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2289B -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2289B
TWI782289B TW109121974A TW109121974A TWI782289B TW I782289 B TWI782289 B TW I782289B TW 109121974 A TW109121974 A TW 109121974A TW 109121974 A TW109121974 A TW 109121974A TW I782289 B TWI782289 B TW I7822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iston
oil
cylinder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1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2380A (zh
Inventor
張震華
楊中信
黃文毅
Original Assignee
安速達實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安速達實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安速達實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1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22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2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2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2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2289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雙缸連動剎車分配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包含一第一缸體、一第一活塞、一第一抵頂元件、一第二缸體、一第二活塞、一第二抵頂元件、一連動桿、一獨立桿、一第一觸發組件與一第二觸發組件。第一觸發組件係觸發連動桿,使連動桿同時推動第一抵頂元件與第二抵頂元件,以推動第一活塞與第二活塞,進而依序驅動一第二剎車裝置與一第一剎車裝置。第二觸發組件係觸發獨立桿,使獨立桿推動第二抵頂元件,以推動第二活塞,進而驅動第二剎車裝置與第一剎車裝置中的一者。

Description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尤其是指一種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
傳統上,機車油壓剎車系統係設計為壓按後輪剎車手把剎後輪,壓按前輪剎車手把則剎前輪。當緊急情況發生時,正確的操作方式是先壓按後輪剎車手把剎後輪後再壓按前輪剎車手把剎前輪。但是,在緊急狀態下,駕駛者常因錯誤的操作而導致摔車。
常見的錯誤操作:因為壓按前輪剎車手把的力量過大,造成前輪鎖死而翻車。因為壓按後輪剎車手把的力量過大,造成後輪打滑、甩尾甚至是失控犁田。即便駕駛者是同時壓按前輪剎車手把與後輪剎車手把,也可能因為後輪剎車裝置的剎車力度不夠,等同於僅壓按前輪剎車手把,導致前輪鎖死而翻車。前輪剎車手把與後輪剎車手把在各國的位置不一,在不同車輛上的位置也不全然相同。以台灣的機車來說,前輪剎車手把係為右剎車手把,後輪剎車手把為左剎車手把。而台灣大部分的自行車,前輪剎車手把為左剎車手把,後輪剎車手把則為右剎車手把。
因此,為了提高剎車安全,國際上逐漸要求輕型機車裝設連動剎車系統(CBS)或防鎖死剎車系統(ABS)。連動剎車系統是一種讓駕駛只需壓按單一剎車手把,就能同時控制前後兩輪的剎車系統,降低單輪剎車造成打滑甚至翻車的風險。換言之,連動剎車系統可以將前後輪同時減速,維持車身穩定,降低輪胎打滑的機率。以歐盟來說,已經規範新出廠的機車必須強制加裝防鎖死剎車系統(ABS)。而台灣的機車使用率更為普及,交通部已規定2019年全新款且排氣量126c.c.以上的機車必須強制加裝防鎖死剎車系統(ABS),50-125c.c.的機車則需要強制加裝防鎖死剎車系統(ABS)或連動剎車系統(CBS)。
