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5494B - 雙層螺旋扣具 - Google Patents

雙層螺旋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5494B
TWI805494B TW111135984A TW111135984A TWI805494B TW I805494 B TWI805494 B TW I805494B TW 111135984 A TW111135984 A TW 111135984A TW 111135984 A TW111135984 A TW 111135984A TW I805494 B TWI805494 B TW I8054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gment
buckle
loop
upper loop
sid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5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6996A (zh
Inventor
黃紀超
Original Assignee
合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合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合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JP2022170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7442858B2/ja
Priority to US17/971,803 priority patent/US1190345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316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6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5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5494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Buckles (AREA)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體成型的扣具,其被建構成一雙層螺旋狀環體,在外觀上則呈現長形構形。在本發明中,上迴圈和下迴圈的尺寸實質不同,兩者於交會處相互抵接而構成支點。因此,本發明可以藉由扣具結構之形變,應用槓桿原理而透過使用者簡單施力後便可將套入口開啟,除兼顧耐用性和便利性外,在使用性更具彈性,適用於便利地且穩定地套持數量眾多的扣環或鑰匙等物品。

Description

雙層螺旋扣具
本發明關於一種用於套持及收納扣環或鑰匙等物品的扣具,特別是一種外觀上呈現雙層螺旋狀環體且一體成型的扣具,適用於便利地且穩定地套持數量眾多的扣環或鑰匙等物品。
一般人身上皆具有數把功能不同的鑰匙在身上,包括居住大門之鑰匙、房門鑰匙、汽機車鑰匙、公司鑰匙等其他各類鑰匙等,而為了取用鑰匙及收納上的便利性,大多數民眾會將數把鑰匙使用一個鑰匙圈將眾多的鑰匙套設在一起,以利取用。然而,習用的鑰匙圈通常是由彈性金屬捲繞數圈而成的簡易環圈,其供套入鑰匙的自由端緊密地抵靠於環圈,使用者必須以手指費力地將環圈的自由端撥開,才能將鑰匙套入,而且經常需要重覆嘗試多次方能成功。這種習用鑰匙圈雖然容易製造且成本低,但在使用上相當不方便。
長久以來,相關業界面對上述產業問題已經提出了數種解決方案。美國專利第3657909號揭露一體成型的鑰匙圈,其包含實質位於同一平面的兩個環圈,可以藉由按壓兩個環圈的交會部分來釋放鑰匙圈的自由端。歐洲專利第0389594號公開了一種鑰匙圈,其包括一平板基部以及由 該基部沿同一平面朝外延伸的兩個固持臂。這兩個固持臂的自由端上下抵接以串設鑰匙,可以藉由按壓位於基部的致動機構,使兩個固持臂分別朝上、下方移動而釋放其自由端,以便套入或取出鑰匙。這種鑰匙圈仍有結構過於複雜的缺點。中華民國發明專利公告號I664929、中華民國新型專利公告號M551848、日本專利第6276463號和美國專利第2410951號分別公開了具有雙層螺旋環體且一體成型的鑰匙圈結構,但這些結構中的上、下迴圈皆呈圓形環狀並且具有實質相同的尺寸,致使上、下迴圈相互重疊,因而在使用上欠缺彈性。
因此,相關技術領域對於在使用上具有高度彈性、結構簡單且製造容易的一體成型扣具,仍然存在有殷切的需求。
為了滿足上述產業需求,本案發明人努力地進行研究發展,從而獲得了本案所申請的發明。本發明關於一體成型的扣具,其在外觀上為長形的雙層螺旋狀環體,可以經由傳統的線材加工製程進行製作。本案所揭露的扣具結構中,上迴圈和下迴圈的尺寸實質不同,兩者於交會處相互抵接而構成支點。因此,本發明可以藉由扣具結構之形變,應用槓桿原理而透過使用者簡單施力後便可將套入口開啟,除兼顧耐用性和便利性外,在使用性更具彈性,適用於便利地且穩定地套持數量眾多的扣環或鑰匙等物品。
因此,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扣具,其包含: 一體成形且具有彈性的環狀本體,其由第一端部向下螺旋捲繞形成一上迴圈,再延伸與該第一端部交會而終止於第二端部,從而圍成一長形之下迴圈;其中該環狀本體具有由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所構成的第一分段、以及相對於該第一分段之第二分段以及連接該第一、第二分段的兩個側邊,而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被建構成於該環狀本體未受力時會在上下方向上相互抵接;以及其中該下迴圈實質上大於該上迴圈,且該下迴圈於該兩個側邊靠近第二分段處與該上迴圈相接而構成兩個支點,該上迴圈於該第二分段處與該下迴圈存有一間隙而構成一面向該第二分段的按壓部,使得當該按壓部受力而朝下接近該下迴圈時,該第一端部會被撬起向上而遠離該第二端部。
