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5289B - 水中泵 - Google Patents

水中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5289B
TWI785289B TW108143725A TW108143725A TWI785289B TW I785289 B TWI785289 B TW I785289B TW 108143725 A TW108143725 A TW 108143725A TW 108143725 A TW108143725 A TW 108143725A TW I785289 B TWI785289 B TW I7852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aforementioned
motor
flow path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3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2013A (zh
Inventor
金子智矢
吉田慎吾
鶴田秀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鶴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鶴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鶴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2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2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5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528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13/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for submerged u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8Seal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8Sealings
    • F04D29/083Sealing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18Rotors
    • F04D29/22Rotors specially for centrifugal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06Cooling the driv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6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10/00Working fluids
    • F05D2210/10Kind or type
    • F05D2210/11Kind or type liquid, i.e. incompressi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案的水中泵(100)係具備:熱交換室(31、431、731、831、931);第一流路(32、432、832),係相對於於油室(15)設在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外側,連通熱交換室與馬達冷卻室(30),使冷卻液從熱交換室及馬達冷卻室的一方流到另一方;及第二流路(33、433、833),係相對於油室設在半徑方向的外側,連通熱交換室與馬達冷卻室,使冷卻液朝向第一流路的相反方向流動。

Description

水中泵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水中泵。
以往,已知有藉冷卻液冷卻馬達的水中泵。這種水中泵例如已揭露在日本專利公報第5552402號中。
日本專利公報第5552402號揭露了一種水中泵,其具備:馬達、冷卻馬達用冷卻液的冷卻液循環流路、設在冷卻液循環流路的機械式密封件。水中泵也構成為將馬達的冷卻液使用作為機械式密封件的潤滑液。
然而,日本專利公報第5552402號的水中泵中,由於將流動於冷卻液循環流路的液體兼用於冷卻及潤滑,故有無法選定最適於各用途的液體的問題。此外,泵室的液體經由機械式密封件侵入冷卻液循環流路時,有冷卻液立即受汙染的問題。另外,冷卻液受汙染時,會有侵入的液體所含的汙物等堵塞流路而導致冷卻液循環停止的不良情形,亦即,冷卻馬達的功能受到妨礙的不良情形。
本發明係了解決上述的課題而研創者,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 提供一種水中泵,可選定馬達冷卻用及機械式密封件潤滑用的各別的液體之最佳液體,且可抑制冷卻液的汙染。
本發明一觀點的水中泵係具備:馬達,係包含驅動軸;泵室,係配置有藉由馬達驅動的葉輪,且設有吸入口及吐出口;油室,係設有具滑接部的機械式密封件,且配置在馬達與泵室之間;馬達冷卻室,係配置成鄰接於馬達,藉由冷卻液將馬達冷卻;熱交換室,係配置成鄰接於泵室,藉由冷卻液流動而在冷卻液與泵室的液體之間進行熱交換;第一流路,係相對於油室設在驅動軸的半徑方向的外側,連通熱交換室與馬達冷卻室,使冷卻液從熱交換室及馬達冷卻室之一方流到另一方;及第二流路,係相對於油室設在半徑方向的外側,連通熱交換室與馬達冷卻室,使冷卻液朝向第一流路的相反方向流動。
本發明一觀點的水中泵中,如上所述,因在油室之外另設有用以供冷卻液流動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馬達冷卻室及熱交換室,藉此能夠以各別的液體來進行馬達的冷卻及機械式密封件的潤滑,而可選定馬達冷卻用及機械式密封件潤滑用的各別的液體之最佳液體。再者,即使是泵室的液體經由機械式密封件侵入時,因可先使油室的液體(油料)汙染,故可防止冷卻液的汙染。如以上所述,可選定馬達冷卻用及機械式密封件潤滑用的各別的液體之最佳液體,且可抑制冷卻液的汙染。
上述一觀點的水中泵中,較佳為熱交換室設有對外部水密的密封構造。若為此種構成,可藉由密封構造有效防止來自泵室側、大氣側及油室側等熱交換室外部的液體、空氣等侵入熱交換室。結果,可更抑制冷卻液的汙染。
上述一觀點的水中泵,較佳為更具備冷卻液循環用泵室,冷卻液循環用泵室係配置有藉由馬達驅動的冷卻液的冷卻液循環用葉輪,且 在馬達與油室之間設於第二流路。若為此種構成,可將冷卻液循環用泵室沿著驅動軸配置在相對於泵室較油室更遠的位置,故萬一進水時,可使油室成為汙水侵入對象。結果,可更抑制冷卻液的汙染。
上述一觀點的水中泵中,較佳為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係在油室的驅動軸的半徑方向的外側,沿著油室的外周延伸於驅動軸的軸方向。若為此種構成,相較於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在油室的周圍延伸於與驅動軸的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情形,可縮短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的流路長度,故能夠降低流路中的能量損失,有效地冷卻馬達。
上述一觀點的水中泵中,較佳為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的至少一方係形成為包圍油室的全周。若為此種構成,可使冷卻液從油室的全周流入熱交換室,而可確保大幅的熱交換室中冷卻液與泵室的液體的傳熱面積。結果,可有效地進行冷卻液與泵室的液體的熱交換。
具備上述冷卻液循環用泵室的構成中,較佳為第二流路係配置在第一流路的驅動軸的半徑方向的內側,並構成為藉由冷卻液循環用葉輪使來自熱交換室的冷卻液流入冷卻液循環用泵室,且使從冷卻液循環用泵室流出的冷卻液朝向馬達冷卻室流動。若為此種構成,可使於熱交換室中所冷卻的冷卻液朝向驅動軸的半徑方向中較第一流路更靠近馬達的第二流路流動,故可有效地冷卻馬達。
具備上述冷卻液循環用泵室的構成中,較佳為第二流路係配置在第一流路的驅動軸的半徑方向的內側,並構成為藉由冷卻液循環用葉輪使來自馬達冷卻室的冷卻液流入冷卻液循環用泵室,且使從冷卻液循環用泵室流出的冷卻液朝向熱交換室流動。若為此種構成,可藉由冷卻液循環用葉輪使冷卻液朝向馬達(驅動軸除外)的相反側的熱交換室側流動,使馬達側成為負壓,而有效地抑制馬達的進水。
上述一觀點的水中泵中,較佳為更具備一個第一機殼部,第一機殼部係包含連通大氣與油室的油料更換孔,且設有油室。若為此種構成,相較於跨複數個機殼部設置油料更換孔的情況,可省去組裝複數個機殼部的麻煩。此外,可減少防止油料滲漏所需的密封構件數量。
此時,較佳為從俯視觀看時,第一機殼部係構成為油料更換孔與設於第一機殼部的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不相互重疊。若為此種構成,可防止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的冷卻液的流動受到油料更換孔的阻礙,並且,能防止第一機殼部的構造複雜化。
上述一觀點的水中泵中,較佳為第一流路係至少設有一個,且配置於第二流路的驅動軸的半徑方向的外側,從俯視觀看時,形成為圍繞於驅動軸的周圍的圓弧形狀。若為此種構成,可使第一流路的形狀成為沿著馬達的外周的形狀。
在上述熱交換室設有密封構造的構成中,較佳為更具備:第一機殼部,係於熱交換室側呈開放,且設有油室;第二機殼部,係於第一機殼部側呈開放,且設有熱交換室;及分隔構件,係配置在第一機殼部與第二機殼部之間,將油室與熱交換室分隔。密封構造係包含設在第一機殼部與分隔構件之間,將油室與熱交換室之間水密封閉的密封構件。若為此種構成,可藉由密封構件將油室與熱交換室之間水密封閉,防止油料所致的冷卻液的汙染。
在上述熱交換室設有密封構造的構成中,較佳為更具備:第一機殼部,係於熱交換室側呈開放,且設有油室;第二機殼部,係於第一機殼部側呈開放,且設有熱交換室;及分隔構件,係配置在第一機殼部與第二機殼部之間,將油室與熱交換室分隔。密封構造係包含由第二機殼部與分隔構件形成一體的一體構造。若為此種構成,可減少需要密封的部位 而提升熱交換室的水密性。結果,可更簡化裝置構成。
