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4081B - Zn系鍍敷鋼板 - Google Patents

Zn系鍍敷鋼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4081B
TWI804081B TW110145085A TW110145085A TWI804081B TW I804081 B TWI804081 B TW I804081B TW 110145085 A TW110145085 A TW 110145085A TW 110145085 A TW110145085 A TW 110145085A TW I804081 B TWI804081 B TW I8040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aforementioned
steel sheet
based plated
conversion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5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3551A (zh
Inventor
鳥羽哲也
東新邦彦
森下敦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5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408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4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40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3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3551A/zh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reventing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一種Zn系鍍敷鋼板,具備: 鋼板, Zn系鍍敷層,其配置於鋼板之至少一面並含有Al及Zn,以及, 至少1層以上的化學轉化處理層,其配置於Zn系鍍敷層上且每一面之附著量為0.1~15g/m 2,並且其無鉻酸鹽; 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樹脂與黃色著色劑; 該Zn系鍍敷鋼板其以CIE1976(L ,a ,b )色彩空間來評價外觀時,b 為2以上且60以下,b /a 為-3以上且3以下,且其60度鏡面光澤G s(60°)為50~200; 從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60°角度朝表面入射光線,表面所反射之光在表面起算135°角度受光時所得L 定為L 1,從表面起算120°角度朝表面入射光線,表面所反射之光在表面起算135°角度受光時所得L 定為L 2,此時,滿足式1(10≧L 1/L 2≧2)。

Description

Zn系鍍敷鋼板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Zn系鍍敷鋼板。
發明背景 作為耐蝕性良好的鍍敷鋼板,最常使用的鍍敷鋼板中有Zn系鍍敷鋼板。此等Zn系鍍敷鋼板一直被使用在汽車、家電、建材領域等各種製造業中。其中尤其是添加了Al之鍍敷,因為耐蝕性高而近年來使用量一直增加。
以提升耐蝕性為目的所開發之Zn系鍍敷鋼板,就其一例而言,專利文獻1記載了一種熔融Zn-Al-Mg-Si鍍敷鋼板。該鍍敷鋼板由於外觀呈現梨皮紋樣而具有連外觀美觀性也優異的特徴。
然而,迄今,為了賦予Zn系鍍敷鋼板更高度的防鏽功能,廣泛施行的是在鍍敷後施予使用6價鉻酸鹽等的鉻酸鹽處理,進一步視需要,為了賦予設計性、抗污染性、潤滑性等高附加價值功能而施行了透過有機樹脂的披覆。惟,在環境問題高漲之背景下,出現節制使用鉻酸鹽處理的趨勢。於是,以不進行鉻酸鹽處理而僅透過樹脂系皮膜的單層處理簡便賦予高度防鏽功能為目的,而有下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表面處理鍍敷鋼板。透過使用下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皮膜,就能更為提升耐蝕性。
可是,最近來說,對於含Al之Zn系鍍敷鋼板抱有期許外觀美觀性能更加提升的期望。具體而言,Zn系鍍敷鋼板表面雖呈現出混合存在有光澤部與白色部的無彩色系梨皮紋樣,不過,為了保有華麗的外觀而抱有希冀呈現金色外觀的期望。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許第317944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國日本特開2006-52462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事由而完成者,課題在於提供一種Zn系鍍敷鋼板,其就含Al之Zn系鍍敷鋼板而言,會展現出具有高級感之金色外觀並提升了耐蝕性。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案發明人等精心探討後發現,除了使Zn系鍍敷層表面粗糙度縮小並使其帶有金屬光澤,還使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黃色著色劑,藉此,在人們肉眼中就能看得出金色。本發明採用以下構成。
[1]一種Zn系鍍敷鋼板,具備: 鋼板, Zn系鍍敷層,其配置於前述鋼板之至少一面並含有0.05~60質量%之Al、及Zn,以及 至少1層以上的化學轉化處理層,其配置於前述Zn系鍍敷層上且每一面之附著量為0.1~15g/m 2,並且其無鉻酸鹽; 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樹脂與黃色著色劑; 該Zn系鍍敷鋼板其以CIE1976(L ,a ,b )色彩空間來評價外觀時,b 為2以上且60以下,b /a 為-3以上且3以下,其以JIS Z 8741:1997所規定之60度鏡面光澤G s(60°)為50~200; 在與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垂直之平面中,從前述表面起算60°角度朝前述表面入射光線,前述表面所反射之光在前述表面起算135°角度受光時所得L 定為L 1;在前述平面中,從前述表面起算120°角度朝前述表面入射光線,前述表面所反射之光在前述表面起算135°角度受光時所得L 定為L 2,此時,前述L 1及前述L 2滿足下述式1: 10≧L 1/L 2≧2...式1。 [2]如[1]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黃色著色劑為偶氮系黃色顏料或鐵氧化物系黃色顏料。 [3]如[1]或[2]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中的前述黃色著色劑含量為0.1~10質量%。 [4]如[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L 1及前述L 2滿足下述式2: 7≧L 1/L 2≧4...式2 [5]如[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1~20質量%之金屬氧化物粒子,所述金屬氧化物粒子之平均粒徑:5~200nm且折射率:1.3~2.5。 [6]如[5]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金屬氧化物粒子含有氧化矽粒子。 [7]如[5]或[6]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中之前述黃色著色劑與前述金屬氧化物粒子的混合比為1~200之範圍。 [8]如[1]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Zn系鍍敷層表面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1~2.0μm。 [9]如[1]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Zn系鍍敷層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5~2.0μm,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之算術平均高度Sa為5nm~100nm。 [10]如[1]至[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更含有Nb化合物、磷酸化合物之任一者或兩者。 [11]如[1]至[1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中的前述樹脂是由下述中任1種以上的樹脂所構成:聚烯烴樹脂、氟樹脂、丙烯酸樹脂、胺甲酸乙酯樹脂、聚酯樹脂、環氧樹脂、苯酚樹脂。 [12]如[1]至[1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Zn系鍍敷層以平均組成計含有Al:4質量%以上且22質量%以下、Mg:大於1質量%且10質量%以下、剩餘部分由Zn及不純物所構成。 [13]如[1]至[1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Zn系鍍敷層以平均組成計更含有Si:0.0001~2質量%。 [14]如[1]至[1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Zn系鍍敷層以平均組成計更含有Ni、Sb、Pb之任1種或2種以上且合計為0.0001~2質量%。 [15]如[1]至[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對於前述鍍敷表面之任意5點,測定以各點為中心之直徑0.5mm範圍的L 時,L 之最大值為L 之最小值的1.2倍以上。 [16]如[1]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 在前述Zn系鍍敷層形成有圖樣部與非圖樣部,所述圖樣部配置成預定形狀; 前述圖樣部及前述非圖樣部分別包含下述第1區域、第2區域中之1種或2種,所述第1區域、第2區域是由下述決定方法1~5中任一者來決定; 前述圖樣部中前述第1區域的面積率與前述非圖樣部中前述第1區域的面積率之差的絕對值為30%以上; [決定方法1] 在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0.5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在前述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分別將各區域之重心點為中心且直徑0.5mm的圓內定為測定區域A,並測定各測定區域A之L 值;從所得L 值中選定任意50點,將所得L 值之50點平均定為基準L 值,此時,L 值達基準L 值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小於基準L 值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 [決定方法2] 在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0.5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在前述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分別將各區域之重心點為中心且直徑0.5mm的圓內定為測定區域A,並測定各測定區域A之L 值;L 值達45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L 值小於45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 [決定方法3] 