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9157U - Paper board and paper support - Google Patents

Paper board and paper suppor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9157U
TWM579157U TW108203495U TW108203495U TWM579157U TW M579157 U TWM579157 U TW M579157U TW 108203495 U TW108203495 U TW 108203495U TW 108203495 U TW108203495 U TW 108203495U TW M579157 U TWM579157 U TW M57915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astening
positioning
fastening structure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3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碧輝
Original Assignee
王碧輝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碧輝 filed Critical 王碧輝
Priority to TW108203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9157U/zh
Publication of TWM579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9157U/zh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一種紙製板材及紙製支撐架,紙製板材主要係於基板側邊連接具有延伸板及扣合板之第一扣合結構,並於基板鄰接第一扣合結構之相鄰二側邊連接第一補強結構及第二補強結構,第一補強結構之第一側板連接基板及第一補強板,第二補強結構之第二側板連接基板及第一內板,紙製支撐架係由紙製板材彎折而成,延伸板、扣合板、第一補強板及第一內板疊合形成第一支撐板部,當紙製板材彎折成紙製支撐架時,紙製支撐架之第一支撐板部會呈現四層結構,位於第一扣合結構內之第一補強板及第一內板為一體成形的結構,能提高第一支撐板部之結構強度,能提供產品較佳的保護效果。

Description

紙製板材及紙製支撐架
本創作係一種紙製板材及紙製支撐架,尤指用以彎折成紙製支撐架之紙製板材,以及用以提供產品於包裝時之緩衝保護效果之紙製支撐架。
產品經製造生產完成後會裝箱運送至組裝廠區進行組裝,其中,為了避免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受到外部衝擊或掉落而受損之情形,容置產品之包裝箱內部會設置有複數支撐架,藉由該複數支撐架支撐固定所述產品,並同時提供所述產品緩衝的效果。
而為了響應環保,現今的廠商會將一瓦楞紙板經切割製成一紙製板材,並將所述紙製板材彎折成支撐架,以提供產品之緩衝及支撐效果,其中,如圖18所示,所述紙製板材包含一基板90、一扣合結構91及二補強結構92,該扣合結構91係形成於該基板90的一側,該扣合結構91包含相連接之一延伸板911與一扣合板912,該延伸板911係連接該基板90,該扣合板912係可彎折地連接該延伸板911,該延伸板911與該扣合板912分別形成一相連通的配合口913,該二補強結構92係分別連接該基板90之相對二側,每一補強結構92皆包含一側板921及一內板922,該側板921係連接該基板90,該內板922係連接該側板921並位於該扣合結構91的一側,該內板922上形成一配合孔923。
如圖18、圖19所示,當所述紙製板材在彎折成支撐架時,該扣合結構91之扣合板912會彎折疊合於該延伸板911,該二補強結構92之側板921會彎折並與該基板90相互垂直,該二補強結構92之內板922會位於該扣合結構91之延伸板911與該扣合板912之間,且該二內板922之間形成一間隙,該二內板922之配合孔923對應該延伸板911與扣合板912之配合口913。
當所述支撐架於應用時,所述支撐架能用以設置於一包裝箱內,並將產品設置於該支撐架之配合孔923內,藉此達到固定及支撐產品之效果,其中,所述支撐架雖然能透過該二內板922增加該扣合結構91的厚度,然而所述支撐架之該二內板922互不連接,當受到外力時,該二內板922會有位移或是變形之情形,故在整體的結構強度上仍有待加強。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紙製板材及紙製支撐架,希藉此改善現今之支撐架在結構強度部分仍有所不足之問題。
為達成前揭目的,本創作之紙製板材係由一瓦楞紙板一體成型,該紙製版材包含: 一基板,其具有一彎折側邊、一第一連接側邊及一第二連接側邊,該第一連接側邊與該第二連接側邊係分別鄰接該彎折側邊之相對二端,且該第一連接側邊與該第二連接側邊相互相對,該基板於鄰近該第一側邊處形成一第一扣合孔; 一第一扣合結構,其係形成於該基板之第一側邊,該第一扣合結構包含相互對稱之一延伸板及一扣合板,該延伸板係連接該基板之彎折側邊,且該延伸板上形成一裝配口,該扣合板係形成於該延伸板相對於該基板之另一側,該扣合板上形成一對應該裝配口之配合口,該扣合板與該延伸板之間形成一彎折段,該第一扣合結構之扣合板於相對該延伸板之另一側形成一第一扣部,該第一扣部係對應該基板之第一扣合孔; 一第一補強結構,其包含一第一側板及一第一補強板,該第一側板係形成於該基板之第一連接側邊,該第一補強板係連接該第一側板並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之一側,該第一補強板與該第一扣合結構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且該第一補強板上形成一第一配置口,該第一補強結構於彎折後,所述第一補強板之第一配置口的位置對應該第一扣合結構之裝配口及配合口;以及 一第二補強結構,其包含一第二側板及一第一內板,該第二側板形成於該基板之第二連接側邊,該第一內板係連接該第二側板並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相對於該第一補強板之另一側,該第一內板與該第一扣合結構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且該第一內板上形成一第一裝設口,該第二補強結構於彎折後,所述第一內板之第一裝設口的位置對應該第一補強結構之第一配置口、該第一扣合結構之裝配口及配合口。
