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5749B - 線路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線路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5749B
TWI785749B TW110130794A TW110130794A TWI785749B TW I785749 B TWI785749 B TW I785749B TW 110130794 A TW110130794 A TW 110130794A TW 110130794 A TW110130794 A TW 110130794A TW I785749 B TWI785749 B TW I7857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uild
circuit
conductive seed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0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1219A (zh
Inventor
郭俊宏
陳國慶
Original Assignee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7/483,8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64171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241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1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5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574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5Via connections; Lands around holes or via connections
    • H05K1/116Lands, clearance holes or other lay-out details concerning the surrounding of a via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0Forming 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0Forming 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038Through-connections; Vertical interconnect access [VIA]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 Printing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線路板結構包括線路層、第一介電層、第一石墨烯層、第一導電孔以及第一增層線路層。線路層包括多個連接墊。第一介電層設置於線路層上且具有第一開孔。第一開孔暴露多個連接墊。第一石墨烯層共形地設置於第一介電層上與第一開孔內,且具有第一導電種子層區與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第一導電孔設置於第一開孔內。第一增層線路層對應於第一導電種子層區設置。第一增層線路層暴露出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且透過第一導電孔與第一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多個連接墊。

Description

線路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線路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以石墨烯(graphene)作為免蝕刻種子層的線路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隨著5G以及細線路的需求,散熱的設計與線路的線型規格之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現行的製程中,線路於成形後,皆需藉由蝕刻製程將線距(space)中的種子層去除,以形成各自獨立的線路。然而在蝕刻過程中,線路的線型常因蝕刻藥水的攻擊而造成有線路底切(undercut)、線路剝離(peel-off)或線路形狀變形的情形,因而使得不利於訊號傳輸、影響產品的信賴性或導致產品的品質不良。
本發明提供一種線路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其可有效地提升訊號傳輸的可靠性或產品的良率。
本發明的線路板結構包括線路層、第一介電層、第一石墨烯層、第一導電孔以及第一增層線路層。線路層包括多個連接墊。第一介電層設置於線路層上且具有第一開孔。第一開孔暴露多個連接墊。第一石墨烯層共形地設置於第一介電層上與第一開孔內,且具有交錯設置的第一導電種子層區與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第一導電孔設置於第一開孔內。第一增層線路層對應於第一導電種子層區設置。第一增層線路層暴露出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且透過第一導電孔與第一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多個連接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線路板結構更包括第二介電層、第二石墨烯層、第二導電孔以及第二增層線路層。第二介電層設置於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且覆蓋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第二介電層具有第二開孔,且第二開孔暴露第一增層線路層。第二石墨烯層共形地設置於第二介電層上與第二開孔內,且具有第二導電種子層區與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第二導電孔設置於第二開孔內。第二增層線路層對應於第二導電種子層區設置。第二增層線路層暴露出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且透過第二導電孔與第二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第一增層線路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線路板結構更包括氧化石墨烯層。氧化石墨烯層共形地設置於第一增層線路層上。第二開孔貫穿氧化石墨烯層以暴露第一增層線路層的部分表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線路板結構更包括絕緣保護層。絕緣保護層設置於第二增層線路層上,並暴露出第二增層線路層的連接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線路板結構更包括電子元件。電子元件內埋於第二介電層中且具有彼此相對的主動表面與背表面。電子元件的主動表面電性連接至第一增層線路層,且背表面接觸第二石墨烯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元件突出於第二介電層的上表面。