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4182B - 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 - Google Patents

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4182B
TWI804182B TW111103616A TW111103616A TWI804182B TW I804182 B TWI804182 B TW I804182B TW 111103616 A TW111103616 A TW 111103616A TW 111103616 A TW111103616 A TW 111103616A TW I804182 B TWI804182 B TW I8041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move
elastic member
hydraulic brake
activity sp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3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0345A (zh
Inventor
陳柏誠
Original Assignee
傳誠技研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傳誠技研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傳誠技研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03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418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4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418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0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034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包含有:一本體,其內部具有一活動空間及一出油口,該出油口連通於該活動空間;一第一活塞,設於該本體之該活動空間,可沿該活動空間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移動;該第一活塞具有一驅動部;一第二活塞,設於該本體之該活動空間,可沿該活動空間於一第三位置與一第四位置間移動;該第二活塞具有一被驅動部;其中,當該第一活塞位於該第一位置且該第二活塞位於該第三位置時,該第一活塞之驅動部離開該第二活塞之被驅動部一預定距離;以及一煞車把手,樞接於該本體,藉以驅動該第一活塞移動。

Description

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
本發明係與油壓式煞車系統有關,特別是指一種藉由多段式油壓提升煞車把手按壓手感與安全性之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
按,傳統的自行車多以圈煞式煞車為主,但近年來越來越多業者選擇在自行車上安裝碟煞式煞車。其中,碟煞式煞車又分為機械碟煞與油壓碟煞兩種:機械碟煞利用鋼索固定煞車把手,煞車時鋼索拉動單邊來令片來向碟盤靠近,達到制動效果。油壓碟煞使用液壓原理,把手下壓時透過內部的活塞推動煞車油,進而推動卡鉗裡的活塞,進而拉動兩側的來令片夾住碟盤煞車,來進行制動。
油壓式煞車包含有單活塞作動及多活塞作動,如台灣新型專利M504052揭示了一種單活塞的油壓煞車結構,包含有一油壓缸、一活塞及一握把。該活塞可活動的設置於該油壓缸內,該握把透過一連桿連接於該活塞,令使用者施予該握把一按壓力時,該活塞可推動該油壓缸內的液壓油以提供煞車制動力。另外台灣發明專利I404650揭示了一種雙活塞油壓把手組,包括一本體、一L型壓把、一第一活塞模組及一第二活塞模組。該本體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及一第二容置空間。該L型壓把樞接於該本體之一端,另一部分分別連接於該第一 活塞及該第二活塞。該第一活塞模組設置在第一容置空間內;而該第二活塞模組設置在第二容置空間內。當施予該L型壓把一按壓力時,該第一活塞模組及該第二活塞模組會同時被推動而產生一第一行程及一第二行程。
前述單活塞的油壓式煞車的習用問題在於僅有一種煞車力道,若活塞直徑太小,使用者很容易因為急煞時施予過大的按壓力道而導致輪胎鎖死,相當危險。而前述雙活塞的油壓式煞車的習用問題在於雙活塞提供較大推力,但同時驅動雙活塞會使得活塞受到液壓油作用的總面積增加,因此需要較大的力量才可讓活塞產生足夠油壓來維持卡鉗的夾持力,使用者需要施予更大的按壓手感,相當費力。
本發明的主要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其可以透過多段式油壓來調整煞車力道,藉此提升煞車把手的按壓手感與安全性。