另為達成前揭目的,本創作之紙製支撐架係由前述之紙製板材所彎折而成,該第一側板係沿著該第一連接側邊彎折並與該基板相互垂直,且該第二側板係沿著該第二連接側邊彎折並與該基板相互垂直,該第一扣合結構之扣合板係彎折且疊合於該第一扣合結構之延伸板並垂直該基板,該第一扣部係伸入該基板之第一扣合孔,該第一補強板與該第一內板係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之扣合板與該第一扣合結構之延伸板之間,且該第一補強板與該第一內板相互疊合,該第一扣合結構、該第一補強板及該第一內板形成一第一支撐板部,該第一配置口、該第一裝設口、該第一扣合結構之裝配口及該第一扣合結構之配合口相互對應連通並形成一第一定位口。
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係用以設置於依包裝箱內,並提供產品支撐及定位效果,其中,產品能置放於該第一支撐板部之第一定位口處,藉此提供產品支撐及保護效果,其中,所述第一支撐板部包含該第一扣合結構、該第一補強結構之第一補強板及該第二補強結構之第一內板,該第一補強板與該第一內板係相互疊合並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之延伸板及扣合板之間,使所述第一支撐板部整體呈現出四層結構,且該第一補強板及該第一內板皆分別為一體成形的結構,能進一步提高該第一支撐板部之結構強度,進而使產品置放於該第一支撐板部之配合口處時,能提供較佳的保護效果。
此外,該紙製板材之所述瓦楞紙板具有一第一表層、一第二表層以及一波浪層,該波浪層係位於該第一表層與第二表層之間,該波浪層具有一波浪方向,所述第一補強板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一內板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補強板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一扣合結構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相互垂直,故所述第一扣合結構與所述第一補強板即第一內板能分別藉由內部波浪層的波浪方向相互垂直,以提供產品不同方向的支撐效果,能提供產品較佳的保護。
請參閱圖1、圖2,為本創作紙製板材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其係由一瓦楞紙板一體成型,該紙製版材包含一基板10、一第一扣合結構20A、一第一補強結構30及一第二補強結構40。
如圖1、圖2所示,該基板10具有一彎折側邊11、一第一連接側邊12及一第二連接側邊13,該第一連接側邊12與該第二連接側邊13係分別鄰接該彎折側邊11之相對二端,且該第一連接側邊12與該第二連接側邊13相互相對,該基板10於鄰近該第一側邊處形成一第一扣合孔14。
如圖1、圖2所示,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係形成於該基板10之第一側邊,該第一扣合結構20A包含相互對稱之一延伸板21及一扣合板22,該延伸板21係連接該基板10之彎折側邊11,且該延伸板21上形成一裝配口23,該扣合板22係形成於該延伸板21相對於該基板10之另一側,該扣合板22上形成一對應該裝配口23之配合口24,該扣合板22與該延伸板21之間形成一彎折段25,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扣合板22於相對該延伸板21之另一側形成一第一扣部26,該第一扣部26係對應該基板10之第一扣合孔14。
如圖1、圖2所示,該第一補強結構30包含一第一側板31及一第一補強板32,該第一側板31係形成於該基板10之第一連接側邊12,該第一補強板32係連接該第一側板31並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一側,該第一補強板32與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33,且該第一補強板32上形成一第一配置口34,該第一補強結構30於彎折後,所述第一補強板32之第一配置口34的位置對應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裝配口23及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配合口24。
如圖1、圖2所示,該第二補強結構40包含一第二側板41及一第一內板42,該第二側板41形成於該基板10之第二連接側邊13,該第一內板42係連接該第二側板41並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20A相對於該第一補強板32之另一側,該第一內板42與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43,且該第一內板42上形成一第一裝設口44,該第二補強結構40於彎折後,所述第一內板42之第一裝設口44的位置對應該第一補強結構30之第一配置口34、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裝配口23及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配合口24。
