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8410B - 多孔吸附器及其製法 - Google Patents

多孔吸附器及其製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8410B
TWI818410B TW111101697A TW111101697A TWI818410B TW I818410 B TWI818410 B TW I818410B TW 111101697 A TW111101697 A TW 111101697A TW 111101697 A TW111101697 A TW 111101697A TW I818410 B TWI818410 B TW I8184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grinding wheel
parts
equal
alkaline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1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7715A (zh
Inventor
陳思涵
陳泰甲
何嘉哲
鄭大偉
Original Assignee
中國砂輪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國砂輪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國砂輪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01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84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7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7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8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8410B/zh

Links

Landscapes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孔吸附器及其製法,所述製法包含:步驟(a):混合一水淬高爐石粉、一煅燒高嶺土、一砂輪修整餘料、一界面活性劑及一液態結合劑,以獲得一漿料;該液態結合劑包含一鹼性溶液或一矽酸膠溶液;及步驟(b):使該漿料進行一成型步驟,以獲得該多孔吸附器;該成型步驟包含靜置成型或燒結成型。所述製法同時具有賦予砂輪修整餘料新應用價值以及減少廢棄物以達到資源永續之功效。

Description

多孔吸附器及其製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附器及其製法,尤指一種多孔吸附器及其製法。
砂輪為一種常見的磨削工具,其結構主要由磨料、結合劑與氣孔所組成,而依據所選用的結合劑種類不同可將砂輪分為陶瓷砂輪、樹脂砂輪以及金屬砂輪等等。以不同黏合劑種類所製得之砂輪具有不同特性,例如陶瓷砂輪具有耐熱性佳、耐化學性佳以及氣孔率大等特性;樹脂砂輪的耐衝擊強度高且富有彈性;金屬砂輪則韌性高、成型性好以及耐磨性佳,因此會根據不同需求與目的選擇合適的砂輪對物體進行研磨、切削以及拋光等加工製程。
一般而言,砂輪之製作係先將磨料顆粒與結合劑均勻混合後,進行初步壓製以及燒結成型以製得一成型體,接著,所述成型體還需經過多階段的修整及研磨等加工,才可製得符合外型、尺寸與品質等需求之砂輪,然而,在前述對所述成型體進行修整、研磨等加工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許多粉塵、邊料以及餘料(一般統稱為砂輪修整餘料),而所述砂輪修整餘料的化學、物理性質基本上極為穩定,若將其視為廢棄物丟棄,不僅未將資源利用最大化而不符合資源再利用的理念,更徒增後續處理廢棄物的成本。
此外,由於砂輪的研磨、切削以及拋光等作用皆是藉由在高速迴轉的過程中,以砂輪表面凸出的無數磨料顆粒連續在物體表面進行切削磨除而達成。因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砂輪會因為磨料之稜角逐漸磨圓或孔隙被碎屑堵塞而形成無鋸齒平面等因素,導致切削能力下降,此時砂輪則需要進行修整及研磨等加工以恢復切削能力,如此則與前述製作砂輪的情況相似,即皆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的砂輪修整餘料。
另一方面,對於廢棄物再利用的相關研究,目前業界已經有將燃煤飛灰或集塵灰等從燃煤電廠或金屬冶煉廠所排出之廢氣中的固體廢棄物應用於製作濾材或吸附器等多孔性材料,以尋求達到資源再利用之目的,然而,所述濾材或吸附器等多孔性材料多用於水中以過濾、淨化水資源,惟燃煤飛灰或集塵灰中可能含有重金屬,若發生重金屬滲漏則容易衍生污染環境與危害人體的風險。
