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8580B - 透明觸控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透明觸控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8580B
TWI808580B TW110148794A TW110148794A TWI808580B TW I808580 B TWI808580 B TW I808580B TW 110148794 A TW110148794 A TW 110148794A TW 110148794 A TW110148794 A TW 110148794A TW I808580 B TWI808580 B TW I8085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ght emitting
layer
display device
touch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8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0370A (zh
Inventor
李揮得
李楊植
李世應
裵相赫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1007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097155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0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0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8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858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8Transparent cathodes, e.g. comprising thin meta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 H10K59/80521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 H10K59/80524Transparent cathodes, e.g. comprising thin metal lay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8Reflective anodes, e.g. ITO combined with thick metallic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8Reflective anodes, e.g. ITO combined with thick metallic layers

Abstract

提供一種透明觸控顯示裝置。該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可以包括:發光裝置,位於裝置基板的發光區上;及觸控電極,位於裝置基板的傳輸區上。發光裝置可以包含依序堆疊的第一電極、發光層和第二電極。觸控電極可以包含與發光裝置的第二電極相同的材料。覆蓋層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與發光裝置之間、及裝置基板與觸控電極之間。電性連接到發光裝置的第二電極的第一連接電線和電性連接到觸控電極的第二連接電線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與覆蓋層之間。因此,在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改善流程效率,並可以增加感測使用者及/或工具的觸控的可靠性,而不劣化影像的品質。

Description

透明觸控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顯示裝置,更具體而言,是關於一種包含發光區和傳輸區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
一般而言,諸如顯示器、電視、筆記型電腦和數位相機等電子裝置均包含能夠顯示影像的顯示裝置。舉例來說,顯示裝置可以包括複數個發光裝置。該些發光裝置中的每一個均可以發光以顯示特定顏色 舉例來說,該些發光裝置中的每一個均可以包含發光層,其設置在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
顯示裝置可以包括發光區和傳輸區,其中發光裝置設置在發光區中,而傳輸區設置在發光裝置外部。舉例來說,顯示裝置可以是透明顯示裝置,其在沒有顯示影像時,被視為透明玻璃。透明顯示裝置可以是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感測使用者及/或工具的觸控,以施加特定訊號或驅動特定程式。舉例來說,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可以包括觸控電極,以感測使用者及/或工具的觸控。
一般而言,觸控電極設置在覆蓋發光裝置的封裝元件上。舉例來說,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可以具有一種其中發光裝置和封裝元件形成在其上的裝置基板與觸控電極形成在其上的觸控基板耦接的結構。
本發明的發明人最近發現,在其中觸控電極設置在覆蓋發光裝置的封裝元件上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能會增加整體的厚度、觸控電極和發光裝置可能會發生不當佈置,而且過程可能會很複雜。因此,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基本上能消除因先前技術的限制和缺點而導致的一個或多個問題。
本發明的目標旨在提供一種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能夠藉由簡化結構來增加流程效率。
本發明的另一目標旨在提供一種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能夠改善觸控可靠性,而不劣化影像品質。
下文將闡述部分本發明的額外優點、目的和功能,且會讓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一定程度上,較容易檢視下文內容,或從本發明的作法中學習。本發明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以透過書面描述、請求項和所附圖式中特別指出的結構來理解和實現。
為了實現這些目的和其他優點,並根據本發明的目的,如本文所實施和廣泛描述,本發明提供一種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包括裝置基板。該裝置基板包含發光區和傳輸區。覆蓋層設置在裝置基板的發光區和傳輸區上。像素電極設置在發光區的覆蓋層上。像素電極的邊緣由堤絕緣層覆蓋。上電極設置在堤絕緣層上。上電極包含:第一電極區,與發光區重疊;以及第二電極區,與傳輸區重疊。上電極的第二電極區與上電極的第一電極區間隔開。發光層設置在由堤絕緣層曝露之像素電極的一部分與上電極的第一電極區之間。第一連接電線和第二連接電線設置在裝置基板與覆蓋層之間。第一連接電線電性連接至上電極的第一電極區。第二連接電線電性連接至上電極的第二電極區。第二連接電線與第一連接電線間隔開。
獨立分隔件可以設置在堤絕緣層上。獨立分隔件可以包含具有倒錐形形狀的一側。獨立分隔件可以設置在上電極的第一電極區與第二電極區之間。
獨立分隔件可以設置在發光區與傳輸區之間。
上電極的第二電極區可以包含與上電極的第一電極區相同的材料。
第二連接電線可以包含與第一連接電線相同的材料。
第二連接電線可以設置在與第一連接電線相同的層上。
薄膜電晶體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與覆蓋層之間。薄膜電晶體可以電性連接至像素電極。遮光圖案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與薄膜電晶體的半導體圖案之間。第一連接電線和第二連接電線可以設置在與遮光圖案相同的層上。
濾色器和黑色矩陣可以設置在封裝元件上。濾色器可以重疊發光區。黑色矩陣可以與濾色器並排設置。濾色器和黑色矩陣可以設置在發光區外部。
上電極的第二電極區可以沿第一方向與上電極的第一電極區並排設置。上電極的第一電極區可以沿與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
上電極可以包含第三電極區,其與第一電極區和第二電極區間隔開。第一電極區可以設置在第二電極區與第三電極區之間。第三電極區可以電性連接至第三連接電線,其與第一連接電線和第二連接電線間隔開。第二電極區和第三電極區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包括裝置基板。發光裝置設置在裝置基板的發光區上。發光裝置包含依序堆疊的第一電極、發光層和第二電極。觸控電極設置在裝置基板的傳輸區上。觸控電極包含與發光裝置的第二電極相同的材料。上覆蓋層設置在裝置基板與發光裝置的第一電極之間。上覆蓋層在裝置基板與觸控電極之間延伸。第一連接電線和第二連接電線設置在裝置基板與上覆蓋層之間。第一連接電線電性連接至發光裝置的第二電極。第二連接電線電性連接至觸控電極。第二連接電線平行於第一連接電線延伸。
