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4477B - 雙軸承捲線器 - Google Patents

雙軸承捲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4477B
TWI794477B TW108113719A TW108113719A TWI794477B TW I794477 B TWI794477 B TW I794477B TW 108113719 A TW108113719 A TW 108113719A TW 108113719 A TW108113719 A TW 108113719A TW I794477 B TWI794477 B TW I7944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pool
reel
mentioned
support pa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3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5524A (zh
Inventor
新妻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5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5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4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447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2Frame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31Spool or spool shaft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2Frame details
    • A01K89/01921Frame disassembly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83Drive mechanism details
    • A01K89/0186Drive mechanism details with disengageable positive drive components, e.g. a clutc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雙軸承捲線器能進行捲線筒支持部與罩之組裝、分解,且於操作位置遮蓋罩之緊固構件使其無法卸下。 捲線筒支持部15能裝卸地結合於捲線器本體11之開口22之側,且將捲線筒之軸以能夠旋轉之方式予以支持。罩18以能夠於接近並覆蓋捲線筒支持部15之接近位置、與沿捲線筒之軸向分離之分離位置之間進退之方式支持於捲線筒支持部15。鎖定構件38能夠將罩18保持於接近位置。第1連結部41與第2連結部42以於分離位置,罩18能夠向自覆蓋捲線筒支持部15之被覆位置朝能進行捲線筒支持部15之裝卸操作之操作位置之第1方向、及朝與其相反之開放位置之第2方向擺動之方式,將罩18支持於捲線筒支持部15。於操作位置,罩18覆蓋將第1連結部41緊固於捲線筒支持部15之螺絲47,於開放位置露出螺絲47。

Description

雙軸承捲線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從本體裝卸捲線筒之側之罩能開閉之雙軸承捲線器。
雙軸承捲線器中,可容易地將從本體裝卸捲線筒之側之罩開放。例如於專利文獻1之雙軸承捲線器中,罩開閉構造卡合於捲線筒支持部及第1側罩部,設定第1側罩部之開閉狀態。於第1側罩部與罩開閉構造之間配置有彈推構件,對第1側罩部彈推使其能夠開放。藉由將第1側罩部及罩開閉構造之任一者卡合於第1側罩部及罩開閉構造之任意另一者而使第1側罩部止轉。
專利文獻2之雙軸承捲線器中,框架之形狀實質上為圓形。捲線筒支持部安裝於框架之內部。捲線筒支持部將捲線筒以能夠旋轉之方式予以支持。第1側罩能配置於框架之開口部。罩開閉部於框架之內部配置於捲線筒與第1側罩之間。罩開閉部卡合於捲線筒支持部及第1側罩,使第1側罩能開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5-05391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5-05391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於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之雙軸承捲線器中,自本體裝卸捲線筒之側之罩以能夠以自捲線筒中心軸分離之位置為支點於覆蓋捲線筒支持部之裝卸單元之閉合之位置、與可用手操作裝卸單元之操作位置之間擺動之方式得以支持。罩支持於捲線筒支持部,可與捲線筒支持部一起自本體卸下。罩可自覆蓋裝卸單元之閉合之位置朝裝卸單元之操作位置之方向擺動,但無法朝相反方向轉動。於罩之操作位置,可以能進行捲線筒支持部之組裝分解之方式裝卸將罩安裝於捲線筒支持部之緊固構件。