因此,目前仍有待尋找與發展新的技術方案,能夠再次利用前述之砂輪修整餘料而避免直接被丟棄,以降低對環境的衝擊與負擔,進而達到資源再利用與資源永續之目的。
有鑑於現有技術存有的缺陷,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孔吸附器的製作方法,其採用砂輪修整餘料作為多孔吸附器之主體材料,不僅使被視為廢棄物之砂輪修整餘料具有新的價值,也同時可降低砂輪修整餘料被丟棄的數量,且不含有重金屬而可達到資源再利用與資源永續之目的。
為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孔吸附器的製法,其包含以下步驟:步驟(a):混合一水淬高爐石粉(water-quenched blast-furnace slag)、一煅燒高嶺土(calcined kaolin)、一砂輪修整餘料、一界面活性劑以及一液態結合劑,以獲得一漿料;其中,該液態結合劑包含一鹼性溶液或一矽酸膠溶液;以及步驟(b):使該漿料進行一成型步驟,以獲得該多孔吸附器;其中,該成型步驟包含靜置成型或燒結成型。
藉由選用砂輪修整餘料作為主體材料,並同時選用特定組成成分以及特定種類的液態結合劑,即能夠以靜置成型或燒結成型的方式製得具有吸附、過濾及隔熱等多用途且不含重金屬之多孔吸附器,據此,本發明之製法係同時具有賦予砂輪修整餘料新應用價值、減少廢棄物以及降低環境污染風險,進而達到資源再利用與資源永續之功效。具體而言,本發明之多孔吸附器中不含有重金屬係指不含有《危害性物質限制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Directive 2002/95/EC,RoHS)規範中禁止使用的如鉛、鎘、汞或六價鉻等有毒重金屬。
依據本發明,所述水淬高爐石粉係含有鋁矽酸鹽為主要組成成分的礦物,主要化學成份為氧化鈣(CaO)、二氧化矽(SiO 2)與氧化鋁(Al 2O 3)。
依據本發明,所述煅燒高嶺土係高嶺土經過高溫煅燒(約500℃至1700℃)所製得,主要藉由高溫將層狀高嶺土的OH鍵破壞後,以增加其活性。
依據本發明,所述矽酸膠(colloidal silica)溶液包含二氧化矽與水。具體而言,所述矽酸膠溶液係指主要由二氧化矽微粒組成之水溶膠溶液,並且可以用離子交換的方法除去一矽酸鹽溶液中的陽離子而製得,所述陽離子例如但不限於鹼金屬陽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較佳的,以該矽酸膠溶液的總重為基準,該二氧化矽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20重量百分比(weight percent,wt%)且小於或等於30 wt%。更佳的,以該矽酸膠溶液的總重為基準,該二氧化矽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28 wt%且小於或等於30 wt%。
依據本發明,所述矽酸鹽溶液包含一矽酸鹽膠體與水,該矽酸鹽膠體包含二氧化矽以及鹼金屬氧化物。具體而言,所述鹼金屬氧化物包含氧化鈉、氧化鉀或其組合,即所述矽酸鹽膠體包含二氧化矽以及氧化鈉;所述矽酸鹽膠體包含二氧化矽以及氧化鉀;或者所述矽酸鹽膠體包含二氧化矽、氧化鈉以及氧化鉀。較佳的,所述鹼金屬氧化物為氧化鈉,即所述矽酸鹽膠體包含二氧化矽以及氧化鈉。較佳的,以該矽酸鹽溶液的總重為基準,所述二氧化矽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20 wt%且小於或等於30 wt%,所述鹼金屬氧化物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9 wt%且小於或等於10 wt%。更佳的,以該矽酸鹽溶液的總重為基準,所述二氧化矽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28 wt%且小於或等於30 wt%。
較佳的,以該砂輪修整餘料之用量作為100重量份,該水淬高爐石粉之用量為10重量份至25重量份,該煅燒高嶺土之用量為2重量份至8重量份,該液態結合劑之用量為8重量份至20重量份,該界面活性劑之用量為0.5重量份至3重量份。
於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鹽溶液為矽酸鈉溶液,且所述矽酸鈉溶液包含矽酸鈉以及水,而以該矽酸鈉溶液的總重為基準,該矽酸鈉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10 wt%且小於或等於45 wt%。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鈉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10 wt%且小於或等於40 wt%。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鈉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10 wt%且小於或等於20 wt%。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鈉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30 wt%且小於或等於45 wt%。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鈉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37 wt%且小於或等於40 wt%。
