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2663B - 半導體記憶裝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及電子機器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記憶裝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及電子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2663B
TWI802663B TW108109492A TW108109492A TWI802663B TW I802663 B TWI802663 B TW I802663B TW 108109492 A TW108109492 A TW 108109492A TW 108109492 A TW108109492 A TW 108109492A TW I802663 B TWI802663 B TW I8026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memory device
gate electrode
semiconductor memory
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9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3060A (zh
Inventor
塚本雅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3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3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2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266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51/00Ferroelectric RAM [FeRAM] devices comprising ferroelectric memory transistors
    • H10B51/30Ferroelectric RAM [FeRAM] devices comprising ferroelectric memory transis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ferro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3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ferr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MOS with ferroelectric gate insulating fil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0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 H01L27/0688Integrated circuits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layo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1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 H01L29/423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not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42312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 H01L29/42316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4232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01L29/42384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for thin film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e.g. characterised by the thickness or the shape of the insulator or the dimensions, the shape or the lay-out of the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3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01L29/49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e.g. gates of MOSFET
    • H01L29/51Insulating material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1L29/516Insulating materials associated therewith with at least one ferroelectric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00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L29/66075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9/662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group 14 or group 13/15 materials the devices being controllable only b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e.g. three-terminal devices
    • H01L29/66409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66477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 H01L29/6684Unipol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n insulated gate, i.e. MISFET with a ferroelectric gate insula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391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the gate comprising a layer which is used for its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51/00Ferroelectric RAM [FeRAM] devices comprising ferroelectric memory transistors
    • H10B51/10Ferroelectric RAM [FeRAM] devices comprising ferroelectric memory transis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view layou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51/00Ferroelectric RAM [FeRAM] devices comprising ferroelectric memory transistors
    • H10B51/20Ferroelectric RAM [FeRAM] devices comprising ferroelectric memory transis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ferro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2273Reading or sensing circuits or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ferro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225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1/2275Writing or programming circuits or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Dram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是在於提供使記憶格更高集成化及高密度化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及電子機器。 其解決手段,半導體記憶裝置係具備: 第1電晶體,其係於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的活化領域上隔著強介電值膜來設置第1閘極電極;及 第2電晶體,其係於被設在前述第1閘極電極上的活化層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在前述活化層上隔著絕緣膜來設置第2閘極電極。

Description

半導體記憶裝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及電子機器
本案是有關半導體記憶裝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及電子機器。
被設在同一基板上的由nMOSFET(n型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及pMOSFET (p型MOSFET)所構成的CMOS(Complementary MOS)電路是作為消費電力少,可高速動作,且微細化及高集成化容易的電路為人所知。
為此,CMOS電路被用在多數的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裝置。另外,如此的LSI裝置近年來作為將類比電路、記憶體及邏輯電路等混載於1晶片的SoC (System on a Chip)被製品化。
被搭載於LSI的記憶體是例如使用Static 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近年來,為了更減低LSI裝置的成本及消費電力,而替換SRAM,檢討使用 Dynamic RAM(DRAM)、Magnetic RAM(MRAM)或 Ferroelectric RAM(FeRAM)等。