電子元件更具有連接主動表面與背表面的周圍表面。第二石墨烯層接觸部分周圍表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線路板結構更包括第三介電層、第三石墨烯層、第三導電孔以及第三增層線路層。第三介電層設置於第二增層線路層上且覆蓋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第三介電層具有第三開孔,且第三開孔暴露第二增層線路層。第三石墨烯層共形地設置於第三介電層上與第三開孔內,且具有第三導電種子層區與第三不導電種子層區。第三導電孔設置於第三開孔內。第三增層線路層對應於第三導電種子層區設置。第三增層線路層暴露出第三不導電種子層區,且透過第三導電孔與第三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第二增層線路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介電層更具有第四開孔,且線路板結構更包括電子元件以及第四導電孔。電子元件設置於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上,且具有彼此相對的主動表面與背表面。第四導電孔設置於第四開孔內。第二增層線路層透過第四導電孔與第二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電子元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線路板結構更包括氧化石墨烯層。氧化石墨烯層共形地設置於電子元件上,且氧化石墨烯層位於電子元件與第二介電層之間。
本發明的線路板結構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線路結構。線路結構包括線路層與第一介電層。第一介電層設置於線路層上。線路層包括多個連接墊。形成第一開孔於第一介電層中,以暴露多個連接墊。共形地形成第一石墨烯層於第一介電層上與第一開孔內。第一石墨烯層具有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形成第一導電孔於第一開孔內。形成第一增層線路層於第一部分上,以暴露出第二部分。氧化第一石墨烯層的第二部分,以形成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並定義第一部分為第一導電種子層區。其中,第一增層線路層對應於第一導電種子層區設置,且透過第一導電孔與第一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多個連接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製造方法更包括以下步驟。形成第二介電層於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以覆蓋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第二介電層具有第二開孔,以暴露第一增層線路層。共形地形成第二石墨烯層於第二介電層上與第二開孔內。第二石墨烯層具有第三部分與第四部分。形成第二導電孔於第二開孔內。形成第二增層線路層於第三部分上,以暴露出第四部分。氧化第二石墨烯層的第四部分,以形成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並定義第三部分為第二導電種子層區。其中,第二增層線路層對應於第二導電種子層區設置,且透過第二導電孔與第二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第一增層線路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製造方法更包括以下步驟。形成絕緣保護層於第二增層線路層上,以暴露出第二增層線路層的連接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在形成第二介電層於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之前,更包括以下步驟。設置電子元件於第一增層線路層上。電子元件具有彼此相對的主動表面與背表面,主動表面電性連接至第一增層線路層,且背表面接觸第二石墨烯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介電層更具有第四開孔,且在形成所述第二介電層於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之前,更包括以下步驟。設置電子元件於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上。電子元件具有彼此相對的主動表面與背表面,以及連接主動表面與背表面的周圍表面。背表面面向所述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共形地形成氧化石墨烯層於電子元件上,以覆蓋主動表面與周圍表面。其中,在形成第二介電層於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之後,更包括以下步驟。形成第四導電孔於第四開孔內,以使第二增層線路層透過第四導電孔與第二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電子元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在形成第二介電層於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之前,更包括以下步驟。共形地形成氧化石墨烯層於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以覆蓋第一增層線路層。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中,由於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可具有良好的絕緣性,因此在形成第一增層線路層之後,可不須再進行另外的蝕刻製程來移除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如此一來,可避免習知在移除由第一增層線路層所暴露出的種子層時會對被第一增層線路層所覆蓋的種子層造成有線路底切、線路剝離或線路形狀變形的情形,還可有效地提升訊號傳輸的可靠性或產品的良率。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至圖1G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其中,本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10a的製造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
請參照圖1A,在本實施例中,先提供線路結構110。線路結構110包括線路層112與第一介電層114。第一介電層114設置於線路層112上,且線路層112包括多個連接墊1121。具體來說,第一介電層114具有彼此相對的上表面114a與下表面114b,線路層112具有彼此相對的上表面112a與下表面112b。線路層112內埋於第一介電層114中,且第一介電層114暴露出線路層112的下表面112b。也就是說,第一介電層114的下表面114b與線路層112的下表面112b齊平且共平面。在本實施例中,線路層112的材質可例如是銅或其他導電材料,第一介電層114的材質可例如是樹脂或其他介電材料,但並不以此為限。此處,形成線路層112的方法可例如是微影電鍍半加成工藝(Semi-Additive Process,SAP)、改良型半加成法工藝(modified Semi-Additive Processes,mSAP)或乾膜蓋孔法蝕刻(Tenting process),但並不以此為限。