其中,如圖1、圖2所示,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裝配口23與配合口24能依據使用方式的不同,而設定成相互連通亦或是互不連通二種實施態樣,如圖1所示,於本創作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一種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裝配口23與配合口24相互連通;如圖2所示,於本創作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二種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裝配口23與配合口24互不連通。
此外,如圖11、圖12所示,於本創作紙製板材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中,本創作紙製板材包含一緩衝定位結構50,該緩衝定位結構50係形成於該基板10並與該第一扣合結構20A相對,該緩衝定位結構50包含一內折板51、一定位側板52及一緩衝定位板53,該內折板51係連接該基板10,該定位側板52係連接該內折板51並位於該基板10之相對側,該緩衝定位板53係部分連接該定位側板52並與該內折板51相對,該緩衝定位板53包含一定位基部531及至少一彎折部532,所述彎折部532係連接該定位基部531並具有複數間隔之預定彎折線533,且所述彎折部532與該定位側板52之間形成一縫隙534。
而如圖15、圖16所示,於本創作紙製板材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中,該紙製板材包含: 一第二扣合結構20B,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係形成於該基板10並與該第一扣合結構20A相對,且該第二扣合結構20B包含相互對稱之一延伸板21及一扣合板22,該延伸板21係連接該基板10,且該延伸板21上形成一裝配口23,該扣合板22係形成於該延伸板21相對於該基板10之另一側,該扣合板22上形成一對應所述裝配口23之配合口24,該扣合板22與該延伸板21之間形成一彎折段25,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扣合板22於相對該延伸板21之另一側形成一第二扣部27,該基板10於鄰近該第二扣合結構20B處形成對應該第二扣部27之一第二扣合孔15; 該第一補強結構30包含一第二補強板35,該第二補強板35係連接該第一側板31並位於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一側,該第二補強板35與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33,且該第二補強板35上形成一第二配置口36,該第二補強結構40於彎折後,所述第二補強板35之第二配置口36的位置對應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裝配口23及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配合口24;以及 該第二補強結構40包含一第二內板45,該第二內板45係連接該第二側板41並位於該第二扣合結構20B相對於該第二補強板35之另一側,該第二內板45與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43,且該第二內板45上形成一第二裝設口46,該第二補強結構40於彎折後,所述第二內板45之第二裝設口46的位置對應該第二補強結構40之第二配置口36、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裝配口23及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配合口24。
另外,如圖15、圖16所示,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裝配口23與配合口24能依據使用方式的不同,而設定成相互連通亦或是互不連通,且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裝配口23與配合口24亦能依據使用方式的不同,而設定成相互連通亦或是互不連通二種實施態樣,如圖15所示,於本創作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一種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裝配口23與配合口24相互連通,且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裝配口23與配合口24相互連通;而如圖16所示,於本創作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二種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裝配口23與配合口24互不連通,且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裝配口23與配合口24互不連通。
請參閱圖1至圖6,為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所述紙製支撐架係由如前述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一種實施態樣或第二種實施態樣之紙製板材所彎折而成,在此以由前述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一種實施態樣之紙製板材彎折而成之紙製支撐架為例。
