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5166B - 配線板裝置 - Google Patents

配線板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5166B
TWI805166B TW110149767A TW110149767A TWI805166B TW I805166 B TWI805166 B TW I805166B TW 110149767 A TW110149767 A TW 110149767A TW 110149767 A TW110149767 A TW 110149767A TW I805166 B TWI805166 B TW I8051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ad
positive signal
surrounding
metal surrounding
negative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9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7422A (zh
Inventor
張育儒
沈鼎康
李云家
陳佳良
Original Assignee
創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創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創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9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5166B/zh
Priority to CN202210020842.8A priority patent/CN116419471A/zh
Priority to US17/652,095 priority patent/US11570886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5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516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7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742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6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5K1/0218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by printed shielding conductors, ground planes or power plane
    • H05K1/0224Patterned shielding planes, ground planes or power planes
    • H05K1/0225Single or multiple openings in a shielding, ground or power plan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6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5K1/0218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by printed shielding conductors, ground planes or power plane
    • H05K1/0219Printed shielding conductors for shielding around or between signal conductors, e.g. coplanar or coaxial printed shielding conductors
    • H05K1/0222Printed shielding conductors for shielding around or between signal conductors, e.g. coplanar or coaxial printed shielding conductors for shielding around a single via or around a group of vias, e.g. coaxial vias or vias surrounded by a grounded via fen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96Conductive pattern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sub groups H05K1/02 - H05K1/0295
    • H05K1/0298Multilay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5Grounding of printed circuits by connection to external groun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37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s
    • H05K1/0245Lay-out of balanced signal pairs, e.g. differential lines or twisted li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5Via connections; Lands around holes or via connections
    • H05K1/116Lands, clearance holes or other lay-out details concerning the surrounding of a via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5Conductive through-holes or vias
    • H05K2201/09509Blind vias, i.e. vias having one side clos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5Conductive through-holes or vias