在此,所謂FeRAM是使用強介電值的殘留分極的方向來記憶資訊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作為FeRAM的構造,例如使用將強介電值材料用在閘極絕緣膜的場效電晶體作為記憶格的1T(1Transistor)型構造被提案。
但,1T型構造的FeRAM是在複數的記憶格共有字元線及位元線。因此,將資訊寫入至記憶格時,不僅被選擇的記憶格,連共有字元線或位元線的非選擇的記憶格也被施加電壓。因此,1T型構造的FeRAM是在將資訊寫入至記憶格時,有可能被記憶於非選擇的記憶格的資訊改寫完了。
例如,在下述的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藉由在強介電值電晶體的閘極連接選擇電晶體,可只對寫入資訊的記憶格施加電壓的強介電值記憶體。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9-23083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但,在被揭示於專利文獻1的強介電值記憶體中,由於按每個記憶格設置選擇電晶體及該選擇電晶體的配線,所以各記憶格的平面面積變大。因此,被揭示於專利文獻1的強介電值記憶體是難以記憶格的高集成化及高密度化。
於是,在本案中,提案可縮小記憶格的平面面積的新穎且被改良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及電子機器。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若根據本案,則提供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第1電晶體,其係於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的活化領域上隔著強介電值膜而設有第1閘極電極;及 第2電晶體,其係於被設在前述第1閘極電極上的活化層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在前述活化層上隔著絕緣膜而設有第2閘極電極。
若根據本案,則提供一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第1電晶體,其係於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的活化領域上隔著強介電值膜而設有第1閘極電極;及 第2電晶體,其係於被設在前述第1閘極電極上的活化層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在前述活化層上隔著絕緣膜而設有第2閘極電極。
又,若根據本案,則提供一種電子機器,其特徵係具備半導體記憶裝置, 前述半導體記憶裝置係具備: 第1電晶體,其係於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的活化領域上隔著強介電值膜而設有第1閘極電極;及 第2電晶體,其係於被設在前述第1閘極電極上的活化層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在前述活化層上隔著絕緣膜而設有第2閘極電極。
若根據本案,則可藉由被設在第1電晶體上的第2電晶體來控制對於第1電晶體的強介電值膜的電場的產生的有無。 [發明的效果]
若如以上說明般根據本案,則提供一種使記憶格更高集成化及高密度化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及電子機器。
另外,上述的效果非一定是限定者,亦可與上述的效果一起或取代上述的效果,取得本說明書所示的任一的效果或從本說明書掌握的其他的效果。
以下,一邊參照附圖,一邊詳細說明有關本案的適合的實施形態。另外,在本說明書及圖面中,有關實質上具有同一的機能構成的構成要素是附上同一的符號,藉此省略重複說明。
在以下的說明參照的各圖面中,基於說明的方便起見,有時誇張表示一部分的構成構件的大小。因此,在各圖面中被圖示的構成構件彼此間的相對性的大小不一定是正確地表現實際的構成構件彼此間的大小關係者。並且,在以下的說明中,有將基板或層所被層疊的方向表現成上方向的情形。
另外,說明是依以下的順序來進行者。 1.概要 2.構造例 3.製造方法 4.變形例 5.動作例 6.適用例
<1.概要> 首先,參照圖1來說明有關本案之一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概要。圖1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等效電路的電路圖。
另外,在圖1中,「閘極」是表示場效電晶體的閘極電極,「汲極」是表示場效電晶體的汲極電極或汲極領域,「源極」是表示場效電晶體的源極電極或源極領域。
如圖1所示般,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具備:第1電晶體11及與第1電晶體11的閘極連接的第2電晶體12。
第1電晶體11是具有以強介電值材料所構成的閘極絕緣膜的場效電晶體。第1電晶體11是在閘極絕緣膜的殘留分極的方向記憶資訊。第1電晶體11是在源極或汲極的一方與第2位元線BL-連接,在源極或汲極的另一方與源極線Vs連接。另外,源極線Vs是亦可被電性連接至電源VDD或接地GND。
第2電晶體12是例如具有以常介電值材料所構成的閘極絕緣膜的場效電晶體。第2電晶體12是作為控制往第1電晶體11的閘極的電壓施加之開關元件機能。第2電晶體12是在源極或汲極的一方與第1電晶體11的閘極連接,在源極或汲極的另一方與第1位元線BL連接。第2電晶體12的閘極是與字元線WL連接,第2電晶體12的ON/OFF是藉由來自字元線WL的電壓施加而控制。另外,第2電晶體12是亦可為具有以強介電值材料所構成的閘極絕緣膜的場效電晶體。
將資訊寫入至第1電晶體11時,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首先藉由對字元線WL施加電壓來使第2電晶體12形成ON。其次,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藉由對第1位元線BL及第2位元線BL-施加預定的電位差來使電場產生於第1電晶體11的閘極絕緣膜(亦即,強介電值膜)。藉此,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藉由外部電場來控制第1電晶體11的閘極絕緣膜的殘留分極的方向,可將資訊寫入至第1電晶體11。
另一方面,從第1電晶體11讀出資訊時,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首先對字元線WL施加電壓,藉此使第2電晶體12形成ON。其次,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對第1位元線BL施加電壓,使第1電晶體11形成ON之後,在第2位元線BL-及源極線Vs之間流動電流。第1電晶體11的臨界值電壓Vt是依據閘極絕緣膜的殘留分極的方向而變化,因此第1電晶體11的通道電阻是依據閘極絕緣膜的殘留分極的方向而變化。藉此,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藉由計測流動於第2位元線BL-及源極線Vs之間的電流的大小,可讀出被記憶於第1電晶體11的資訊。
亦即,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可作為在第1電晶體11記憶0或1的1位元的資訊的FeRAM (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動作。
在此,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在第1電晶體11的閘極連接第2電晶體12的源極或汲極,因此可藉由控制第2電晶體12來控制是否對第1電晶體11的閘極絕緣膜施加電場。
因此,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在資訊的寫入或讀出時,可對第1電晶體11的閘極絕緣膜選擇性地施加電壓,所以可防止被記憶於非選擇的第1電晶體11的資訊改寫。並且,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在資訊的寫入或讀出時,可對選擇的第1電晶體11的閘極絕緣膜選擇性地施加電場,因此可抑制構成閘極絕緣膜的強介電值材料的劣化。
而且,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藉由形成第2電晶體12作為所謂的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TFT),可將第2電晶體12設於第1電晶體上。藉此,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與平面性地配列第1電晶體11及第2電晶體12的情況作比較,可使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平面面積縮小。
<2.構造例> 接著,參照圖2來說明有關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具體的構造。圖2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平面構造及剖面構造的模式圖。
另外,圖2的平面圖是為了明確各構成的配置,而遍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來形成的層是省略,作為平面透過圖記載。圖2的剖面圖的各者是以A-A線、B-B線或C-C線的各者來切斷平面圖的剖面。
並且,在以下中,「第1導電型」是表示「p型」或「n型」的一方,「第2導電型」是表示與「第1導電型」不同的「p型」或「n型」的另一方。
如圖2所示般,記憶裝置1是被設在半導體基板100上。記憶裝置1是藉由在半導體基板100上矩陣狀地配置多數個記憶1位元的資訊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來形成,記憶大容量的資訊。在圖2中,以虛線所包圍的領域相當於1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
第1電晶體11是藉由:被設在半導體基板100上的強介電值膜140,及被設在強介電值膜140上的第1閘極電極130,以及被設在半導體基板100的源極或汲極領域151所構成。
第1電晶體11的源極或汲極領域151的一方是經由觸點(contact)271來電性連接至延伸於第2方向(正對於圖2上下方向)的第2配線層410(源極線Vs)。另一方面,源極或汲極領域151的另一方是經由觸點272及第2配線層420來電性連接至延伸於與第2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正對於圖2左右方向)的第3配線層512(第2位元線BL-)。
第2電晶體12是藉由:通過第1閘極電極130上來延伸於第2方向的活化層250,及被設在活化層250上的閘極絕緣膜240,以及隔著閘極絕緣膜240來通過活化層250上,延伸於第1方向的第2閘極電極230所構成。活化層250及第2閘極電極230是被設為彼此正交。在活化層250及第2閘極電極230的交點的兩側的活化層250是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
第2閘極電極230是延伸於第1方向而設,藉此作為字元線WL機能。被設在活化層250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一方是與第1閘極電極130電性連接。另一方面,被設在活化層250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另一方是經由觸點261來電性連接至延伸於第2方向的第1配線層310(第1位元線BL)。