在較佳的態樣中,該環狀本體沿著其完整長度具有在該上下方向上實質均一的厚度及實質上呈矩形的剖面。在更佳的態樣中,該環狀本體由其矩形剖面觀之具有一垂直於該厚度的寬度,且該厚度實質小於該寬度。
在更佳的態樣中,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被建構成該第一端部重疊於該第二端部上方。在更佳的態樣中,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被建構成鈎狀,分別具有一大致指向該第二分段的自由端。
在更佳的態樣中,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之間在上下方向上被局部地間隔開,從而界定出一分離部,以供插入扣環或鑰匙。在又更佳的 態樣中,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於該分離部處分別朝外翹曲,以便插入扣環或鑰匙。
在較佳的態樣中,該按壓部被建構成由該上迴圈局部地朝上翹曲而遠離該下迴圈。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上迴圈與該下迴圈於該第二分段處上下重疊,使得該等支點落在該第二分段與兩側邊的交界處。在另一較佳態樣中,該上迴圈與該下迴圈於該第二分段處不會上下重疊,使得該等支點落在兩側邊上。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兩個側邊彼此實質平行。在另一較佳態樣中,該兩個側邊彼此實質不平行。
1:扣具
10:環狀本體
11:第一端部
111:自由端
12:側邊
13:上迴圈
14:側邊
15:第二端部
151:自由端
16:下迴圈
21:第一分段
22:第二分段
23:支點
24:支點
25:按壓部
26:分離部
27:間隙
30:扣環
X:上下方向
Y:水平方向
本發明的上述與其他目的、特徵與效應在參照下列較佳具體例之說明連同隨附圖式將變得顯明,其中:圖1A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扣具的立體示意圖;圖1B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扣具的側視示意圖;圖1C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扣具的俯視示意圖;圖2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扣具的立體示意圖;圖3A至3B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扣具的立體示意圖;圖4A至4D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扣具的套入流程示意圖;圖5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扣具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6A至6B為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扣具的立體示意圖;以及圖7為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扣具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除非另行說明,否則本說明書和各請求項中所使用的下列用語具有下文給予的定義。請注意,本案說明書和各請求項中所使用的單數形用語「一」意欲涵蓋在一個以及一個以上的所載事項,例如至少一個、至少二個或至少三個,而非意味著僅僅具有單一個所載事項。此外,本案各請求項中使用的「包含」、「具有」等開放式連接詞是表示請求項中所記載的元件或成分的組合中,不排除請求項未載明的其他元件或成分。亦應注意到用語「或」在意義上一般也包括「及/或」,除非內容另有清楚表明。本申請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用語「實質」和「約」,是用以修飾任何可些微變化的誤差,但這種些微變化並不會改變本發明的本質。
圖1A至圖1C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顯示扣具1具有一由彈性材料所製成的環狀本體10。本案所使用的術語「彈性」意指於受力時會發生形變但不致實質上斷裂或破損並且於不再受力後能夠實質上回復原形,具有適當彈性的材料包括但不限於塑膠、金屬等。在較佳的具體例中,所述彈性材料包括不鏽鋼、黃銅、鋅合金等金屬線材,例如304型不鏽鋼,更佳為該金屬線材具有一實質恆定厚度以及一實質呈現矩形的截面,可以透過習用金屬壓鑄、鍛造、裁切和電鍍工序而製成環狀本體10。 環狀本體10係一體成形,意即其是由單一條線材加工製作而成。環狀本體10沿著其完整長度具有實質均一的厚度及實質上呈矩形的剖面。較佳為環狀本體10的厚度位於約0.6毫米至約1.0毫米,更佳為環狀本體10由其矩形剖面觀之具有一垂直於其厚度的寬度,且該厚度實質小於該寬度,使得環狀本體10於螺旋捲繞後在上下方向X上保有彈性。
