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6498B - 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 - Google Patents

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6498B
TWI796498B TW108122524A TW108122524A TWI796498B TW I796498 B TWI796498 B TW I796498B TW 108122524 A TW108122524 A TW 108122524A TW 108122524 A TW108122524 A TW 108122524A TW I796498 B TWI796498 B TW I7964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aforementioned
gear
reel
fri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2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1805A (zh
Inventor
林健太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1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1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6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649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57Axially engaged
    • A01K89/058Coaxial with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7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motor-drive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係在於對均勻捲線機構的蝸桿軸可穩定地施加充分的制動力。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為,提供一種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其具備:設在蝸桿軸(11)的一端部之齒輪嵌合部(111);嵌合於齒輪嵌合部(111),將捲筒的旋轉傳達至蝸桿軸(11)之傳達齒輪(13);嵌合於貫通傳達齒輪(13)之齒輪嵌合部(111),從軸桿(O)方向觀看時具有較齒輪嵌合部(111)更大的面積的被摩擦面(14a)之軸接觸構件(14);與軸接觸構件(14)的被摩擦面(14a)對向配置,設置成對被摩擦面(14a)可朝軸桿(O)方向抵接之摩擦板(15);可將摩擦板(15)朝軸接觸構件(14)側按壓之制動旋鈕(16);中介於制動旋鈕(16)與摩擦板(15)之間的圓盤形彈簧(17);及將圓盤形彈簧(17)從軸桿(O)方向的兩側不能旋轉地夾持之一對剛性構件(18A、18B)。

Description

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
本發明係關於釣魚用的雙軸承捲線器。