接著,請參照圖1B,形成第一開孔116於第一介電層114中,以暴露多個連接墊112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開孔116可暴露出部分線路層112(例如是對應的連接墊1121)的上表面112a,但不以此為限。此處,形成第一開孔116的方法可例如是雷射鑽孔,但並不以此為限。
接著,請參照圖1C,共形地形成第一石墨烯層120於第一介電層114上與第一開孔116內。具體來說,第一石墨烯層120直接接觸並完全覆蓋第一介電層114的上表面114a、第一開孔116中的側壁116S、以及由第一開孔116所暴露出的部分線路層112(例如是連接墊1121)的上表面112a。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石墨烯層120可以由單層或多層的石墨烯薄膜所構成,並具有大致上均勻的厚度。第一石墨烯層120的厚度可例如是0.5奈米至500奈米之間,但並不以此為限。當第一石墨烯層120的厚度小於0.5奈米時,在後續的製程中將不易作為種子層使用。當第一石墨烯層120的厚度大於500奈米時,在後續的氧化製程中將不易使第一石墨烯層120氧化完全。
在本實施例中,形成第一石墨烯層120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首先,配製石墨烯溶液。接著,將石墨烯均勻地沉積在第一介電層114上與第一開孔116中,其中沉積的方法可例如是浸泡法(浸泡時間例如為10秒至5分鐘,但不以此為限)或塗佈法。接續,執行烘乾步驟,例如以80 ℃的熱風吹乾,但不以此為限。其中,上述所配置的石墨烯溶液可以是還原態的石墨烯溶液或氧化態的石墨烯溶液。當使用還原態的石墨烯溶液來進行石墨烯的沉積,則在烘乾步驟後即形成此階段的第一石墨烯層120。若使用氧化態的石墨烯溶液來進行石墨烯的沉積,則須在執行烘乾步驟後,進行還原製程(例如施予H 2之電漿,但不以此為限),以使氧化石墨烯還原為還原氧化石墨烯,進而形成此階段的第一石墨烯層120。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液態的石墨烯溶液可均勻的塗布於各式不平整的基材上,且石墨烯材料對介電材料也具有良好的附著性,因此,石墨烯材料可以作為種子層材料。
接著,請參照圖1D至圖1E,形成第一導電孔140於第一開孔116內,且形成第一增層線路層150於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一部分122上,以暴露出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二部分124。具體來說,在本實施例中,形成第一導電孔140與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如圖1D所示,形成圖案化光阻層130於第一石墨烯層120上,以暴露出部分的第一石墨烯層120。接續,如圖1E所示,將第一石墨烯層120作為種子層(seed layer),以形成第一導電孔140與第一增層線路層150於部分的第一石墨烯層120上,並移除圖案化光阻層130以暴露出另一部分的第一石墨烯層120。此處,圖案化光阻層130的材質可例如是正光阻或負光阻,但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由第一增層線路層150所覆蓋的第一石墨烯層120的部分可定義為第一部份122,且由第一增層線路層150所暴露出的第一石墨烯層120的另一部分可定義為第二部分124。第一部份122與第二部份124為交錯設置。具體來說,第一部分122可設置於第一開孔116的側壁116S、由第一開孔116所暴露出的部分線路層112(例如是連接墊1121)的上表面112a、以及第一介電層114的一部分的上表面114a上。第二部分124可設置於第一介電層114的另一部分的上表面114a上。
請再同時參照圖1D與圖1E,由於還原態的石墨烯材料具有極高電子遷移率(大於15,000 cm 2V −1s −1`)與低的電阻率(10 −8Ω·m),因此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也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石墨烯層120可作為種子層,以形成第一導電孔140與第一增層線路層150於未被圖案化光阻層130覆蓋的第一部分122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孔140與第一增層線路層150可直接接觸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一部分122,且不接觸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二部份124。第一導電孔140與第一增層線路層150可暴露出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二部份124。也就是說,第一增層線路層150對第一石墨烯層120的正投影可完全重疊於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一部分122,且不重疊於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二部分124。此處,第一導電孔140與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的材質可以為銅或其他導電材料,但不以此為限。
接著,請參照圖1F,氧化由第一增層線路層150所暴露出的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二部分124,以形成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並定義第一石墨烯層120未被氧化的區段(即第一部分122)為第一導電種子層區12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增層線路層150可對應於第一導電種子層區122設置,且第一增層線路層150可透過第一導電孔140與第一導電種子層區122電性連接至多個連接墊1121。具體來說,由於第一導電孔140與第一增層線路層150可完全覆蓋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一部分122,故在此步驟中,僅會對第一增層線路層150所暴露出的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二部分124進行氧化,以形成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第一導電種子層區122與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交錯設置。其中,第一導電種子層區122可以為還原態的石墨烯,且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可以為氧化態的石墨烯。在線路板結構10a的法線方向Y上,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的正投影面積可大致上等於第一導電種子層區122的正投影面積。此處,氧化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二部分124的方法例如是以O 2/O 3電槳氧化進行乾式製程(dry process),或以KMnO 4/H 2O 2水溶液(即漢默法(Hummer Method))進行濕式製程(wet process),但並不以此為限。