有鑒於在先前技術中,單獨剎前輪容易造成前輪鎖死而翻車或是單獨剎後輪容易造成打滑的情形發生。本發明之一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用以解決先前技術中的至少一個問題。
本發明為解決先前技術之問題,所採用之必要技術手段為提供一種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包含一第一缸體、一第一活塞、一第一抵頂元件、一第二缸體、一第二活塞、一第二抵頂元件、一連動桿、一獨立桿、一第一觸發組件與一第二觸發組件。
第一缸體具有一第一油壓空間、一第一回油口與一第一進油口,用以供一第一剎車油經由第一進油口供應至第一油壓空間。第一活塞可活動地設置於第一缸體內。第一抵頂元件對應第一活塞而設置,用以受操作地抵頂並推動第一活塞,藉以使第一活塞移動並封閉第一回油口,以將第一剎車油擠壓至一第一剎車油路。
第二缸體具有一第二油壓空間、一第二回油口與一第二進油口,用以供一第二剎車油經由第二進油口供應至第二油壓空間。第二活塞可活動地設置於第二缸體內。第二抵頂元件對應第二活塞而設置,用以受操作地抵頂並推動第二活塞,藉以使第二活塞移動並封閉第二回油口,以將第二剎車油擠壓至一第二剎車油路。
連動桿分別樞接於第一抵頂元件與第二抵頂元件。獨立桿連結第二抵頂元件,並鄰近第二缸體且受操作地沿一移動行程移動。第一觸發組件連結連動桿,用以受操作地觸發連動桿,使連動桿推動第一抵頂元件與第二抵頂元件,藉以各自抵頂並推動第一活塞與第二活塞。第二觸發組件連結獨立桿,用以受操作地觸發獨立桿,使獨立桿沿移動行程移動以抵頂並推動第二抵頂元件,藉以使第二抵頂元件抵頂並推動第二活塞。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發明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更包含一第一彈性元件,第一彈性元件設置於第一抵頂元件與第一活塞之間,並具有一第一彈性係數。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發明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更包含一第二彈性元件,第二彈性元件設置於第二抵頂元件與第二活塞之間,並具有一第二彈性係數。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發明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中之第二彈性係數,係小於第一彈性係數。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發明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中之第一活塞,在一第一復歸位置時係與第一回油口相距一第一密封行程距離,且第二活塞在一第二復歸位置時係與第二回油口相距一小於第一密封行程距離之第二密封行程距離。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發明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中之連動桿,係對應第二抵頂元件開設有一緩衝孔,藉以在獨立桿受第二觸發組件觸發時,連動桿係與第二抵頂元件產生相對移動。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發明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中之第二抵頂元件,係對應獨立桿開設有一抵頂凹槽,藉以在連動桿受第一觸發組件觸發時,第二抵頂元件係與獨立桿產生相對移動。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發明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中之第一缸體,與第二缸體之間係形成一用以容置部分之第一觸發組件之容置槽。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發明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中之第二缸體,係開設有一側容置槽,且側容置槽用以容置部分之第二觸發組件與部分之獨立桿。