封裝元件可以設置在發光裝置的第二電極和觸控電極上。
薄膜電晶體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與上覆蓋層之間。薄膜電晶體可以電性連接至發光裝置的第一電極。下覆蓋層可以設置在薄膜電晶體與上覆蓋層之間。第一連接電線和第二連接電線可以設置在下覆蓋層與上覆蓋層之間。
連接電極可以設置在下覆蓋層與上覆蓋層之間。連接電極可以將發光裝置的第一電極連接至薄膜電晶體。第一連接電線和第二連接電線可以包含與連接電極相同的材料。
覆蓋第一電極邊緣的堤絕緣層可以在上覆蓋層與觸控電極之間延伸。第一中介鏈路和第二中介鏈路可以設置在上覆蓋層與堤絕緣層之間。第一中介鏈路可以將發光裝置的第二電極電性連接至第一連接電線。第二中介鏈路可以將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至第二連接電線。第一中介鏈路和第二中介鏈路可以包含與發光裝置的第一電極相同的材料。
觸控電極可以沿第一方向與發光裝置的第二電極並排設置。發光裝置的第二電極可以沿垂直於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電極可以包含突出區,其在觸控電極外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中介鏈路可以電性連接至第二電極的突出區。
堤絕緣層可以包含:第一中介接觸孔,其曝露第一中介鏈路的至少一部分;第二中介接觸孔,其曝露第二中介鏈路的至少一部分。第二中介接觸孔可以沿第二方向與第一中介接觸孔並排設置。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在下文,透過參照附圖的圖示說明,清楚理解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上述目的、技術配置和操作效果相關詳細資訊,而所附圖式顯示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在本文中,提供本發明的實施例以清楚地將本發明的技術精神傳遞給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因此可以用其他形式來實施本發明,且不限於下文描述的實施例。
另外,在整份說明書中,相同或極其相似的元件可以用相同的元件符號標記,且在附圖中,為了方便起見,可以放大層和區域的長度和厚度。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均能理解,當稱第一元件在第二元件「上」時,即使第一元件可以設置在第二元件上以與第二元件接觸,第三元件仍可以插入第一元件與第二元件之間。
在本文中,「第一」和「第二」等術語可以用於分辨任意不同元件。然而,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可以依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方便,在不違背本發明技術精神的前提下任意命名。
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用的術語僅用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目的不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舉例來說,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指示,否則以單數形式描述的元件旨在包括複數個元件。另外,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均能理解,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術語「包括」和「包含」指的是所述技術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組合之存在,但不排除具有或增加一個或多個其他技術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組合。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示例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一般所理解的相同含義。故可以進一步理解為,術語,如常用辭典中定義的術語,應解釋為具有與其在相關技術背景下的含義一致的意思,且不應以個人方式或過於正式的意義進行解釋,除非本文另有明確定義。
圖1是示例性地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視圖。
參照圖1,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可以包括:顯示面板DP;以及驅動部件DD、SD、TC和TD。顯示面板DP可以顯示要提供給使用者的影像。驅動部件DD、SD、TC和TD可以提供各種訊號,用於顯示影像到顯示面板DP。舉例來說,驅動部件DD、SD、TC和TD可以包括:資料驅動器DD,其施加資料訊號給顯示面板DP;掃描驅動器SD,其施加掃描訊號給顯示面板DP;以及時序控制器TC。時序控制器TC可以控制資料驅動器DD和掃描驅動器SD。舉例來說,時序控制器TC可以將數位影音資料和源極時序控制訊號施加至資料驅動器DD,並將時脈訊號、逆時脈訊號和起始訊號施加至掃描驅動器SD。
圖2是圖1中之K區域的放大圖。圖3是沿圖2之I-I’線所截取的視圖。
參照圖1至圖3,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可以包含裝置基板100。裝置基板100可以具有多層結構。舉例來說,裝置基板100可以具有第一基板層101、基板絕緣層102和第二基板層103的堆疊結構。第二基板層103可以包含與第一基板層101相同的材料。舉例來說,第一基板層101和第二基板層103可以包含聚合物材料,如聚醯亞胺(PI)。基板絕緣層102可以包含絕緣材料。舉例來說,基板絕緣層102可以包含無機絕緣材料,如氧化矽(SiO)和氮化矽(SiN)。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裝置基板100可以具有高可撓性。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防止因外部衝擊及/或彎曲對裝置基板100造成的損毀。
複數個驅動電路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100上。該些驅動電路中的每一個均可以電性連接至驅動部件DD、SD、TC和TD。舉例來說,該些驅動電路中的每一個均可以透過掃描線電性連接至掃描驅動器SD,並且透過資料線電性連接至資料驅動器DD。該些驅動電路中的每一個均可以根據掃描訊號產生對應於資料訊號的驅動電流。該些驅動電路中的每一個均可以包括至少一個薄膜電晶體200。薄膜電晶體200可以包含:半導體圖案210;閘極絕緣層220;閘極電極230;層間絕緣層240;源極電極250;以及汲極電極260。
半導體圖案210可以包括半導體材料。舉例來說,半導體圖案210可以包含非晶矽(a-Si)及/或多晶矽(poly-Si)。半導體圖案210可以是氧化半導體。舉例來說,半導體圖案210可以包含金屬氧化物,諸如氧化銦鎵鋅。半導體圖案210可以包含源極區、汲極區和通道區。通道區可以設置在源極區與汲極區之間。源極區和汲極區可以具有比通道區較低的電阻。舉例來說,源極區和汲極區可以包含氧化物半導體的導化區。
閘極絕緣層220可以設置在半導體圖案210上。閘極絕緣層220可以延伸超過半導體圖案210。舉例來說,半導體圖案210的一側可以由閘極絕緣層220覆蓋。閘極絕緣層220可以包含絕緣材料。舉例來說,閘極絕緣層220可以包含無機絕緣材料,如氧化矽(SiO)和氮化矽(SiN)。閘極絕緣層220的材料可以具有高介電係數。舉例來說,閘極絕緣層220可以包含高介電係數材料,諸如氧化鉿(HfO)。閘極絕緣層220可以具有多層結構。
閘極電極230可以設置在閘極絕緣層220上。閘極電極230可以包含導電材料。舉例來說,閘極電極230可以包含金屬,諸如鋁(Al)、鈦(Ti)、銅(Cu)、鉻(Cr)、鉬(Mo)和鎢(W)。閘極電極230可以透過閘極絕緣層220與半導體圖案210絕緣。閘極電極230可以重疊半導體圖案210的通道區。舉例來說,半導體圖案210的通道區的電導率可以對應於施加至閘極電極230的電壓。
層間絕緣層240可以設置在閘極電極230上。層間絕緣層240可以延伸超過閘極電極230。舉例來說,閘極電極230的一側可以由層間絕緣層240覆蓋。層間絕緣層240可以與閘極電極230外部的閘極絕緣層220直接接觸。層間絕緣層240可以包含絕緣材料。層間絕緣層240可以包含無機絕緣材料。舉例來說,層間絕緣層240可以包含氧化矽(SiO)。
源極電極250可以設置在層間絕緣層240上。源極電極250可以包含導電材料。舉例來說,源極電極250可以包含金屬,諸如鋁(Al)、鈦(Ti)、銅(Cu)、鉻(Cr)、鉬(Mo)和鎢(W)。源極電極250可以透過層間絕緣層240與閘極電極230絕緣。舉例來說,源極電極250可以包含與閘極電極230不同的材料。源極電極250可以電性連接至半導體圖案210的源極區。舉例來說,閘極絕緣層220和層間絕緣層240可以包含源極接觸孔,其局部地曝露半導體圖案210的源極區。源極電極250可以包含與半導體圖案210的源極區重疊的一部分。舉例來說,源極電極250在源極接觸孔中與半導體圖案210的源極區直接接觸。