在其他實施例中(未示出),對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二部分124進行氧化時,鄰接第二部分124的第一部分122處也可能會被氧化,使得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包括第二部分124與小部分的第一部分122。此時,第一增層線路層150可能會接觸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也就是說,在線路板結構10a的法線方向Y上,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的正投影會部分重疊於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增層線路層150接觸第一導電種子層區122,且第一增層線路層150可部分接觸(未示出)或不接觸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如圖1F所示)。由於氧化態的石墨烯材料具有高的電阻率(10 12Ω·m),因而使得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可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藉此,可使得在形成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之後,不須再進行另外的蝕刻製程來移除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如此一來,除了可避免習知在移除由第一增層線路層所暴露出的種子層時,會對被第一增層線路層所覆蓋的種子層造成有線路底切(undercut)、線路剝離(peel-off)或線路形狀變形的情形,還可有效提升訊號傳輸的可靠性或產品的良率。
接著,請參照圖1G,形成第二介電層160、第二開孔162、第二石墨烯層170、第二導電孔180、第二增層線路層190以及絕緣保護層200。具體來說,先形成第二介電層160於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上,並覆蓋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第一介電層114與第二介電層160可分別位於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的相對兩側。
接著,相似於圖1B的步驟,形成第二開孔162於第二介電層160中,以暴露第一增層線路層150。其中,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開孔162會暴露對應的部分第一增層線路層150遠離第一石墨烯層120的部分上表面152,但不以此為限。
接著,相似於圖1C的步驟,共形地形成第二石墨烯層170於第二介電層160上與第二開孔162內。
接著,相似於圖1D至圖1E的步驟,形成第二導電孔180於第二開孔162內,並形成第二增層線路層190於第二石墨烯層170的第三部分172上,以暴露出第二石墨烯層170的第四部分(即圖1G中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175處)。
接著,相似於圖1F的步驟,氧化第二石墨烯層170的第四部分,以形成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175,並定義第二石墨烯層170未被氧化的區段(即第三部分172)為第二導電種子層區172。其中,第二增層線路層190對應於第二導電種子層區172設置,且第二增層線路層190透過第二導電孔180與第二導電種子層區172電性連接至第一增層線路層150。
具體來說,由於第二導電孔180與第二增層線路層190可完全覆蓋第二石墨烯層170的第三部分172,故在此步驟中,僅會對第二石墨烯層170的第四部分進行氧化,以形成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175。第二導電種子層區172與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175交錯設置。其中,第二導電種子層區172可以為還原態的石墨烯,且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175可以為氧化態的石墨烯。在線路板結構10a的法線方向Y上,第二增層線路層190的正投影面積可大致上等於第二導電種子層區172的正投影面積。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增層線路層190接觸第二導電種子層區172,且第二增層線路層190可部分接觸(未示出)或不接觸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175(如圖1G所示)。由於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175可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藉此,可使得在形成第二增層線路層190之後,不須再進行另外的蝕刻製程來移除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175。如此一來,除了可避免習知在移除由第二增層線路層所暴露出的種子層時,會對被第二增層線路層所覆蓋的種子層造成有線路底切(undercut)、線路剝離(peel-off)或線路形狀變形的情形,還可有效提升訊號傳輸的可靠性或產品的良率。
然後,形成絕緣保護層200於第二增層線路層190上,以暴露出第二增層線路層190的連接墊1901。至此,已完成線路板結構10a的製作。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氧化態的石墨烯材料與還原態的石墨烯材料都具有極佳的導熱性(單層石墨烯薄膜的導熱係數可達5300W/mK),因此,相較於一般透過內埋的散熱銅塊來對內層線路產生的熱量進行導熱的方式,本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10a還可透過第一導電種子層區122、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第二導電種子層區172以及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175來對內層線路(即線路層112、第一導電孔140、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第二導電孔180及第二增層線路層190)產生的熱量進行導熱,因而使得本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10a可具有更佳的散熱效率。
簡言之,本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10a包括線路層112、第一介電層114、第一石墨烯層120、第一導電孔140以及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線路層112包括多個連接墊1121。第一介電層114設置於線路層112上且具有第一開孔116。第一開孔116暴露多個連接墊1121。第一石墨烯層120共形地設置於第一介電層114上與第一開孔116內,且具有交錯設置的第一導電種子層區122與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第一導電孔140設置於第一開孔116內。第一增層線路層150對應於第一導電種子層區122設置。第一增層線路層150暴露出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且透過第一導電孔140與第一導電種子層區122電性連接至多個連接墊1121。