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之雙軸承捲線器中,於使罩位於操作位置之狀態下可看見捲線筒支持部之緊固構件,故有可能導致使用者不慎將緊固構件卸下,從而將罩自捲線筒支持部取下。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情形而完成,其目的在於能進行捲線筒支持部與罩之組裝、分解,且於通常之操作位置遮蓋安裝罩之緊固構件使其無法卸下。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態樣之雙軸承捲線器具備:捲線筒,其供釣線捲繞;捲線器本體,其將捲線筒以能夠旋轉之方式予以支持,於捲線筒之旋轉軸之方向形成有捲線筒能夠通過之開口;捲線筒支持部,其能裝卸地結合於捲線器本體之開口之側,且將捲線筒之軸以於開口之側可旋轉之方式予以支持;罩,其於開口之側之捲線器本體之外側,以能夠於接近結合於捲線器本體之捲線筒支持部並覆蓋捲線筒支持部之閉合之接近位置、與自捲線筒支持部沿捲線筒之軸向分離之分離位置之間進退之方式支持於捲線筒支持部;鎖定構件,其於罩位於接近位置之狀態下卡合於罩,能夠將罩保持於接近位置;及罩支持部,其以於罩位於分離位置之狀態下,罩能夠繞著自捲線筒支持部之中心分離且與罩之主面相交之支持軸,向自覆蓋捲線筒支持部之被覆位置朝能進行捲線筒支持部之裝卸操作之操作位置之第1方向、及朝與第1方向相反之開放位置之第2方向擺動之方式,將罩支持於捲線筒支持部。於操作位置,罩覆蓋將罩支持部緊固於捲線筒支持部之緊固構件,於開放位置,露出緊固構件。
較佳為,雙軸承捲線器具備抑制部,該抑制部對罩之自被覆位置朝開放位置之擺動賦予抗力。
較佳為,雙軸承捲線器具備第1彈推構件,該第1彈推構件對罩自接近位置朝分離位置彈推。
較佳為,雙軸承捲線器具備第2彈推構件,該第2彈推構件於罩位於分離位置之狀態下,對罩朝第1方向彈推。
或較佳為,雙軸承捲線器具備:螺旋彈簧,其對罩自接近位置朝分離位置彈推;及扭力彈簧,其於罩位於分離位置之狀態下,對罩朝第1方向彈推;且螺旋彈簧與扭力彈簧形成為一體。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罩支持部以罩能夠向自覆蓋捲線筒支持部之被覆位置朝能進行捲線筒支持部之裝卸操作之操作位置之第1方向、及朝與第1方向相反之開放位置之第2方向擺動之方式將罩支持於捲線筒支持部,於操作位置,罩覆蓋將罩支持部緊固於捲線筒支持部之緊固構件,於開放位置,露出緊固構件,因此能進行捲線筒支持部與罩之組裝、分解,且於通常之操作位置遮蓋安裝罩之緊固構件使其無法卸下。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再者,圖中,對於相同或等同之部分標註相同之符號。
實施形態1.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前視圖。圖1係將雙軸承捲線器10安裝於釣竿之情形時自釣竿之後端側觀察之圖。雙軸承捲線器10具備:安裝於釣竿之捲線器本體11、旋轉自如地支持於捲線器本體11且供釣線捲繞之捲線筒14、使捲線筒14旋轉之把手12、用以調節甩竿控制機構之阻力操作部23、及剎車調整用之星形釣力閥13。
捲線器本體11包含框架17,該框架17包含第1側板17a、第2側板17b、連結部17c及釣竿安裝部17d。捲線器本體11包含框架17之裝卸捲線筒14之側之罩18、及覆蓋把手12之側之驅動機構收納部16。捲線筒14具有供釣線捲繞之捲線主體部14a、以及於捲線主體部14a之兩端形成為較大直徑之左右一對之第1凸緣部14b及第2凸緣部14c。第1凸緣部14b設置於與把手12為相反之側,第2凸緣部14c設置於把手12之側。
圖2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剖視圖。於捲線筒14之捲線主體部14a之內周側,形成有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捲線筒軸26之筒狀之安裝部14d。安裝部14d經由圓板狀之連結部14e而與捲線主體部14a形成為一體。捲線筒軸26由第1側板17a之側之第1軸承25a、及配置於驅動機構收納部16之設置有阻力操作部23之輪轂部之第2軸承25b支持且使捲線筒軸26旋轉自如。
