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1968U - 按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1968U
CN214541968U CN202023049624.2U CN202023049624U CN214541968U CN 214541968 U CN214541968 U CN 214541968U CN 202023049624 U CN202023049624 U CN 202023049624U CN 214541968 U CN214541968 U CN 214541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button
cap
guide wir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96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成
唐茂庆
朱富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496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1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1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1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按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其中按键包括按键本体、弹簧和卡簧,按键本体包括按键帽和按键柱,弹簧套设在按键柱的外侧,用于向按键本体提供回弹力,卡簧卡设在按键柱的底端,用于将按键本体固定在按键所装配的壳体上;按键还包括硬质导丝,硬质导丝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按键帽的两侧端,用于将按键帽的一侧端的受力传导至按键帽的另一侧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按键帽的两侧端之间安装硬质导丝,在按压按键的一侧端时,按键的另一侧端与按压端同步动作,按键竖直向下运动,顺畅的完成按压动作,松开对按键一侧端的按压时,弹簧向上弹起按键,在硬质导丝的作用下,按键的两侧端同步向上运动,顺畅地完成回弹动作,可显著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Description

按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按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越来越普及。手表的按键作用也越来越多,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按压按键的中心时,一般都没有问题;但是在按压按键的边缘时,按键另一端无法同时下降,产生卡滞的感觉,甚至卡键按不下去,使得用户的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按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按键,包括按键本体、弹簧和卡簧,所述按键本体包括按键帽和按键柱,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按键柱的外侧,用于向所述按键本体提供回弹力,所述卡簧卡设在所述按键柱的底端,用于将所述按键本体固定在所述按键所装配的壳体上;所述按键还包括硬质导丝,所述硬质导丝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按键帽的两侧端,用于将所述按键帽的一侧端的受力传导至所述按键帽的另一侧端。
可选的,在上述的按键中,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用于间隙容纳所述按键帽,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由在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设置的卡勾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形成,所述硬质导丝的中间部位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可选的,在上述的按键中,所述卡槽的内径等于所述硬质导丝的直径。
可选的,在上述的按键中,所述卡勾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勾在同一水平面内平行设置。
可选的,在上述的按键中,所述卡勾的上表面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在所述按键被装配于所述壳体上时,辅助所述硬质导丝滑入所述卡槽内。
可选的,在上述的按键中,所述按键帽为规则形状,所述硬质导丝的两端设置于所述按键帽的中轴线上。
可选的,在上述的按键中,所述按键帽的两侧端均分别设有导向槽和按键孔,所述按键孔设置在所述导向槽的底部,所述硬质导丝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端的所述导向槽装入所述按键孔内。
可选的,在上述的按键中,所述硬质导丝为钢丝。
可选的,在上述的按键中,所述按键柱的底端外圆周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卡簧卡设在所述环形卡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按键,所述按键装配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按键帽的两侧端之间安装硬质导丝,在按压按键的一侧端时,该硬质导丝能够将按键一侧端的受力传导至按键的另一侧端,使得按键的另一侧端与按压端同步动作,按键竖直向下运动,顺畅地完成按压动作;松开对按键一侧端的按压时,弹簧向上弹起按键,在硬质导丝的作用下,按键的两侧端同步向上运动,按键不会产生倾斜,顺畅地完成回弹动作,从而显著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去除按键帽后的按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按键沿图1的AA’方向切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硬质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硬质导丝安装在按键帽上时,按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硬质导丝在被安装在卡槽中的过程示意图;其中图6A示出了硬质导丝在被安装在卡槽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B示出了硬质导丝在被安装在卡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按键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示出了按键柱2-2的底端外圆周设有环形卡槽2-2-1的结构示意图,图 7B示出了卡簧5卡设在环形卡槽2-2-1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按键一端被按下的过程中的按键受力示意图;其中,图8A示出了按键被按下时的受力示意图,图8B示出了按键被松开时的受力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弹起的过程中的按键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于,针对现有的按键在被按压边缘时,按键另一端无法同时下降,产生卡滞、甚至按不下去的现象,使得用户的体验感较差的问题,通过在按键的按键帽的两侧端之间安装硬质导丝,通过该硬质导丝,将按键一侧端的受力传导至另一侧端,从而使得按键的另一侧端与按压端同步动作,顺畅地完成按压动作。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去除按键帽后的按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按键沿图1的AA’方向切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同时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包括按键本体2、弹簧3 和卡簧5,按键本体2包括按键帽2-1和按键柱2-2,弹簧3套设在按键柱2-2 的外侧,用于向按键本体2提供回弹力,卡簧5卡设在按键柱2-2的底端,用于将按键本体2固定在按键所装配的壳体6上;按键还包括硬质导丝1,硬质导丝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按键帽2-1的两侧端,用于将按键帽2-1的一侧端的受力传导至按键帽2-1的另一侧端。