在此特別說明的是,雖然本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10a僅繪示出三層的線路層(即線路層112、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以及第二增層線路層190)、二層的石墨烯層(即第一石墨烯層120與第二石墨烯層170)以及二層的介電層(即第一介電層114與第二介電層160)相互堆疊,但本發明並不對石墨烯層、線路層以及介電層的數量加以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重複上述的步驟,以形成多層線路層堆疊的線路板結構。
以下將列舉其他實施例以作為說明。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
圖2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G與圖2,圖2的線路板結構10b與圖1G的線路板結構10a的主要差異在於:線路板結構10b更包括電子元件300。
具體來說,請參照圖2,在本實施例中,電子元件300內埋於第二介電層160中。電子元件300具有彼此相對的主動表面302與背表面304。電子元件300的主動表面302電性連接至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且背表面304接觸第二石墨烯層170。在本實施例中,電子元件300可例如是半導體晶片(例如,晶片型被動元件、LSI裸晶),但並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設置電子元件300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在形成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如圖1F所示)之後,且在形成第二介電層160於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上(如圖1G所示)之前,將電子元件300設置於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上。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電子元件300的厚度(即主動表面302與背表面304之間的垂直距離)大致上相等於第二介電層160面向第二增層線路層190的上表面164與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的上表面152之間的垂直距離,使第二介電層160可不覆蓋電子元件300的背表面304,且第二介電層160的上表面164與電子元件300的背表面304共平面。因此,第二石墨烯層170可直接接觸電子元件300,進而提升電子元件300的散熱效率。
圖3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G與圖3,圖3的線路板結構10c與圖1G的線路板結構10a的主要差異在於:線路板結構10b更包括氧化石墨烯層210。
具體來說,氧化石墨烯層210可共形地設置於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上,且暴露出部分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的部分上表面152(即由第二開孔162所暴露出的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的部分上表面152)。第二介電層160設置於氧化石墨烯層210上。第一增層線路層150與第二介電層160分別位於氧化石墨烯層210的相對兩側。在本實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層210可沿著第一石墨烯層120的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與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的輪廓設置,使氧化石墨烯層210可直接接觸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氧化石墨烯層210與第一介電層114可分別位於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的相對兩側。第二開孔162可貫穿第二介電層160與氧化石墨烯層210以暴露出部分第一增層線路層150。
在本實施例中,形成氧化石墨烯層210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在形成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如圖1F所示)之後,且在形成第二介電層160於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上(如圖1G所示)之前,先共形地形成氧化石墨烯層210於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上,以覆蓋第一增層線路層150。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氧化石墨烯層210位於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上,因此可使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的表面平整化,進而提升訊號傳遞效率。此外,由於石墨烯材料(例如是氧化石墨烯層210)與介電材料(例如是第二介電層160)之間具有良好的結合力,因此可以省略習知在形成介電材料於線路層上之前須對線路層進行的粗化步驟,進而避免降低訊號傳遞效率。再者,由於石墨烯材料本身為二維結構且具有加快訊號傳遞的特性,因此藉由氧化石墨烯層210與第一石墨烯層120分別位於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的相對兩側的設計,可使線路板結構10c具有更好的訊號傳遞效率,也可進一步提升散熱效率。
在其他一些實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層可設置於每層線路層上,例如在線路層、第一增層線路層以及第二增層線路層上分別形成氧化石墨烯層。如此一來,該線路板結構可具有更好的散熱效率及更佳的訊號傳遞效率。
圖4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2與圖4,圖4的線路板結構10d與圖2的線路板結構10b的主要差異在於:電子元件300a突出於第二介電層160的上表面164。電子元件300a更具有連接主動表面302a與背表面304a的周圍表面306a。第二石墨烯層170接觸部分周圍表面306a。
具體來說,本實施例中的電子元件300a的厚度(即主動表面302a與背表面304a之間的垂直距離)大於第二介電層160的上表面164與第一增層線路層150的上表面152之間的垂直距離,使得電子元件300a可突出於第二介電層160的上表面164。因此,在形成第二石墨烯層170於第二介電層160上之後,第二石墨烯層170可接觸電子元件300a的背表面304a與部分周圍表面306a,進而可提升散熱效率。此外,在線路板結構10d的法線方向Y上,第二增層線路層190不與電子元件300a重疊,但並不以此為限。
圖5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4與圖5,圖5的線路板結構10e與圖4的線路板結構10d的主要差異在於:線路板結構10e更包括第三介電層230、第三石墨烯層240、第三導電孔250以及第三增層線路層260。