具備上述冷卻液循環用泵室的構成中,較佳為更具備:第一機殼部,係設有油室;第二機殼部,係設有熱交換室;第三機殼部,係設有冷卻液循環用泵室;及第四機殼部,係設在第三機殼部與馬達之間。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係使第一機殼部、第二機殼部、第三機殼部及第四機殼部依第二機殼部、第一機殼部、第三機殼部及第四機殼部的順序,疊設於泵室而形成。若為此種構成,只要將第一機殼部、第二機殼部、第三機殼部及第四機殼部依第二機殼部、第一機殼部、第三機殼部及第四機殼部的順序疊設,即可容易地組裝泵本體。
此時,較佳為第四機殼部係包含:使第一流路連通馬達冷卻室的馬達側第一開口、及使第二流路連通馬達冷卻室的馬達側第二開口;馬達側第一開口與馬達側第二開口係分別設在驅動軸的圓周方向相互錯開的位置。若為此種構成,可將馬達側第一開口及馬達側第二開口使用作為供冷卻液流向馬達冷卻室的開口及供冷卻液流向熱交換室的開口。
依上述第二機殼部、第一機殼部、第三機殼部及第四機殼部之順序疊設的構成中,較佳為第四機殼部係沿著馬達的下表面延伸,第二流路係包含馬達下側流路,馬達下側流路係在第三機殼部與第四機殼部之間,沿著馬達的下表面朝驅動軸的半徑方向延伸,且一端及另一端分別連接於冷卻液循環用泵室及馬達冷卻室。若為此種構成,可藉由流經馬達下側流路的冷卻液,從下側冷卻馬達。
依上述第二機殼部、第一機殼部、第三機殼部及第四機殼部的順序疊設的構成中,較佳為第二機殼部係形成為使驅動軸的軸方向的熱交換室的位置與驅動軸的軸方向的油室的位置重疊。若為此種構成,熱交換室與油室不重疊於驅動軸的軸方向,相較於熱交換室與油室沿著驅動軸 配置的情況,可縮短驅動軸的長度。亦即,可沿軸方向使裝置小型化。
上述一觀點的水中泵中,較佳為熱交換室係包含引導構件,引導構件係限制從驅動軸的半徑方向的外側流入的冷卻液之流動而使之沿著驅動軸流動且從半徑方向的外側流出。若為此種構成,因可藉由引導構件限制冷卻液之流動而使之沿著驅動時的驅動軸(驅動軸的圓周方向)流動,且使冷卻液沿著泵室流動,故能將熱交換室內的冷卻液的流向整流。
此時,較佳為引導構件係包含沿半徑方向輻射狀延伸的複數個肋部,複數個肋部係在驅動軸的半徑方向的內側端部具有作為冷卻液的流路的一部分的間隙。若為此種構成,因可藉由肋部使熱交換室的冷卻液的流路成為包含折返的形狀,故可加長熱交換室中的冷卻液的流路,使冷卻液與泵室的液體的熱交換更有效地進行。
上述一觀點的水中泵中,較佳為更具備:儲留室,係配置在馬達與油室之間;及液位感測器,係偵測流入而儲留在儲留室的液體之預定液位。若為此種構成,可藉由儲留室抑制液體朝向馬達側上升。再者,可藉由液位感測器偵測儲留室內的油料上升、進水等。藉此,在馬達發生油料上升、進水之前,可確實執行維修保養作業。
上述一觀點的水中泵中,較佳為熱交換室係設在泵室的半徑方向的外側。若為此種構成,因可使用泵箱體的整個外周確保大幅的熱交換室與泵室的傳熱面積,而能夠有效地進行熱交換。而且,熱交換室的冷卻液與水中泵外部的流體之間能有效地進行熱交換。此外,直立型的水中泵的情況下,由於可將熱交換室配置在較低的位置,故即使在水中泵的外部水位較低時,熱交換室的冷卻液與水中泵的外部的流體之間也可更有效地進行熱交換。再者,熱交換室與泵室未沿驅動軸的軸方向重疊,相較 於熱交換室與泵室沿著驅動軸配置的情況,可縮短驅動軸的長度。亦即,可沿軸方向使裝置小型化。
2:機殼部
3:冷卻液循環部
4、4a、4b、4c、4d、4e、4f:密封構件
10:馬達
10a:驅動軸
10b:定子
10c:轉子
10d:馬達機架
11:頭蓋
12:泵室
13:泵箱體
13a:吸入口
13b:吐出口
14:葉輪
15:油室
15a:機械式密封件
15b:電極式感測器
16a、16b:軸承
20:阻水套
21:軸承罩
21a:流入口
21b:流出口
22:冷卻殼體
23、423:油殼體
23a:流入口
23b:流出口
23c:油料更換孔
24:油箱體
24a:凸部
24b:溝部
25、725、825、925:冷卻箱體
25a:凹部
30:馬達冷卻室
30a:分隔壁部
30b:內側冷卻室
30c:外側冷卻室
31、431、731、831、931:熱交換室
31a、931a:肋部
32、432、832:第一流路
33、433、833:第二流路
33a:流路
33b:馬達下側流路
34:冷卻液循環用泵室
34a、634a:冷卻液循環用葉輪
51、351:儲留室
52、352:液位感測器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水中泵
133a:第一部分
133b:第二部分
431a、831a:水平肋部
525:箱體
725a:開口
825a:開口
825b:開口
826:開口
913:泵箱體
913a:本體構件
913b:管構件
925a:上側冷卻箱體
925b:下側冷卻箱體
931b、931c:區域
A、A1、A2、Z、Z1、Z2:方向
第1圖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概略圖。
第2圖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機殼部剖面的分解立體圖。
第3圖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油殼體的側視圖。
第4圖為沿著第3圖之1000-1000線的剖面圖。
第5圖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冷卻箱體的俯視圖。
第6圖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概略圖。
第7圖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概略圖。
第8圖為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概略圖。
第9圖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油殼體的剖面圖,且為第4圖的對應圖。
第10圖為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概略圖。
第11圖為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概略局部放大圖。
第12圖為本發明第7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概略圖。
第13圖為本發明第7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冷卻箱體的俯視圖,且為第5圖的對應圖。
第14圖為本發明第8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概略圖。
第15圖為本發明第8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冷卻箱體的俯視圖,且為第5圖的對應圖。
第16圖為本發明第9實施形態之水中泵的概略圖。
第17圖為沿著第16圖之1100-1100線的剖面圖。
第18圖為沿著第16圖之1200-1200線的剖面圖。
以下根據圖式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
(水中泵的構成)
參照第1圖~第5圖,就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加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的水中泵100係如第1圖所示,具備:馬達10、頭蓋11、泵室12、泵箱體13、葉輪14、油室15、機殼部2、設於機殼部2的冷卻液循環部3、及密封構件4。
其中,密封構件4係設於冷卻液循環部3的後述熱交換室31。密封構件4係具有對外部水密構造,防止液體從泵室12側侵入。亦即,密封構件4係防止因來自泵室12側的進水而使冷卻液受到汙染。
水中泵100為內部冷卻型泵。詳細而言,水中泵100係構成為藉由以冷卻液循環部3循環的冷卻液來冷卻馬達10。水中泵100係構成為在熱交換室31中進行冷卻液與泵室12的液體之間的熱交換。亦即,水中泵100係構成為在熱交換室31中將冷卻液冷卻。其中,冷卻液係例如添加有乙二醇的水。
因此,即使在水中泵100周圍的液位隨著情況下降而致水中泵100露出的環境下,仍可使用水中泵100。此外,即使處在與恆常地露出的陸上泵同樣的環境下,也可使用水中泵100。此外,水中泵100係馬達10之驅動軸10a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立型泵。
在此,下文的說明中,將馬達10之驅動軸10a的軸方向設為Z方向(上下方向)。Z方向中,以上方為Z1方向,下方為Z2方向。此外,將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設為A方向。A方向中,以指向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外側的方向為A1方向,A1方向的反方向為A2方向。
馬達10係密封成使外部的液體無法侵入。馬達10包含:驅動軸10a、定子10b、轉子10c、及馬達機架10d。馬達10係構成為經由驅動軸10a使連接於驅動軸10a的葉輪14旋轉驅動。詳細而言,馬達10係屬於內轉子馬達,將定子10b配置於轉子10c的半徑方向的外側(A1方向側)且安裝於馬達機架10d內側。轉子10c係安裝於驅動軸10a,構成為藉來自定子10b的磁場而使驅動軸10a一起旋轉。此外,轉子10c係構成為藉由驅動軸10a使葉輪14旋轉驅動。
驅動軸10a係藉由軸承16a及16b可旋轉地支持。軸承16a係在馬達10的Z1方向側支持在機殼部2的後述頭蓋11。軸承16b則在馬達10的Z2方向側支持在機殼部2的後述軸承罩21。另外,馬達10、冷卻液循環部3的後述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油室15、熱交換室31、及泵室12係沿著驅動軸10a(Z方向),從Z1方向側起依序配置。
泵室12中配置有藉馬達10驅動的葉輪14。泵室12係設於泵箱體13。泵箱體13中設有液體(汙水等)的吸入口13a及吐出口13b。泵箱體13則較機殼部2配置於更下方側(Z2方向側)。
葉輪14係構成為藉由旋轉,將配置水中泵100的排水區域內的水液從吸入口13a吸入到泵箱體13內(泵室12),同時將吸入的水液向吐出口13b(大致A1方向)推送。
油室15係配置在馬達10及泵室12之間,且充填有油料。油室15包含機械式密封件15a及電極式感測器15b。
機械式密封件15a係在負載側(泵室12側,亦即Z2方向側)及反負載側(相對於泵室12的相反側,亦即Z1方向側)分別具有滑接部。負載側的滑接部具有抑制泵室12的壓力水流入油室15的功能。再者,反負載側的滑接部具有抑制包含油室15之油料的液體流入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的功能。此外,滑接部係藉充填於油室15的油料獲得潤滑同時施以冷卻而不致燒灼。另外,由於在構成機械式密封件15a的固定環與旋轉環之間形成些微的間隙,故即使機械式密封件15a功能正常,也會有些微液體從泵室12侵入油室15。
電極式感測器15b係構成為可偵知液體從泵室12侵入油室15的情形。電極式感測器15b係構成為藉由侵入油室15的液體與油殼體23之間導電而偵知液體的侵入。