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按压按键的过程中,按压按键的中心通常不会出现卡滞的情况,因为按键柱在各个方向上的受力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按压按键的边缘,按键柱受力不均匀,则可能出现卡滞的现象,尤其容易出现于矩形状的按键中。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按键的按键帽的两侧端安装一个硬质导丝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硬质导丝在按键被按压的过程中,仅会发生非常微小的形变,且由于硬质导丝安装在按键帽2的两侧端,因此,可将按键帽2一侧端的受力传导至另一侧端,使得按键帽2的受力均匀,从而解决按键在被按压时出现的卡顿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的按键中,壳体6设有容置腔6-1,用于间隙容纳按键帽2-1,在按压按键帽2-1时,可以使按键上下移动。容置腔6-1内设有卡槽4,该卡槽4是由在容置腔6-1的侧壁设置的卡勾4-1与容置腔6-1的底部形成,硬质导丝1的中间部位卡设在卡槽4内。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硬质导丝的结构示意图;图4 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硬质导丝安装在按键帽上时,按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请同时参考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硬质导丝1为一个类U型,类U 型硬质导丝由其两端1-3、中间部分1-1以及两端1-3与中间部分1-1的连接部分1-2组成。类U型硬质导丝的两端1-3设置在按键帽2-1的两侧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按键帽2-1的两侧端分别设置一个按键孔2-1-2,该按键孔2-1-2可设置成盲孔也可以设置成通孔,为了使按键帽美观,优选为盲孔,将类U型硬质导丝的两端1-3分别插入按键孔2-1-2中,以此来实现硬类导丝1在按键帽2-1上的固定安装。
请参考图5,为了方便将硬质导丝1的两端放入按键孔2-1-2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键帽2-1的两侧端均分别设有导向槽2-1-1,按键孔2-1-2设置在导向槽2-1-1的底部。在安装硬质导丝1时,可将硬质导丝1 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向槽2-1-1装入按键孔2-1-2内。由于硬质导丝1的硬度比较大,导向槽2-1-1的设置便于施加较小的力量即可将硬质导丝1安装在按键孔2-1-2内。
容置腔6-1内设有卡槽4,类U型硬质导丝1的中间部位1-1卡设于卡槽4内。在按键被按压时类U型硬质导丝1会产生一个扭力,从图2的卡槽 4的截面表现出的是一个左右摆动的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固定硬质导丝1,使其在卡槽4内不易滑脱,卡勾4-1为多个,多个卡勾4-1在同一水平面内平行设置,例如卡勾4-1设置数量为2个或者3个。
请参考图6,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硬质导丝在被安装在卡槽中的过程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硬质导丝1装入卡槽4内,卡勾4-1设有导向结构4-1-1,导向结构4-1-1用于在按键被装配于壳体6上时,辅助硬质导丝1滑入卡槽4内。
在按键被装配于壳体6上时,可以先把硬质导丝1的中间部位1-1抵在导向结构4-1-1上(图6A),然后用力按压按键的按键帽2-1,硬质导丝1 会沿着导向结构4-1-1下滑,然后滑入卡槽4内(图6B)。如图6所示,为了使硬质导丝1顺利的滑入卡槽4内,导向结构4-1-1可以设计为卡勾4-1 上表面的斜坡结构,斜坡结构的倾斜角度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计成30 度至45度范围内。
由于硬质导丝1的硬度很大,且其中间部分1-1固定于卡槽4内,在按压按键帽2-1时,为了避免硬质导丝1在卡槽4内左右摆动的同时还上下移动,并避免硬质导丝1从卡槽4内滑脱,最好使得硬质导丝1与卡槽4的槽底紧密接触,因此,可设置卡槽4的内径等于硬质导丝1的直径来达到上述的目的。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按键在被按压而上下移动的时候,硬质导丝1 在卡槽4中会左右摆动。具体的,当按键在被按下时,硬质导丝1摆动到卡槽4靠近容置腔6-1侧壁的一端,当松开手指按键弹起时,硬质导丝1会摆动到卡槽4远离容置腔6-1侧壁的一端,即卡槽4的开口处。因此,为了使按键能够按压到底并能够轻松回弹,卡槽4的深度也即卡勾的设置宽度,应不小于按键被按下或弹起时的按键行程。如果卡槽4的深度小于按键被按下或弹起时的按键行程,将会导致硬质导丝1发生扭转产生较为明显的形变,影响硬质导丝1传导按键的受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键帽2-1为规则形状,硬质导丝1的两端设置于按键帽2-1的中轴线上。例如图5所示的按键帽2-1为圆角矩形,硬质导丝1的两端优选设置于圆角矩形短边的中轴线上。当然若按键帽2-1 为圆形,则硬质导丝1的两端可设置于圆形按键帽2-1的任意直径上。
由于钢丝的硬度非常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硬质导丝1优选采用钢丝,钢丝的粗细程度及长度等可根据按键和壳体的尺寸进行确定。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按键柱2-2的结构示意图,从图7中可以看出,为了使按键牢固的固定在所使用产品的壳体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键柱2-2的底端外圆周设有环形卡槽2-2-1(参见图7A),卡簧5(参见图7B)卡设在环形卡槽2-2-1内,以避免卡簧5从按键柱2-2中滑脱,使按键本体2固定连接在壳体6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任一的按键,按键装配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壳体上。例如图1中的壳体6可以为智能穿戴设备的壳体,按键装配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壳体6上。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也可以是智能手环等。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按键一端被按下的过程中的按键受力示意图。在用户用力F1按压按键帽一侧的A端时,A端硬质导丝1 同时受到向下的F1的作用。F1从硬质导丝1的A端传递到硬质导丝1另一侧的B端,由于按压力F1小于硬质导丝1本身的扭力,所以在按压力F1的作用下硬质导丝1自身不会产生扭转,硬质导丝1的两端进行同向动作。即硬质导丝1的B端也向下运动,由于硬质导丝1的B端套在按键帽的B端的孔内,硬质导丝1的B端的向下运动带动按键帽的B端向下运动,即向按键帽的B端施加大小等于按压力F1的向下的扭力f1,从而实现了按键帽两端的同步动作。