於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鹽溶液為矽酸鉀溶液,且所述矽酸鉀溶液包含矽酸鉀以及水,而以該矽酸鉀溶液的總重為基準,該矽酸鉀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10 wt%且小於或等於45wt%。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鉀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10 wt%且小於或等於40 wt%。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鉀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10 wt%且小於或等於20 wt%。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鉀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25 wt%且小於或等於45 wt%。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鉀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29 wt%且小於或等於40 wt%。
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鹽溶液為矽酸鈉溶液以及矽酸鉀溶液之混合溶液,且所述混合溶液包含矽酸鈉、矽酸鉀以及水,而以該混合溶液的總重為基準,該矽酸鈉與矽酸鉀之總和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10 wt%且小於或等於65 wt%。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鈉與矽酸鉀之總和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10 wt%且小於或等於40 wt%。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鈉與矽酸鉀之總和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10 wt%且小於或等於20 wt%。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鈉與矽酸鉀之總和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35 wt%且小於或等於65 wt%。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矽酸鈉與矽酸鉀之總和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30 wt%且小於或等於40 wt%。
較佳的,該鹼性溶液包含一鈉系鹼性溶液、一鉀系鹼性溶液或一鈉系鉀系混合鹼性溶液;該鈉系鹼性溶液包含含量為10 wt%至40 wt%之矽酸鈉,該鉀系鹼性溶液包含含量為10 wt%至40 wt%之矽酸鉀,該鈉系鉀系混合鹼性溶液包含含量總和為10 wt%至40 wt%之矽酸鈉以及矽酸鉀。
較佳的,該漿料的固液比係100:5至100:65。應理解的是,所述漿料的固液比係以其中所含的水淬高爐石粉、煅燒高嶺土以及砂輪修整餘料之總重作為固體總重量,而以液態結合劑之重量作為液體總重量進行計算。舉例而言,若該漿料的固液比為100:55則代表以該漿料中含有的水淬高爐粉、煅燒高嶺土以及砂輪修整餘料之總重作為100重量份,則漿料中含有的液態結合劑則為55重量份。其中,所述固體總重量與液體總重量之總量不限於100重量份。
於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該漿料的固液比係100:7至100:17。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漿料的固液比係100:45至100:65。於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該漿料的固液比係100:55至100:60。