為達成上述之發明目的,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包含有:一本體,其內部具有一活動空間及一出油口,該出油口連通於該活動空間;一第一活塞,設於該本體之該活動空間,可沿該活動空間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移動;該第一活塞具有一驅動部;一第二活塞,設於該本體之該活動空間,可沿該活動空間於一第三位置與一第四位置間移動;該第二活塞具有一被驅動部;其中,當該第一活塞位於該第一位置且該第二活塞位於該第三位置時,該第一活塞之驅動部離開該第二活塞之被驅動部一預定距離;以及一煞車把手,樞接於該本體,藉以驅動該第一活塞移動;藉此,當操作該煞車把手使該第一活塞由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移動該預定距離後,該第一 活塞之驅動部會作用於該第二活塞之被驅動部;當該第一活塞繼續往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第一活塞會驅動該第二活塞往該第四位置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活塞可相對該第二活塞移動,令操作該煞車把手使該第一活塞由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移動小於或等於該預定距離時,該第二活塞維持在該第三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活塞具有一尾部及一身部,該身部之外徑小於該尾部之外徑,且該驅動部位於該尾部鄰近該身部之一端面;該第二活塞之該被驅動部位於該第二活塞面向該驅動部之一端面。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二活塞為環狀,套設於該第一活塞之該身部之周向,且該第二活塞之外徑大於該身部之外徑。
在一實施例中,更包含有一第一彈性件設於該本體之該活動空間,一端抵靠於該本體,另一端抵靠於該第一活塞;以及一第二彈性件設於該本體之該活動空間,一端抵靠於該本體,另一端抵靠於該第二活塞。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二彈性件的外徑大於該第一彈性件的外徑,且該第一彈性件伸入該第二彈性件,令該第二彈性件套設於該第一彈性件周圍。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活塞具有一頭部伸入該第一彈性件,令該第一彈性件套設於該頭部周圍。
在一實施例中,該煞車把手具有一調整件樞接於該本體之一端;該第一活塞具有一推桿,該推桿之一端抵接於該煞車把手之該調整件。
在一實施例中,該本體更具有一第一調整螺絲,套設於該第一活塞外側;當該第一調整螺絲朝接近或遠離該本體的方向移動時,該第一活塞之該推桿會推動該調整件,進而改變該煞車把手之角度。
在一實施例中,該推桿一體成形於該第一活塞。
本發明之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所產生的功效在於提供一種多段式的油壓模式,當該第一活塞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的距離小於該預定距離時,此時僅依靠外徑較小的該第一活塞推動液壓油,使用者施予較小的力(微壓)即可驅動該第一活塞產生油壓,油壓制動卡鉗夾持煞車盤的力道較輕;當該第一活塞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的距離大於該預定距離,此時該第一活塞會推動該第二活塞一起移動,藉由較大外徑的該第二活塞加入,使該第一活塞與該第二活塞一同推動液壓油,因此使用者須施予該煞車把手較大的力(重壓)才可產生制動力,防止使用者因用力急煞導致煞車鎖死的情況。透過上述多段式的油壓煞車系統,提供使用者更安全且更靈活的煞車手把之按壓手感。
以下即依本發明所揭示的目的、功效及結構組態,舉出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
10:本體
11:活動空間
12:出油口
13:開口
14:凹槽
15:儲油空間
16:連通口
17:固定件
18:第一調整螺絲
20:第一活塞
21:頭部
22:身部
23:尾部
24:推桿
25:驅動部
26:第一彈性件
30:第二活塞
31:被驅動部
32:油封環
33:第二彈性件
40:煞車把手
41:調整件
42:第二調整螺絲
110:第一凸緣
111:第二凸緣
140:儲油蓋
150:變形件
240:頂抵件
410:頂抵面
第1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2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顯示第一活塞與第二活塞分別位於第一位置與第三位置的情況。
第3圖為第2圖之第一活塞由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移動一預定距離後接觸第二活塞的剖視示意圖。
第4圖為第2圖之第一活塞與第二活塞分別移動至第二位置與第四位置的剖視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所示,本發明提供之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在本實施例中係安裝在一自行車上,並以左煞車把手舉例說明,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左煞車把手,右煞車把手亦適用;本發明也不侷限於安裝在自行車上,任何具油壓式煞車系統的動力裝置皆可適用,在此先說明。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主要包含有:一本體10、一第一活塞20、一第二活塞30及一煞車把手40。
該本體10概呈管狀,其內部具有一活動空間11及一出油口12。該本體10更具有一開口13設於該本體10之一側,並連通至該活動空間11。該出油口12位於該活動空間11相對該開口13之另一側,並同樣連通於該活動空間11,且該活動空間11及該出油口12內充滿液壓油。該本體10之一側具有一凹槽14,一儲油蓋140係透過螺絲鎖固於該凹槽14之頂面,且該儲油蓋140與該凹槽14共同圈圍出一儲油空間15。該本體10在該活動空間11與該儲油空間15之間更設有二連通口16,該二連通口16連通該活動空間11與該儲油空間15。該儲油空間15內更設有一變形件150,隨著該儲油空間15中的油量變化而變形。該二連通口16使部分的液壓油可在該活動空間11與該儲油空間15之間移動,防止油壓卡死。該儲油空間15 為習知技術,在此容不贅述其詳細內容。該本體10更具有一概呈環形之固定件17,該固定件17用以套設於自行車之一握把(圖未視)以固定該本體10於該握把。