框架17之第1側板17a具有第1側板本體27a、及一體形成於第1側板本體27a之外周之筒狀部27b。於第1側板本體27a,形成有開口22。捲線筒14能夠沿軸向通過開口22。於筒狀部27b之內周側,配置有捲線筒支持部15及罩18。捲線筒支持部15以覆蓋開口22之方式能裝卸地結合於第1側板本體27a。捲線筒支持部15保持第1軸承25a。
於第1側板17a之筒狀部27b,配置有用以抑制甩竿時之反衝力之捲線筒制動裝置20。捲線筒制動裝置20根據捲線筒14之旋轉而對捲線筒14進行制動。捲線筒制動裝置20包含旋轉構件20a、複數個刹車蹄片20b、及刹車鼓20c。旋轉構件20a能夠一體旋轉地安裝於捲線筒軸26。複數個刹車蹄片20b之各者可擺動地安裝於旋轉構件20a。
刹車鼓20c以不旋轉之方式保持於捲線筒支持部15。刹車鼓20c能夠朝接近捲線筒14之方向、或背離捲線筒14之方向移動,捲線筒支持部15於相應位置保持刹車鼓20c。
若旋轉構件20a與捲線筒14一起旋轉,則刹車蹄片20b因離心力而擺動。如此一來,刹車蹄片20b接觸到刹車鼓20c,捲線筒14之旋轉受到制動。可根據刹車鼓20c之位置而使制動捲線筒14之時間與制動力產生變化。
於第2側板17b,安裝有驅動機構收納部16。於第2側板17b與驅動機構收納部16之間,配置有用以調節捲線筒14旋轉時之阻力之甩竿控制機構21。
圖3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除罩外之立體圖。圖3表示第1側板17a之側。於筒狀部27b之內周部,配置有捲線筒支持部15、裝卸部19及鎖定構件38。裝卸部19及鎖定構件38形成為圓環狀,且可擺動地嵌合於形成在捲線筒支持部15之圓筒狀之刹車收納部35b之外周。形成於裝卸部19之操作柄19b配置於形成在鎖定構件38之外周之切口部38c。裝卸部19於外周形成有卡口突起,且與形成於第1側板17a之卡口槽卡合而構成卡口構造。操作形成於裝卸部19之操作柄19b,使裝卸部19擺動,藉此可將捲線筒支持部15相對於第1側板17a進行裝卸。
於捲線筒支持部15,以螺絲47固定有用以連結罩18之第1連結部41。於第1連結部41,形成有可讓第2連結部42滑動之孔41a、供螺絲47穿過之螺絲孔41b、及止轉用之孔41c。捲線筒支持部15之突起嵌合於孔41c,第1連結部41相對於捲線筒支持部15止轉。嵌合於孔41a之第2連結部42為台階圓柱狀,且於前端固定有罩18。
第2連結部42可滑動地嵌合於孔41a,於第2連結部42之前端固定有罩18。如圖2所示,罩18於開口22側之捲線器本體11之外側,以能夠於接近結合於第1側板17a之捲線筒支持部15並覆蓋捲線筒支持部15之閉合之接近位置、與自捲線筒支持部15沿捲線筒14之軸向分離之分離位置之間進退之方式支持於捲線筒支持部15。鎖定構件38能夠於將罩18保持於接近位置之鎖定位置、與可使罩18進退之解除位置之間擺動。
第2連結部42能夠於第1連結部41之孔41a中旋轉,故罩18於分離位置能夠以第2連結部42為支點擺動。罩18於接近位置嵌入至第1側板17a之筒狀部27b,故繞著第2連結部42之擺動受到妨礙。
於捲線筒支持部15,形成有限制罩18之擺動範圍之突起35d。又,於捲線筒支持部15,支持有調節刹車鼓20c之位置之制動調節部118,且形成有用以接近刹車蹄片20b之窗部115。
圖4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裝卸單元之分解立體圖。捲線筒支持部15具有刹車收納部35b、帽檐狀部35c、及用以收納第1軸承25a之軸承收納部35e。於刹車收納部35b,收納有刹車凸輪20d。於刹車收納部35b,形成有設置於捲線筒14之用以設定刹車蹄片20b之窗部115。刹車蹄片20b設定成可通過該窗部115而擺動或無法擺動。
帽檐狀部35c一體形成於刹車收納部35b之外周。於刹車收納部35b,形成有圖3所示之突起35d。軸承收納部35e於捲線筒支持部15之內周部,以自刹車收納部35b朝沿著捲線筒軸26之方向突出之方式形成為一體。捲線筒支持部15經由收納於軸承收納部35e之第1軸承25a而將捲線筒軸26之第1側板17a之側之端旋轉自如地支持。
刹車鼓20c經由刹車凸輪20d而卡合於軸承收納部35e。刹車凸輪20d配置於刹車鼓20c之內周部與軸承收納部35e之外周部之間。於刹車凸輪20d之外周部,形成有凸輪槽,於刹車鼓20c之內周部,形成有卡合於凸輪槽之凸輪突起。
若對制動調節部118進行旋動操作,則固定於制動調節部118之第1齒輪部121、與嚙合於第1齒輪部121之刹車鼓20c之第2齒輪部122旋轉。伴隨該旋轉,刹車鼓20c旋轉。如此一來,刹車鼓20c經由刹車凸輪20d而朝接近捲線筒14之方向、或背離捲線筒14之方向移動。藉此,進行刹車鼓20c之定位,決定刹車蹄片20b接觸到刹車鼓20c之情形時捲線筒14之制動力。
裝卸部19具有圓環部19a、操作柄19b、及一體形成於圓環部19a之外周之卡口突起19c。鎖定構件38具有圓環部38a、自圓環部38a沿捲線筒14之軸向延伸之操作柄38b、及卡合於第2連結部42之長孔部39,於圓環部38a之外周形成有配置裝卸部19之操作柄19b之切口部38c。