在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0.5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在前述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分別測定算術平均面粗糙度Sa;所得Sa達1μm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小於1μm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 [決定方法4] 在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1mm間隔或10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並在前述假想格線所區劃之複數個區域,分別透過使X射線入射之X射線繞射法,對於每個前述區域測定Zn相之(0002)面的繞射峰強度I 0002、與Zn相之(10-11)面的繞射峰強度I 10-11,並以其等之強度比(I 0002/I 10-11)作為定向率;前述定向率為3.5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前述定向率小於3.5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 [決定方法5] 在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1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接著在前述假想格線所區劃之複數個區域中各自繪製以各區域之重心點G為中心的圓S;前述圓S是以使前述圓S內部所含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邊界線合計長度達10mm之方式設定直徑R;複數個區域之圓S的直徑R中最大直徑Rmax與最小直徑Rmin之平均值定為基準直徑Rave,具有直徑R小於基準直徑Rave之圓S的區域定為第1區域,具有直徑R為基準直徑Rave以上之圓S的區域定為第2區域。 [17]如[1]至[1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於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具有Co、Fe、Ni之任1者。
發明效果 依照本發明,便可提供一種Zn系鍍敷鋼板,其就含Al之Zn系鍍敷鋼板而言,會展現出具有高級感之金色外觀並提升了耐蝕性。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本案發明人等獲得以下見解:使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黃色著色劑來將化學轉化處理層著色成黃色,同時還使Zn系鍍敷層表面粗糙度縮小並使其呈現金屬光澤,藉此,Zn系鍍敷層外觀在人們肉眼中就能看得出金色。惟發現:若黃色過深,則會變得難以視覺辨認出鍍敷層表面之金屬外觀而導致整體看起來呈黃色;另外,當入射光在鍍敷層表面反射時、及當入射光在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反射時,Zn系鍍敷層顏色的視感會產生變化,而看不出金色。於是進一步檢討後發現:以CIE1976(L ,a ,b )色彩空間進行評價時的b 值及b /a 還有以JIS Z 8741:1997所規定之60度鏡面光澤G s(60°)控制在預定範圍,並且,在與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垂直之平面中,從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60°角度朝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入射光線,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所反射之光在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135°角度受光時所得L 定為L 1,在上述平面中,從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120°角度朝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入射光線,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所反射之光在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135°角度受光時所得L 定為L 2,此時,L 1及L 2控制成滿足10≧L 1/L 2≧2(式1),藉此,就會呈現金色外觀。還發現:透過控制b 值及b /a 、60度鏡面光澤G s(60°)、L 1與L 2之關係,藉此,即使在鍍敷層表面表現出文字等任意形狀時,也能輕易看出任意形狀。結果,不需要使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金微粒或呈現金色的金屬微粒,就能以低價方式獲得金色外觀。
亦即,本發明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是一種如下的Zn系鍍敷鋼板,其具備: 鋼板, Zn系鍍敷層,其配置於鋼板之至少一面並含有0.05~60質量%之Al、及Zn,以及 至少1層以上的化學轉化處理層,其配置於Zn系鍍敷層上且每一面之附著量為0.1~15g/m 2,並且其無鉻酸鹽; 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樹脂與黃色著色劑; 該Zn系鍍敷鋼板其以CIE1976(L ,a ,b )色彩空間來評價外觀時,b 為2以上且60以下,b /a 為-10以上且-3以下,其以JIS Z 8741:1997所規定之60度鏡面光澤G s(60°)為50~200; 在與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垂直之平面中,從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60°角度朝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入射光線,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所反射之光在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135°角度受光時所得L 定為L 1,在上述平面中,從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120°角度朝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入射光線,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所反射之光在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135°角度受光時所得L 定為L 2,此時,L 1及L 2滿足10≧L 1/L 2≧2(式1)。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中,黃色著色劑宜為偶氮系黃色顏料或鐵氧化物系黃色顏料。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中,化學轉化處理層中的黃色著色劑含量宜為0.1~10質量%。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中,L 1及L 2宜滿足7≧L 1/L 2≧4(式2)。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中,化學轉化處理層宜含有1~20質量%之金屬氧化物粒子,所述金屬氧化物粒子之平均粒徑:5~200nm且折射率:1.3~2.5。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中,金屬氧化物粒子宜含有氧化矽粒子。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中,黃色著色劑與金屬氧化物粒子的混合比宜為1~200。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中,Zn系鍍敷層表面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宜為0.1~2.0μm。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中,Zn系鍍敷層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宜為0.5~2.0μm,化學轉化處理層之算術平均高度Sa宜為5nm~100nm。
[Zn系鍍敷鋼板] 以下,針對在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進行說明。 作為Zn系鍍敷層基底的鋼板,其材質並無特別限制。就材質而言,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一般鋼等,亦可適用鋁脫氧鋼(Al killed steel)或一部分的高合金鋼;形狀亦無特別限制。對鋼板應用後述熔融鍍敷法,藉此形成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層。
[Zn系鍍敷層] 接著,針對Zn系鍍敷層之化學成分進行說明。 Zn系鍍敷層是一種含有0.05~60質量%之Al、及Zn的Zn系鍍敷層。又,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層以平均組成計宜含有Al:4~22質量%、Mg:1~10質量%且含有Zn及不純物作為剩餘部分。更宜的是,以平均組成計含有Al:4~22質量%、Mg:大於1質量%且10質量%以下、作為剩餘部分由Zn及不純物所構成為佳。
透過含有0.05質量%以上之Al,可提高Zn系鍍敷層之耐蝕性;又,透過將Al含量設為60質量%以下,使Zn系鍍敷層所含Zn量相對較多,就能確保犧牲防蝕性。又,透過含有Al:4~22質量%、Mg:1~10質量%、剩餘部分:Zn及不純物,藉此可更為提升耐蝕性及犧牲防蝕性。Zn系鍍敷層亦可含有40質量%以上之Zn。
再者,Zn系鍍敷層以平均組成計亦可含有Si:0.001~2質量%。更甚者,Zn系鍍敷層以平均組成計亦可含有Ni、Ti、Zr、Sr、Fe、Sb、Pb、Sn、Ca、Co、Mn、P、B、Bi、Cr、Sc、Y、REM、Hf、C之任1種或2種以上且合計為0.001~2質量%。
接著說明就Zn系鍍敷層而言,含有Al:4~22質量%、Mg:大於1質量%且10質量%以下並且剩餘部分由Zn及不純物所構成的Zn系鍍敷層,其成分限定理由。
Al含量為4~22質量%之範圍。為了確保耐蝕性,可含有Al。Zn系鍍敷層中Al含量若為4質量%以上,則提升耐蝕性之效果會更為增強。Al含量為22質量%以下,藉此會維持金色外觀同時易於擔保提升耐蝕性之效果。從耐蝕性之觀點來看,宜設為5~18質量%。較宜設為6~16質量%。
Mg含量為大於1質量%且10質量%以下之範圍。為了提升耐蝕性,可含有Mg。Zn系鍍敷層中Mg含量若大於1質量%,提升耐蝕性效果會更加增強。Mg含量為10質量%以下,藉此會抑制鍍敷浴中產生浮渣,而變得易於穩定製造Zn系鍍敷鋼板。從權衡耐蝕性與產生浮渣之觀點,Mg含量宜設為1.5~6質量%。較宜的是,Mg含量設為2~5質量%之範圍。
含Mg之Zn系鍍敷層雖容易發黑,但就另一方面而言,當含有黃色著色劑之化學轉化處理層配置在鍍敷層上時,透過發黑而顏色會加深,因此獲得的好處是會變成具有更高級感之黃金色。
Al及Mg含量分別亦可為0%。亦即,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其Zn系鍍敷層並不限定於Zn-Al-Mg系熔融鍍敷層,亦可為Zn-Al系熔融鍍敷層。
又,Zn系鍍敷層亦可含有Si在0.0001~2質量%之範圍。 Si有時會提升Zn系鍍敷層之附著性,故亦可含有Si。含有Si在0.0001質量%以上,宜為0.001%以上,較宜為0.01%以上,藉此會展現出提升附著性之效果,故宜含有Si在0.0001質量%以上。另一方面,即使含有大於2質量%之Si,提升鍍敷附著性之效果仍達飽和,故Si含量設為2質量%以下。從鍍敷附著性之觀點來看,Si之含量可設為0.001~1質量%之範圍,亦可設為0.01~0.8質量%之範圍。