(冷卻液循環部及機殼部的構成)
為了冷卻馬達10,如第1圖所示,冷卻液循環部3係構成為使冷卻液在泵室12與頭蓋11之間的泵本體內循環。冷卻液循環部3係構成為油室15的油料不會混入冷卻液中。
冷卻液循環部3具備:馬達冷卻室30、熱交換室31(使冷卻液冷卻的空間)、第一流路32、第二流路33、及設於第二流路33的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
冷卻液循環部3係構成為使冷卻液依序循環於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第二流路33的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之下游側流路(後述的馬達下側流路33b)、馬達冷卻室30、第一流路32、熱交換室31、第二流路33的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之上游側流路(後述的流路33a)之順序循環,再送回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
機殼部2係具備:阻水套20、軸承罩21、冷卻殼體22、油 殼體23、油箱體24、冷卻箱體25各一個。其中,軸承罩21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第四機殼部」的一例。冷卻殼體22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第三機殼部」的一例。油箱體24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的「分隔構件」的一例。油殼體23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第一機殼部」的一例。冷卻箱體25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第二機殼部」的一例。
第一流路32及第二流路33係藉由對於泵室12(泵箱體13),將軸承罩21、冷卻殼體22、油殼體23、油箱體24、冷卻箱體25,依冷卻箱體25、油箱體24、油殼體23、冷卻殼體22及軸承罩21的順序,從Z2方向側向Z1方向側疊設而形成。另外,機殼部2中,為了不使冷卻液、油室15的油料、大氣及泵室12的液體混合,而在各部設有密封構件(例如O環等)。
除了油箱體24外,構成機殼部2的各部(阻水套20、軸承罩21、冷卻殼體22、油殼體23、冷卻箱體25)係大略形成為外徑(A方向的大小)相同。軸承罩21係沿著馬達10(驅動軸10a除外)的下表面延伸於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A方向)。
油殼體23係熱交換室31側(Z2方向側)開放,且設有油室15。冷卻箱體25係油殼體23側(Z1方向側)開放,且設有熱交換室31。油箱體24係配置於油殼體23與冷卻箱體25之間,將油殼體23和冷卻箱體25分隔。亦即,由於隔著油箱體24,油室15的油料不會和熱交換室31的冷卻液混合。
馬達冷卻室30係設於阻水套20,且以從外周側(A1方向側)包覆馬達10之方式,配置成鄰接於馬達10。亦即,馬達冷卻室30係圓筒形狀的空間部分。
馬達冷卻室30包含:分隔壁部30a、內側冷卻室30b、及外 側冷卻室30c。
分隔壁部30a係具有從下端(Z2方向側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圓筒形狀,且為將馬達冷卻室30分隔為內側冷卻室30b及外側冷卻室30c的板狀壁。分隔壁部30a在上端(Z1方向側端部)具有間隙。內側冷卻室30b係配置於分隔壁部30a的內側(A2方向側)。外側冷卻室30c係配置於分隔壁部30a的外側(A1方向側)。內側冷卻室30b及外側冷卻室30c係經由分隔壁部30a上端的間隙而連通。其中,分隔壁部30a的上端係相較於馬達10的定子10b及轉子10c更位於Z1方向側。
內側冷卻室30b係在下端(Z2方向側端部)連通於第二流路33(後述的馬達下側流路33b)(設於軸承罩21的後述流入口21a)。因此,內側冷卻室30b係構成為藉由使來自熱交換室31的冷卻液沿著馬達10流動而有效地冷卻馬達10。
外側冷卻室30c係在下端連通於第一流路32(設於軸承罩21的後述流出口21b)。因此,外側冷卻室30c係構成為將帶走馬達10的熱而加溫的冷卻液在送到熱交換室31前,藉由圍繞水中泵100的液體或大氣有效地冷卻。
配置成鄰接於阻水套20之Z2方向側的軸承罩21設有複數個(三個)的流入口21a及複數個(三個)的流出口21b。其中,流入口21a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馬達側第一開口」的一例。流出口21b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馬達側第二開口」的一例。
流入口21a係構成為使第二流路33連通於馬達冷卻室30(內側冷卻室30b)而使冷卻液從第二流路33流入馬達冷卻室30(內側冷卻室30b)。流出口21b係構成為使第一流路32連通於馬達冷卻室30(外側冷卻室30c)而使冷卻液從馬達冷卻室30(外側冷卻室30c)向第一流路32 流出。
如第2圖所示,流入口21a及流出口21b具有圓弧形狀,且配置在A方向互相錯開的位置。亦即,流入口21a係相較於流出口21b更配置靠A2方向側。複數個流入口21a及複數個流出口21b係在A方向互相錯開的狀態下,在驅動軸10a(參照第1圖)的圓周方向以大致等角度間隔交替並排配置。亦即,馬達冷卻室30(參照第1圖)係構成為藉由在驅動軸10a的圓周方向,從複數個流入口21a及複數個流出口21b流入、流出的冷卻液,將馬達10(參照第1圖)均勻地冷卻。在此,第2圖中,僅顯示冷卻液循環部3及機殼部2的縱剖面形狀的一方側之構成,但未圖示的縱剖面形狀另一方側之構成亦具有與一方側之構成相同的形狀(相對於剖面呈對稱的形狀)。
熱交換室31係設於冷卻箱體25。熱交換室31係配置成鄰接於泵室12的Z1方向側。熱交換室31係配置成鄰接於油室15的Z2方向側。熱交換室31係構成為藉由冷卻液流動而在冷卻液與泵室12內的液體之間進行熱交換。
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油殼體23設有複數個(三個)流入口23a及複數個(三個)流出口23b。
流入口23a係構成為使第一流路32連通於熱交換室31而使冷卻液從第一流路32流入熱交換室31(參照第1圖)。流出口23b係構成為使第二流路33連通於熱交換室31而使冷卻液從熱交換室31向第二流路33流出。
流入口23a及流出口23b係具有圓弧形狀,且未在A方向互相錯開配置,而是配置在A方向互相對應的位置。流入口23a及流出口23b係配置在熱交換室31的A1方向的外側端部附近。複數個流入口23a 及複數個流出口23b係在驅動軸10a的圓周方向以大致等角度間隔交替並排配置。
如第2圖及第5圖所示,熱交換室31包含複數個肋部31a。
複數個肋部31a係構成為限制從半徑方向(A方向)的外側的流入口23a流入的冷卻液之流動而使之沿著驅動軸10a(驅動軸10a的圓周方向)流動,且從半徑方向的外側的流出口23b流出。
詳細而言,複數個肋部31a係在半徑方向的內側端部具有間隙以作為冷卻液在熱交換室31中的流路之一部分,且沿半徑方向輻射狀延伸。亦即,複數個肋部31a係分隔沿周方向並排的複數個空間,使熱交換室31從俯視觀看時呈扇形。藉此,從流入口23a(第一流路32)流入熱交換室31的冷卻液朝半徑方向的內側(A2方向側)流動於扇形空間,並且,通過肋部31a之內側端部的間隙,流到鄰接的其他扇形空間,再朝半徑方向的外側(A1方向)流動,而從流出口23b向第二流路33流出。複數個肋部31a藉由在熱交換室31中將冷卻液的流向整流(限制)而可使冷卻液有效地循環。藉此,熱交換室31可將冷卻液有效地冷卻。
如第2圖所示,第一流路32係相對於油室15在驅動軸10a(參照第1圖)的半徑方向(A方向)的外側設有複數個(三個)。第一流路32係連通熱交換室31與馬達冷卻室30(參照第1圖)。詳細而言,第一流路32係一端(Z2方向側端部)經由流入口23a連通於熱交換室31,另一端(Z1方向側端部)經由流出口21b連通於馬達冷卻室30。藉此,第一流路32係構成為使冷卻液從馬達冷卻室30流到熱交換室31。
第一流路32係在油室15的半徑方向的外側,沿著油室15的外周延伸於驅動軸10a的軸方向(Z方向)。第一流路32係跨設在軸承罩21、冷卻殼體22、及油殼體23。第一流路32係沿著驅動軸10a的軸方向 (Z方向)直線狀延伸。
因此,第一流路32、流出口21b及流入口23a雖未圖示,但係配置在從俯視觀看時互相對應的位置。複數個第一流路32係分別配置在軸承罩21、冷卻殼體22、及油殼體23的A1方向的外側端部附近,並且,在驅動軸10a的圓周方向以大致等角度間隔並排配置。
第二流路33係相對於油室15在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A方向)外側設有複數個(三個)(參照第4圖)。第二流路33係配置在第一流路32的半徑方向(A方向)的內側。第二流路33係連通熱交換室31與馬達冷卻室30。詳細而言,第二流路33係一端(Z2方向側端部)經由流出口23b連通於熱交換室31,另一端(Z1方向側端部)經由流入口21a連通於馬達冷卻室30。藉此,第二流路33係構成為使冷卻液朝第一流路32的相反方向(從熱交換室31向馬達冷卻室30)流動。
第二流路33係與第一流路32同樣地,在油室15的半徑方向的外側(A1方向側),沿著油室15的外周延伸於驅動軸10a的軸方向(Z方向)。
第二流路33在流路途中設有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此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係配置有用以在冷卻液循環部3中產生冷卻液流的冷卻液循環用葉輪34a。
冷卻液循環用葉輪34a係安裝於馬達10(參照第1圖)的驅動軸10a,構成為藉馬達10驅動(旋轉)。冷卻液循環用葉輪34a係構成為由於驅動而沿著驅動軸10a產生朝Z1方向的冷卻液流。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冷卻液循環用葉輪34a)係配置在馬達10(驅動軸10a除外)與油室15之間。冷卻液循環用葉輪34a係使冷卻液沿著驅動軸10a的軸方向(Z方向)流入、流出的軸流式葉輪。
如第1圖所示,第二流路33係包含:設於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之上游側的流路33a、及設於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之下游側的馬達下側流路33b。
第二流路33係構成為使冷卻液依流路33a、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馬達下側流路33b的順序流動,而將冷卻液從熱交換室31送到馬達冷卻室30。
