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7462B -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 Google Patents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7462B
TWI807462B TW110139585A TW110139585A TWI807462B TW I807462 B TWI807462 B TW I807462B TW 110139585 A TW110139585 A TW 110139585A TW 110139585 A TW110139585 A TW 110139585A TW I807462 B TWI807462 B TW I8074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side plates
closing device
supporting memb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9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7428A (zh
Inventor
小川覺司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7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7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4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05F1/1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 E05F1/12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 E05F1/1246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10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05D11/1014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only one position, e.g. clos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5Holders for originals or exposure plat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99/00Subject-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 Of Printed Sheets Or Plates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以及具備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該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係包含:一安裝構件;一支撐構件;一升降構件,其係安裝於原稿壓合板,具有一背板及二側板,該二側板係從該背板垂下而設;一作動元件,其係設於升降構件相對於支撐構件的軸接部側,在升降構件轉動時位於以連接桿為支點轉動的位置;一彈性構件,其係彈性地設置於作動元件及安裝構件之間,推動升降構件使其往與支撐構件重疊的方向轉動,同時使支撐構件往原稿壓合板的開啟方向轉動;一轉動抵抗機構,其在升降構件以連接桿為支點並受到相對於支撐構件往反方向轉動的按壓力時,提供轉動抵抗。

Description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適合用於開闔如影印機、印刷機等具有原稿壓合板之事務機器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以及使用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以往,日本專利公開2001-154287號公報所揭露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尤其是一種影印機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以及使用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係包含一安裝構件、一支撐構件、一升降構件、一作動元件、一受壓元件、一凸輪滑件、一彈簧承件以及一彈性構件,其中,安裝構件係具有一組裝基座及二側板,該二側板分別位於該組裝基座的兩側並其朝向上方設置,該組裝基座設置於裝置本體一側;支撐構件係至少具有一背板及二側板,該二側板從該背板朝下方設置,該二側板藉由鉸鏈軸可轉動地連結在該安裝構件的二側板上;升降構件係具有一背板、二側板及一原稿壓合板的組裝板,該背板組裝有原稿壓合板,該二側板從該背板朝下方設置,該原稿壓合板的組裝板從該二側板朝向外側設置,且藉由聯結軸軸樞附著於該支撐構件之二側板其自由端的一側,使該二側板可朝向與該支撐構件不同的方向轉動;作動元件係設置於該升降構件與該支撐構件相對之軸樞附著部一側,當該升降構件轉動時,位在以該聯結軸為支點迴轉之位置上;受壓元件係軸樞架設於該安裝構件一側的二側板之間且不同於鉸鏈軸的位置上;凸輪滑件使其凸輪部與該受壓元件靠接,並可滑動地收納組裝於該支撐構件內部;彈簧承元件與該作動元件靠接,可滑動地收納組裝於該支撐構件內的自由端一側;彈性構件彈性設置在該凸輪滑件與該彈簧承件之間,可施力使該升降構件朝向與支撐構件重合的方向轉動,進而使該 支撐構件朝向原稿壓合板的開啟方向施力。同時,該發明於安裝構件的後板上設置有止擋板,其與支撐構件的背板靠接,作為控制轉動手段以限制原稿壓合板的最大開啟角度。
如圖14所示,上述公報所記載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I係由安裝構件30、支撐構件31、升降構件34、受壓元件40、凸輪滑件41、作動元件38、彈簧承件39及彈性構件33所構成,其中,安裝構件30的組裝基座30a係設置於裝置本體a的一側;支撐構件31的二側板31b可藉由鉸鏈軸32轉動地連結該安裝構件30的二側板30b;升降構件34的二側板34b係藉由聯結軸37朝向該支撐構件31之二側板31b其自由端一側,可轉動地軸樞附著以安裝原稿壓合板K,其轉動方向與支撐構件31不同;受壓元件40係架設於安裝構件30的二側板30b之間;凸輪滑件41係將該受壓元件40與凸輪部41a靠接,並可滑動地收納組裝於該支撐構件31內部;作動元件38係設置於升降構件34的二側板34b之間;彈簧承件39係與該作動元件38靠接,並可滑動地收納組裝於支撐構件31內部;彈性構件33係收納組裝於支撐構件31內部,並彈性設置於凸輪滑件41與彈簧承件39之間,使該升降構件34朝向與支撐構件31重合的方向施力,進而使支撐構件31至少朝向原稿壓合板K的開啟方向施力。此外,止擋板35包含有一對止擋片35a,其係由組裝螺絲36設置於安裝構件30的後板30c上。
透過上述結構,利用彈性構件33的彈力進行原稿壓合板K的開闔操作時,能夠在感受不到該原稿壓合板K其原本重量的情況下,輕輕地進行開闔操作,並且,在原稿係如書本般厚重的情況下,升降構件34會反抗彈性構件33的彈力並相對於支撐構件31進行反轉,使其能水平地覆蓋於厚重原稿的上面。
而在原稿壓合板K進行一般的閉合動作時,彈性構件33會藉由彈簧承件39與作動元件38進行按壓,使升降構件34不會與原稿壓合板K一同反轉,以防止中間彎曲現象(原稿壓合板K以聯結軸37為支點進行反轉的現象)。然而,因為原稿壓合板K閉合時的力量影響,或是使用者加強力道加以關閉等情況下,還是有可能導致中間彎曲現象。
欲於上述情況下抑制中間彎曲現象,還有一種方法係將初啟動時的開闔操作力於某種程度上予以加重,但若採用該方法,直到最大開闔狀態的操作力均會加重。
