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3585B - 緩衝裝置 - Google Patents

緩衝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3585B
TWI783585B TW110126960A TW110126960A TWI783585B TW I783585 B TWI783585 B TW I783585B TW 110126960 A TW110126960 A TW 110126960A TW 110126960 A TW110126960 A TW 110126960A TW I783585 B TWI783585 B TW I7835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portion
engaging
portions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6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4786A (zh
Inventor
李柏男
Original Assignee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6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358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3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358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4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478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Abstract

一種緩衝裝置,包括一本體。本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中第一面具有多道切割痕,而將本體區分出可彎折地連接的一頂板部、多個側板部及一底板部,頂板部包括一穿槽,這些側板部的其中兩者包括兩第一卡合部,底板部包括對應於兩第一卡合部的兩第二卡合部,頂板部、這些側板部及底板部在本體的第二面互相連接。頂板部、這些側板部及底板部適於沿著這些切割痕彎折,且使兩第一卡合部卡合於兩第二卡合部,而組合成一立體狀態,且這些側板部及底板部在立體狀態下包含連通穿槽的一容置空間。

Description

緩衝裝置
本申請是有關於一種緩衝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快速組立的緩衝裝置。
為避免產品在運送的過程中,因碰撞而產生損壞,業者多利用緩衝裝置來包覆產品的邊角以達到保護的效果。
一般來說,緩衝裝置的尺寸與形狀依據產品而異,以傳統EPE材質的緩衝裝置為例,要先依據需求將多片基材貼成所需的厚度,再軋切出特定的形狀,最後將多塊結構黏貼出成品。組裝時需使用人工上膠、貼合,工序相當多,加工費用比例高,且上膠時需要使用熱板燙貼合,除了會造成材料耗損外,也會增加人員燙傷的風險。
本申請提供一種緩衝裝置,其可快速組立。
本申請的一種緩衝裝置,包括一本體。本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中第一面具有多道切割痕,而將本體區分出可彎折地連接的一頂板部、多個側板部及一底板部,頂板部包括一穿槽,這些側板部的其中兩者包括兩第一卡合部,底板部包括對應於兩第一卡合部的兩第二卡合部,頂板部、這些側板部及底板部在本體的第二面互相連接。頂板部、這些側板部及底板部適於沿著這些切割痕彎折,且使兩第一卡合部卡合於兩第二卡合部,而組合成一立體狀態,且這些側板部及底板部在立體狀態下包含連通穿槽的一容置空間。
基於上述,本申請的緩衝裝置藉由在本體的第一面上切割出這些切割痕,而將本體區分出可彎折地連接的頂板部、這些側板部及底板部。緩衝裝置可沿著這些切割痕彎折,且使兩第一卡合部卡合於兩第二卡合部,而可組合為立體狀態。這些側板部及底板部在立體狀態下包括連通穿槽的容置空間,穿槽及容置空間可用來供產品插設,以使緩衝裝置可包覆局部的產品,以達到緩衝撞擊的保護效果。本申請的緩衝裝置不需先軋切出多塊特定形狀的結構再黏貼出成品,可以快速且簡單地組立,相當節省成本與工序。
圖1是依照本申請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緩衝裝置在攤平狀態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緩衝裝置的第二側板部略為彎折的立體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2,本實施例的緩衝裝置100包括一本體105。本體105的材質包括聚乙烯發泡棉(EPE)或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但本體105的材質不以此為限制。在本實施例中,本體105的厚度介於10公厘至30公厘之間,例如是20公厘、25公厘或30公厘,但本體105的厚度不以此為限制。