以往,在捲筒的寬度較廣的中型以上之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使用不需要經由將捲筒切換成朝釣線捲取方向之旋轉狀態與容許朝釣線釋出方向之旋轉的狀態之離合器機構,與捲筒連動之均勻捲線機構。在採用這種的均勻捲線機構之捲線器,作為調整釣魚用釣組之落下速度的制動機構,並非按壓捲筒軸的端面,而是例如專利文獻1所示之按壓均勻捲線機構的蝸桿軸之端面,獲得制動力者為眾所皆知。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305926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在以往之使用於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之均勻捲線機構,於蝸桿軸的端部連結有將旋轉傳達至捲筒軸之傳達齒輪。 因此,例如蝸桿軸端面形成為被雙面切割成較大的不同徑剖面之嵌合形狀,藉由使傳達齒輪嵌合於該蝸桿軸端部,不能旋轉地連結。亦即,由於蝸桿軸端面的斷面積變得較小,故,無法充分且穩定地獲得藉由按壓蝸桿軸端面所獲得的制動力,在這一點上還有改善的空間。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這種的情事而開發完成的發明,其目的係在於提供對均勻捲線機構的蝸桿軸可穩定地施加充分的制動力之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係具備均勻捲線機構,該均勻捲線機構係藉由按壓蝸桿軸的端面獲得制動力,並具有與捲筒的旋轉同步進行旋轉之前述蝸桿軸和藉由該蝸桿軸的旋轉進行往復運動之釣線導引部,其特徵為具備: 設在前述蝸桿軸的軸桿方向的一端部之齒輪嵌合部; 嵌合於該齒輪嵌合部,將前述捲筒的旋轉傳達至前述蝸桿軸之傳達齒輪; 嵌合於貫通前述傳達齒輪的前述齒輪嵌合部,從前述軸桿方向觀看時具有較前述齒輪嵌合部更大的面積的被摩擦面之軸接觸構件;及 與前述軸接觸構件的被摩擦面對向配置,並設置成對該被摩擦面可朝前述軸桿方向抵接之摩擦構件。
若依據本發明之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嵌合於蝸桿軸的端部之齒輪嵌合部而一體地旋轉的軸接觸構件之被摩擦面的從軸桿方向觀看的面積係較齒輪嵌合部的面積更大。因此,當藉由按壓蝸桿軸的端面施加制動力時,對軸接觸構件的被摩擦面,能以廣大的面積按壓摩擦構件,所以,對釣線的不斷送出時之捲筒的旋轉,能夠穩定地施加充分的制動力(機械性制動力)。
(2)理想為設置可將前述摩擦構件朝前述軸接觸構件側按壓之制動旋鈕, 在該制動旋鈕與前述摩擦構件之間,中介有彈性構件。
在此情況,藉由在產生制動力的摩擦構件與制動旋鈕之間中介有彈性構件,能夠發揮穩定的摩擦力,可進行高精度的軸力管理而能夠調整制動器曲度的傾斜等。
(3)理想為前述彈性構件係藉由剛性構件從前述軸桿方向的兩側不能旋轉地夾持。
在此情況,因不會有彈性構件直接與制動旋鈕、摩擦構件等接觸,所以,當藉由制動旋鈕將摩擦構件朝軸接觸構件側按壓時,能夠防止彈性構件咬入至摩擦構件。 又,在本發明,由於藉由制動旋鈕之按壓力經由剛性構件傳達至一方的彈性構件,且從另一方的彈性構件傳達至摩擦構件,故,能夠將制動力穩定地傳達至摩擦構件及軸接觸構件。 [發明效果]
若依據本發明的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對均勻捲線機構的蝸桿軸可穩定地施加充分的制動力。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關於本發明之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的實施形態。再者,在各圖面中,為了作成可辨識各構成構件的尺寸,有因應需要將各構成構件的比率適宜變更之情況。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以下稱為雙軸電動捲線器1)係為藉由自外部電源所供給的電力驅動,並且在內部具有當作為手動捲繞的雙軸承捲線器使用時的電源。
雙軸電動捲線器1具備有:可裝設於釣竿之捲線器本體2;對捲線器本體2,可繞著把手軸線C1旋轉地安裝之把手20;對捲線器本體2,可繞著與把手軸線C1平行的捲筒軸線C2旋轉,並捲繞有未圖示的釣線之捲筒3;設在捲線器本體2,對捲筒3傳達旋轉驅動力之馬達4;可切換將捲筒3與把手20連結之連結狀態及遮斷的遮斷狀態之離合器機構5;及以不經由離合器機構5的方式與捲筒3連動,並且按壓如圖3所示的蝸桿軸11的端面,藉此獲得制動力之均勻捲線裝置10。