本發明為解決先前技術之問題,所採用之必要技術手段為另外提供一種雙缸連動剎車分配系統,包含一第一剎車觸發裝置、一第二剎車觸發裝置、一第一剎車裝置、一第二剎車裝置與一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第一剎車裝置連通至一第一剎車油路與一第二剎車油路中之一者。第二剎車裝置相對第一剎車裝置而連通至第一剎車油路與第二剎車油路中之另一者。
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包含一第一缸體、一第一活塞、一第一抵頂元件、一第二缸體、一第二活塞、一第二抵頂元件、一連動桿、一獨立桿、一第一觸發組件與一第二觸發組件。
第一缸體具有一第一油壓空間、一第一回油口與一第一進油口,用以供一第一剎車油經由第一進油口供應至第一油壓空間。第一活塞可活動地設置於第一缸體內。第一抵頂元件對應第一活塞而設置,用以受操作地抵頂並推動第一活塞,藉以使第一活塞移動並封閉第一回油口,以將第一剎車油擠壓至第一剎車油路。
第二缸體具有一第二油壓空間、一第二回油口與一第二進油口,用以供一第二剎車油經由第二進油口供應至第二油壓空間。第二活塞可活動地設置於第二缸體內。第二抵頂元件對應第二活塞而設置,用以受操作地抵頂並推動第二活塞,藉以使第二活塞移動並封閉第二回油口,以將第二剎車油擠壓至第二剎車油路。
連動桿分別樞接於第一抵頂元件與第二抵頂元件。獨立桿連結第二抵頂元件,並鄰近第二缸體且受操作地沿一移動行程移動。第一觸發組件連結連動桿,用以受操作地觸發連動桿,使連動桿推動第一抵頂元件與第二抵頂元件,藉以各自抵頂並推動第一活塞與第二活塞。第二觸發組件連結獨立桿,用以受操作地觸發獨立桿,使獨立桿沿移動行程移動以抵頂並推動第二抵頂元件,藉以使第二抵頂元件抵頂並推動第二活塞。
承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利用獨立桿可單獨推動第二抵頂元件,達到單獨驅動第二剎車裝置的功效,並利用連動桿推動第一抵頂元件與第二抵頂元件,達到驅動第一剎車裝置與第二剎車裝置的功效。第二彈性元件的第二彈性係數小於第一彈性元件的第一彈性係數或是第二密封行程距離小於第一密封行程距離,係可先驅動第二剎車裝置後才驅動第一剎車裝置或先驅動第一剎車裝置後才驅動第二剎車裝置,藉以避免因為單獨驅動第一剎車裝置或第二剎車裝置造成前輪鎖死或是造成後輪打滑的情形。第二彈性係數小於第一彈性係數也可以在第二剎車裝置與第一剎車裝置都被驅動時,緩衝調整兩者的剎車力道。而本發明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係符合連動剎車系統(CBS)的規範及相關法規。
下面將結合示意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更詳細的描述。根據下列描述和申請專利範圍,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圖式均採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
請參閱第一圖與第九圖,其中,第一圖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之示意圖;以及,第九圖係顯示第一圖應用於雙缸連動剎車分配系統之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雙缸連動剎車分配系統100包含一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1、一第一剎車觸發裝置3、一第二剎車觸發裝置2、一第二剎車裝置4與一第一剎車裝置5。
第一剎車裝置5連通至一第一剎車油路與一第二剎車油路中的一者。第二剎車裝置4則是相對第一剎車裝置5而連通至第一剎車油路與第二剎車油路中的另一者。也就是說,如果第一剎車裝置5連通至第一剎車油路,第二剎車裝置4便是連通至第二剎車油路,反之亦然。在本實施例中,將以第一剎車裝置5連通至第一剎車油路,第二剎車裝置4則是連通至第二剎車油路,且第一剎車裝置5為前輪剎車裝置,第二剎車裝置4為後輪剎車裝置舉例說明,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剎車裝置5也可以是後輪剎車裝置,而第二剎車裝置4則為前輪剎車裝置;第一剎車裝置5也可以連通至第二剎車油路,而第二剎車裝置4則連通至第一剎車油路。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1包含一第一缸體11、一第二缸體12、一第一活塞13、一第二活塞14、一第一抵頂元件15、一第二抵頂元件16、一連動桿17、一獨立桿18、一第一觸發組件19與一第二觸發組件10。