Zn系鍍敷層中亦可以平均組成計含有Ni、Ti、Zr、Sr、Fe、Sb、Pb、Sn、Ca、Co、Mn、P、B、Bi、Cr、Sc、Y、REM、Hf、C之1種或2種以上且合計為0.001~2質量%。透過含有此等元素,可進一步改善耐蝕性。REM為周期表中原子序57~71之稀土族元素的1種或2種以上。
Zn系鍍敷層之化學成分的剩餘部分為鋅及不純物。在不純物中有:鋅或其他金屬塊中不可避免含有之成分、在鍍敷浴中因為鋼熔解而含有之成分。
另外,Zn系鍍敷層之平均組成可透過如下方法來測定。首先,透過不會侵蝕鍍敷的塗膜剝離劑(例如,三彩化工(SANSAIKAKO)公司製neo rever SP-751)除去表層塗膜,之後,透過摻有抑制劑(例如,杉村化學工業公司製HIBIRON)的鹽酸來溶解Zn系鍍敷層,並將所得溶液供於感應耦合電漿(ICP)發光分光分析,藉此來求得。除去表層塗膜時,宜一併除去化學轉化處理層。
接著,針對Zn系鍍敷層之組織進行說明。以下所說明之組織是如下情況的組織:Zn系鍍敷層以平均組成計含有Al:4~22質量%、Mg:1~10質量%、Si:0~2質量%。
含Al、Mg及Zn的Zn系鍍敷層是含有[Al相]與[Al/Zn/MgZn 2之三元共晶組織]。其具有[Al相]包含於[Al/Zn/MgZn 2之三元共晶組織]之基底中的形態。此外,[MgZn 2相]、[Zn相]亦可包含於[Al/Zn/MgZn 2之三元共晶組織]之基底中。又,在添加了Si之情況下,[Mg 2Si相]亦可包含於[Al/Zn/MgZn 2之三元共晶組織]之基底中。
在此所謂[Al/Zn/MgZn 2之三元共晶組織],是Al相、Zn相、金屬間化合物MgZn 2相之三元共晶組織;形成出該三元共晶組織的Al相,是相當於例如在Al-Zn-Mg之三元系平衡狀態圖之高溫下的「Al”相」(係一種固溶有Zn的Al固溶體,且含少量Mg)。該高溫下的Al”相在常溫時通常會顯露而分離成微細的Al相與微細的Zn相。又,該三元共晶組織中的Zn相是一種固溶有少量Al且視情況還固溶有少量Mg的Zn固溶體。該三元共晶組織中的MgZn 2相則是在Zn-Mg之二元系平衡狀態圖的Zn:約84質量%附近所存在的金屬間化合物相。只要參閱狀態圖,即可認為各個相中並未固溶有其他添加元素,或者,即使有固溶也極微量,但由於其量無法以一般分析而明確區別,故在本說明書中,由此3個相所構成的三元共晶組織標示為[Al/Zn/MgZn 2之三元共晶組織]。
又,所謂[Al相],是一種在前述三元共晶組織之基底中具有明顯邊界而看得出島狀的相,其是相當於例如在Al-Zn-Mg之三元系平衡狀態圖之高溫下的「Al”相」(係一種固溶有Zn的Al固溶體,且含少量Mg)。該高溫下的Al”相其所固溶之Zn量、Mg量會因應鍍敷浴之Al、Mg濃度而有所不同。該高溫下的Al”相在常溫時通常會分離成微細的Al相與微細的Zn相,但在常溫時所觀察到的島狀形狀視為在高溫下的Al”相所留下的形骸即可。只要參閱狀態圖,即可認為該相並未固溶有其他添加元素或者即使有固溶也極微量,但由於無法以一般分析而明確區別,因此,在本說明書中,來自該高溫下的Al”相且形狀上保留著Al”相之形骸的相稱為[Al相]。該[Al相]在顯微鏡觀察中可明確與形成出前述三元共晶組織的Al相作區別。
又,所謂[Zn相],是一種在前述三元共晶組織之基底中具有明顯邊界而看得出島狀的相,實際上有時會固溶有少量Al進一步還固溶有少量Mg。只要參閱狀態圖,即可認為該相並未固溶有其他添加元素或者即使有固溶也極微量。該[Zn相]在顯微鏡觀察中可明確與形成出前述三元共晶組織的Zn相作區別。就本發明之Zn系鍍敷層而言,有時會基於製造條件而含有[Zn相],但在實驗中幾乎看不出其對提升加工部耐蝕性所帶來的影響,因此,即使鍍敷層含有[Zn相]也不特別會有問題。
又,所謂[MgZn 2相],是一種在前述三元共晶組織之基底中具有明顯邊界且看得出島狀的相,實際上有時會固溶有少量Al。只要參閱狀態圖,即可認為該相並未固溶有其他添加元素或者即使有也極微量。該[MgZn 2相]在顯微鏡觀察中可與形成出前述三元共晶組織的MgZn 2相作區別。就本發明之Zn系鍍敷層而言,有時基於製造條件而不含[MgZn 2相],但在大部分的製造條件下會含有於Zn系鍍敷層中。
又,所謂[Mg 2Si相],是一種添加Si時在Zn系鍍敷層之凝固組織中具有明顯邊界且看得出島狀的相。只要參閱狀態圖,即可認為並未固溶有Zn、Al、其他添加元素或者即使有也極微量。在顯微鏡觀察中,該[Mg 2Si相]可明顯在Zn系鍍敷層中被區別。
進一步地,宜於Zn系鍍敷層表面具有Co、Fe、Ni之任1元素。關於Co、Fe、Ni,可在形成Zn系鍍敷層後透過施行Co處理、Fe處理或Ni處理而附著在Zn系鍍敷層表面。透過在Zn系鍍敷層表面有此等元素,可提升耐發黑性。
又,Zn系鍍敷層表面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宜為0.1~2.0μm。又,算術平均粗糙度Ra亦可為0.5~2.0μm。若Ra為2.0μm以下,則會提升Zn系鍍敷層之金屬光澤而變得呈現出更漂亮的金色。又,即使Ra設為小於0.1μm而效果仍達飽和,故下限亦可設為0.1μm以上。Zn系鍍敷層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是使用3D雷射顯微鏡(基恩士(股)公司製)來測定、計算。使用20倍之標準透鏡,以測定間隔50μm來測定高度Z。測定點數宜設為100點。測定點數定為100點,對於所得100點的高度Z使用高度Z1~高度Z100並透過下述式3來算出算術平均粗糙度Ra。Zave定為100點的高度Z之平均。 Ra=1/100×Σ[x=1→100](|高度Zx-Zave|)…式3
[化學轉化處理層] 接著,針對化學轉化處理層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樹脂與黃色著色劑。本實施形態之化學轉化處理層是一種透過下述而得的皮膜:將含有樹脂及黃色著色劑的水性組成物,塗佈在形成於鋼板上的Zn系鍍敷層上,並使其乾燥而得者。
(樹脂) 化學轉化處理層所含樹脂宜由下述中任1種以上的樹脂所構成:聚烯烴樹脂、氟樹脂、丙烯酸樹脂、胺甲酸乙酯樹脂、聚酯樹脂、環氧樹脂、苯酚樹脂。此等樹脂可為水溶性樹脂,亦可為下述樹脂:本來是水不溶性但可如乳化液(emulsion)或懸浮液(suspension)這般變成微分散於水中之狀態的樹脂(水分散性樹脂)。
聚烯烴樹脂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下述所獲得者:將乙烯與下述不飽和羧酸在高溫高壓下進行自由基聚合,所述不飽和羧酸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馬來酸、延胡索酸、伊康酸、巴豆酸等;之後,以氨或胺化合物、KOH、NaOH、LiOH等金屬化合物或者含有上述金屬化合物之氨或胺化合物等來中和,使其水分散化而獲得者等。
氟樹脂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氟烯烴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若為共聚物時可舉氟烯烴與下述單體的共聚物,所述單體是氟烯烴以外的含氟單體及/或不具氟原子之單體。
丙烯酸樹脂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下述所獲得者:在水溶液中使用聚合起始劑,使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類、(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羥烷基酯類、烷氧基矽烷(甲基)丙烯酸酯類等的不飽和單體發生自由基聚合,藉此獲得者。上述聚合起始劑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過硫酸鉀、過硫酸銨等過硫酸鹽,4,4’-偶氮雙(4-氰戊酸)(azobiscyanovaleric acid)、偶氮雙異丁腈(azobisisobutyronitrile)等偶氮化合物等。
胺甲酸乙酯樹脂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下述所獲得者:使多元醇類與二異氰酸酯化合物反應,再進一步以二胺等來使鏈伸長,並使其水分散化而獲得者等。所述多元醇類為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三乙二醇、雙酚羥丙基醚、丙三醇、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等。所述二異氰酸酯化合物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酮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等。
聚酯樹脂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下述所獲得者:使多元醇類與多元酸脫水縮合,再以氨或胺化合物等來中和,並使其水分散化而獲得者等。所述多元醇類為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三乙二醇、雙酚羥丙基醚、丙三醇、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等。所述多元酸為鄰苯二甲酸酐、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琥珀酸酐、已二酸、癸二酸、馬來酸酐、伊康酸、延胡索酸、海米克酸酐(hymic anhydride)等。
環氧樹脂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下述所獲得者:使環氧樹脂與胺化合物反應,並以有機酸或無機酸進行中和而獲得者;或者,在環氧樹脂存在下,使高酸價丙烯酸樹脂進行自由基聚合之後,以氨或胺化合物等進行中和,並使其水分散化而獲得者等。所述環氧樹脂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間苯二酚型環氧樹脂、氫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氫化雙酚F型環氧樹脂、間苯二酚型環氧樹脂、酚醛型環氧樹脂等。所述胺化合物為二乙醇胺、N-甲基乙醇胺等。
苯酚樹脂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下述所獲得者:使苯酚、間苯二酚、甲酚、雙酚A、對伸茬基二甲基醚等芳香族類與甲醛在反應觸媒的存在下進行加成反應,藉此獲得羥甲基化苯酚樹脂等的苯酚樹脂,再將其與二乙醇胺、N-甲基乙醇胺等胺化合物類發生反應,並以有機酸或無機酸進行中和,藉此獲得者等。
樹脂在化學轉化處理層中宜以20質量%以上比例來含有。樹脂含量設為20質量%以上,藉此化學轉化處理層本身不會變脆,可對Zn系鍍敷層穩固披覆。另外,化學轉化處理層有時在含有樹脂及黃色著色劑之同時還含有氧化矽粒子、Nb化合物、磷酸化合物等樹脂以外之成分,樹脂含量設為此等成分之剩餘部分即可。又,透過將樹脂含量設為99.9質量%以下,藉此獲得的好處是可擔保耐蝕性。
(黃色著色劑) 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黃色著色劑。透過使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黃色著色劑,藉此,化學轉化處理層會著色成黃色,並與Zn系鍍敷層之金屬光澤相互作用,而Zn系鍍敷層之外觀就會呈現出金色。為了獲得此效果,化學轉化處理層中黃色著色劑之含量宜設為0.1~10質量%之範圍。化學轉化處理層中黃色著色劑之含量設為0.1質量%以上,藉此可使Zn系鍍敷層之外觀為金色。又,黃色著色劑之含量設為10質量%以下,藉此不會遮蔽到Zn系鍍敷層之金屬光澤,且能呈現金色。在此本發明中所謂外觀,意指:從配置於鋼板之至少一面的Zn系鍍敷層側來觀看Zn系鍍敷鋼板時的外觀。
就黃色著色劑而言,宜為黃色顏料。黃色顏料在耐候性上是比黃色染料還優異。又,在形成化學轉化處理層時,有時會將化學轉化處理層予以水冷,但黃色染料恐怕會從化學轉化處理層溶出至冷卻水中,因此,宜為無溶出之虞的黃色顏料。就黃色顏料而言,宜為鐵氧化物系黃色顏料或偶氮系黃色顏料。此等顏料由於耐候性更為優異,因而適宜。