圓環部38a可擺動地安裝於捲線筒支持部15。圓環部38a於與捲線筒支持部15之帽檐狀部35c對向之狀態下,能夠相對於捲線筒支持部15而旋轉。圓環部38a配置於捲線筒支持部15之刹車收納部35b之外周。操作柄38b係用以使鎖定構件38擺動者。可對操作柄38b進行操作,使鎖定構件38繞著捲線筒支持部15擺動。
圖5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局部立體圖。於第1側板17a之第1側板本體27a,形成有自筒狀部27b之內周側貫通至第2側板17b之側且沿著繞捲線筒支持部15之中心之圓周而延長之長孔24。於長孔24,配置有鎖定構件38之操作柄38b。於第1側板17a與捲線筒14之第1凸緣部14b之間,自捲線器本體11之外可見操作柄38b。可對操作柄38b進行操作,使鎖定構件38繞著捲線筒支持部15於長孔24之範圍擺動。
圖6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鎖定構件之立體圖。長孔部39形成於圓環部38a,且於圓周方向延伸。長孔部39於遠離操作柄38b之端,形成有內徑較小之第1孔部39a。又,於接近操作柄38b之端,形成有內徑大於第1孔部39a之第2孔部39b。於長孔部39,配置有第2連結構件42。
長孔部39之第1孔部39a之內徑小於台階圓柱形狀之第2連結部42之最大外徑即頭部42a之外徑,第2孔部39b之內徑大於頭部42a之外徑。第1孔部39a與第2孔部39b以第1孔部39a之直徑之寬度而連通。因此,長孔部39與第2連結構件42能夠於圓環部38a之圓周方向進行相對移動。於第2連結構件42位於第1孔部39a之情形時,第2連結部42之頭部42a卡合於緣39c,第2連結部42不會自長孔部39脫落,但於第2孔部39b,頭部42a未卡合,第2連結部42能夠通過長孔部39。
圖7A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支持部之剖視圖。圖7A表示鎖定構件38位於將罩18保持於接近位置之鎖定位置之情形。第2連結部42具有外徑較大之頭部42a、外徑較小之前端部42c、及連接頭部42a與前端部42c之中間直徑之軸部42b。軸部42b之外徑小於長孔部39之第1孔部39a之內徑、及第1連結部41之孔41a之內徑,於孔41a中可滑動、且可旋轉。第2連結部42之中心軸係自捲線筒支持部15之中心分離、且與罩18之主面相交之支持軸。
於第2連結部42之前端部42c,嵌合有形成於罩18之支持部28b。罩18由支持部28b固定於第2連結部42之前端部42c。支持部28b之外徑小於第1連結部41之孔41a之內徑,且於孔41a中可滑動。
於圖7A所示之第2連結構件42位於第1孔部39a之狀態下,第2連結部42之頭部42a卡合於長孔部39之緣39c,無法將第2連結部42向罩18之側拉出。即,罩18保持於接近位置。鎖定構件38卡合於第2連結部42,但由於第2連結部42固定於罩18,故第2連結部42為罩18之一部分,且鎖定構件38卡合於罩18。
如圖3所示,第1連結部41固定於捲線筒支持部15,鎖定構件38可擺動地安裝於捲線筒支持部15。可使鎖定構件38自圖7A之鎖定位置擺動,將長孔部39移動至於第2孔部39b之側嵌合第2連結部42之位置。
圖7B係罩位於分離位置之情形時之支持部之剖視圖。圖7B表示鎖定構件38位於罩18能夠進退之解除位置之情形。若使鎖定構件38擺動,將長孔部39移動至於第2孔部39b之側嵌合第2連結部42之位置,則由於第2孔部39b之內徑大於第2連結部42之頭部42a之外徑,故可將頭部42a通過第2孔部39b且向第1連結部41之側拉出。圖7B表示將第2連結部42拉出之狀態。
若將第2連結部42向第1連結部41之側拉出,則固定於前端部42c之罩18自捲線筒支持部15沿捲線筒14之軸向分離。由於第1連結部41之孔41a之內徑小於第2連結部42之頭部42a之外徑,故頭部42a卡合於第1連結部41,第2連結部42不會自第1連結部41脫落。如圖2所示,於罩18之分離位置,罩18可自第1側板17a之筒狀部27b脫離而繞著第2連結部42擺動。
第1連結部41及第2連結部42將罩18以能夠於接近位置與分離位置之間進退之方式予以支持。進而,第1連結部41及第2連結部42係將罩18以能夠於自被覆位置朝操作位置之第1方向、與自被覆位置朝開放位置之第2方向擺動之方式予以支持的罩支持部。
圖8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側視圖。圖8表示使罩18擺動至能進行捲線筒支持部15之裝卸操作之操作位置之狀態。於使罩18自捲線筒支持部15沿捲線筒軸向分離之被覆位置,捲線筒支持部15由罩18覆蓋,無法操作裝卸部19之操作柄19b,但於分離位置,可使罩18繞著第2連結部42擺動。若使罩18向第1方向即圖8之逆時針方向擺動,則操作柄19b露出而可進行操作。又,捲線筒支持部15之窗部115亦顯現,故可設定刹車蹄片20b之位置。