為了解決上述先前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以及具備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該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可防止原稿壓合板在進行一般的開闔操作時產生中間彎曲現象,而且除了初啟動時以外,只需要像平時一樣輕輕施力即可進行開闔操作。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係包含一安裝構件、一支撐構件、一升降構件、一凸輪滑塊、一彈簧承件、一彈性構件及一轉動抵抗機構,該安裝構件係具有一組裝基座及二側板,該組裝基座係安裝在具有原稿擺放台的裝置本體側,該二側板係從該組裝基座的兩側朝上方立起而設;該支撐構件係具有至少一背板、二側板及二抱持板,該二側板係從該背板垂下而設,該二抱持板係從該二側板往內側彎折而設,該支撐構件的該二側板係藉由鉸鏈桿以可轉動的方式組裝在該安裝構件的該二側板之上;該升降構件係用於原稿壓合板,具有至少一背板及二側板,該二側板係從該背板垂下而設,該升降構件的該二側板藉由連接桿軸接至該支撐構件其該二側板的活動端側,使該升降構件的該二側板得以朝與該支撐構件相反的轉動方向轉動,而該升降構件的該二側板與該支撐構件的該二側板之軸接側設有一作動元件;該凸輪滑塊係以可滑動的方式收裝於該支撐構件內部且被該二抱持板所抱持,並與設於該安裝構件其該二側板之間的受壓元件相接;該彈簧承件係以可滑動的方式收裝於該支撐構件組裝該連接桿側的一側,且被該二抱持板所抱持;該彈性構件係彈性地設置於該凸輪滑塊及該彈簧承件之間,藉該作動元件彈推該支撐構件,使其往原稿壓合板的開啟方向轉動;該作動元件係設於該升降構件及該支撐構件的軸接部側,且與該彈簧承件相接;該轉動抵抗機構在該升降構件以該連接桿為支點,並受到相對於該支撐構件往反方向轉動的按壓力時,提供轉動抗力,以使放置於該原稿擺放台上的厚重原稿其上表面能被水平地覆蓋。
依據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該轉動抵抗機構係由一壓接機構所構成,當該支撐構件與該升降構件相互重疊時,該壓接機構使該支撐構件及該彈簧承件呈現相互壓接的狀態。
依據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該壓接機構係包含一第1按壓部及一第2按壓部,該第1按壓部係設於該支撐構件其該背板的前端之下部側;該第2按壓部係設於該彈簧承件側與該第1按壓部相互壓接的位置。
依據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該第1按壓部及該第2按壓部係分別由並排的複數凸條部相互平行延伸而設。
依據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該壓接機構係包含一凸部或凹部及一凹部或凸部,該凸部或凹部係設於該支撐構件其該背板的前端之下部側;該凹部或凸部係設於該彈簧承件側與該凸部或凹部壓接的位置,並與該凸部或凹部相互嵌合。
依據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該轉動抵抗機構係設於該支撐構件及該升降構件之間,使該升降構件相對於該支撐構件旋轉時的轉動變得遲緩。
依據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該轉動抵抗機構係設於該作動元件及該支撐構件之間,使該作動元件在該升降構件最初相對於該支撐構件旋轉時的轉動變得遲緩。
依據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當該轉動抵抗機構設於該作動元件及該支撐構件之間時,該轉動抵抗機構係由設於該支撐構件其該二側板上的導引溝以及插入該導引溝中的該作動元件所構成。
依據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更包含一補強構件,其係設置於該升降構件其該二側板之間。
依據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更包含一制動機構,其係設於該支撐構件及該凸輪滑塊之間,從該支撐構件的預定開啟角度開始產生制動作用。
依據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該制動機構係在該支撐構件其該背板的下表面側朝向該凸輪滑塊所設之凸狀部。
依據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係使用於一種事務機器,該事務機器係在其裝置本體及其原稿壓合板之間使用如前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在本發明中,為處理如書本般厚重的原稿,升降構件的構造係可以連接桿為支點進行反轉,當升降構件受到相對於該支撐構件往反方向轉動的力而開始轉動時,由於轉動抵抗機構的作用,升降構件以連接桿為支點的反轉動作將受到更多限制,如此即可防止原稿壓合板在進行一般的開闔操作時產生中間彎曲現象,換言之,不需將彈性裝置的彈力設計得較先前技術強,也能達到前述效果。
其次在本發明中,由於轉動抵抗機構係由設置於支撐構件及彈簧承件之間的壓接機構所構成,轉動抵抗機構僅會在升降構件剛開始往反方向轉動時產生作用,其他時候則因壓接機構所產生的壓接狀態已解除,只需要像平時一樣輕輕施力即可進行操作。
另外在本發明中,第1按壓部設於支撐構件的背板,第2按壓部設於彈簧承件的上端,抱持板係於支撐構件的二側板下端沿著彈性構件的伸縮方向沿伸設置並位於支撐構件其背板的相對側,因此當升降構件與支撐構件相互重疊時,第1按壓部及第2按壓部會使彈簧承件壓向抱持板,防止原稿壓合板在進行一般的開闔操作時產生中間彎曲現象,且除了初啟動時以外,只需要像平時一樣輕輕施力即可進行操作。
再者於本發明中,因第1按壓部及第2按壓部係分別由並排的複數凸條部相互平行延伸而設,當升降構件與支撐構件相互重疊時,可呈現穩定的相互壓接狀態,因此可防止原稿壓合板在進行一般的開闔操作時產生中間彎曲現象,且除了初啟動時以外,只需要像平時一樣輕輕施力即可進行操作。
又於本發明中,設於支撐構件之背板的凸部或凹部,係與設於彈簧承件上部之凹部或凸部相互嵌合,在升降構件反轉時會抵抗轉動,也可達到本發明所欲達成的目的。
接著在本發明中,因為在支撐構件及升降構件之間設有轉動抵抗機構,也可達到本發明所欲達成的目的。
同時在本發明中,支撐構件上設有引導作動元件的導引溝,導引溝與作動元件之間設有轉動抵抗機構,因此也可達到本發明所欲達成的目的。
而在本發明中,作動元件在升降構件反轉時所插入之導引溝其入口部份設計得較狹窄,因此會與插入該導引溝內的作動元件之間產生通過阻力,使升降構件最初旋轉時的轉動變得遲緩。
此外在本發明中,升降構件其二側板之間架設有補強構件,可防止升降構件因長年使用而變形。
另外在本發明中,制動機構可防止原稿壓合板在開啟操作時急遽地向上彈開。
在本發明中,因事務機器係在其裝置本體及其原稿壓合板之間使用如前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可防止其原稿壓合板在進行一般的開闔操作時產生中間彎曲現象,且除了初啟動時以外,只需要像平時一樣輕輕施力即可進行開闔操作。
1:安裝構件
1a:組裝基座
1b:二側板
1c:後板
1d:鉸鏈桿組裝孔
1e:受壓元件組裝孔
1f:突出部
1g、1h:組裝孔
1i:卡止溝
1j:卡止片
1k:凸座部
2:支撐構件
2a:背板
2b:二側板
2c:抱持板
2d:導引溝
2e:鉸鏈桿插通孔
2f:連接桿插通孔
2g:塞孔
2i:面
2j:第1按壓部
2k:突出部
2l:傾斜部
2m:後板
2n:凸狀部
2p:曲凸部(凸部)
2q:抵接部
3:鉸鏈桿
3a:軸承元件
3b:軸環
3c:凸緣
3e:軸承孔
4:連接桿
4a:擴徑部
5:受壓元件
5a:小直徑部
6:升降構件
6a:背板
6b:兩側板
6c:組裝板部
6d:連接桿連接孔
6e:作動元件組裝孔
6f:止擋部
6g:凹部
7:高度調節手段
7a:調節螺絲
7b:螺帽
8:擋板
8a:組裝螺絲
8b:組裝基板部
8c:止擋片
8d:凸部
8e:凹部
8f:頂部
8g:固定孔
9:作動元件
9a:凸緣部
10:凸輪滑塊
10a:凸輪部
10b:開口部