就黃色顏料而言,可使用一般熟知的習知物,可舉例如:鐵氧化物系黃色顏料等。就鐵氧化物系黃色顏料而言,可使用Pigment Yellow42等一般熟知的習知物,例如可使用Lanxess(股)公司、Ferro Corporation、大日精化工業(股)公司等所販售的氧化鐵顏料。又,黃色著色劑亦可使用鉻黃等。又,偶氮系黃色顏料亦可使用:乙醯乙酸烯丙基系(acetoacetic acid allylide-based)單偶氮顏料、乙醯乙酸烯丙酯系雙偶氮顏料、縮合偶氮顏料、苯并咪唑酮(benzimidazolone)系單偶氮顏料等。
化學轉化處理層中的顏料為鐵氧化物系黃色顏料時,關於含量可透過以下方法來測定。首先,以能夠觀察垂直於本實施形態Zn系鍍敷鋼板之輥軋方向的剖面的方式,透過薄片切片法(microtome method)製作出化學轉化處理層的薄膜樣品。在所得薄膜樣品之20μm×tμm區域(平行板寬方向之方向上達20μm且板厚方向上達膜厚tμm之區域)中,使用200kV場發射式穿透電子顯微鏡(FE-TEM)以倍率10萬倍至少觀察5區域,並使用能量分散型X射線分析裝置(EDS或EDX)進行元素分布分析。從元素分布分析結果,求出存在有Fe之區域的面積率。在此,透過與上述同樣之方法,求出複數個比較樣品中存在有Fe之區域的面積率,該等比較樣品所具有化學轉化處理層其顏料含量為已知;再從與顏料含量之關係預先準備校準曲線(calibration curve)。使用該校準曲線來求出目標樣品顏料之含量。
(金屬氧化物粒子) 在此,黃色著色劑雖會將化學轉化處理層著色成黃色而使Zn系鍍敷層外觀呈現金色,但當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黃色著色劑時,化學轉化處理層之耐蝕性有時會下降。於是,為了防止化學轉化處理層耐蝕性下降,在本實施形態之化學轉化處理層中亦可含有金屬氧化物粒子。金屬氧化物粒子宜為平均粒徑在5~200nm之範圍者。平均粒徑小於5nm之金屬氧化物粒子在取得上會有困難,而且,含有平均粒徑小於5nm之金屬氧化物粒子的化學轉化處理層事實上難以製作、製造,故金屬氧化物粒徑之平均粒徑下限設為5nm以上。又,金屬氧化物粒子之平均粒徑為200nm以下,藉此,化學轉化處理層不會白濁而不會損及Zn系鍍敷層之金屬外觀。含有適切平均粒徑之金屬氧化物粒子,藉此,在化學轉化處理層內中光線會些許漫射,因此,附在鍍敷表面上的微小瑕疵就會變得不顯眼等,透過前述效果可抑制光反射不均,可使黃金色帶有高級感。因此,金屬氧化物粒子之平均粒徑較宜為5~50nm。
從適切控制光線在化學轉化處理層內漫射的理由來看,金屬氧化物粒子之折射率宜為1.3~2.5。關於折射率,是將金屬氧化物粒子從化學轉化處理層分離,並使用市售折射率測定裝置進行測定。
關於金屬氧化物粒子,宜在化學轉化處理層中以1~20質量%之比例來含有。金屬氧化物粒子之含量設為1質量%以上,藉此可獲得提升耐蝕性之效果。又,金屬氧化物粒子之含量設為20質量%以下,藉此化學轉化處理層本身不會脆化,可對Zn系鍍敷層穩固被覆。從適切控制光線漫射之觀點來看,金屬氧化物粒子之含量更宜在化學轉化處理層中含有3~7質量%。
一般而言,金屬氧化物粒子這種無機顏料由於粒徑小,有時會以二次粒子之形態存在於化學轉化處理層中,所述二次粒子具有比一次粒徑還大的粒徑。該二次粒子(無機顏料凝集而成的粒子)之粒徑以下記載為「二次粒徑」。本實施形態之金屬氧化物粒子亦可混合存在有一次粒子及二次粒子;又,即使混合存在有一次粒子與二次粒子,只要平均粒徑在5~200nm之範圍即可。
化學轉化處理層中金屬氧化物粒子之平均粒徑是透過以下方法來測定。首先,以能夠觀察垂直於本發明鋼板之輥軋方向的剖面的方式,透過薄片切片法製作出化學轉化處理層的薄膜樣品。在所得薄膜樣品之20μm×tμm區域(平行板寬方向之方向上達20μm且板厚方向上達膜厚tμm之區域)中,使用200kV場發射式穿透電子顯微鏡(FE-TEM)以倍率10萬倍至少觀察5區域。使用下述式4,算出觀察區域中全部的氧化矽粒子之等效圓直徑,並將該等效圓直徑定為各個金屬氧化物粒子的粒徑,再加以平均來求出平均粒徑。
等效圓直徑=2√(S/π)…式4 其中,S為金屬氧化物粒子之面積,π為圓周率。
化學轉化處理層中之金屬氧化物粒子含量是透過以下方法來測定。首先,準備複數個比較樣品,其與目標樣品差別在於其所具有的化學轉化處理層之金屬氧化物粒子含量為已知;再透過螢光X射線裝置測定此等之表面,從所得金屬元素檢測強度與金屬氧化物粒子含量之關係畫出校準曲線。接著,在與比較樣品相同條件下透過螢光X射線裝置測定目標樣品,並使用上述校準曲線從所得金屬元素檢測強度求出金屬氧化物粒子含量。
又,在本發明中,金屬氧化物粒子即使在化學轉化處理層中也會持續維持分散於塗料前且已分散於水之狀態下的平均粒徑,故亦可使用該數值作為平均粒徑。
金屬氧化物粒子與黃色著色劑之混合比宜予以最佳化。亦即,化學轉化處理層中金屬氧化物粒子與黃色著色劑之混合比(質量比(金屬氧化物粒子/黃色著色劑))宜設為1~200之範圍。混合比設為1以上,藉此,即使在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黃色著色劑之情況下也仍能提升化學轉化處理層之耐蝕性。又,混合比設為200以下,藉此可防止Zn系鍍敷層外觀變差。
從確保耐蝕性與高級感黃金色外觀的平衡性之觀點來看,金屬氧化物粒子較宜含有氧化矽粒子。又,金屬氧化物粒子亦可含有:與氧化矽粒子具有同樣效果之二氧化鈦(titania)粒子、氧化鋁粒子、氧化鋯粒子等。
化學轉化處理層亦可更含有Nb化合物、磷酸化合物之任一者或兩者。含有Nb化合物、磷酸化合物時,會提升Zn系鍍敷層之耐蝕性。
Nb化合物可使用已知的含鈮化合物,可舉例如:氧化鈮、鈮酸及其鹽、氟鈮酸鹽、氟氧鈮酸鹽等。其中,從提升耐蝕性之點來看,宜使用氧化鈮。
磷酸化合物可舉例如:正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三聚磷酸、四聚磷酸等磷酸類及其等之鹽;胺基三(亞甲基膦酸)、1-羥基亞乙基-1,1-二膦酸、乙二胺四(亞甲基膦酸)、二伸乙基三胺五(亞甲基膦酸)等膦酸類及其等之鹽;植酸等有機磷酸類及其等之鹽等。鹽類的陽離子種類並無特別限制,可舉例如:Cu、Co、Fe、Mn、Sn、V、Mg、Ba、Al、Ca、Sr、Nb、Y、Ni及Zn等。此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一併使用2種以上。
Nb化合物、磷酸化合物在化學轉化處理層中以合計0.5~30質量%之比例來添加即可。Nb化合物、磷酸化合物之含量若為0.5質量%以上,便可獲得提升耐蝕性之效果;Nb化合物、磷酸化合物之含量若為30質量%以下,則化學轉化處理層不會變脆,可對Zn系鍍敷層穩固披覆。
此外,化學轉化處理層對於Zn系鍍敷層之每一面的附著量為0.1~15g/m 2。附著量若為0.1g/m 2以上,則化學轉化處理層之附著量就充足,且可使Zn系鍍敷層外觀呈金色,還可提升Zn系鍍敷層之耐蝕性。又,附著量若為15g/m 2以下,則即使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黃色著色劑,光線在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反射狀況會變少,Zn系鍍敷層表面之金屬光澤不會受到遮蔽,可使Zn系鍍敷層外觀呈金色。更佳的附著量為0.2~2g/m 2。又,對應於上述附著量,化學轉化處理層之厚度較宜為0.07~15μm。
化學轉化處理層亦可進一步含有選自矽烷偶合劑、交聯性鋯化合物及交聯性鈦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之至少1種交聯劑。此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一併使用2種以上。
含有選自上述矽烷偶合劑、交聯性鋯化合物及交聯性鈦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之至少1種交聯劑時,Zn系鍍敷層與化學轉化處理層之附著性會更加提升。
上述矽烷偶合劑並未特別限定,可舉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乙氧基矽烷、N-[2-(乙烯基苄基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N-β(胺基乙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β-(胺基乙基)-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β-(胺基乙基)-γ-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N-苯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上述矽烷偶合劑可單獨使用,亦可一併使用2種以上。
上述交聯性鋯化合物若為具有數個可與羧基、羥基反應之官能基的含鋯化合物,便無特別限定;不過宜為可溶於水或有機溶劑的化合物,更宜為水溶性的鋯化合物。此種化合物可舉碳酸鋯銨。
上述交聯性鈦化合物若為具有數個可與羧基、羥基反應之官能基的含鈦化合物,便無特別限定,不過可舉二丙氧基-雙(三乙醇胺)鈦、二丙氧基-雙(二乙醇胺)鈦、丙氧基-參(二乙醇胺)鈦、二丁氧基-雙(三乙醇胺)鈦、二丁氧基-雙(二乙醇胺)鈦、二丙氧基-雙(乙醯基丙酮)鈦、二丁氧基-雙(乙醯基丙酮)鈦、二羥基-雙(乳酸)鈦一銨鹽、二羥基-雙(乳酸)鈦二銨鹽、丙烷二氧鈦雙(乙醯乙酸乙酯)、側氧鈦雙(草酸一銨)、異丙基參(N-醯胺基乙基-胺乙基)鈦酸鹽等。上述交聯劑可單獨使用,亦可一併使用2種以上。
上述選自矽烷偶合劑、交聯性鋯化合物及交聯性鈦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之至少1種交聯劑,相對於樹脂之固體成分100質量%宜含有0.1~50質量%。該交聯劑之含量小於0.1質量%時,有時會無法獲得提升附著性之效果;該交聯劑之含量大於50質量%時,水性組成物之穩定性有時會下降。
化學轉化處理層亦可更含有選自胺基樹脂、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其封端體、環氧化合物及碳二亞胺(carbodiimide)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之至少1種交聯劑。此等交聯劑可單獨使用,亦可一併使用2種以上。
含有上述選自胺基樹脂、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其封端體、環氧化合物及碳二亞胺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之至少1種交聯劑時,交聯密度會增大,化學轉化處理層之阻障性會提升,使得耐蝕性更加提升。
上述胺基樹脂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三聚氰胺樹脂、苯胍胺樹脂、尿素樹脂、甘脲(glycoluril)樹脂等。
上述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酮二異氰酸酯、伸茬基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等。又,其封端物為上述聚異氰酸酯化合物的封端物。
上述環氧化合物若為具有數個環氧乙烷環之化合物並未特別限定,可舉例如:己二酸二環氧丙基酯、鄰苯二甲酸二環氧丙基酯、對苯二甲酸二環氧丙基酯、山梨醇酐聚環氧丙基醚、新戊四醇聚環氧丙基醚、丙三醇聚環氧丙基醚、三甲基丙烷聚環氧丙基醚、新戊二醇聚環氧丙基醚、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聚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聚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2,2-雙-(4’-環氧丙基氧基苯基)丙烷、參(2,3-環氧基丙基)三聚異氰酸酯、雙酚A二環氧丙基醚、氫化雙酚A二環氧丙基醚等。
上述碳二亞胺化合物可舉例如下述化合物等:藉由芳香族二異氰酸酯、脂肪族二異氰酸酯、脂環族二異氰酸酯等的二異氰酸酯化合物脫去二氧化碳時所伴隨的縮合反應,合成末端為異氰酸酯之聚碳二亞胺(polycarbodiimide)後,更進一步加成具備與異氰酸酯基具反應性之官能基的親水性鏈段(segment),藉此而成的化合物。
上述選自胺基樹脂、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其封端體、環氧化合物及碳二亞胺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之至少1種交聯劑,相對於樹脂之固體成分100質量%宜含有0.1~50質量%。小於0.1質量%時,含量低有時會無法獲得提升耐蝕性之效果;在大於50質量%之量下,化學轉化處理層會變脆,耐蝕性有時會下降。