如圖1A至1C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環狀本體10大致為一螺旋捲繞兩圈的長形環體,其由第一端部11沿著側邊12直線延伸,再向下螺旋捲繞一圈與側邊12交會而形成一上迴圈13,接著再繼續向下螺旋捲繞,延伸經過與側邊12平行而且與上迴圈13交會的另一直線側邊14後,與第一端部11交會而終止於第二端部15,從而圍成下迴圈16。本案所使用的術語「長形」意指環狀本體10的長度明顯地比其寬度更長,其包括但不限於長矩形、橢圓形(oval-shaped)和長橢圓形(oblong-shaped)等簡單幾何構形和比較複雜的長形構形。在此例中,下迴圈16大致上呈現一長橢圓形,使得環狀本體10由外部輪廓觀之,也大致上呈現一長橢圓形。環狀本體10具有第一分段21、與第一分段21相向配置的第二分段22,以及連接第一分段21和第二分段22的兩個側邊12、14。較佳為環狀本體10的長橢圓構形的長軸具有位在3公分至15公分之範圍內的尺寸。上迴圈13和下迴圈16的尺寸實質不同,兩者於交會處相互抵接而構成支點。如圖1A和1C所示,上迴圈13大致呈圓形,而下迴圈16所圍成之面積實質上大於上迴圈13所圍成之面積。上迴圈13於側邊12、14靠近第二分段22處與下迴圈16相抵接而構成兩個支點23、24。上迴圈13與下迴圈16之間在上下方向X上存在有一間 隙,從而於上迴圈13處構成一面向第二分段22的按壓部25,較佳為按壓部25被建構成由上迴圈13局部地朝上翹曲而遠離下迴圈16,以利使用者以手指按壓。
依據本發明,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被建構成於環狀本體10未受力時會在上下方向X上相互抵接而構成第一分段21。當靠近第二分段22的按壓部25受力而朝下接近下迴圈16時,將會因支點23、24的存在而驅使位於第一分段21的第一端部11向上移動而遠離第二端部15(圖未示),進而使得原本封閉的第一分段21打開而產生適合套入鑰匙或扣環等物品的套入口。當按壓部25不再受力時,因為環狀本體10具有彈性,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回復原位而相互抵接。此時,第一分段21再度封閉,避免已被套入的鑰匙或扣環脫離。
值得注意的是,依據上述結構,支點23、24被配置成靠近第二分段22,而相對地遠離用於構成第一分段21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第一分段21與支點23,24之間的距離愈長,則施力於按壓部25使第一端部11離開第二端部15後所產生的套入口就愈大。換言之,在扣具1中,支點23,24遠離第一分段21的結構特徵,與下迴圈16的長形構形協同作用,在按壓部25受力時產生放大套入口的效果。再者,由於環狀本體10在上下方向X上保有彈性,所以當扣環或鑰匙進入套入口時,使用者可以透過稍微扭轉扣環或鑰匙進一步放大套入口,使得扣環或鑰匙更容易套入。此外,由於上迴圈13和下迴圈16的尺寸和構形不同,且第一分段21由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構成,所以扣環或鑰匙進入由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界定的套 入口後,只要沿著第一分段21滑動小於180度,即可進入下迴圈16而被穩定地套持。相對而言,在上、下迴圈皆呈圓環狀並且具有實質相同尺寸的習用鑰匙圈結構中,由於上、下迴圈在上下方向上大致重疊,所以扣環或鑰匙進入套入口後,必須沿著上、下迴圈滑動至少約360度,才能進入雙層環體結構而被套持。
在本案扣具1的較佳實施方案中,於環狀本體10未受力時,第一端部11重疊於第二端部15上方,藉由使它們共同承受被套入之鑰匙等物品的重量,來增進第一分段21的機械強度,以便懸掛在皮包或腰帶等物件上。值得注意的是,環狀本體10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是以其寬度方向來承受被套入物品的重量。因此,在環狀本體10的寬度實質大於其厚度的較佳實施方案中,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在承受重量上具有良好的效果,不易發生形變。更佳為第一端部11和該第二端部15皆被建構成鈎狀。此處使用的術語「鈎狀」意指第一端部11和該第二端部15被彎折而具有大致指向第二分段22的自由端111,151,以提供額外的機械強度來承受被套入物品的重量。彎折的次數並無限制,且第一端部11和該第二端部15的形狀也可以有許多變化。在圖1A所示第一實施例中,第一端部11和該第二端部15被彎折一次,而呈現圓弧形的鈎狀結構。在圖2所顯示的第二實施例中,第一端部11和該第二端部15則被彎折二次。所述彎折處可以經過倒角,而具有如圖1A和圖2所示的平滑外形,也可以呈現尖角外形(圖未示)。自由端111,151可以朝向第二分段22適度延伸,但它們通常不會與上迴圈13接觸,以免妨礙物品進入套入口。
側邊12,14可以彼此實質平行,如圖1A所示,也可以彼此實質不平行,如圖2所示,側邊12,14甚至未必直線延伸,而可以呈彎曲或不規則構形,只要不會影響上迴圈13和下迴圈16相互抵接構成支點23,24,以及沿著支點23,24的槓桿作用即可。
在圖3A和圖3B所顯示的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扣具1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於未受力時相互抵接,但兩者之間在上下方向X上被局部地間隔開來,較佳為在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的彎折處被間隔開來,從而界定出一分離部26,以供插入扣環或鑰匙。更佳為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於分離部26處分別朝外翹曲,以便插入扣環或鑰匙。藉由設置分離部26,本案扣具1可以另一種方法進行使用,如圖4A-4D所示。