其中,如圖5、圖6所示,該第一側板31係沿著該第一連接側邊12彎折並與該基板10相互垂直,且該第二側板41係沿著該第二連接側邊13彎折並與該基板10相互垂直,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扣合板22係彎折且疊合於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延伸板21並垂直該基板10,該第一扣部26係伸入該基板10之第一扣合孔14,該第一補強板32與該第一內板42係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扣合板22與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延伸板21之間,且該第一補強板32與該第一內板42相互疊合,該第一扣合結構20A、該第一補強板32及該第一內板42形成一第一支撐板部60A,該第一配置口34、該第一裝設口44、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裝配口23及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配合口24相互對應連通並形成一第一定位口61A。
此外,如圖7至圖10所示,該紙製板材之所述瓦楞紙板具有一第一表層70、一第二表層71以及一波浪層72,該波浪層72係位於該第一表層70與第二表層71之間,該波浪層72具有一波浪方向,所述第一補強板32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一內板42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補強板32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一扣合結構20A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相互垂直。
另外,如圖11至圖14所示,該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架係採用如前述紙製板材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彎折而成,所述緩衝定位結構50能依照使用需求而呈現二種型態,其中,如圖11、圖13所示,於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一種型態中,該緩衝定位結構50之內折板51係彎折並與該基板10相垂直,該定位側板52係彎折並垂直於該內折板51,該緩衝定位板53之定位基部531係彎折並垂直於該定位側板52,且該緩衝定位板53之定位基部531與該第一側板31及該第二側板41之側緣相齊平,所述彎折部532能沿著預定彎折線533彎折,並與該定位基部531及該定位側板52圈圍形成一容置空間54。
而如圖11、圖14所示,於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二種型態中,該緩衝定位結構50之內折板51係彎折並與該基板10相貼合,且該定位側板52係彎折貼合於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扣合板22,該緩衝定位板53之定位基部531係彎折並垂直於該定位側板52,所述彎折部532能沿著預定彎折線533彎折,並與該定位基部531及該定位側板52圈圍形成一容置空間54。
另請參閱圖15至圖17,為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該紙製支撐架係由如前述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一種實施態樣或第二種實施態樣之紙製板材所彎折而成,在此以由前述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一種實施態樣之紙製板材彎折而成之紙製支撐架為例。
其中,如圖15、圖17所示,該第一側板31係沿著該第一連接側邊12彎折並與該基板10相互垂直,且該第二側板41係沿著該第二連接側邊13彎折並與該基板10相互垂直,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扣合板22係彎折且疊合於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延伸板21並垂直該基板10,該第一扣部26係伸入該基板10之第一扣合孔14,該第一補強板32與該第一內板42係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扣合板22與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延伸板21之間,且該第一補強板32與該第一內板42相互疊合,該第一扣合結構20A、該第一補強板32及該第一內板42形成一第一支撐板部60A,該第一配置口34、該第一裝設口44、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裝配口23及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配合口24相互對應連通並形成一第一定位口61A。
如圖15、圖17所示,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扣合板22係彎折且疊合於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延伸板21並垂直該基板10,該第二扣部27係伸入該基板10之第二扣合孔15,該第二補強板35與該第二內板45係位於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扣合板22與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延伸板21之間,且該第二補強板35與該第二內板45相互疊合,該第二扣合結構20B、該第二補強板35及該第二內板45形成一第二支撐板部60B,該第二配置口36、該第二裝設口46、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裝配口23及該第二扣合結構20B之配合口24相互對應連通並形成一第二定位口61B。
