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6207B - 連接器及連接器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及連接器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76207B TWI776207B TW109127470A TW109127470A TWI776207B TW I776207 B TWI776207 B TW I776207B TW 109127470 A TW109127470 A TW 109127470A TW 109127470 A TW109127470 A TW 109127470A TW I776207 B TWI776207 B TW I77620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plug
- connector
- socket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2—Resilient sockets forked sockets having two le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01R13/6583—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ductive resilient members between mating shield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為,在將基板間連接的以往的連接器裝置,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設置成朝各連接器的長度方向延伸之屏蔽件互相對向,配置成內外雙重,藉此,獲得電磁遮蔽作用,進行EMI對策。但,屏蔽件的內外雙重構造,由於會占用各連接器的短邊方向之寬度,故,會成為連接器的小型化、高密度安裝化之阻礙。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為,在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裝置,係由插頭連接器及插座連接器所構成,該插頭連接器及插座連接器分別包含將複數個端子排列保持於長度方向之殼體、及沿著該殼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並具有外殼平面之屏蔽件,其特徵為: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藉由從互相對向的外殼平面中的其中一方的平面朝另一方的平面側延伸之接觸部,使兩平面接觸而電性連接,藉此,獲得實質上為消除了屏蔽件間的電位差之電磁遮蔽作用。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用來將基板間連接的連接器裝置,亦即適用於電氣訊號的高速傳送之包含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之連接器裝置。具體而言為關於當使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嵌合而電性連接時,可遮蔽從各連接器的端子所產生的高頻電磁波雜訊信號之連接器裝置的各連接器的屏蔽構造。
作為具備矩形狀的殼體,藉由插入成形(一體成形)等,將複數個端子以兩列的方式排列保持於殼體的長度方向,且將基板間連接之插頭側連接器(插頭連接器)及插座側連接器(插座連接器),有例如日本特開2017-033909號公報(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連接器裝置。
插頭連接器及插座連接器分別能夠設置於印刷配線基板或可撓性扁平型電纜等。例如,藉由使以表面安裝等設在印刷配線基板的插座連接器與設在可撓性扁平型電纜的端部之插頭連接器互相嵌合,能夠將基板間連接。
近年,伴隨智慧型手機等的攜帶型終端沒之傳送資料的大容量化、傳送速度的高速化等,內置於該等攜帶型終端且包含用來將基板間連接的插頭連接器及插座連接器之連接器裝置,係必須將高頻率的電氣訊號不會有任何損失且正確地傳送。因此,經由互相的端子將高頻率的電氣訊號進行接收傳送之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之間的傳送,需要滿足特性(高頻率特性)對高頻率訊號之要求。