在此,在本實施形態,如圖3所示,把手軸線C1、捲筒軸線C2、及軸桿O分別平行地設置,可因應需要,將該等方向定義作為左右方向L1,並且將與左右方向L1正交且沿著與被捲繞於捲筒3的釣線不斷放出的方向之方向定義作為前後方向L2。又,將在前後方向L2上釣線從捲筒3不斷放出的方向定義為前方,將其相反方向定義為後方,並且在從後方側觀看雙軸電動捲線器1的視點定義為左右。再者,圖1係從上斜後方觀看雙軸電動捲線器1之斜視圖,圖2係從下斜前方觀看雙軸電動捲線器1之斜視圖。
[捲線器本體] 捲線器本體2係如圖1所示,具備本體框架21、覆蓋本體框架21的一部分之蓋22及位於本體框架21的上側之水深顯示部23。 本體框架21為例如合成樹脂或金屬製的一體形成之構件。本體框架21具有:在左右方向L1隔著捲筒3而成為把手20側的右側板21A;位於右側板21A相反側之左側板21B;及將右側板21A與左側板21B連結之複數個連結構件21C(參照圖2)。 右側板21A與左側板21B係互相在左右方向L1上隔著間隔進行配置。又,在各自的側板21A、21B,配置有支承捲筒3、馬達4等的支承部,及離合器機構5、均勻捲線裝置10等的旋轉驅動機構。
在右側板21A及左側板21B,捲筒3的捲筒軸31(參照圖3)之端部在可自由旋轉地支承的狀態下被裝設。如圖2所示的連結構件21C呈板狀,將右側板21A及左側板21B的下部連結。在連結構件21C中的其中1個,於左右方向L1的略中央部分,裝設有用來安裝至釣竿之釣竿裝設部24。
蓋22具備右側蓋22A、左側蓋22B及前蓋22C。右側蓋22A係設有預定的收容空間而覆蓋右側板21A,例如螺絲固定於右側板21A的外緣部。左側蓋22B係設有預定的收容空間而覆蓋左側板21B,例如螺絲固定於左側板21B的外緣部。前蓋22C係覆蓋本體框架21的前部。 在右側板21A的前方下部,如圖2所示,用來連接來自於外部的電源纜線之連接器28以連接端28a朝向下方的狀態進行裝設。
(水深顯示部) 水深顯示部23係如圖1所示,配置於右側板21A與左側板21B之間。水深顯示部23具有:由可顯示能夠裝設於釣線的前端之釣組的水深之液晶顯示器所構成的顯示板23A;及捲線器控制部(未圖示)。水深顯示部23係構成載置於右側板21A及左側板21B的上部之外殼部,螺絲固定於右側板21A及左側板21B的外側面,具有用來進行顯示操作之複數個(在本實施形態為3個)操作按鍵23B。
[把手] 如圖1及圖2所示,把手20具有:不能旋轉地裝設於把手軸的前端部20a之把手臂25;可繞著與把手軸線C1平行的軸旋轉地裝設於把手臂25的一端之把手旋鈕26;及配置於捲線器本體2側之拖曳部27。 來自於把手20之扭矩係在離合器機構5被離合打開之狀態下,直接傳達至捲筒3。
[捲筒] 捲筒3係在右側板21A與左側板21B之間,分別經由軸承(未圖示)可自由旋轉地設置。捲筒3係如圖3所示,具備:捲筒軸31;與捲筒軸31同軸地配置而連動,能夠進行旋轉之筒狀捲線主體部32;及在捲線主體部32的兩端,朝徑方向外側擴徑之凸緣部33。 捲筒3係從馬達4經由馬達動力傳達齒輪(複數個捲筒傳達齒輪34)旋轉驅動,使得藉由圖1所示的離合器操作構件50所驅動的離合器機構5連動。捲筒軸31係經由軸承可自由旋轉地個別支承於右側蓋22A及左側蓋22B。
[離合器機構] 離合器機構5係如圖1所示,可藉由離合器操作構件50的操作,切換成使把手20的旋轉傳達至捲筒3的離合器開狀態和使把手20的旋轉不能傳達至捲筒3的離合器關狀態。在此離合器開位置,小齒輪的旋轉傳達至捲筒軸31而形成為離合器開狀態,小齒輪與捲筒軸31形成為可一體旋轉。又,此離合器關位置,由於小齒輪的旋轉未傳達至捲筒軸31,故形成為離合器關狀態,捲筒3形成為可自由旋轉。
[離合器操作構件] 離合器操作構件50係如圖1所示,用來將離合器機構5切換操作成離合器開狀態與離合器關狀態之構件。離合器操作構件50係在捲線器本體2的後部,在右側板21A與左側板21B之間,於捲線器本體2的後部,設置成可朝對釣竿裝設部24接近及分離的方向移動。在此實施形態,離合器操作構件50係設置成可繞著捲筒軸線C2周圍擺動。
[捲筒驅動機構] 前述的捲筒驅動機構係將捲筒3朝釣線捲取方向驅動。又,當進行捲取時,藉由拖曳部27對捲筒3產生拖曳力而防止釣線被切斷。 拖曳部27係在把手20的把手臂25與右側蓋22A之間,同軸地設在把手軸線C1。捲筒驅動機構具備:藉由未圖示的滾子離合器形態之逆轉防止部,禁止釣線捲取方向的旋轉之前述馬達4;及將馬達4的旋轉予以減速後傳達至捲筒3,或將把手20的旋轉予以增速後傳達至捲筒3之旋轉傳達機構。