以下,更具體說明有關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各構成。
半導體基板100是以半導體材料所構成,形成有第1電晶體11的基板。半導體基板100是亦可為矽基板,亦可為在矽基板之中夾入SiO2 等的絕緣膜的SOI(Silicon On Insulator)基板。或,半導體基板100是亦可為以鍺等的其他的元素半導體所形成的基板,或鎵砷(GaAs)、氮化鎵(GaN)或碳化矽(SiC)等的化合物半導體所形成的基板。
元件分離層105是以絕緣性材料所構成,將被設在半導體基板100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各者彼此電性絕緣。元件分離層105是例如延伸於半導體基板100的第1方向(正對於圖2左右方向)而設,將半導體基板100的表面隔離於彼此被隔離的平行的帶狀領域。
藉由元件分離層105而彼此被隔離的平行的帶狀領域是成為形成有第1電晶體11的活化領域150。在活化領域150的半導體基板100是例如亦可導入第1導電型雜質(例如,硼(B)或鋁(Al)等的p型雜質)。
元件分離層105是亦可以氧化矽(SiOx )、氮化矽(SiNx )或氧氮化矽(SiON)等的絕緣性的氧氮化物所形成。例如,元件分離層105是亦可藉由利用STI(Shallow Trench Isolation)法來以蝕刻等除去預定領域的半導體基板100的一部分之後,以氧化矽(SiOx )來埋入藉由蝕刻等所形成的開口而形成。又,元件分離層105是亦可藉由利用LOCOS(Local Oxidation of Silicon)法來熱氧化預定領域的半導體基板100而形成。
強介電值膜140是以強介電值材料所構成,被設在半導體基板100上。具體而言,強介電值膜140是以將活化領域150橫穿於第2方向的方式,按每個記憶格設在半導體基板100上。
強介電值膜140是以自發性地分極且可在外部電場控制殘留分極的方向的強介電值材料所形成。例如,強介電值膜140是亦可以鋯鈦酸鉛(Pb(Zr,Ti)O3 :PZT)或鉭酸鍶鉍(SrBi2 Ta2 O9 :SBT)等的鈣鈦礦構造的強介電值材料所形成。又,強介電值膜140是亦可為藉由熱處理等來使由HfOx 、ZrOx 或HfZrOx 等的高介電值材料所成的膜變質的強介電值膜,亦可為藉由導入鑭(La)、矽(Si)或釓(Gd)等的原子至由上述的高介電值材料所成的膜來使變質的強介電值膜。又,強介電值膜140是亦可以單層所形成,或亦可為以複數層所形成。例如,強介電值膜140是亦可為由HfOx 等的強介電值材料所成的單層膜。強介電值膜140是亦可藉由使用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或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等來形成。
第1閘極電極130是以導電性材料所構成,被設在強介電值膜140上。具體而言,第1閘極電極130是以將活化領域150橫穿於第2方向的方式,在強介電值膜140上按每個記憶格而設。
例如,第1閘極電極130是亦可以多晶矽等所形成,或亦可以金屬、合金、金屬化合物、或高融點金屬(Ni等)與多晶矽的合金(所謂的矽化物)所形成。又,第1閘極電極130是亦可以釕(Ru)或氧化釕(RuO2 )等所形成。具體而言,第1閘極電極130是亦可以金屬層與多晶矽層的層疊構造所形成。例如,第1閘極電極130是亦可以被設在強介電值膜140上的TiN或TaN所成的金屬層與多晶矽層的層疊構造所形成。若根據如此的層疊構造,則與僅以多晶矽層所形成的情況作比較,第1閘極電極130是可使配線電阻降低。
源極或汲極領域151是被形成於半導體基板100的第2導電型的領域。源極或汲極領域151是被設在夾著第1閘極電極130的兩側的活化領域150。源極或汲極領域151的一方是經由觸點271來電性連接至延伸於第2方向的第2配線層410(源極線Vs)。又,源極或汲極領域151的另一方是經由觸點272及第2配線層420來電性連接至延伸於第1方向的第3配線層512(第2位元線BL-)。
例如,源極或汲極領域151是亦可藉由在活化領域150的預定的領域導入第2導電型的雜質(例如,磷(P)、砷(As)等的n型雜質)來形成。並且,在源極或汲極領域151與第1閘極電極130之間是亦可形成與源極或汲極領域151同導電型,且比源極或汲極領域151更低濃度的LDD (Lightly-Doped Drain)領域。
另外,夾著第1閘極電極130來設於兩側的源極或汲極領域151是亦可哪個作為源極領域機能,或亦可哪個作為汲極領域機能。該等是可藉由導電型雜質的極性或被連接的配線來任意地變更。
側壁絕緣膜132是以絕緣性材料所構成,在第1閘極電極130及後述的活化層250的側面作為側壁設置。具體而言,側壁絕緣膜132是可藉由層疊第1閘極電極130及活化層250之後,一樣地將絕緣膜成膜,垂直各向異性蝕刻該絕緣膜來形成。例如,側壁絕緣膜132是以氧化矽(SiOx )、氮化矽(SiNx )或氧氮化矽(SiON)等的絕緣性的氧氮化物來形成單層或複數層。
側壁絕緣膜132是藉由遮蔽被導入至活化領域150的導電型雜質,可自我整合地控制第1閘極電極130與被導入導電型雜質的源極或汲極領域151的位置關係。以複數層來形成側壁絕緣膜132的情況,由於可階段性地進行往活化領域150的雜質的導入,因此可在源極或汲極領域151與第1閘極電極130之間自我整合地形成LDD領域。
活化層250是被設在第1閘極電極130上,延伸於第2方向,藉此遍及複數的活化領域150而設。具體而言,活化層250是沿著第1閘極電極130及半導體基板100的外形,交替地通過第1閘極電極130及半導體基板100上,藉此邊上下邊延伸於第2方向而設。
活化層250是形成有第2電晶體的通道及源極或汲極領域的層,以半導體材料所構成。例如,活化層250是亦可以多結晶、單結晶或非晶形(amorphous)的矽(Si)所形成,亦可以鍺(Ge)、砷化鎵(GaAs)或砷化鎵銦(InGaAs)等的化合物半導體所形成,亦可以氧化鋅(ZnO)或氧化鎵銦錫(InGaZnO)等的氧化物半導體所形成,亦可以硫化鉬(MoS2 )等的二次元半導體所形成。
在與第2閘極電極230的交點的兩側的活化層250是藉由導入第2導電型雜質(例如,磷(P)、砷(As)等的n型雜質)來形成第2電晶體12的源極或汲極領域。例如,在圖2的A-A剖面的活化層250是亦可形成第2電晶體12的通道。並且,在圖2的B-B剖面的活化層250是亦可藉由導入第2導電型雜質來形成第2電晶體12的源極或汲極領域。
被形成於活化層250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一方是藉由形成於第1閘極電極130上來電性連接至第1閘極電極130。並且,被形成於活化層250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另一方是經由觸點261來電性連接至延伸於第2方向的第1配線層310(第1位元線BL)。
閘極絕緣膜240是以絕緣性材料所構成,被設在半導體基板100及活化層250上。具體而言,閘極絕緣膜240是在第1電晶體11及活化層250上一樣地設置。閘極絕緣膜240是亦可以眾所周知的絕緣性材料形成作為場效電晶體的閘極絕緣膜。例如,閘極絕緣膜240是亦可以氧化矽(SiOx )、氮化矽(SiNx )或氧氮化矽(SiON)等的絕緣性的氧氮化物所形成。
第2閘極電極230是以導電性材料所構成,延伸於第1方向而設在閘極絕緣膜240上。具體而言,第2閘極電極230是在半導體基板100的元件分離層105上,經由閘極絕緣膜240來延伸於第1方向而設。又,第2閘極電極230是以跨越正交的活化層250之方式,經由閘極絕緣膜240來設於活化層250上。第2閘極電極230是延伸於第1方向而設,藉此作為字元線WL機能。
第2閘極電極230是亦可以多晶矽等所形成,亦可以金屬、合金、金屬化合物、或高融點金屬(Ni等)與多晶矽的合金(所謂的矽化物)所形成。又,第2閘極電極230是亦可以釕(Ru)或氧化釕(RuO2 )等所形成。具體而言,第2閘極電極230是亦可以金屬層與多晶矽層的層疊構造所形成。例如,第2閘極電極230是亦可以被設在閘極絕緣膜240上的TiN或TaN所成的金屬層與多晶矽層的層疊構造所形成。若根據如此的層疊構造,則與只以多晶矽層所形成的情況作比較,第2閘極電極230是可使配線電阻降低。
第2閘極電極230是設為隔著閘極絕緣膜240在活化層250上正交,藉此在與第2閘極電極230平面視重疊的活化層250形成第2電晶體12的通道。被形成於活化層250的通道是減低被形成於活化層250的源極領域及汲極領域之間的電阻,藉此使第1閘極電極130與觸點261及第1配線層310之間導通。
平坦化膜200是以絕緣性材料所構成,埋入第1電晶體11及第2電晶體12,遍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而設。例如,平坦化膜200是亦可以氧化矽(SiOx )、氮化矽(SiNx )或氧氮化矽(SiON)等的絕緣性的氧氮化物所形成。
觸點261是以導電性材料所構成,貫通平坦化膜200及閘極絕緣膜240而設。具體而言,觸點261是在隔著延伸於第1方向的第2閘極電極230來與第1閘極電極130對向的側的活化層250所設的第2電晶體12的源極或汲極領域上,貫通平坦化膜200及閘極絕緣膜240而設。藉此,觸點261是電性連接第2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的另一方與第1配線層310(第1位元線BL)。
例如,觸點261是亦可以鈦(Ti)或鎢(W)等的低電阻的金屬、或氮化鈦(TiN)或氮化鉭(TaN)等的金屬化合物所形成。觸點261是亦可以單層所形成,亦可以複數層的層疊體所形成。例如,觸點261是亦可以Ti或TiN與W的層疊體所形成。
下部第1層間膜301是埋入第1配線層310,在平坦化膜200上偏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而設。下部第1層間膜301是例如亦可以氧化矽(SiOx )、氮化矽(SiNx )或氧氮化矽(SiON)等的絕緣性的氧氮化物所形成。
第1配線層310是以導電性材料所構成,被設在平坦化膜200上。具體而言,第1配線層310是被設在觸點261上,作為延伸於第2方向的配線。第1配線層310是經由觸點261來與第2電晶體12的源極或汲極的另一方電性連接,藉此作為第1位元線BL機能。第1配線層310是例如亦可以銅(Cu)或鋁(Al)等的金屬材料所形成,亦可以Cu的鑲嵌構造或雙鑲嵌構造所形成。
上部第1層間膜302是在下部第1層間膜301上遍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而設。上部第1層間膜302是為了將第1配線層310與第2配線層410、420電性絕緣而設。上部第1層間膜302是例如亦可以氧化矽(SiOx )、氮化矽(SiNx )或氧氮化矽(SiON)等的絕緣性的氧氮化物所形成。
觸點271、272是以導電性材料所構成,貫通平坦化膜200、下部第1層間膜301及上部第1層間膜302而設。具體而言,觸點271是被設在源極或汲極領域151的一方上,電性連接第1電晶體11的源極或汲極的一方與第2配線層410(源極線Vs)。觸點272是被設在源極或汲極領域151的另一方上,經由第2配線層420及導孔511來電性連接第1電晶體11的源極或汲極的另一方與第3配線層512(第2位元線BL-)。
例如,觸點271、272是亦可以鈦(Ti)或鎢(W)等的低電阻的金屬、或氮化鈦(TiN)或氮化鉭(TaN)等的金屬化合物所形成。觸點271、272是亦可以單層所形成,或亦可以複數層的層疊體所形成。例如,觸點271、272是亦可以Ti或TiN與W的層疊體所形成。
第2層間膜400是埋入第2配線層410、420,在上部第1層間膜302上偏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而設。第2層間膜400是例如亦可以氧化矽(SiOx )、氮化矽(SiNx )或氧氮化矽(SiON)等的絕緣性的氧氮化物所形成。