成為對這種高頻率特性的要求之阻礙的原因之一,係從連接器的端子所產生的電磁波雜訊信號等之所謂的電磁干擾(EMI)。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連接器裝置的一以往例,分別在插頭連接器及插座連接器,設有沿著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的屏蔽壁部,對從設在各連接器的端子的端部之安裝部(接頭連接部)所產生的電磁波雜訊信號,發揮電磁遮蔽作用,藉此,因應電磁干擾。具體而言,在以往的連接器裝置,當插頭連接器及插座連接器嵌合時,設在各連接器的屏蔽壁部彼此配置成在連接器寬度方向(短邊方向)互相對向,且屏蔽壁部配置成內外雙重等,使得連接器裝置的以往例獲得電磁遮蔽作用,進行EMI對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7-03390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一般,伴隨智慧型手機、攜帶型終端等的電子機器之小型化、高功能化等,在印刷配線基板,元件、將基板間連接的連接器等之零件的高密度安裝化持續行進,會有需要進行作為零件之連接器本身的小型化。但,在以往的連接器裝置,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設置成朝各連接器的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的屏蔽壁部彼此配置成內外雙重,因此,此內外雙重構造會占用各連接器的短邊方向之寬度,成為連接器的小型化之阻礙。也就是無法進一步縮小基板之連接器的占有面積,成為高密度安裝化之阻礙。
又,以往的連接器裝置,在一方的連接器的屏蔽壁部之側面,設有朝橫方向(對基板呈水平方向)突出之接觸部,藉由嵌合時抵接於對向的另一方的連接器的屏蔽壁部,可獲得電磁遮蔽效果,因此,屏蔽壁部的內外雙重構造係為必要的結構。因此,無法為了連接器的小型化而去除屏蔽壁部的內外雙重構造。
為了解決以上這樣的本發明的課題,提供一種連接器裝置,係不需採用屏蔽件的內外雙重構造,由分別包含將複數個端子排列保持於長度方向的殼體、和沿著該殼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並具有外殼平面之屏蔽件的插頭連接器及插座連接器所構成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徵為,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藉由進行插頭連接器的端子之電磁遮蔽的屏蔽件、和進行插座連接器的端子之電磁遮蔽的屏蔽件,藉由從互相對向的外殼平面中的其中一方的平面朝另一方的平面側延伸之接觸部,使進行插頭連接器的端子之電磁遮蔽的屏蔽件和進行插座連接器的端子的電磁遮蔽之屏蔽件電性連接,藉此,實質上消除屏蔽件間的電位差,可獲得充分的電磁遮蔽作用。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裝置,其特徵為包含:插頭連接器,其係具備複數個插頭端子、沿著長度方向保持前述複數個插頭端子的插頭殼體和保持於前述插頭殼體之插頭外殼;及
插座連接器,其係具備複數個插座端子、沿著長度方向保持前述複數個插座端子的插座殼體和保持於前述插座殼體之插座外殼,
前述插頭外殼具有: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前述插座連接器對向的插頭外殼平面;沿著前述插頭殼體的長度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1插頭屏蔽件;沿著前述插頭殼體的短邊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2插頭屏蔽件;保持於前述插頭殼體之插頭殼體支承部;及連接於基板的接地電位之插頭外殼安裝部,
前述第1插頭屏蔽件係與前述複數個插頭端子分別在短邊方向上相對向,
前述插座外殼具有: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前述插頭連接器對向的插座外殼平面;沿著前述插座殼體的長度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1插座屏蔽件;沿著前述插座殼體的短邊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2插座屏蔽件;保持於前述插座殼體的插座殼體支承部;及連接於基板的接地電位之插座外殼安裝部,
前述第1插座屏蔽件係與前述複數個插座端子分別在短邊方向上相對向,
前述插頭外殼平面及前述插座外殼平面中的其中一方之外殼平面,具備接觸部,該接觸部是從該外殼平面延伸伸出,朝與對象連接器之嵌合方向彎曲而形成,並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另一方的外殼平面接觸,
在前述插頭連接器與前述插座連接器已經互相嵌合的狀態,至少經由前述接觸部,使前述插頭外殼與前述插座外殼形成電性連接。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接觸部係為具有彈性的接觸片,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前述另一方的外殼平面接觸而被下壓,
包含具備前述接觸部的前述其中一方的外殼平面之前述插頭連接器及前述插座連接器中的其中一方的連接器,係具有用來收納被下壓的前述接觸部之空間。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
前述插頭外殼平面或前述插座外殼平面係包含自表面突出而形成的突出部,
在前述插頭連接器與前述插座連接器已經互相嵌合的狀態,前述突出部與對象連接器的外殼平面接觸。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插頭殼體包含:被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的第1嵌合側壁及朝短邊方向延伸存在的第2嵌合側壁包圍之嵌合凹部;及包圍前述第1嵌合側壁及前述第2嵌合側壁,並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的第1插頭側壁和朝短邊方向延伸存在的第2插頭側壁,
