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1777B - 光學防塵器及其光學連接器模組 - Google Patents

光學防塵器及其光學連接器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1777B
TWI801777B TW109141219A TW109141219A TWI801777B TW I801777 B TWI801777 B TW I801777B TW 109141219 A TW109141219 A TW 109141219A TW 109141219 A TW109141219 A TW 109141219A TW I801777 B TWI801777 B TW I8017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optical connector
dust
coupling
coupling pa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1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3520A (zh
Inventor
曾崇銘
Original Assignee
立佳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立佳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立佳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3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3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1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177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47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 G02B6/3849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using mechanical protective elements, e.g. caps, hoods, sealing membra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防塵器,用以保護光學連接器插座的插入介面,光學防塵器包括耦接部以及撓性臂,其中撓性臂端與耦接部連接,撓性臂以與該耦接部的連接處為支點進行擺動或捲動。在另一實施例中,更具光學連接器插座,內部具有複數個耦接座,每一耦接座之第一側具有第一插入介面,每一耦接座之第二側具有第二插入介面。每一個第一或第二插入介面可以提供前述的光學防塵器插入,以形成可以保護光學連接器插座免於受到汙染的光學連接器模組。

Description

光學防塵器及其光學連接器模組
本發明為一種光學連接器插座的防污染設計,特別是指一種用在高密度排列的光學連接器插座上用以防止污染以及拆卸便利且不相互影響的一種光學防塵器及其光學連接器模組。
本申請請求根據35 U.S.C. §119(e) 授予2020年7月7日提交的申請號為63/048,671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的權益,其完整內容在此透過引用結合於此。
由於光纖具有高頻寬、低損耗的優點,近年來已廣泛作為訊號的傳輸媒介。光纖的使用,已經在通訊產業中,產生了重大革命性的影響。現今100G光模組通訊已經不敷使用,未來可預期的是將走向400G光模組通訊的時代。
在400G光通訊的領域裡,光纖模組的封裝設計也有很多種設計,其中一種名為四路倍增密度的小型封裝可插拔收發器 (Quad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Double Density, QSFF-DD)的規格,以兼具向下相容的設計,受到諸多大廠的注目,紛紛推出相應規格的光通訊模組產品。
為了增加光學連接器的安裝密度,習用的光學連接器插座如圖1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光學連接器插座10的設計具有複數個與光學連接器耦接的耦接部100,為了增加在一定體積下容納光學連接器的數量,在圖1所示的插座10內相鄰之間耦接部的間隔約3.9mm,以達到高密度的使用情境。如果光學連接器沒有插入光學連接器插座時,為了避免耦接部受到污染,對於沒有光學連接器的耦接部100都會設置防塵器。