第一缸體11具有一第一油壓空間S1、第一回油口EX1與一第一進油口IN1,用以供一第一剎車油經由第一進油口IN1供應至第一油壓空間S1。第一活塞13可活動地設置於第一缸體11內,並在一第一復歸位置時與第一回油口EX1相距一第一密封行程距離D1。實務上,第一回油口EX1的孔徑會小於第一進油口IN1的孔徑。
第一抵頂元件15對應第一活塞13而設置,用以受操作地抵頂並推動第一活塞13,藉以使第一活塞13移動並封閉第一回油口EX1,以將第一剎車油經由一第一出油口OUT1擠壓至第一剎車油路。更詳細的說明,第一活塞13的第一上皮碗(圖式第一活塞13上端的黑點處)會高於第一回油口EX1,藉以封閉第一回油口EX1。
第二缸體12具有一第二油壓空間S2、一第二回油口EX2與一第二進油口IN2,用以供一第二剎車油經由第二進油口IN2供應至第二油壓空間S2。第二活塞14可活動地設置於第二缸體12內,並在一第二復歸位置時與第二回油口EX2相距一第二密封行程距離D2,其中,第二密封行程距離D2小於第一密封行程距離D1。實務上,第二回油口EX2的孔徑會小於第二進油口IN2的孔徑。
第二抵頂元件16對應第二活塞14而設置,用以受操作地抵頂並推動第二活塞14,藉以使第二活塞14移動並封閉第二回油口EX2,以將第二剎車油經由一第二出油口OUT2擠壓至第二剎車油路。更詳細的說明,第二活塞14的第二上皮碗(圖式第二活塞14上端的黑點處)會高於第二回油口EX2,藉以封閉第二回油口EX2。
連動桿17分別樞接於第一抵頂元件15與第二抵頂元件16。獨立桿18連結第二抵頂元件16,並鄰近第二缸體12且受操作地沿一移動行程移動。
第一觸發組件19連結第一剎車觸發裝置3與連動桿17,用以受操作地觸發連動桿17,使連動桿17推動第一抵頂元件15與第二抵頂元件16,藉以各自抵頂並推動第一活塞13與第二活塞14。
第二觸發組件10連結第二剎車觸發裝置2與獨立桿18,用以受操作地觸發獨立桿18,使獨立桿18沿移動行程移動以抵頂並推動第二抵頂元件16,藉以使第二抵頂元件16抵頂並推動第二活塞1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剎車觸發裝置3為一左剎車手把,第二剎車觸發裝置2為一右剎車手把,但不以此為限。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剎車觸發裝置3也可為一右剎車手把,第二剎車觸發裝置2則為一左剎車手把。
在本實施例中,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1更包含一第一彈性元件21、一第二彈性元件22、一第三彈性元件23與一第四彈性元件24。第一彈性元件21設置於第一抵頂元件15與第一活塞13之間,並具有一第一彈性係數。第二彈性元件22設置於第二抵頂元件16與第二活塞14之間,並具有一第二彈性係數。其中,第二彈性係數小於第一彈性係數,在圖式中繪製第二彈性元件22的一第二直徑R2小於第一彈性元件21的一第一直徑R1示意。
第三彈性元件23設置於第一缸體11,且分別抵頂第一缸體11與第一活塞13。第四彈性元件24設置於第二缸體12,且分別抵頂第二缸體12與第二活塞14。
請一併參閱第一圖至第九圖,其中,第二圖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之第一缸體與第二缸體之立體圖;第三圖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之第一抵頂元件、第二抵頂元件、連動桿與獨立桿之立體圖;第四圖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之獨立桿受觸發之示意圖;第五圖與第六圖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之連動桿受觸發之示意圖;以及,第七圖與第八圖系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之第一彈性元件與第二彈性元件作動之示意圖。
如第二圖與第三圖所示,第二抵頂元件16對應獨立桿18開設有一抵頂凹槽T1。實務上,為了縮小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1的體積,故第一缸體11會連結第二缸體12,且第一缸體11與第二缸體12之間形成一容置槽T2。第二缸體12包含一本體121與一側蓋122,本體121對應第二觸發組件10與獨立桿18開設有一側容置槽T3,側蓋122則是對應獨立桿18的一凸柱181開設有一限位容置槽T4,限位容置槽T4用以限位凸柱181。連動桿17則是對應第二抵頂元件16開設有一緩衝孔H1。另外,連動桿17會對應第一觸發組件19開設有限位功能的結構(圖式近似L型的凹槽),避免第一觸發組件19脫離連動桿17。