其中,如圖7至圖10所示,該紙製板材之所述瓦楞紙板具有一第一表層70、一第二表層71以及一波浪層72,該波浪層72係位於該第一表層70與第二表層71之間,該波浪層72具有一波浪方向,所述第一補強板32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一內板42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補強板32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一扣合結構20A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補強板35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二內板45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補強板35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二扣合結構20B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相互垂直。
如圖3至圖6所示,以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為例,當所述紙製板材在彎折成所述紙製支撐架時,作業人員能先彎折該基板10,使該基板10與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延伸板21相互垂直,接著再彎折該第一補強結構30之第一側板31及第二補強結構40之第二側板41,使該第一補強結構30之第一補強板32與該第二補強結構40之第一內板42相互疊合於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延伸板21上,此時,該第一補強板32與該第一內板42會與該基板10相互垂直。
接著,作業人員能彎折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扣合板22,使該第一扣合結構20A的扣合板22疊置於該第一補強板32或該第一內板42上,並同時將該第一扣部26伸入該基板10之第一扣合孔14中,即可完成所述紙製支撐架彎折作業。
而如圖11、圖13、圖14所示,於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中,作業人員於完成前述步驟後,作業人員能依據使用需求選擇將所述緩衝定位結構50彎折成第一種型態或是第二種型態。
其中,如圖11、圖13所示,當作業人員在進行所述緩衝定位結構50之第一種型態的彎折作業時,作業人員能透過彎折該緩衝定位結構50之內折板51,使該內折板51與該基板10相互垂直,再將該定位側板52彎折至與該內折板51垂直,接著作業人員能彎折該緩衝定位板53,使該定位基部531垂直於該定位側板52,並與該第一側板31及該第二側板41之側緣相齊平,最後作業人員能彎折所述彎折部532上的預定彎折線533,使所述彎折部532、所述定位基部531及所述定位側板52圈圍形成一容置空間54。
如圖11、圖14所示,當作業人員在進行所述緩衝定位結構50之第二種型態的彎折作業時,作業人員能透過彎折該緩衝定位結構50之內折板51,使該內折板51貼合於該基板10,並使該定位側板52貼合於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扣合板22,且垂直於該內折板51,接著作業人員能彎折該緩衝定位板53,使該定位基部531垂直於該定位側板52,最後作業人員能彎折所述彎折部532上的預定彎折線533,使所述彎折部532、所述定位基部531及所述定位側板52圈圍形成一容置空間54。
而於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扣合結構20B、第二補強板35及第二內板45的彎折方式與所述第一扣合結構20A、第一補強板32及第一內板42的彎折方式相近,故不再贅述。
如圖5、圖6所示,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係用以設置於包裝箱內,產品能放置於該第一板部之第一定位口61A處,並藉由該第一扣合結構20A、第一補強板32及第一內板42提供產品支撐及保護的效果。
其中,如圖10所示,以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為例,該第一補強板32及該第一內板42係相互疊合並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20A之延伸板21與扣合板22之間,使所述第一支撐板部60A整體呈現四層結構,且該第一補強板32及所述第一內板42皆為一體成形的結構,在支撐產品的過程中,不易因受到外力而產生扭曲、滑移等問題,且能有效提高該第一支撐板部60A的結構強度,確實提供產品支撐及保護的效果。
另外,如圖7至圖9所示,該紙製支撐架之所述第一補強板32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一內板42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補強板32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一扣合結構20A之波浪層72的波浪方向相互垂直,能使產品置放於該第一支撐板部60A之第一定位口61A時,藉由該第一扣合結構20A與該第一內板42及第一補強板32分別提供不同方向的支撐效果,進一步提高該第一支撐板部60A的結構強度。
再者,如圖13、圖14所示,於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緩衝定位板53與該定位側板52圈圍出的容置空間54能提供一緩衝件放置,並透過二種不同的彎折型態,以提供產品不同方向的保護效果,其中,如圖13所示,於所述緩衝定位結構50之第一種型態中,所述緩衝定位結構50與所述緩衝件能提供產品側向的支撐及保護效果,使產品不易直接受到外部的衝擊影響,且能避免產品產生側向之滑移,藉此能進一步提高對產品的保護效果;如圖14所示,於所述緩衝定位結構50之第二種型態中,所述緩衝定位結構50能提供產品與該基板10之間的緩衝及補強效果,藉此能進一步提高對產品的保護效果。