    • H05K2201/09609Via grid, i.e.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vias or holes in a single 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Abstract

一種配線板裝置包含一層疊結構、一主接地區與一線路模組。層疊結構包含多數個板體。主接地區配置於層疊結構內。線路模組包含一差動信號電路與一環繞線路組。差動信號電路位於層疊結構內,包含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正極訊號墊位於其中一板體的配置表面上。負極訊號墊位於所述配置表面上,且與正極訊號墊彼此分離。環繞線路組位於所述配置表面上,電連接主接地區,封閉圍繞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並與差動信號電路實體分離。

Description

配線板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配線板裝置,尤指一種具有差動信號電路之配線板裝置。
一般而言,傳統半導體元件之基板結構由多個板體所堆疊而成,且這些板體具有圖案線路與導孔部(via)。這些板體各別的圖案線路透過導孔部互相導通,並透過導孔部的接點與同板體的其他電子單元相互連通。
然而,當加大半導體元件之尺寸可能產生基板翹曲的問題,且增加基板結構之板體厚度可能導致運作期間之信號共振點(resonance point)移往較低的共振頻率,更容易導致輸入損耗和迴路損失故障,從而影響信號通道之訊號性能。
由此可見,上述技術顯然仍存在不便與缺陷,乃為此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配線板裝置,用以解決以上先前技術所提到的困難。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配線板裝置。配線板裝置包含一層疊結構、一主接地區與一線路模組。層疊結構,包含多數個彼此層疊之板體。主接地區配置於層疊結構內。線路模組包含一差動信號電路與一環繞線路組。差動信號電路位於層疊結構內,差動信號電路包含一正極信號部與一負極信號部。正極信號部具有一正極訊號墊。正極訊號墊位於其中一板體的配置表面上。負極信號部具有一負極訊號墊,負極訊號墊位於所述配置表面上,且與正極訊號墊彼此分離。環繞線路組位於所述配置表面上,電連接主接地區,封閉圍繞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並與差動信號電路實體分離。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配線板裝置中,環繞線路組包含一金屬環繞部,金屬環繞部於所述配置表面上連續地圍繞出一封閉輪廓。金屬環繞部電連接主接地區,並且共同圍繞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配線板裝置中,環繞線路組更包含一連接線。連接線位於金屬環繞部內,介於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之間,並與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實體分離。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配線板裝置中,環繞線路組更包含至少一接地導孔部。接地導孔部位於金屬環繞部及這些板體上,且電連接主接地區。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配線板裝置中,環繞線路組更包含一第一金屬環繞部及一第二金屬環繞部。第一金屬環繞部封閉圍繞正極訊號墊,與正極訊號墊實體分離,且電連接主接地區。第二金屬環繞部封閉圍繞負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實體分離,且電連接主接地區。第一金屬環繞部與第二金屬環繞部彼此連接或分離。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配線板裝置中,環繞線路組更包含一連接線。連接線位於第一金屬環繞部與第二金屬環繞部之外,且直接連接第一金屬環繞部與第二金屬環繞部。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配線板裝置中,環繞線路組更包含至少一第一接地導孔部及至少一第二接地導孔部。第一接地導孔部位於第一金屬環繞部及這些板體上,且電連接第一金屬環繞部與主接地區。第二接地導孔部位於第二金屬環繞部及這些板體上,且電連接第二金屬環繞部與主接地區。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配線板裝置中,線路模組更包含一接地層及至少一外圍接地導孔。接地層位於此板體的配置表面上,且圍繞環繞線路組、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接地層具有一暴露出所述配置表面之封閉開口。外圍接地導孔貫設於接地層及這些板體內,且電連接接地層及主接地區。環繞線路組、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位於封閉開口內,並與接地層實體分離。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配線板裝置中,環繞線路組更包含一連接線,連接線之一端導接環繞線路組,其另端導接外圍接地導孔與接地層其中之一。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配線板裝置中,環繞線路組更包含一接地層及一分隔導線。接地層位於板體的配置表面上,且封閉圍繞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接地層具有一暴露出配置表面之封閉開口。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同時位於封閉開口之輪廓內。分隔導線位於封閉開口內的配置表面上,連接封閉開口之二相對內側,且介於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之間。分隔導線將封閉開口分為二個封閉區域,這些封閉區域分別容納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且分隔導線分別實體分離正極訊號墊與負極訊號墊。
如此,透過以上架構,即便本案之配線板裝置之板體厚度加大,仍能使訊號的輸入損耗和迴路損失維持或改善,從而強化信號通道之訊號性能。