10c:保護部
10d:上表面
10e:被抱持部
11:彈簧承件
11a:抵接部
11b:開口部
11c:凹部
11d:第2按壓部
11e:突出部
11f:被按壓部
12:彈性構件
12a:大直徑螺旋彈簧
12b:中直徑螺旋彈簧
12c:小直徑螺旋彈簧
13:液流阻尼器
13a:基部
13b:軸部
13c:活塞
15:補強構件
15a:基部
15b:二側板
15c、15d:組裝孔
30:安裝構件
30a:組裝基座
30b:二側板
30c:後板
31:支撐構件
31b:二側板
32:鉸鏈軸
33:彈性構件
34:升降構件
34b:二側板
35:止擋板
35a:止擋片
36:組裝螺絲
37:聯結軸
38:作動元件
39:彈簧承件
40:受壓元件
41:凸輪滑件
41a:凸輪部
A:複合機
a:裝置本體
B、B'、I: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b:方向
C、K:原稿壓合板
c:自動送稿裝置
d:原稿擺放台
R:轉動抵抗機構
r:壓接機構
S:制動機構
H:厚重原稿
圖1係使用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之一例的複合機其概略立體圖。
圖2係從前方觀看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立體圖。
圖3係從後方觀看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立體圖。
圖4係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5之(a)係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正面圖,(b)係(a)中以虛線O圈選處之擴大正面圖。
圖6係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側面圖。
圖7係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支撐構件示意圖,(a)係從其底面之前方觀看的立體圖,(b)係從其底面之後方觀看的立體圖。
圖8係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彈簧承件示意圖,(a)係從其上後方觀看的立體圖,(b)係從其下前方觀看的立體圖。
圖9係用於說明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動作,(a)係其閉合狀態之側剖面圖,(b)係(a)中以虛線O圈選處之擴大圖。
圖10係用於說明彈簧承件可滑動地收納組裝於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支撐構件上的狀態,(a)係其正面剖面圖,(b)係將支撐構件與彈簧承件以前後方向排列並從底面觀看的圖。
圖11係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呈45度開啟狀態之側剖面圖,用於說明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動作。
圖12係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處理厚重原稿時之側剖面圖,用於說明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處理厚重原稿時的動作。
圖13係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呈90度開啟狀態之側剖面圖,用於說明本發明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動作。
圖14係先前技術所揭露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側剖面圖。
本發明的一實施態樣係以圖式表示。以下將對使用於影印機或複合機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亦可用於除影印機或複合機以外的印表機、傳真機及掃描機等其他事務機器。又,本說明書及請求項中使用的抵接元件、受壓元件或是作動元件等用語,係分別指抵接元件、受壓元件或作動元件中的抵接桿、受壓銷或作動銷,惟其亦包含比本發明說明書中所載的詳細範圍更為廣泛的概念。
圖1係使用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複合機示意圖。根據圖式所示,複合機A的裝置本體a係透過一對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B'連接而裝有可開闔且附有自動送稿裝置c的原稿壓合板C。該對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B'的其中一方,即圖中左側裝有自動送稿裝置c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由於其在開闔操作時所受的負荷較大,故採用以同心圓狀層疊的三個不同直徑螺旋彈簧12a、12b、12c為其彈性構件12,而位於右側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由於其所受的負荷較小,通常僅用一條螺旋彈簧,即以單螺旋彈簧(圖未繪示)作為其彈性構件。以下將適當參考圖1中直角座標系所示的前後、左右及上下方向來進行說明。
圖2至圖13係根據本實施例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的具體示例圖。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係由安裝構件1、支撐構件2、升降構件6、受壓元件5、凸輪滑塊10、作動元件9、彈簧承件11及彈性構件12所構成,其中,安裝構件1係裝於裝置本體a側;支撐構件2的二側板2b、2b係透過鉸鏈桿3連接至安裝構件1的二側板1b、1b,使支撐構件2得以轉動;升降構件6係裝於原稿壓合板C,其二側板6b、6b透過連接桿4軸接至支撐構件2二側板2b、2b的活動端側,使升降構件6得以朝與支撐構件2相反的轉動方向轉動;受壓元件5係架設於安裝構件1的二側板1b、1b之間;凸輪滑塊10係被支撐構件2的抱持板2c、2c所抱持,以可滑動的方式收裝於支撐構件2的內部,並具有與受壓元件5抵接的凸輪部10a;作動元件9係設於升降構件6的二側板6b、6b之間;彈簧承件11係以可滑動的方式收裝於支撐構件2的內部,並與作動元件9抵接;彈性構件12係收裝於支撐構件2的內部,透過彈性設置於凸輪滑塊10及彈簧承件11之間,彈推升降構件6促使其朝向與支撐構件2重疊的方向轉動,並至少在原稿壓合板C的開啟方向上彈推支撐構件2。
根據圖5、圖7、圖8、圖9、圖10等圖所示,支撐構件2及彈簧承件11,分別具有可按壓彈簧承件11且彼此相對而設的第一按壓部2j及第2按壓部11d。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可透過第一按壓部2j及第2按壓部11d相對按壓彈簧承件11,從而防止原稿壓合板C從中間凹折(詳細將於後敘述)。另外,當使用如書籍等具有一定厚度的原稿時,在解除第一按壓部2j及第2按壓部11d相對按壓彈簧承件11的狀態後,使用者僅需用普通的力量就能操作升降構件6,亦即,在解除按壓狀態後操作升降構件6,遠比在按壓狀態時操作來得省力。以下將針對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進行詳細說明。
根據圖4、圖9等圖所示,安裝構件1係由組裝基座1a、二側板1b、1b及後板1c所構成。組裝基座1a係組裝於裝置本體a,二側板1b、1b係分別從組裝基座1a的兩側端部往相對於組裝基座1a呈垂直的上方(包含略為垂直的方向)立起,後板1c為略矩形狀,係從組裝基座1a的一端(後端部)往相對於組裝基座1a呈垂直的上方(包含略為垂直的方向)而設,在後板1c的兩側部更設有卡止片1j、1j,用以卡止於安裝構件1二側板1b、1b的卡止溝1i、1i之中。為順應使用需求,亦可在後板1c上以組裝螺絲8a加裝擋板8,使支撐構件2在原稿壓合板C的開 闔操作中能夠維持在最大開啟角度90度的位置。此外,標號1d、1d為鉸鏈桿組裝孔,標號1e、1e為受壓元件組裝孔,在組裝基座1a上還設有可供組裝螺絲(未圖示)插入貫通的組裝孔1g、1h,以便將該組裝基座1a組裝至裝置本體a。