前述插頭殼體支承部係由設在前述第2插頭側壁的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和設在前述第2嵌合側壁的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構成,
前述插座殼體包含嵌合凸部,其被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的第1插座側壁及朝短邊方向延伸存在的第2插座側壁包圍,
前述插座殼體支承部係由設在前述第2插座側壁的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和設在前述嵌合凸部的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構成,
在前述插頭連接器與前述插座連接器已經嵌合的狀態,在前述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與前述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之間,嵌入有前述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在前述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與前述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之間,嵌入有前述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藉此,前述插頭外殼與前述插座外殼形成電性連接。
插頭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插頭外殼包含插頭側壁連接部,其設在前述第1插頭側壁與前述第2插頭側壁交叉之角部分附近的前述第1插頭側壁,
前述插座外殼包含插座側壁連接部,其設在前述第1插座側壁與前述第2插座側壁交叉之角部分附近的前述第1插座側壁,
在前述插頭連接器與前述插座連接器已經互相嵌合的狀態,藉由前述插頭側壁連接部與前述插座側壁連接部接觸,使前述插頭外殼與前述插座外殼形成電性連接。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插頭殼體包含:覆蓋前述第1插頭屏蔽件之第1插頭外壁;及覆蓋前述第2插頭屏蔽件之第2插頭外壁,
前述插頭外殼安裝部係從前述第1插頭外壁或前述第2插頭外壁露出,前述插座殼體包含覆蓋前述第1插座屏蔽件之第1插座外壁、及覆蓋前述第2插座屏蔽件之第2插座外壁,前述插座外殼安裝部係從前述第1插座外壁或前述第2插座外壁露出。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複數個插頭端子分別沿著前述第1嵌合側壁設置,
前述第1插頭屏蔽件係與設有前述複數個插頭端子之前述第1嵌合側壁,隔著相等的間隔而在短邊方向上相對向,
前述複數個插座端子係沿著前述第1插座側壁設置,
前述第1插座屏蔽件係與設有前述複數個插座端子之前述第1插座側壁,隔著相等的間隔而在短邊方向上相對向。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第1插頭屏蔽件係為對前述插頭外殼平面呈直角地彎曲之前述插頭外殼的緣部分,
前述第1插座屏蔽件係為對前述插座外殼平面呈直角地彎曲之前述插座外殼的緣部分。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插頭外殼平面係在前述嵌合凹部的兩側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
前述插座外殼平面係在前述嵌合凸部的兩側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
前述接觸部係在前述嵌合凹部的兩側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的前述插頭外殼平面上各設置2個,或在前述嵌合凸部的兩側朝長度方向上延伸存在的前述插座外殼平面上各設置2個。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插頭外殼係在前述插頭外殼平面上具有2個細縫,前述2個細縫係對嵌合方向的中心軸,位於點對稱的位置,
前述插座外殼係在前述插座外殼平面上具有2個細縫,前述2個細縫係對嵌合方向的中心軸,位於點對稱的位置。
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係包含複數個端子、沿著長度方向將前述複數個端子保持之殼體、及保持於前述殼體之外部導體外殼,前述外部導體外殼係具有:當嵌合時,與對象連接器相對向的外殼平面;沿著前述殼體的長度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1屏蔽件;沿著前述殼體的短邊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2屏蔽件;保持於前述殼體的支承部;及連接於基板的接地電位之外殼安裝部,
前述第1屏蔽件係與前述複數個端子分別在短邊方向上相對向,