本體105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S1及一第二面S2(標示於圖2)。第一面S1具有多道切割痕(第一切割痕C1、第二切割痕C2、第三切割痕C3),而將本體105區分出可彎折地連接的一頂板部110、多個側板部(第一側板部122及第二側板部126)及兩底板部130。
在本實施例中,頂板部110的右側設有一組的側板部(第一側板部122及第二側板部126)與底板部130,左側設有另一組的側板部(第一側板部122及第二側板部126)與底板部130,且這兩組相對於頂板部110呈對稱設計。在其他實施例中,緩衝裝置100也可以僅具一組側板部與底板部130,緩衝裝置100的形式不以此為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頂板部110、這些側板部(第一側板部122及第二側板部126)及兩底板部130在本體105的第二面S2相互連接。也就是說,切割痕(第一切割痕C1、第二切割痕C2、第三切割痕C3)並未完全切斷本體105。
在本實施例中,這些切割痕(第一切割痕C1、第二切割痕C2、第三切割痕C3)的最深處與本體105的第二面S2的距離D1(也就是未切斷的部分,圖2)介於3公厘至5公厘之間。這樣的設計可使得切割痕旁的兩板部在保持連接的前提下能夠很輕易地相對地彎折。
下面將以頂板部110右側的這些側板部(第一側板部122及第二側板部126)與底板部130進行說明。
圖3是圖1的緩衝裝置的側板部及底板部略為彎折的局部放大立體示意圖。請參閱圖3,在本實施例中,這些側板部包括兩第一側板部122及一第二側板部126。兩第一側板部122對稱且可彎折地連接於頂板部110的相對兩側,第二側板部126位於兩第一側板部122之間且可彎折地連接的頂板部110。底板部130可彎折地連接於第二側板部126。
在本實施例中,兩第一側板部122包括兩第一卡合部124。底板部130包括對應於兩第一卡合部124的兩第二卡合部132。各第一卡合部124與對應的第二卡合部132的其中一者為一凹孔,另一者為一凸件。具體地說,第一卡合部124為凹孔,第二卡合部132為凸件,但不以此為限制。
第二卡合部132可塞入第一卡合部124內,以固定底板部130與第一側板部122之間的相對位置。詳細地說,第二卡合部132(凸件)包括相對的一第一端E1及一第二端E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端E1連接於底板部130,第二端E2遠離所連接的底板部130。
在其他實施例中,若第一卡合部124為凸件,第二卡合部132為凹孔,則凸件的第一端E1連接於對應的側板部,第二端E2遠離所連接的側板部。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端E2的尺寸D3大於第一端E1的尺寸D2,第二卡合部132略微呈梯形,第一卡合部124(凹孔)的尺寸D4對應於(實質上相同於)第一端E1的尺寸D2。換句話說,第二端E2的尺寸D3大於凹孔的尺寸D4。
由於本體105的材質可略為被擠壓,上述的尺寸設計可使得第二卡合部132的第二端E2會先略為被擠壓後塞入第一卡合部124內,而可以更穩固地被固定於第一卡合部124內。
此外,頂板部110包括靠近兩第一側板部122且相對的兩外緣112(上下外緣112)。這些切割痕包括位於兩第一側板部122與頂板部110之間的兩第一切割痕C1,兩第一切割痕C1之間的距離D5小於兩外緣112之間的距離D6。
由於第一側板部122在遠離頂板部110的末端與頂板部110之間的距離D7會與緩衝裝置100在組裝完成後(立體狀態下)的整體高度有關。也就是說,緩衝裝置100在組裝完成後的高度有很大部分是由距離D7所貢獻的。因此,若預計緩衝裝置100在組裝完成後(立體狀態下)的整體高度為一特定值,則第一側板部122在遠離頂板部110的末端與頂板部110之間的距離D7基本上也被固定。
相較於兩第一切割痕C1之間的距離D5等於兩外緣112之間的距離D6,而使第一切割痕C1與相鄰的外緣112在同一條線上的設計,圖3中兩第一切割痕C1之間的距離D5小於兩外緣112之間的距離D6,而使第一切割痕C1比相鄰的外緣112內縮的設計可降低本體105所需要的最大面積,而可達到節省材料的效果。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距離D5也可以等於或大於距離D6。
另外,這些切割痕還包括位於第二側板部126及頂板部110之間的一第二切割痕C2及位於第二側板部126及底板部130之間的一第三切割痕C3。
第二切割痕C2呈開口朝向第二側板部126的一U型(圖3中U型的開口朝右)。具體地說,U型的第二切割痕C2包括依序彎折地相連的一第一線段L1(上橫段)、一第二線段L2(縱段)及一第三線段L3(下橫段)。第一線段L1位於第二側板部126與上方的第一側板部122之間,第二線段L2位於第二側板部126及頂板部110之間與位於第二側板部126及兩第一側板部122之間,第三線段L3位於第二側板部126與下方的第一側板部122之間。