然而,在如此高密度的設計條件下,由於操作的空間有限,當需要將光學防塵器拔出時,操作相當不便,特別是對於設置在中間區域內的光學防塵器,使用者通常要花費一些功夫才有辦法將光學防塵器拔除,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在上述背景說明段落中所揭露之內容,僅為增進對本發明之背景技術的瞭解,因此,上述之內容含有不構成阻礙本發明之先前技術,且應為本領域習知技藝者所熟知。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防塵器及其光學連接器模組,其中,光學連接器具有撓性以及可擺動的把手結構,可以讓使用者在拔取目標防塵器的時候,相鄰的防塵器的把手結構可以產生變形,形成讓使用者拔取目標防塵器所需的操作空間。當目標防塵器拔出之後,相鄰的防塵器又可以藉由原先變形時所蓄積的撓性恢復力,回復到原始位置,達到解決習用技術設計不足的功效。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防塵器,用以保護光學連接器插座的插入介面,光學防塵器包括耦接部以及撓性臂,其中,耦接部之一側面上具有一定位結構,撓性臂端與耦接部連接,撓性臂以與該耦接部的連接處為支點進行擺動或捲動。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連接器模組,包括光學連接器插座以及複數個光學防塵器。其中,光學連接器插座內部具有複數個耦接座,每一耦接座之第一側具有一第一插入介面,每一耦接座之一第二側具有一第二插入介面。複數個光學防塵器係經由第一插入介面或第二插入介面插入光學連接器插座,並與對應的耦接座相耦接,每一光學防塵器更具有耦接部以及撓性臂,耦接部之一側面上具有一定位結構,耦接部與耦接座相耦接,撓性臂的一端與耦接部連接。撓性臂以與耦接部的連接處為支點進行擺動或捲動以產生操作空間給相鄰的光學防塵器。
而為了讓上述目的、技術特徵以及實際實施後之增益性更為明顯易懂,於下文中將係以較佳之實施範例輔佐對應相關之圖式來進行更詳細之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之優點及特徵以及達到其方法將參照例示性實施例及附圖進行更詳細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然而,本發明可以不同形式來實現且不應該被理解僅限於此處所陳述的實施例。相反地,對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所提供的此些實施例將使本揭露更加透徹與全面且完整地傳達本發明的範疇,且本發明將僅為所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在圖中,元件的尺寸及相對尺寸為了清晰易懂而以誇示方法表示。整篇說明書中,某些不同的元件符號可以是相同的元件。如後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含任何及所有一或多相關所列物件的組合。
除非另外定義,所有使用於後文的術語(包含科技及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該領域的技術人士一般所理解相同的意思。將更可理解的是,例如於一般所使用的字典所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被理解為具有與相關領域的內容一致的意思,且除非明顯地定義於後文,將以所屬技術領域通常知識者所理解的一般意義所理解。
以下將配合圖式詳細敘述例示實施例。然而,這些實施例可以包含於不同的形式中,且不應被解釋為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這些實施例之提供使得本發明之揭露完整與明暸,熟知此技術之人將能經由該些實施例瞭解本發明之範疇。
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清楚、完整地說明。
請參閱圖2A至圖2C所示,其中圖2A為本發明之光學防塵器之一實施例立體示意圖;圖2B為另一視角立體示意圖;圖2C為光學防塵器之一實施例動作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光學防塵器2具有耦接部20以及撓性臂22。耦接部20用以和光學連接器插座內的耦接座結合,可以避免髒污物質污染光學連接器插座內的耦接座,產生防污的效果。本實施例的耦接部20的一端具有凹口200,其可允許耦接座插入。耦接部20具有凹口200的另一側延伸凸出一固定臂21。撓性臂22的一端與耦接部20連接,撓性臂22的另一端與固定臂21滑接在一起,使得撓性臂22可以利用與耦接部20相連接的連接部220為支點進行擺動或捲動。
在本實施例中,撓性臂22與固定臂21滑接的部位為滑動部221,其係更具有滑套221a以及按壓板221b,其中,滑套221a滑設於該固定臂21上,按壓板221b與該滑套221a相連接,隨著按壓板221b受力,推動滑套221a於固定臂21上進行滑動,進而改變按壓板221b的位置,同時也讓撓性臂22產生變形蓄積撓性恢復力。在固定臂21的一實施例中,固定臂21的之末端具有止擋結構210,使得滑套221a的滑動不會脫離固定臂21的末端。耦接部20上具有鏤空區域201,其上具有橫樑結構202,在橫樑結構202上更形成有定位結構23。由於橫樑結構202下方具有鏤空區域201,因此橫樑結構202可以在受力狀況下產生撓性變形的效果,改變定位結構23的位置,其作用容後再述。
接下來說明光學防塵器2的作動方式,如圖2B所示,當施加作用力F於按壓板221b上的時候,由於按壓板221b與滑套221a連接,因此作用力F傳遞至滑套221a,使得滑套221a由止擋結構210沿著固定臂21往耦接部20方向滑動至圖2C所示的位置,在此同時,因為滑套221a的滑動,造成撓性臂22也捲動。由於撓性臂22為具有撓性的特性,因此在撓性臂22捲動至圖2C所示的狀態時,撓性臂22同時也蓄積了恢復力。作用力F消失之後,滑套221a不再受到作用力F的拘束,因此撓性臂22所蓄積的恢復力得以釋放,而將滑套221a與按壓板221b彈回,回彈的滑套221a會受到止擋結構210的阻擋,而恢復如圖2A所示的位置狀態。