當第二觸發組件10受到第二剎車觸發裝置2觸發時,便會觸發獨立桿18移動。獨立桿18會沿移動行程移動以抵頂並推動第二抵頂元件16。第二抵頂元件16便會壓縮第二彈性元件22,進而推動第二活塞14。第二活塞14便會移動並封閉第二回油口EX2,以將第二剎車油擠壓至第二剎車油路,進而驅動第二剎車裝置4,並對後輪進行剎車。需說明的是,獨立桿18可以是全部的移動行程上都有抵頂到第二抵頂元件16,也可以是至少部分的移動行程上抵頂到第二抵頂元件16。
因為連動桿17開設有緩衝孔H1,所以第二抵頂元件16推動第二活塞14時,第二抵頂元件16會與連動桿17產生相對移動,故不會使連動桿17產生連動進而推動第一抵頂元件15。此外,需說明的是,當獨立桿18沿移動行程移動至一行程終點時,第二抵頂元件16仍不會使連動桿17移動。因此,當一使用者操作第二剎車觸發裝置2時,可以單獨驅動第二剎車裝置4並只對後輪進行剎車,如第四圖所示。
當第一觸發組件19受到第一剎車觸發裝置3觸發時,便會觸發連動桿17移動。連動桿17便會各自推動第一抵頂元件15與第二抵頂元件16。第一抵頂元件15與第二抵頂元件16便會各自壓縮第一彈性元件21與第二彈性元件22,進而各自推動第一活塞13與第二活塞14。第一活塞13與第二活塞14便會各自移動並封閉第一回油口EX1與第二回油口EX2,以各自將第一剎車油與第二剎車油擠壓至第一剎車油路與第二剎車油路,進而各自驅動第一剎車裝置5與第二剎車裝置4,並對前輪與後輪進行剎車。
需說明的是,第二密封行程距離D2小於第一密封行程距離D1,且第二彈性係數小於第一彈性係數,因此,連動桿17推動第一抵頂元件15與第二抵頂元件16時,第二活塞14會先封閉第二回油口EX2。如第五圖所示,第二活塞14封閉第二回油口EX2時,第一活塞13尚未封閉第一回油口EX1,此時,會先對後輪進行剎車。
當連動桿17持續推動第一抵頂元件15與第二抵頂元件16,使第一活塞13封閉第一回油口EX1時,便會對前輪進行剎車,而第二活塞14則是持續加大對後輪的剎車力道。因此,當使用者操作第一剎車觸發裝置3時,可以對前輪與後輪進行剎車,達到操一個剎車觸發裝至剎住前後兩輪的功效,符合連動剎車系統(CBS)的規範與相關法規,如第六圖所示。需說明的是,不論使用者如何操作第一剎車觸發裝置3或第二剎車觸發裝置2,第一活塞13的第一下皮碗(圖式第一活塞13下端的黑點處)以及第二活塞14的第二下皮碗(圖式第二活塞14下端的黑點處)都不會超過第一進油口IN1以及第二進油口IN2,藉以避免第一剎車油以及第二剎車油自第一缸體11以及第二缸體12外洩至第一抵頂元件15以及第二抵頂元件16處。
此外,第一觸發組件19與連動桿17的連結之處,會位於連動桿17與第一抵頂元件15以及第二抵頂元件16的兩樞接端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彈性係數小於第一彈性係數,因此,連動桿17推動第一抵頂元件15與第二抵頂元件16時,第一彈性元件21與第二彈性元件22各自產生的第一恢復力與第二恢復力也會不同。
第一彈性元件21產生的第一恢復力會大於第二彈性元件22產生的第二恢復力,因此,連動桿17會呈現如第七圖所示的狀態,連動桿17靠近第一抵頂元件15的一端會離第一缸體11較遠,連動桿17靠近第二抵頂元件16的一端會離第二缸體12較近。
接著,第二彈性元件22產生的第二恢復力便會大於第一彈性元件21產生的第一恢復力,因此,連動桿17會呈現如第八圖所示的狀態,連動桿17靠近第二抵頂元件16的一端會離第二缸體12較遠,連動桿17靠近第一抵頂元件15的一端會離第一缸體11較近,進而達到緩衝前後輪剎車力道的功效。
因此,在第二彈性元件22的第二彈性係數小於第一彈性元件21的第一彈性係數的情況下,不僅可以使得第二剎車裝置4先被驅動,也可以在第二剎車裝置4與第一剎車裝置5都被驅動時,緩衝調整兩者的剎車力道。
而當使用者沒有操作第一剎車觸發裝置3與第二剎車觸發裝置2時,第三彈性元件23與第四彈性元件24便會各自推動第一活塞13與第二活塞14,藉以使得第一活塞13與第二活塞14各自恢復至第一復歸位置與第二復歸位置。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利用獨立桿可單獨推動第二抵頂元件,達到單獨驅動第二剎車裝置的功效,並利用連動桿推動第一抵頂元件與第二抵頂元件,達到驅動第一剎車裝置與第二剎車裝置的功效,藉以符合連動剎車系統(CBS)的規範及相關法規。第二彈性元件的第二彈性係數小於第一彈性元件的第一彈性係數或是第二密封行程距離小於第一密封行程距離,係可先驅動第二剎車裝置後才驅動第一剎車裝置,藉以避免因為單獨驅動第一剎車裝置或第二剎車裝置造成前輪鎖死或是造成後輪打滑的情形。第二彈性係數小於第一彈性係數也可以在第二剎車裝置與第一剎車裝置都被驅動時,緩衝調整兩者的剎車力道。