於使罩18向逆時針方向擺動後之能進行捲線筒支持部15之裝卸操作之操作位置,罩18之緣之內周抵接於突起35d,從而無法進一步向逆時針方向轉動。於操作位置,第1連結部41之緊固構件即螺絲47由罩18覆蓋而無法卸下。
亦可使罩18自被覆位置向與第1方向為相反之第2方向即順時針方向擺動。若使罩18向第2方向即圖8之順時針方向擺動,則第1連結部41之緊固構件即螺絲47自罩18露出且可卸下。圖8中,將緊固構件露出之罩18之開放位置以二點鏈線表示。於向第2方向擺動之情形時亦為,罩18之緣之內周抵接於突起35d,從而無法進一步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圖8中,於開放位置亦為,螺絲47之一部分由罩18覆蓋,但例如使用帶六角孔之螺絲,以如六角扳手之細小之工具可使螺絲47轉動。
圖8之例中,於罩18之背側形成有卡止部28a。卡止部28a於被覆位置,前端恰好抵接於突起35d之左上。可使卡止部28a或罩18彈性變形,越過突起35d而於第2方向擺動。卡止部28a及突起35d係對使罩18自被覆位置朝開放位置之擺動賦予抗力之抑制部。
亦可不設置卡止部28a,不賦予抗力地於第2方向擺動。該情形時,較佳為將朝操作位置擺動之方向明示於捲線器本體11。
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10中,於罩18位於分離位置之狀態下,罩18能夠繞著自捲線筒支持部15之中心分離且與罩18之主面相交之支持軸,向自覆蓋捲線筒支持部15之被覆位置朝能進行捲線筒支持部15之裝卸操作之操作位置之第1方向、及朝與第1方向為相反之開放位置之第2方向擺動。而且,於操作位置,罩18覆蓋將作為罩支持部之第1連結部41緊固於捲線筒支持部15之緊固構件即螺絲47,於開放位置,露出螺絲47。其結果,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10能進行捲線筒支持部15與罩18之組裝、分解,且於通常之操作位置遮蓋安裝罩18之螺絲47使其無法卸下。
實施形態2. 圖9A係實施形態2之雙軸承捲線器之支持部之剖視圖。圖9A表示鎖定構件38位於使罩18保持於接近位置之鎖定位置之情形。實施形態2中,具備對罩18自接近位置朝分離位置彈推之彈推構件37。除此以外之構成與實施形態1相同。
彈推構件37為壓縮螺旋彈簧,於第1連結部41與罩18之間,以包圍支持部28b之方式配置。於罩18位於接近位置、且鎖定構件38位於鎖定位置之狀態下,彈推構件37被壓縮。
圖9B係實施形態2之雙軸承捲線器之罩位於分離位置之情形時之支持部之剖視圖。若鎖定構件38擺動至解除位置,則於彈推構件37伸展之作用力下,罩18朝分離位置推出。實施形態2中,於解除位置無需用手將罩18拉出,使鎖定構件38擺動至解除位置後,會自動地跳至分離位置。
圖10係實施形態2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彈推構件之立體圖。彈推構件37具有螺旋彈簧37a、第1卡止部37b、及第2卡止部37c。螺旋彈簧37a、第1卡止部37b及第2卡止部37c構成扭力彈簧。即,彈推構件37為螺旋彈簧,同時亦為扭力彈簧。可觀察到彈推構件37係螺旋彈簧與扭力彈簧形成為一體。
彈推構件37之第1卡止部37b例如卡合於形成在罩18之緣之內周且朝半徑方向凹陷之槽。第2卡止部37c例如卡合於形成在第1連結部41之卡止孔41d(參照圖3)。於罩18之分離位置,彈推構件37對罩18朝第1方向彈推。
圖11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彈推構件之作用之圖。圖11中,將罩18之被覆位置以單點鏈線表示,將操作位置以二點鏈線表示。彈推構件37係將被覆位置之狀態以實線表示,將操作位置之狀態以二點鏈線表示。
圖11中,彈推構件37自罩18之操作位置朝被覆位置向使第1卡止部37b與第2卡止部37c閉合之方向變形。彈推構件37於罩18之被覆位置,作用於第1卡止部37b與第2卡止部37c開放之方向。其結果,若使鎖定構件38自鎖定位置成為解除位置,則罩18自接近位置跳至分離位置,且於分離位置自被覆位置朝操作位置向逆時針方向擺動。罩18之緣之內周抵接於突起35d,於操作位置停止。
為使罩18位於接近位置,自捲線筒支持部15之操作位置抵抗欲使第1卡止部37b與第2卡止部37c開放之力而朝被覆位置轉動,將螺旋彈簧37a一面壓縮,一面壓入至接近位置。可保持該狀態使鎖定構件38擺動且保持於鎖定位置。
為使罩18自被覆位置進而朝露出螺絲47之開放位置擺動,只要朝使第1卡止部37b與第2卡止部37c進而閉合之方向轉動即可。該情形時,彈推構件37係對自被覆位置朝開放位置之擺動賦予抗力之抑制部。
彈推構件37係抑制部,但亦可與實施形態1同樣地設置卡止部28a。只要形成為於罩18之被覆位置卡止部28a抵接於突起35d,則根據使罩18擺動之手之觸感便容易知曉被覆位置。