流路33a係具有延伸於驅動軸10a的軸方向(Z方向)的第一部分133a、及從第一部分133a之Z1方向側端部朝向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內側(A2方向側)延伸的第二部分133b。第一部分133a在油殼體23設為貫通孔狀。第二部分133b係設於油殼體23及冷卻殼體22之間。
馬達下側流路33b係沿著馬達10(驅動軸10a除外的部分)的下表面朝向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外側(A1方向側)延伸。馬達下側流路33b係設於軸承罩21與冷卻殼體22之間。馬達下側流路33b的上游側的一端係連接於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馬達下側流路33b的下游側的另一端係連接於馬達冷卻室30(內側冷卻室30b)。
第二流路33係構成為使來自熱交換室31的冷卻液經由第二部分133b沿著油室15(油室15的上部)朝向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內側(A2方向側)流動,而流入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再者,第二流路33係構成為藉由冷卻液循環用葉輪34a,將從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流出的冷卻液沿著馬達10(驅動軸10a除外的部分)的下表面朝向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外側(A1方向側)流動。
結果,冷卻液係流入馬達冷卻室30。亦即,第二流路33係構成為冷卻液在冷卻液循環用葉輪34a的上游側及下游側以互為相反的方向沿半徑方向(A方向)流動。
(油料更換孔的構成)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油殼體23係包含用以更換油料的油料更換孔23c。
油料更換孔23c係連通大氣(水中泵100的外部)與油室15。詳細而言,從俯視觀看時(從Z方向觀看時),油殼體23係構成為油料更換孔23c與設於油殼體23的第一流路32及第二流路33不互相重疊。油料更換孔23c係延伸於與驅動軸10a的軸方向正交的方向(A方向)。油料更換孔23c配置於Z方向中之油殼體23的略中間位置。油料更換孔23c係隔著驅動軸10a而分別在驅動軸10a的兩側各設置一個。
(密封構件的構成)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油箱體24係包含沿著驅動軸10a(參照第1圖)朝向Z2方向突出的圓筒狀凸部24a。凸部24a係形成有圓環狀的溝部24b,此溝部24b係朝半徑方向的內側(A2方向側)凹陷,且圍繞於驅動軸10a的周圍。溝部24b係安裝有密封構件4。密封構件4的一方側係配置熱交換室31(冷卻液),密封構件4的另一方側係配置泵室12(汙水等液體)。其中,密封構件4係例如由O環所構成。
冷卻箱體25係包含從Z2方向側耦合於油箱體24之凸部24a且環繞於驅動軸10a的周圍的圓環狀的凹部25a。密封構件4係在安裝於溝部24b的狀態下與凸部24a的內表面接觸,藉以將泵室12與熱交換室31之間水密封閉。
其中,由於密封構件4係設在彼此靜止地構成之冷卻箱體25與油箱體24之間的構造,故不同於設在旋轉驅動之驅動軸10a的機械式密封件15a,可近乎確實地防止液體從泵室12侵入熱交換室31。
另外,油殼體23與油箱體24之間設有密封構件4a。密封 構件4a係將油室15與熱交換室31之間水密封閉。藉此,密封構件4a係防止油室15的油料侵入熱交換室31。其中,密封構件4a係例如由O環所構成。密封構件4a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密封構造」的一例。
再者,油殼體23與冷卻箱體25之間設有密封構件4b。密封構件4b係將大氣與熱交換室31之間水密封閉。其中,密封構件4b係例如由O環所構成。密封構件4b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密封構造」的一例。
此外,泵室12的Z1方向側的頂部也可沿著驅動軸10a及冷卻箱體25之Z2方向的下表面設置油封(未圖示)。油封係可抑制液體從泵室12朝Z1方向側上升。
(第1實施形態的功效)
就第1實施形態的功效加以說明。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因在油室15之外另設有用以供冷卻液流動的第一流路32、第二流路33、馬達冷卻室30及熱交換室31,藉此能夠以各別的液體來進行馬達10的冷卻及機械式密封件15a的潤滑,而可選定馬達10之冷卻用及機械式密封件15a之潤滑用的各別的液體之最佳液體。而且,即使是泵室12的液體經由機械式密封件15a侵入時,因可先使油室15的液體(油料)汙染,故可防止冷卻液的汙染。如上所述,可選定馬達10之冷卻用及機械式密封件15a之潤滑用的各別的液體之最佳液體,且可抑制冷卻液的汙染。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熱交換室31係設有對外部水密的密封構造(密封構件4、4a、4b)。藉此,可藉由密封構造(密封構件4、4a、4b)有效防止來自泵室12側、大氣側及油室15側等熱交換室31外部的液體、空氣等侵入熱交換室31。結果,可更抑制冷卻液的汙染。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更具備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此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係配置有藉馬達10驅動的冷卻液循環用葉輪34a,且在馬達10與油室15之間設於第二流路33。藉此,可將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沿著驅動軸10a配置在相對於泵室12較油室15更遠的位置,故萬一進水時,可使油室15成為汙水侵入對象。結果,可更抑制冷卻液的汙染。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第一流路32及第二流路33係在油室15的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外側,沿著油室15的外周延伸於驅動軸10a的軸方向。藉此,相較於第一流路32及第二流路33在油室15的周圍延伸於與驅動軸10a的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情形,可縮短第一流路32及第二流路33的流路長度,故能夠降低流路中的能量損失,有效地冷卻馬達10。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第二流路33係配置在第一流路32的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內側,且構成為藉由冷卻液循環用葉輪34a使來自熱交換室31的冷卻液流入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並且使從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流出的冷卻液朝向馬達冷卻室30流動。藉此,可使於熱交換室31中所冷卻的冷卻液朝向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中較第一流路32更靠近馬達10的第二流路33流動,故可有效地冷卻馬達10。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更具備一個油殼體23,此油殼體23係包含連通大氣與油室15的油料更換孔23c,且設有油室15。藉此,相較於跨複數個機殼部設置油料更換孔的情況,可省去組裝複數個機殼部的麻煩。而且,可減少防止油料滲漏所需的密封構件數量。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油殼體23係構成為從俯視觀看時,油料更換孔23c不與設於油殼體23的第一流路32及第二流路33互相重疊。藉此,可防止第一流路32及第二流路33的冷卻液的流動受到油 料更換孔23c的阻礙,並且,可防止油殼體23的構造複雜化。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第一流路32至少設有一個,且配置於第二流路33的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外側,從俯視觀看時,形成為圍繞於驅動軸10a的周圍的圓弧形狀。藉此,可使第一流路32的形狀成為沿著馬達10的外周的形狀。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更具備:油殼體23,係於熱交換室31側呈開放且設有油室15;冷卻箱體25,係於油殼體23側呈開放且設有熱交換室31:及油箱體24,係配置於油殼體23與冷卻箱體25之間,將分隔油室15與熱交換室31分隔;並且,密封構造係包含設於油箱體24與油殼體23之間,將泵室12與熱交換室31之間水密封閉的密封構件4a。藉此,可藉由密封構件4a將油室15與熱交換室31之間水密封閉,防止油料所致的冷卻液的汙染。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更具備:油殼體23,係設有油室15;冷卻箱體25,係設有熱交換室31;冷卻殼體22,係設有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及軸承罩21,係設於冷卻殼體22與馬達10之間;並且,第一流路32及第二流路33係藉由對於泵室12,將油殼體23、冷卻箱體25、冷卻殼體22及軸承罩21,依冷卻箱體25、安裝有油箱體24的油殼體23、冷卻殼體22及軸承罩21的順序疊設而形成。藉此,只要將油殼體23、冷卻箱體25、冷卻殼體22及軸承罩21依冷卻箱體25、油殼體23、冷卻殼體22及軸承罩21的順序疊設,即可容易地組裝泵本體。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軸承罩21係包含:流入口21a,係使第二流路33連通於馬達冷卻室30;及流出口21b,係使第一流路32連通於馬達冷卻室30;並且,流入口21a與流出口21b係分別設在驅動軸10a的圓周方向互相錯開的位置。藉此,可將流入口21a及流出口21b使 用作為供冷卻液流向馬達冷卻室30的開口及供冷卻液流向熱交換室31的開口。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軸承罩21係沿著馬達10的下表面延伸,第二流路33係包含馬達下側流路33b,此馬達下側流路33b係在冷卻殼體22與軸承罩21之間,沿著馬達10的下表面延伸於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且一端及另一端分別連接於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及馬達冷卻室30。藉此,也可藉由流經馬達下側流路33b的冷卻液,從下側冷卻馬達10。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熱交換室31係包含肋部31a,此肋部31a係限制從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外側流入的冷卻液之流動而使之沿著驅動軸10a流動,且從半徑方向的外側流出。藉由肋部31a,可限制冷卻液之流動而使之沿著驅動時的驅動軸10a(驅動軸10a的圓周方向)流動,且使冷卻液沿著泵室12流動,故可將熱交換室31內的冷卻液的流向整流。