綜上所述,本創作紙製板材主要係藉由其結構設計,使所述紙製板材於彎折成紙製支撐架時,能使所述紙製支撐架之第一支撐板部60A呈現出四層的結構,且位於該第一支撐板部60A之第一扣合結構20A的延伸板21與扣合板22之間的第一補強板32及第一內板42皆為一體成形的結構,能進一步提高該第一支撐板部60A之結構強度,使產品置放於該第一支撐板部60A之第一定位口61A處時,得到更佳的保護效果。
10‧‧‧基板
11‧‧‧彎折側邊 12‧‧‧第一連接側邊
13‧‧‧第二連接側邊 14‧‧‧第一扣合孔
15‧‧‧第二扣合孔 20A‧‧‧第一扣合結構
20B‧‧‧第二扣合結構 21‧‧‧延伸板
22‧‧‧扣合板 23‧‧‧裝配口
24‧‧‧配合口 25‧‧‧彎折段
26‧‧‧第一扣部 27‧‧‧第二扣部 30‧‧‧第一補強結構
31‧‧‧第一側板 32‧‧‧第一補強板
33‧‧‧第一間隙 34‧‧‧第一配置口
35‧‧‧第二補強板 36‧‧‧第二配置口 40‧‧‧第二補強結構
41‧‧‧第二側板 42‧‧‧第一內板
43‧‧‧第二間隙 44‧‧‧第一裝設口
45‧‧‧第二內板 46‧‧‧第二裝設口 50‧‧‧緩衝定位結構
51‧‧‧內折板 52‧‧‧定位側板
53‧‧‧緩衝定位板 531‧‧‧定位基部
532‧‧‧彎折部 533‧‧‧預定彎折線
534‧‧‧縫隙 54‧‧‧容置空間 60A‧‧‧第一支撐板部
60B‧‧‧第二支撐板部 61A‧‧‧第一定位口
61B‧‧‧第二定位口 70‧‧‧第一表層
71‧‧‧第二表層 72‧‧‧波浪層 90‧‧‧基板
91‧‧‧扣合結構 911‧‧‧延伸板
912‧‧‧扣合板 913‧‧‧配合口
92‧‧‧補強結構 921‧‧‧側板
922‧‧‧內板 923‧‧‧配合孔 B‧‧‧緩衝件
圖1:為本創作紙製板材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一種實施態樣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紙製板材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二種實施態樣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3:為圖1之紙製板材彎折成紙製支撐架之彎折方式示意圖(一)。 圖4:為圖1之紙製板材彎折成紙製支撐架之彎折方式示意圖(二)。 圖5:為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6:為圖5之另一角度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一種較佳實施例之平面示意圖。 圖8:為圖7之A-A剖面示意圖。 圖9:為圖7之B-B剖面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一支撐板部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紙製板材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之一種實施態樣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12:為本創作紙製板材之第二種較佳實施例之另一種實施態樣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13:為圖11之紙製板材之緩衝定位結構彎折成第一種型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14:為圖11之紙製板材之緩衝定位結構彎折成第二種型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15:為本創作紙製板材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一種實施態樣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16:為本創作紙製板材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之第二種實施態樣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17:為本創作紙製支撐架之第三種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18:為習用紙製板材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19:為習用支撐架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Claims (11)

  1. 一種紙製板材,其係由一瓦楞紙板一體成型,該紙製版材包含: 一基板,其具有一彎折側邊、一第一連接側邊及一第二連接側邊,該第一連接側邊與該第二連接側邊係分別鄰接該彎折側邊之相對二端,且該第一連接側邊與該第二連接側邊相互相對,該基板於鄰近該第一側邊處形成一第一扣合孔; 一第一扣合結構,其係形成於該基板之第一側邊,該第一扣合結構包含相互對稱之一延伸板及一扣合板,該延伸板係連接該基板之彎折側邊,且該延伸板上形成一裝配口,該扣合板係形成於該延伸板相對於該基板之另一側,該扣合板上形成一對應該裝配口之配合口,該扣合板與該延伸板之間形成一彎折段,該第一扣合結構之扣合板於相對該延伸板之另一側形成一第一扣部,該第一扣部係對應該基板之第一扣合孔; 一第一補強結構,其包含一第一側板及一第一補強板,該第一側板係形成於該基板之第一連接側邊,該第一補強板係連接該第一側板並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之一側,該第一補強板與該第一扣合結構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且該第一補強板上形成一第一配置口,該第一補強結構於彎折後,所述第一補強板之第一配置口的位置對應該第一扣合結構之裝配口及該第一扣合結構之配合口;以及 一第二補強結構,其包含一第二側板及一第一內板,該第二側板形成於該基板之第二連接側邊,該第一內板係連接該第二側板並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相對於該第一補強板之另一側,該第一內板與該第一扣合結構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且該第一內板上形成一第一裝設口,該第二補強結構於彎折後,所述第一內板之第一裝設口的位置對應該第一補強結構之第一配置口、該第一扣合結構之裝配口及該第一扣合結構之配合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紙製板材,其中該第一扣合結構之所述裝配口及所述配合口相互連通。