以上所述僅係用以闡述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的功效等等,本發明之具體細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圖式中詳細介紹。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例,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10的側視圖。第2圖為第1圖之區域M的上視圖。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配線板裝置10包含一層疊結構100、一主接地區200與一線路模組300。層疊結構100包含多數個板體110。這些板體110沿一縱向V彼此層疊。任一板體110的配置表面111為絕緣材質,絕緣材質上以供分布印刷圖案線路。主接地區200配置於層疊結構100內,舉例來說,主接地區200為一銅箔接地,銅箔接地位於這些板體110內且沿一橫向H延伸。
線路模組300包含一差動信號電路400與一環繞線路組500。差動信號電路400位於層疊結構100內,差動信號電路400包含一正極(例如P極)信號部410與一負極(例如N極)信號部420。正極信號部410具有一正極通道411及一正極訊號墊412。正極通道411貫設於層疊結構100內,且電連接正極訊號墊412,用來導通正極信號於縱向V的訊號連接。正極訊號墊412直接配置於其中一板體110的配置表面111上,且被正極通道411之一部分所貫穿。負極信號部420具有一負極通道421及一負極訊號墊422。負極通道421貫設於層疊結構100內,且電連接負極訊號墊422,用來導通負極信號於縱向V的訊號連接。負極訊號墊422直接配置於上述配置表面111上,且被負極通道421之一部分所貫穿。負極訊號墊422與正極訊號墊412彼此並列且實體分離。環繞線路組500直接配置於所述配置表面111上,電連接主接地區200,封閉圍繞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並與差動信號電路400實體分離,意即與正極訊號墊412及負極訊號墊422分別保持間距。
如此,透過以上架構,即便本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之板體厚度加大,仍能使訊號的輸入損耗和迴路損失維持或改善,從而強化信號通道之訊號性能。
在本實施例中,更具體地,環繞線路組500包含單個之金屬環繞部510。金屬環繞部510形成於所述配置表面111上,且連續圍繞出一封閉輪廓。封閉輪廓例如為圓環狀或長型環,然而,本發明不限於其形狀。金屬環繞部510僅為封閉圍繞正極訊號墊412及負極訊號墊422,並非覆蓋正極訊號墊412及負極訊號墊422。舉例來說,金屬環繞部510為一印刷金屬層或印刷金屬線路,其厚度僅為微米級單位,並非立體罩蓋。金屬環繞部510連續圍繞出一長型環511,長型環511內具有一環內空間514。金屬環繞部510透過一管道515電連接處於下層(或上層)之主接地區200(第1圖),並且共同圍繞所述配置表面111上之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換句話說,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一併安排於金屬環繞部510之封閉輪廓內,且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分別與金屬環繞部510完全保持分離,並無任何直接或間接接觸,意即,正極訊號墊412之輪廓與負極訊號墊422之輪廓於環內空間514內完全不接觸金屬環繞部510之長型環511。
此外,線路模組300更包含一接地層600及多個外圍接地導孔620。接地層600覆蓋於此板體110的配置表面111上,且完全圍繞金屬環繞部510、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這些外圍接地導孔620間隔分布於接地層600上,貫設於接地層600及這些板體110(第1圖)內,且電連接接地層600及主接地區200,使得這些外圍接地導孔620、接地層600、金屬環繞部510及主接地區200彼此電性連接為同一導體。更具體地,接地層600開設有一暴露出所述配置表面111之封閉開口610。金屬環繞部510、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皆位於封閉開口610內之配置表面111,並與接地層600實體分離。
須了解到,差動信號電路400與環繞線路組500皆位於同一板體110之配置表面111,且位於這些板體110之間,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此外,在設計階段中,透過微調金屬環繞部510之涵蓋範圍、粗細大小與電極(正/負)訊號墊之間距便能改變上述信號通道之訊號性能。
第3A圖與第3B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11之線路模組301、302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如第1圖與第3A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01與第2圖之線路模組300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環繞線路組501更包含多數個第一連接線520。這些第一連接線520位於封閉開口610內之配置表面111上,且排列(例如直線或彎折排列)於配置表面111上。每個第一連接線520實體連接金屬環繞部510與其中一外圍接地導孔620。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線也可改為實體連接金屬環繞部與接地層。
更具體地,金屬環繞部510例如為一個內含環內空間514之長型環511。這些第一連接線520位於環內空間514之外,一部分之這些第一連接線520連接至長型環511之其中一長邊512,另部分之這些第一連接線520連接至長型環511之另一長邊513。這些第一連接線520例如分別為印刷金屬層或印刷金屬線路,其厚度僅為微米級單位,並非立體罩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如第1圖與第3B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02與第3A圖之線路模組301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環繞線路組501更包含一第二連接線530。第二連接線530於金屬環繞部510內連接金屬環繞部510,且介於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之間,使得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被實體分離。
