105A:顯示區
105B:非顯示區
105B1:第一區段
105B2:第二區段
105B3:第三區段
105B4:第四區段
110:轉接墊
120:第一掃描線段
130:第二掃描線段
135:薄膜電晶體
140:資料線
150:選擇線
155:共同電極
160:連接線
161A:第一線段
161B:第二線段
161B1:第一子線段
161B2:第二子線段
161C:第三線段
161D:第四線段
170A:第一靜電防護件
170B:第二靜電防護件
180:電路板
C1:第一轉角
C2:第二轉角
LCOM:共同電極檢測線路
LG1:第一掃描線檢測線路
LG2:第二掃描線檢測線路
LD1:第一資料線檢測線路
LD2:第二資料線檢測線路
LEE:開關線路
PX:畫素區
SE:開啟訊號
S11,S21,S32,S42:導通訊號
S12,S22,S31,S41:截止訊號
S5:缺陷檢測訊號
T1:第一測試訊號
T2:第二測試訊號
T3:第三測試訊號
T4:第四測試訊號
X:第二軸向
Y:第一軸向
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俯視圖。
第2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俯視圖。
第3圖繪示檢測第2圖之顯示裝置的測試訊號圖。
第4圖繪示檢測第2圖之顯示裝置的檢測方法流程圖。
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或”耦合”係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這裡使用的術語僅僅是為了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內容清楚地指示,否則單數形式”一”、”一個”和”該”旨在包括複數形式,包括”至少一個”。”或”表示”及/或”。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所列項目的任何和所有組合。還應當理解,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時,術語”包括”及/或”包括”指定所述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的存在及/或部件,但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它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此外,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頂部”的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如圖所示。應當理解,相對術語旨在包括除了圖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裝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的”下”側的元件將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側。因此,示例性術語”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決於附圖的特定取向。類似地,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將被定向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術語”下面”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
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確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範圍內的平均值,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和與測量相關的誤差的特定數量(即,測量系統的限制)。例如,”約”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內,或±30%、±20%、±10%、±5%內。再者,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可依光學性質、蝕刻性質或其它性質,來選擇較可接受的偏差範圍或標準偏差,而可不用一個標準偏差適用全部性質。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和本發明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含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度正式的意義,除非本文中明確地這樣定義。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00的俯視圖。顯示裝置100包括基板105、數個轉接墊(Transfer Data Pad,TDP)110、數條第一掃描線段120、數條第二掃描線段130、數個薄膜電晶體(Thin-Film Transistor,TFT)135、數條資料線140、數條選擇線150、至少一共同電極155、連接線160、第一靜電防護件170A、第二靜電防護件170B及電路板180。各第一掃描線段120段沿第一軸向Y連接於對應之轉接墊110。各第二掃描線段130自對應之轉接墊110沿第二軸向X延伸。此些資料線140沿第一軸向Y延伸。各薄膜電晶體135連接對應之資料線140與第二掃描線段130。此些選擇線150沿第一軸向Y延伸且與此些第一掃描線段120斷開。連接線160連接此些選擇線150。在一缺陷檢測(容後描述)中,藉由連接線160連接選擇線150,可檢測出選擇線150之鄰近線路的缺陷,例如,可檢測出與選擇線150短路(導通)的線路缺陷。