此外,緩衝孔的設計,可以避免第二觸發組件觸發時,連動桿與第一抵頂元件以及第二抵頂元件中之一者造成結構干涉而無法順利單獨驅動單一剎車裝置(第一剎車裝置或第二剎車裝置)。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100:雙缸連動剎車分配系統 1: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 11:第一缸體 12:第二缸體 121:本體 122:側蓋 13:第一活塞 14:第二活塞 15:第一抵頂元件 16:第二抵頂元件 17:連動桿 18:獨立桿 181:凸柱 19:第一觸發組件 10:第二觸發組件 21:第一彈性元件 22:第二彈性元件 23:第三彈性元件 24:第四彈性元件 2:第二剎車觸發裝置 3:第一剎車觸發裝置 4:第二剎車裝置 5:第一剎車裝置 D1:第一密封行程距離 D2:第二密封行程距離 H1:緩衝孔 EX1:第一回油口 EX2:第二回油口 IN1:第一進油口 IN2:第二進油口 OUT1:第一出油口 OUT2:第二出油口 R1:第一直徑 R2:第二直徑 S1:第一油壓空間 S2:第二油壓空間 T1:抵頂凹槽 T2:容置槽 T3:側容置槽 T4:限位容置槽
第一圖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之示意圖; 第二圖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之第一缸體與第二缸體之立體圖; 第三圖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之第一抵頂元件、第二抵頂元件、連動桿與獨立桿之立體圖; 第四圖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之獨立桿受觸發之示意圖; 第五圖與第六圖係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之連動桿受觸發之示意圖; 第七圖與第八圖系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之第一彈性元件與第二彈性元件作動之示意圖;以及 第九圖係顯示第一圖應用於雙缸連動剎車分配系統之示意圖。
1: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
11:第一缸體
12:第二缸體
13:第一活塞
14:第二活塞
15:第一抵頂元件
16:第二抵頂元件
17:連動桿
18:獨立桿
181:凸柱
19:第一觸發組件
10:第二觸發組件
21:第一彈性元件
22:第二彈性元件
23:第三彈性元件
24:第四彈性元件
D1:第一密封行程距離
D2:第二密封行程距離
H1:緩衝孔
EX1:第一回油口
EX2:第二回油口
IN1:第一進油口
IN2:第二進油口
OUT1:第一出油口
OUT2:第二出油口
R1:第一直徑
R2:第二直徑
S1:第一油壓空間
S2:第二油壓空間

Claims (7)

  1. 一種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包含:一第一缸體,係具有一第一油壓空間、一第一回油口與一第一進油口,用以供一第一剎車油經由該第一進油口供應至該第一油壓空間;一第一活塞,係可活動地設置於該第一缸體內;一第一抵頂元件,係對應該第一活塞而設置,用以受操作地抵頂並推動該第一活塞,藉以使該第一活塞移動並封閉該第一回油口,以將該第一剎車油擠壓至一第一剎車油路;一第一彈性元件,係設置於該第一抵頂元件與該第一活塞之間,並具有一第一彈性係數;一第二缸體,係具有一第二油壓空間、一第二回油口與一第二進油口,用以供一第二剎車油經由該第二進油口供應至該第二油壓空間;一第二活塞,係可活動地設置於該第二缸體內;一第二抵頂元件,係對應該第二活塞而設置,用以受操作地抵頂並推動該第二活塞,藉以使該第二活塞移動並封閉該第二回油口,以將該第二剎車油擠壓至一第二剎車油路;一第二彈性元件,係設置於該第二抵頂元件與該第二活塞之間,並具有一第二彈性係數,且該第二彈性係數係小於該第一彈性係數;一連動桿,係分別樞接於該第一抵頂元件與該第二抵頂元件; 一獨立桿,係連結該第二抵頂元件,並鄰近該第二缸體且受操作地沿一移動行程移動;一第一觸發組件,係連結該連動桿,用以受操作地觸發該連動桿,使該連動桿推動該第一抵頂元件與該第二抵頂元件,藉以各自抵頂並推動該第一活塞與該第二活塞;以及一第二觸發組件,係連結該獨立桿,用以受操作地觸發該獨立桿,使該獨立桿沿該移動行程移動以抵頂並推動該第二抵頂元件,藉以使該第二抵頂元件抵頂並推動該第二活塞。