根據圖7(a)、7(b)所示,支撐構件2係由背板2a、二側板2b、2b以及抱持板2c、2c所構成。二側板2b、2b係分別從該背板2a的兩側端朝垂下設置,抱持板2c、2c則係分別從該二側板2b、2b的下端側朝向內側彎折而成。在圖2及圖4中,如前所述,二側板2b、2b藉由鉸鏈桿3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於安裝構件1的二側板1b、1b;二側板2b、2b的活動端側則藉由連接桿4以可轉動的方式軸接於升降構件6,該活動端側上亦設有導引溝2d、2d,用以置放作動元件9的兩端側。
除此之外,從圖7(a)、7(b)中可見,標號2e、2e為鉸鏈桿插通孔,標號2f、2f為連接桿插通孔,標號2g、2g為組裝時所用的塞孔。在背板2a下方側的面2i其前端部附近,設有一對加工成形的第一按壓部2j、2j,該第一按壓部2j、2j係沿彈性構件12伸縮方向相互平行而設的一對凸狀部,且可與第二按壓部11d、11d相對按壓,詳細將於後敘述。第一按壓部2j,其係由面2i上最為突出的突出部2k,以及設於該突出部2k沿彈性構件12伸縮方向的前後方上,從面2i以錐狀漸縮或漸增突出量而成的傾斜部2l所構成。而從背板2a的後端部朝下方延伸而設的後板2m以及鄰接後板2m兩端的抵接部2q,係為限制支撐構件2以鉸鏈桿3為轉軸轉動時的最大開啟角度而設的元件(圖13)。當達到最大開啟角度時,後板2m抵接於後板1c上端的突出部1f,抵接部2q、2q則抵接於擋板8凹部8e、8e的後端,如此一來,即能限制支撐構件2的轉動,詳細將於後敘述。
根據圖4所示,當設於背板2a之面2i後端部附近的凸狀部2n、2n擠壓凸輪滑塊10的上表面10d、10d時,將使位於凸輪滑塊10左右兩端下部的被抱持部10e、10e往抱持板2c的方向按壓,產生制動作用而構成制動機構S。當支撐構件2在預設的開啟角度時,凸輪滑塊10被凸狀部2n、2n所按壓,使操作支撐構件2開啟所需的力增大,減緩轉動速度,從而抑制原稿壓合板C的急遽開啟,同時增加原稿壓合板C維持穩定狀態的容許範圍。另外,沿著連接桿插通孔2f、2f的部分外圍朝相對的二側板2b之外側突出的圓弧狀凸部,係用於防止晃動的曲凸部2p、2p。
根據圖2、圖4等圖所示,鉸鏈桿3係附有凸緣3c的金屬製圓棒。安裝構件1的鉸鏈桿組裝孔1d、1d中裝有軸承元件3a、3a,鉸鏈桿3貫穿該些軸承元件3a、3a的軸承孔3e、3e,連接支撐構件2的鉸鏈桿插通孔2e、2e,並在其從鉸鏈桿插通孔2e、2e穿出的兩端部上使用軸環3b、3b,以完成裝設。
根據圖2、圖3、圖4等圖所示,升降構件6係由背板6a、二側板6b、6b以及組裝板部6c、6c所構成,可包覆支撐構件2。升降構件6的二側板6b、6b係分別從背板6a的兩端部往相對於背板6a呈垂直的下方(包含略為垂直的方向)垂下而設,組裝板部6c、6c則係從該二側板6b、6b向更外側延伸而成。在升降構件6軸接有連接桿4的一側,還裝設有棒狀的作動元件9,而升降構件6的組裝板部6c、6c上則裝有原稿壓合板C。另外,裝於背板6a上的調節螺絲7a及螺帽7b係高度調節手段7,其可對原稿壓合板C的原稿擺放台d(原稿台玻璃)高度進行微調,使原稿壓合板C得以平均壓合於原稿擺放台d(原稿台玻璃)的上表面。設於背板6a後端部的止擋部6f,係隨調節螺絲7a的調節程度抵接於組裝螺絲8a頭部的元件。凹部6g則係為增加升降構件6的強度,在其後端部附近沿連接桿4的軸方向延伸而設。
連接桿4係一端部為擴徑部4a的金屬製圓棒,其透過貫穿支撐構件2的連接桿插通孔2f、2f以及升降構件6的連接桿連接孔6d、6d,將升降構件6連接至支撐構件2,且使升降構件6能相對於支撐構件2,朝與支撐構件2的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圖13中的方向b)轉動。另外,透過對連接桿4從二側板6b穿出的另一端部進行捻縫處理,即可將連接桿4組裝至升降構件6。
根據圖4所示,受壓元件5為一受壓銷,其係軸架於安裝構件1二側板1b、1b之間的金屬製圓棒,其一端部為直徑較小的小直徑部5a,另一端部則具有從二側板1b突出的長度,透過將小直徑部5a插入二側板1b,再對從另一端的二側板1b突出的部分進行捻縫處理,即可將受壓元件5組裝至安裝構件1。另外,該受壓元件5的材料不限於金屬,其亦可為合成樹脂、陶瓷製品、機械加工物或其他材料。該受壓元件5也可為具有受壓銷和例如合成樹脂滑動滾輪的構造,先將受壓銷穿過沿軸向設置的插通孔,再將合成樹脂滑動滾輪以可轉動的方式組裝至該受壓銷。
又,亦可透過對受壓元件5的兩端部進行捻縫處理,將其固定至受壓元件組裝孔1e、1e,或使用E形扣環防止其從受壓元件組裝孔1e、1e脫落。另外,也可將受壓元件5以可旋轉的方式組裝至受壓元件組裝孔1e、1e。受壓元件5可為具有受壓銷及滑動滾輪的構造,其中,滑動滾輪可為合成樹脂、金屬燒結、陶瓷製品、機械加工物或其他材料所製,其亦可具有彎曲呈圓弧狀的凸輪部,而使該滑動滾輪抵接該凸輪部的滑動接觸部側,與該凸輪部的圓弧狀表面接觸。該受壓元件5可為例如組裝於二側板1b、1b之間的樹脂製凸輪元件,或是以加壓成形製成,同樣介於二側板1b、1b之間,以彎曲方式設置的彎曲元件。
凸輪滑塊10及彈簧承件(彈性構件承件)11,係被支撐構件2的抱持板2c、2c所抱持,以可滑動的方式收裝於支撐構件2之內。本實施例中,凸輪滑塊10及彈簧承件11係剖面略呈矩形的有底筒狀體,其中,凸輪滑塊10靠近受壓元件5露出側的側部,設有凸輪部10a及保護部10c,凸輪部10a朝一方向傾斜並具有平坦的上表面,保護部10c則包覆受壓元件5的露出側,用以防止塗布於受壓元件5上的潤滑油汙損置於原稿擺放台d上的原稿端部;彈簧承件11靠近作動元件9側的一端部側具有抵接部11a,抵接部11a的上方部分係朝向作動元件9突出,其剖面呈略圓弧狀,該抵接部11a的其中一面亦可為平坦部,但非屬必要。凸輪滑塊10和彈簧承件11,係以其各自的開口部10b及11b相互面對的狀態,可滑動地收納於支撐構件2內,凸輪滑塊10的凸輪部10a側抵接於受壓元件5,彈簧承件11的抵接部11a側則抵接於作動元件9。本實施例中,該作動元件9係裝於升降構件6二側板6b、6b之間的桿狀物,亦可將其裝於升降構件6加設的前板上。
彈性構件12係由大直徑螺旋彈簧12a、中直徑螺旋彈簧12b、小直徑螺旋彈簧12c所構成,其位於凸輪滑塊10及彈簧承件11之間,透過將其兩端部側相互插入該凸輪滑塊10及彈簧承件11的開口部10b及11b中,使彈性構件12得以彈性裝設於支撐構件2內,為其所收容,也因此使凸輪部10a與受壓元件5壓接,並使抵接部11a與作動元件9壓接。本實施例中,該彈性構件12係使用不同長度及直徑的三個彈簧而成,分別為長度最短的大直徑螺旋彈簧12a、中直徑螺旋彈簧12b以及長度最長的小直徑螺旋彈簧12c,透過將其以同心方式層疊設置,分別對凸輪滑塊10及彈簧承件11彈推使其往相互分離的方向移動。中直徑螺旋彈簧12b 的螺旋方向與大直徑螺旋彈簧12a及小直徑螺旋彈簧12c的螺旋方向相反。在彈簧承件11的上部中央附近,設有夾著凹部11c的第2按壓部11d、11d,其係面對支撐構件2的第1按壓部2j、2j並與之相互按壓。與第1按壓部2j、2j相同,按壓部11d、11d亦係沿彈性構件12伸縮方向相互平行延伸而設。
又根據圖8(a)、圖8(b)所示,彈簧承件11的下部形成有突出部11e及被按壓部11f、11f,突出部11e係呈向下突出的圓弧狀,被按壓部11f、11f則係設於突出部11e的左右側。根據圖10(a)、圖10(b)所示,受到第1按壓部2j、2j及第2按壓部11d、11d相互按壓的影響,被按壓部11f、11f受力往抱持板2c、2c的方向按壓,從而使彈簧承件11在支撐構件2中,從可移動的抱持狀態變成嵌合狀態,抑制彈性構件12一端(作動元件9側的端部)朝向另一端(鉸鏈桿3側的端部)移動,也防止升降構件6和支撐構件2分離。如此一來,即可防止原稿壓合板C從中間凹折。當升降構件6受力欲以連接桿4為支點相對於支撐構件2往反方向轉動時,藉由第1按壓部2j、2j及第2按壓部11d、11d、被按壓部11f、11f及抱持板2c、2c的相互按壓,對升降構件6施加轉動抗力,形成轉動抵抗機構R。