如第1圖所示,基板105例如是透光基板,其材質例如是玻璃或其它透光材質。基板105具有顯示區105A及非顯示區105B。顯示區105A例如是主動區,而非顯示區105B例如是非主動區。非顯示區105B為基板105之邊緣區,其連接基板105的外側面。非顯示區105B環繞顯示區105A的至少一側,例如,非顯示區105B環繞整個顯示區105A。此些轉接墊110、此些第一掃描線段120、此些第二掃描線段130、此些資料線140及此些選擇線150 配置於顯示區105A,而連接線160及第一靜電防護件170A及第二靜電防護件170B配置於非顯示區105B。
如第1圖所示,非顯示區105B具有相對之第一區段105B1與第二區段105B2以及相對之第三區段105B3與第四區段105B4,其中第三區段105B3與第四區段105B4連接第一區段105B1與第二區段105B2。第一區段105B1、第二區段105B2、第三區段105B3與第四區段105B4連接成一封閉環形,封閉地環繞顯示區105A。
如第1圖所示,此些轉接墊110可沿顯示裝置100之對角線排列。轉接墊110耦接對應之第一掃描線段120與第二掃描線段130,以將沿Y軸向傳輸的訊號(透過第一掃描線段120)轉成沿X軸向傳輸的訊號(透過第二掃描線段130)。透過轉接墊110的之訊號轉接設計,可減少基板105之二側非顯示區(例如,第三區段105B3及第四區段105B4)的寬度,使顯示裝置100具備「二邊窄邊框」的技術效果。
如第1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掃描線段120、第二掃描線段130與資料線140定義數個畫素區PX。在另一實施例中,可採用其它方式定義畫素區PX,不限於需使用資料線與掃描線。
如第1圖所示,所有選擇線150之至少一者耦接於連接線160。選擇線150為浮接(floating)狀態,例如,選擇線150與 轉接墊110物理性地斷開,且選擇線150也不與第一掃描線段120、第二掃描線段130、資料線140及共同電極155電性連接。
如第1圖所示,各共同電極155位於對應之畫素區PX且彼此電性耦接。共同電極155可提供畫素區PX一參考電位,以做為穩壓用途。
此外,前述第一掃描線段120、第二掃描線段130、資料線140、選擇線150及共同電極155可為不同層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掃描線段120、資料線140、選擇線150及共同電極155例如是同一層結構(同一道製程),而第二掃描線段130為另一層結構(另一道製程)。分別位於不同層之第二掃描線段130與第一掃描線段120透過轉接墊110電性連接,其中轉接墊110例如是二層結構之間的絕緣層之導通孔(conductive via),其連接二層結構。
如第1圖所示,連接線160並聯此些選擇線150。連接線160配置於非顯示區105B。舉例來說,連接線160包括相對配置之第一線段161A與第二線段161B以及相對配置之第三線段161C與第四線段161D,其中第三線段161C與第四線段161D連接第一線段161A與第二線段161B。連接線160配置於非顯示區105B之第一區段105B1、第二區段105B2、第三區段105B3與第四區段105B4。例如,第一線段161A、第二線段161B、第三線段161C及第四線段161D分別配置於非顯示區105B之第一區段105B1、第二區段105B2、第三區段105B3及第四區段105B4。此 外,第二線段161B包括第一子線段161B1及第二子線段161B2,第一子線段161B1與第二子線段161B2分別連接於第三線段161C與第四線段161D。
如第1圖所示,第一靜電防護件170A電性連接於連接線160,以防止靜電傷害基板105上的電子元件/或線路。第一靜電防護件170A對應基板105之第一轉角C1配置,第一轉角C1例如是第一區段105B1與第三區段105B3之連接處。此外,第一靜電防護件170A例如是二極體、瞬態抑製二極體陣列(TVS Array),或其它能阻隔或疏導靜電的電子元件。第一靜電防護件170A具有一電子通道寬度及一電子通道長度,其中電子通道寬度與電子通道長度的比值愈大,可疏導電壓值愈大的靜電。
如第1圖所示,第二靜電防護件170B電性連接於連接線160,以防止靜電傷害基板105上的電子元件/或線路。第二靜電防護件170B對應基板105之第二轉角C2配置,第二轉角C2例如是第一區段105B1與第四區段105B4之連接處。此外,第二靜電防護件170B例如是二極體、瞬態抑製二極體陣列,或其它能阻隔或疏導靜電的電子元件。
藉由二個靜電防護件,可擴大顯示裝置100的靜電防護範圍。在另一實施例中,靜電防護件的數量可以是三個或更多,其配置在非顯示區105B的不同位置或不同轉角。在另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也可省略第一靜電防護件170A與第二靜電防護件170B之一者以及選擇性省略對應之連接線路。舉例來說,若省 略第二靜電防護件170B,可一併選擇性省略第四線段161D及第二子線段161B2。
如第1圖所示,電路板180例如是軟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然此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實施例。電路板180電性連接於基板105。例如,前述資料線140及第一掃描線段120可延伸至第二區段105B2,並耦接於電路板180。此外,第二線段161B可電性連接於電路板180。例如,第二線段161B之第一子線段161B1可從第三區段105B3延伸至電路板180,且第二線段161B之第二子線段161B2可從第四區段105B4延伸至電路板180,以電性連接於電路板180。