汲極電極260可以設置在層間絕緣層240上。汲極電極260可以包含導電材料。舉例來說,汲極電極260可以包含金屬,諸如鋁(Al)、鈦(Ti)、銅(Cu)、鉻(Cr)、鉬(Mo)和鎢(W)。汲極電極260可以透過層間絕緣層240與閘極電極230絕緣。舉例來說,汲極電極260可以包含與閘極電極230不同的材料。汲極電極260可以包含與源極電極250相同的材料。汲極電極260可以電性連接至半導體圖案210的汲極區。汲極電極260可以與源極電極250間隔開。舉例來說,閘極絕緣層220和層間絕緣層240可以包含汲極接觸孔,其局部地曝露半導體圖案210的汲極區。汲極電極260可以含與半導體圖案210的汲極區重疊的一部分。舉例來說,汲極電極260可以在汲極接觸孔中與半導體圖案210的汲極區直接接觸。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請案附圖所示的薄膜電晶體200的結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並不侷限於此,並且薄膜電晶體200可以具有除了圖3中所示之結構以外的各種其它結構。
第一緩衝層110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100與驅動電路之間。第一緩衝層110可以防止裝置基板100在形成薄膜電晶體200的過程中受到污染。舉例來說,裝置基板100朝薄膜電晶體200的上表面可完全被第一緩衝層110覆蓋。第一緩衝層110可以包含絕緣材料。舉例來說,第一緩衝層110可以包含無機絕緣材料,如氧化矽(SiO)和氮化矽(SiN)。第一緩衝層110可以具有多層結構。
遮光圖案115可以設置在第一緩衝層110與每個薄膜電晶體200之間。遮光圖案115可以防止因外部光改變每個薄膜電晶體200的特性。舉例來說,遮光圖案115可以包含與每個薄膜電晶體200的半導體圖案210重疊的一部分。遮光圖案115可以包含能阻隔光或吸收光的材料。舉例來說,遮光圖案115可以包含金屬,諸如鋁(Al)、銀(Ag)和銅(Cu)。遮光圖案115可以具有多層結構。舉例來說,遮光圖案115可以具有一種其中由金屬製成的層設置在由諸如ITO和IZO的透明金屬氧化物製成的層之間。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避免每個薄膜電晶體200因外部光源而改變特性。
遮光圖案115可以與每個薄膜電晶體200的半導體圖案210絕緣。舉例來說,第二緩衝層120可以設置在遮光圖案115與每個薄膜電晶體200的半導體圖案210之間。第二緩衝層120可以延伸超過遮光圖案115。舉例來說,遮光圖案115的一側可以由第二緩衝層120覆蓋。第二緩衝層120可以在遮光圖案115外部與第一緩衝層110直接接觸。第二緩衝層120可以包含絕緣材料。舉例來說,第二緩衝層120可以包含無機絕緣材料,如氧化矽(SiO)和氮化矽(SiN)。第二緩衝層120可以包含與第一緩衝層110相同的材料。
下鈍化層130可以設置在驅動電路上。下鈍化層130可以防止因外部衝擊和濕氣對驅動電路造成的損毀。例如,每個薄膜電晶體200相對於裝置基板100的上表面可以由下鈍化層130覆蓋。下鈍化層130可以包含絕緣材料。舉例來說,下鈍化層130可以包含無機絕緣材料,如氧化矽(SiO)和氮化矽(SiN)。下鈍化層130可以是具有恆定厚度的單層。
下覆蓋層140可以設置在下鈍化層130上。下覆蓋層140可以移除因驅動電路造成的厚度差。舉例來說,下覆蓋層140可以移除因薄膜電晶體200造成的厚度差。下覆蓋層140相對於裝置基板100的上表面可以是平坦的表面。下覆蓋層140可以包含絕緣材料。下覆蓋層140可以包含與下鈍化層130相同或不同的材料。舉例來說,下覆蓋層140可以包含有機絕緣材料。
複數個像素電極310可以設置在下覆蓋層140上。像素電極310中的每一個可以與相鄰像素電極310間隔開。像素電極310的上表面可以電性連接至驅動電路的其中一個。舉例來說,下鈍化層130和下覆蓋層140可以包含電極接觸孔,其局部地曝露每個驅動電路的薄膜電晶體200。像素電極310中的每一個可以透過電極接觸孔中的一個電性連接至對應的薄膜電晶體200。像素電極310可以包含導電材料。像素電極310可以包含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舉例來說,像素電極310可以包含金屬,諸如鋁(Al)和銀(Ag)。像素電極310可以具有多層結構。例如,每個像素電極310可以具有一種其中由金屬製成的反射電極設置在由諸如ITO和IZO的透明導電材料製成的透明電極之間的結構。
堤絕緣層160可以設置在相鄰像素電極310之間的空間中。像素電極310中的每一個可以透過堤絕緣層160與相鄰像素電極310絕緣。舉例來說,堤絕緣層160可以覆蓋每個像素電極310的邊緣。堤絕緣層160可以設置在下覆蓋層140上。堤絕緣層160可以延伸超過像素電極310。舉例來說,堤絕緣層160可以與像素電極310之間的下覆蓋層140直接接觸。堤絕緣層160可以包含絕緣材料。舉例來說,堤絕緣層160可以包含有機絕緣材料。堤絕緣層160可以包含與下覆蓋層140不同的材料。
複數個發光層320可以設置在由堤絕緣層160曝露之每個像素電極310的一部分上。發光層320可以產生顯示特定顏色的光。舉例來說,由堤絕緣層160曝露之每個像素電極310的一部分可以界定為發光區EA。發光層320可以包含發光材料層(EML),其包含發光材料。該發光材料可以包括有機材料、無機材料或混合材料。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可以是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其包含有機發光材料。發光層320中的每一個可以具有多層結構。例如,每個發光層320可以包含電洞注入層(HIL)、電洞透射層(HTL)、電子透射層(ETL)和電子注入層(EIL)中的至少一個。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提高每個發光層320的發光效率。
裝置基板100可以包含傳輸區TA,其設置在由堤絕緣層160界定的發光區EA的外部。外部光可以通過裝置基板100的傳輸區TA。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在沒有顯示影像時,可以視為透明玻璃。發光區EA和傳輸區TA可以沿第一方向X重複佈置。舉例來說,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一對發光區EA和傳輸區TA可以沿第一方向X重複佈置。傳輸區TA中的每一個均可以具有比發光區EA更大的尺寸。舉例來說,傳輸區TA中的每一個均可以沿垂直於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延伸。發光區EA可以沿第二方向Y並排設置。舉例來說,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在相鄰傳輸區TA之間的發光區EA的佈置可以具有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矩陣形狀。
第一緩衝層110、第二緩衝層120、下鈍化層130、下覆蓋層140、堤絕緣層160、以及薄膜電晶體200的閘極絕緣層220和層間絕緣層240可以延伸到裝置基板100的傳輸區TA上。遮光圖案115和每個驅動電路的導電層可以設置在傳輸區TA外部。舉例來說,每個薄膜電晶體200的半導體圖案210、閘極電極230、源極電極250和汲極電極260均可以設置在傳輸區TA外部。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避免因遮光圖案115和驅動電路而降低透光率。
上電極330可以設置在堤絕緣層160和發光層320上。上電極330可以包含導電材料。上電極330可以包含與像素電極310不同的材料。上電極330的透光率可以比每個像素電極310還高。例如,上電極330可以是由諸如ITO和IZO的透明導電材料製成的透明電極。上電極330可以包含:第一電極區330a,與發光區EA重疊;以及第二電極區330b,與傳輸區TA重疊。
發光層320中的每一個可以產生亮度對應於在對應之像素電極310與上電極330之對應的第一電極區330a之間的電壓差的光。舉例來說,依序堆疊在每個發光區EA的下覆蓋層140上的像素電極310、發光層320和上電極330的第一電極區330a可以構成一個發光裝置300。設置在每個發光區EA上的發光裝置300的像素電極310和第一電極區330a可以分別作用為對應之發光裝置300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驅動電路中的每一個均可以提供驅動電流給發光裝置300中的一個。舉例來說,每個發光裝置300的像素電極310可以透過電極接觸孔中的一個電性連接至對應之薄膜電晶體200的汲極電極260。從每個發光區EA的發光層320發出的光可以透過上電極330之對應第一電極區330a照射至外部。舉例來說,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發光裝置300的影像可以顯示在上電極330上。
相同電壓可以施加至發光裝置300中的每一個的第一電極區330a,發光裝置300設置在相鄰傳輸區TA之間。舉例來說,設置在相鄰傳輸區TA之間的發光裝置300的第一電極區330a可以彼此電性連接。設置在相鄰傳輸區TA之間的發光裝置300的第一電極區330a可以包含相同材料。舉例來說,上電極330的每個第一電極區330a可以在傳輸區TA之間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延伸。設置在相鄰的傳輸區TA之間的發光裝置300的第一電極區330a可以彼此接觸。每個發光裝置300的發光層320可以沿對應之發光裝置300的第一電極區330a延伸。舉例來說,設置在相鄰傳輸區TA之間的發光裝置300的發光層320可以包含相同材料。設置在相鄰傳輸區TA之間的發光裝置300可以發出相同波長的光。