根據圖4、圖9(a)、圖9(b)所示,凸輪滑塊10及彈性構件12係透過液流阻尼器13相互連接。液流阻尼器13係一使用黏性流體的活塞式圓柱狀元件,為抑制原稿壓合板C急遽閉闔的公知結構,具有嵌合於開口部10b的基部13a、插入貫通彈性構件12的軸部13b以及可抵接於開口部11b的活塞13c。當使用者關閉原稿壓合板時,在原稿壓合板閉闔的前一刻,液流阻尼器13的活塞13c將抵接於開口部11b,成為防止原稿壓合板急遽閉闔的緩衝手段。
根據圖4所示,作動元件9的一端部側具有凸緣部9a,作動元件9係透過貫通組裝孔15d、15d及作動元件組裝孔6e、6e而組裝至板狀補強構件15的二側板15b、15b及升降構件6的二側板6b、6b。本實施例中,作動元件9係為金屬製圓棒,惟其亦可為其他形式,例如在升降構件6上另設頂板,透過將該頂板朝內側彎折形成作動元件9,或是由作動銷及筒狀凸輪所構成,該作動銷插入該筒狀凸輪,並貫穿設於其軸方向上的插通孔之中。
補強構件15,其係由基部15a、二側板15b、15b及組裝孔15c、15d所構成,二側板15b、15b係從基部15a的兩端部分別往相對於基部15a呈垂直的後 方而設,組裝孔15c、15d則係分別設於二側板15b、15b。透過使用連接桿4及作動元件9,將補強構件15的二側板15b、15b組裝至升降構件6的二側板6b、6b,使補強構件15加強防止升降構件的二側板朝外側開放,同時補強作動元件連接孔6e。上述情形下,亦可使用鉚釘或螺絲等零件,將補強構件15的二側板15b、15b組裝至升降構件6的二側板6b、6b。
擋板8,其係透過組裝螺絲8a而組裝至安裝構件1的後板1c,由組裝基板部8b、止擋片8c、8c所構成,止擋片8c、8c係從組裝基板部8b的兩側部彎曲而成,且分別設有由凸部8d、8d及凹部8e、8e構成的頂部8f、8f。安裝構件1的後板1c上設有凸座部1k,供設於擋板8上的固定孔8g嵌入,而擋板8頂部8f上的凹部8e與支撐構件2的抵接部2q相互抵接。
接著說明上述實施例1中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的開闔動作。如圖9(a)、圖9(b)所示,當原稿壓合板C處於閉闔狀態時,主要係以該原稿壓合板C的重量抵抗彈性構件12的彈力,使原稿壓合板C得以闔起且維持穩定的閉闔狀態。同時,亦可透過將彈性構件12的作用線挪移至受壓元件5的上方,使原稿壓合板C能夠受力向閉闔方向轉動。另外,特別像是圖5及圖10(a)、圖10(b)所示,在原稿壓合板C閉闔的狀態下,透過由第1按壓部2j、2j及第2按壓部11d、11d所構成的壓接機構r相互按壓,從而擠壓彈簧承件11的被按壓部11f朝向支撐構件2的抱持板2c、2c按壓。即使原稿壓合板C的開啟角度如圖11所示逐漸增大,壓接機構r、彈簧承件11及支撐構件2亦可維持如以上狀態,使升降構件6及支撐構件2保持重疊,防止原稿壓合板C從中間凹折。
若將原稿壓合板C的開啟角度從圖9(a)、圖9(b)所示的狀態繼續增大,凸輪滑塊10隨之開啟,其凸輪部10a相對於受壓元件5的抵接位置將保持原本的接觸狀態,從凸輪部10a的較高側移動至較低側,故透過彈性構件12的彈力,就能夠在原稿壓合板C的原始重量大幅減輕的狀態下,將其開啟。當原稿壓合板C的開啟角度為10度以上,即便使用者把手從原稿壓合板C上放開,受壓元件5的抵接位置也會因為彈性構件12其彈力的影響,遭受到摩擦抵抗,往一方向移動而來到凸輪滑塊10其凸輪部10a的較高側,因此,透過藉升降構件6及支撐構件2在鉸鏈桿3四周產生的轉矩、彈性構件12的彈力、與凸輪滑塊10其凸輪部10a抵接的 受壓元件5,使原稿壓合板C得以平衡其所產生的旋轉力矩,即便使用者把手放開,原稿壓合板C也能保持在穩定的停止狀態,不會受到重力影響而落下。
又,在使用者打開原稿壓合板C時,若是一下子用力地將其掀開,會增強彈性構件12的彈力,有時將造成原稿壓合板C從預設的開啟角度突然地向上彈起,即發生所謂「上彈」的現象。不過,根據圖11所示,凸狀部2n、2n的所在位置,在預設的開啟角度下將抵接於凸輪滑塊10,進而按壓凸輪滑塊10使其朝向抱持板2c、2c擠壓,藉此產生制動作用,減小上彈力道,盡可能抑制原稿壓合板C的「上彈」現象。如圖4、圖7(a)及圖7(b)所示,由於凸狀部2n與第1按壓部2j的構造相同,皆具有位於中間的突出部以及設於突出部兩端的傾斜部,故在凸輪滑塊10與凸狀部2n的接觸過程中,制動力並非透過突如其來的衝擊產生,而係以平緩的方式逐漸增強。
當使用者欲關起打開的原稿壓合板C時,將該原稿壓合板C往閉闔方向下壓,則凸輪滑塊10與凸狀部2n的接觸部分將從凸狀部2n的突出部移動至傾斜部,制動力隨之漸弱,使用者即可輕鬆地關閉原稿壓合板C。接著,由於凸輪滑塊10不再與凸狀部2n有所接觸,制動力隨之消失,使用者即能以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的鉸鏈桿3作為支點,轉動原稿壓合板C使其閉闔。此時,由於第一按壓部2j、2j與第二按壓部11d、11d相互按壓,促使彈簧承件11的被按壓部11f、11f朝向支撐構件2的抱持板2c、2c按壓,同時彈性構件12亦透過作動元件9,朝向使升降構件6與支撐構件2重疊的方向對升降構件6進行按壓,故平時能正常閉闔原稿壓合板C,而不會發生原稿壓合板C以連接桿4為支點朝反方向翻轉的情形。
又,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欲關起打開的原稿壓合板C時,受壓元件5抵抗彈性構件12的彈力並向凸輪部分10a的較高側滑動,原稿壓合板C雖受其抵抗,然原稿壓合板C同時亦受使用者以手按壓的按壓力、其本身的重量及慣性力影響而閉闔,當其閉闔至預定的閉闔角度如10度時,原稿壓合板C在閉闔方向上的轉矩勝過其他方向上的力,即便使用者把手從原稿壓合板C上放開,原稿壓合板C也會自動閉闔。另外,在該閉闔角度附近,液流阻尼器13軸部13b的前端始與彈簧承件11抵接,阻尼器開始運作,從而控制支撐構件2的轉動,防止原稿壓合板C急遽閉闔。
當原稿為書籍等具有一定厚度的文件時,如圖12所示,使用者將厚重原稿H置於原稿擺放台d(原稿台玻璃)上,並下壓原稿壓合板C,則升降構件6將以連接桿4為支點翻轉,彈簧承件11受到組裝於升降構件6二側板6b、6b的作動元件9按壓,從而解除被第1按壓部2j、2j及第2按壓部11d、11d往支撐構件2按壓的狀態,同時抵抗彈性構件12的彈力,滑向凸輪滑塊10側,使原稿壓合板C與升降構件6一同以連接桿4為轉軸轉動,水平地覆蓋在厚重原稿H的上表面。一旦解除彈簧承件11壓向支撐構件2的按壓狀態,第1按壓部2j、2j及第2按壓部11d、11d的相對應位置將從突出部2k、2k往後方的傾斜部2l、2l移動,第1按壓部2j、2j及第2按壓部11d、11d之間的按壓力會逐漸減弱,彈簧承件11按壓支撐構件2抱持板2c、2c的力道亦會逐漸減弱。
隨後,第1按壓部2j、2j及第2按壓部11d、11d將不再相互對應,彈簧承件11亦不再朝支撐構件2的抱持板2c、2c按壓。藉由以上構造,除了可以防止原稿壓合板C從中間凹折,使用者在提起原稿壓合板C時,僅有一開始的動作稍需費力,之後便能如常地輕鬆進行後續操作(使用者只需用普通的力氣就能提起原稿壓合板C)。是不論原稿的厚度為何,本發明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都能將原稿穩定地壓接至裝置本體a中原稿擺放台d的上表面,尤其當原稿係為厚重原稿H時,本發明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還能盡量防止外來光線從原稿擺放台d(原稿台玻璃)侵入裝置本體a內的曝光系統。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具有安裝構件1、支撐構件2、升降構件6、作動元件9及彈性構件12,其中,安裝構件1具有組裝至裝置本體a側的組裝基座1a,以及從組裝基座1a的兩側立起的二側板1b、1b;支撐構件2具有背板2a,以及從背板2a垂下的二側板2b、2b,該二側板2b、2b透過鉸鏈桿3以可旋轉的方式連接至安裝構件1的二側板1b、1b;升降構件6係裝於原稿壓合板C,具有背板6a以及從背板6a垂下的二側板6b、6b,該二側板6b、6b透過連接桿4軸接至支撐構件2二側板2b、2b的活動端側,使升降構件6的二側板6b、6b得以朝與支撐構件2相反的轉動方向轉動;作動元件9係設於升降構件6以連接桿4為支點回轉時的位置,即升降構件6與支撐構件2的軸接部側;彈性構件12係彈性地設於作動元件9及安裝構件1之間,彈推升降構件6使其往與支撐構件2重 疊的方向轉動,同時往原稿壓合板C的開啟方向彈推支撐構件2。另外,本實施例還設有轉動抵抗機構R,當升降構件6以連接桿4為支點並受到相對於支撐構件2往反方向轉動的按壓力時,其具有轉動抗力。由此一來,在設於作動元件9及組裝元間1之間的彈性構件12彈推升降構件6使其往與支撐構件2重疊的方向轉動的同時,亦往原稿壓合板C的開啟方向彈推支撐構件2,而轉動抵抗機構R在升降構件6以連接桿4為支點並受到相對於支撐構件2往反方向轉動的按壓力時具有轉動抗力。是以,本發明能抑制升降構件6和支撐構件2以連接桿4為支點相互分離,防止原稿壓合板C在正常開闔過程中從中間凹折,亦可讓使用者在操作原稿壓合板C升降時,僅有一開始的動作稍需費力,之後便能如常地輕鬆進行後續操作。