該第一活塞20設於該本體10之該活動空間11內之一第一位置(如第2圖所示)。該第一活塞20具有一體成形之一頭部21、一身部22、一尾部23及一推桿24。該頭部21為該第一活塞20最接近該出油口12之部分。該身部22連接於該頭部21遠離該出油口12之一側,且該身部22之外徑大於該頭部21之外徑。該尾部23連接於該身部22遠離該頭部21之一側,且該尾部23之外徑大於該身部22之外徑。該推桿24一端連接於該尾部23遠離該身部22之一側,另一端具有一頂抵件240,在本實施例中該頂抵件240係嵌合於該推桿24,在另一實施例中,亦可一體成形於該推桿24。該第一活塞20更具有一驅動部25,在本實施例中,該驅動部25係設在該尾部23鄰近該身部22之一端面。
其中,該本體10在該活動空間11連接於該出油口12處具有一第一凸緣110,一第一彈性件26設於該本體10之該活動空間11內,一端抵靠於該第一凸緣110,另一端套設於該第一活塞20之該頭部21周圍,並抵靠於該身部22鄰近該頭部21之一端面。
該第二活塞30位於該本體10之該活動空間11之一第三位置(如第2圖所示),概呈環狀並以可活動的方式套設於該第一活塞20之該身部22之周向。該第二活塞30的外徑大於該第一活塞20之該身部22的外徑,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活塞20之該身部22之外徑為15mm,該第二活塞30之外徑為20mm。該第二活塞30具有一被驅動部31,在本實施例中,該被驅動部31位於該第二活塞30面向該驅動部25之一端面。當該第一活塞20位於該第一位置而該第二活塞30位於 該第三位置時,該第二活塞30之被驅動部31離開該第一活塞20之驅動部25一預定距離,使該第二活塞30可相對該第一活塞20移動。該第二活塞30更環設有二油封環32,該二油封環32用以防止該活動空間11內之液態油從該第二活塞30之側面漏出。
該本體10在該活動空間11接近該第一凸緣110處更具有一第二凸緣111,該第二凸緣111相較該第一凸緣110遠離該出油口12。其中,一第二彈性件33設於該活動空間11內,一端抵靠於該第二凸緣111,另一端抵靠於該第二活塞30遠離該被驅動部31之一端面。該第二彈性件33係環繞於該第一彈性件26周圍,且該第二彈性件33的外徑大於該第一彈性件26的外徑。
該煞車把手40概呈L型,以可活動的方式樞接於該本體10之一端,在該煞車把手40鄰近該本體10的一端內部具有一概呈勾型之調整件41同樣樞接於該本體10之一端,該調整件41接近該本體10之一側具有一頂抵面410,該頂抵面410抵靠於該第一活塞20之該頂抵件240。當按壓該煞車把手40時,該調整件41之該頂抵面410會推動該第一活塞20之該頂抵件240,進而帶動該第一活塞20朝該出油口12移動。
另外,該本體10更具有一第一調整螺絲18,鎖固於該本體10之該開口13處並套設於該第一活塞20之該尾部23及該推桿24周圍。該煞車把手40更具有一第二調整螺絲42,鎖固於該煞車把手40之該調整件41之一端。通過調整該第一調整螺絲18及該第二調整螺絲42,可進而調整該煞車把手40的角度,以符合使用者的習慣。舉例而言將該第一調整螺絲18朝遠離該本體10的方向旋出,該調整件41亦會被該第一活塞20頂出而使該煞車把手40遠離該握把,該第二調整螺絲42 亦隨著調整後的該調整件41而調整鎖入深度以重新固定該調整件41。此時該第一活塞20可從原本的該第一位置隨之向外移動至新的第一位置,該第一活塞20之該驅動部25與該第二活塞30之該被驅動部31之該預定距離也調整成新的預定距離。
藉由上述各元件結構所組合而成之本發明,係在提供一種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其實際操作應用如下:使用者透過按壓該煞車把手40,可使該第一活塞20於該第一位置(如第2圖所示之位置)往一第二位置(如第4圖所示之位置)移動。請參閱第2圖所示,在該煞車把手40未被按壓的情況下,該第一活塞20位於該第一位置,該第二活塞30位於該第三位置,此時該第一活塞20之該驅動部25與該第二活塞30之該被驅動部31間隔該預定距離,且該第一彈性件26及該第二彈性件33皆處於未壓縮的狀態。接著施予該煞車把手40一按壓力,此時該調整件41會推動該第一活塞20,令該第一活塞20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當該第一活塞20的距離小於該預定距離的情況,該第一活塞20之該驅動部25尚未接觸該第二活塞30之該被驅動部31,因此僅透過外徑較小的該第一活塞20相對該第二活塞30在該活動空間11中移動,對該活動空間11中的液壓油進行加壓,且該第一活塞20之該身部22會壓縮第一彈性件26,此時推動液壓油的面積為該第一活塞20之該身部22之截面積。故在此情況下,施予該煞車把手40較小的力(微壓)即可令該第一活塞20產生足夠的油壓,快速產生一較輕的煞車制動力。
請參閱第3圖所示,當該第一活塞20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的距離等於該預定距離時,該第一活塞20之該驅動部25會接觸該第二活塞30之該被驅動部31。接著,如第4圖所示,施予該煞車把手40一更大的按壓力,該 調整件41會繼續推動該第一活塞20,令該第一活塞20繼續朝該第二位置移動,當該第一活塞20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的距離大於該預定距離時,此時該第一活塞20之該驅動部25會驅動該第二活塞30之該被驅動部31,使該第二活塞30從該第三位置(如第2圖所示之位置)往一第四位置(如第4圖所示之位置)移動。此時該第一活塞20及該第二活塞30會分別壓縮該第一彈性件26及該第二彈性件33,使該第一活塞20及該第二活塞30一起推動液壓油,而推動液壓油的面積為該第一活塞20之該身部22加上該第二活塞30之截面積,因此可施以較大的煞車制動力制動煞車卡鉗夾持煞車盤(圖未視),以進行煞車。故在此情況下,使用者需施予該煞車把手40較大的力(重壓)才可產生制動力,防止使用者因用力急煞導致煞車鎖死的情況。