上電極330的第二電極區330b可以與上電極330的第一電極區330a間隔開。舉例來說,上電極330的第二電極區330b可以沿第一方向X與上電極330的第一電極區330a分隔開。舉例來說,獨立分隔件175可以設置在上電極330的第一電極區330a和第二電極區330b之間的堤絕緣層160上。獨立分隔件175可以包含具有倒錐形形狀的一側。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彼此分開的上電極330的第一電極區330a和第二電極區330b可以同時形成,不需要額外的圖案化加工流程。舉例來說,包含與第一電極區330a和第二電極區330b相同材料的電極圖案330p可以設置在獨立分隔件175相對於裝置基板100的上表面上。上電極330的第二電極區330b可以包含與上電極330的第一電極區330a相同的材料。獨立分隔件175可以設置在發光區EA與傳輸區TA之間。舉例來說,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獨立分隔件175可以沿第二方向Y平行於上電極330的第一電極區330a延伸。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改善流程效率。
獨立分隔件175可以包含絕緣材料。舉例來說,獨立分隔件175可以包含有機絕緣材料及/或無機絕緣材料。獨立分隔件175可以具有多層結構。獨立分隔件175可以具有含有蝕刻選擇比的多層的堆疊結構。舉例來說,獨立分隔件175可以具有一種由有機絕緣材料製成的一層和由無機絕緣材料製成的一層的堆疊結構。
複數個第二電極區330b可以設置在每個傳輸區TA上。舉例來說,上電極330的第二電極區330b中的每一個可以具有塊狀。第二電極區330b中的每一個可以與第二電極區330b間隔開,第二電極區330b在每個傳輸區TA上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鄰設置。獨立分隔件175可以設置在每個傳輸區TA上的第二電極區330b之間。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具有塊狀的第二電極區330b可以形成在每個傳輸區TA上,而無需額外的圖案化加工流程。
第一連接電線550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100與下覆蓋層140之間。舉例來說,第一連接電線550可以設置在第一緩衝層110與第二緩衝層120之間。第一連接電線550可以設置在與遮光圖案115相同的層上。第一連接電線550可以與遮光圖案115間隔開。第一連接電線550可以包含導電材料。舉例來說,第一連接電線550可以包含金屬。第一連接電線550可以包含與遮光圖案115相同的材料。舉例來說,第一連接電線550可以與遮光圖案115同時形成。第一連接電線550可以具有與遮光圖案115相同的結構。
施加至上電極330的每個第一電極區330a的電壓可以由第一連接電線550的其中一條提供。舉例來說,第一連接電線550中的每一條可以電性連接至上電極330的第一電極區330a中的一個。第一連接電線550中的每一條可以透過第一緩衝層110與堤絕緣層160之間的導電層中的至少一個電性連接至上電極330之對應的第一電極區330a。舉例來說,第一下中介鏈路551可以設置在層間絕緣層240與下鈍化層130之間,第一上中介鏈路552可以設置在下覆蓋層140與堤絕緣層160之間,並且第一連接電線550中的每一條可以透過第一下中介鏈路551中的一條和第一上中介鏈路552中的一條連接至上電極330之對應的第一電極區330a。第一下中介鏈路551可以包含與每個薄膜電晶體200的源極電極250和汲極電極260相同的材料。第一上中介鏈路552可以包含與像素電極310相同的材料。第一下中介鏈路551和第一上中介鏈路552可以統稱為第一中介鏈路。
第一連接電線550可以設置在發光區EA與傳輸區TA之間。舉例來說,第一連接電線550可以包含與獨立分隔件175重疊的一部分。第一連接電線550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下中介鏈路551和第一上中介鏈路552可以設置在發光區EA與傳輸區TA之間。舉例來說,第一下中介鏈路551和第一上中介鏈路552可以堆疊在第一連接電線550與獨立分隔件175之間。堤絕緣層160可以包含第一上接觸孔,其曝露重疊獨立分隔件175之每條第一上中介鏈路552的一部分。上電極330的第一電極區330a中的每一個可以透過第一上接觸孔中的一個與對應的第一上中介鏈路552直接接觸。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防止因用於施加電壓給上電極330的每個第一電極區330a的第一連接電線550、第一下中介鏈路551和第一上中介鏈路552所造成而減少發光區EA和傳輸區TA的尺寸。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防止劣化影像品質和透光率降低。
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100與下覆蓋層140之間。舉例來說,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設置在第一緩衝層110與第二緩衝層120之間。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設置在與遮光圖案115和第一連接電線550相同的層上。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與遮光圖案115和第一連接電線550間隔開。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包含導電材料。舉例來說,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包含金屬。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包含與第一連接電線550相同的材料。舉例來說,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與第一連接電線550同時形成。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具有與第一連接電線550相同的結構。
上電極330的每個第二電極區330b可以電性連接至第二連接電線520的其中一條。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上電極330的第二電極區330b可以發揮與上電極330的第一電極區330a不同的作用。第二連接電線520中的每一條可以透過設置在第一緩衝層110與堤絕緣層160之間的導電層的至少一個電性連接至上電極330之對應的第二電極區330b。舉例來說,第二下中介鏈路521可以設置在層間絕緣層240與下鈍化層130之間,第二上中介鏈路522可以設置在下覆蓋層140與堤絕緣層160之間,而第二連接電線520中的每一條可以透過第二下中介鏈路521中的一條和第二上中介鏈路522中的一條連接至上電極330之對應的第二電極區330b。第二下中介鏈路521可以包含與第一下中介鏈路551相同的材料。第二上中介鏈路522可以包含與第一上中介鏈路552相同的材料。第二下中介鏈路521和第二上中介鏈路522可以統稱為第二中介鏈路。
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設置在發光區EA與傳輸區TA之間。舉例來說,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包含與獨立分隔件175重疊的一部分。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舉例來說,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平行於第一連接電線550延伸。第二下中介鏈路521和第二上中介鏈路522可以設置在發光區EA與傳輸區TA之間。舉例來說,第二下中介鏈路521和第二上中介鏈路522可以堆疊在第二連接電線520與獨立分隔件175之間。堤絕緣層160可以包含第二上接觸孔,其曝露重疊獨立分隔件175之每條第二上中介鏈路522的一部分。上電極330的第二電極區330b中的每一個可以透過第二上接觸孔中的一個與對應的第二上中介鏈路522直接接觸。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防止因第二連接電線520、第二下中介鏈路521和第二上中介鏈路522所造成而減少發光區EA和傳輸區TA的尺寸。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防止劣化影像品質和透光率降低。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可以感測使用者及/或工具的觸控。舉例來說,驅動部件DD、SD、TC和TS可以包含觸控感測部件TD,而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將上電極330的每個第二電極區330b電性連接至觸控感測部件TD。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上電極330的第二電極區330b可以作用為觸控電極。例如,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用於感測使用者及/或工具觸控的觸控電極可以與發光裝置300同時形成。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簡化流程,可以避免作用為觸控電極的發光裝置300以及上電極330的第二電極區330b的不當佈置。