根據上述實施例,彈簧承件11在其與第1按壓部2j相對應的位置形成有可與支撐構件2按壓的第2按壓部11d,在升降構件6與支撐構件2重疊時,藉由第1按壓部2j及第2按壓部11d,使彈簧承件11往支撐構件2的抱持板2c按壓,形成壓接機構r。是故,原稿壓闔板開闔裝置B不僅可以防止原稿壓合板C在正常開闔過程中從中間凹折,亦可讓使用者在操作原稿壓合板C升降時,僅有一開始的動作稍需費力,之後便能如常地輕鬆進行後續操作。
另外,根據上述實施例,由於第1按壓部2j係形成於支撐構件2的背板2a上,第2按壓部11d係形成於彈簧承件11的上端,支撐構件2的抱持板2c係設於二側板2b的下端側,沿彈性構件12的伸縮方向延伸,且位置與支撐構件2的背板2a相對應,故當升降構件6與支撐構件2重疊時,彈簧承件11將藉由第1按壓部2j及第2按壓部11d往抱持板2c按壓。由此,在正常操作原稿壓合板C開闔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防止其從中間凹折,亦可讓使用者在操作其升降時,僅有一開始的動作稍需費力,之後便能如常地輕鬆進行後續操作。
根據上述實施例,由第1按壓部2j及第2按壓部11d所構成的壓接機構r,其係分別由複數的凸狀部相互平行配置而成,故在升降構件6與支撐構件2重疊時,能夠穩定地相互按壓。由此,在正常操作原稿壓合板開闔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防止其從中間凹折,亦可讓使用者在操作其升降時,僅有一開始的動作稍需費力,之後便能如常地輕鬆進行後續操作。
根據上述實施例,由於凸狀部係沿彈性構件12的伸縮方向延伸而設,故在升降構件6與支撐構件2重疊時,能使第1按壓部2j及第2按壓部11d穩定地相互按壓,由此在正常操作原稿壓合板C開闔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防止其從中間凹折,亦可讓使用者在操作其升降時,僅有一開始的動作稍需費力,之後便能如常地輕鬆進行後續操作。
又,根據上述實施例,由於第1按壓部2j的凸狀部2n具有最為突出的突出部2k,以及設於突出部2k沿彈性構件12伸縮方向的兩端,沿彈性構件12的伸縮方向增加或減少突出量而成的傾斜部2l、2l,故當彈簧承件11被壓向抱持板2c並脫離嵌合狀態時,能夠平滑地減少操作原稿壓合板升降所需之力,讓使用者在操作上如往常一般省力。
根據上述實施例,由於第1按壓部2j的凸狀部2n係沿彈性構件12的伸縮方向延伸而設,故在升降構件6與支撐構件2重疊時,能使第1按壓部2j及第2按壓部11d穩定地相互按壓,由此在正常操作原稿壓合板C開闔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防止其從中間凹折,亦可讓使用者在操作其升降時,僅有一開始的動作稍需費力,之後便能如常地輕鬆進行後續操作。
此外,根據上述實施例,由於凸狀部2n將凸輪滑塊10往抱持板2c按壓,故能抑制凸輪滑塊10在原稿壓合板C被開啟時的劇烈跳動,從而抑制所謂的「上彈」現象。
另外,根據上述實施例,補強構件15設置於升降構件6其二側板6b、6b間,並藉由連接桿4及作動元件9來組裝至升降構件6。由此可見,因為不需使用額外的元件來安裝補強構件15,僅須以少量零件就可防止升降構件6的二側板6b、6b相互分離,故能構成小型且輕量的高強度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
根據上述實施例,複合機A係為事務機器,在其裝置本體a及原稿壓合板C之間,使用有上述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在正常操作複合機A的原稿壓合板C開闔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防止其從中間凹折,亦可讓讓使用者在操作其升降時,僅有一開始的動作稍需費力,之後便能如常地輕鬆進行後續操作。
根據上述實施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B的按壓部雖係分別形成在支撐構件2及彈簧承件11之上,但其亦可僅形成於支撐構件或彈簧承件任一方之上。
另外,上述實施例中,雖係在支撐構件2及彈簧承件11上分別形成兩個按壓部,然按壓部的配置並不限於此,其亦可為如在支撐構件及彈簧承件上分別形成一個按壓部,或僅在支撐構件或彈簧承件任一方上形成一個按壓部,或在支撐構件及彈簧承件兩者上分別形成三個以上的按壓部,甚至可在支撐構件及彈簧承件上分別形成不同數量的按壓部,例如在支撐構件上形成一個按壓部,在彈簧承件上形成兩個按壓部,使支撐構件上的一個按壓部與彈簧承件上的兩個按壓部相互按壓。
上述實施例中,第1按壓部2j、2j及第2按壓部11d、11d分別係相互平行配置的兩個凸狀部,然第1按壓部及第2按壓部任一方的兩個凸狀部亦可以平行的方式配置,另一方的兩個凸狀部則沿彈性構件12的伸縮方向縮小間隔或拉寬間隔,讓兩方按壓部上的凸狀部沿彈性構件12的伸縮方向用不同的收窄或放寬方式配置,以縮小其間隔或拉寬其間隔。另外,上述凸狀部亦可形成為能與凹部嵌合的凸部。
上述實施例中,第1按壓部2j、2j的凸狀部具有最突出的突出部2k、2k,以及沿彈性構件12的伸縮方向設於突出部2k、2k兩端,並沿彈性構件12的伸縮方向增加或減少突出量而成的傾斜部2l、2l、2l、2l,然該凸狀部亦可沿彈性構件12的伸縮方向以增加突出量的方式形成。
上述實施例中,第1按壓部2j、2j及第2按壓部11d、11d係為相互按壓的凸狀構造,然第1按壓部2j、2j及第2按壓部11d、11d之任一方亦可形成為凹部,另一方則形成為凸部,當升降構件6與支撐構件2重疊時該凸部可嵌合於該凹部。
又,上述實施例中,凸狀部2n、2n之間的距離大於第1按壓部2j、2j之間的距離,然第1按壓部2j、2j(及第2按壓部11d、11d)之間的距離亦可等同或大於凸狀部2n、2n之間的距離。
又,在升降構件6的轉動抵抗機構R的另一實施例中,可例如在升降構件6透過連接桿4連接支撐構件2的連接部分上設置扣止機構,使升降構件6及支撐構件2在其二側板6b、6b;2b、2b重疊時處於相互壓接的狀態,或可在支撐構件2及升降構件6的各二側板6b、6b;2b、2b之間,設置當升降構件6及支撐構件2相互重疊時會產生卡合或按壓動作的相關裝置。
並且,在升降構件6的轉動抵抗機構R的另一實施例中,在作動元件9及支撐構件2之間,例如在升降構件6轉動時會隨之旋轉的作動元件9,以及設於插有該作動元件9的支撐構件2其二側板2b、2b上的導引溝2d、2d之間,窄化導引溝2d、2d的開口部分。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由上述構造所構成,為了處理如書籍般厚重的原稿,其具有可朝與支撐構件重疊方向轉動的升降構件,該升降構件係裝於支撐構件的活動端側,而該支撐構件係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於組裝構件。是故,本發明十分適合用於具有升降構件的影印機或複合機等事務機器中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以及使用該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事務機器。
1:安裝構件
1a:組裝基座
1b:二側板
1c:後板
1g:組裝孔
2:支撐構件
2a:背板
2c:抱持板
2k:突出部
2m:後板
2n:凸狀部
2q:抵接部
3:鉸鏈桿
4:連接桿
5:受壓元件
6:升降構件
6a:背板
6b:兩側板
6c:組裝板部
6f:止擋部
6g:凹部
8:擋板
9:作動元件
10:凸輪滑塊
10a:凸輪部
10c:保護部
11:彈簧承件
11d:第2按壓部
12a:大直徑螺旋彈簧
12b:中直徑螺旋彈簧
12c:小直徑螺旋彈簧