彈推構件37亦可為螺旋彈簧與扭力彈簧未形成為一體。例如,亦可具備壓縮螺旋彈簧與扭力螺旋彈簧之二者。或者亦可僅為壓縮螺旋彈簧或扭力螺旋彈簧之任一者。於彈推構件37僅為壓縮螺旋彈簧之情形時,較佳為具備於罩18之分離位置抵接於突起35d之卡止部28a。
實施形態2中,對罩18自接近位置朝分離位置彈推,故無需為了將罩18拉出而形成用手抓握之部分,從而設計之制約變少。又,於罩18之分離位置,自被覆位置朝操作位置彈推,故朝開放位置誤擺動之可能性更小。
10‧‧‧雙軸承捲線器 11‧‧‧捲線器本體 12‧‧‧把手 13‧‧‧星形釣力閥 14‧‧‧捲線筒 14a‧‧‧捲線主體部 14b‧‧‧第1凸緣部 14c‧‧‧第2凸緣部 14d‧‧‧安裝部 14e‧‧‧連結部 15‧‧‧捲線筒支持部 16‧‧‧驅動機構收納部 17‧‧‧框架 17a‧‧‧第1側板 17b‧‧‧第2側板 17c‧‧‧連結部 17d‧‧‧釣竿安裝部 18‧‧‧罩 19‧‧‧裝卸部 19a‧‧‧圓環部 19b‧‧‧操作柄 19c‧‧‧卡口突起 20‧‧‧捲線筒制動裝置 20a‧‧‧旋轉構件 20b‧‧‧刹車蹄片 20c‧‧‧刹車鼓 20d‧‧‧刹車凸輪 21‧‧‧甩竿控制機構 22‧‧‧開口 23‧‧‧阻力操作部 24‧‧‧長孔 25a‧‧‧第1軸承 25b‧‧‧第2軸承 26‧‧‧捲線筒軸 27a‧‧‧第1側板本體 27b‧‧‧筒狀部 28a‧‧‧卡止部 28b‧‧‧支持部 35b‧‧‧刹車收納部 35c‧‧‧帽檐狀部 35d‧‧‧突起 35e‧‧‧軸承收納部 37‧‧‧彈推構件 37a‧‧‧螺旋彈簧(扭力彈簧) 37b‧‧‧第1卡止部(扭力彈簧) 37c‧‧‧第2卡止部(扭力彈簧) 38‧‧‧鎖定構件 38a‧‧‧圓環部 38b‧‧‧操作柄 38c‧‧‧切口部 39‧‧‧長孔部 39a‧‧‧第1孔部 39b‧‧‧第2孔部 39c‧‧‧緣 41‧‧‧第1連結部 41a‧‧‧孔 41b‧‧‧螺絲孔 41c‧‧‧孔 41d‧‧‧卡止孔 42‧‧‧第2連結部 42a‧‧‧頭部 42b‧‧‧軸部 42c‧‧‧前端部 47‧‧‧螺絲 115‧‧‧窗部 118‧‧‧制動調節部 121‧‧‧第1齒輪部 122‧‧‧第2齒輪部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前視圖。 圖2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剖視圖。 圖3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除罩外之立體圖。 圖4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裝卸單元之分解立體圖。 圖5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局部立體圖。 圖6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鎖定構件之立體圖。 圖7A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支持部之剖視圖。 圖7B係罩位於分離位置之情形時之支持部之剖視圖。 圖8係實施形態1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側視圖。 圖9A係實施形態2之雙軸承捲線器之支持部之剖視圖。 圖9B係實施形態2之雙軸承捲線器之罩位於分離位置之情形時之支持部之剖視圖。 圖10係實施形態2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彈推構件之立體圖。 圖11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雙軸承捲線器之彈推構件之作用之圖。
11‧‧‧捲線器本體
15‧‧‧捲線筒支持部
18‧‧‧罩
19b‧‧‧操作柄
22‧‧‧開口
28a‧‧‧卡止部
28b‧‧‧支持部
35d‧‧‧突起
38‧‧‧鎖定構件
41‧‧‧第1連結部
42‧‧‧第2連結部
47‧‧‧螺絲
115‧‧‧窗部

Claims (5)

  1. 一種雙軸承捲線器,其具備:捲線筒,其供釣線捲繞;捲線器本體,其將上述捲線筒以能夠旋轉之方式予以支持,於上述捲線筒之旋轉軸之方向形成有上述捲線筒能夠通過之開口;捲線筒支持部,其能裝卸地結合於上述捲線器本體之上述開口之側,且將上述捲線筒之軸以於上述開口之側可旋轉之方式予以支持;罩,其於上述開口之側之上述捲線器本體之外側,以能夠於接近結合於上述捲線器本體之上述捲線筒支持部並覆蓋上述捲線筒支持部之閉合之接近位置、與自上述捲線筒支持部沿上述捲線筒之軸向分離之分離位置之間進退之方式支持於上述捲線筒支持部;鎖定構件,其於上述罩位於上述接近位置之狀態下卡合於上述罩,能夠將上述罩保持於上述接近位置;及罩支持部,其以於上述罩位於上述分離位置之狀態下,上述罩能夠繞著自上述捲線筒支持部之中心分離且與上述罩之主面相交之支持軸,向自覆蓋上述捲線筒支持部之被覆位置朝能進行上述捲線筒支持部之裝卸操作之操作位置之第1方向、及朝與上述第1方向相反之開放位置之第2方向擺動之方式,將上述罩支持於上述捲線筒支持部;且於上述操作位置,上述罩覆蓋將上述罩支持部緊固於上述捲線筒支持部之緊固構件,於上述開放位置,上述緊固構件露出。