化學轉化處理層宜更含有選自釩化合物、鎢化合物及鉬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之至少1種。此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一併使用2種以上。
透過含有上述選自釩化合物、鎢化合物及鉬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之至少1種,化學轉化處理層之耐蝕性會提升。
上述釩化合物並未特別限定,可使用已知的含釩化合物,可舉例如:釩酸及釩酸銨、釩酸鈉等釩酸鹽、磷釩酸及磷釩酸銨等磷釩酸鹽等。
上述鎢化合物並未特別限定,可使用已知的含鎢化合物,可舉例如:鎢酸及鎢酸銨、鎢酸鈉等鎢酸鹽、磷鎢酸及磷鎢酸銨等磷鎢酸鹽等。
上述鉬化合物並未特別限定,可使用已知的含鉬化合物,例如可使用鉬酸鹽等。上述鉬酸鹽之骨架、縮合度並無限定,可舉例如:正鉬酸鹽、仲鉬酸鹽、偏鉬酸鹽等。還包含單鹽、複鹽等所有的鹽;複鹽可舉磷酸鉬酸鹽等。
上述選自釩化合物、鎢化合物及鉬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之至少1種,相對於樹脂之固體成分100質量%宜含有0.01~20質量%。上述選自釩化合物、鎢化合物及鉬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之至少1種的含量小於0.01質量%時,有時會無法獲得提升耐蝕性之效果;上述選自釩化合物、鎢化合物及鉬化合物所構成群組之至少1種的含量大於20質量%時,化學轉化處理層會變脆,耐蝕性有時會下降。
化學轉化處理層亦可更含有多酚化合物。
透過含有上述多酚化合物,化學轉化處理層之耐蝕性、使用在後塗裝用途等時的後塗裝皮膜之附著性會提升。
上述多酚化合物是一種具有2個以上鍵結在苯環之酚性羥基的化合物或其縮合物。上述具有2個以上鍵結在苯環之酚性羥基的化合物可舉例如:沒食子酸、鄰苯三酚(五倍子酚)、鄰苯二酚(兒茶酚)等。具有2個以上鍵結在苯環之酚性羥基的化合物,其縮合物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通常稱為單寧酸的這種廣泛分布於植物界的多酚化合物等。單寧酸是廣泛分布於植物界且具有許多酚性羥基的複雜結構芳香族化合物之總稱。上述單寧酸可為水解性單寧酸亦可為縮合型單寧酸。上述單寧酸並無特別限定,可舉例如:金縷梅單寧、柿單寧、茶單寧、五倍子單寧、沒食子單寧、訶子單寧(myrobalan tannin)、刺云實單寧(divi-divi tannin)、角豆樹鞣質(algarrobilla tannin)、橡碗單寧(valonia tannin)、兒茶素單寧等。
上述單寧酸亦可使用市售物,例如:「單寧酸提取物A」、「B單寧酸」、「N單寧酸」、「工業用單寧酸」、「精製單寧酸」、「Hi單寧酸」、「F單寧酸」、「局單寧酸」(皆為大日本製藥(股)公司製)及「單寧酸:AL」(富士化學工業(股)公司製)等。上述多酚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亦可一併使用2種以上。
上述多酚化合物相對於樹脂之固體成分100質量%宜含有0.1~50質量%。上述多酚化合物之含量小於0.1質量%時,有時會無法獲得提升耐蝕性之效果;上述多酚化合物之含量大於50質量%時,水性組成物之穩定性有時會下降。
化學轉化處理層亦可更含有固體潤滑劑。
透過含有上述固體潤滑劑,化學轉化處理層之潤滑性會提升,對於提升壓製成形時之加工性、防止模具或操作等所致損傷、防止成形品或捲材輸送時之磨損傷害很有效。
上述固體潤滑劑並無特別限制,可舉習知氟系、烴系、脂肪酸醯胺系、酯系、醇系、金屬皂系及無機系等潤滑劑。用以提升加工性之潤滑添加物,就其選擇基準而言,從減低成型加工物表面與模具之摩擦並發揮出最大限度之潤滑效果的點來看,比起所添加之潤滑劑分散而存在於成膜的化學轉化處理層中,更必要的是,選擇會存在於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的這種物質。亦即,潤滑劑分散而存在於成膜的化學轉化處理層時,表面摩擦係數高,化學轉化處理層容易被破壞,且粉狀物質會剝離堆積,而發生所謂粉碎現象的外觀不良及加工性下降。會存在於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的這種物質,可選不相溶於樹脂且表面能低者。
相對於樹脂之固體成分100質量%,上述固體潤滑劑宜添加0.1~30質量%。上述固體潤滑劑之含量小於0.1%時,加工性提升效果低;上述固體潤滑劑之含量大於30%時,有時耐蝕性會下降。
形成化學轉化處理層所使用的水性組成物之披覆方法,是將水性組成物塗佈於Zn系鍍敷層表面來形成皮膜者。披覆方法並未特別限定,可適宜採用一般使用之輥塗、空氣噴塗、無氣噴塗、浸漬等。為了提高化學轉化處理層之硬化性,宜預先將被塗物加熱或在披覆後使被塗物熱乾燥。熱乾燥方法可採熱風、感應加熱、近紅外、遠紅外等任一方法,亦可一併使用。被塗物之加熱溫度為50~250℃,宜為70~220℃。加熱溫度小於50℃時,水分蒸發速度慢而無法獲得充分的成膜性,因而有時耐蝕性會下降。另一方面,加熱溫度大於250℃時,會發生樹脂熱分解而耐蝕性會下降,又會因變黃等導致外觀變差。披覆後使其熱乾燥時的乾燥時間宜為1秒~5分鐘。另外,熱乾燥時,從生產性觀點來看,以連續產線進行製造者宜進行水冷。
化學轉化處理層的算術平均高度Sa宜為5nm~100nm。化學轉化處理層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100nm以下,藉此能保有化學轉化處理層的穿透性。另一方面,Sa大於100nm時,化學轉化處理層的穿透性恐會降低。化學轉化處理層之算術平均高度Sa是透過以下方法來測定、計算。從Zn系鍍敷鋼板切出預定尺寸的樣品,將該樣品表面蒸鍍金至50nm之厚度,再將蒸鍍金後的樣品埋入樹脂,並以露出樣品板厚方向之剖面的方式進行研磨。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以5000倍之倍率觀察樣品剖面,算出蒸鍍金層從垂直剖面之方向觀察時的粗糙度,藉此求得化學轉化處理層之算術平均高度Sa。施予蒸鍍金是為了使化學轉化處理層與樹脂之邊界變得明確,蒸鍍金層之厚度在與化學轉化處理層比較下可忽視,故可以蒸鍍金層之算術平均高度來替代作為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之算術平均高度Sa。
[外觀]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的外觀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其外觀以CIE1976(L ,a ,b )色彩空間來評價時,b 為2以上且60以下,b /a 為-3以上且3以下;其以JIS Z 8741:1997所規定之60度鏡面光澤G s(60°)為50~200。又,在與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垂直之平面中,從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60°角度朝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入射光線,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所反射之光在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135°角度受光時所得L 定為L 1,在上述平面中,從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120°角度朝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入射光線,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所反射之光在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起算135°角度受光時所得L 定為L 2,此時,L 1及L 2滿足下述式1。 10≧L 1/L 2≧2...式1 以下,說明此等限定理由。
光線越會在Zn系鍍敷層表面反射,則光亮度就變得越高;其若低時,在化學轉化處理層之反射會增加,由此來看,一旦不是預定b 及b /a 時,就無法視覺辨認出Zn系鍍敷層的金屬光澤,且Zn系鍍敷層的外觀會變得無法呈現金色。於是釐清了,為了獲得下述兩者的相乘效果,即顯示金屬光澤的Zn系鍍敷層、與透過黃色著色劑著色成黃色的化學轉化處理層這兩者的相乘效果,b 及b /a 還有60度鏡面光澤G s(60°)必須設在預定之範圍,並且,必須使L 1及L 2滿足10≧L 1/L 2≧2(式1)。
以CIE1976(L ,a ,b )色彩空間進行評價時之b 小於2時,顏色會幾乎消失而變得無法呈現金色。又,b 大於60時,會變成深色而無法充分識別出金屬外觀且無法呈現金色。據此,b 設為2以上且60以下之範圍。從維持金色之觀點來看,b 之下限值宜為3.5,更宜為5。從維持金屬外觀之觀點來看,b 之上限值宜為40,較宜為30。
以CIE1976(L ,a ,b )色彩空間進行評價時之b /a 小於-3時,黃紅色會變深因而變得無法呈現金色。又,b /a 大於3時,綠色會變深而變得無法呈現金色。據此,b /a 設為-3以上且3以下之範圍。
又,60度鏡面光澤G s(60°)小於50時,Zn系鍍敷鋼板的外觀會接近白色,Zn系鍍敷層的金屬光澤會受損,Zn系鍍敷層的外觀會變得無法呈現金色。又,60度鏡面光澤G s(60°)大於200時,在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的反射會變強,Zn系鍍敷層的外觀會變得呈現黃色而變得無法呈現金色。
又,L 1/L 2為10以下,藉此具有使黃金色良好顯色之效果。L 1/L 2為2以上,藉此具有維持金屬外觀之效果。從維持更美麗之金屬外觀的觀點來看,L 1/L 2之下限值較宜為4。從顯色出高級感黃金色之觀點來看,L 1/L 2之上限值較宜為7。
又,關於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的外觀,在扣除包含化學轉化處理層之表層塗膜後的鍍敷表面針對任意5點,測定以各點為中心之直徑0.5mm範圍的L 時,L 之最大值(L max)宜為L 之最小值(L min)的1.2倍以上。
L 之最大值(L max)為L 之最小值(L min)的1.2倍以上,藉此,由於黃金色會產生局部變動,就結果來說具有產生出深度高級感的效果。
透過不會侵蝕鍍敷的塗膜剝離劑(例如,三彩化工公司製neo rever SP-751)除去包含化學轉化處理層之表層塗膜,再對於已除去表層塗膜的鍍敷表面任意選擇5點,並使用微小面分光色差計(日本電色工業(股)公司製,VSS 7700)測定各點之L 。在所測定之L 中,最大者定為L max,最小者定為L min。
又,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層,於其表面亦可形成圖樣部與非圖樣部且該圖樣部配置成預定形狀。 圖樣部宜配置成:直線部、曲線部、點部、圖形、數字、符號、紋樣或文字之任1種或者組合此等中2種以上的形狀。又,非圖樣部是圖樣部以外之區域。又,圖樣部之形狀即使如漏點(dot dropout)般有部分欠缺,只要全體來看可辨認者即可容許。又,非圖樣部亦可為如同框繞住圖樣部邊界的這種形狀。
在Zn系鍍敷層表面配置有直線部、曲線部、點部、圖形、數字、符號、紋樣或文字之任1種或者組合此等中2種以上的形狀時,可將此等區域定為圖樣部並將此外區域定為非圖樣部。圖樣部與非圖樣部之邊界能以肉眼看出。圖樣部與非圖樣部之邊界亦可透過光學顯微鏡、放大鏡等的放大影像來看出。
圖樣部形成為以肉眼、放大鏡下或顯微鏡下可判別出圖樣部存在之程度的尺寸即可。又,非圖樣部是佔Zn系鍍敷層(Zn系鍍敷層之表面)大部分的區域;非圖樣部內有時會配置有圖樣部。 圖樣部是在非圖樣部內配置成預定形狀。具體而言,圖樣部是在非圖樣部內配置成:直線部、曲線部、圖形、點部、圖形、數字、符號、紋樣或文字之任1種或者組合此等中2種以上的形狀。透過調整圖樣部之形狀,可在Zn系鍍敷層表面顯現出直線部、曲線部、圖形、點部、圖形、數字、符號、紋樣或文字之任1種或者組合此等中2種以上的形狀。例如,在Zn系鍍敷層表面會顯現出由圖樣部構成之文字列、數字列、符號、記號、線圖、設計圖或此等組合等。該形狀是透過後述製造方法刻意或人工形成的形狀,並不是自然形成者。