詳細地說,第二線段L2包括相連的一第一子段K1、一第二子段K2及一第三子段K3。第一子段K1位於第二側板部126及上方的第一側板部122之間,第二子段K2位於第二側板部126及頂板部110之間,第三子段K3位於第二側板部126及下方的第一側板部12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子段K1與第三子段K3等長,第一線段L1與第三線段L3等長。
在這些切割痕中,位於兩第一側板部122與第二側板部126之間的部分(也就是第一子段K1與第一線段L1的組合以及第三子段K3與第三線段L3的組合)使兩第一側板部122形成有兩第三卡合部125,且使第二側板部126形成有兩第四卡合部127。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卡合部125例如是凹孔,第四卡合部127例如是凸塊。在攤平狀態下,兩第三卡合部125互補於兩第四卡合部127。
圖4至圖6是圖1的緩衝裝置的局部區域的組立流程示意圖。請參閱圖4至圖6,頂板部110、兩第一側板部122與第二側板部126及底板部130適於從位於同平面的攤平狀態(如圖1),沿著第一切割痕C1、第二切割痕C2、第三切割痕C3彎折,而組合成立體狀態。兩第一卡合部124卡合於兩第二卡合部132,兩第三卡合部125卡合於兩第四卡合部127,而固定立體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由圖4至圖5可見,第四卡合部127原本朝向右方的側面127a在第二側板部126翻起之後會朝向上方,而接觸到第一側板部122在第一線段L1或第三線段L3旁的表面122a,以完成卡固。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子段K1的長度D8(圖3)小於等於第一線段L1的長度D9(圖3)。因此,第四卡合部127在翻起時的高度(對應於長度D9)會大於等於第四卡合部127在翻起時的高度(對應於長度D8),這樣的設計可確保第一側板部122與第二側板部126在翻起之後,第四卡合部127的側面127a會接觸到第一側板部122的表面122a。
圖7至圖10是圖1的緩衝裝置完成組裝後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 請參閱圖7至圖10,在本實施例中,頂板部110包括一穿槽114,且這些側板部及對應的底板部130在立體狀態下包括連通穿槽114的容置空間SP(圖8)。
組裝者可將產品(未繪示,例如是筆記型電腦)的一側由頂板部110的穿槽114插入,而使產品的此側進入容置空間SP內,且抵靠在底板部130上,而對產品提供緩衝撞擊的保護效果。
綜上所述,本申請的緩衝裝置藉由在本體的第一面上切割出這些切割痕,而將本體區分出可彎折地連接的頂板部、這些側板部及底板部。緩衝裝置可沿著這些切割痕彎折,且使兩第一卡合部卡合於兩第二卡合部,而可組合為立體狀態。這些側板部及底板部在立體狀態下包括連通穿槽的容置空間,穿槽及容置空間可用來供產品插設,以使緩衝裝置可包覆局部的產品,以達到緩衝撞擊的保護效果。本申請的緩衝裝置不需先軋切出多塊特定形狀的結構再黏貼出成品,可以快速且簡單地組立,相當節省成本與工序。
100:緩衝裝置 105:本體 110:頂板部 112:外緣 114:穿槽 120:側板部 122:第一側板部 122a:表面 124:第一卡合部 125:第三卡合部 126:第二側板部 127:第四卡合部 127a:側面 130:底板部 132:第二卡合部 C1:第一切割痕 C2:第二切割痕 C3:第三切割痕 D1、D5~D7:距離 D2~D4:尺寸 D8~D9:長度 E1:第一端 E2:第二端 L1:第一線段 L2:第二線段 L3:第三線段 K1:第一子段 K2:第二子段 K3:第三子段 S1:第一面 S2:第二面 SP:容置空間
圖1是依照本申請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緩衝裝置在攤平狀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緩衝裝置的第二側板部略為彎折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圖1的緩衝裝置的側板部及底板部略為彎折的局部放大立體示意圖。 圖4至圖6是圖1的緩衝裝置的局部區域的組立流程示意圖。 圖7至圖10是圖1的緩衝裝置完成組裝後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
100:緩衝裝置
105:本體
110:頂板部
112:外緣
114:穿槽
120:側板部
122:第一側板部
124:第一卡合部
126:第二側板部
130:底板部
132:第二卡合部
C1:第一切割痕
C2:第二切割痕
C3:第三切割痕
E1:第一端
E2:第二端
L1:第一線段
L2:第二線段
L3:第三線段
K1:第一子段
K2:第二子段
K3:第三子段
S1:第一面