而且,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作用為每個發光裝置300的第二電極的上電極330的第一電極區330a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100的發光區EA上,而作用為觸控電極的上電極330的第二電極區330b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100的傳輸區TA上。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透過發光裝置300實現影像,並可以同時進行感測使用者及/或工具的觸控。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改善感測碰觸的可靠性,而不劣化影像品質。
封裝元件400可以設置在上電極330的第一電極區330a和第二電極區330b上。封裝元件400可以防止因外部衝擊和濕氣對發光裝置300造成的損毀。封裝元件400可以具有多層結構。舉例來說,封裝元件400可以包含依序堆疊的第一封裝層410、第二封裝層420和第三封裝層430。第一封裝層410、第二封裝層420和第三封裝層430可以包含絕緣材料。第二封裝層420可以包含與第一封裝層410和第三封裝層430不同的材料。例如,第一封裝層410和第三封裝層430可以包含無機絕緣材料,而第二封裝層420可以包含有機絕緣材料。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有效防止因外部衝擊和濕氣對發光裝置300造成的損毀。發光裝置300和獨立分隔件175的厚度差可以透過第二封裝層420來移除。舉例來說,封裝元件400相對於裝置基板100的上表面可以是平坦的表面。每個獨立分隔件175具有倒錐形的側面可以由封裝元件400圍繞。
一個黑色矩陣610和複數個濾色器620可以並排設置在封裝元件400上。濾色器620中的每一個可以重疊發光區EA的中的一個。每個發光區EA上的濾色器620可以包含與相鄰發光區EA上的濾色器不同的材料。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發光區EA可以顯示各種顏色。黑色矩陣610可以與封裝元件400上的濾色器620並排設置。黑色矩陣610可以設置在濾色器620之間。舉例來說,發光裝置300之間的堤絕緣層160可以重疊黑色矩陣610。黑色矩陣610可以設置在發光區EA與傳輸區TA之間。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避免因漏光而導致之影像品質下降。黑色矩陣610和濾色器620可以設置在傳輸區TA外部。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避免因黑色矩陣610和濾色器620所造成而降低透光率。
蓋絕緣層650可以設置在黑色矩陣610和濾色器620上。蓋絕緣層650可以防止黑色矩陣610和濾色器620受外部衝擊而受損。舉例來說,蓋絕緣層可以完全覆蓋黑色矩陣610和濾色器620。蓋絕緣層650可以包含絕緣材料。舉例來說,蓋絕緣層650可以包含有機絕緣材料。因黑色矩陣610和濾色器620所造成的厚度差可以透過蓋絕緣層650來移除。舉例來說,蓋絕緣層650相對於裝置基板100的上表面可以是平坦的表面。
蓋基板700可以設置在蓋絕緣層650上。蓋基板700可以減輕外部衝擊,並阻擋濕氣穿透。蓋基板700可以包含透明材料。舉例來說,蓋基板700可以包含玻璃或塑膠。蓋基板700可以附接至蓋絕緣層650的上表面。舉例來說,透明黏著層可以設置在蓋絕緣層650與蓋基板700之間。透明黏著層可以包含黏著材料。透明黏著層可以包含透明材料。舉例來說,透明黏著層可以包含光學膠(OCA)。
防反射層800可以設置在蓋基板700上。防反射層800可以防止外部光反射。舉例來說,防反射層800可以包含低反射材料。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DP中,可以避免因外部光反射而導致之影像品質下降。
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裝置基板100可以包括:發光區EA,其上設置發光裝置300;以及透明/傳輸區TA,設置在發光區EA外部,其中,堤絕緣層160與封裝元件400之間的上電極330可以包含:第一電極區330a,作用為每個發光裝置300的第二電極;以及第二電極區330b,作用為觸控電極。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簡化流程,可以防止發光裝置300和觸控電極的不當佈置,並改善感測觸控可靠性,而不劣化影像品質。
而且,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100與下覆蓋層140之間,第一連接電線550用於施加電壓給每個發光裝置300的第一電極區330a,而第二連接電線520分別連接至第二電極區330b。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簡化形成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的流程,並可以最小化由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佔據的面積。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最大化發光區EA和傳輸區TA的尺寸。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描述了第一電極區330a和第二電極區330b中的每一個均與對應之該些上中介鏈路522和552的單一點直接接觸。然而,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第一上接觸孔和第二上接觸孔可以沿獨立分隔件175延伸。舉例來說,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第一上接觸孔中的每一個可以沿獨立分隔件175在發光區EA與傳輸區TA之間於第二方向上延伸,而第二上接觸孔中的每一個可以沿獨立分隔件175圍繞對應的第二電極區330b。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該些電極區330a和330b中的每一個接觸對應之該些上中介鏈路522和552的區域可以具有沿獨立分隔件175延伸的形狀。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該些電極區330a和330b中的每一個可以穩定地連接至對應之該些上中介鏈路522和552。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描述了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與遮光圖案115同時形成。然而,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與設置在第一緩衝層110和堤絕緣層160之間的導電層中的一個同時形成。而且,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可以包括用於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之額外的導電層。舉例來說,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上覆蓋層150可以設置在下覆蓋層140與發光裝置300之間,而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設置在下覆蓋層140與上覆蓋層150之間,如圖4所示。上覆蓋層150可以包含絕緣材料。舉例來說,上覆蓋層150可以包含有機絕緣材料。因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造成的厚度差可以由上覆蓋層150移除。上覆蓋層150可以包含與下覆蓋層140相同的材料。舉例來說,上覆蓋層150朝發光裝置300的上表面可以是平坦的表面。第一連接電線550中的每一條可以透過第一上中介鏈路552中的一條電性連接至上電極330之對應的第一電極區330a。第二連接電線520中的每一條可以透過第二上中介鏈路522中的一條電性連接至上電極330之對應的第二電極區330b。
複數個連接電極510可以設置在下覆蓋層140與上覆蓋層150之間。連接電極510可以包含導電材料。舉例來說,連接電極510可以包含金屬,諸如鋁(Al)、鈦(Ti)、銅(Cu)、鉻(Cr)、鉬(Mo)和鎢(W)。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包含與連接電極510相同的材料。連接電極510中的每一個可以穿透下覆蓋層140,以連接至薄膜電晶體200中的一個的汲極電極260。舉例來說,每個發光裝置300的像素電極310可以透過連接電極510中的一個連接到對應的薄膜電晶體200。連接電極510中的每一個可以包含與薄膜電晶體200中的一個的汲極電極260重疊的一部分以及與發光裝置300中的一個的像素電極310重疊的一部分。舉例來說,每個發光裝置300的像素電極310可以藉由穿透上覆蓋層150來連接到對應的連接電極510。