具體來說,第三介電層230設置於第二增層線路層190上且覆蓋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175。第三介電層230具有第三開孔232,且第三開孔232暴露第二增層線路層190。第三石墨烯層240共形地設置於第三介電層230上與第三開孔232內,且具有第三導電種子層區242與第三不導電種子層區245。第三導電孔250設置於第三開孔232內。第三增層線路層260對應於第三導電種子層區242設置。第三增層線路層260暴露出第三不導電種子層區245,且第三增層線路層260透過第三導電孔250與第三導電種子層區242電性連接至第二增層線路層190。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增層線路層260接觸第三導電種子層區242,且可部分接觸(未示出)或不接觸第三不導電種子層區245(如圖5所示)。此外,在線路板結構10e的法線方向Y上,第三增層線路層260的正投影面積大致上等於第三導電種子層區242的正投影面積。
圖6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G與圖6,圖6的線路板結構10f與圖1G的線路板結構10a的主要差異在於:第二介電層160更具有第四開孔166,且線路板結構10e更包括電子元件300b以及第四導電孔270。
具體來說,電子元件300b設置於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上,具有彼此相對的主動表面302b與背表面304b。第四導電孔270設置於第四開孔166內。第二增層線路層190透過第四導電孔270與第二導電種子層區172電性連接至電子元件300b。
在本實施例中,設置電子元件300b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在形成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如圖1F所示)之後,且在形成第二介電層160於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上(如圖1G所示)之前,設置電子元件300b於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上。其中,電子元件300b不接觸第一增層線路層150。此外,在形成第二介電層160於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上之後,更包括以下步驟:形成第四導電孔270於第四開孔166內,以使第二增層線路層190透過第四導電孔270與第二導電種子層區172電性連接至電子元件300b。
圖7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6與圖7,圖7的線路板結構10g與圖6的線路板結構10f的主要差異在於:線路板結構10g更包括氧化石墨烯層280。氧化石墨烯層280設置於電子元件300b與第二介電層160之間。
具體來說,電子元件300b更具有連接主動表面302b與背表面304b的周圍表面306b。氧化石墨烯層280共形地設置於電子元件300b的部分主動表面302b與周圍表面306b上。第四開孔166可貫穿第二介電層160與氧化石墨烯層280以暴露出部分主動表面302a。
在本實施例中,形成氧化石墨烯層280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在形成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如圖1F所示)之後,且在形成第二介電層160於第一增層線路層150上(如圖1G所示)之前,先設置電子元件300b於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125上。接著,共形地形成氧化石墨烯層280於電子元件300b上,以覆蓋主動表面302b與周圍表面306b。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氧化石墨烯層280直接接觸電子元件300b的部分主動表面302b與周圍表面306b,因此可進一步提升電子元件300b的散熱效率。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中,由於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可具有良好的絕緣性,因此在形成第一增層線路層之後,可不須再進行另外的蝕刻製程來移除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如此一來,可避免習知在移除由第一增層線路層所暴露出的種子層時會對被第一增層線路層所覆蓋的種子層造成有線路底切、線路剝離或線路形狀變形的情形,還可有效地提升訊號傳輸的可靠性或產品的良率。此外,由於氧化態的石墨烯材料與還原態的石墨烯材料都具有極佳的導熱性,因此,相較於一般透過內埋的散熱銅塊來對內層線路產生的熱量進行導熱的方式,本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還可透過第一導電種子層區、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第二導電種子層區及/或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來對內層線路產生的熱量進行導熱,因而使得本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可具有更佳的散熱效率。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a、10b、10c、10d、10e、10f、10g:線路板結構 110:線路結構 112:線路層 1121、1901:連接墊 114:第一介電層 112a、114a、152、164:上表面 112b、114b:下表面 116:第一開孔 116S:側壁 120:第一石墨烯層 122:第一部分/第一導電種子層區 124:第二部分 125: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 140:第一導電孔 150:第一增層線路層 160:第二介電層 162:第二開孔 166:第四開孔 170:第二石墨烯層 172:第三部分/第二導電種子層區 175: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 180:第二導電孔 190:第二增層線路層 200:絕緣保護層 210、280:氧化石墨烯層 230:第三介電層 232:第三開孔 240:第三石墨烯層 242:第三導電種子層區 245:第三不導電種子層區 250:第三導電孔 260:第三增層線路層 270:第四導電孔 300、300a、300b:電子元件 302、302a、304b:主動表面 304、304a、304b:背表面 306a、306b:周圍表面 Y:法線方向
圖1A至圖1G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製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圖2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3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4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5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6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7繪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線路板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10a:線路板結構 112:線路層 1121、1901:連接墊 112a、114a、152:上表面 112b、114b:下表面 114:第一介電層 116:第一開孔 120:第一石墨烯層 122:第一導電種子層區 125: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 140:第一導電孔 150:第一增層線路層 160:第二介電層 162:第二開孔 170:第二石墨烯層 172:第二導電種子層區 175: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 180:第二導電孔 190:第二增層線路層 200:絕緣保護層 Y:法線方向