[馬達] 馬達4係在雙軸電動捲線器1的前部配置於較捲筒3(參照圖1)更前側的位置,在被半裂形狀的馬達收容體40(參照圖2)覆蓋的狀態下設置。馬達4係如圖3所示,具有馬達旋轉軸、馬達本體及保持馬達本體的框體。又,馬達4被收容於筒狀馬達外殼41內。 馬達旋轉軸係將馬達本體的中心部朝馬達軸線方向貫通,馬達旋轉軸的兩端分別可旋轉地支承於框體、後述的馬達端蓋42。
[均勻捲線裝置10] 均勻捲線裝置10(均勻捲線機構)係如圖4所示,具有:與捲筒3的旋轉同步地旋轉之蝸桿軸11;及藉由蝸桿軸11的旋轉,進行往復運動之釣線導引部12。均勻捲線裝置10係為藉由按壓蝸桿軸11的端面,獲得制動力之機構。
蝸桿軸11係如圖3所示,在較捲筒3的捲筒軸31更前方,其兩端部分別對側板21A、21B可旋轉地支承。蝸桿軸11係經由傳達齒輪13及均勻捲線動力傳達齒輪113連結於馬達動力傳達齒輪(捲筒傳達齒輪34),與捲筒3的旋轉同步地旋轉。又,蝸桿軸11的旋轉係如圖4所示,經由驅動連結構件122傳達至釣線導引部12。
蝸桿軸11的軸桿O方向的左側之一端部11a係如圖5至圖7所示,形成為圓形斷面。在蝸桿軸11的一端部11a之軸前端11b(參照圖5),設有以同軸朝軸桿O方向的左側突設且與一端部11a的圓形斷面不同的異徑斷面之嵌合形狀的齒輪嵌合部111。齒輪嵌合部111係斷面呈長方形狀,其長邊方向的兩端部延伸至較軸前端11b的外周緣更朝徑方向的外側突出之位置(參照圖9)。
在齒輪嵌合部111,如圖6至圖8所示,將捲筒3的旋轉傳達至蝸桿軸11之傳達齒輪13在從前端側插通之狀態下不能旋轉地嵌合。齒輪嵌合部111係從嵌合之傳達齒輪13朝前端側突出。在此齒輪嵌合部111的突出部分111a,如圖5所示,固定有後述的制動力調節機構10A之軸接觸構件14。齒輪嵌合部111的左側之抵接面111b係抵接於軸接觸構件14之圓板部141的軸接觸面141a。又,齒輪嵌合部111的抵接面111b,形成有在軸桿O上朝左側突出之卡止突出部111c。
傳達齒輪13係如圖6及圖9所示,在中心部形成有十字狀的貫通孔13a。在貫通孔13a,長方形斷面的齒輪嵌合部111可在每偏移90度的位置進行嵌合。傳達齒輪13係如圖3所示,藉由複數個齒輪(均勻捲線動力傳達齒輪113)經由捲筒軸31,將施加於蝸桿軸11之旋轉阻抗施加至捲筒3。
釣線導引部12係如圖4所示,在架掛於側板21A、21B間之桿121上,藉由蝸桿軸11的旋轉進行往復滑動。藉此,釣線導引部12在桿121上進行往復滑動,能夠 將釣線均等地捲繞於捲筒3的捲線主體部32上。
[制動力調節機構10A]
如圖5及圖9所示,在蝸桿軸11的把手相反側之一端部11a,設有對捲筒3施加制動力之制動力調節機構10A。制動力調節機構10A及前述的傳達齒輪13係除了後述的制動旋鈕16之抓取部162外,其餘收容於形成在本體框架21的左側板21B之收容凸部211的內側(參照圖4)。
在此,在左側板21B,如圖5所示,形成有以與軸桿O為略同軸且朝左側形成凸狀之前述收容凸部211。收容凸部211具有:從左側板21B的板面21a朝左側突出之周壁212;及堵住周壁212的突出端之端板213。在端板213,形成有與軸桿O成為同軸的圓形前端開口部213a。在前端開口部213a的內側,配置有後述的制動旋鈕16之按壓軸161,其可朝軸桿O方向進行進退移動。
又,在收容凸部211之靠近端板213側的外周面211a,形成有公螺紋,可與制動旋鈕16的抓取部162之筒內面162a(後述)的母螺紋螺合。
制動力調節機構10A係如圖5及圖9所示,具備:嵌合於貫通傳達齒輪13的齒輪嵌合部111,當從軸桿O方向觀看時,具有面積較齒輪嵌合部111更大的被摩擦面14a之軸接觸構件14;與軸接觸構件14的被摩擦面14a對向配置,對被摩擦面14a可朝軸桿O方向抵接地設置的摩擦板15(摩擦構件);可將摩擦板15朝軸接觸構件14側按壓之制動旋鈕16;中介於制動旋鈕16與摩擦板15之間的圓盤形彈簧17(彈性構件);及將圓盤形彈簧17從軸桿O方向的兩側不能旋轉地夾持之一對剛性構件18(18A、18B)。
在蝸桿軸11的齒輪嵌合部111,傳達齒輪13、軸接觸構件14、摩擦板15、圓盤形彈簧17、一對剛性構件18A、18B、及制動旋鈕16分別與軸桿O同軸地配置。其中,軸接觸構件14的圓板部141、摩擦板15、圓盤形彈簧17、一對剛性構件18A、18B係在重疊於軸桿O方向的狀態下進行配置。