参见图8A和图8B,按键行程表现为按键帽的A端和B端从按键柱2-2 的顶部同步变化至按键柱2-2的底部,这样使得按键表面受力平衡,按键竖直向下运动,按键完成下行动作。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弹起的过程中的按键受力示意图。按键完成侧端按压动作后,用户松开手指,弹簧3向按键施加向上的回弹力F,跟上述按压动作原理相同,在硬质导丝1作用下按键帽的A端和B端同时受到大小相等的向上的弹力F1,表现为按键帽的A端和B端同步向上运动,按键不会产生倾斜,按键顺畅完成回弹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按键帽的两侧端之间安装硬质导丝,在按压按键的一侧端时,该硬质导丝能够将按键一侧端的受力传导至按键的另一侧端,使得按键的另一侧端与按压端同步动作,按键竖直向下运动,顺畅地完成按压动作;松开对按键一侧端的按压时,弹簧向上弹起按键,在硬质导丝的作用下,按键的两侧端同步向上运动,按键不会产生倾斜,顺畅地完成回弹动作,从而显著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按键,包括按键本体、弹簧和卡簧,所述按键本体包括按键帽和按键柱,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按键柱的外侧,用于向所述按键本体提供回弹力,所述卡簧卡设在所述按键柱的底端,用于将所述按键本体固定在所述按键所装配的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还包括硬质导丝,所述硬质导丝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按键帽的两侧端,用于将所述按键帽的一侧端的受力传导至所述按键帽的另一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容置腔,用于间隙容纳所述按键帽,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由在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设置的卡勾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形成,所述硬质导丝的中间部位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内径等于所述硬质导丝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勾在同一水平面内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的上表面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在所述按键被装配于所述壳体上时,辅助所述硬质导丝滑入所述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为规则形状,所述硬质导丝的两端设置于所述按键帽的中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的两侧端均分别设有导向槽和按键孔,所述按键孔设置在所述导向槽的底部,所述硬质导丝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端的所述导向槽装入所述按键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导丝为钢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柱的底端外圆周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卡簧卡设在所述环形卡槽内。
10.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按键,所述按键装配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壳体上。
CN202023049624.2U 2020-12-17 2020-12-17 按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Active CN214541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9624.2U CN214541968U (zh) 2020-12-17 2020-12-17 按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9624.2U CN214541968U (zh) 2020-12-17 2020-12-17 按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1968U true CN214541968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4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9624.2U Active CN214541968U (zh) 2020-12-17 2020-12-17 按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1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66699A (en) Cord fastener
US5036870A (en) Hair styling tool
EP2649899A1 (en) Ratchet buckle for helmets
CN204267469U (zh) 一种按压式卡扣结构
CN214541968U (zh) 按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256619A (zh) 带状装饰品的扣件
CN104955589A (zh) 罐盖的制造方法、罐盖以及罐体
WO2012131879A1 (ja) ハトメ取付装置及びハトメ取付方法
JPWO2010116501A1 (ja) ボタン取付部材
CN1156237C (zh) 带状装饰件的搭扣及带状装饰件
CN211354113U (zh) 一种铆合无锁拉头
JP2007244667A (ja) 飾りボタン
CN207380307U (zh) 一种用于不同直径通信光缆的夹具
CN206365801U (zh) 烹饪器具的壳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4615068U (zh) 数据线手环
CN208658956U (zh) 开盖按钮组件及烹饪装置
CN205068301U (zh) 机械式键盘
TWI805494B (zh) 雙層螺旋扣具
CN107492744B (zh) Usb接口安装装置
CN205815015U (zh) 一种泳镜头带的长度调节结构
EP1914088A1 (en) Clip
CN214679865U (zh) 室内健身车踏板防刮构造
CN216459570U (zh) 一种瓶盖喷涂治具
JPS62268505A (ja) アセンブリ
CN217569977U (zh) 一种滚筒式粘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3

Address after: 266104 No. 500,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east of Dongming Road, north of Yuqing East Street,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s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