如此般,圖樣部及非圖樣部是形成於Zn系鍍敷層表面的區域;又,圖樣部及非圖樣部分別包含第1區域、第2區域中之1種或2種。
圖樣部及非圖樣部分別包含下述第1區域、第2區域中之1種或2種,所述第1區域、第2區域是由下述決定方法1~5中任一者來決定;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率與非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率之差的絕對值為30%以上。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率與非圖樣部中第1區域之面積比例的差以絕對值計為30%以上時,便可識別出圖樣部與非圖樣部。該面積比例之差小於30%時,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比例與非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比例之差較小,圖樣部及非圖樣部的外觀就會變成相似的外觀,而變得難以識別出圖樣部。面積比例之差越大越好,該面積比例之差較宜為40%以上,該面積比例之差更宜為60%以上。
亦即,在圖樣部中,可求出第1區域及第2區域各自的面積比例。然後,相對於第1區域之面積分率為70%以下之情況,第1區域之面積分率大於70%時,圖樣部相對看得出白色或接近白色。第1區域之面積分率為30%以上且70%以下時,圖樣部看得出梨皮狀。又,第1區域之面積分率小於30%時,圖樣部看得出帶有金屬光澤。如此般,圖樣部之外觀是依第1區域之面積分率而定。
另一方面,在非圖樣部中也可求出第1區域及第2區域各自的面積比例。如同圖樣部,非圖樣部之外觀是依第1區域之面積分率而定。
然後,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比例與非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比例之差以絕對值計為30%以上時,就能識別出圖樣部與非圖樣部。該面積比例之差小於30%時,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比例與非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比例之差較小,圖樣部及非圖樣部的外觀會變成相似的外觀,會變得難以識別圖樣部。面積比例之差越大越好,較宜為40%以上,更宜為60%以上。
[決定方法1] 在決定方法1中,是在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0.5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分別將各區域之重心點為中心且直徑0.5mm的圓內定為測定區域A,並測定各測定區域A之L 值。從所得L 值中選定任意50點,將所得L 值之50點平均定為基準L 值,此時,L 值達基準L 值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小於基準L 值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
[決定方法2] 在決定方法2中,是在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0.5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分別將各區域之重心點為中心且直徑0.5mm的圓內定為測定區域A,並測定各測定區域A之L 值;L 值達45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L 值小於45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
[決定方法3] 在決定方法3中,是在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0.5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分別測定算術平均面粗糙度Sa。所得Sa達1μm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小於1μm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算術平均面粗糙度Sa的測定是使用3D雷射顯微鏡(基恩士(股)公司製)來施行。在本實施形態中,使用20倍之標準透鏡,分別在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以測定間隔50μm來測定區域內之高度Z。在格子上進行測定時,於區域內獲得100點的測定點。對於所得100點的高度Z使用高度Z1~高度Z100並透過下述式5來算出算術平均面粗糙度Sa。Zave定為100點的高度Z之平均。 Sa=1/100×Σ[x=1→100](|高度Zx-Zave|)…式5
[決定方法4] 在決定方法4中,是在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1mm間隔或10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並在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分別透過使X射線入射之X射線繞射法,對於每個前述區域測定Zn相之(0002)面的繞射峰強度I 0002、與Zn相之(10-11)面的繞射峰強度I 10-11,並以其等之強度比(I 0002/I 10-11)作為定向率。定向率為3.5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定向率小於3.5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
[決定方法5] 在決定方法5中,是在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1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接著,在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各自繪製以各區域之重心點G為中心的圓S。圓S是以使圓S內部所含Zn系鍍敷層之表面邊界線合計長度達10mm之方式設定直徑R。複數個區域之圓S的直徑R中最大直徑Rmax與最小直徑Rmin之平均值定為基準直徑Rave,具有直徑R小於基準直徑Rave之圓S的區域定為第1區域,具有直徑R為基準直徑Rave以上之圓S的區域定為第2區域。
決定方法1或2所界定之圖樣部及非圖樣部,其形成是在Zn系鍍敷層形成後才進行。圖樣部及非圖樣部的形成是讓酸性溶液附著在60~200℃的Zn系鍍敷層表面來施行。更具體而言,準備酸性溶液,透過印刷手段使其附著在Zn系鍍敷層表面即可。就印刷手段而言,可應用使用各種版之印刷法(凹版印刷、撓性印刷、平板印刷、絲網印刷等)、噴墨法等一般印刷法。
在有附著酸性溶液的部位中,Zn系鍍敷層的極表面會溶解,Zn系鍍敷層表面會從鍍敷後之狀態變化。藉此,相較於無附著酸性溶液的部位,有附著酸性溶液的部位其外觀會變化。推測以此方式,圖樣部中第一區域的面積率與非圖樣部中第一區域的面積率的差會變大,而變得可識別出圖樣部與非圖樣部。
酸性溶液之附著範圍可定為對應於圖樣部之區域,亦可定為對應於非圖樣部之區域。
酸性溶液宜使用鹽酸、硝酸、硫酸等無機酸。又,酸性溶液中酸濃度宜為0.1~10質量%。酸性溶液附著時之鋼板溫度為60~200℃,較佳以50~80℃為宜。透過調整酸性溶液之種類、濃度,便可在附著酸性溶液之部位,調整Zn系鍍敷層表面中第1區域、第2區域之面積分率。
附著酸性溶液時Zn系鍍敷層之表面溫度若小於60℃,則要花時間在形成圖樣部或非圖樣部,因而不佳;Zn系鍍敷層之表面溫度大於200℃時,酸性溶液會立刻揮發,變得無法形成圖樣部或非圖樣部,因而不佳。
酸性溶液附著必須在1~10秒以內進行水洗。
接著,決定方法3所界定之圖樣部及非圖樣部,其形成是在Zn系鍍敷層形成後才進行。圖樣部及非圖樣部的形成,是將表面粗糙度局部增大後的輥,壓抵於Zn系鍍敷層表面,將輥之表面形狀轉印至Zn系鍍敷層,藉此來施行。例如,為了在Zn系鍍敷層表面形成圖樣部,藉由使輥表面中對應於圖樣部之部位的粗糙度相對其他部位增大,藉此便可形成富含表面粗糙度較大之第1區域的圖樣部。又,反之,亦可採用使對應於圖樣部之部位的粗糙度相對其部位減小後的輥。就輥表面之粗糙度(算術平均面粗糙度Sa(μm))而言,提高粗糙度之部位其粗糙度範圍設為0.6~3.0μm,宜設為1.2~3.0μm。降低粗糙度之部位其粗糙度範圍為0.05~1.0μm,較佳設為0.05~0.8μm即可。Zn系鍍敷層之表面溫度為100~300℃之範圍下進行轉印即可。又,粗糙度提高部位的粗糙度與粗糙度降低部位的粗糙度之差以算術平均面粗糙度Sa計設為大於0.2μm,宜設為0.3μm以上。粗糙度之差越小,就越難以判別圖樣部及非圖樣部。
透過決定方法4來界定時圖樣部及非圖樣部的形成,是對於剛從熔融鍍敷浴抽起後的鋼板,以氣體噴嘴對熔融狀態的金屬局部吹送非氧化性氣體,藉此來施行。非氧化性氣體使用氮或氬即可。最佳溫度區域雖會因組成而不同,不過,熔融金屬之溫度落在(最終凝固溫度-5)℃~(最終凝固溫度+5)℃之範圍時進行非氧化性氣體之吹送即可。此外,非氧化性氣體之溫度設為小於最終凝固溫度。
Zn系鍍敷層落在上述溫度範圍時,於吹送非氧化性氣體之部位中,熔融金屬之冷卻速度會增加,藉此,凝固後Zn系鍍敷層之定向率會變高。另一方面,於未吹送非氧化性氣體之部位中,熔融金屬之冷卻速度會降低,藉此,凝固後Zn系鍍敷層之定向率會變低。據此,透過調整非氧化性氣體之吹送範圍,就能任意調整出定向率高之區域、定向率低之區域各自的出現部位。
藉此,就能任意調整圖樣部及非圖樣部之形狀,並且能夠識別出圖樣部及非圖樣部。所吹送之氣體的溫度越低則定向率越提高,故可透過所吹送之氣體的溫度來調整定向率。氣體溫度宜設為小於最終凝固溫度,例如,亦可將氣體溫度調整成25~250℃。
決定方法5所界定之圖樣部及非圖樣部,其形成是對於剛從熔融鍍敷浴抽起後的鋼板,以氣體噴嘴對熔融狀態的金屬局部吹送非氧化性氣體且該非氧化性氣體為鍍敷之最終凝固溫度以上,藉此來進行。非氧化性氣體使用氮或氬即可。最佳溫度區域雖會因組成而不同,不過,熔融金屬之溫度落在(最終凝固溫度-5)℃~(最終凝固溫度+5)℃之範圍時進行非氧化性氣體之吹送即可。此外,非氧化性氣體之溫度宜設為最終凝固溫度以上。例如,在Al:11%、Mg:3%之鍍敷組成中,熔融金屬之溫度為330~340℃時,吹送氣體溫度為最終凝固溫度以上的非氧化性氣體即可。
在非氧化性氣體所吹送的周圍,熔融金屬之冷卻速度會下降,藉此,於表面所顯現出的邊界或結晶晶界會變得粗大。據此,透過調整非氧化性氣體之吹送量與範圍,就能任意調整於表面所顯現出的邊界或結晶晶界之尺寸。
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率與非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率之差的絕對值設為30%以上,藉此就能識別出圖樣部與非圖樣部。所形成的圖樣部及非圖樣部由於並不是透過印刷、塗裝所形成者,故耐久性高。又,由於圖樣部及非圖樣部不是透過印刷、塗裝所形成者,故對於Zn系鍍敷層之耐蝕性也不會有影響。因此,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就是耐蝕性優異者。
在形成有圖樣部的Zn系鍍敷層中,圖樣部之耐久性高,而可提供一種具有耐蝕性等適切鍍敷特性的Zn系鍍敷鋼板。圖樣部由於是可作成刻意或人工的形狀,因而可將圖樣部配置成直線部、曲線部、點部、圖形、數字、符號、紋樣或文字之任1種或者組合此等中2種以上的形狀。藉此,藉此便可不施行印刷、塗裝,便可在Zn系鍍敷層之表面表現出各種設計、商標、其他識別記號,可提高鋼板出處的識別性或設計性等。也還可透過圖樣部在熔融鍍敷鋼板上賦予製程管理、存貨管理等必要的資訊或使用者所需要的任意資訊。藉此,亦可有助於提升Zn系鍍敷鋼板之生產性。 接著,根據本實施形態之Zn系鍍敷鋼板,在形成有圖樣部之Zn系鍍敷層上會形成含有黃色著色劑的化學轉化處理層,故可更為提升圖樣部之視覺辨認性。 [實施例]
以下,透過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發明。
首先,準備厚度1mm的冷軋鋼板,並將其浸漬於各種組成的鍍敷浴,再以N 2抹拭(wiping)來將鍍敷附著量調整成一面80g/m 2。所得Zn系鍍敷鋼板之鍍敷組成列示於表1。