第1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設有沿半徑方向輻射狀延伸的複數個肋部31a,此等肋部31a係在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內側端部具有作為冷卻液的流路的一部分的間隙。藉由肋部31a,可使熱交換室31的冷卻液的流路成為包含折返的形狀,故可加長熱交換室31中的冷卻液的流路,使冷卻液與泵室12的液體的熱交換更有效地進行。
[第2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第6圖,就第2實施形態加以說明。第2實施形態中,除了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構成外,針對更具備配置於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與油室15之間的儲留室51的例子加以說明。其中,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係標註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符號而圖示,且省略其說 明。
如第6圖所示,第2實施形態的水中泵200係具備儲留室51、及設於儲留室51的液位感測器52。
儲留室51係配置於馬達10(驅動軸10a除外)與油室15之間。詳細而言,儲留室51係配置於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與油室15之間。另外,水中泵200係具備有蓋構件53,此蓋構件53係為了形成儲留室51而從上方安裝在油殼體23。
液位感測器52係浮球式感測器,構成為偵測流入並儲留於儲留室51的液體(油料及來自泵室12的液體)的預定液位。儲留室51的Z1方向側係鄰接配置第二流路33的流路33a的第二部分133b。
並且,水中泵200係構成為可在液位感測器52偵測到儲留室51的預定液位時,進行馬達10的停止、對使用者的告知等。藉此,水中泵200可抑制其他液體混入冷卻液循環部3的冷卻液中。
另外,第2實施形態的其他構成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2實施形態的功效)
就第2實施形態的功效加以說明。
第2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更具備:儲留室51,係配置於馬達10與油室15之間;及液位感測器52,係偵測流入並儲留於儲留室51的液體的預定液位。藉此,可利用儲留室51抑制液體朝向馬達10側上升。而且,藉由液位感測器52,可偵知儲留室51內的油料上升、進水等。藉此,在馬達10發生油料上升、進水之前,可確實進行維修保養作業。此外,藉由在油室15的上部側設置液位感測器52,不僅可提早偵測從泵室12向油室15的進水,也可提早偵測從油室15向上部的油料上升。
另外,第2實施形態的其他功效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3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第7圖,就第3實施形態加以說明。第3實施形態中,針對具備配置於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與馬達10(驅動軸10a除外)之間的儲留室351而不同於上述第2實施形態的構成的例子加以說明。另外,與上述第2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係標註與第2實施形態相同的符號而圖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第7圖所示,第3實施形態的水中泵300係具備儲留室351、及設於儲留室351的液位感測器352。
儲留室351係配置於馬達10(驅動軸10a除外)與油室15之間。詳細而言,儲留室351係配置於馬達10(驅動軸10a除外)與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之間。水中泵300係具備蓋構件353,此蓋構件353係為了形成儲留室351而從下方安裝於軸承罩21。
液位感測器352係浮球式感測器,構成為偵知流入並儲留於儲留室351之液體(冷卻液、油料及來自泵室12的液體)的預定液位。第二流路33的馬達下側流路33b係鄰接配置在儲留室351的Z2方向側。
另外,水中泵300係構成為可在液位感測器352偵測到儲留室351的預定液位時,進行馬達10的停止、向使用者的告知等。藉此,水中泵300可抑制液體進入馬達10(馬達機架10d的內側)。
另外,第3實施形態的其他構成係與上述第2實施形態相同。
(第3實施形態的功效)
就第3實施形態的功效加以說明。
第3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在馬達10(驅動軸10a除外)的正下方設有儲留室351及液位感測器352。藉此,可偵測到最重要的馬達10正要發生油料上升、進水。
另外,第3實施形態的其他功效係與上述第2實施形態相同。
[第4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第8圖及第9圖,就第4實施形態加以說明。第4實施形態中,針對設有一個第一流路432而不同於設有複數個第一流路32的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例子加以說明。另外,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構成係標註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符號而圖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第8圖所示,第4實施形態的水中泵400具備一個第一流路432、一個第二流路433、熱交換室431、及油殼體423。
第一流路432係配置在第二流路433之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外側(A1方向側)。從俯視觀看時(從Z1方向側觀看時),第一流路432係形成圍繞於驅動軸10a的周圍的圓弧形狀(C字形)(參照第9圖)。其中,第一流路432的C字形開放部分係配置有油料更換孔23c。從俯視觀看時(從Z1方向側觀看時),第二流路433也形成與第一流路432同樣的圓弧形狀(C字形)(參照第9圖)。因此,第一流路432及第二流路433係形成為圍繞於油室15的大致全周。
熱交換室431係包含平板狀的水平肋部431a,此水平肋部431a係沿與驅動軸10a的軸方向(Z方向)交叉的方向(水平方向)延伸。水平肋部431a係在A2方向側的端部具有間隙,而在A2方向側的端部形成上下方向折返的冷卻液流路。其中,水平肋部431a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引導構件」的一例。
另外,第4實施形態的其他構成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4實施形態的功效)
就第4實施形態的功效加以說明。
第4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第一流路432及第二流路433係形成為圍繞油室15之大致全周。藉此,可使冷卻液從油室15的大致全周流入熱交換室431,而可確保大幅的熱交換室431中冷卻液與泵室12之液體的傳熱面積。結果,可有效地進行冷卻液與泵室12的液體的熱交換。
第4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第一流路432係至少設有一個,且配置在第二流路433之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外側,從俯視觀看時,形成為圍繞於驅動軸10a的周圍的圓弧形狀(C字形)。藉此,可將第一流路432的構成簡化。
另外,第4實施形態的其他功效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5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第10圖,就第5實施形態加以說明。第5實施形態中,針對油箱體24與冷卻箱體25為一體形成而不同於油箱體24及冷卻箱體25分別具備各一個(亦即,油箱體24與冷卻箱體25為各別的組件)的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例子加以說明。另外,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構成係標註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符號而圖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第10圖所示,第5實施形態的水中泵500係具備油箱體24(的一部分)與冷卻箱體25(的一部分)一體形成而構成的箱體525。其中,箱體525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密封構造」及「一體構造」的一例。
水中泵500係油箱體24(的一部分)與冷卻箱體25(的一部 分)之間沒有間隙,而未設有如第1實施形態之水中泵100的密封構件4。
另外,第5實施形態的其他構成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5實施形態的功效)
就第5實施形態的功效加以說明。
第5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更具備:油殼體23,係熱交換室31側係呈敞開,且設有油室15;冷卻箱體25,油殼體23側係呈敞開,且設有熱交換室31;及油箱體24,配置在油殼體23與冷卻箱體25之間,用以將油室15與熱交換室31分隔,密封構造則包含冷卻箱體25與油箱體24一體形成的箱體525。藉此,可減少需要密封的部位而提升熱交換室31的水密性。結果,可更簡化裝置構成。