請參照第2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200的俯視圖。顯示裝置200包括基板105、數個轉接墊110、數條第一掃描線段120、數條第二掃描線段130、數條資料線140、數條選擇線150、連接線160、第一靜電防護件170A及第二靜電防護件170B。顯示裝置200具有與前述顯示裝置100相同或相似特徵,不同處在於,顯示裝置200可省略電路板180。在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係切割(單一化)前的顯示面板,此階段尚未組裝電路板180。在檢測完成後,可單一化顯示面板,然後組裝電路板180,以形成如第1圖所示之顯示裝置100。
如第2圖所示,顯示裝置200與一檢測裝置10連接。檢測裝置10例如是畫素電位光學感測系統(Voltage Imaging Optical Subsystem,VIOS),然此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實施例。檢 測裝置10包括數條檢測線路及檢測電路11,其中此些檢測線路可形成於基板105上且例如包含共同電極檢測線路LCOM、第一掃描線檢測線路LG1、第二掃描線檢測線路LG2、第一資料線檢測線路LD1、第二資料線檢測線路LD2及開關線路LEE。在切割後,共同電極檢測線路LCOM、第一掃描線檢測線路LG1、第二掃描線檢測線路LG2、第一資料線檢測線路LD1、第二資料線檢測線路LD2與開關線路LEE在切割後自顯示裝置200移除。
如第2圖所示,共同電極檢測線路LCOM電性連接於共同電極155,第一掃描線檢測線路LG1電性連接於此些第一掃描線段120之一者或一些(例如,第2n條第一掃描線段120,n為等於或大於1的正整數)、第二掃描線檢測線路LG2電性連接於此些第一掃描線段120之另一者或另一些(例如,第(2n-1)條第一掃描線段120)、第一資料線檢測線路LD1電性連接於此些資料線140之一者或一些(例如,第2n條資料線140)、第二資料線檢測線路LD2電性連接於之另一者或另一些(例如,第(2n-1)條資料線140)且開關線路LEE電性連接於連接線160。檢測電路11可提供檢測訊號給此些檢測線路,並透過觀察顯示裝置200之薄膜電晶體135之導通狀態,判斷線路缺陷是否發生。
如第2圖所示,顯示裝置200之第一掃描線段120、資料線140及連接線160可延伸至開關線路LEE,且開關線路LEE連接第一掃描線檢測線路LG1、第二掃描線檢測線路LG2、第一資料線檢測線路LD1及第二資料線檢測線路LD2,以做為此些線路與顯 示裝置200之間訊號傳輸的開關。在一實施例中,開關線路LEE也可稱為GGTFT。
如第2圖所示,開關線路LEE可做為顯示裝置200與檢測線路(例如,第一掃描線檢測線路LG1、第二掃描線檢測線路LG2、第一資料線檢測線路LD1及第二資料線檢測線路LD2)之間的傳輸通道的開關。當檢測電路11輸出開啟訊號(如,高位準電壓)給開關線路LEE,可導通顯示裝置200與檢測線路之間的傳輸通道。當檢測電路11輸出關閉訊號(如,低位準電壓)給開關線路LEE,可關閉顯示裝置200與檢測線路之間的傳輸通道。當檢測線路缺陷時,檢測電路11可輸出開啟訊號給開關線路LEE及輸出參考訊號(如,低位準電壓)給共同電極檢測線路LCOM,且針對欲導通(開啟)之薄膜電晶體,輸出導通訊號(如,高位準電壓)給對應之第一掃描線段120與資料線140,以導通對應之薄膜電晶體,並依據薄膜電晶體導通與否,判斷線路缺陷是否發生。
以下係以第3~4圖進一步說明顯示裝置200的檢測方法。第3圖繪示檢測第2圖之顯示裝置200的測試訊號圖,而第4圖繪示檢測第2圖之顯示裝置200的檢測方法流程圖。
在步驟S110中,提供如第2圖所示之顯示裝置200。
在步驟S120中,請同時參照第2~4圖,檢測電路11輸出開啟訊號SE給顯示裝置200之連接線160。開啟訊號SE例如是高位準電壓,其例如是透過開關線路LEE傳輸給連接線160。當開關線路LEE接收到開啟訊號SE,開關線路LEE導通顯示裝置200與 檢測線路之間的傳輸通道,使檢測電路11所產生的訊號可透過開關線路LEE傳輸至顯示裝置200。此外,檢測電路11輸出參考訊號SC(如,低位準電壓)給共同電極155。參考訊號SC透過共同電極檢測線路LCOM傳輸給共同電極155。
在步驟S130中,請同時參照第2~4圖,檢測電路11輸出第一導通訊號S11給此些第一掃描線段120之第一受測者。第一導通訊號S11例如是高位準電壓。第一受測者例如是與第一掃描線檢測線路LG1耦接之第一掃描線段120,第一導通訊號S11透過第一掃描線檢測線路LG1傳輸給第一受測者。
此外,檢測電路11可輸出第一截止訊號S31給第一截止者。第一截止訊號S31例如是低位準電壓。第一截止者為第一受測以外之第一掃描線段120。第一截止訊號S31可透過第二掃描線檢測線路LG2傳輸給第一截止者。
在步驟S140中,請同時參照第2~4圖,檢測電路11輸出第二導通訊號S21給此些資料線140之第二受測者。第二導通訊號S21例如是高位準電壓。第二受測者例如是與第一資料線檢測線路LD1耦接之資料線140,第二導通訊號S21透過第一資料線檢測線路LD1傳輸給第二受測者。
此外,檢測電路11可輸出第二截止訊號S41給第二截止者。第二截止訊號S41例如是低位準電壓。第二截止者為第二受測以外之資料線140。第二截止訊號S41可透過第二資料線檢測線路LD2傳輸給第二截止者。
在步驟S150中,基於耦接第一受測者與第二受測者之薄膜電晶體135之截止,檢測裝置10產生缺陷檢測訊號S5。詳言之,基於第一受測者與第二受測者的導通,耦接第一受測者與第二受測者之薄膜電晶體135應當要導通方屬正常狀態。然若耦接第一受測者與第二受測者之薄膜電晶體135截止,表示線路異常,例如,至少一選擇線150與同層之鄰近線路,例如處於低電位(例如,接收到截止訊號)之共同電極155、處於低電位(例如,接收到截止訊號)之資料線140與處於低電位(例如,接收到截止訊號)之第一掃描線段120中至少一者短路,因此開關線路LEE之電位被迫降低至低電位(開關線路LEE關閉),致使顯示裝置200之應當導通之薄膜電晶體135被迫截止,此屬於異常狀態。檢測裝置10據以產生缺陷檢測訊號S5,以提示測試人員此一異常。