軸接觸構件14係如圖5所示,具有:圓板部141;及設在圓板部141的傳達齒輪13側之一方的面(軸接觸面141a),形成有嵌合於蝸桿軸11的齒輪嵌合部111的突出部分111a之凹溝143的嵌合筒142。 在圓板部141的中心部,形成有朝厚度方向貫通之卡止孔141b。在此卡止孔141b,插入有嵌合於凹溝143的齒輪嵌合部111之卡止突出部111c。
凹溝143係具有沿著溝延伸方向互相平行而對向的溝面。軸接觸構件14係以凹溝143的溝面彼此夾持齒輪嵌合部111的狀態下嵌合,對齒輪嵌合部111不能旋轉地嵌合。嵌合於凹溝143的齒輪嵌合部111的抵接面111b係抵接於圓板部141的軸接觸面141a。 又,在圓板部141的另一方的面(被摩擦面14a),摩擦板15進行接近、分離,並且在接近時,摩擦板15會抵接而在兩者間產生摩擦力。
摩擦板15係中介於軸接觸構件14的圓板部141與第1剛性構件18A之間。摩擦板15係形成為具有與軸接觸構件14的圓板部141的軸接觸面141a大致相同的面積之圓板狀,從隔著中心之兩側朝徑方向外側突出之防轉片151(參照圖10)。摩擦板15係藉由一對防轉片151、151卡合於形成在左側板21B的收容凸部211的內側之卡止凹部212a(參照圖4),在繞著軸桿O周圍的旋轉被限制的狀態下收容。 作為摩擦板15的構件,理想為與剛性構件18同等的構件,且具有不會因按壓力而變形的強度之構件,例如可舉出黃銅、不銹鋼合金、鋁合金等。
制動旋鈕16係在較左側蓋22B更外側突出之狀態下進行配置。制動旋鈕16具有:沿著軸桿O延伸存在之按壓軸161;及同軸地設在按壓軸161的一端,且配置於左側蓋22B的外側之抓取部162。
按壓軸161為圓形斷面,在左側板21B的收容凸部211的前端開口部213a之內側配置成可朝軸桿O方向移動。按壓軸161的前端之按壓面161a係形成為對軸桿O正交之平面,並設置成與一方的第2剛性構件18B對向而朝軸桿O方向接近、分離,且可抵接於第2剛性構件18B。
抓取部162形成為有頂筒狀,在筒內面162a形成有母螺紋。制動旋鈕16係藉由將抓取部162的筒內面162a對收容凸部211的外周面211a之公螺紋進行螺合,設置成可朝軸桿O方向與按壓軸161一同進行前進退移動。
圓盤形彈簧17係藉由剛性構件18A、18B從軸桿O方向的兩側不能旋轉地夾持。藉由設置圓盤形彈簧17,可使藉由制動旋鈕16之按壓軸161的移動量(操作量)與蝸桿軸11的制動力平緩成比例。
一對剛性構件18A、18B係在將圓盤形彈簧17夾持於雙方之間的狀態下,中介於摩擦板15與制動旋鈕16的按壓軸161的按壓面161a之間。剛性構件18A、18B分別形成為圓板狀,設有從隔著中心之兩側朝徑方向外側突出之防轉片181(參照圖10)。剛性構件18A、18B係藉由一對防轉片181、181卡合於形成在左側板21B的收容凸部211的內側之卡止凹部212a,在繞著軸桿O周圍的旋轉被限制的狀態下收容。 作為剛性構件18A、18B的構件,理想為具有不會因按壓軸161之按壓力而變形的強度之構件,例如可舉出黃銅、不銹鋼合金、鋁合金等。
如此,作為對捲筒3的旋轉施加摩擦制動力之制動力調節機構10A的動作,當使制動旋鈕16的抓取部162朝一方向(例如圖4、圖5的符號E1方向)旋轉而使按壓軸161朝軸桿O方向的右側(箭號P1方向)移動的話,則藉由按壓軸161的按壓面161a,將第2剛性構件18B在軸桿O方向上朝右側按壓,其按壓力上升。然後,從第2剛性構件18B起,以圓盤形彈簧17、第1剛性構件18A、摩擦板15、軸接觸構件14的順序,按壓固定於蝸桿軸11之齒輪嵌合部111。藉此,因摩擦板15抵接於軸接觸構件14的軸接觸面141a所產生的摩擦力變大,旋轉阻抗施加於蝸桿軸11而進行制動。
又,將抓取部162朝相反方向(圖4、圖5的符號E2方向)旋轉而按壓軸161朝軸桿O方向的左側(箭號P2方向)移動的話,則按壓軸161的按壓面161a朝左側移動,按壓面161a對第2剛性構件18B之按壓力被緩和。然後,從第2剛性構件18B起,依序按壓圓盤形彈簧17、第1剛性構件18A、摩擦板15、軸接觸構件14、蝸桿軸11之齒輪嵌合部111之按壓力(制動力)也被解除或緩和。藉此,因摩擦板15與軸接觸構件14的軸接觸面141a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變小,施加於蝸桿軸11之旋轉阻抗也變小,作用成不會施加制動。