又,於Zn系鍍敷層形成圖樣部時,則進一步透過下述方法來施予圖樣。圖樣部及非圖樣部分別包含下述第1區域、第2區域中之1種或2種,所述第1區域、第2區域是由決定方法1~5之任一者的預定方法來決定;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率與非圖樣部中第1區域的面積率之差的絕對值為40%。
<圖樣1> 使鹽酸溶液附著橡皮版,該橡皮版具有一邊50mm為正方形圖樣的凸部或凹部,透過將該橡皮版壓抵於Zn系鍍敷層表面,使酸性溶液附著於鋼板,而形成正方形狀之圖樣部。酸性溶液附著時熔融鍍敷鋼板之Zn系鍍敷層的表面溫度設為60~200℃之範圍。又,正方形狀之圖樣部以外的部位定為非圖樣部。然後,基於決定方法2,於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0.5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分別將各區域之重心點為中心且直徑0.5mm的圓內定為測定區域A,並測定各測定區域A之L 值,L 值達45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L 值小於45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該Zn系鍍敷鋼板作為實施例59。
<圖樣2> 在Zn系鍍敷層之表面溫度控制在100~300℃之狀態下,將輥壓抵於Zn系鍍敷層之表面,該輥具有一邊50mm之正方形圖樣,藉此形成圖樣部。正方形圖樣之部位定為圖樣部,正方形圖樣以外之部位定為非圖樣部。基於決定方法3,於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0.5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在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分別測定算術平均面粗糙度Sa。所得Sa達1μm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小於1μm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該Zn系鍍敷鋼板作為實施例60。
<圖樣3> 從鍍敷浴抽起鋼板後,當熔融金屬之溫度落在(最終凝固溫度-5)℃~(最終凝固溫度+5)℃之範圍時,以氣體噴嘴對鋼板表面之熔融金屬吹送屬於非氧化性氣體之一種的氮氣。氣體溫度小於最終凝固溫度。之後,進行冷卻而使熔融金屬完全凝固。氮氣吹送範圍是控制成能形成一邊為50mm之正方形圖樣。正方形圖樣之部位定為圖樣部,正方形圖樣以外之部位定為非圖樣部。基於決定方法4,於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1mm間隔或10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並在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分別透過使X射線入射之X射線繞射法,對於每個前述區域測定Zn相之(0002)面的繞射峰強度I 0002、與Zn相之(10-11)面的繞射峰強度I 10-11,並以其等之強度比(I 0002/I 10-11)作為定向率。定向率為3.5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定向率小於3.5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該Zn系鍍敷鋼板作為實施例61。
<圖樣4> 從鍍敷浴抽起鋼板後,當熔融金屬之溫度落在(最終凝固溫度-5)℃~(最終凝固溫度+5)℃之範圍時,將屬於非氧化性氣體之一種的氮氣在加熱後之狀態下從氣體噴嘴吹送至鋼板表面之熔融金屬。氮氣吹送條件定為如表1所示。為最終凝固溫度以上。之後,進行冷卻使熔融金屬完全凝固。氮氣吹送範圍是控制成能形成一邊為50mm之正方形圖樣。正方形圖樣之部位定為圖樣部,正方形圖樣以外之部位定為非圖樣部。然後,基於決定方法5,在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1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接著在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各自繪製以各區域之重心點G為中心的圓S。圓S是以圓S內部所含Zn系鍍敷層之表面邊界線合計長度達10mm之方式設定直徑R。複數個區域之圓S的直徑R中最大直徑Rmax與最小直徑Rmin之平均值定為基準直徑Rave,具有直徑R小於基準直徑Rave之圓S的區域定為第1區域,具有直徑R為基準直徑Rave以上之圓S的區域定為第2區域。該Zn系鍍敷鋼板作為實施例62。
然後,因應需要,將Zn系鍍敷鋼板浸漬於硫酸Co液或硫酸Fe液或硫酸Ni液,藉此使Zn系鍍敷層之表面析出1mg/m 2的Co、Fe或Ni。Zn鍍敷層之構成列示於表3A及表3B。
接著,對於製造後的Zn系鍍敷鋼板其Zn系鍍敷層表面,以桿塗佈機將水性組成物塗佈成乾燥附著量為1.5g/m 2,所述水性組成物含有:各種水性樹脂(胺甲酸乙酯樹脂、聚酯樹脂、烯烴樹脂、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苯酚樹脂、氟樹脂)、金屬氧化物粒子、氧化鈮、磷酸鈉、黃色著色劑(偶氮系黃色顏料、鐵氧化物系黃色顏料);再以熱風乾燥爐在到達板溫150℃下使其乾燥後,透過水冷而形成無鉻酸鹽之化學轉化處理層。氧化鈮及磷酸鈉之含量分別定為5%。另外,金屬氧化物粒子是使用氧化矽(SiO 2)、二氧化鈦(TiO 2)、氧化鋁(Al 2O 3)、氧化鋯(ZrO 2)。又,黃色著色劑詳細列示於表2。化學轉化處理層的組成等列示表4A~表5B。在表5A及表5B之「氧化Nb」欄位中,含有氧化鈮者定為「○」,不含者定為「×」。又,在「磷酸Na」欄位中,含有磷酸鈉者定為「○」,不含者定為「×」。
(60度鏡面光澤G s(60°)) 使用光澤計並基於JIS Z 8741所規定之方法,測定Zn鍍敷層表面的60°光澤度(%)。光澤度為50~200%者定為「A」,小於50%者定為「B」。結果列示於表6A及表6B。
(b 值、b /a ) 使用分光色差計(日本電色工業(股)公司製SE6000),對於形成有化學轉化處理層之Zn鍍敷層表面進行測定。b 為2以上且60以下者定為「A」,小於2或大於60者定為「B」。進一步地,b /a 為-3以上且3以下者定為「A」,小於-10或大於-3者定為「B」。結果列示於表6A及表6B。 (L 1/L 2) L 1/L 2為4以上且7以下者定為「A」,2以上且小於4者、或大於7且10以下者定為「B」,小於2或大於10者定為「C」。
(耐蝕性) 對於Zn系鍍敷鋼板進行鹽水噴霧試驗(JIS Z 2371:2015)試驗。觀察經過依契遜(Erichsen)加工後之部分在試驗時間24小時後產生白鏽狀況,並依以下所示評分排序來判定。評分3以上定為合格。結果列示於表6A及表6B。
4:產生白鏽小於5% 3:產生白鏽5%以上且小於10% 2:產生白鏽10%以上且小於30% 1:產生白鏽30%以上
(金色外觀) 把Zn系鍍敷鋼板之Zn鍍敷層表面給5位參加者觀看時,依照金色外觀的視感來判定。評價是依以下所示評分排序來判定,評分3以上定為合格。結果列示於表6A及表6B。
5:5人中有4人以上能識別出金色,更感受到光沒有反射不均且具有高級感。 4:5人中有4人以上能識別出金色,更感受到光沒有反射不均。 3:5人中有3人能識別出金色。 2:5人中有2人能識別出金色。 1:5人中有1人以下能識別出金色。
如表1~表6B所示,實施例1~71之Zn系鍍敷鋼板皆具備滿足本發明範圍之化學轉化處理層,其等之耐蝕性及金色外觀良好。 再者,就鍍敷層形成有圖樣部的實施例59~62而言,耐蝕性及金色外觀良好,同時圖樣部的視覺辨認性大幅提升。更甚者,就一部分的實施例而言,化學轉化處理層的附著量雖設在0.1~15.0g/m 2之範圍,但結果良好。
另一方面,如表1~表6B所示,比較例1由於化學轉化處理層不含樹脂,故化學轉化處理層本身變得非常脆,無法實施各種評價試驗。 比較例2由於化學轉化處理層不含黃色著色劑,故b 值及b /a 落在本發明範圍外,金色外觀不足。 比較例3、4及5由於化學轉化處理層分別含有Cu酞青、Co酞青、煃吖啶酮(quinacridone),其等不是本發明的黃色著色劑,亦即,比較例3~5並未含有黃色著色劑,故b 值及b /a 之至少1者落在本發明範圍外,金色外觀不足。 在比較例6及7中,由於化學轉化處理層的附著量在0.1~15.0g/m 2之範圍外,故b 值或60度鏡面光澤G s(60°)在本發明範圍外,或者,L 1/L 2落在本發明範圍外,金色外觀不足。
[表1]
Figure 02_image001
[表2]
Figure 02_image003
[表3A]
Figure 02_image005
[表3B]
Figure 02_image007
[表4A]
Figure 02_image009
[表4B]
Figure 02_image011
[表4C]
Figure 02_image013
[表5A]
Figure 02_image015
[表5B]
Figure 02_image017
[表6A]
Figure 02_image019
[表6B]
Figure 02_image021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依照本發明,便可提供一種Zn系鍍敷鋼板,其就含Al之Zn系鍍敷鋼板而言,會展現出具有高級感之金色外觀並提升了耐蝕性;因此,本發明在產業上之可利用性高。
(無)

Claims (17)

  1. 一種Zn系鍍敷鋼板,其特徵在於具備:鋼板,Zn系鍍敷層,其配置於前述鋼板之至少一面並含有0.05~60質量%之Al、及Zn,以及至少1層以上的化學轉化處理層,其配置於前述Zn系鍍敷層上且每一面之附著量為0.1~15g/m2,並且其無鉻酸鹽;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樹脂與黃色著色劑;該Zn系鍍敷鋼板其以CIE1976(L*,a*,b*)色彩空間來評價外觀時,b*為2以上且60以下,b*/a*為-3以上且3以下,其以JIS Z 8741:1997所規定之60度鏡面光澤Gs(60°)為50~200;在與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表面垂直之平面中,從前述表面起算60°角度朝前述表面入射光線,前述表面所反射之光在前述表面起算135°角度受光時所得L*定為L*1;在前述平面中,從前述表面起算120°角度朝前述表面入射光線,前述表面所反射之光在前述表面起算135°角度受光時所得L*定為L*2,此時,前述L*1及前述L*2滿足下述式1:10≧L*1/L*2≧2 (式1)。
  2. 如請求項1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黃色著色劑為偶氮系黃色顏料或鐵氧化物系黃色顏料。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中的前述黃色著色劑含量為0.1~10質量%。
  4. 如請求項1或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L*1及前述L*2滿足下述式2:7≧L*1/L*2≧4 (式2)。
  5. 如請求項1或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含有1~20質量%之金屬氧化物粒子,所述金屬氧化物粒子之平均粒徑:5~200nm且折射率:1.3~2.5。
  6. 如請求項5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金屬氧化物粒子含有氧化矽粒子。
  7. 如請求項5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中之前述黃色著色劑與前述金屬氧化物粒子的混合比為1~200之範圍。
  8. 如請求項1或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Zn系鍍敷層表面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1~2.0μm。