依據本發明,所述砂輪修整餘料係指砂輪在經過修整或研磨等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邊料及餘料的集合體,其組成可包含不同種類的磨料以及不同種類的結合劑。具體而言,所述磨料可為金剛石、氧化鋁、碳化矽、氮化硼或其組合,但不限於此;而所述結合劑可為陶瓷結合劑或樹脂結合劑。所述陶瓷結合劑可為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鋁、氧化鈣、氧化硼、二氧化鋯、氧化鋁、二氧化錳或其組合,但不限於此;所述樹脂結合劑可為酚醛樹脂、環氧樹脂或其組合,但不限於此。
較佳的,該砂輪修整餘料包含陶瓷砂輪(選用陶瓷結合劑製得之砂輪)修整餘料、樹脂砂輪(選用樹脂結合劑製得之砂輪)修整餘料或其組合。更佳的,該砂輪修整餘料為陶瓷砂輪(選用陶瓷結合劑製得之砂輪)修整餘料。藉由控制砂輪修整餘料的種類,能夠進一步確保所製得之多孔吸附器不含有重金屬與發生重金屬滲漏,而進一步降低污染環境的風險。具體而言,所述重金屬係指RoHS規範中禁止使用之有毒重金屬,如鉛、鎘、汞或六價鉻等。
於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砂輪修整餘料係陶瓷砂輪修整餘料,並源自於以氧化鋁作為磨料之陶瓷砂輪(即選用陶瓷結合劑製得之砂輪),其主要組成包含氧化鈣、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鉀(K 2O)、三氧化二鐵(Fe 2O 3)以及二氧化鈦(TiO 2),且以所述砂輪修整餘料之總重為基準,所述氧化鈣之含量約為1 wt%至10 wt%、所述二氧化矽之含量約為10 wt%至45 wt%、所述氧化鋁之含量約為30 wt%至80 wt%、所述氧化鉀之含量約為0.1 wt%至5 wt%、所述三氧化二鐵之含量約為0.1 wt%至5 wt%以及所述二氧化鈦之含量約為0.1 wt%至5 wt%。具體而言,所述氧化鈣之含量約為1 wt%至4 wt%、所述二氧化矽之含量約為30 wt%至35 wt%、所述氧化鋁之含量約為60 wt%至65 wt%、所述氧化鉀之含量約為0.5 wt%至1 wt%、所述三氧化二鐵之含量約為0.5 wt%至1 wt%以及所述二氧化鈦之含量約為0.1 wt%至0.4 wt%。更具體而言,所述氧化鈣之含量約為2.1 wt%、所述二氧化矽之含量約為32 wt%、所述氧化鋁之含量約為63.4 wt%、所述氧化鉀之含量約為0.6 wt%、所述三氧化二鐵之含量約為0.7 wt%以及所述二氧化鈦之含量約為0.2 wt%。
於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砂輪修整餘料係陶瓷砂輪修整餘料,並源自於以碳化矽作為磨料之陶瓷砂輪(即選用陶瓷結合劑製得之砂輪),其主要組成包含氧化鈣、二氧化矽、碳化矽、二氧化錳(MnO 2)、三氧化二鐵以及二氧化鈦,且以所述砂輪修整餘料之總重為基準,所述氧化鈣之含量約為8 wt%至12 wt%、所述二氧化矽之含量約為10 wt%至45 wt%、所述碳化矽之含量約為10 wt%至15 wt%、所述二氧化錳之含量約為0.5 wt%至1 wt%、所述三氧化二鐵之含量約為30 wt%至35 wt%以及所述二氧化鈦之含量約為2 wt%至6 wt%。具體而言,所述氧化鈣之含量約為10.6 wt%、所述二氧化矽之含量約為38.4 wt%、所述碳化矽之含量約為13.6 wt%、所述二氧化錳之含量約為0.7 wt%、所述三氧化二鐵之含量約為31.4 wt%以及所述二氧化鈦之含量約為4.7 wt%。
較佳的,該燒結成型之溫度係大於或等於350℃且小於或等於700℃。
依據本發明,所述界面活性劑可有效改善多孔吸附器內部孔洞的表面張力,以使其形成連通孔洞,進而提高多孔吸附器的孔隙率。舉例而言,所述界面活性劑可選用水泥輸氣劑,但不限於此。
於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該成型步驟係於25℃至60℃之條件下靜置成型,且該界面活性劑可為液態皂類。
於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該成型步驟為靜置成型,且該靜置成型的條件為在室溫(約20℃至60℃)靜置3天以上。更佳的,該成型步驟為靜置成型,且該靜置成型的條件為在室溫(約20℃至60℃)靜置3天至7天。
於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該成型步驟係於350℃至700℃之條件下進行燒結成型,而所述進行燒結的時間係3小時至8小時。
依據本發明,該漿料於進行該成型步驟之前,可先進行一灌模步驟,該灌模步驟包含以振動的方式將該漿料注入一模具中,但不限於此。
依據本發明,該漿料於進行該成型步驟之前,可先進行一烘乾步驟。舉例而言,該烘乾步驟可為將該漿料置於50℃至120℃之條件下進行烘乾20小時至30小時,但不限於此。應理解的是,若該漿料於進行該成型步驟之前欲先進行該灌模步驟以及該烘乾步驟,則該漿料一般可先進行該灌模步驟後,再進行該烘乾步驟,且待該灌模步驟與該烘乾步驟完成後再進行該成型步驟。