第2配線層410、420是以導電性材料所構成,被設在上部第1層間膜302上。具體而言,第2配線層410是被設在觸點271上,作為延伸於第2方向的配線。第2配線層410是經由觸點271來與第1電晶體11的源極或汲極的一方電性連接,藉此作為源極線Vs機能。第2配線層420是被設在觸點272上,作為電性連接下層的觸點272與上層的導孔511的配線層。第2配線層410、420是例如亦可以銅(Cu)或鋁(Al)等的金屬材料所形成,亦可以Cu的鑲嵌構造或雙鑲嵌構造所形成。
導孔511是以導電性材料所構成,貫通下部第3層間膜501而設。具體而言,導孔511是作為電性地連接下層的第2配線層420與上層的第3配線層512的導孔,被設在第2配線層420上。導孔511是例如亦可以鈦(Ti)或鎢(W)等的低電阻的金屬、或氮化鈦(TiN)或氮化鉭(TaN)等的金屬化合物所形成。導孔511是亦可以單層所形成,或亦可以複數層的層疊體所形成,例如,亦可以Ti或TiN與W的層疊體所形成。
下部第3層間膜501是埋入導孔511,在第2層間膜400上遍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而設。下部第3層間膜501是例如亦可以氧化矽(SiOx )、氮化矽(SiNx )或氧氮化矽(SiON)等的絕緣性的氧氮化物所形成。
第3配線層512是以導電性材料所構成,作為延伸於第1方向的配線,被設在導孔511上。第3配線層512是經由導孔511、第2配線層420及觸點272來與第1電晶體11的源極或汲極的另一方電性連接,藉此作為第2位元線BL-機能。第3配線層512是例如亦可以銅(Cu)或鋁(Al)等的金屬材料所形成,亦可以Cu的鑲嵌構造或雙鑲嵌構造所形成。
若根據上述的構造,則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可在第1電晶體11上形成第2電晶體12作為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TFT)。若根據此,則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可更縮小被形成的平面面積。
因此,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一面可以第2電晶體12來控制第1電晶體11的強介電值膜140的電場的產生的有無,一面可以更被縮小的平面面積來形成。藉此,由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可使記憶裝置1的記憶格的集成度提升,因此可使記憶裝置1的記憶密度提升。
<3.製造方法> 接著,參照圖3~圖13來說明有關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製造方法。圖3~圖13是說明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另外,在、圖3~圖13中也與圖2同樣,偏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而形成的層的記載是省略。並且,剖面圖的各者是表示以AA線、BB線或CC線的各者來切斷平面圖的剖面。
首先,如圖3所示般,在半導體基板100形成元件分離層105,形成形成有第1電晶體11的活化領域150。
具體而言,在由Si所成的半導體基板100上,以乾式氧化等來形成SiO2 膜,更以減壓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等來形成Si3 N4 膜。接著,以保護活化領域150的方式,將被圖案化的光阻層(resist layer)形成於Si3 N4 膜上,以350nm~400nm的深度來蝕刻SiO2 膜、Si3 N4 膜及半導體基板100。其次,以膜厚650nm~700nm來將SiO2 成膜,埋入藉由蝕刻所形成的開口,藉此形成元件分離層105。SiO2 的成膜是例如亦可使用階差被覆性良好且可形成緻密的SiO2 膜的高密度電漿CVD。
接著,利用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等,除去過剩地被成膜的SiO2 膜,藉此將半導體基板100的表面平坦化。藉由CMP之SiO2 膜的除去是例如只要進行至Si3 N4 膜露出即可。
而且,利用熱磷酸等來除去Si3 N4 膜。另外,為了將元件分離層105的SiO2 膜設為更緻密的膜,或為了將活化領域150的角弄圓,亦可在Si3 N4 膜的除去之前,在N2 、O2 或H2 /O2 環境下,將半導體基板100退火。其次,將活化領域150的半導體基板100的表面氧化10nm程度而形成氧化膜101之後,離子注入第1導電型雜質(例如硼(B)等),藉此將活化領域150設為第1導電型的阱領域。
其次,如圖4所示般,將強介電值膜140成膜之後,在強介電值膜140上形成第1閘極電極130。
具體而言,首先,以氫氟酸溶液等來剝離覆蓋半導體基板100的表面的氧化膜101。另外,氧化膜101是亦可為熱氧化膜(SiO2 )、熱氧氮化膜(SiON)或電漿氮化的氧氮化膜(SiON)。其後,利用CVD或ALD,在半導體基板100上,以膜厚3nm~10nm來將氧化鉿(HfOx )成膜。另外,高介電值材料的氧化鉿(HfOx )是在後段進行退火處理,藉此變換成強介電值膜140。
另外,亦可取代氧化鉿,使用氧化鋯(ZrOx )或氧化鉿鋯(HfZrOx )等的高介電值材料。又,亦可藉由將鑭(La)、矽(Si)或釓(Gd)等摻雜於該等的高介電值材料來變換成強介電值材料。而且,亦可使用鋯鈦酸鉛(PZT)或鉭酸鍶鉍(SBT)等的鈣鈦礦系的強介電值材料作為強介電值膜140。
其次,利用CVD或ALD,在氧化鉿(HfOx )上,以膜厚5nm~20nm來將作為電極材料的TiN成膜。另外,亦可使用TaN、Ru或RuO2 等作為電極材料。其後,以被圖案化的光阻層作為遮罩,對於被成膜的氧化鉿(HfOx )及TiN進行各向異性蝕刻,藉此以氧化鉿(HfOx )及TiN會被堆積於覆蓋活化領域150的領域之方式圖案化。
接著,如圖5所示般,將活化層250成膜之後,將活化層250及第1閘極電極130同時圖案化。
具體而言,以SiH4 氣體作為原料氣體,利用將成膜溫度設為580℃~620℃的減壓CVD,以膜厚50nm~ 150nm來將多晶矽成膜。其後,以被圖案化的光阻層作為遮罩,對於被成膜的多晶矽進行各向異性蝕刻,藉此形成活化層250。各向異性蝕刻是例如可使用HBr或Cl系的氣體。此時,對於多晶矽的下層的TiN也同時進行各向異性蝕刻,藉此形成第1閘極電極130。
其次,如圖6所示般,在第1閘極電極130及活化層250的兩側面形成側壁絕緣膜132,在半導體基板100形成源極或汲極領域151。
具體而言,在第1閘極電極130及活化層250的兩側,以5keV~20keV,且以5~20×1013 個/cm2 的濃度來離子注入第2導電型雜質的砷(As),藉此形成LDD領域。LDD領域是因為抑制短通道效應,所以可抑制第1電晶體11的特性偏差。另外,亦可使用磷(P)作為第2導電型雜質。
其次,藉由電漿CVD,以膜厚10nm~30nm來將SiO2 成膜之後,藉由電漿CVD,以膜厚30nm~50nm來將Si3 N4 成膜,形成側壁用的絕緣膜。其後,對於側壁用的絕緣膜進行各向異性蝕刻,藉此在第1閘極電極130及活化層250的兩側面形成側壁絕緣膜132。
其後,以覆蓋活化層250的通道領域之方式,將以微影製程所圖案化的光阻層作為遮罩使用,以20keV~50ke,且以1~2×1015 個/cm2 的濃度來將第2導電型雜質的砷(As)離子注入至活化層250。藉此,在第1閘極電極130的兩側的半導體基板100導入第2導電型雜質,形成源極或汲極領域151。而且,以1000℃進行5秒鐘的RTA (Rapid Thermal Annealing),藉此使離子注入後的第2導電型雜質活化。藉此,形成第1電晶體11。
另外,為了促進導入的雜質的活化,且抑制雜質的擴散,亦可以Spike RTA(Rapid Thermal Annealing)來進行雜質的活化。又,為了上述的第2導電型雜質的活化的退火是亦可兼任用以將高介電值材料的氧化鉿(HfOx )變換成強介電值材料的退火處理。如此的情況,退火條件是亦可被適當調整。
而且,雖在圖6等是未圖示,但在源極或汲極領域151的表面是亦可為了減低接觸電阻,而形成CoSi2 或NiSi等的矽化物化合物。
接著,如圖7所示般,藉由在活化層250導入第2導電型雜質來形成源極或汲極領域之後,在活化層250上將閘極絕緣膜240成膜。
具體而言,以覆蓋活化層250的通道領域之方式,將以微影製程所圖案化成的光阻層作為遮罩使用,在預定的領域的活化層250,以10keV~50keV,且以1~2×1015 個/cm2 的濃度來離子注入第2導電型雜質的砷(As),在預定的領域的活化層250導入第2導電型雜質。藉此,可在活化層250形成源極或汲極領域。被導入第2導電型雜質的活化層250的預定的領域是例如在後段形成有第2閘極電極230的領域的兩側的領域。其後,在活化層250上,偏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藉此CVD,以膜厚5nm~10nm來將SiO2 或SiN成膜,藉此形成閘極絕緣膜240。
其次,如圖8所示般,在閘極絕緣膜240上,以和延伸於第2方向的活化層250正交的方式,形成延伸於第1方向的第2閘極電極230。
具體而言,以SiH4 氣體作為原料氣體,使用將成膜溫度設為580℃~620℃的減壓CVD,以膜厚20nm~ 150nm來將多晶矽成膜於閘極絕緣膜240上。其後,以被圖案化的光阻層作為遮罩,對於被成膜的多晶矽進行各向異性蝕刻,藉此形成第2閘極電極230。在各向異性蝕刻是例如可使用HBr或Cl系的氣體。另外,第2閘極電極230是為了低電阻化,而亦可更層疊W或WSix 等,更亦可被金屬矽化物化。藉此,形成第2電晶體12。
接著,如圖9所示般,遍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來形成平坦化膜200之後,形成觸點261。
具體而言,以埋入第1電晶體11及第2電晶體12的方式,遍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利用CVD等來將SiO2 成膜膜厚50nm~200nm。其後,藉由CMP法來將被成膜的SiO2 層平坦化,藉此形成平坦化膜200。
其次,進行在平坦化膜200形成開口的蝕刻。具體而言,藉由蝕刻,將使隔著第2閘極電極230來與第1閘極電極130對向的側的活化層250露出的開口形成於平坦化膜200。接著,對於平坦化膜200的開口,以CVD等來將Ti及TiN成膜,更將W成膜之後,以CMP法來平坦化,藉此在活化層250上形成觸點261。另外,Ti及TiN是亦可以使用IMP(Ion Metal Plasma)的濺射法等來成膜。又,亦可取代CMP法,利用全面回蝕來進行平坦化。
其次,如圖10所示般,在平坦化膜200上形成下部第1層間膜301之後,形成第1配線層310。
具體而言,利用CVD等,偏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在平坦化膜200上,以膜厚50nm~200nm來將SiO2 成膜之後,藉由CMP法來進行平坦化,藉此形成下部第1層間膜301。接著,藉由蝕刻來將用以形成與觸點261的電性連接之開口形成於下部第1層間膜301之後,藉由使用鑲嵌構造或雙鑲嵌構造,以Cu等作為配線材料來形成第1配線層310。另外,第1配線層310是亦可以Al等來形成。第1配線層310是在觸點261上延伸於第2方向而設,藉此作為第1位元線BL機能。
接著,如圖11所示般,在下部第1層間膜301上形成上部第1層間膜302之後,形成觸點271、272。
具體而言,利用CVD等,偏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在下部第1層間膜301上,以膜厚100nm~ 500nm來將SiO2 成膜之後,藉由CMP法來進行平坦化,藉此形成上部第1層間膜302。
其後,藉由蝕刻,在上部第1層間膜302、下部第1層間膜301及平坦化膜200形成使源極或汲極領域151露出的開口。接著,對於形成的開口,以CVD等來將Ti及TiN成膜,更將W成膜之後,以CMP法來平坦化,藉此在源極或汲極領域151上形成觸點271、272。另外,Ti及TiN是亦可以使用IMP(Ion Metal Plasma)的濺射法等來成膜。又,亦可取代CMP法,利用全面回蝕來進行平坦化。