  9. 如請求項1或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Zn系鍍敷層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5~2.0μm,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之算術平均高度Sa為5nm~100nm。
  10. 如請求項1或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更含有Nb化合物、磷酸化合物之任一者或兩者。
  11. 如請求項1或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化學轉化處理層中的前述樹脂是由下述中任1種以上的樹脂所構成:聚烯烴樹脂、氟樹脂、丙烯酸樹脂、胺甲酸乙酯樹脂、聚酯樹脂、環氧樹脂、苯酚樹脂。
  12. 如請求項1或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Zn系鍍敷層以平均組成計含有Al:4質量%以上且22質量%以下、Mg:大於1質量%且10質量%以下、剩餘部分由Zn及不純物所構成。
  13. 如請求項1或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Zn系鍍敷層以平均組成計更含有Si:0.0001~2質量%。
  14. 如請求項1或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前述Zn系鍍敷層以平均組成計更含有Ni、Sb、Pb之任1種或2種以上且合計為0.0001~2質量%。
  15. 如請求項1或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對於前述鍍敷表面之任意5點,測定以各點為中心之直徑0.5mm範圍的L*時,L*之最大值為L*之最小值的1.2倍以上。
  16. 如請求項1或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在前述Zn系鍍敷層形成有圖樣部與非圖樣部,所述圖樣部配置成預定形狀;前述圖樣部及前述非圖樣部分別包含下述第1區域、第2區域中之1種或2種,所述第1區域、第2區域是由下述決定方法1~5中任一者來決定;前述圖樣部中前述第1區域的面積率與前述非圖樣部中前述第1區域的面積率之差的絕對值為30%以上;[決定方法1]在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0.5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在前述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分別將各區域之重心點為中心且直徑0.5mm的圓內定為測定區域A,並測定各測定區域A之L*值;從所得L*值中選定任意50點,將所得L*值之50點平均定為基準L*值,此時,L*值達基準L*值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小於基準L*值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決定方法2]在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0.5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在前述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分別將各區域之重心點為中心且直徑0.5mm的圓內定為測定區域A,並測定各測定區域A之L*值;L*值達45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L*值小於45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決定方法3]在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0.5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在前述假想格線所區劃的複數個區域中,分別測定算術平均面粗糙度Sa;所得Sa達1μm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小於1μm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 [決定方法4]在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1mm間隔或10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並在前述假想格線所區劃之複數個區域,分別透過使X射線入射之X射線繞射法,對於每個前述區域測定Zn相之(0002)面的繞射峰強度I0002、與Zn相之(10-11)面的繞射峰強度I10-11,並以其等之強度比(I0002/I10-11)作為定向率;前述定向率為3.5以上之區域定為第1區域,前述定向率小於3.5之區域定為第2區域;[決定方法5]在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以1mm間隔繪製假想格線,接著在前述假想格線所區劃之複數個區域中各自繪製以各區域之重心點G為中心的圓S;前述圓S是以使前述圓S內部所含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邊界線合計長度達10mm之方式設定直徑R;複數個區域之圓S的直徑R中最大直徑Rmax與最小直徑Rmin之平均值定為基準直徑Rave,具有直徑R小於基準直徑Rave之圓S的區域定為第1區域,具有直徑R為基準直徑Rave以上之圓S的區域定為第2區域。
  17. 如請求項1或2之Zn系鍍敷鋼板,其中,於前述Zn系鍍敷層之表面具有Co、Fe、Ni之任1者。
TW110145085A 2021-12-02 2021-12-02 Zn系鍍敷鋼板 TWI804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5085A TWI804081B (zh) 2021-12-02 2021-12-02 Zn系鍍敷鋼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5085A TWI804081B (zh) 2021-12-02 2021-12-02 Zn系鍍敷鋼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4081B true TWI804081B (zh) 2023-06-01
TW202323551A TW202323551A (zh) 2023-06-16

Family

ID=87803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5085A TWI804081B (zh) 2021-12-02 2021-12-02 Zn系鍍敷鋼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408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5358A (zh) * 2009-10-20 2012-07-11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无铬表面处理锌系镀层钢板
WO2016208621A1 (ja) * 2015-06-25 2016-12-29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塗装鋼板
TW201712154A (zh) * 2015-09-16 2017-04-01 Okuno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鋁或鋁合金用化成處理液、化成處理方法及化成皮膜
WO2019225764A1 (ja) * 2018-05-25 2019-11-28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鋼板
TW202003879A (zh) * 2018-05-25 2020-01-16 日商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表面處理鋼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5358A (zh) * 2009-10-20 2012-07-11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无铬表面处理锌系镀层钢板
WO2016208621A1 (ja) * 2015-06-25 2016-12-29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塗装鋼板
TW201712154A (zh) * 2015-09-16 2017-04-01 Okuno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鋁或鋁合金用化成處理液、化成處理方法及化成皮膜
WO2019225764A1 (ja) * 2018-05-25 2019-11-28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鋼板
TW202003879A (zh) * 2018-05-25 2020-01-16 日商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表面處理鋼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3551A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79952B2 (ja) クロメートフリー塗装金属板
US9428823B2 (en) Surface-treated steel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509626B1 (ko) 내식성이 우수한 도금 강재, 도금 강판과 도장 강판 및 그제조방법
KR101807927B1 (ko) 표면 처리 용융 도금 강재
TWI655320B (zh) 熔融鋅系鍍敷鋼板
JP4546884B2 (ja) 加工部耐食性に優れる表面処理めっき鋼板
KR100500189B1 (ko) 표면처리강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534216B (zh) Water - based metal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TWI668327B (zh) Aqueous metal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and metal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
JP4528149B2 (ja) 加工部耐食性に優れる溶融めっき鋼材と塗装鋼板
CN103547446B (zh) 面板
JP5644983B1 (ja) 有機被覆亜鉛系めっき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804081B (zh) Zn系鍍敷鋼板
CN114929819B (zh) 表面处理组合物、利用其进行表面处理的三元系热浸镀锌合金钢板及制造该钢板的方法
TWI792619B (zh) Zn系鍍敷鋼板
JP7120322B2 (ja) プレコート鋼板
KR102620034B1 (ko) Zn계 도금 강판
KR102626695B1 (ko) Zn계 도금 강판
JP2010247347A (ja) プレコート冷延鋼板およびこの製造方法
JP2024061203A (ja) 表面処理鋼板
JP2009120911A (ja) 表面処理剤及び表面処理鋼板
WO2019088123A1 (ja) 塗装金属板及び塗装金属板の製造方法
WO2018131681A1 (ja) 塗装金属板
CN116057134A (zh) 三元系热浸镀锌合金钢板用表面处理组合物、利用该组合物进行表面处理的三元系热浸镀锌合金钢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