此外,檢測裝置10可模擬薄膜電晶體135之導通或截止,讓檢測人員或檢測機台易於判斷缺陷是否發生。進一步舉例來說,檢測裝置10更包含一模擬面板(未繪示),其可配置在顯示裝置200的正上方。前述模擬面板包含數個畫素區,其在位置上對應顯示裝置200的畫素區PX。前述模擬面板之各畫素區包含液晶,基於下方的薄膜電晶體135之導通,液晶狀態改變而使光線透過(發光)。反之,基於下方的薄膜電晶體135之截止,液晶狀態改變而阻止光線透過(不發光)。因此,透過判斷模擬面板之畫素區的亮或暗狀態,檢測人員或檢測機台可判斷對應之薄膜電晶體135的導通或截止狀態。
此外,如第3圖所示,第一測試訊號T1包含第一導通訊號S11及截止訊號S12(低位準電壓),第二測試訊號T2包含第二導通訊號S21及截止訊號S22(低位準電壓),第三測試訊號T3包含第一截止訊號S31及導通訊號S32(高位準電壓),而第四測試訊號T4包含第二截止訊號S41及導通訊號S42(高位準電壓)。第一測試訊號T1透過第一掃描線檢測線路LG1傳輸給顯示裝置200,第二測試訊號T2透過第二掃描線檢測線路LG2傳輸給顯示裝置200,第三測試訊號T3透過第一資料線檢測線路LD1傳輸給顯示裝置200,而第四測試訊號T4透過第二資料線檢測線路LD2傳輸給顯示裝置200。只要適當設計開啟訊號SE之高位準電壓及低位準電壓之時序及/或時間長度、第二測試訊號T2之高位準電壓及低位準電壓之時序及/或時間長度、第三測試訊號T3之高位準電壓及低位準電壓之時序及/或時間長度及第四測試訊號T4之高位準電壓及低位準電壓之時序及/或時間長度,可於一測試時點導通所有薄膜電晶體之任一者或任一些且截止所有薄膜電晶體之另一者或另一些。
綜上,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及檢測其之檢測方法。顯示裝置包括數條選擇線,其透過一連接線連接。如此,在一線路缺陷檢測中,可檢測出選擇線之一鄰近線路(例如,與選擇線同層之鄰近線路)的缺陷,例如,可檢測出與選擇線短路(導通)的線路。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 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顯示裝置
105:基板
105A:顯示區
105B:非顯示區
105B1:第一區段
105B2:第二區段
105B3:第三區段
105B4:第四區段
110:轉接墊
120:第一掃描線段
130:第二掃描線段
135:薄膜電晶體
140:資料線
150:選擇線
155:共同電極
160:連接線
161A:第一線段
161B:第二線段
161B1:第一子線段
161B2:第二子線段
161C:第三線段
161D:第四線段
170A:第一靜電防護件
170B:第二靜電防護件
180:電路板
C1:第一轉角
C2:第二轉角
PX:畫素區
Y:第一軸向
X:第二軸向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複數個轉接墊;複數條第一掃描線段,各該第一掃描線段沿一第一軸向連接於對應之該轉接墊;複數條第二掃描線段,各該第二掃描線段自對應之該轉接墊沿一第二軸向延伸;複數條資料線,沿該第一軸向延伸;複數個薄膜電晶體,各該薄膜電晶體連接對應之該資料線與該第二掃描線段;複數條選擇線,沿該第一軸向延伸且與該些第一掃描線段斷開;一連接線,連接該些選擇線;以及一第一靜電防護件,電性連接於該連接線。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基板,具有一顯示區及一非顯示區;其中,該些轉接墊、該些第一掃描線段、該些第二掃描線段、該些資料線及該些選擇線配置於該顯示區,而該連接線及該第一靜電防護件配置於該非顯示區。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非顯示區具有相對之一第一區段與一第二區段,該連接線配置於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 一基板;其中,該第一靜電防護件對應該基板之一第一轉角配置。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二靜電防護件,電性連接於該連接線且對應該基板之一第二轉角配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靜電防護件及該第二靜電防護件配置於該顯示裝置之同側。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些轉接墊沿該顯示裝置之一對角線排列。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開關線路,該連接線、該些第一掃描線段及該些資料線連接於該開關線路。
  9. 一種檢測方法,包括:提供一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複數個轉接墊、複數條第一掃描線段、複數條第二掃描線段、複數條資料線、複數個薄膜電晶體、複數條選擇線、一連接線及一第一靜電防護件,各該第一掃描線段沿一第一軸向連接於對應之該轉接墊,各該第二掃描線段自對應之該轉接墊沿一第二軸向延伸,此些資料線沿該第一軸向延伸,各該薄膜電晶體連接對應之該資料線與該第二掃描線段,此些選擇線沿該第一軸向延伸且與該些第一掃描線段斷開,該連接線連接該些選擇線,而該第一靜電防護件電性連接於該連接線;一檢測裝置輸出一開啟訊號給該連接線;該檢測裝置輸出一第一導通訊號給該些第一掃描線段之一第 一受測者;該檢測裝置輸出一第二導通訊號該些資料線之一第二受測者;以及基於耦接該第一受測者與該第二受測者之該薄膜電晶體之截止,該檢測裝置產生一缺陷檢測訊號。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該連接線、該些第一掃描線段及該些資料線連接於一開關線路,且該第一導通訊號及該第二導通訊號透過給該開關線路傳輸給該顯示裝置。
TW111131664A 2022-08-23 2022-08-23 顯示裝置及檢測其之檢測方法 TWI8208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1664A TWI820876B (zh) 2022-08-23 2022-08-23 顯示裝置及檢測其之檢測方法