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其中,該第一活塞在一第一復歸位置時係與該第一回油口相距一第一密封行程距離,且該第二活塞在一第二復歸位置時係與該第二回油口相距一小於該第一密封行程距離之第二密封行程距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其中,該連動桿係對應該第二抵頂元件開設有一緩衝孔,藉以在該獨立桿受該第二觸發組件觸發時,該連動桿係與該第二抵頂元件產生相對移動。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其中,該第二抵頂元件係對應該獨立桿開設有一抵頂凹槽,藉以在該連動桿受該第一觸發組件觸發時,該 第二抵頂元件係與該獨立桿產生相對移動。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其中,該第一缸體與該第二缸體之間係形成一用以容置部分之該第一觸發組件之容置槽。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其中,該第二缸體係開設有一側容置槽,且該側容置槽係用以容置部分之該第二觸發組件與部分之該獨立桿。
  7. 一種雙缸連動剎車分配系統,包含一第一剎車觸發裝置;一第二剎車觸發裝置;一第一剎車裝置,係連通至一第一剎車油路與一第二剎車油路中之一者;一第二剎車裝置,係相對該第一剎車裝置而連通至該第一剎車油路與該第二剎車油路中之另一者;以及一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包含:一第一缸體,係具有一第一油壓空間、一第一回油口與一第一進油口,用以供一第一剎車油經由該第一進油口供應至該第一油壓空間;一第一活塞,係可活動地設置於該第一缸體內;一第一抵頂元件,係對應該第一活塞而設置,用以受操作地抵頂並推動該第一活塞,藉以使該第一活塞 移動並封閉該第一回油口,以將該第一剎車油擠壓至該第一剎車油路;一第一彈性元件,係設置於該第一抵頂元件與該第一活塞之間,並具有一第一彈性係數;一第二缸體,係具有一第二油壓空間、一第二回油口與一第二進油口,用以供一第二剎車油經由該第二進油口供應至該第二油壓空間;一第二活塞,係可活動地設置於該第二缸體內;一第二抵頂元件,係對應該第二活塞而設置,用以受操作地抵頂並推動該第二活塞,藉以使該第二活塞移動並封閉該第二回油口,以將該第二剎車油擠壓至該第二剎車油路;一第二彈性元件,係設置於該第二抵頂元件與該第二活塞之間,並具有一第二彈性係數,且該第二彈性係數係小於該第一彈性係數;一連動桿,係分別樞接該第一抵頂元件與該第二抵頂元件;一獨立桿,係連結該第二抵頂元件,並鄰近該第二缸體且受操作地沿一移動行程移動;一第一觸發組件,係連結該第一剎車觸發裝置與該連動桿,用以受操作地觸發該連動桿,使該連動桿推動該第一抵頂元件與該第二抵頂元件,藉以各自抵頂並推動該第一活塞與該第二活塞;以及一第二觸發組件,係連結該第二剎車觸發裝置與該獨立桿,用以受操作地觸發該獨立桿,使該獨立桿沿 該移動行程移動以抵頂並推動該第二抵頂元件,藉以使該第二抵頂元件抵頂並推動該第二活塞。
TW109121974A 2020-06-30 2020-06-30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 TWI782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1974A TWI782289B (zh) 2020-06-30 2020-06-30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1974A TWI782289B (zh) 2020-06-30 2020-06-30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2380A TW202202380A (zh) 2022-01-16
TWI782289B true TWI782289B (zh) 2022-11-01

Family

ID=80787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1974A TWI782289B (zh) 2020-06-30 2020-06-30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228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17627U (en) * 1999-07-19 2001-01-01 Kwang Yang Motor Co Brake cramp of linking brake system