於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該步驟(a)還包含以下步驟:步驟(a1):混合該水淬高爐石粉、該煅燒高嶺土、該砂輪修整餘料以及該界面活性劑以獲得一混合物;以及步驟(a2):混合該混合物與該液態結合劑以獲得該漿料。
此外,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多孔吸附器,其包含一砂輪修整餘料、一結合材料以及複數孔隙,該結合材料黏合該砂輪修整餘料,且該等孔隙散佈形成於該結合材料之中以及該結合材料與該砂輪修整餘料之間,其中,該結合材料係由一水淬高爐石粉、一煅燒高嶺土、一界面活性劑以及一液態結合劑混合並固化後所製得;該液態結合劑包含一鹼性溶液或一矽酸膠溶液。
較佳的,在該多孔吸附器中,以該砂輪修整餘料之用量作為100重量份,該水淬高爐石粉之用量為10重量份至25重量份,該煅燒高嶺土之用量為2重量份至8重量份,該液態結合劑之用量為8重量份至20重量份,該界面活性劑之用量為0.5重量份至3重量份。
較佳的,該多孔吸附器係由前述本發明之製法所製得。
較佳的,該多孔吸附器的孔隙率係大於或等於20體積百分比(volume percent,vol%)且小於或等於65 vol%。
於本說明書中,由「小數值至大數值」表示的範圍,如果沒有特別指明,則表示其範圍係大於或等於該小數值且小於或等於該大數值。例如:用量為10重量份至25重量份,即表示用量比之範圍係「大於或等於10重量份且小於或等於25重量份」。
以下列舉數種實施例作為例示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習此技藝者可經由本說明書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所能達成的優點與功效,並且於不悖離本發明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以施行或應用本發明之內容。
實施例 1 :多孔吸附器
依照下表1中所列之組成比例稱取適量的水淬高爐石粉、煅燒高嶺土以及以氧化鋁作為磨料之陶瓷砂輪修整餘料並均勻攪拌混合,以獲得一混合物。接著於該混合物中加入適量的矽酸膠溶液以及一界面活性劑後,均勻攪拌混合以獲得一漿料,其中,以該陶瓷砂輪修整餘料之用量作為100重量份,所述界面活性劑之用量係1重量份,而該漿料中該混合物與該矽酸膠溶液的固液比約為100:55。
隨後,將該漿料以振動的方式灌注於一模具中,接著再將所述含有漿料之模具置於溫度為60℃之條件下烘乾24小時,最後將其置於室溫下靜置成型約7天,即獲得實施例1之多孔吸附器。
實施例 2 :多孔吸附器
依照下表1中所列之組成比例稱取適量的水淬高爐石粉、煅燒高嶺土以及以氧化鋁作為磨料之陶瓷砂輪修整餘料並均勻攪拌混合,以獲得一混合物。接著於該混合物中加入適量的鹼性溶液以及一界面活性劑後,均勻攪拌混合以獲得一漿料,其中,以該陶瓷砂輪修整餘料之用量作為100重量份,所述界面活性劑之用量係1重量份,而該漿料中該混合物與該鹼性溶液的固液比約為100:55。
隨後,將該漿料以振動的方式灌注於一模具中,接著再將所述含有漿料之模具置於溫度為60℃之條件下烘乾24小時,最後將其置於室溫下靜置成型約7天,即獲得實施例2之多孔吸附器。
實施例 3 :多孔吸附器
依照下表1中所列之組成比例稱取適量的水淬高爐石粉、煅燒高嶺土以及以氧化鋁作為磨料之陶瓷砂輪修整餘料並均勻攪拌混合,以獲得一混合物。接著於該混合物中加入適量的矽酸膠溶液以及一界面活性劑後,均勻攪拌混合以獲得一漿料,其中,以該陶瓷砂輪修整餘料之用量作為100重量份,所述界面活性劑之用量係1重量份,而該漿料中該混合物與該矽酸膠溶液的固液比約為100:60。
隨後,將該漿料以振動的方式灌注於一模具中,接著再將所述含有漿料之模具置於溫度為100℃之條件下烘乾24小時,最後將其置於室溫下靜置成型約3天,即獲得實施例3之多孔吸附器。
實施例 4 :多孔吸附器
依照下表1中所列之組成比例稱取適量的水淬高爐石粉、煅燒高嶺土以及以碳化矽作為磨料之陶瓷砂輪修整餘料並均勻攪拌混合,以獲得一混合物。接著於該混合物中加入適量的鹼性溶液以及一界面活性劑後,均勻攪拌混合以獲得一漿料,其中,以該陶瓷砂輪修整餘料之用量作為100重量份,所述界面活性劑之用量係1重量份,而該漿料中該混合物與該鹼性溶液的固液比約為100:55。
隨後,將該漿料以振動的方式灌注於一模具中,接著再將所述含有漿料之模具置於溫度為60℃之條件下烘乾24小時,最後將其置於室溫下靜置成型約7天,即獲得實施例4之多孔吸附器。 表1:實施例1至4之多孔吸附器之組成成分、各成分之用量(以砂輪修整餘料之用量作為100重量份)以及成型條件。
組別 多孔吸附器組成成分 成型條件
砂輪修整餘料 水淬高爐石粉 (重量份) 煅燒高嶺土 (重量份) 液態結合劑
用量 (重量份) 種類 用量 (重量份) 種類
實施例1 100 以氧化鋁為磨料之陶瓷砂輪 13.3 3.3 17.4 矽酸膠溶液 室溫靜置
實施例2 100 以氧化鋁為磨料之陶瓷砂輪 12 3 12 鹼性溶液 室溫靜置