前述外殼平面係具備接觸部,該接觸部是從該外殼平面延伸伸出,朝與對象連接器之嵌合方向彎曲而形成,並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外殼平面接觸,
在與對象連接器嵌合之狀態,至少經由前述接觸部,前述外部導體外殼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外部導體外殼形成電性連接。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接觸部係為具有彈性的接觸片,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外殼平面接觸而被下壓,
前述連接器係具有用來收納被下壓的前述接觸部之空間。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的理想實施形態,前述外殼平面係包含自表面突出而形成的突出部,
在前述對象連接器已經嵌合的狀態,前述突出部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前述外殼平面接觸。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的理想實施形態,前述殼體包含:嵌合部;及包圍前述嵌合部,且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的第1側壁和朝短邊方向延伸存在的第2側壁,
前述支承部係由設在前述第2側壁的第1支承部和設在前述嵌合部的第2支承部構成,
在與對象連接器嵌合之狀態,藉由於前述第1支承部與前述第2支承部之間,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支承部嵌入,前述外部導體外殼係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外部導體外殼形成電性連接。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的理想實施形態,前述外部導體外殼係包含設在前述第1側壁與前述第2側壁交叉的角部分附近的前述第1側壁之側壁連接部,在已經與對象連接器嵌合的狀態,前述側壁連接部係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側壁連接部接觸,前述外部導體外殼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相手外部導體外殼形成電性連接。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殼體包含:覆蓋前述第1屏蔽件之第1外壁;及覆蓋前述第2屏蔽件之第2外壁,
前述外殼安裝部係從前述第1外壁或前述第2外壁露出。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複數個端子分別沿著前述第1側壁設置,
前述第1屏蔽件係與設有前述複數個端子之前述第1側壁,隔著相等的間隔而在短邊方向上相對向。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第1屏蔽件係為對前述外殼平面呈直角地彎曲之前述外部導體外殼的緣部分。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外殼平面係在前述嵌合部的兩側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
前述接觸部係在前述嵌合部的兩側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的外殼平面上各設置2個。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的理想實施形態,前述外部導體外殼係在前述外殼平面上,具有2個細縫,
前述2個細縫係對嵌合方向的中心軸,位於點對稱的位置。
作為本發明之連接器的理想實施形態,其中,前述連接器為插座連接器或插頭連接器。
[發明效果]
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及連接器,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將外殼平面的緣部分對該平面呈垂直地彎折而分別形成的進行插頭連接器的端子之電磁遮蔽的屏蔽件、和進行插座連接器的端子之電磁遮蔽的屏蔽件,是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藉由從互相對向的外殼平面中的其中一方的平面朝另一方的平面側延伸伸出之接觸部,使兩平面互相接觸而形成電性連接,藉此實質上消除了屏蔽件間之電位差,能夠獲得充分的電磁遮蔽作用。又,藉由這樣的結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及連接器,係能夠避免阻礙連接器的小型化之屏蔽件的內外雙重構造,可進一步縮小在基板之連接器的占有面積,有助於高密度安裝化。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再者,在用來說明實施形態的所有圖面中,針對相同構件原則上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又,各自的實施形態,獨立進行說明,但,並非排除將互相的構成要件組合而構成連接器之情形。