Claims (15)

  1. 一種線路板結構,包括: 線路層,包括多個連接墊; 第一介電層,設置於所述線路層上且具有第一開孔,其中所述第一開孔暴露所述多個連接墊; 第一石墨烯層,共形地設置於所述第一介電層上與所述第一開孔內,且具有第一導電種子層區與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 第一導電孔,設置於所述第一開孔內;以及 第一增層線路層,對應於所述第一導電種子層區設置,其中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暴露出所述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且透過所述第一導電孔與所述第一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所述多個連接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路板結構,更包括: 第二介電層,設置於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且覆蓋所述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其中所述第二介電層具有第二開孔,且所述第二開孔暴露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 第二石墨烯層,共形地設置於所述第二介電層上與所述第二開孔內,且具有第二導電種子層區與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 第二導電孔,設置於所述第二開孔內;以及 第二增層線路層,對應於所述第二導電種子層區設置,其中所述第二增層線路層暴露出所述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且透過所述第二導電孔與所述第二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線路板結構,更包括: 氧化石墨烯層,共形地設置於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上,其中所述第二開孔貫穿所述氧化石墨烯層以暴露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的部分表面。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線路板結構,更包括: 絕緣保護層,設置於所述第二增層線路層上,並暴露出所述第二增層線路層的連接墊。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線路板結構,更包括: 電子元件,內埋於所述第二介電層中且具有彼此相對的主動表面與背表面,其中所述電子元件的所述主動表面電性連接至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且所述背表面接觸所述第二石墨烯層。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線路板結構,其中所述電子元件突出於所述第二介電層的上表面,所述電子元件更具有連接所述主動表面與所述背表面的周圍表面,且所述第二石墨烯層接觸部分所述周圍表面。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線路板結構,更包括: 第三介電層,設置於所述第二增層線路層上且覆蓋所述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其中所述第三介電層具有第三開孔,且所述第三開孔暴露所述第二增層線路層; 第三石墨烯層,共形地設置於所述第三介電層上與所述第三開孔內,且具有第三導電種子層區與第三不導電種子層區; 第三導電孔,設置於所述第三開孔內;以及 第三增層線路層,對應於所述第三導電種子層區設置,其中所述第三增層線路層暴露出所述第三不導電種子層區,且透過所述第三導電孔與所述第三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所述第二增層線路層。
  8. 如請求項2所述的線路板結構,其中所述第二介電層更具有第四開孔,且所述線路板結構更包括: 電子元件,設置於所述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上,且具有彼此相對的主動表面與背表面;以及 第四導電孔,設置於所述第四開孔內,其中所述第二增層線路層透過所述第四導電孔與所述第二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所述電子元件。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線路板結構,更包括: 氧化石墨烯層,共形地設置於所述電子元件上,且所述氧化石墨烯層位於所述電子元件與所述第二介電層之間。
  10. 一種線路板結構的製造方法,包括: 提供線路結構,其中所述線路結構包括線路層與第一介電層,所述第一介電層設置於所述線路層上,且所述線路層包括多個連接墊; 形成第一開孔於所述第一介電層中,以暴露所述多個連接墊; 共形地形成第一石墨烯層於所述第一介電層上與所述第一開孔內,其中所述第一石墨烯層具有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 形成第一導電孔於所述第一開孔內; 形成第一增層線路層於所述第一部分上,以暴露出所述第二部分;以及 氧化所述第一石墨烯層的所述第二部分,以形成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並定義所述第一部分為第一導電種子層區, 其中,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對應於所述第一導電種子層區設置,且透過所述第一導電孔與所述第一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所述多個連接墊。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製造方法,更包括: 形成第二介電層於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以覆蓋所述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其中所述第二介電層具有第二開孔,以暴露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 共形地形成第二石墨烯層於所述第二介電層上與所述第二開孔內,其中所述第二石墨烯層具有第三部分與第四部分; 形成第二導電孔於所述第二開孔內;以及 形成第二增層線路層於所述第三部分上,以暴露出所述第四部分;以及 氧化所述第二石墨烯層的所述第四部分,以形成第二不導電種子層區,並定義所述第三部分為第二導電種子層區, 其中,所述第二增層線路層對應於所述第二導電種子層區設置,且透過所述第二導電孔與所述第二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製造方法,更包括: 形成絕緣保護層於所述第二增層線路層上,以暴露出所述第二增層線路層的連接墊。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二介電層於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之前,更包括: 設置電子元件於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上,其中所述電子元件具有彼此相對的主動表面與背表面,且所述主動表面電性連接至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且所述背表面面向所述第二石墨烯層。