另外,第5實施形態的其他功效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6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第11圖,就第6實施形態加以說明。第6實施形態中,針對冷卻液朝向與第1實施形態相反的方向流動的例子加以說明。另外,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係標註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符號而圖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第11圖所示,第6實施形態的水中泵600具備冷卻液循環用葉輪634a。
冷卻液循環用葉輪634a係安裝在馬達10的驅動軸10a,構成為可藉由馬達10驅動(旋轉)。冷卻液循環用葉輪634a係具有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冷卻液循環用葉輪34a(參照第1圖)相同的形狀,配置在相同位置,但以與冷卻液循環用葉輪34a上下相反的方向安裝在驅動軸10a。 因此,冷卻液循環用葉輪634a係構成為藉由驅動而沿著驅動軸10a產生朝向Z2方向(油室15)的液流。
另外,第6實施形態的其他構成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6實施形態的功效)
就第6實施形態的功效加以說明。
第6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第二流路33係配置在第一流路32之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內側,且構成為藉由冷卻液循環用葉輪634a使來自馬達冷卻室30的冷卻液流入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並且使從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流出的冷卻液朝向熱交換室31流動。藉此,可利用冷卻液循環用葉輪634a使冷卻液朝向馬達10(驅動軸10a除外)的相反側的熱交換室31側流動,使馬達10側成為負壓,而有效地抑制馬達10的進水。
另外,第6實施形態的其他功效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7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第12圖及第13圖,就第7實施形態加以說明。第7實施形態中,針對油室15及熱交換室731沿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A方向)並排配置而不同於油室15及熱交換室31沿驅動軸10a的軸方向(Z方向)並排配置的第1實施形態的例子加以說明。另外,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係標註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符號而圖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第12圖所示,第7實施形態的水中泵700係具備冷卻箱體725及熱交換室731。
冷卻箱體725係在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內側(A2方向 側)具有圓形的開口725a,且將油箱體24嵌入於開口。因此,熱交換室731係配置在驅動軸10a的半徑方向的外側(A1方向側)。並且,冷卻箱體725係形成為驅動軸10a的軸方向(Z方向)之熱交換室731的位置與驅動軸10a的軸方向的油室15的位置重疊。亦即,熱交換室731與油室15係橫向並排配置。
另外,第7實施形態的其他構成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7實施形態的功效)
就第7實施形態的功效加以說明。
第7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冷卻箱體725係形成為軸方向之熱交換室731的位置與軸方向之油室15的位置重疊。藉此,熱交換室731與油室15不重疊於驅動軸10a的軸方向,相較於熱交換室731與油室15沿著驅動軸10a配置的情形,能夠縮短驅動軸10a的長度。亦即,可沿軸方向使裝置小型化。
另外,第7實施形態的其他功效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8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第14圖及第15圖,就第8實施形態加以說明。第8實施形態中,針對與上述第4實施形態同樣地設置一個第一流路832而不同於上述第7實施形態的例子加以說明。另外,與上述第7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係標註與第7實施形態相同的符號而圖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第14圖所示,第8實施形態的水中泵800係具備一個第一流路832、熱交換室831、及冷卻箱體825。
第一流路832係配置在第二流路833之驅動軸10a的半徑 方向的外側(A1方向側)。從俯視觀看時(從Z1方向側觀看時),第一流路832係形成為圍繞於驅動軸10a的周圍的圓弧形狀(C字形)(參照第9圖)。其中,第一流路832的開口呈C字形的部分配置有油料更換孔23c(第9圖參照)。
熱交換室831係包含沿與驅動軸10a的軸方向(Z方向)交叉的方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狀的水平肋部831a。水平肋部831a係在A2方向側之端部具有間隙,而在A2方向側的端部形成上下方向折返的冷卻液流路。其中,水平肋部831a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引導構件」的一例。
如第15圖所示,在冷卻箱體825的上部設有沿驅動軸10a之圓周方向並排且連接於第一流路832的複數個(六個)開口825a。再者,藉由組合冷卻箱體825與油箱體24,在開口825a的半徑方向的內側(A2方向側),於冷卻箱體825的上部,形成沿驅動軸10a的圓周方向並排且連接於第二流路833的複數個(六個)開口826。此外,形成熱交換室831之流路的途中設有配置在開口825a之下游側且連通於開口825a的開口825b。
另外,第8實施形態的其他構成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8實施形態的功效)
第8實施形態的功效係與上述第4及第7實施形態相同。
[第9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第16圖~第18圖,就第9實施形態加以說明。第9實施形態中,針對在泵室12的半徑方向的外側(A1方向側)配置熱交換室931而不同於沿Z方向在泵室12與油室15之間配置熱交換室31的上述第1實施形態的例子加以說明。另外,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構 成係標註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符號而圖示,且省略其說明。
如第16圖所示,第9實施形態的水中泵900係具備冷卻箱體925、熱交換室931、及泵箱體913。
冷卻箱體925係包含上側冷卻箱體925a及下側冷卻箱體925b。
上側冷卻箱體925a係配置在泵箱體913的半徑方向的外側(A1方向側),且圍繞於泵箱體913的上側部分。下側冷卻箱體925b係配置在泵箱體913的半徑方向的外側(A1方向側),且圍繞著泵箱體913的下側部分。其中,泵箱體913係由圍繞於葉輪14的本體構件913a、及形成液體之排出流路的管構件913b之兩個構件所構成。
熱交換室931係設置成在泵室12的半徑方向的外側(A1方向側)包圍泵室12周圍之大致全周。詳細而言,熱交換室931係設在泵箱體913與冷卻箱體925之間。在此,第17圖中省略了葉輪14的圖示。
如第18圖所示,從俯視觀看時,熱交換室931具有輻射狀延伸的複數個肋部931a、及並排於圓周方向的複數個(六個)區域。詳細而言,熱交換室931係包含複數個(三個)區域931b、及複數個(三個)區域931c。另外,肋部931a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引導構件」的一例。
區域931b係構成為冷卻液從第一流路32流入,並流向下方(Z2方向)。區域931c係構成為冷卻液在Z2方向的端部從區域931b流入,並流向上方(Z1方向),而且流出到第二流路33。區域931b與區域931c係藉肋部931a分隔而沿圓周方向交替配置。另外,肋部931a係分別設在泵箱體913與油箱體24各自的外周。
如第16圖所示,泵箱體913與冷卻箱體925之間設有複數個(二個)密封構件4c。密封構件4c係將大氣與熱交換室931之間水密封 閉。其中,密封構件4c係例如由O環所構成。密封構件4c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密封構造」的一例。
泵箱體913與油箱體24之間設有密封構件4d。密封構件4d係將泵室12與熱交換室931之間水密封閉。其中,密封構件4d係例如由O環所構成。密封構件4d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密封構造」的一例。
本體構件913a與管構件913b之間設有密封構件4e。密封構件4e係將泵室12與熱交換室931之間水密封閉。其中,密封構件4e係例如由O環所構成。密封構件4e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密封構造」的一例。
上側冷卻箱體925a與下側冷卻箱體925b之間設有密封構件4f。密封構件4f係將大氣與熱交換室931之間水密封閉。其中,密封構件4f係例如由襯墊所構成。密封構件4f係申請專利範圍中稱為「密封構造」的一例。
另外,第9實施形態的其他構成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第9實施形態的功效)
就第9實施形態的功效加以說明。