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紙製板材,其中該紙製板材包含一緩衝定位結構,該緩衝定位結構係形成於該基板並與該第一扣合結構相對,該緩衝定位結構包含一內折板、一定位側板及一緩衝定位板,該內折板係連接該基板,該定位側板係連接該內折板並位於該基板之相對側,該緩衝定位板係部分連接該定位側板並與該內折板相對,該緩衝定位板包含一定位基部及至少一彎折部,所述彎折部係連接該定位基部並具有複數間隔之預定彎折線,且所述彎折部與該定位側板之間形成一縫隙。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紙製板材,其中該紙製板材包含: 一第二扣合結構,該第二扣合結構係形成於該基板並與該第一扣合結構相對,且該第二扣合結構包含相互對稱之一延伸板及一扣合板,該延伸板係連接該基板,且該延伸板上形成一裝配口,該扣合板係形成於該延伸板相對於該基板之另一側,該扣合板上形成一對應所述裝配口之配合口,該扣合板與該延伸板之間形成一彎折段,該第二扣合結構之扣合板於相對該延伸板之另一側形成一第二扣部,該基板於鄰近該第二扣合結構處形成對應該第二扣部之一第二扣合孔; 該第一補強結構包含一第二補強板,該第二補強板係連接該第一側板並位於該第二扣合結構之一側,該第二補強板與該第二扣合結構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且該第二補強板上形成一第二配置口,該第二補強結構於彎折後,所述第二補強板之第二配置口的位置對應該第二扣合結構之裝配口及該第二扣合結構之配合口;以及 該第二補強結構包含一第二內板,該第二內板係連接該第二側板並位於該第二扣合結構相對於該第二補強板之另一側,該第二內板與該第二扣合結構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且該第二內板上形成一第二裝設口,該第二補強結構於彎折後,所述第二內板之第二裝設口的位置對應該第二補強結構之第二配置口、該第二扣合結構之裝配口及該第二扣合結構之配合口。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紙製板材,其中該第一扣合結構之所述裝配口及所述配合口相互連通,且該第二扣合結構中之所述裝配口及所述配合口相互連通。
  6. 一種紙製支撐架,其係由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紙製板材所彎折而成,該第一側板係沿著該第一連接側邊彎折並與該基板相互垂直,且該第二側板係沿著該第二連接側邊彎折並與該基板相互垂直,該第一扣合結構之扣合板係彎折且疊合於該第一扣合結構之延伸板並垂直該基板,該第一扣部係伸入該基板之第一扣合孔,該第一補強板與該第一內板係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之扣合板與該第一扣合結構之延伸板之間,且該第一補強板與該第一內板相互疊合,該第一扣合結構、該第一補強板及該第一內板形成一第一支撐板部,該第一配置口、該第一裝設口、該第一扣合結構之裝配口及該第一扣合結構之配合口相互對應連通並形成一第一定位口。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紙製支撐架,其中該紙製板材之所述瓦楞紙板具有一第一表層、一第二表層以及一波浪層,該波浪層係位於該第一表層與第二表層之間,該波浪層具有一波浪方向,所述第一補強板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一內板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補強板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一扣合結構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相互垂直。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紙製支撐架,其中該紙製板材包含一緩衝定位結構,該緩衝定位結構係形成於該基板並與該第一扣合結構相對,該緩衝定位結構包含一內折板、一定位側板及一緩衝定位板,該內折板係連接該基板,該定位側板係連接該內折板,並位於該基板之相對側,該緩衝定位板係形成於該定位側板並與該內折板相對,該緩衝定位板包含一定位基部及至少一彎折部,所述彎折部係連接該定位基部並具有複數間隔之預定彎折線,且所述彎折部與該定位側板之間形成一縫隙,該緩衝定位結構之內折板係彎折並與該基板相垂直,該定位側板係彎折並垂直於該內折板,該緩衝定位板之定位基部係彎折並垂直於該定位側板,且該緩衝定位板之定位基部與該第一側板及該第二側板之側緣相齊平,所述彎折部能沿著預定彎折線彎折,並與該定位基部及該定位側板圈圍形成一容置空間。
  9.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紙製支撐架,其中該紙製板材包含一緩衝定位結構,該緩衝定位結構係形成於該基板並與該第一扣合結構相對,該緩衝定位結構包含一內折板、一定位側板及一緩衝定位板,該內折板係連接該基板,該定位側板係連接該內折板,並位於該基板之相對側,該緩衝定位板係形成於該定位側板並與該內折板相對,該緩衝定位板包含一定位基部及至少一彎折部,所述彎折部係連接該定位基部並具有複數間隔之預定彎折線,且所述彎折部與該定位側板之間形成一縫隙,該緩衝定位結構之內折板係彎折並與該基板相貼合,且該定位側板係彎折貼合於該第一扣合結構之扣合板,該緩衝定位板之定位基部係彎折並垂直於該定位側板,所述彎折部能沿著預定彎折線彎折,並與該定位基部及該定位側板圈圍形成一容置空間。