  2. 如請求項1之雙軸承捲線器,其具備抑制部,該抑制部對上述罩之自 上述被覆位置朝上述開放位置之擺動賦予抗力。
  3. 如請求項1或2之雙軸承捲線器,其具備第1彈推構件,該第1彈推構件對上述罩自上述接近位置朝上述分離位置彈推。
  4. 如請求項1或2之雙軸承捲線器,其具備第2彈推構件,該第2彈推構件於上述罩位於上述分離位置之狀態下,對上述罩朝上述第1方向彈推。
  5. 如請求項1或2之雙軸承捲線器,其具備:螺旋彈簧,其對上述罩自上述接近位置朝上述分離位置彈推;及扭力彈簧,其於上述罩位於上述分離位置之狀態下,對上述罩朝上述第1方向彈推;且上述螺旋彈簧與上述扭力彈簧形成為一體。
TW108113719A 2018-07-13 2019-04-19 雙軸承捲線器 TWI794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2787A JP7094169B2 (ja) 2018-07-13 2018-07-13 両軸受リール
JP2018-132787 2018-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5524A TW202005524A (zh) 2020-02-01
TWI794477B true TWI794477B (zh) 2023-03-01

Family

ID=68695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3719A TWI794477B (zh) 2018-07-13 2019-04-19 雙軸承捲線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2483B1 (zh)
JP (1) JP7094169B2 (zh)
KR (1) KR20200007636A (zh)
CN (1) CN110710500B (zh)
TW (1) TWI7944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027519A (ko) * 2021-08-19 2023-02-28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라인 매듭의 돌출 방지수단을 구비한 낚시 릴용 스풀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1470A (zh) * 2013-03-13 2014-09-17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5446Y2 (ja) * 1992-02-18 1998-06-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KR0134420Y1 (ko) * 1996-06-11 1998-12-15 정종오 양베어링 릴의 커버 착탈장치
TW467718B (en) * 1999-10-05 2001-12-11 Shimano Kk Reel body of double bearing reel
JP2004141103A (ja) * 2002-10-25 2004-05-20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SG116585A1 (en) * 2004-04-13 2005-11-28 Shimabno Inc Reel unit for dual-bearing reel.
TWI331013B (en) * 2004-06-25 2010-10-01 Shimano Kk Spool assembly for a dual bearing reel
KR200426604Y1 (ko) * 2006-04-20 2006-09-19 주식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낚시용 양 베어링형 릴의 사이드 커버 착탈장치
JP5350881B2 (ja) * 2009-05-15 2013-11-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JP5926564B2 (ja) * 2012-01-18 2016-05-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JP5736004B2 (ja) * 2012-06-05 2015-06-17 株式会社ドヨ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クィックオープニングサイドカバーを備えた釣り用リール