CN201124920Y (zh) * 2007-11-21 2008-10-01 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液压联合制动系统
TW200914323A (en) * 2007-09-29 2009-04-01 Kwang Yang Motor Co Disc-type linked brake device for all-terrain vehicle
TWM600716U (zh) * 2020-06-30 2020-09-01 安速達實業有限公司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17627U (en) * 1999-07-19 2001-01-01 Kwang Yang Motor Co Brake cramp of linking brake system
TW200914323A (en) * 2007-09-29 2009-04-01 Kwang Yang Motor Co Disc-type linked brake device for all-terrain vehicle
CN201124920Y (zh) * 2007-11-21 2008-10-01 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液压联合制动系统
TWM600716U (zh) * 2020-06-30 2020-09-01 安速達實業有限公司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2380A (zh) 2022-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7506312A (ja) 駆動輪のトラクションスリップの制御のための制動圧制御装置
JPH04502296A (ja) アンチロック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CN104837692A (zh) 用于运行车辆的制动系统的方法以及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的控制装置
JP2007533542A5 (zh)
JP2013514933A (ja) 油圧式車両ブレーキ装置
TWI782289B (zh)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
TWM600716U (zh)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
TW201700341A (zh) 連動煞車系統
KR101666988B1 (ko) 차량용 제동장치
JP2009154798A (ja) 制動装置及び該制動装置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TWM630026U (zh)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
JP6159554B2 (ja) 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
TW202342303A (zh) 雙缸連動剎車分配裝置及其系統
JPH09164986A (ja) 自動二輪車用の前輪ブレーキ装置
KR102339516B1 (ko) 자동차의 브레이크 시스템
TWM560419U (zh) 具防失效功能之連動煞車系統
KR20080008032A (ko) 자동차용 에어 브레이크시스템
TWI699300B (zh) 剎車系統及其複合式連動剎車驅動裝置
EP3802249B1 (en) Actuation pump of a braking system for vehicles, and braking system for vehicles thereof
JPS5881866A (ja) 乗物用ブレ−キ装置
KR102576722B1 (ko) 전자식 브레이크 시스템
CN104442780B (zh) 具有失效备份的以压力可控活塞缸为动力源的制动系统
JPH05105174A (ja) 二輪車用アンチロツク制動装置
CN2404796Y (zh) 摩托车双重制动装置
CN216070368U (zh) 双轮机动车辆前后轮刹车连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