CN202211557401.8A CN115938252A (zh) 2022-08-23 2022-12-06 显示装置及检测其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1664A TWI820876B (zh) 2022-08-23 2022-08-23 顯示裝置及檢測其之檢測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0876B true TWI820876B (zh) 2023-11-01
TW202409692A TW202409692A (zh) 2024-03-01

Family

ID=86700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1664A TWI820876B (zh) 2022-08-23 2022-08-23 顯示裝置及檢測其之檢測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8252A (zh)
TW (1) TWI82087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917822A (zh) * 2017-10-18 2019-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元件基板
TW202111407A (zh) * 2019-09-12 2021-03-16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US20210398970A1 (en) * 2017-10-23 2021-12-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917822A (zh) * 2017-10-18 2019-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元件基板
US20210398970A1 (en) * 2017-10-23 2021-12-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TW202111407A (zh) * 2019-09-12 2021-03-16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8252A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63017B2 (ja) 表示装置
KR100353955B1 (ko) 신호라인 검사를 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137863B1 (ko) 박막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KR100235477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검사 방법
US10439610B2 (en) Force touch detection circuit, method and display panel
TWI470332B (zh) 顯示面板及其檢測方法
KR20140084632A (ko) 본딩 불량 검출이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3190238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液晶パネルの欠陥検出方法
US1172822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966132B2 (en) Display device
TWI820876B (zh) 顯示裝置及檢測其之檢測方法
US20220109010A1 (en) Array substrate, test method of film layer stress, and display panel
KR101174156B1 (ko) 평판 표시장치
KR20200018695A (ko) 내장형 터치스크린 테스트 회로
TW202409692A (zh) 顯示裝置及檢測其之檢測方法
KR10118601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스위칭소자 리페어방법
JP2010198023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検査方法
KR2016004320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192102B1 (ko) 오토 프루브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패널 검사방법
JPH11119246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23005602A1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母板
US1197163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pection
JP445878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検査方法
US20240087492A1 (en) Display substrate, test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JPH0359534A (ja) 液晶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