如上所述,第9實施形態中,熱交換室931係設置成在泵室12的半徑方向的外側(A1方向側)圍繞於泵室12。藉此,因可使用泵箱體913的外周的大致全周,確保大幅的熱交換室931與泵室12的傳熱面積,而可有效地進行熱交換。而且,熱交換室931的冷卻液與水中泵900外部的流體之間也能有效地進行熱交換。此外,因可將熱交換室931配置在較低位置,即使水中泵900外部的水位較低時,熱交換室931的冷卻液與水中泵900外部的流體之間也可有效地進行熱交換。又,熱交換室931與泵 室12未沿驅動軸10a的軸方向重疊,故相較於熱交換室與泵室沿著驅動軸配置的情況,可縮短驅動軸10a的長度。亦即,可沿軸方向使裝置小型化。
另外,第9實施形態的其他功效係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
[變化例]
另外,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實施形態在所有方面皆應視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者。本發明所請範圍係由申請專利範圍界定而非依據上述實施形態說明的揭示,,並且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意義及其範圍內的所有變更(變化例)。
例如,上述第1~第9實施形態中,例示了以直立型泵作為水中泵,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也可採橫型泵作為水中泵。
再者,上述第1~第9實施形態中,例示了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的數量為一個或三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的數量也可採二個或四個以上。
此外,上述第1~第9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冷卻液循環用泵室(冷卻液循環用葉輪)設在馬達(驅動軸除外)與油室之間,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也可將冷卻液循環用泵室(冷卻液循環用葉輪)設在例如油室與泵室之間。
此外,上述第1~第9實施形態中,例示了第一流路形成為沿驅動軸的軸方向直線狀延伸,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第一流路也可不沿驅動軸的軸方向直線狀延伸,而可使其在熱交換室與馬達冷卻室之間迂迴。
此外,上述第1~第5實施形態及第7~第9實施形態中,例示了使冷卻液從馬達冷卻室之內側流入,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 也可使冷卻液從馬達冷卻室之外側流入。
此外,上述第1~第8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具備相當於本發明之第一機殼部、第二機殼部、第三機殼部及第四機殼部之全部構成,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也可僅具備本發明之第一機殼部、第二機殼部、第三機殼部及第四機殼部的一部分。
此外,上述第1~第9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在油室內配備電極式感測器,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也可不在油室內配備電極式感測器。此外,本發明中,也可構成為在馬達內具備電極式感測器、浮球式液位感測器等,構成為對馬達內的進水進行偵測。
此外,上述第1~第9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具備軸流式葉輪作為冷卻液循環用葉輪,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也可具備離心式葉輪等與軸流式葉輪相異的方式作為冷卻液循環用葉輪。
此外,上述第1~第3及第5~第7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從俯視觀看時,將肋部形成為輻射狀,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例如亦可將肋部形成為從俯視觀看時呈蛇行狀、圓弧形狀等。
此外,上述第1~第9第實施形態中,例示了使用O環作為密封構件,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也可使用O環之外的彈性構件等作為密封構件。
此外,上述第1~第8第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將熱交換室配置在泵室的上方側,上述第9第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將熱交換室配置在泵室的半徑方向的外側,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也可將熱交換室配置在泵室的上方側及泵室的半徑方向的外側雙方。
此外,上述第9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將熱交換室設在泵箱體的外周之大致全周,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也可將熱交換室局部 重疊地設在泵箱體的外周。
此外,上述第9實施形態中,例示了泵箱體由圍繞於葉輪的本體構件及形成液體排出流路的管構件之二個構件所構成,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中,也可將圍繞於葉輪的本體構件及形成液體排出流路的管構件一體地構成。
2:機殼部
3:冷卻液循環部
4、4a、4b:密封構件
10:馬達
10a:驅動軸
10b:定子
10c:轉子
10d:馬達機架
11:頭蓋
12:泵室
13:泵箱體
13a:吸入口
13b:吐出口
14:葉輪
15:油室
15a:機械式密封件
15b:電極式感測器
16a、16b:軸承
20:阻水套
21:軸承罩
21a:流入口
21b:流出口
22:冷卻殼體
23:油殼體
23a:流入口
23b:流出口
24:油箱體
24a:凸部
24b:溝部
25:冷卻箱體
25a:凹部
30:馬達冷卻室
30a:分隔壁部
30b:內側冷卻室
30c:外側冷卻室
31:熱交換室
32:第一流路
33:第二流路
33a:流路
33b:馬達下側流路
34:冷卻液循環用泵室
34a:冷卻液循環用葉輪
100:水中泵
133a:第一部分
133b:第二部分
A、A1、A2、Z、Z1、Z2:方向

Claims (19)

  1. 一種水中泵(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係具備:馬達(10),係包含驅動軸(10a);泵室(12),係配置有藉由前述馬達驅動的葉輪(14),且設有吸入口(13a)及吐出口(13b);油室(15),係設有具滑接部的機械式密封件(15a),且配置在前述馬達與前述泵室之間;馬達冷卻室(30),係配置成鄰接於前述馬達,藉由冷卻液將前述馬達冷卻;熱交換室(31、431、731、831、931),係配置成鄰接於前述泵室,藉由前述冷卻液之流動而在前述冷卻液與前述泵室的液體之間進行熱交換;第一流路(32、432、832),係相對於前述油室設在前述驅動軸的半徑方向的外側,連通前述熱交換室與前述馬達冷卻室,且使前述冷卻液從前述熱交換室及前述馬達冷卻室之一方流到另一方;第二流路(33、433、833),係相對於前述油室設在前述半徑方向的外側,連通前述熱交換室與前述馬達冷卻室,使前述冷卻液朝向前述第一流路的相反方向流動;及冷卻液循環用泵室(34),係配置有藉由前述馬達驅動的前述冷卻液的冷卻液循環用葉輪(34a、634a),且在前述馬達與前述油室間設於前述第二流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前述熱交換室設有對外部水密的密封構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前述第一流路 及前述第二流路係在前述油室的前述半徑方向的外側,沿著前述油室的外周延伸於前述驅動軸的軸方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前述第一流路及前述第二流路的至少一方係形成為包圍前述油室的全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前述第二流路係配置在前述第一流路的前述半徑方向的內側,並構成為藉由前述冷卻液循環用葉輪使來自前述熱交換室的前述冷卻液流入前述冷卻液循環用泵室,且使從前述冷卻液循環用泵室流出的前述冷卻液朝向前述馬達冷卻室流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前述第二流路係配置在前述第一流路的前述半徑方向的內側,並構成為藉由前述冷卻液循環用葉輪使來自前述馬達冷卻室的前述冷卻液流入前述冷卻液循環用泵室,且使從前述冷卻液循環用泵室流出的前述冷卻液朝向前述熱交換室流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中泵,更具備一個第一機殼部(23、423),該第一機殼部係包含連通大氣與前述油室的油料更換孔,且設有前述油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從俯視觀看時,前述第一機殼部係構成為前述油料更換孔與設於前述第一機殼部的前述第一流路及前述第二流路不相互重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前述第一流路係至少設有一個,且配置在前述第二流路的前述半徑方向的外側,從俯視觀看時,形成為圍繞於前述驅動軸的周圍的圓弧形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水中泵,更具備: 第一機殼部(23、423),係於前述熱交換室側呈開放,且設有前述油室;第二機殼部(25、725、825、925),係於前述第一機殼部側呈開放,且設有前述熱交換室;及分隔構件(24),係配置在前述第一機殼部與前述第二機殼部之間,將前述油室與前述熱交換室分隔;前述密封構造係包含設在前述第一機殼部與前述分隔構件之間,將前述油室與前述熱交換室之間水密封閉的密封構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水中泵,更具備:第一機殼部(23、423),係於前述熱交換室側呈開放,且設有前述油室;第二機殼部(25、725、825、925),係於前述第一機殼部側呈開放,且設有前述熱交換室;及分隔構件(24),係配置在前述第一機殼部與前述第二機殼部之間,將前述油室與前述熱交換室分隔;前述密封構造係包含由前述第二機殼部與前述分隔構件形成一體的一體構造。