圖1至圖4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裝置。圖1係顯示從插座連接器側(Z2側)朝插頭連接器側(Z1側)觀看時的連接器裝置之外觀。圖2係顯示如圖1所示的連接器裝置的各連接器的外部導體外殼的形狀。圖3係上下與圖1顛倒,顯示從插頭連接器側(Z1側)朝插座連接器側(Z2側)觀看時的連接器裝置之外觀。圖4係顯示如圖3所示的連接器裝置的各連接器的外部導體外殼的形狀。
連接器的嵌合方向為圖中之Z1-Z2方向(Z軸方向)。插頭連接器100係與位於Z軸方向的Z2側之對象連接器亦即插座連接器200嵌合,插座連接器200係與位於Z軸方向的Z1側之對象連接器亦即插頭連接器100嵌合。在本發明,長度方向為X1-X2方向(X軸方向),短邊方向為Y1-Y2方向(Y軸方向)。在圖1中,對於插頭連接器100及插座連接器200各自之複數個端子中的一部分賦予圖號[130]或[230]加以顯示,且對於其他相同形狀的端子之圖號予以省略。以上的事項,在其他圖面亦相同。
圖1所示的連接器裝置包含插頭連接器100與插座連接器200。各連接器係被使用作為例如手機、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等的小型電子機器之內部零件。
插頭連接器100及插座連接器200焊接安裝於印刷配線基板或可撓性扁平型電纜等。在此,將印刷配線基板及可撓性扁平型電纜等安裝有連接器者僅稱為[基板]。在圖1所示的連接器裝置,插頭連接器100係安裝於以虛線所示的插頭側基板10,插座連接器200係安裝於以虛線所示的插座側基板20。在圖2以降所顯示的連接器裝置、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省略基板而加以顯示。插頭連接器100及插座連接器200係將液晶聚合物(LCP)等的絕緣樹脂製殼體成形為長方形狀而構成。
參照如圖1及圖2、圖3及圖4一同所示,插頭連接器100具備有:複數個插頭端子130、保持複數個插頭端子130之插頭殼體110及保持於插頭殼體110之插頭外殼120。插頭連接器100係在長方形狀的插頭殼體110之中央部分,具備朝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存在的凹狀嵌合凹部112,在嵌合凹部112的短邊方向(Y軸方向)之兩側(Y1及Y2側),具備分別將複數個插頭端子130保持之第1嵌合側壁114。複數個插頭端子130係由磷青銅等的金屬所構成,分別設在沿著插頭殼體110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之2個第1嵌合側壁114,且以等間隔排列。
在此,除了圖1至圖4,亦參照圖5至圖9,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裝置。圖5係從長度方向(X軸方向)觀看如圖3所示的之包含插頭連接器100與插座連接器200的連接器裝置之圖。線A-A係顯示將連接器裝置沿著長度方向(X軸方向)的中心軸切斷的位置。圖6係從短邊方向(Y軸方向)觀看沿著如圖5所示的線A-A朝長度方向(X軸方向)切斷的連接器裝置之剖面圖。
圖7係從短邊方向(Y軸方向)觀看如圖3所示的之包含插頭連接器100與插座連接器200的連接器裝置之圖。線B-B係顯示將連接器裝置沿著短邊方向(Y軸方向)的中心軸切斷之位置,線C-C係顯示將連接器裝置在插頭側壁連接部129及插座側壁連接部227附近,沿著短邊方向(Y軸方向)切斷之位置。圖8係沿著如圖7所示的線B-B朝短邊方向(Y軸方向)切斷的連接器裝置之剖面圖。圖9係沿著如圖7所示的線C-C朝短邊方向(Y軸方向)切斷的連接器裝置之剖面圖。
如圖1及圖8所示,插頭端子130係包含由內側固定部133、頂部134及外側固定部135所構成之彎曲成略U字形的部分,內側固定部133與外側固定部135係形成於在插頭端子130的內側互相面對的位置。插頭端子130係以安裝部132、內側固定部133、頂部134、外側固定部135,將插頭連接器100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之第1嵌合側壁114包住並保持於插頭殼體110。藉此,在內側固定部133與外側固定部135之間,亦即,插頭端子130的內側,存在有樹脂,或填充有樹脂。
插頭端子130係在安裝於基板之側(Z1側),具有經過從內側固定部133彎曲之部分而朝插頭連接器100的短邊方向(Y軸方向)外側(若內側固定部133在Y1側的話則為Y2側、若內側固定部133處於Y2側的話則為Y1側)延伸存在並安裝(焊接)於基板之安裝部132。
安裝部132的端部亦即安裝端部131係與第1插頭屏蔽件121相面對。以插頭殼體110的一方側(例如Y1側)之第1嵌合側壁114保持之插頭端子130的安裝端部131,係與相同側(Y1側)的第1插頭屏蔽件121相面對,以插頭殼體110的另一方側(例如Y2側)之第1嵌合側壁114保持之插頭端子130的安裝端部131係與相同側(Y2側)之第1插頭屏蔽件121相面對。又,在插頭連接器100與插座連接器200已經互相嵌合的狀態,插頭外殼120與插座外殼220係在短邊方向(Y軸方向)不會重疊地配置,並且插頭外殼120與插座外殼220電性連接。在此,在短邊方向(Y軸方向)上不會重疊地配置係指不包含在短邊方向(Y軸方向)上插頭外殼與插座外殼(屏蔽件彼此)相對向並接觸的狀態之配置。