圖4A-4D中是以扣環30作為範例,顯示本案扣具1的使用步驟如下。圖4A、首先將扣環30部分地插入分離部26中,此時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尚未明顯受力;圖4B、沿著分離部26,將扣環30平移至第一端部11的自由端,於該處,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因受力而相互遠離,並且使扣環30的孔洞對準於第一端部11的自由端;圖4C、扭轉扣環30,使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進一步遠離,並且將扣環30套入第一端部11的自由端;以及圖4D、沿著分離部26平移扣環30,使扣環30進入下迴圈16甚至上迴圈13,此時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不再受力而回復原本相互抵接的狀態。如圖5所示,藉由上述套入步驟,本案扣具1可以穩定地套持眾多扣環或鑰匙,甚至再透過這些扣環進一步套持更多的扣環或鑰匙。而且,使 用者在操作時無需按下按壓部25,即可開啟套入口,益增使用上的方便性。
類似於第一、二實施例,在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支點23,24亦靠近第二分段22,而相對地遠離構成第一分段21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5。依據槓桿原理,第一分段21與支點23,24之間的距離愈長,則透過圖4B和4C顯示的操作方式使第一端部11離開第二端部15所需要的力就愈小。換言之,在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支點23,24遠離第一分段21的結構特徵,與下迴圈16的長形構形協同作動,在扣環或鑰匙插入分離部26時產生省力的協乘技術效果。
在圖1A至1B所顯示的第一實施例、圖2所顯示的第二實施例以及圖3A至3B所顯示的第三實施例中,上迴圈13被設置成與第二分段22上下重疊,使得支點23、24落在第二分段22與側邊12、14的交界處。然而,依據圖6A至6B所示的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上迴圈13也可以被設置成不與第二分段22上下重疊,使得支點23、24落在側邊12、14上,並且在實質垂直於上下方向X的水平方向Y上形成一間隙27。在此例中,由於上迴圈13和下迴圈16於間隙27處不上下重疊,因而相較於第一實施例提供了更多的套持位置,在使用上更具彈性,如圖7所示。
儘管本發明已參照以上較佳具體例說明,應認知到較佳具體例僅為例示目的給予而非意圖限制本發明之範圍,可進行對熟習相關技藝者而言極為明顯的各種更動與改變,而不會逸離本發明精神與範圍。
1…..   扣具 10….. 環狀本體 11….. 第一端部 111….. 自由端 12….. 側邊 13….. 上迴圈 14….. 側邊 151….. 自由端 16….. 下迴圈 21….. 第一分段 22….. 第二分段 23….. 支點 24….. 支點 25….. 按壓部

Claims (12)

  1. 一種扣具,其包含: 一體成形且具有彈性的環狀本體,其由第一端部向下螺旋捲繞形成一上迴圈,再延伸與該第一端部交會而終止於第二端部,從而圍成一長形之下迴圈; 其中該環狀本體具有由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所構成的第一分段、以及相對於該第一分段之第二分段以及連接該第一、第二分段的兩個側邊,而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被建構成於該環狀本體未受力時會在上下方向上相互抵接;以及 其中該下迴圈實質上大於該上迴圈,且該下迴圈於該兩個側邊靠近第二分段處與該上迴圈相接而構成兩個支點,該上迴圈於該第二分段處與該下迴圈存有一間隙而構成一面向該第二分段的按壓部,使得當該按壓部受力而朝下接近該下迴圈時,該第一端部會被撬起向上而遠離該第二端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扣具,其中該環狀本體沿著其完整長度具有實質均一的厚度及實質上呈矩形的剖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扣具,其中該環狀本體具有一垂直於該厚度的寬度,且該厚度實質小於該寬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扣具,其中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被建構成該第一端部重疊於該第二端部上方。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扣具,其中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被建構成鈎狀,分別具有一大致指向該第二分段的自由端。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扣具,其中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之間在上下方向上被局部地間隔開,從而界定出一分離部,以供插入扣環或鑰匙。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扣具,其中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於該分離部處分別朝外翹曲。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扣具,其中該按壓部被建構成由該上迴圈局部地朝上翹曲而遠離該下迴圈。
  9. 如請求項5所述的扣具,其中該上迴圈與該下迴圈於該第二分段處上下重疊,使得該等支點落在該第二分段與該兩個側邊的交界處。
  10. 如請求項5所述的扣具,其中該上迴圈與該下迴圈於該第二分段處不會上下重疊,使得該等支點落在該兩個側邊上。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扣具,其中該兩個側邊彼此實質平行。
  12.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扣具,其中該兩個側邊彼此實質不平行。