  14.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介電層更具有第四開孔,且在形成所述第二介電層於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之前,更包括: 設置電子元件於所述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上,其中所述電子元件具有彼此相對的主動表面與背表面,以及連接所述主動表面與所述背表面的周圍表面,所述背表面面向所述第一不導電種子層區;以及 共形地形成氧化石墨烯層於所述電子元件上,以覆蓋所述主動表面與所述周圍表面; 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二介電層於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之後,更包括: 形成第四導電孔於所述第四開孔內,以使所述第二增層線路層透過所述第四導電孔與所述第二導電種子層區電性連接至所述電子元件。
  15.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第二介電層於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之前,更包括: 共形地形成氧化石墨烯層於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上,以覆蓋所述第一增層線路層。
TW110130794A 2021-03-31 2021-08-20 線路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7857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483,824 US11641713B2 (en) 2021-03-31 2021-09-24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69201P 2021-03-31 2021-03-31
US63/169,201 2021-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1219A TW202241219A (zh) 2022-10-16
TWI785749B true TWI785749B (zh) 2022-12-01

Family

ID=83405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0794A TWI785749B (zh) 2021-03-31 2021-08-20 線路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1030A (zh)
TW (1) TWI78574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6229A (zh) * 2012-07-24 2014-02-01 Samsung Electro Mech 印刷電路板及應用其之製造方法
US20200205280A1 (en) * 2018-12-25 2020-06-25 AT&S (Chongqing) Company Limited Component Carrier Having a Component Shield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6229A (zh) * 2012-07-24 2014-02-01 Samsung Electro Mech 印刷電路板及應用其之製造方法
US20200205280A1 (en) * 2018-12-25 2020-06-25 AT&S (Chongqing) Company Limited Component Carrier Having a Component Shield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1219A (zh) 2022-10-16
CN115151030A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7559B2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403765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ircuit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machine
JP2001320171A (ja) 多層配線基板及び半導体装置
TW201630496A (zh) 具有散熱結構的電路板及其製作方法
TWI785749B (zh) 線路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US11641713B2 (en)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405317B (zh) 封裝基板及其製法
TWI440153B (zh) 封裝基板及其製法
TWI394500B (zh) 電路板之製法
TWI394495B (zh) 電路板結構及其製法
TWI607678B (zh) 中介層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JP4182340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回路基板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11654978B (zh) 一种电路板制作方法
TWI394246B (zh) 封裝基板及其製法
TWI395308B (zh) 封裝基板之製法
US20210074606A1 (en) Packag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3453318B2 (ja) 半導体装置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601640B2 (ja) 電気的導体構造を作成する方法と大規模集積回路
TWM628234U (zh) 線路載板
CN117594550A (zh) 走线基板及走线基板的制作方法
TW202135615A (zh) 線路板及其製造方法
JPH06310866A (ja) 多層配線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916568A (zh) 电路板的制作方法、电路板
TW201023705A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004072064A (ja) 金属ベース配線基板及びその基板を使った高周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