當使用者放開該煞車把手40時,該第一彈性件26會提供一第一彈性力,帶動該第一活塞20從第4圖所示的該第二位置回到如第2圖所示的該第一位置;而該第二彈性件33亦提供一第二彈性力,帶動該第二活塞30從從第4圖所示的該第四位置回復到如第2圖所示的該第三位置,該第一活塞20之該驅動部25與該第二活塞30之該被驅動部31之間的距離亦回到該預定距離。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提供一種多段式的油壓模式,驅動該第一活塞20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並在中間接觸該第二活塞30後,透過該第一活塞20驅動該第二活塞30從該第三位置朝該第四位置移動。當該第一活塞20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的距離小於該預定距離時,此時僅依靠外徑較小的該第一活塞20推動液壓油,使用者施予較小的力(微壓)即可驅動該第一活塞20產生油壓,油壓制動卡鉗夾持煞車盤的力道較 輕;當該第一活塞20從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移動的距離大於該預定距離,此時該第一活塞20會推動該第二活塞30一起移動,藉由較大外徑的該第二活塞30加入,使該第一活塞20與該第二活塞30一同推動液壓油,因此使用者須施予該煞車把手40較大的力(重壓)才可產生制動力,防止使用者因用力急煞導致煞車鎖死的情況。透過上述多段式的油壓煞車系統,提供使用者更安全且更靈活的煞車手把之按壓手感。
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於此項技術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技術原理及精神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及變化,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所述之申請專利範圍。
10:本體
11:活動空間
12:出油口
13:開口
14:凹槽
15:儲油空間
16:連通口
17:固定件
18:第一調整螺絲
20:第一活塞
21:頭部
22:身部
23:尾部
24:推桿
25:驅動部
26:第一彈性件
30:第二活塞
31:被驅動部
32:油封環
33:第二彈性件
40:煞車把手
41:調整件
42:第二調整螺絲
110:第一凸緣
111:第二凸緣
140:儲油蓋
150:變形件
240:頂抵件
410:頂抵面

Claims (8)

  1. 一種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包含有:一本體,其內部具有一活動空間及一出油口,該出油口連通於該活動空間;一第一活塞,設於該本體之該活動空間,可沿該活動空間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移動;該第一活塞具有一驅動部;一第二活塞,設於該本體之該活動空間,可沿該活動空間於一第三位置與一第四位置間移動;該第二活塞具有一被驅動部;其中,當該第一活塞位於該第一位置且該第二活塞位於該第三位置時,該第一活塞之該驅動部離開該第二活塞之該被驅動部一預定距離;一第一彈性件,設於該本體之該活動空間,一端抵靠於該本體,另一端抵靠於該第一活塞而不抵靠於該第二活塞;一第二彈性件,設於該本體之該活動空間,一端抵靠於該本體,另一端抵靠於該第二活塞而不抵靠於該第一活塞;其中該第二彈性件的外徑大於該第一彈性件的外徑,且該第一彈性件穿設於該第二彈性件之軸向內部,令該第二彈性件環繞於該第一彈性件周圍;以及一煞車把手,樞接於該本體,藉以驅動該第一活塞移動;藉此,當操作該煞車把手使該第一活塞由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移動該預定距離後,該第一活塞之驅動部會作用於該第二活塞之被驅動部;當該第一活塞繼續往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第一活塞會驅動該第二活塞往該第四位置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其中該第一活塞可相對該第二活塞移動,令操作該煞車把手使該第一活塞由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移動小於或等於該預定距離時,該第二活塞維持在該第三位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其中該第一活塞具有一尾部及一身部,該身部之外徑小於該尾部之外徑,且該驅動部位於該尾部鄰近該身部之一端面;該第二活塞之該被驅動部位於該第二活塞面向該驅動部之一端面。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其中該第二活塞為環狀,套設於該第一活塞之該身部之周向,且該第二活塞之外徑大於該身部之外徑。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其中該第一活塞具有一頭部伸入該第一彈性件,令該第一彈性件套設於該頭部周圍。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其中該煞車把手具有一調整件樞接於該本體之一端;該第一活塞具有一推桿,該推桿之一端抵接於該煞車把手之該調整件。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其中該本體更具有一第一調整螺絲,套設於該第一活塞外側;當該第一調整螺絲朝接近或遠離該本體的方向移動時,該第一活塞之該推桿會推動該調整件,進而改變該煞車把手之角度。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其中該推桿一體成形於該第一活塞。