其次,如圖12所示般,在上部第1層間膜302上形成第2層間膜400之後,形成第2配線層410、420。
具體而言,利用CVD等,遍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在上部第1層間膜302上將SiO2 成膜膜厚10nm ~500nm之後,藉由CMP法來進行平坦化,藉此形成第2層間膜400。接著,藉此蝕刻,將用以形成與觸點271、272的電性的連接之開口形成於第2層間膜400之後,藉由使用鑲嵌構造或雙鑲嵌構造,以Cu等作為配線材料,形成第2配線層410、420。另外,第2配線層410、420是亦可以Al等所形成。
第2配線層410是藉由在觸點271上延伸於第2方向而設,作為源極線Vs機能。又,第2配線層420是電性連接被形成於上層的導孔511與觸點272。
接著,如圖13所示般,在第2層間膜400上形成下部第3層間膜501之後,形成導孔511。其後,在下部第3層間膜501上形成上部第3層間膜502之後,形成第3配線層512。
具體而言,利用CVD等,遍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在第2層間膜400上將SiO2 成膜膜厚100nm~ 500nm之後,藉由CMP法來進行平坦化,藉此形成下部第3層間膜501。接著,藉由蝕刻來將用以形成與第2配線層420電性的連接之開口形成於下部第3層間膜501。其次,對於形成的開口,以CVD等來將TiN成膜,更將W成膜之後,以CMP來平坦化,藉此形成導孔511。另外,TiN是亦可以使用IMP的濺射法等來成膜。又,亦可取代CMP,利用全面回蝕來進行平坦化。
其次,利用CVD等,遍及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全面,在下部第3層間膜501上將SiO2 成膜膜厚100nm~ 500nm之後,藉由CMP法來進行平坦化,藉此形成上部第3層間膜502。其次,藉由蝕刻來將為了與導孔511的接觸之開口形成於上部第3層間膜502之後,藉由使用鑲嵌構造或雙鑲嵌構造,形成以Cu等作為配線材料的第3配線層512。另外,第3配線層512是亦可以Al等來形成。另外,第3配線層512是在導孔511上延伸於第1方向而設,藉此作為第2位元線BL-機能。
藉由以上的工程,可形成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
<4.變形例> 接著,參照圖14~圖18,說明有關本實施形態的變形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20。圖14~圖17是說明半導體記憶裝置20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圖18是表示半導體記憶裝置20的平面構造及剖面構造的模式圖。
另外,在圖14~圖18中,與圖2同樣,遍及半導體記憶裝置20的全面而形成的層的記載是省略。又,剖面圖的各者是以AA線或BB線的各者來切斷平面圖的剖面。
如圖18所示般,變形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20是取代半導體基板100,而使用被形成於基板上的半導體層100A。半導體記憶裝置20是藉由重複形成從半導體層100A到上部第1層間膜302的層疊構造,可將記憶格多層化。若根據此,則將半導體記憶裝置20多數配置成矩陣狀的記憶裝置2是可更高密度的記憶格的集成化。
另外,在變形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20中,在符號附加「A」或「B」來區別的各構成是與在符號未附加「A」及「B」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各構成實質上同樣,因此在此的具體的說明是省略。
以下,簡單說明有關變形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20的製造方法。
首先,如圖14所示般,在基板上形成半導體層100A,其後,在半導體層100A形成元件分離層105A,藉此形成形成有第1電晶體11的活化領域150A。
具體而言,以SiH4 氣體作為原料氣體,使用將成膜溫度設為580℃~620℃的減壓CVD,以膜厚20nm~ 100nm來將非晶矽或多晶矽成膜於基板上。基板的材質是未特別加以限定,且在基板上是亦可形成有其他的圖案、配線、元件或電路。例如,在基板是亦可形成用以使半導體記憶裝置20驅動的電路。
其次,在半導體層100A上,以乾式氧化等來形成SiO2 膜,更以減壓CVD等來形成Si3 N4 膜。接著,以保護活化領域150A的方式,將被圖案化的光阻層形成於Si3 N4 膜上,以半導體層100A的膜厚量的深度來蝕刻SiO2 膜、Si3 N4 膜及半導體層100A。其次,將SiO2 成膜,埋入藉由蝕刻所形成的開口,藉此形成元件分離層105A。在SiO2 的成膜是例如亦可使用階差被覆性良好且可形成緻密的SiO2 膜的高密度電漿CVD。
接著,利用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 )等來除去被過剩地成膜的SiO2 膜,藉此將半導體層100A的表面平坦化。藉由CMP之SiO2 膜的除去是例如只要進行至Si3 N4 膜露出為止即可。
而且,利用熱磷酸等來除去Si3 N4 膜。另外,為了將元件分離層105A的SiO2 膜設為更緻密的膜,或為了將活化領域150A的角弄圓,亦可在Si3 N4 膜的除去之前,在N2 、O2 或H2 /O2 環境下,將半導體層100A退火。其次,將活化領域150A的半導體層100A的表面氧化10nm程度而形成氧化膜101A。
其次,如圖15所示般,藉由進行參照圖3~圖11來說明的工程,在半導體層100A上形成第1電晶體11及第2電晶體12。其後,形成半導體層100B。
具體而言,形成至第2層間膜400A之後,使觸點271A、272A的表面藉由蝕刻等來後退(凹進(recess)),利用CVD等來將Ti堆積5nm~20nm程度。其後,將使堆積後的Ti以CMP等來平坦化。另外,亦可取代鈦(Ti)而使用耐熱性高的鈷(Co)等。
其後,以SiH4 氣體作為原料氣體,使用將成膜溫度設為580℃~620℃的減壓CVD,在第2層間膜400A上,以膜厚20nm~100nm來將非晶矽或多晶矽成膜。成膜後的非晶矽或多晶矽是成為第2層的半導體層100B。
接著,如圖16所示般,藉由進行參照圖2~圖11來說明的工程,在半導體層100B上形成第1電晶體11B及第2電晶體12B。
其次,如圖17所示般,在上部第1層間膜302B上形成第2層間膜400B之後,形成第2配線層410、420。
具體而言,利用CVD等,偏及半導體記憶裝置20的全面,在上部第1層間膜302B上,以膜厚10nm~ 500nm來將SiO2 成膜之後,藉由CMP法來進行平坦化,藉此形成第2層間膜400B。接著,藉由蝕刻,將用以形成與觸點271B、272B的電性的連接之開口形成於第2層間膜400B之後,利用鑲嵌構造或雙鑲嵌構造,以Cu等作為配線材料,形成第2配線層410、420。另外,第2配線層410、420是亦可以Al等所形成。
第2配線層410是在觸點271B上延伸於第2方向而設,藉此作為源極線Vs機能。又,第2配線層420是電性連接被形成於上層的導孔511與觸點272B。
接著,如圖18所示般,在第2層間膜400B上形成下部第3層間膜501之後,形成導孔511。其後,在下部第3層間膜501上形成上部第3層間膜502之後,形成第3配線層512。
具體而言,利用CVD等,遍及半導體記憶裝置20的全面,在第2層間膜400B上,以膜厚100nm~500nm來將SiO2 成膜之後,藉由CMP法來進行平坦化,藉此形成下部第3層間膜501。接著,藉由蝕刻,將用以形成與第2配線層420電性的連接之開口形成於下部第3層間膜501。其次,對於形成的開口,以CVD等來將TiN成膜,更將W成膜之後,以CMP來平坦化,藉此形成導孔511。另外,TiN是亦可以使用IMP的濺射法等來成膜。又,亦可取代CMP,利用全面回蝕來進行平坦化。
其次,利用CVD等,遍及半導體記憶裝置20的全面,在下部第3層間膜501上將SiO2 成膜膜厚100nm~ 500nm之後,藉由CMP法來進行平坦化,藉此形成上部第3層間膜502。其次,藉由蝕刻,將為了與導孔511的接觸之開口形成於上部第3層間膜502之後,藉由使用鑲嵌構造或雙鑲嵌構造,形成以Cu等作為配線材料的第3配線層512。另外,第3配線層512是亦可以Al等所形成。另外,第3配線層512是在導孔511上延伸於第1方向而設,藉此作為第2位元線BL-機能。
藉由以上的工程,可形成變形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20。變形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20是藉由更加重複第1電晶體11及第2電晶體12的層疊構造,可實現進一步的高集成化。
<5.動作例> 接著,說明有關在上述說明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寫入動作及讀出動作。以下的表1是在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寫入動作及讀出動作中,表示被施加於各者的配線的電壓(單位:V)之一例的表。
在表1中,將被選擇的記憶格的字元線、第1位元線及第2位元線分別記載為SWL、SBL、SBL-。並且,將非選擇的記憶格的字元線、第1位元線及第2位元線分別記載為UWL、UBL、UBL-。而且,源極線是記載為Vs。
Figure 02_image001
在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記憶格寫入「1」的資訊時,例如表1所示般,對連接至選擇的記憶格的字元線WL施加3.5V,對第1位元線BL施加3.0V,對第2位元線BL-施加0V。另外,對源極線Vs是施加0V。
如此的情況,第1位元線BL的電位是經由成為ON狀態的第2電晶體12來傳達至第1電晶體11的第1閘極電極130。並且,第2位元線BL-的電位是被傳達至第1電晶體11的源極或汲極領域151。藉此,在第1電晶體11的強介電值膜140是第1閘極電極130側會產生高電位的外部電場,控制強介電值膜140的分極狀態。因此,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在選擇的記憶格例如可寫入「1」的資訊。
另一方面,在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記憶格寫入「0」的資訊時,例如表1所示般,對連接至選擇的記憶格的字元線WL施加3.5V,對第1位元線BL施加0V,對第2位元線BL-施加3.0V。另外,對源極線Vs是施加0V。
如此的情況,第1位元線BL的電位是經由成為ON狀態的第2電晶體12來傳達至第1電晶體11的第1閘極電極130。並且,第2位元線BL-的電位是被傳達至第1電晶體11的源極或汲極領域151。藉此,在第1電晶體11的強介電值膜140是第1閘極電極130側會產生低電位的外部電場,控制強介電值膜140的分極狀態。因此,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在選擇的記憶格例如可寫入「0」的資訊。
在此,在連接至字元線WL的非選擇的記憶格中,由於電壓未被施加至第1位元線BL及第2位元線BL-,因此在第1電晶體11的強介電值膜140是不產生電場。並且,在連接至第1位元線BL或第2位元線BL-的非選擇的記憶格中,雖電壓被施加至第1位元線BL及第2位元線BL-,但由於第2電晶體12為OFF狀態,因此在第1電晶體11的強介電值膜140是不產生電場。
並且,從半導體記憶裝置10讀出資訊時,如表1所示般,對連接至選擇的記憶格的字元線WL施加1.5V,對第1位元線BL施加1.0V,對第2位元線BL-施加1.0V。另外,對源極線Vs是例如施加1.0V。
如此的情況,在第1電晶體11是第1位元線BL的電位會第2電晶體12來傳達至第1閘極電極130,因此第1電晶體11是成為ON狀態。並且,在第1電晶體11是臨界值電壓Vt會依據強介電值膜140的殘留分極的方向而變化,例如,在上述記憶「1」的資訊時,Vt是變低,在上述記憶「0」的資訊時,Vt是變高。