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與連接電極510間隔開。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包含與連接電極510相同的材料。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最小化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的電阻。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改善感測觸控的可靠性。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描述了可以藉由使用在每個傳輸區TA上具有塊狀的第二電極區330b,來以自電容方式感測使用者及/或工具的觸控。然而,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可以以互容式方法感測使用者及/或工具的觸控。舉例來說,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上電極330可以包含:第一電極區330a,連接至第一連接電線550;第二電極區330b,連接至第二連接電線520;以及第三電極區330c,連接至第三連接電線530,其中,沿第一方向X彼此間隔開的第一電極區330a、第二電極區330b和第三電極區330c可以沿垂直於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彼此平行延伸,如圖5所示。第一電極區330a中的每一個可以重疊裝置基板的發光區。第二電極區330b和第三電極區330c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100的傳輸區TA上。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區330a中的每一個可以設置在第二電極區330b中的一個與第三電極區330c中的一個之間。第三連接電線530可以包含金屬,諸如鋁(Al)、銀(Ag)和銅(Cu)。第三連接電線530可以包含與第二連接電線520相同的材料。第三連接電線530可以設置在與第二連接電線520相同的層上。舉例來說,第三連接電線530可以設置在第一緩衝層110與第二緩衝層120之間。第三連接電線530可以包含與遮光圖案115相同的材料。第三連接電線530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舉例來說,第三連接電線530可以與第一連接電線550、第二連接電線520和遮光圖案115間隔開。
第二電極區330b可以與第三連接電線530絕緣。第三電極區330c可以與第二連接電線520絕緣。施加給第三連接電線530的訊號可以與施加給第二連接電線520的訊號不同。舉例來說,觸控驅動訊號可以施加給第二電極區330b,而觸控感測訊號可以施加給第三電極區330c。舉例來說,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在傳輸區TA上作用為觸控電極的上電極330的該些電極區330b和330c可以分為:施加觸控驅動訊號的第一群組;以及施加觸控感測訊號的第二群組。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透過連接至第二連接電線520的第二電極區330b以及連接至第三連接電線530的第三電極區330c可以感測使用者及/或工具的觸控。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改善用於觸控感測方法的自由度。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描述了該些連接電線520和550中的每一條透過該些中介鏈路521、522、551和552連接至對應的該些電極區330b和330a。然而,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該些電極區330a和330b中的每一個可以在獨立分隔件175下方與對應的該些連接電線550和520直接接觸,如圖6和圖7所示。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有效改善流程效率。應注意的是,儘管圖3至圖7顯示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設置在第一緩衝層110與第二緩衝層120之間,或是設置在下覆蓋層140與上覆蓋層150之間,但本發明的實施例不受限於此,且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100與上覆蓋層150之間的任意其他位置上,如在層間絕緣層240與下鈍化層130之間。舉另一示例,第一連接電線550和第二連接電線520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100與上覆蓋層150之間的不同層處。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描述了由獨立分隔件175分開之該些電極區330a和330b中的每一個的一端可以連接至對應的該些上中介鏈路552和522。然而,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該些電極區330a和330b中的每一個可以透過設置在獨立分隔件175外部的中介接觸孔中的一個連接至對應的該些上中介鏈路552和522。舉例來說,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上電極330的每個第一電極區330a可以包含突出區330ap,其沿第一方向X延伸,而堤絕緣層160可以包含第一中介接觸孔161h,其與每個第一電極區330a的突出區330ap重疊,如圖8至圖10所示。第一中介接觸孔161h中的每一個可以局部地曝露第一上中介鏈路552中的一條。每個第一電極區330a的突出區330ap可以包含與對應的第一上中介鏈路552重疊的一部分。舉例來說,每個第一電極區330a的突出區330ap可以透過第一中介接觸孔161h中的一個連接至第一上中介鏈路552。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改善用於每個第一電極區330a與對應的第一連接電線550之間的連接方法的自由度。
每個第一電極區330a的突出區330ap可以包含與裝置基板100的傳輸區TA中的一個重疊的一部分。舉例來說,每個第一電極區330a的突出區330ap可以設置在第二電極區330b之間,該些第二電極區330b設置在每個傳輸區上。第二電極區330b中的每一個可以包括凹陷區,用於放置突出區330ap。
堤絕緣層160可以包括第二中介接觸孔162h,其用於將第二電極區330b中的每一個連接至第二上中介鏈路522中的一條。第二中介接觸孔162h可以沿第二方向Y與第一中介接觸孔161h並排設置。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最小化由第一中介接觸孔161h和第二中介接觸孔162h縮減的發光區及/或傳輸區的尺寸。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最大化發光區和傳輸區的尺寸。
最後,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可以包括:發光裝置,位於裝置基板的發光區上;以及觸控電極,位於裝置基板的透明/傳輸區上,其中,觸控電極可以包含與發光裝置的第二電極相同的材料,電性連接至發光裝置的第二電極的第一連接電線和電性連接至觸控電極的第二連接電線可以設置在裝置基板與發光裝置之間、及/或在裝置基板與觸控電極之間。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防止發光裝置和觸控電極的不當佈置,並可以最小化由第一連接電線和第二連接電線佔據的面積。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中,可以改善流程效率,並可以增加觸控感測的可靠性,而不劣化影像品質。
本申請主張分別於2020年12月31日和2021年7月30日提出申請之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20-0189503號和第10-2021-0100713號的優先權,其揭露內容以參照文件的方式完整納入本文中。
DD:驅動部件、資料驅動器 DP:顯示面板 EA:發光區 SD:驅動部件、掃描驅動器 TA:傳輸區 TC:驅動部件、時序控制器 TD:驅動部件、觸控感測部件 100:裝置基板 101:第一基板層 102:基板絕緣層 103:第二基板層 110:第一緩衝層 115:遮光圖案 120:第二緩衝層 130:下鈍化層 140:下覆蓋層 150:上覆蓋層 160:堤絕緣層 161h:第一中介接觸孔 162h:第二中介接觸孔 175:獨立分隔件 200:薄膜電晶體 210:半導體圖案 220:閘極絕緣層 230:閘極電極 240:層間絕緣層 250:源極電極 260:汲極電極 300:發光裝置 310:像素電極 320:發光層 330:上電極 330a:第一電極區 330b:第二電極區 330c:第三電極區 330p:電極圖案 330ap:突出區 400:封裝元件 410:第一封裝層 420:第二封裝層 430:第三封裝層 510:連接電極 520:第二連接電線 521:第二下中介鏈路 522:第二上中介鏈路 530:第三連接電線 550:第一連接電線 551:第一下中介鏈路 552:第一上中介鏈路 610:黑色矩陣 620:濾色器 650:蓋絕緣層 700:蓋基板 800:防反射層 K:區域