TW111135984A 2021-10-25 2022-09-22 雙層螺旋扣具 TWI805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70214A JP7442858B2 (ja) 2021-10-25 2022-10-24 二重螺旋留め具
US17/971,803 US11903457B2 (en) 2021-10-25 2022-10-24 Key ring hold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9577 2021-10-25
TW110139577 2021-10-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6996A TW202316996A (zh) 2023-05-01
TWI805494B true TWI805494B (zh) 2023-06-11

Family

ID=86078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5984A TWI805494B (zh) 2021-10-25 2022-09-22 雙層螺旋扣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9290A (zh)
TW (1) TWI80549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1038A (en) * 1978-09-15 1980-03-04 Vaughn Randy L Key holder
WO1987005193A1 (en) * 1986-03-05 1987-09-11 Ranta Olavi A A multi-purpose clasp
US5465596A (en) * 1995-01-17 1995-11-14 Park; James I. Key ring
CN1224358C (zh) * 2002-09-13 2005-10-26 株式会社电装 将钥匙装到钥匙链上的钥匙环
TWM551848U (zh) * 2017-07-11 2017-11-21 Haos Co Ltd 雙入式鑰匙圈環結構
CN110811081A (zh) * 2019-12-02 2020-02-21 武克学 一种双回路钥匙扣
DE102019210215B3 (de) * 2019-07-10 2020-08-13 Martin Woltermann Federdrahthalt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1038A (en) * 1978-09-15 1980-03-04 Vaughn Randy L Key holder
WO1987005193A1 (en) * 1986-03-05 1987-09-11 Ranta Olavi A A multi-purpose clasp
US5465596A (en) * 1995-01-17 1995-11-14 Park; James I. Key ring
CN1224358C (zh) * 2002-09-13 2005-10-26 株式会社电装 将钥匙装到钥匙链上的钥匙环
TWM551848U (zh) * 2017-07-11 2017-11-21 Haos Co Ltd 雙入式鑰匙圈環結構
DE102019210215B3 (de) * 2019-07-10 2020-08-13 Martin Woltermann Federdrahthalter
CN110811081A (zh) * 2019-12-02 2020-02-21 武克学 一种双回路钥匙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6996A (zh) 2023-05-01
CN116019290A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540191A (ja) 磁石を使用した改良型連結デバイス
CN109068817A (zh) 人身装饰品用卡扣和使用其的人身装饰品
TWI805494B (zh) 雙層螺旋扣具
US20070017266A1 (en) Key-ring clasp
US5465596A (en) Key ring
KR101925869B1 (ko) 장신구용 체결장치
CN110973781B (zh) 饰品用紧固部件、饰品用紧固件以及饰品
CN106174925A (zh) 易于连结的饰品用结合装置
CN1156237C (zh) 带状装饰件的搭扣及带状装饰件
CN211354113U (zh) 一种铆合无锁拉头
JP7442858B2 (ja) 二重螺旋留め具
TWI837914B (zh) 扣具改良
US6931694B2 (en) Hanging ring used in curtain
EP1547482A1 (en) Button
TWI805130B (zh) 扣具
JP7341471B2 (ja) ストリンガー用フック部材、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トリンガー用フック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10573040B (zh) 人身装饰品等的卡扣
US20100154175A1 (en) Clip
US4847955A (en) Key holder
CN214541968U (zh) 按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21241871U (zh) 一种圈扣一体式器具
US2283018A (en) Separable fastener
CN109770486A (zh) 形成拉链头结构的方法
CN213882009U (zh) 一种拉链头
JP7002498B2 (ja) 装身具用留め具、及び装身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