更具體地,第二連接線530位於金屬環繞部510之環內空間514內,且為直線排列於環內空間514內之配置表面111上。第二連接線530之二相對端分別連接金屬環繞部510之二相對長邊512、513,使得環內空間514被一分為二,而讓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分別被完全封閉。這些第二連接線530例如分別為印刷金屬層或印刷金屬線路,其厚度僅為微米級單位,並非立體罩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第4A圖與第4B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12之線路模組303、304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如第1圖與第4A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03與第2圖之線路模組300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環繞線路組502更包含多數個接地導孔部540。這些接地導孔部540開設於金屬環繞部510上,且導接金屬環繞部510。每個接地導孔部540貫設於此板體110(第1圖)上,且透過一管道(圖中未示)電連接處於下層(或上層)之主接地區200(第1圖)。
更具體地,金屬環繞部510例如為一個內含環內空間514之長型環511,這些接地導孔部540對稱地位於金屬環繞部510上。換句話說,一部分之這些接地導孔部540開設於長型環511之其中一長邊512,另部分之這些接地導孔部540開設於長型環511之另一長邊513。正極訊號墊412之輪廓與負極訊號墊422之輪廓於環內空間514內完全不接觸接地導孔部540。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如第1圖與第4B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04與第4A圖之線路模組303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環繞線路組502更包含一第二連接線530。第二連接線530於金屬環繞部510內連接金屬環繞部510,且介於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之間及介於這些接地導孔部540之間,使得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被實體分離。
更具體地,第二連接線530位於金屬環繞部510之環內空間514內,且為排列(例如直線或彎折排列)於環內空間514內之配置表面111上。第二連接線530之二相對端分別連接金屬環繞部510之二相對長邊512、513,使得環內空間514被一分為二,而讓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分別被完全封閉。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第5A圖與第5B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13之線路模組305、306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如第1圖與第5A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05與第4A圖之線路模組303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環繞線路組503更包含多數個第一連接線520。這些第一連接線520位於封閉開口610內之配置表面111上,且排列(例如直線或彎折排列)於配置表面111上。每個第一連接線520實體連接其中一接地導孔部540與其中一外圍接地導孔620。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線也可改為實體連接金屬環繞部與接地層。更具體地,這些第一連接線520對稱地位於封閉開口610內,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如第1圖與第5B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06與第5A圖之線路模組305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環繞線路組503更包含一第二連接線530。第二連接線530於金屬環繞部510內連接金屬環繞部510,且介於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之間及介於這些接地導孔部540之間,使得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分別被完全封閉,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第6A圖至第6B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14之線路模組307、308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如第1圖與第6A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07與第2圖之線路模組300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相較於單一金屬環繞部,環繞線路組504更包含二金屬環繞部 (後稱第一金屬環繞部560及第二金屬環繞部570)。第一金屬環繞部560封閉圍繞正極訊號墊412,與正極訊號墊412實體分離,且電連接主接地區200(第1圖)。第二金屬環繞部570封閉圍繞負極訊號墊422,與負極訊號墊422實體分離,且電連接主接地區200(第1圖)。第一金屬環繞部560與第二金屬環繞部570彼此分離。
更具體地,第一金屬環繞部560形成於封閉開口610內之所述配置表面111上,且連續圍繞出一封閉輪廓。封閉輪廓例如為圓環狀,然而,本發明不限於其形狀。第一金屬環繞部560例如為一印刷金屬層或印刷金屬線路,其厚度僅為微米級單位,並非立體罩蓋。第一金屬環繞部560連續圍繞出一圓形環,圓形環完整圍繞出一圓環空間580。第一金屬環繞部560透過一管道(圖中未示)電連接位於下層(或上層)之主接地區200,並且共同圍繞所述配置表面111上之正極訊號墊412,換句話說,正極訊號墊412位於圓環空間580內,與正極訊號墊412完全保持分離,並無任何直接或間接接觸,意即,正極訊號墊412之輪廓於圓環空間580內完全不接觸金屬環繞部560之圓型環。第二金屬環繞部570與上述第一金屬環繞部560相同,也是透過另一管道(圖中未示)電連接位於下層(或上層)之主接地區200,並且共同圍繞所述配置表面111上之負極訊號墊422,故不再加以贅述第二金屬環繞部570之細節。如此實現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分別被完全封閉。