所附圖式用於協助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併入本申請案中並構成本申請案的一部分,且顯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結合說明以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在圖式中: 圖1是示例性地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之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視圖; 圖2是圖1中之K區域的放大圖; 圖3是沿圖2之I-I’線所截取的視圖;以及 圖4到圖10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其他實施例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的圖式。
EA:發光區
TA:傳輸區
100:裝置基板
101:第一基板層
102:基板絕緣層
103:第二基板層
110:第一緩衝層
115:遮光圖案
120:第二緩衝層
130:下鈍化層
140:下覆蓋層
160:堤絕緣層
175:獨立分隔件
200:薄膜電晶體
210:半導體圖案
220:閘極絕緣層
230:閘極電極
240:層間絕緣層
250:源極電極
260:汲極電極
300:發光裝置
310:像素電極
320:發光層
330a:第一電極區
330b:第二電極區
330p:電極圖案
400:封裝元件
410:第一封裝層
420:第二封裝層
430:第三封裝層
520:第二連接電線
521:第二下中介鏈路
522:第二上中介鏈路
550:第一連接電線
551:第一下中介鏈路
552:第一上中介鏈路
610:黑色矩陣
620:濾色器
650:蓋絕緣層
700:蓋基板
800:防反射層

Claims (22)

  1. 一種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裝置基板,包含一發光區和一傳輸區;一覆蓋層,位於該裝置基板的該發光區和該傳輸區上;一像素電極,位於該發光區的該覆蓋層上;一堤絕緣層,覆蓋該像素電極的一邊緣;一上電極,位於該堤絕緣層上,該上電極包含一第一電極區,與該發光區重疊、以及一第二電極區,與該傳輸區重疊;一發光層,介於由該堤絕緣層曝露之該像素電極的一部分與該上電極的該第一電極區之間;一第一連接電線,介於該裝置基板與該覆蓋層之間,該第一連接電線電性連接至該上電極的該第一電極區;以及一第二連接電線,介於該裝置基板與該覆蓋層之間,且與該第一連接電線間隔開,該第二連接電線電性連接至該上電極的該第二電極區,其中,該上電極的該第二電極區與該上電極的該第一電極區間隔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連接電線電性連接至一觸控感測部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獨立分隔件,位於該堤絕緣層上,該獨立分隔件包含具有倒錐形形狀的一側,其中,該獨立分隔件設置在該上電極的該第一電極區和該第二電極區之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獨立分隔件設置在該發光區與該傳輸區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上電極的該第二電極區包含與該上電極的該第一電極區相同的材料。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連接電線包含與該第一連接電線相同的材料。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連接電線與該第一連接電線設置在相同的層上。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薄膜電晶體,介於該裝置基板與該覆蓋層之間,該薄膜電晶體電性連接至該像素電極;以及一遮光圖案,介於該裝置基板與該薄膜電晶體的一半導體圖案之間,其中,該第一連接電線和該第二連接電線與該遮光圖案設置在相同的層上。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封裝元件,位於該上電極的該第一電極區和該第二電極區上。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濾色器,位於該封裝元件上,該濾色器與該發光區重疊;以及一黑色矩陣,與該封裝元件上的該濾色器並排設置,其中,該濾色器和該黑色矩陣設置在該傳輸區外部。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上電極的該第二電極區沿一第一方向與該上電極的該第一電極區並排設置,以及其中,該上電極的該第一電極區沿垂直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延伸。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上電極進一步包含:一第三電極區,其與該第一電極區和該第二電極區間隔開,其中,該第一電極區設置在該第二電極區與該第三電極區之間,其中,該第三電極區電性連接至與該第一連接電線和該第二連接電線間隔開的一第三連接電線,以及其中,該第二電極區和該第三電極區沿該第二方向延伸。
  13. 一種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發光裝置,位於一裝置基板的一發光區上,該發光裝置包含依序堆疊的一第一電極、一發光層和一第二電極;一觸控電極,位於該裝置基板的一傳輸區上,該觸控電極包含與該發光裝置的該第二電極相同的材料; 一上覆蓋層,介於該裝置基板與該發光裝置的該第一電極之間,該上覆蓋層在該裝置基板與該觸控電極之間延伸;一第一連接電線,介於該裝置基板與該上覆蓋層之間,該第一連接電線電性連接至該發光裝置的該第二電極;以及一第二連接電線,介於該裝置基板與該上覆蓋層之間,該第二連接電線電性連接至該觸控電極,其中,該第二連接電線延伸平行於該第一連接電線。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發光裝置的該第二電極透過曝露該第一連接電線的一部分的一第一接觸孔與該第一連接電線直接接觸,以及該觸控電極透過曝露該第二連接電線的一部分的一第二接觸孔與該第二連接電線直接接觸。
  15.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發光裝置的該第二電極透過一第一中介鏈路電性連接至該第一連接電線,該第一中介鏈路介於該第二電極與該第一連接電線之間,以及該觸控電極透過一第二中介鏈路電性連接至該第二連接電線,該第二中介鏈路介於該觸控電極與該第二連接電線之間。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中介鏈路包含:一第一下中介鏈路;以及一第一上中介鏈路,該第二中介鏈路包含:一第二下中介鏈路;以及一第二上中介鏈路,該第一上中介鏈路將該第二電極電性連接至該第一下中介鏈路,該第一下中介鏈路將該第一上中介鏈路電性連接至該第一連接電線,以及該第二上中介鏈路將該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至該第二下中介鏈路,該第二下中介鏈路將該第二上中介鏈路電性連接至該第二連接電線。
  17.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封裝元件,位於該發光裝置的第二電極和該觸控電極上。
  18.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薄膜電晶體,介於該裝置基板與該上覆蓋層之間,該薄膜電晶體電性連接至該發光裝置的該第一電極;以及一下覆蓋層,介於該薄膜電晶體與該上覆蓋層之間,其中,該第一連接電線和該第二連接電線設置在該下覆蓋層與該上覆蓋層之間。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連接電極,介於該下覆蓋層與該上覆蓋層之間,該連接電極將該發光裝置的該第一電極連接至該薄膜電晶體,其中,該第一連接電線和該第二連接電線包含與該連接電極相同的材料。
  20. 如請求項18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堤絕緣層,覆蓋該第一電極的一邊緣,該堤絕緣層在該上覆蓋層與該觸控電極之間延伸;一第一中介鏈路,介於該上覆蓋層與該堤絕緣層之間,該第一中介鏈路將該發光裝置的該第二電極電性連接至該第一連接電線;以及一第二中介鏈路,介於該上覆蓋層與該堤絕緣層之間,該第二中介鏈路將該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至該第二連接電線,其中,該第一中介鏈路和該第二中介鏈路包含與該發光裝置的該第一電極相同的材料。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電極沿一第一方向與該發光裝置的該第二電極並排設置;其中,該發光裝置的該第二電極沿垂直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該第二電極包含一突出區,其在該觸控電極外部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以及其中,該第一中介鏈路電性連接至該第二電極的該突出區。