其次,依據圖面,詳細說明關於如此構成之雙軸電動捲線器1的作用。 如圖4及圖5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之雙軸電動捲線器1,嵌合於蝸桿軸11的端部之齒輪嵌合部111而一體地旋轉的軸接觸構件14之被摩擦面的從軸桿方向觀看的面積係較齒輪嵌合部111的面積更大之結構。因此,當藉由按壓蝸桿軸11的端面施加制動力時,對軸接觸構件14的被摩擦面14a,能以廣大的面積按壓摩擦板15,所以,對釣線的不斷送出時之捲筒3的旋轉,能夠穩定地施加充分的制動力(機械性制動力)。
又,在本實施形態,藉由在產生制動力的摩擦板15與制動旋鈕16之間中介有圓盤形彈簧17,能夠發揮穩定的摩擦力,可進行高精度的軸力管理而能夠調整制動器曲度的傾斜等。
且,在本實施形態,因圓盤形彈簧17從軸桿O方向的兩側,藉由圓盤形彈簧17不能旋轉地夾持,不會有圓盤形彈簧17與制動旋鈕16、摩擦板15等直接接觸的情況,所以,當藉由制動旋鈕16將摩擦板15朝軸接觸構件14側按壓時,能夠防止圓盤形彈簧17咬入至摩擦板15。
又,在本實施形態,藉由制動旋鈕16之按壓力從一方的第2剛性構件18B傳達至圓盤形彈簧17,再從另一方的第1剛性構件18A傳達至摩擦板15,因此,能夠將制動力穩定地傳達至摩擦板15及軸接觸構件14。
如上述般所構成之本實施形態的雙軸電動捲線器1,可將充分的制動力穩定地施加於均勻捲線機構的蝸桿軸。
以上說明了關於本發明之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之實施形態,但該等實施形態係例示本發明,並非用來限定發明的範圍者。實施形態可藉由其他各種的形態加以實施,在不超出本發明的思想範圍內,能夠進行各種省略、置換、變更等。實施形態、其變形例,包含例如該業者容易想到者、實質上為相同者、均等的範圍者等。
例如,在前述實施形態,作成為於制動旋鈕16與摩擦板15(摩擦構件)之間,中介有一對剛性構件18A、18B和圓盤形彈簧17(彈性構件)之結構,但,亦可省略該等剛性構件、彈性構件者。例如,可僅中介彈性構件而省略剛性構件,亦可省略彈性構件與剛性構件雙方。又,亦可如本實施形態所示一對剛性構件18A、18B中,僅省略摩擦板15側的一方之第1剛性構件18A。
又,作為弾性構件,在前述實施形態,採用圓盤形彈簧17,但,不限於圓盤形彈簧,亦可採用例如波形墊圈(Wave washer)、線圈彈簧、橡膠墊圈等的其他彈性構件。亦即,作為彈性構件,能夠使藉由制動旋鈕之按壓軸的移動量(操作量)與蝸桿軸的制動力平緩成比例者即可。
又,剛性構件、摩擦構件等之形狀、大小等,可任意地進行設定,但,為了謀求制動力之穩定,理想為如本實施形態所示,呈平板狀。
1:雙軸電動捲線器(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 2:捲線器本體 3:捲筒 4:馬達 10:均勻捲線裝置(均勻捲線機構) 10A:制動力調節機構 11:蝸桿軸 12:釣線導引部 13:傳達齒輪 14:軸接觸構件 14a:被摩擦面 15:摩擦板(摩擦構件) 16:制動旋鈕 17:圓盤形彈簧(彈性構件) 18、18A、18B:剛性構件 21:本體框架 21B:左側板 31:捲筒軸 111:齒輪嵌合部 111b:抵接面 141:圓板部 141a:軸接觸面 143:凹溝 161:按壓軸 211:收容凸部 O:軸桿
圖1係從上斜後方觀看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雙軸電動捲線器之結構的斜視圖。 圖2係從斜前方觀看如圖1所示的雙軸電動捲線器之斜視圖。 圖3係顯示雙軸電動捲線器的內部構造之斜視圖,省略本體框架的左側板等的圖。 圖4係顯示均勻捲線裝置與制動力調節機構的結構之側面圖。 圖5係顯示均勻捲線裝置與制動力調節機構的結構之主要部分放大斷面圖,從與軸桿正交的方向觀看的斷面圖。 圖6係顯示在蝸桿軸安裝有傳達齒輪的狀態之斜視圖。 圖7係顯示使軸接觸構件嵌合於如圖6所示的齒輪嵌合部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8係在蝸桿軸設有制動力調節機構之斜視圖。 圖9係圖8所示的制動力調節機構之分解斜視圖。 圖10係從軸桿方向觀看摩擦板與剛性構件之平面圖。
10:均勻捲線裝置(均勻捲線機構)
10A:制動力調節機構
11:蝸桿軸
11a:一端部