如第1圖與第6B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08與第6A圖之線路模組307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環繞線路組504更包含一第三連接線590。第三連接線590位於封閉開口610內、第一金屬環繞部560與第二金屬環繞部570之外,位於第一金屬環繞部560與第二金屬環繞部570之間,且直接連接第一金屬環繞部560與第二金屬環繞部570。第三連接線590例如為印刷金屬層或印刷金屬線路,其厚度僅為微米級單位,並非立體罩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第7A圖至第7B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15之線路模組309、310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如第1圖與第7A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09與第6A圖之線路模組307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環繞線路組505更包含至少一第一接地導孔部551及至少一第二接地導孔部552。第一接地導孔部551位於第一金屬環繞部560上,且導接第一金屬環繞部560。第一接地導孔部551更貫設於這個板體110上,且電連接主接地區200(第1圖)。第二接地導孔部552位於第二金屬環繞部570上,且導接第二金屬環繞部570。第二接地導孔部552更貫設於這個板體110(第1圖)上,且電連接主接地區200。
如第1圖與第7B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10與第7A圖之線路模組309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環繞線路組505更包含一第三連接線590。第三連接線590位於第一金屬環繞部560與第二金屬環繞部570之外,且直接連接第一金屬環繞部560與第二金屬環繞部570。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其他實施例更可以將第一金屬環繞部560與第二金屬環繞部570彼此直接接觸。第三連接線590例如為印刷金屬層或印刷金屬線路,其厚度僅為微米級單位,並非立體罩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第8A圖至第8B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16之線路模組311、312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如第1圖與第8A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11與第7A圖之線路模組309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環繞線路組506更包含一第一走線521與一第二走線522。第一走線521排列(例如直線或彎折排列)於封閉開口610內之配置表面111上,且實體連接第一接地導孔部551與其中一外圍接地導孔620。第二走線522排列(例如直線或彎折排列)於封閉開口610內之配置表面111上,且實體連接第二接地導孔部552與其中一外圍接地導孔620。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走線也可改為實體連接第一接地導孔部與接地層,且第二走線也可改為實體連接第二接地導孔部與接地層。
如第1圖與第8B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12與第8A圖之線路模組311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環繞線路組506更包含一第三連接線590。第三連接線590位於第一金屬環繞部560與第二金屬環繞部570之外,且直接連接第一金屬環繞部560與第二金屬環繞部570。第三連接線590例如為印刷金屬層或印刷金屬線路,其厚度僅為微米級單位,並非立體罩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其他實施例更可以將第一金屬環繞部560與第二金屬環繞部570彼此直接接觸。
第9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17之線路模組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如第1圖與第9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線路模組313與第2圖之線路模組300大致相同,其差異為:本實施例之環繞線路組507更包含一接地層601及一分隔導線613,透過搭配接地層601及分隔導線613之配置,以分別封閉圍繞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並非透過長型環(第2圖)或双圓環(第6A圖)。
更具體地,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同時位於封閉開口610之輪廓內,分隔導線613位於封閉開口610內的配置表面111上,介於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之間,且連接封閉開口610之二相對內側611、612。分隔導線613將封閉開口610區分為二個封閉區域614、615。這些封閉區域614、615分別容納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且分隔導線613實體分離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不直接接觸正極訊號墊412與負極訊號墊422。須了解到,接地層601及分隔導線613例如為印刷金屬層,其厚度僅為微米級單位,並非立體罩蓋。此外,本實施例於封閉開口610內之配置表面111上還具有多個接地導孔部541。
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其他實施例中,還可以配置一走線(圖中未示)於封閉開口610內之表面111上,以實體連接封閉開口610內之接地導孔部541與接地層601。