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中泵,更具備:第一機殼部(23、423),係設有前述油室;第二機殼部(25、725、825、925),係設有前述熱交換室;第三機殼部(22),係設有前述冷卻液循環用泵室;及第四機殼部(21),係設在前述第三機殼部與前述馬達之間;前述第一流路及前述第二流路係使前述第一機殼部、前述第二機殼部、前述第三機殼部及前述第四機殼部依前述第二機殼部、前述第一機殼部、前述第三機殼部及前述第四機殼部的順序,疊設於前述泵室而形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 前述第四機殼部係包含:使前述第一流路連通前述馬達冷卻室的馬達側第一開口(21a);及使前述第二流路連通前述馬達冷卻室的馬達側第二開口(21b);前述馬達側第一開口與前述馬達側第二開口係分別設在前述驅動軸的圓周方向互相錯開的位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前述第四機殼部係沿著前述馬達的下表面延伸;前述第二流路係包含馬達下側流路(33b),該馬達下側流路係在前述第三機殼部與前述第四機殼部之間,沿著前述馬達的下表面朝前述半徑方向延伸,且一端及另一端分別連接於前述冷卻液循環用泵室及前述馬達冷卻室。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前述第二機殼部係形成為使前述驅動軸的軸方向的前述熱交換室的位置與前述軸方向的前述油室的位置重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前述熱交換室係包含引導構件(31a、431a、831a、931a),該引導構件係限制從前述半徑方向的外側流入的前述冷卻液之流動而使之沿著前述驅動軸流動且從前述半徑方向的外側流出。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前述引導構件係包含沿前述半徑方向輻射狀延伸的複數個肋部(31a),該等肋部係在前述半徑方向的內側端部具有作為前述冷卻液的流路的一部分的間隙。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中泵,更具備:儲留室(51、351),係配置在前述馬達與前述油室之間;及液位感測器(52、352),係偵測流入而儲留在前述儲留室的液體之預定 液位。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中泵,其中,前述熱交換室係設在前述泵室的前述半徑方向的外側。
TW108143725A 2018-11-30 2019-11-29 水中泵 TWI7852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4639A JP7067443B2 (ja) 2018-11-30 2018-11-30 水中ポンプ
JP2018-224639 2018-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2013A TW202032013A (zh) 2020-09-01
TWI785289B true TWI785289B (zh) 2022-12-01

Family

ID=70852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3725A TWI785289B (zh) 2018-11-30 2019-11-29 水中泵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7067443B2 (zh)
KR (1) KR102515508B1 (zh)
CN (1) CN112567137A (zh)
SG (1) SG11202012607XA (zh)
TW (1) TWI785289B (zh)
WO (1) WO20201111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45315A (ko) * 2020-10-05 2022-04-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모터 커버 구조
TWI757908B (zh) * 2020-10-07 2022-03-11 祥昇機電工業有限公司 抽水機耐空轉構造
KR102308037B1 (ko) * 2020-12-30 2021-09-30 윤홍태 가스 누출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펌프
KR102412538B1 (ko) * 2021-08-05 2022-06-23 김대운 오일 냉각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질화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10088A (ja) * 2001-04-09 2002-10-23 Aimu Denki Kogyo Kk 冷却水封入形熱交換器付乾式水中モータポンプ
JP2017101646A (ja) * 2015-12-04 2017-06-08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モータポンプ
CN207598524U (zh) * 2017-12-18 2018-07-10 台州市钱涛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潜水泵装置
TW202126906A (zh) * 2019-11-26 2021-07-16 日商鶴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無閉塞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40626U (zh) * 1978-09-07 1980-03-15
JP5073306B2 (ja) 2007-02-07 2012-11-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
JP4663674B2 (ja) * 2007-04-18 2011-04-06 株式会社酉島製作所 ポンプ設備
JP5155113B2 (ja) * 2008-11-19 2013-02-27 古河産機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水中ポンプ
JP5496700B2 (ja) * 2010-02-12 2014-05-21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モータポンプ
JP5552402B2 (ja) 2010-09-09 2014-07-16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ポンプの冷却液循環構造
PL224743B1 (pl) * 2012-06-14 2017-01-31 Hydro Vacuum Spółka Akcyjna Silnik elektryczny do pomp z zamkniętym układem chłodzenia cieczą
JP6653968B2 (ja) * 2016-07-11 2020-02-26 株式会社鶴見製作所 水中電動ポン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10088A (ja) * 2001-04-09 2002-10-23 Aimu Denki Kogyo Kk 冷却水封入形熱交換器付乾式水中モータポンプ
JP2017101646A (ja) * 2015-12-04 2017-06-08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モータポンプ
CN207598524U (zh) * 2017-12-18 2018-07-10 台州市钱涛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潜水泵装置
TW202126906A (zh) * 2019-11-26 2021-07-16 日商鶴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無閉塞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84952A (ja) 2020-06-04
KR20210095560A (ko) 2021-08-02
SG11202012607XA (en) 2021-02-25
KR102515508B1 (ko) 2023-03-29
JP7067443B2 (ja) 2022-05-16
TW202032013A (zh) 2020-09-01
WO2020111186A1 (ja) 2020-06-04
CN112567137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5289B (zh) 水中泵
JP6082476B2 (ja) 液体圧送用ポンプの冷却構成
CN102753830B (zh) 潜水式马达泵、马达泵及串联机械密封
EP2616687B1 (en) Cooling systems for submersible pumps
ES2317852T3 (es) Motor sumergible con juntas del arbol.
KR101284173B1 (ko) 내부냉각회로를 갖춘 수중펌프
JP4663674B2 (ja) ポンプ設備
JP5496699B2 (ja) 水中モータポンプ
JP5552402B2 (ja) ポンプの冷却液循環構造
JP2018059497A (ja) モータポンプ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排水設備
KR101893847B1 (ko) 워터펌프
KR20090102909A (ko) 수륙양용펌프
JPH11294372A (ja) 水中機械用の装置
KR200260504Y1 (ko) 콘덴서 기동형 유도전동 펌프
JP5496700B2 (ja) モータポンプ
JP4663677B2 (ja) ポンプ
JP5371809B2 (ja) 立軸ポンプ
JP2015146716A (ja) ポンプおよび耐水モータ
JP5478290B2 (ja) タンデムメカニカルシール
KR101765143B1 (ko) 수중펌프
JP2018091153A (ja) 冷却ジャケ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水中モータポンプ
JP7479327B2 (ja) ポンプの冷却液循環構造
JP3955839B2 (ja) 立軸ポンプの機械要素の保護装置
JP7028713B2 (ja) 流体機械の機械要素の冷却装置
KR102188203B1 (ko) 펌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