實施例3 100 以氧化鋁為磨料之陶瓷砂輪 18 6 10 矽酸膠溶液 室溫靜置
實施例4 100 以碳化矽為磨料之陶瓷砂輪 25 7 20 鹼性溶液 室溫靜置
試驗例 1 :孔隙率測試
本試驗例係選用實施例1至4之多孔吸附器進行孔隙率測試,其測試結果列於下表2中。 表2:實施例1至4之多孔吸附器的孔隙率測試結果。
組別 孔隙率 (vol%)
實施例1 30
實施例2 40
實施例3 43
實施例4 35
由上表2的結果可見,若與一般多孔吸附器之標準規格通常係孔隙率約為30 vol%進行比較,實施例1至4之多孔吸附器皆具有相近的孔隙率,其中,實施例2至4更具有高於一般多孔吸附器之孔隙率。由此可見,實施例1至4之多孔吸附器確實能夠具有如一般多孔吸附器之吸附、過濾及隔熱等多種應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製法藉由選擇砂輪修整餘料作為多孔吸附器之主體材料,並同時選用特定比例之組份以及特定種類的液態結合劑,進而能製得多種用途且不含重金屬之多孔吸附器,據此能夠賦予砂輪修整餘料新應用價值,並且減少廢棄物與環境污染風險以及符合資源永續之理念,因而在商業上具有極高的發展潛力與價值。
無。
無。
無。
無。

Claims (9)

  1. 一種多孔吸附器的製法,其包含以下步驟:步驟(a):混合一水淬高爐石粉、一煅燒高嶺土、一砂輪修整餘料、一界面活性劑以及一液態結合劑,以獲得一漿料;其中,該液態結合劑包含一鹼性溶液或一矽酸膠溶液,且以該砂輪修整餘料之用量作為100重量份,該水淬高爐石粉之用量為10重量份至25重量份,該煅燒高嶺土之用量為2重量份至8重量份,該液態結合劑之用量為8重量份至20重量份,該界面活性劑之用量為0.5重量份至3重量份;以及步驟(b):使該漿料進行一成型步驟,以獲得該多孔吸附器;其中,該成型步驟包含靜置成型或燒結成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法,其中,該矽酸膠溶液包含二氧化矽以及水。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製法,其中,以該矽酸膠溶液的總重為基準,該二氧化矽的含量係大於或等於20重量百分比且小於或等於30重量百分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法,其中,該鹼性溶液包含一鈉系鹼性溶液、一鉀系鹼性溶液或一鈉系鉀系混合鹼性溶液;該鈉系鹼性溶液包含含量為10重量百分比至40重量百分比之矽酸鈉,該鉀系鹼性溶液包含含量為10重量百分比至40重量百分比之矽酸鉀,該鈉系鉀系混合鹼性溶液包含含量總和為10重量百分比至40重量百分比之矽酸鈉以及矽酸鉀。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法,其中,該漿料的固液比係100:5至100:65。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製法,其中,該燒結成型之溫度係大於或等於350℃且小於或等於700℃。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製法,其中,該砂輪修整餘料包含陶瓷砂輪修整餘料、樹脂砂輪修整餘料或其組合。
  8. 一種多孔吸附器,其包含一砂輪修整餘料、一結合材料以及複數孔隙,該結合材料黏合該砂輪修整餘料,且該等孔隙散佈形成於該結合材料之中以及該結合材料與該砂輪修整餘料之間,其中,該結合材料係由一水淬高爐石粉、一煅燒高嶺土、一界面活性劑以及一液態結合劑混合並固化後所製得;該液態結合劑包含一鹼性溶液或一矽酸膠溶液;其中以該砂輪修整餘料之用量作為100重量份,該水淬高爐石粉之用量為10重量份至25重量份,該煅燒高嶺土之用量為2重量份至8重量份,該液態結合劑之用量為8重量份至20重量份,該界面活性劑之用量為0.5重量份至3重量份。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多孔吸附器,其中,該多孔吸附器的孔隙率係大於或等於20體積百分比且小於或等於65體積百分比。
TW111101697A 2022-01-14 2022-01-14 多孔吸附器及其製法 TWI818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1697A TWI818410B (zh) 2022-01-14 2022-01-14 多孔吸附器及其製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1697A TWI818410B (zh) 2022-01-14 2022-01-14 多孔吸附器及其製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7715A TW202327715A (zh) 2023-07-16
TWI818410B true TWI818410B (zh) 2023-10-11

Family