最後,上述所揭露之各實施例中,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皆可被保護於本發明中。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17:配線板裝置 100:層疊結構 110:板體 111:配置表面 200:主接地區 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線路模組 400:差動信號電路 410:正極信號部 411:正極通道 412:正極訊號墊 420:負極信號部 421:負極通道 422:負極訊號墊 500、501、502、503、504、505、506、507:環繞線路組 510:金屬環繞部 511:長型環 512、513:長邊 514:環內空間 515:管道 520:第一連接線 521:第一走線 522:第二走線 530:第二連接線 540、541:接地導孔部 551:第一接地導孔部 552:第二接地導孔部 560:第一金屬環繞部 570:第二金屬環繞部 580:圓環空間 590:第三連接線 600、601:接地層 610:封閉開口 611、612:內側 613:分隔導線 614、615:封閉區域 620:外圍接地導孔 V:縱向 H:橫向 M:區域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的側視圖; 第2圖為第1圖之區域M的上視圖; 第3A圖與第3B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之線路模組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 第4A圖與第4B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之線路模組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 第5A圖至第5B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之線路模組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 第6A圖至第6B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之線路模組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 第7A圖與第7B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之線路模組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 第8A圖至第8B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之線路模組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以及 第9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配線板裝置之線路模組的示意圖,其位置相同第1圖之區域M。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11:配置表面
300:線路模組
411:正極通道
412:正極訊號墊
421:負極通道
422:負極訊號墊
510:金屬環繞部
511:長型環
512、513:長邊
514:環內空間
600:接地層
610:封閉開口
620:外圍接地導孔
M:區域

Claims (10)

  1. 一種配線板裝置,包含: 一層疊結構,包含多數個彼此層疊之板體; 一主接地區,配置於該層疊結構內;以及 一線路模組,包含: 一差動信號電路,位於該層疊結構內,包含一正極信號部與一負極信號部,該正極信號部具有一正極訊號墊,該正極訊號墊位於該些板體其中之一的一配置表面上,該負極信號部具有一負極訊號墊,該負極訊號墊位於該配置表面上,且與該正極訊號墊彼此分離;以及 一環繞線路組,位於該配置表面上,電連接該主接地區,封閉圍繞該正極訊號墊與該負極訊號墊,並與該差動信號電路實體分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配線板裝置,其中該環繞線路組包含一金屬環繞部,該金屬環繞部於該配置表面上連續地圍繞出一封閉輪廓,該金屬環繞部電連接該主接地區,並且共同圍繞該正極訊號墊與該負極訊號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配線板裝置,其中該環繞線路組更包含一連接線,該連接線位於該金屬環繞部內,介於該正極訊號墊與該負極訊號墊之間,並與該正極訊號墊與該負極訊號墊實體分離。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配線板裝置,其中該環繞線路組更包含至少一接地導孔部,該至少一接地導孔部位於該金屬環繞部及該些板體上,且電連接該主接地區。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配線板裝置,其中該環繞線路組更包含: 一第一金屬環繞部,封閉圍繞該正極訊號墊,與該正極訊號墊實體分離,且電連接該主接地區;以及 一第二金屬環繞部,封閉圍繞該負極訊號墊,與該負極訊號墊實體分離,且電連接該主接地區, 其中該第一金屬環繞部與該第二金屬環繞部彼此連接或分離。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配線板裝置,其中該環繞線路組更包含一連接線,該連接線位於該第一金屬環繞部與該第二金屬環繞部之外,且直接連接該第一金屬環繞部與該第二金屬環繞部。
  7. 如請求項5或6所述之配線板裝置,其中該環繞線路組更包含: 至少一第一接地導孔部,位於該第一金屬環繞部及該些板體上,且電連接該第一金屬環繞部與該主接地區;以及 至少一第二接地導孔部,位於該第二金屬環繞部及該些板體上,且電連接該第二金屬環繞部與該主接地區。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配線板裝置,其中該線路模組更包含: 一接地層,覆蓋於該其中一板體的該配置表面上,且圍繞該環繞線路組、該正極訊號墊與該負極訊號墊,該接地層具有一暴露出該配置表面之封閉開口;以及 至少一外圍接地導孔,貫設於該接地層及該些板體內,且電連接該接地層及該主接地區, 其中該環繞線路組、該正極訊號墊與該負極訊號墊位於該封閉開口內,並與該接地層實體分離。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配線板裝置,其中該環繞線路組更包含一連接線,該連接線之一端導接該環繞線路組,其另端導接該外圍接地導孔與該接地層其中之一。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配線板裝置,其中該環繞線路組更包含: 一接地層,位於該其中一板體的該配置表面上,且封閉圍繞該正極訊號墊與該負極訊號墊,該接地層具有一暴露出該配置表面之封閉開口,該正極訊號墊與該負極訊號墊同時位於該封閉開口之輪廓內;以及 一分隔導線,位於該封閉開口內的該配置表面上,連接該封閉開口之二相對內側,且介於該正極訊號墊與該負極訊號墊之間, 其中該分隔導線將該封閉開口分為二個封閉區域,該些封閉區域分別容納該正極訊號墊與該負極訊號墊,該分隔導線分別實體分離該正極訊號墊與該負極訊號墊。