13:液流阻尼器
13a:基部
13b:軸部
13c:活塞
15a:基部
a:裝置本體
B: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C:原稿壓合板
d:原稿擺放台
H:厚重原稿
R:轉動抵抗機構
S:制動機構

Claims (12)

  1. 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係包含:一安裝構件,其係具有一組裝基座及二側板,該組裝基座係安裝在具有原稿擺放台的裝置本體側,該二側板係從該組裝基座的兩側朝上方立起而設;一支撐構件,其係具有至少一背板、二側板及二抱持板,該二側板係從該背板垂下而設,該二抱持板係從該二側板往內側彎折而設,該支撐構件的該二側板係藉由鉸鏈桿以可轉動的方式組裝在該安裝構件的該二側板之上;一升降構件,其係用於原稿壓合板,具有至少一背板、二側板及組裝板部,該二側板係從該背板垂下而設,該組裝板部係從該二側板向更外側延伸而設,該升降構件的該二側板藉由連接桿軸接至該支撐構件其該二側板的活動端側,使該升降構件的該二側板得以朝與該支撐構件相反的轉動方向轉動,而該升降構件的該二側板與該支撐構件的該二側板之軸接側設有一作動元件;一凸輪滑塊,其係以可滑動的方式收裝於該支撐構件內部且被該二抱持板所抱持,並與設於該安裝構件其該二側板之間的受壓元件相接;一彈簧承件,其係以可滑動的方式收裝於該支撐構件組裝該連接桿側的一側,且被該二抱持板所抱持;一彈性構件,其係彈性地設置於該凸輪滑塊及該彈簧承件之間,藉該作動元件彈推該支撐構件,使其往原稿壓合板的開啟方向轉動;及一轉動抵抗機構,當該升降構件往反方向轉動時,該轉動抵抗機構具有轉動抗力,以使放置於該原稿擺放台上的厚重原稿其上表面能被水平地覆蓋;其係具有第1按壓部、第2按壓部及被按壓部,該第1按壓部設在該支撐構件的該背板,該第2按壓部設在該彈簧承件,使與該第1按壓部相對應的該彈簧承件得以按壓該支撐構件,該被按壓部係在該彈簧承件的下部,連接設在該支撐構件的該抱持板,藉由該第1按壓部與該第2按壓部、該被按壓部與該抱持板,使該升降構件以該連接桿為支點相對於該支撐構件往反方向轉動時產生轉動抗力;其中,該作動元件係設於該升降構件及該支撐構件的軸接部側,且與該彈簧承件相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轉動抵抗機構係由一壓接機構所構成,當該支撐構件與該升降構件相互重疊時,該壓接機構使該支撐構件及該彈簧承件呈現相互壓接的狀態。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壓接機構包含:該第1按壓部,其係設於該支撐構件其該背板的前端之下部側;及該第2按壓部,其係設於該彈簧承件側與該第1按壓部相互壓接的位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第1按壓部及該第2按壓部係分別由並排的複數凸條部相互平行延伸而設。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壓接機構包含:一凸部或凹部,其係設於該支撐構件其該背板的前端之下部側;一凹部或凸部,其係設於該彈簧承件側與該凸部或凹部壓接的位置,並與該凸部或凹部相互嵌合。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轉動抵抗機構係設於該支撐構件及該升降構件之間,使該升降構件相對於該支撐構件旋轉時的轉動變得遲緩。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轉動抵抗機構係設於該作動元件及該支撐構件之間,使該作動元件在該升降構件最初相對於該支撐構件旋轉時的轉動變得遲緩。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當該轉動抵抗機構設於該作動元件及該支撐構件之間時,該轉動抵抗機構係由設於該支撐構件其該二側板上的導引溝以及插入該導引溝中的該作動元件所構成。
  9. 如請求項1或8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更包含一補強構件,其係設置於該升降構件其該二側板之間。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更包含一制動機構,其係設於該支撐構件及該凸輪滑塊之間,從該支撐構件的預定開啟角度開始產生制動作用。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制動機構係在該支撐構件其該背板的下表面側朝向該凸輪滑塊所設之凸狀部。
  12. 一種事務機器,其係在裝置本體及原稿壓合板之間使用如請求項1至11之任一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TW110139585A 2020-10-27 2021-10-26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TWI8074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9562 2020-10-27
JP2020179562A JP2022070476A (ja) 2020-10-27 2020-10-27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7428A TW202217428A (zh) 2022-05-01
TWI807462B true TWI807462B (zh) 2023-07-01

Family

ID=81258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9585A TWI807462B (zh) 2020-10-27 2021-10-26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02431B2 (zh)
JP (1) JP2022070476A (zh)
CN (1) CN114488730B (zh)
TW (1) TWI8074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3186B2 (ja) * 2017-12-13 2022-09-08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2022070476A (ja) * 2020-10-27 2022-05-13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6220B2 (en) * 2002-09-05 2005-05-03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Hinge device
US8457527B2 (en) * 2010-01-19 2013-06-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riginal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TWI501881B (zh) * 2011-11-07 2015-10-01 Kem Hongkong Ltd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TWI655494B (zh) * 2017-01-10 2019-04-01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Original plywood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and its transaction machine