請參閱圖3A與圖3B所示,其中圖3A為本發明之光學連接器模組之一實施例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B為本發明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光學連接器模組3包括有光學連接器插座30以及至少一光學防塵器2。光學連接器插座30的兩端具有開口300,內部具有複數個插槽301,本實施例中,光學連接器插座30具有四個插槽301。光學連接器插座30更具有一插座本體30A,以及套設在插座本體30A外圍的殼體30B,本實施例的殼體30B為金屬板體所凹折而成的金屬殼體。殼體30B上具有第一結合結構303,而在插座本體30A上與該第一結合結構303對應的位置具有第二結合結構304。本實施例中,第一結合結構303為開口,而第二結合結構304則為凸塊結構,但不以此為限制。殼體30B上更具有抵靠結構305,由殼體30B的表面斜向延伸特定角度,在其一端具有抵靠件306。當整個光學連接器插座30裝設到設備上時,設備上的殼板32具有對應的通孔320提供光學連接器插座30插入,而該抵靠件306則於光學連接器插座30插入之後與殼板32相抵靠產生定位的效果。
插座本體30A內的每一個插槽301對應耦接座31,每一耦接座31之第一側310A具有第一插入介面311,該每一耦接座31之第二側310B具有第二插入介面312,每一個第一插入介面311或第二插入介面312可以和光學連接器電性連接。當沒有和光學連接器電性連接時,為了避免受污染,每一個第一插入介面311或第二插入介面312可以和光學防塵器2連接在一起。圖3A與3B中所示的實施例中,光學防塵器2係與第一插入介面311相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當光學防塵器2與第一插入介面311連接的時候,定位結構23會嵌入插座本體30A上對應的第一卡扣結構302內,使得光學防塵器2可以更穩固地固定在光學連接器插座30內。由於定位結構23設置在可以撓性變形的橫樑結構202上,因此當要解除定位結構23與第一卡扣結構302的結合關係時,使要施加力量於橫樑結構202上,使之變形,即可讓定位結構23脫離第一卡扣結構302。要說明的是,為了避免橫樑結構202因為過度受力變形,或斷裂,本實施例中,在鏤空區域201內,更設置了支撐結構25,其係在橫樑結構202變形的時候,可以對橫樑結構202產生支撐的效果,避免橫樑結構202過度變形或斷裂。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由光學連接器插座30拔取光學防塵器2的方式。如圖3B所示,由於光學連接器插座30的耦接座31的密度很高,因此當插滿光學防塵器的時候,要如何可以操作便利地拔取特定位置的光學防塵器是一個設計上的課題。透過本發明的光學防塵器結構設計,使用者將可以便利地拔取特定位置的光學防塵器。如圖3C所示,如果使用者要拔取光學防塵器2時,使用單手拇指與食指即可以簡便與準確的拔取。在拔取時,使用者的拇指推抵光學防塵器2左邊的光學防塵器2L的按壓板221b,而食指則推抵光學防塵器2右邊的光學防塵器2R的按壓板221b。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雖用拇指與食指來說明,但實際操作時並不以拇指與食指為限制。由於按壓板221b的受力,將會帶動光學防塵器2L與2R的滑套221a沿著固定臂21往光學連接器插座30的方向滑動,使得光學防塵器2的兩側產生操作空間。此時,使用者的拇指與食指即可輕便地抓取光學防塵器2的按壓板221b,將光學防塵器2拉出。
要說明的是,在拉出光學防塵器2的過程中,如圖3B所示,由於定位結構23兩側具有斜面的設計,因此在光學防塵器2被拉出的過程中,定位結構23會與插座本體30A上對應定位結構23的第一卡扣結構302的結構本體相接觸,在拉動過程中,第一卡扣結構302會施加作用力於定位結構23上,進而將作用力傳遞到橫樑結構202,使得橫樑結構202往下撓性變形,進而讓定位結構23在拉動光學防塵器2的過程中脫離第一卡扣結構302,使得使用者可以順利將光學防塵器2由該光學連接器插座30拔出。
請參閱圖4A與圖4B所示,該圖分別為本發明之光學防塵器另一實施例立體與俯視示意圖。本實施例中的光學防塵器2a基本上與前述實施例相似,差異的是,前述實施例,如圖2C所示,透過撓性臂以X軸向為軸心捲動,而在本實施例中,則是以Z軸向為軸心,撓性臂左右擺動。本實施例中的光學防塵器2a的耦接部20上下兩側分別具有卡扣槽24,其作用容後再述。在耦接部20的尾端具有撓性臂22a,其具有連接部220a以及擺動結構222。連接部220a與耦接部20連接在一起,而擺動結構222與連接部220a連接,擺動結構222可以藉由作用力進行以Z軸向為軸心的左右擺動。其中,擺動結構222之自由端具有抓取柄223,其兩側延伸一止擋板224。本實施例中,抓取柄223兩側的止擋板224相互錯位。
請參閱圖5A與5B所示,該圖分別為本發明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另一實施例立體分解與局部剖面示意圖。本實施例中,光學連接器模組3a包括光學連接器插座30a以及複數個光學防塵器2a。光學連接器插座30a包括插座本體30C、第一殼體30D以及第二殼體30E,其中第一殼體30D與第二殼體30E為金屬板體經過彎折所製成。插座本體30C內部具有耦接座31a,其數量係根據每一個插座本體30C內使多少個光學連接器插入而定。由於本實施例的插座本體30C可使三個光學連接器或光學防塵器插入,因此耦接座31a有三個。每一個耦接座31a其第一側310A與第二側310B分別具有第一插入介面311與第二插入介面312。第一插入介面311與第二插入介面312用來和光學連接器耦接在一起。當沒有與光學連接器耦接時,第一插入介面311與第二插入介面312可以與本實施例中的光學防塵器2a耦接在一起,透過光學防塵器2a,防止耦接座31a受到污染。