ID=88147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1697A TWI818410B (zh) 2022-01-14 2022-01-14 多孔吸附器及其製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841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0471B (zh) * 2013-08-26 2016-04-2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固定有害廢棄物焚化飛灰中之重金屬及氯鹽之方法
WO2018118964A1 (en) * 2016-12-21 2018-06-28 Corning Incorporated Sintering system and sintered articles
CN112759400A (zh) * 2020-12-16 2021-05-07 深圳市德澳美科技有限公司 多孔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0471B (zh) * 2013-08-26 2016-04-2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固定有害廢棄物焚化飛灰中之重金屬及氯鹽之方法
WO2018118964A1 (en) * 2016-12-21 2018-06-28 Corning Incorporated Sintering system and sintered articles
CN112759400A (zh) * 2020-12-16 2021-05-07 深圳市德澳美科技有限公司 多孔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7715A (zh) 2023-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64862B2 (en) Coated abrasive grains, method an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as well as the use thereof for producing abrasives
CN111002235B (zh) 一种新型聚合磨料的制备方法
CN100423808C (zh) 凹凸棒陶粒滤料的生产方法
CN105922144A (zh) 超硬材料磨具的造孔剂及其制造方法
JPH03205475A (ja) 研摩材結合体、研摩材粒子製造方法及び研摩材結合体の研削性能向上方法
CN101215137A (zh) 锰铁矿渣混凝土掺合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977225A (zh) 铁尾矿烧结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58181B (zh) 一种含有气孔的空气净化陶瓷砖及其制备工艺
CN109551382A (zh) 一种微晶玻璃陶瓷结合剂及用其制备cbn砂轮的方法
CN111825394A (zh) 一种抗裂混凝土
CN105619266A (zh) 一种低温烧结陶瓷结合剂、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03048A (zh) 一种高活性超细矿物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1339B (zh) 一种立方氮化硼堆积磨料的制备工艺
TWI818410B (zh) 多孔吸附器及其製法
CN110963759A (zh) 高含泥骨料的抗渗混凝土
CN102351566A (zh) 泡沫陶瓷过滤器的制备方法
JPS63256364A (ja) 多孔質型超砥粒砥石
CN115849751A (zh) 一种岩石类研磨锯泥人造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0476B (zh) 一种改性复合黏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8925A (zh) 一种赤泥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24392A1 (zh) 利用脱硫脱硝副产物生产建筑材料的方法
CN114933455A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
CN109081623B (zh) 一种轻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76330B (zh) 一种砂轮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JPS6257874A (ja) 超砥粒研削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