藉此,第1電晶體11是依據強介電值膜140的殘留分極的方向來變化流動於第2位元線BL-及源極線Vs之間的電流量。因此,藉由流動於第2位元線BL-及源極線Vs之間的電流量,可判定被記憶於第1電晶體11的強介電值膜140的資訊為「1」或「0」的哪個。
另外,在連接至字元線WL的非選擇的記憶格中,由於電壓未被施加至第1位元線BL及第2位元線BL-,因此在第1電晶體11的第1閘極電極130是未被施加電壓。並且,在連接至第1位元線BL及第2位元線BL-的非選擇的記憶格中,由於第2電晶體12為OFF狀態,因此在第1電晶體11的第1閘極電極130是未被施加電壓。
如以上說明般,在半導體記憶裝置10中,由於第2電晶體12的源極或汲極會被連接至記憶資訊的第1電晶體11的閘極,因此可控制對第1電晶體11的強介電值膜140的電場的產生。藉此,在半導體記憶裝置10中,在對選擇的記憶格的資訊的寫入及讀出時,可防止被記憶於非選擇的記憶格的資訊被干擾(亦稱為disturb)。
另外,沿著第2位元線BL-的第1電晶體11的洩漏電流比在資訊的讀出時流動於第2位元線BL-及源極線Vs之間的電流更大的情況,可能有資訊的判定變困難的情形。在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中,可獨立形成各記憶格的字元線WL,因此可藉由字元線WL來控制第1電晶體11的洩漏電流。而且,適用對非選擇的記憶格的字元線WL施加負電壓的負(negative)字元線技術的情況,亦可更減低第1電晶體11的洩漏電流。
<6.適用例> 接著,參照圖19~圖21C來說明有關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適用例。
(對乘積累加運算裝置的適用例) 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例如可作為乘積累加運算裝置使用。參照圖19及圖20,說明有關對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乘積累加運算裝置的適用。圖19是表示乘積累加運算裝置的等效電路的模式性的電路圖。圖20是說明對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乘積累加運算裝置的適用的模式圖。
如圖19所示般,乘積累加運算裝置3是設有:延伸於第1方向(例如行方向)的複數的輸入線,及延伸於與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例如列方向)的複數的輸出線,及被設在輸入線及輸出線的交點的電阻器30。
乘積累加運算裝置3是依據電阻器30的電阻值來進行各單元(cell)的加權,藉此可進行乘積累加運算。如此的乘積累加運算裝置3是例如可安裝模仿生體的神經電路網的神經網路(亦稱為人工神經網路)作為類比電路。另外,實現神經網路的電路元件是亦被稱為神經形態元件。
在此,如圖20所示般,被設在輸入線及輸出線的交點的電阻器30是可以為了反映學習結果而可改寫電阻值的電阻變化型記憶體所構成。由於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可變更第1電晶體11的通道電阻的不揮發性的電阻變化型記憶體,因此可作為構成乘積累加運算裝置3的各單元的電阻器30適用。
具體而言,將半導體記憶裝置10適用於構成乘積累加運算裝置3的各單元的電阻器30的情況,第1電晶體11的源極或汲極會對應於輸入線或輸出線。第2電晶體12的閘極是對應於用以選擇單元的第1選擇線SL1,第2電晶體12的源極或汲極的另一方是對應於用以選擇單元的第2選擇線SL2。
接著,說明有關將半導體記憶裝置10適用於乘積累加運算裝置3的情況的寫入動作及運算動作。以下的表2是顯示在將半導體記憶裝置10適用於乘積累加運算裝置3的情況的寫入動作及運算動作中,被施加於各者的配線的電壓(單位:V)之一例的表。
在表2中,將被選擇的單元的第1選擇線、第2選擇線及輸入線分別記載為SSL1、SSL2、SIN。並且,將非選擇的單元的第1選擇線、第2選擇線及輸入線分別記載為USL1、USL2、UIN。而且,輸出線是記載為OUT。
Figure 02_image003
在以半導體記憶裝置10所構成的單元寫入「1」的資訊時,例如表2所示般,對連接至選擇的單元的第1選擇線SL1施加3.5V,對第2選擇線SL2施加3.0V,對輸入線IN施加0V。並且,輸出線OUT是設為0V。
如此的情況,第2選擇線SL2的電位是經由成為ON狀態的第2電晶體12來傳達至第1電晶體11的第1閘極電極130。並且,輸入線IN的電位是被傳達至第1電晶體11的源極或汲極領域151。藉此,在第1電晶體11的強介電值膜140是第1閘極電極130側會產生高電位的外部電場,控制強介電值膜140的分極狀態。藉此,在以半導體記憶裝置10所構成的單元例如可寫入「1」的資訊。
另一方面,在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記憶格寫入「0」的資訊的情況,如表2所示般,對連接至選擇的單元的第1選擇線SL1施加3.5V,對第2選擇線SL2施加0V,對輸入線IN施加3.0V。並且,輸出線OUT是設為3.0V。
如此的情況,第2選擇線SL2的電位是經由成為ON狀態的第2電晶體12來傳達至第1電晶體11的第1閘極電極130。並且,輸入線IN的電位是被傳達至第1電晶體11的源極或汲極領域151。藉此,在第1電晶體11的強介電值膜140是第1閘極電極130側會產生低電位的外部電場,控制強介電值膜140的分極狀態。藉此,在以半導體記憶裝置10所構成的單元例如可寫入「0」的資訊。
另外,非選擇的單元的第1選擇線、第2選擇線及輸入線是分別施加0V。藉此,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可防止在非選擇的單元產生Disturb(Write Disturb)。
又,利用以半導體記憶裝置10所構成的單元來進行乘積累加運算的情況,如表2所示般,對連接至選擇的單元的第1選擇線SL1施加1.5V,對第2選擇線SL2施加1.0V。並且,對輸入線IN施加1.0V。
如此的情況,第2選擇線SL2的電位是經由成為ON狀態的第2電晶體12來傳達至第1電晶體11的第1閘極電極130,第1電晶體11是成為ON狀態。在第1電晶體11中,臨界值電壓Vt會依據強介電值膜140的殘留分極的方向而變化,例如在上述記憶「1」的資訊的情況,Vt是變低,在上述記憶「0」的資訊的情況,Vt是變高。因此,乘積累加運算裝置是藉由流動於輸入線IN及輸出線OUT之間的電流量(或電阻值),可取得對應於被記憶在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資料的運算結果。
另外,非選擇的單元的第1選擇線、第2選擇線及輸入線是分別施加0V。藉此,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可防止在非選擇的單元產生Disturb(Read Disturb)。
(對電子機器的適用例) 又,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是可被搭載於各種的電子機器中所含的電路。參照圖21A~圖21C來說明有關搭載有如此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電子機器的例子。圖21A~圖21C是表示搭載有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電子機器之一例的外觀圖。
例如,搭載有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電子機器是亦可為智慧型手機等的電子機器。具體而言,如圖21A所示般,智慧型手機900是具備:顯示各種資訊的顯示部901,及由受理使用者的操作輸入的按鍵等所構成的操作部903。在此,亦可在被搭載於智慧型手機900的電路設置上述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
例如,搭載有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電子機器是亦可為數位相機等的電子機器。具體而言,如圖21B及圖21C所示般,數位相機910是具備:本體部(照相機機殼)911、交換式的鏡頭單元913、在攝影時使用者把持的握把部915、顯示各種資訊的監視器部917、及在攝影時顯示使用者觀察的成像的EVF(Electronic View Finder)919。另外,圖21B是從前方(亦即被照體側)眺望數位相機910的外觀圖,圖21C是從後方(亦即攝影者側)眺望數位相機910的外觀圖。在此,亦可在被搭載於數位相機910的電路設置上述的半導體記憶裝置10。
另外,搭載有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電子機器是不限於上述例示。搭載有半導體記憶裝置10的電子機器是亦可為所有的領域的電子機器。作為如此的電子機器是例如亦可為眼鏡型可穿戴裝置、HMD(Head Mounted Display)、電視機裝置、電子書、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筆記型電腦、攝影機或遊戲機器等。
以上,一邊參照附圖,一邊詳細說明有關本案的合適的實施形態,但本案的技術範圍是不限於如此的例子。只要是具有本案的技術領域的通常的知識者,便可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技術思想的範疇内想到各種的變更例或修正例,有關該等也當然屬於本案的技術範圍。
並且,在本說明書記載的效果終究是說明或例示者,非限定性。亦即,本案的技術是可與上述的效果一起或取代上述的效果,從本說明書的記載取得對於該當業者而言明顯的其他的效果。
另外,以下般的構成也屬於本案的技術範圍。 (1)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第1電晶體,其係於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的活化領域上隔著強介電值膜而設有第1閘極電極;及 第2電晶體,其係於被設在前述第1閘極電極上的活化層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在前述活化層上隔著絕緣膜而設有第2閘極電極。 (2)如前述(1)記載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活化領域,係延伸於第1方向來設在半導體基板。 (3)如前述(2)記載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活化層,係以半導體材料所形成。 (4)如前述(2)或(3)記載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1閘極電極,係延伸於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而設。 (5)如前述(4)記載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2閘極電極,係延伸於前述第1方向而設。 (6)如前述(4)或(5)記載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前述第1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一方,係被電性連接至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的源極線, 前述第1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另一方,係被電性連接至延伸於前述第1方向的第2位元線。 (7)如前述(4)或(5)記載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前述第2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一方,係被電性連接至前述第1閘極電極, 前述第2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另一方,係被電性連接至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的第1位元線。 (8)如前述(2)~(7)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前述第1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係夾著前述第1閘極電極來設於兩側的前述活化領域, 前述第2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係夾著前述第2閘極電極來設於兩側的前述活化層。 (9)如前述(2)~(8)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活化層,係於前述第1閘極電極及前述半導體基板上,沿著前述第1閘極電極及前述半導體基板的外形而設。 (10)如前述(2)~(9)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2閘極電極,係於前述活化層及前述半導體基板上,沿著前述活化層及前述半導體基板的外形,隔著前述絕緣膜而設。 (11)如前述(1)~(10)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1電晶體及第2的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各者,係作為同導電型的領域而設。 (12)如前述(1)~(11)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2電晶體,係作為薄膜電晶體而設。 (13)如前述(1)~(12)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1電晶體及前述第2電晶體,係藉由重複層疊來設置複數組。 (14)一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第1電晶體,其係於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的活化領域上隔著強介電值膜而設有第1閘極電極;及 第2電晶體,其係於被設在前述第1閘極電極上的活化層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在前述活化層上隔著絕緣膜而設有第2閘極電極。 (15)一種電子機器,其特徵係具備半導體記憶裝置, 前述半導體記憶裝置係具備: 第1電晶體,其係於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的活化領域上隔著強介電值膜而設有第1閘極電極;及 第2電晶體,其係於被設在前述第1閘極電極上的活化層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在前述活化層上隔著絕緣膜而設有第2閘極電極。
1、2‧‧‧記憶裝置 3‧‧‧乘積累加運算裝置 10、20‧‧‧半導體記憶裝置 11‧‧‧第1電晶體 12‧‧‧第2電晶體 30‧‧‧電阻器 100‧‧‧半導體基板 105‧‧‧元件分離層 130‧‧‧第1閘極電極 132‧‧‧側壁絕緣膜 140‧‧‧強介電值膜 150‧‧‧活化領域 151‧‧‧源極或汲極領域 200‧‧‧平坦化膜 230‧‧‧第2閘極電極 240‧‧‧閘極絕緣膜 250‧‧‧活化層 261、271、272‧‧‧觸點 301‧‧‧下部第1層間膜 302‧‧‧上部第1層間膜 310‧‧‧第1配線層 400‧‧‧第2層間膜 410、420‧‧‧第2配線層 501‧‧‧下部第3層間膜 502‧‧‧上部第3層間膜 511‧‧‧導孔 512‧‧‧第3配線層
圖1是表示本案之一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等效電路的電路圖。 圖2是表示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平面構造及剖面構造的模式圖。 圖3是說明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4是說明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5是說明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6是說明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7是說明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8是說明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9是說明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10是說明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11是說明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12是說明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13是說明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14是說明變形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15是說明變形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16是說明變形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17是說明變形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製造方法之一工程的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18是表示變形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平面構造及剖面構造的模式圖。 圖19是表示乘積累加運算裝置的等效電路的模式性的電路圖。 圖20是說明本案之一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之乘積累加運算裝置的適用的模式圖。 圖21A是表示搭載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電子機器之一例的外觀圖。 圖21B是搭載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電子機器之一例的外觀圖。 圖21C是搭載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記憶裝置的電子機器之一例的外觀圖。
10‧‧‧半導體記憶裝置
11‧‧‧第1電晶體
12‧‧‧第2電晶體
BL‧‧‧第1位元線
BL-‧‧‧第2位元線
Vs‧‧‧源極線
WL‧‧‧字元線

Claims (13)

  1. 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特徵係具備:第1電晶體,其係於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的活化領域上隔著強介電值膜而設有第1閘極電極;及第2電晶體,其係於被設在前述第1閘極電極上的活化層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在前述活化層上隔著絕緣膜而設有第2閘極電極,前述活化領域,係延伸於第1方向來設在半導體基板,前述第1閘極電極,係延伸於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而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活化層,係以半導體材料所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2閘極電極,係延伸於前述第1方向而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1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一方,係被電性連接至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的源極線,前述第1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另一方,係被電性連接至延伸於前述第1方向的第2位元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2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一方,係被電性連接至前述第1閘極電極,前述第2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另一方,係被電性連接至延伸於前述第2方向的第1位元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1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係夾著前述第1閘極電極來設於兩側的前述活化領域,前述第2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係夾著前述第2閘極電極來設於兩側的前述活化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活化層,係於前述第1閘極電極及前述半導體基板上,沿著前述第1閘極電極及前述半導體基板的外形而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2閘極電極,係於前述活化層及前述半導體基板上,沿著前述活化層及前述半導體基板的外形,隔著前述絕緣膜而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1電晶體及第2電晶體的源極或汲極領域的各者,係作 為同導電型的領域而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2電晶體,係作為薄膜電晶體而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前述第1電晶體及前述第2電晶體,係藉由重複層疊來設置複數組。
  12. 一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其特徵係具備:第1電晶體,其係於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的活化領域上隔著強介電值膜而設有第1閘極電極;及第2電晶體,其係於被設在前述第1閘極電極上的活化層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在前述活化層上隔著絕緣膜而設有第2閘極電極,前述活化領域,係延伸於第1方向來設在半導體基板,前述第1閘極電極,係延伸於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而設。