Claims (11)

  1. 一種緩衝裝置,包括: 一本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其中該第一面具有多道切割痕,而將該本體區分出可彎折地連接的一頂板部、多個側板部及一底板部,該頂板部包括一穿槽,該些側板部的其中兩者包括兩第一卡合部,該底板部包括對應於該兩第一卡合部的兩第二卡合部,該頂板部、該些側板部及該底板部在該本體的該第二面互相連接, 該頂板部、該些側板部及該底板部適於沿著該些切割痕彎折,且使該兩第一卡合部卡合於該兩第二卡合部,而組合成一立體狀態,且該些側板部及該底板部在該立體狀態下包含連通該穿槽的一容置空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緩衝裝置,其中該些側板部包括兩第一側板部及一第二側板部,該兩第一側板部對稱且可彎折地連接於該頂板部的相對兩側,該第二側板部位於該兩第一側板部之間且可彎折地連接的該頂板部,該底板部可彎折地連接於該第二側板部,該兩第一側板部包括該兩第一卡合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緩衝裝置,其中該頂板部包括靠近該兩第一側板部且相對的兩外緣,該些切割痕包括位於該兩第一側板部與該頂板部之間的兩第一切割痕,該兩第一切割痕之間的距離小於該兩外緣之間的距離。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緩衝裝置,其中該些切割痕包括位於該第二側板部及該頂板部之間的一第二切割痕,該第二切割痕呈開口朝向該第二側板部的一U型。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緩衝裝置,其中U型的該第二切割痕包括依序彎折地相連的一第一線段、一第二線段及一第三線段,該第一線段位於該第二側板部與其中一個該第一側板部之間,該第二線段位於該第二側板部及該頂板部之間與位於該第二側板部及該兩第一側板部之間,該第三線段位於該第二側板部與另一個該第一側板部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緩衝裝置,其中該第二線段包括相連的一第一子段、一第二子段及一第三子段,該第二子段位於該第二側板部及該頂板部之間,該第一子段與該第三子段位於該第二側板部及該兩第一側板部之間,該第一子段的長度小於等於該第一線段的長度。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緩衝裝置,其中在該些切割痕中,位於該兩第一側板部與該第二側板部之間的部分使該兩第一側板部形成有兩第三卡合部,且使該第二側板部形成有兩第四卡合部,在該攤平狀態下,該兩第三卡合部互補於該兩第四卡合部,在該立體狀態下,該兩第三卡合部卡合於該兩第四卡合部。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緩衝裝置,其中各該第一卡合部與對應的該第二卡合部的其中一者為一凹孔,另一者為一凸件,該凸件包括相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連接於該底板部或對應的該側板部,該第二端遠離所連接的該底板部或該側板部,該第二端的尺寸大於該第一端的尺寸,該凹孔的尺寸對應於該第一端的尺寸。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緩衝裝置,其中該本體的厚度介於10公厘至30公厘之間。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緩衝裝置,其中該些切割痕的最深處與該本體的該第二面的距離介於3公厘至5公厘之間。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緩衝裝置,其中該本體的材質包括聚乙烯發泡棉(EPE)或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TW110126960A 2021-07-22 2021-07-22 緩衝裝置 TWI783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6960A TWI783585B (zh) 2021-07-22 2021-07-22 緩衝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6960A TWI783585B (zh) 2021-07-22 2021-07-22 緩衝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3585B true TWI783585B (zh) 2022-11-11
TW202304786A TW202304786A (zh) 2023-02-01

Family

ID=85794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6960A TWI783585B (zh) 2021-07-22 2021-07-22 緩衝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358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9970A1 (en) * 2000-10-13 2002-12-19 Motomu Koike Cushion material for packaging and package
US20120043252A1 (en) * 2010-08-19 2012-02-23 Mcdonald John Foldable packaging member and packaging system using foldable packaging members
TWM570840U (zh) * 2018-12-01 Buffer packaging structure
CN110171637A (zh) * 2018-02-21 2019-08-27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70840U (zh) * 2018-12-01 Buffer packaging structure
US20020189970A1 (en) * 2000-10-13 2002-12-19 Motomu Koike Cushion material for packaging and package
US20120043252A1 (en) * 2010-08-19 2012-02-23 Mcdonald John Foldable packaging member and packaging system using foldable packaging members
CN110171637A (zh) * 2018-02-21 2019-08-27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786A (zh) 202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61701U (zh) 折叠纸盒
WO2011074963A3 (en)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eat exchanger plate
EP2471637B1 (en) Punching blade and punched blank for forming a case
TWI783585B (zh) 緩衝裝置
CN201476454U (zh) 一种棱角无拼接的面板结构
JP4721856B2 (ja) 段ボール箱及びその抜型
US10870523B2 (en) Corner protector
KR200403927Y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프레임 구조
TW201309561A (zh) 緩衝件及包裝組合
CN204473489U (zh) 防护角套及折成防护角套的纸板结构
TWM496624U (zh) 包裝用盤
JP6155975B2 (ja) 緩衝体
TWI668163B (zh) Paper board and paper support
CN112193566A (zh) 一种纸盒及其成型方法
KR101423943B1 (ko) 골판지를 이용한 모서리 보호구 제조방법
JP4324945B2 (ja) 板状部材の縁部保護材
TWM579157U (zh) Paper board and paper support
CN219077738U (zh) 一种免胶接纸箱护角结构
TWI538858B (zh) 包裝盒結構與包裝盒摺疊方法
CN109720688B (zh) 一种具有展示功能的外盒盒坯
TWI651460B (zh) 門框結構
TWI451582B (zh) 膠帶結構及其太陽能模組
JP3073302U (ja) コーナーパッド
CN216547205U (zh) 一种折叠成型的冷链食品包装盒
CN205345683U (zh) 一种塑料转角盒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