12:釣線導引部
13:傳達齒輪
14:軸接觸構件
14a:被摩擦面
15:摩擦板(摩擦構件)
16:制動旋鈕
17:圓盤形彈簧(彈性構件)
18、18A、18B:剛性構件
21:本體框架
21B:左側板
111:齒輪嵌合部
121:桿
122:驅動連結構件
141:圓板部
141a:軸接觸面
142:嵌合筒
161:按壓軸
161a:按壓面
162:抓取部
212:周壁
212a:卡止凹部
O:軸桿
E1、E2:符號

Claims (3)

  1. 一種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係具備均勻捲線機構,該均勻捲線機構係藉由按壓蝸桿軸的端面獲得制動力,並具有與捲筒的旋轉同步進行旋轉之前述蝸桿軸和藉由該蝸桿軸的旋轉進行往復運動之釣線導引部,其特徵為具備:設在前述蝸桿軸的軸桿方向的一端部之齒輪嵌合部;嵌合於該齒輪嵌合部,將前述捲筒的旋轉傳達至前述蝸桿軸之傳達齒輪;嵌合於貫通前述傳達齒輪的前述齒輪嵌合部,從前述軸桿方向觀看時具有較前述齒輪嵌合部更大的面積的被摩擦面之軸接觸構件;及與前述軸接觸構件的被摩擦面對向配置,並設置成對該被摩擦面可朝前述軸桿方向抵接之摩擦構件,前述軸接觸構件具備:圓板部,其在前述軸桿方向上,於前述摩擦面側具有前述被摩擦面;及嵌合筒,其在前述傳達齒輪側,嵌合於前述齒輪嵌合部,在前述圓板部,具有朝向前述傳達齒輪之側的軸接觸面,在前述齒輪嵌合部設有抵接面,該抵接面對於前述軸接觸面在前述軸桿方向抵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其中,設置可將前述摩擦構件朝前述軸接觸構件側按壓之制 動旋鈕,在該制動旋鈕與前述摩擦構件之間,中介有彈性構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其中,前述彈性構件係藉由剛性構件從前述軸桿方向的兩側不能旋轉地夾持。
TW108122524A 2018-08-03 2019-06-27 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 TWI7964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7085 2018-08-03
JP2018147085A JP7120842B2 (ja) 2018-08-03 2018-08-03 魚釣用両軸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1805A TW202011805A (zh) 2020-04-01
TWI796498B true TWI796498B (zh) 2023-03-21

Family

ID=6942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2524A TWI796498B (zh) 2018-08-03 2019-06-27 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120842B2 (zh)
KR (1) KR20200015370A (zh)
CN (1) CN110786297B (zh)
TW (1) TWI79649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5926B2 (ja) * 1995-07-12 2002-07-24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2015226475A (ja) * 2014-05-30 2015-12-17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85493A (en) * 1940-08-01 1942-06-09 Shakespeare Co Fishing reel
US3367598A (en) * 1966-04-26 1968-02-06 Shakespeare Co Fishing reel having improved braking means
US3612425A (en) * 1969-06-23 1971-10-12 Shakespeare Co Bait-casting reel