  13. 一種電子機器,其特徵係具備半導體記憶裝置,前述半導體記憶裝置係具備:第1電晶體,其係於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的活化領域上隔著強介電值膜而設有第1閘極電極;及 第2電晶體,其係於被設在前述第1閘極電極上的活化層設有源極或汲極領域,在前述活化層上隔著絕緣膜而設有第2閘極電極,前述活化領域,係延伸於第1方向來設在半導體基板,前述第1閘極電極,係延伸於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而設。
TW108109492A 2018-03-30 2019-03-20 半導體記憶裝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及電子機器 TWI8026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9390 2018-03-30
JP2018069390A JP2019179885A (ja) 2018-03-30 2018-03-30 半導体記憶装置、積和演算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3060A TW201943060A (zh) 2019-11-01
TWI802663B true TWI802663B (zh) 2023-05-21

Family

ID=68061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9492A TWI802663B (zh) 2018-03-30 2019-03-20 半導體記憶裝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及電子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3847B2 (zh)
JP (1) JP2019179885A (zh)
CN (1) CN111902939A (zh)
TW (1) TWI802663B (zh)
WO (1) WO20191879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42476A1 (en) * 2019-05-20 2020-11-2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of implanting an implant species into a substrate at different depths
KR20230052647A (ko) 2021-10-13 2023-04-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메모리 소자
CN114864582A (zh) * 2022-04-20 2022-08-05 南方科技大学 存储单元及其数据读写方法、制备方法及存储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32343B (en) * 1993-11-19 1998-05-21 Kessho Sochi Kk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by irradiating single-crystalline Si substrate with Ne atom to achieve a micromachine with uniform thickness and no junction
US20070158731A1 (en) * 2006-01-06 2007-07-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mory Devices Employing Ferroelectric Layer as Information Storage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201330234A (zh) * 2011-12-16 2013-07-16 Toshiba Kk 半導體儲存裝置、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測試方法、及媒體
US20150279860A1 (en) * 2010-12-28 2015-10-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180012640A1 (en) * 2015-03-09 2018-01-11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68184A (ja) 1987-04-24 1988-11-04 Sony Corp 半導体メモリ装置
JP2001053164A (ja) 1999-08-04 2001-02-23 Sony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09230834A (ja) 2008-03-25 2009-10-08 Fujitsu Ltd 強誘電体メモリセルおよび強誘電体メモリ
JP6901831B2 (ja) 2015-05-26 2021-07-14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メモリ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9934826B2 (en) 2016-04-14 2018-04-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0249756B2 (en) * 2016-11-29 2019-04-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memory and logic circuit having FETs with ferroelectric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DE112017008314T5 (de) * 2017-12-29 2020-09-17 Intel Corporation Ferroelektrische gate-dielektrika in integrierten schaltungen
KR20210015073A (ko) * 2019-07-31 2021-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강유전성 물질을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소자, 이를 포함하는 뉴로모픽 회로 및 뉴로모픽 컴퓨팅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32343B (en) * 1993-11-19 1998-05-21 Kessho Sochi Kk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by irradiating single-crystalline Si substrate with Ne atom to achieve a micromachine with uniform thickness and no junction
US20070158731A1 (en) * 2006-01-06 2007-07-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mory Devices Employing Ferroelectric Layer as Information Storage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50279860A1 (en) * 2010-12-28 2015-10-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TW201330234A (zh) * 2011-12-16 2013-07-16 Toshiba Kk 半導體儲存裝置、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測試方法、及媒體
US20180012640A1 (en) * 2015-03-09 2018-01-11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79885A (ja) 2019-10-17
TW201943060A (zh) 2019-11-01
CN111902939A (zh) 2020-11-06
US20210043636A1 (en) 2021-02-11
US11393847B2 (en) 2022-07-19
WO2019187908A1 (ja) 2019-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5332B2 (en) Ferroelectric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KR102413912B1 (ko) 반도체 기억 소자, 반도체 기억 장치 및 반도체 시스템
TWI802663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乘積累加運算裝置及電子機器
WO2019220796A1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7159199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電子機器及び情報の読み出し方法
US11756987B2 (en) Ferroelectric tunnel junction devices with discontinuous seed structure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US11171155B2 (en) Multi-layer semiconductor element,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tor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917832B2 (en) Ferroelectric tunnel junction devices with metal-FE interface layer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US20220359570A1 (en) Ferroelectric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WO2019171884A1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WO2017179314A1 (ja) 半導体記憶素子、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8186035A1 (ja) 半導体記憶素子、半導体記憶装置、半導体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US11374013B2 (en)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7178648A (zh) 半导体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