TW111103616A 2022-01-27 2022-01-27 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 TWI804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3616A TWI804182B (zh) 2022-01-27 2022-01-27 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3616A TWI804182B (zh) 2022-01-27 2022-01-27 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4182B true TWI804182B (zh) 2023-06-01
TW202330345A TW202330345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803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3616A TWI804182B (zh) 2022-01-27 2022-01-27 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418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7308A (en) * 1974-03-18 1976-08-31 Aeroquip Corporation Double piston brake actuator
TW200700280A (en) * 2005-06-17 2007-01-01 Shimano Kk Hydraulic disc brake lever assembly
CN101676172A (zh) * 2008-09-19 2010-03-24 永克达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刹车把手组
CN112277911A (zh) * 2020-11-23 2021-01-29 安徽众嘉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助力制动总泵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7308A (en) * 1974-03-18 1976-08-31 Aeroquip Corporation Double piston brake actuator
TW200700280A (en) * 2005-06-17 2007-01-01 Shimano Kk Hydraulic disc brake lever assembly
CN101676172A (zh) * 2008-09-19 2010-03-24 永克达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刹车把手组
CN112277911A (zh) * 2020-11-23 2021-01-29 安徽众嘉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助力制动总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0345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1254B2 (en) Apparatus for a disk brake
EP1970298B1 (en) Adjustable modulator for hydraulic brake lever assembly
US8408366B2 (en) Disk brake
US9156443B2 (en) Disk brake device
TWI649232B (zh) 自行車之防鎖死煞車機構
TWI804182B (zh) 可變式油壓煞車結構
JP2005502839A (ja) 機械式及び液圧作動式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TWI555667B (zh) 連動煞車系統
CN106812839B (zh) 电动摩托车用的鼓刹分泵及鼓刹系统
CN216969898U (zh) 可变式油压刹车结构
KR20220009037A (ko) 캘리퍼 브레이크용 부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캘리퍼 브레이크
CN101839293B (zh) 一种盘式制动器的驻车机构
TWI699307B (zh) 自行車煞車把手
US8875853B2 (en) Hydraulic brake device
KR20140019493A (ko) 전동 주차 브레이크
US20180135712A1 (en) Hydraulic disc brake device
JP5409102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TWI636907B (zh) 油壓煞車總泵
US12000443B2 (en) Brake assembly with active piston retraction
TWI689429B (zh) 油壓缸體、油壓煞車模組及自行車煞車卡鉗控制方法
US20230123351A1 (en) Brake assembly with active piston retraction
TWI706094B (zh) 自行車用壓力裝置、自行車用碟煞卡鉗、及自行車用碟煞裝置
US20230383798A1 (en) Guide pin and caliper brake having the same
JPS60205069A (ja) 流体圧式シリンダ
KR20180003117A (ko) 전자식 캘리퍼 브레이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