此外,第一殼體30D的兩側具有第三結合結構304D與抵靠結構305D,其中,抵靠結構305D由第一殼體30D的表面斜向延伸特定角度,在抵靠結構305D端部具有抵靠件306D,而在第一殼體30D的一端更具有擋板307D與抵靠件306D相對應。第一殼體30D套在位於第一插入介面311側的插座本體30C的外表面上。插座本體30C對應套設的第一殼體30D所具有的第三結合結構304D位置具有第四結合結構304C與第三結合結構304D相結合。本實施例中,第三結合結構304D為通孔,而第四結合結構304C則為與通孔鑲嵌的凸塊結構。當整個光學連接器插座30a裝設到設備上時,設備上的殼板32具有對應的通孔320允許光學連接器插座30a插入,其中擋板307D與殼板32相抵靠,而抵靠件306D則於光學連接器插座30a插入之後與殼板32相抵靠,產生定位的效果。在第一殼體30D上更具有第一卡扣結構302D用以在光學防塵器2a插入到光學連接器插座30a內與第一側310A的第一插入介面311耦接時,與光學防塵器2a上的定位結構23相結合,以讓光學防塵器2a穩固地和耦接座31a相結合。
第二殼體30E具有第五結合結構308E以及固定槽309E。第二殼體30E套在位於第二插入介面312側的插座本體30C的外表面上。插座本體30C對應套設的第二殼體30E所具有的第五結合結構308E位置具有第六結合結構308C,用以與第五結合結構308E相結合。本實施例中,第五結合結構308E為凸板結構,而第六結合結構308C則為與凸板結構相嵌合的凹部結構。此外,插座本體30C上也具有第七結合結構309C,其係於第二殼體30E與插座本體30C結合時,嵌入對應的固定槽309E,使得第二殼體30E可以穩固地與插座本體30C相結合。本實施例中,耦接座31a在第二側310B上更具有一對平行桿件313,該其中之一桿件313上具有第二卡扣結構314,其係於對應的光學防塵器2a插入插座本體30C時與該耦接部31a上的卡扣槽24結合,確保光學防塵器2a可以穩固地插入在插座本體30C內。要說明的是,雖然本實施例中,平行桿件313與第二卡扣結構314位於第二側310B,在另一實施例中,平行桿件313與第二卡扣結構314也可以位於第一側310A,或者是第一側310A與第二側310B皆有。要說明的是插座本體30C上對應於插入第二插入介面312的光學防塵器2a的定位結構23位置上,更具有定位槽302C,其可使光學防塵器2a插入的時候,光學防塵器2a上的定位結構可以嵌入相應的定位槽302C,產生固定的效果。
接下來說明圖5A所示的光學防塵器作用,如圖6所示,該圖為具有複數個光學防塵器插入的光學連接器插座俯視示意圖。圖6中可以看出,因為止檔板224相互錯位,使得相鄰的擺動結構222不會受到彼此所具有的止擋板224的干涉。當使用者要拔取中間的光學防塵器2a的時候,以使用者的拇指與食指操作為例,當拇指與食指挾持住中間的光學防塵器2a的擺動結構222末端的抓取柄223時,由於拇指與食指分別會有作用力FL與FR施加位於光學防塵器2a兩側的光學防塵器2La與2Ra的擺動結構222上,由於擺動結構222具有撓性,因此兩側光學防塵器2La與2Ra的擺動結構222分別往FL方向與FR方向擺動,進而可以空出操作空間容納使用者的拇指與食指。此時,使用者施加拉力F即可將光學防塵器2a拉出光學連接器插座30a。而在拉動的過程中,如圖5B所示,卡扣槽24與第二卡扣結構314接觸的導引面240為斜面,因此在拉動光學防塵器2a時,導引面240可以順著拉力滑動,而脫離第二卡扣結構314。再回到圖6所示,當光學防塵器2a拉出之後,由於光學防塵器2La與2Ra的擺動結構222具有撓性,因此光學防塵器2La與2Ra隨即藉由原先蓄積的撓性力,恢復到原先初始位置。
綜合上述,本發明所提供的光學防塵器及其光學連接器模組,透過具有撓性以及可擺動的把手結構,可以讓使用者在拔取目標防塵器的時候,相鄰的防塵器可以產生變形,產生讓使用者拔取目標防塵器所需的操作空間。當目標防塵器拔出之後,相鄰的防塵器又可以藉由撓性恢復力而回復到原始位置,達到解決習用技術設計不足的功效。
以上所述,乃僅記載本發明為呈現解決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手段之較佳實施方式或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專利實施之範圍。即凡與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文義相符,或依本發明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10:光學連接器插座 100:耦接部 2、2L、2R、2a、2La、2Ra:光學防塵器 20:耦接部 200:凹口 201:鏤空區域 202:橫樑結構 21:固定臂 210:止擋結構 22、22a:撓性臂 220、220a:連接部 221:滑動部 221a:滑套 221b:按壓板 222:擺動部 223:抓取柄 224:止擋板 23:定位結構 24:卡扣槽 240:導引面 25:支撐結構 3、3a:光學連接器模組 30、30a:光學連接器插座 30A:插座本體 30B:殼體 30C:插座本體 30D:第一殼體 30E:第二殼體 300:開口 301:插槽 302、302D:第一卡扣結構 302C:定位槽 303:第一結合結構 304:第二結合結構 304D:第三結合結構 305、305D:抵靠結構 306、306D:抵靠件 307D:擋板 308C:第六結合結構 308E:第五結合結構 309C:第七結合結構 31、31a:耦接座 310A:第一側 310B:第二側 311:第一插入介面 312:第二插入介面 313:平行桿件 314:第二卡扣結構 32:殼板 320:通孔 F、FR、FL:作用力