TW110149767A 2021-12-30 2021-12-30 配線板裝置 TWI805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9767A TWI805166B (zh) 2021-12-30 2021-12-30 配線板裝置
CN202210020842.8A CN116419471A (zh) 2021-12-30 2022-01-10 配线板装置
US17/652,095 US11570886B1 (en) 2021-12-30 2022-02-22 Circuit boar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9767A TWI805166B (zh) 2021-12-30 2021-12-30 配線板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5166B true TWI805166B (zh) 2023-06-11
TW202327422A TW202327422A (zh) 2023-07-01

Family

ID=85040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9767A TWI805166B (zh) 2021-12-30 2021-12-30 配線板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70886B1 (zh)
CN (1) CN116419471A (zh)
TW (1) TWI80516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10526A2 (en) * 2005-04-07 2006-10-19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Orthogonal backplane connector
CN101442877A (zh) * 2007-11-20 2009-05-27 许轩儒 创新连接结构和建立电穿孔的方法
TWI586034B (zh) * 2012-06-19 2017-06-01 太谷電子公司 具有接地材料之電氣連接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10526A2 (en) * 2005-04-07 2006-10-19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Orthogonal backplane connector
CN101442877A (zh) * 2007-11-20 2009-05-27 许轩儒 创新连接结构和建立电穿孔的方法
TWI586034B (zh) * 2012-06-19 2017-06-01 太谷電子公司 具有接地材料之電氣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70886B1 (en) 2023-01-31
CN116419471A (zh) 2023-07-11
TW202327422A (zh) 202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1303B2 (en) Transmission line, flat cab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000317B2 (ja) 半導体装置
JP2013033988A (ja) 回路基板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CN109087905B (zh) 半导体封装装置及其半导体配线基板
US20110114380A1 (en) Electromagnetic bandgap structure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mprising the same
US7791896B1 (en) Providing an embedded capacitor in a circuit board
US11810850B2 (en) Signal routing in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ing
CN113261097A (zh) 一种芯片封装装置、终端设备
US20220173065A1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structure
JP2020520559A (ja) 低クロストークの垂直接続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US9773725B2 (en) Coreless multi-layer circuit substrate with minimized pad capacitance
JP2014096547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805166B (zh) 配線板裝置
US20230230951A1 (en) Circuit module
JP2019145766A (ja)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
TWI624113B (zh) 電子模組
US11916042B2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having chip stack
WO2021057857A1 (zh) 一种电路板及通信设备
KR20180030327A (ko) 반도체 패키지 및 재배선 패턴 형성 방법
JP2019114617A (ja) 配線基板
US20240040687A1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11929340B2 (en) Arrangement of power-grounds in package structures
WO2023005173A1 (zh) 电路板及led背光板
CN116266572A (zh) 一种电子元件
JP2014096548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