  22. 如請求項21所述的透明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堤絕緣層包含:一第一中介接觸孔,其曝露該第一中介鏈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一第二中介接觸孔,其曝露該第二中介鏈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其中,該第二中介接觸孔沿第二方向與該第一中介接觸孔並排設置。
TW110148794A 2020-12-31 2021-12-24 透明觸控顯示裝置 TWI8085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89503 2020-12-31
KR20200189503 2020-12-31
KR1020210100713A KR20220097155A (ko) 2020-12-31 2021-07-30 투명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21-0100713 2021-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0370A TW202240370A (zh) 2022-10-16
TWI808580B true TWI808580B (zh) 2023-07-11

Family

ID=81972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8794A TWI808580B (zh) 2020-12-31 2021-12-24 透明觸控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08862A1 (zh)
JP (1) JP7289903B2 (zh)
CN (1) CN114695381A (zh)
DE (1) DE102021006470A1 (zh)
TW (1) TWI80858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8640A (en) * 2006-12-28 2008-07-01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structur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N103441137A (zh) * 2013-04-24 2013-12-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201532252A (zh) * 2013-12-17 2015-08-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使用其之有機發光顯示設備、以及製造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之方法
CN109755278A (zh) * 2019-01-02 2019-05-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190198599A1 (en) * 2017-12-27 2019-06-27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1608B2 (ja) * 2009-11-02 2014-04-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付き画像表示装置
CN105139804B (zh) * 2015-09-28 2018-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2324830B1 (ko) * 2016-01-26 2021-11-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6938119B2 (ja) * 2016-06-28 2021-09-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入力機能付き透明ディスプレイ
TWI601279B (zh) * 2016-08-22 2017-10-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觸控顯示裝置
EP3316092B1 (en) * 2016-10-28 2020-05-13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type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KR20200082355A (ko) * 2018-12-28 2020-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GB201900016D0 (en) 2019-01-02 2019-02-13 Dyson Technology Ltd Air treatment apparatus
KR20200102580A (ko) * 2019-02-21 2020-09-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8640A (en) * 2006-12-28 2008-07-01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structur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N103441137A (zh) * 2013-04-24 2013-12-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201442246A (zh) * 2013-04-24 2014-11-01 Au Optronics Corp 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201532252A (zh) * 2013-12-17 2015-08-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使用其之有機發光顯示設備、以及製造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之方法
US20190198599A1 (en) * 2017-12-27 2019-06-27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N109755278A (zh) * 2019-01-02 2019-05-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006470A1 (de) 2022-06-30
CN114695381A (zh) 2022-07-01
US20220208862A1 (en) 2022-06-30
JP7289903B2 (ja) 2023-06-12
TW202240370A (zh) 2022-10-16
JP2022105293A (ja) 2022-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62188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295537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TWI755961B (zh) 具有發光裝置及觸控結構的觸控顯示設備
CN112148144B (zh) 在封装元件上具有触摸电极的显示装置
US1189450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pad spaced away from an encapsulating element and a black matrix on the encapsulating element
TWI758790B (zh) 具有觸控電極之顯示裝置
US2023011867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Connecting Electrode which Crosses a Bending Area
TWI808580B (zh) 透明觸控顯示裝置
TWI802176B (zh) 觸控顯示裝置
US11768550B2 (en) Transparent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KR20220097155A (ko) 투명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693508B2 (en)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206633A1 (en)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CN114690954A (zh) 触摸显示设备
KR20210086345A (ko) 산화물 반도체 패턴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