經由詳細描述和附圖,將僅對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附圖進行更全面的理解;因此,以下附圖僅用於解釋本發明實施例,並不限制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 圖1為習用具有複數個耦接座的光學連接器插座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之光學防塵器之一實施例立體示意圖; 圖2B為圖2A所示之光學防塵器另一視角立體示意圖; 圖2C為圖2A所示之光學防塵器之一實施例動作立體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之光學連接器模組之一實施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B為本發明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剖面示意圖; 圖3C為本發明之光學連接器模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4A與圖4B分別為本發明之光學防塵器另一實施例立體與俯視示意圖; 圖5A與5B分別為本發明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另一實施例立體分解與局部剖面示意圖;及 圖6為本發明具有複數個光學防塵器插入的光學連接器插之一實施例俯視示意圖。
2:光學防塵器
20:耦接部
201:鏤空區域
202:橫樑結構
21:固定臂
210:止擋結構
22:撓性臂
220:連接部
221:滑動部
221a:滑套
221b:按壓板
23:定位結構

Claims (20)

  1. 一種光學防塵器,用以保護一光學連接器插座的一插入介面,該光學防塵器包括:一耦接部,該耦接部之一側面上具有一定位結構;以及一撓性臂,一端與該耦接部連接,該撓性臂以與該耦接部的連接處為支點進行擺動或捲動,其中,該耦接部更具有一鏤空區域,該鏤空區域的一側具有一橫樑結構,該定位結構係設置於該橫樑結構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防塵器,更包括一固定臂與該耦接部連接,該撓性臂更具有一滑動部滑設於該固定臂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防塵器,其中該固定臂之末端具有一止擋結構。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防塵器,其中該滑動部更具有:一滑套,滑設於該固定臂上;以及一按壓板與該滑套相連接,其中,隨著該滑套的滑動,改變該按壓板的位置。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防塵器,其中該撓性臂更具有一連接部以及一擺動結構,該連接部與該耦接部連接,該擺動結構與該連接部連接,該擺動結構可以藉由一作用力進行擺動。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光學防塵器,其中該擺動結構之一自由端具有一抓取柄,其兩側延伸止擋板。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光學防塵器,其中兩側的該止擋板相互錯位。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光學防塵器,其中該耦接部的兩側更具有一卡扣槽。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防塵器,其中該鏤空區域內更具有一支撐結構,用以在該橫樑結構變形時提供支撐。
  10. 一種光學連接器模組,包括:一光學連接器插座,內部具有複數個耦接座,每一耦接座之一第一側具有一第一插入介面,該每一耦接座之一第二側具有一第二插入介面;以及複數個光學防塵器,其係經由該第一插入介面或該第二插入介面插入該光學連接器插座,並與對應的該耦接座相耦接,該每一光學防塵器更具有一耦接部以及一撓性臂,該耦接部係與該耦接座相耦接,該耦接部之一側面上具有一定位結構,該撓性臂的一端與該耦接部連接,該撓性臂以與該耦接部的連接處為支點進行擺動或捲動以產生一操作空間給相鄰的該光學防塵器,其中,該耦接部更具有一鏤空區域,該鏤空區域的一側具有一橫樑結構,該定位結構係設置於該橫樑結構上。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光學連接器模組,更包括一固定臂與該耦接部連接,該撓性臂更具有一滑動部滑設於該固定臂上。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其中該固定臂之末端具有一止擋結構。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其中該滑動部更具有:一滑套,滑設於該固定臂上;以及 一按壓板,與該滑套相連接,其中,隨著該滑套的滑動,改變該按壓板的位置。
  14.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其中該光學連接器插座更具有一殼體,其對應該每一第一插入介面或該每一第二插入介面的一特定位置上具有一第一卡扣結構,其係於對應的該光學防塵器插入該光學連接器插座時與該定位結構相結合。