JP6198539B2 (ja) * 2013-09-13 2017-09-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けリール
JP6198538B2 (ja) * 2013-09-13 2017-09-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198537B2 (ja) * 2013-09-13 2017-09-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US9763434B2 (en) * 2015-05-28 2017-09-19 DQC International Corp., Inc. Fishing reel having openable side cover
KR101887510B1 (ko) * 2015-06-18 2018-08-10 주식회사 코커스 베이트 캐스팅 릴의 커버 착탈장치
JP6653582B2 (ja) * 2016-01-19 2020-02-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1470A (zh) * 2013-03-13 2014-09-17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TW201505546A (zh) * 2013-03-13 2015-02-16 Shimano Kk 雙軸承捲線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10603A (ja) 2020-01-23
TW202005524A (zh) 2020-02-01
CN110710500B (zh) 2023-01-13
US10492483B1 (en) 2019-12-03
CN110710500A (zh) 2020-01-21
KR20200007636A (ko) 2020-01-22
JP7094169B2 (ja)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6327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操作部材
JP6166558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14176301A5 (zh)
JP6198537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5912371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トルク制限装置
JP5878718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KR101942879B1 (ko) 듀얼 베어링 릴의 핸들 조립체 및 듀얼 베어링 릴
JP6198538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15053916A5 (zh)
TWI794477B (zh) 雙軸承捲線器
JP2000083527A (ja) 釣り用リール
USRE47184E1 (en) Fishing reel with improved lin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and clicker mechanism
JP2013070651A5 (zh)
JP4381733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KR102004390B1 (ko) 듀얼 베어링 릴
JP2015053917A5 (zh)
JP6198539B2 (ja) 両軸受けリール
JP2014212739A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14212739A5 (zh)
JP5855954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13153659A5 (zh)
JP2019088197A5 (zh)
JP6886344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TWI674063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
JP2019088198A5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