TWI679131B (zh) * 2017-08-29 2019-12-11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原稿壓接板開閉裝置及具備該裝置之事務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8385B2 (ja) * 1998-12-11 2005-12-21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3899213B2 (ja) 1999-11-30 2007-03-28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US7155777B2 (en) * 2004-06-30 2007-01-0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losure mechanism for hinged devices
JP4363303B2 (ja) * 2004-10-21 2009-1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そのヒンジ装置を備えた自動原稿搬送装置、読取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18766B2 (en) * 2004-12-22 2008-09-02 Xerox Corporation Hinge with tandem pivot structure motion lock and override
JP4947570B2 (ja) * 2006-02-13 2012-06-06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の開閉装置
JP5900878B2 (ja) * 2011-08-30 2016-04-0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JP6210480B2 (ja) * 2013-01-18 2017-10-1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6233914B2 (ja) * 2013-01-25 2017-11-22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CN109070614B (zh) * 2016-04-29 2021-02-1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机门铰链组件
JP7090862B2 (ja) * 2017-05-30 2022-06-27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事務機器
JP7045690B2 (ja) * 2018-02-22 2022-04-0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蓋体開閉装置並びに各種機器
JP7223400B2 (ja) * 2018-12-28 2023-02-1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2022070476A (ja) * 2020-10-27 2022-05-13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6220B2 (en) * 2002-09-05 2005-05-03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Hinge device
US8457527B2 (en) * 2010-01-19 2013-06-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riginal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TWI501881B (zh) * 2011-11-07 2015-10-01 Kem Hongkong Ltd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TWI655494B (zh) * 2017-01-10 2019-04-01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Original plywood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and its transaction machine
TWI679131B (zh) * 2017-08-29 2019-12-11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原稿壓接板開閉裝置及具備該裝置之事務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8730A (zh) 2022-05-13
CN114488730B (zh) 2024-04-30
US11802431B2 (en) 2023-10-31
US20220127889A1 (en) 2022-04-28
TW202217428A (zh) 2022-05-01
JP2022070476A (ja)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7462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TWI501881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TWI655494B (zh) Original plywood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and its transaction machine
JP5382760B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US6006064A (en) Original cover closer
US6886220B2 (en) Hinge device
KR101241616B1 (ko) 원고압착판 개폐장치 및 사무기기
TWI696879B (zh) 蓋體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TWI698699B (zh) 蓋體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JP2022070476A5 (zh)
TWI499518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保持裝置及具有其之事務機器
JP2008257167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US7155777B2 (en) Closure mechanism for hinged devices
TWI575302B (zh) 開闔支撐裝置及具備此開闔支撐裝置的設備
TW201309935A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JP2846724B2 (ja) 転写紙搬送ローラ
TWI796847B (zh)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JP2013137555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TWI804400B (zh)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TWI838975B (zh) 插入式鉸鏈及使用此插入式鉸鏈的事務機器
US7437802B2 (en) Door hinge with checker
JPH07309458A (ja) 給紙カセット
TW202321560A (zh) 插入式鉸鏈及使用此插入式鉸鏈的事務機器
JP2000145258A (ja) ヒンジ機構
KR20120125949A (ko) 힌지 기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