  15.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其中該光學連接器插座更具有一插座本體、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該第一殼體設置於對應該第一插入介面的該插座本體外表面,而該第二殼體設置於對應該第二插入介面的該插座本體外表面,在該第一殼體的表面具有與該定位結構相對應的一第一卡扣結構。
  16.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其中該耦接座更具有一對平行桿件,該其中之一桿件上具有一第二卡扣結構,其係於對應的該光學防塵器插入該光學連接器插座時與該耦接部上的一卡扣槽相結合。
  17.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其中該撓性臂更具有一連接部以及一擺動結構,該連接部與該耦接部連接,該擺動結構與該連接部連接,擺動結構可以藉由一作用力進行擺動。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其中該擺動結構之一自由端具有一抓取柄,其兩側延伸止擋板。
  19.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其中兩側的該止擋板相互錯位。
  20.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光學連接器模組,其中該鏤空區域內更具有一支撐結構,用以在該橫樑結構變形時提供支撐。
TW109141219A 2020-07-07 2020-11-24 光學防塵器及其光學連接器模組 TWI8017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48671P 2020-07-07 2020-07-07
US63/048,671 2020-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3520A TW202203520A (zh) 2022-01-16
TWI801777B true TWI801777B (zh) 2023-05-11

Family

ID=79173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1219A TWI801777B (zh) 2020-07-07 2020-11-24 光學防塵器及其光學連接器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11521A1 (zh)
CN (1) CN113917617B (zh)
TW (1) TWI8017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8525B (zh) * 2019-10-25 2021-05-21 立佳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連接器的插座結構及其光學通訊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4692A (zh) * 2010-02-12 2012-12-26 Adc电信公司 受管理的光纤连接系统
TWM514130U (zh) * 2015-10-13 2015-12-11 Apex Prec Technology Corp 連接器保護蓋
TWI662754B (zh) * 2018-05-14 2019-06-11 普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清潔功能之光纖連接器的防塵件
CN209844018U (zh) * 2019-06-15 2019-12-24 东莞市纳百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1155A (en) * 1997-12-10 2000-03-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Universal dust cover
DK1504296T3 (da) * 2002-05-14 2011-11-28 Huber+Suhner Ag Optisk konnektor
JP4169207B2 (ja) * 2004-09-29 2008-10-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光コンセントユニットのフロントカバー
JP2008083086A (ja) * 2006-09-25 2008-04-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光コンセント用防塵カバー
JP5226482B2 (ja) * 2008-11-27 2013-07-03 光陽産業株式会社 プラグ用防塵キャップ
US8579518B2 (en) * 2010-03-19 2013-11-12 Corning Incorporated Optical receptacles and systems and devices including optical receptacles
TWM395174U (en) * 2010-04-30 2010-12-21 Teltai Taiwan Ltd Fiber connector dustproof Register joint
CN203054267U (zh) * 2012-12-14 2013-07-1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防尘装置和连接器组件