  10. 一種紙製支撐架,其係由如請求項4或5所述之紙製板材所彎折而成,該第一側板係沿著該第一連接側邊彎折並與該基板相互垂直,且該第二側板係沿著該第二連接側邊彎折並與該基板相互垂直,該第一扣合結構之扣合板係彎折且疊合於該第一扣合結構之延伸板並垂直該基板,該第一扣部係伸入該基板之第一扣合孔,該第一補強板與該第一內板係位於該第一扣合結構之扣合板與該第一扣合結構之延伸板之間,且該第一補強板與該第一內板相互疊合,該第一扣合結構、該第一補強板及該第一內板形成一第一支撐板部,該第一配置口、該第一裝設口、該第一扣合結構之裝配口及該第一扣合結構之配合口相互對應連通並形成一第一定位口,該第二扣合結構之扣合板係彎折且疊合於該第二扣合結構之延伸板並垂直該基板,該第二扣部係伸入該基板之第二扣合孔,該第二補強板與該第二內板係位於該第二扣合結構之扣合板與該第二扣合結構之延伸板之間,且該第二補強板與該第二內板相互疊合,該第二扣合結構、該第二補強板及該第二內板形成一第二支撐板部,該第二配置口、該第二裝設口、該第二扣合結構之裝配口及該第二扣合結構之配合口相互對應連通並形成一第二定位口。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紙製支撐架,其中該紙製板材之所述瓦楞紙板具有一第一表層、一第二表層以及一波浪層,該波浪層係位於該第一表層與第二表層之間,該波浪層具有一波浪方向,所述第一補強板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一內板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補強板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一扣合結構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補強板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二內板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補強板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與所述第二扣合結構之波浪層的波浪方向相互垂直。
TW108203495U 2019-03-22 2019-03-22 Paper board and paper support TWM579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3495U TWM579157U (zh) 2019-03-22 2019-03-22 Paper board and paper suppor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3495U TWM579157U (zh) 2019-03-22 2019-03-22 Paper board and paper suppor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9157U true TWM579157U (zh) 2019-06-11

Family

ID=67703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3495U TWM579157U (zh) 2019-03-22 2019-03-22 Paper board and paper support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91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2254B (zh) * 2019-03-22 2019-09-21 王碧輝 紙製板材及紙製支撐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2254B (zh) * 2019-03-22 2019-09-21 王碧輝 紙製板材及紙製支撐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61701U (zh) 折叠纸盒
KR20100116589A (ko) 중심잡기용 탭을 갖는 패킹 케이스, 한 세트의 절결부 및 그러한 케이스를 구현하는 방법
US8746542B2 (en) Cartons, to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the same and to carton blanks therefor
TWM579157U (zh) Paper board and paper support
TWI672254B (zh) 紙製板材及紙製支撐架
TWI668163B (zh) Paper board and paper support
KR102152413B1 (ko) 조립이 간편한 포장용 박스
CN211919348U (zh) 一种加强型纸箱
TWM574597U (zh) 紙製板材及紙製支撐架
TWI747706B (zh) 盒體結構
JP3211346U (ja) 組仕切及び包装資材セット
TWI774626B (zh) 紙箱結構
TWM568246U (zh) Support element and support frame
CN100590032C (zh) 包装箱
KR101933071B1 (ko) 조립식 포장용 상자
JP5579977B2 (ja) 梱包箱、梱包箱の梱包構造、及び、梱包箱の段積み構造
CN109850308A (zh) 一种包装纸盒
TWM655136U (zh) 食品包裝盒
JP3198613U (ja) 梱包材および梱包体
TWM588663U (zh) 紙板折疊緩衝器
JP6599003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梱包体および梱包材
TWM538490U (zh) 硬紙盒構造改良
KR0122345Y1 (ko) 냉장고의 하부 포장재구조
JP3073302U (ja) コーナーパッド
TWM516023U (zh) 包裝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