JPH0477778U (zh) * 1990-11-17 1992-07-07
JP3473857B2 (ja) * 1993-07-27 2003-12-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電動リール
US6189823B1 (en) * 1998-03-30 2001-02-20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reel having side plates efficiently attachable to and detachable from frames of reel body
JP2003305926A (ja) * 2002-04-15 2003-10-28 Canon I-Tech Inc 出力色特性検査用チャートの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5926B2 (ja) * 1995-07-12 2002-07-24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2015226475A (ja) * 2014-05-30 2015-12-17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20842B2 (ja) 2022-08-17
KR20200015370A (ko) 2020-02-12
CN110786297B (zh) 2022-10-11
TW202011805A (zh) 2020-04-01
JP2020018272A (ja) 2020-02-06
CN110786297A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2851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器操作構件
US4021003A (en) Power driven fishing reel
JP2016220548A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17148027A (ja) 両軸受リール
TWI603674B (zh) Electric reel
KR20120140196A (ko) 듀얼 베어링 릴의 드래그 기구
TW201420011A (zh) 雙軸承式捲線器
TWI796498B (zh) 釣魚用雙軸承捲線器
KR102489975B1 (ko) 낚시용 릴
JPH10210904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ドラグ機構
TWI632848B (zh) Electric reel
TWI807059B (zh) 釣魚用電動捲線器
JPH0687722B2 (ja) 両軸受リ−ル
TWI754113B (zh) 軸承收容構造及雙軸承捲線器
JP2538893Y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ドラグ機構
TWI810315B (zh) 釣魚用電動捲線器
JP7456865B2 (ja) 電動リール
JP2019004865A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4820336B2 (ja) 魚釣用リール
JPH10313751A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H073891Y2 (ja) 両軸受リール
GB2060332A (en) Rotatable spool fishing reel
JP3808600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機構
JP2502204Y2 (ja) 両軸受リ―ルのブレ―キ機構
JP2019146497A (ja) 電動リ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