CN103926657B (zh) * 2013-01-15 2016-03-1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防尘装置、连接器组件以及对直通式快速连接器中的光纤进行定位的方法
TWI486657B (zh) * 2013-07-10 2015-06-01 Advanced Connetek Inc 光纖連接器
CN109313315A (zh) * 2016-07-08 2019-02-05 胡贝尔和茹纳股份公司 光学连接器
CN106226869B (zh) * 2016-07-29 2018-08-10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防尘件及使用该防尘件的插座组件、机柜
CN206531998U (zh) * 2017-03-09 2017-09-29 深圳市普惠鑫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及光纤分路器
US11822133B2 (en) * 2017-07-14 2023-11-21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Inc. Ultra-small form factor optical connector and adapter
CN208672853U (zh) * 2018-08-10 2019-03-29 上海永鼎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检用光纤收发插头
TW202029591A (zh) * 2018-12-02 2020-08-01 美商扇港元器件有限公司 用於接收光纖連接器之具粉塵擋門總成的光纖配接器
CN210243898U (zh) * 2019-08-14 2020-04-03 南京升平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尘插头的跳纤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4692A (zh) * 2010-02-12 2012-12-26 Adc电信公司 受管理的光纤连接系统
TWM514130U (zh) * 2015-10-13 2015-12-11 Apex Prec Technology Corp 連接器保護蓋
TWI662754B (zh) * 2018-05-14 2019-06-11 普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清潔功能之光纖連接器的防塵件
CN209844018U (zh) * 2019-06-15 2019-12-24 东莞市纳百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11521A1 (en) 2022-01-13
CN113917617B (zh) 2023-06-06
CN113917617A (zh) 2022-01-11
TW202203520A (zh) 2022-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30696B1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upling structure
JP5053928B2 (ja) 光コネクタプラグ
JP4476015B2 (ja)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抜脱工具
EP0660145A1 (en) Optical connector
JPH03172806A (ja) 光コネクタ
JP6247576B2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内蔵プラグ
US8764312B2 (en) Optical connector plug having improved latching mechanism
TW201515335A (zh) 可插拔光收發模組
US6752538B1 (en) Optic fiber connector secondary latch
US9891392B2 (en) Optical connector
CN110007405A (zh) 带自锁双芯光缆连接器及其装配结构和拆卸与开锁工具
TWI801777B (zh) 光學防塵器及其光學連接器模組
JP5059068B2 (ja) 着脱工具
JP2009222932A (ja) コネクタ
TWM514579U (zh) 光纖連接器組
US11817651B2 (en) Cable connector
JP2001141961A (ja) 光コネクタ組立体
JPH0713044A (ja) 光コネクタ用スリ−ブホルダ
US20180113259A1 (en) Plug-in device
TWM564724U (zh) Th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7040912B2 (en) Mechanical lock type connecter
JP6603380B1 (ja) 光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CN216083179U (zh) 光纤适配器
JP5451946B2 (ja) 高密度光ファイバー接続用の光ファイバープラグ
AU648223B2 (en) Optical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