藉由插頭端子130與插頭殼體110之插入成形,插頭端子130的內側固定部133及頂部134係以形成為與第1嵌合側壁114的表面相同的表面的方式,將內側固定部133的側面及頂部134的側面埋入至第1嵌合側壁114。外側固定部135係為了與作為對象端子之插座端子230接觸,具備朝短邊方向(Y軸方向)外側(若內側固定部133處於Y1側的話則為Y1側、若內側固定部133處於Y2側的話則為Y2側)凹陷而形成之接觸部136。
插頭端子130的內側固定部133之表面係作為與插座端子230接觸之接觸部發揮功能,能以接觸壓與設在插座端子230的接觸部238接觸。又,設在插頭端子130的外側固定部135之接觸部136係可接觸於設在插座端子230的固定部235之接觸凸部229。
第1嵌合側壁114係沿著插頭連接器100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設置成2列,嵌合凹部112係形成於該等2列的第1嵌合側壁114之間。亦即,嵌合凹部112係被沿著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存在之第1嵌合側壁114及沿著短邊方向(Y軸方向)延伸存在之第2嵌合側壁116包圍而形成。
插頭連接器100的插頭殼體110係與以相等的間隔呈2列排列於長度方向(X軸方向)之相同形狀的複數個插頭端子130一同進行插入成形(一體成形),能將複數個插頭端子130加以保持。又,插頭殼體110係包含朝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存在之第1插頭側壁118與朝短邊方向(Y軸方向)延伸存在之第2插頭側壁119,該等側壁用來將嵌合凹部112的第1嵌合側壁114及第2嵌合側壁116包圍。
作為外部導體外殼之插頭外殼120具有:沿著插頭殼體110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1插頭屏蔽件121;及沿著插頭殼體110的短邊方向(Y軸方向)延伸存在之第2插頭屏蔽件122。插頭外殼120係在兩側(Y1側與Y2側)具備第1插頭屏蔽件121,第1插頭屏蔽件121係被插頭殼體110的區隔部103(插頭外殼120之細縫)分割。第1插頭屏蔽件121係以在單側(Y1側或Y2側)被分割的2片所形成,但亦可以1片的屏蔽件形成,又亦可進一步分割而作成複數片的方式形成。第1插頭屏蔽件121係具有與X-Z平面平行的面,在長度方向(X軸方向)上配置成遍及較第1嵌合側壁114更廣的範圍。
又,插頭外殼120係除了第1插頭屏蔽件121外,還包含第2插頭屏蔽件122,在兩側(X1側與X2側)各具備1片的板狀第2插頭屏蔽件122,該第2插頭屏蔽件122沿著插頭殼體110的短邊方向(Y軸方向)延伸存在。第2插頭屏蔽件122係以1片的方式形成於單側(Y1側或Y2側),但亦可將1片的屏蔽件分割而作成複數片的方式形成。在第1插頭屏蔽件121的緣部分,形成有用來安裝於基板的接地部(未圖示)之插頭外殼安裝部104、105,在第2插頭屏蔽件122的緣部分,形成有用來安裝於基板的接地部(未圖示)之插頭外殼安裝部106。插頭外殼安裝部104、105、106可各自將插頭外殼120作成接地電位(Ground potential)。第2插頭屏蔽件122係具有與Y-Z平面平行的面,在短邊方向(Y軸方向)上配置成遍及較第2嵌合側壁116更廣的範圍。在插頭連接器100與插座連接器200已經互相嵌合的狀態,插頭外殼120是與對象外部導體外殼亦即插座外殼220形成電性連接。
除了圖1外,亦如圖6及圖8所示,插頭殼體110的嵌合凹部112的周圍(X-Y平面上的周圍)係藉由第1插頭屏蔽件121及第2插頭屏蔽件122,隔著第1間隔115及第2間隔117進行包圍。第1間隔115為從插頭殼體110的第1嵌合側壁114到第1插頭屏蔽件121之間隔,第2間隔117係從插頭殼體110的第2嵌合側壁116到第2插頭屏蔽件122之間隔。由於第1嵌合側壁114與第1插頭屏蔽件121係呈平行,第2嵌合側壁116與第2插頭屏蔽件122係呈平行,故,第1間隔115及第2間隔117分別為一定的值。第1插頭屏蔽件121係從插頭殼體110露出,且在短邊方向(Y軸方向)上,與複數個插頭端子130隔著相等的間隔而相對向。更具體而言,與複數個插頭端子130各自的外側固定部135(參照圖8)在短邊方向(Y軸方向)上隔著相等的間隔對向。
插頭外殼120係在兩側(Y1側與Y2側)具有沿著插頭殼體110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存在之插頭外殼平面123。第1插頭屏蔽件121係為對插頭外殼平面123呈直角地彎曲之插頭外殼120的緣部分。外部導體外殼亦即插頭外殼120,係在插頭外殼平面123具有2個細縫(插頭殼體110的區隔部103),該2個細縫(插頭殼體110的區隔部103)係對嵌合方向(Z軸方向)的中心軸,處於點對稱的位置。
插頭外殼平面123係在X-Y平面上,朝嵌合凹部112的兩側(Y1側、Y2側)向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作為對象連接器之插座連接器200的對象外殼平面(插座外殼平面223)相對向。插頭外殼平面123係以在單側(Y1側或Y2側)被插頭殼體110的區隔部103(插頭外殼120的細縫)分割的2片所形成,但亦可以1片的外殼平面形成,又亦可進一步分割而作成複數片的方式形成。插頭外殼平面123係具有與X-Y平面平行的面,在長度方向(X軸方向)上配置成遍及較第1嵌合側壁114更廣的範圍。
如圖1及圖8所示,插頭外殼平面123係具備具有彈性的接觸片亦即接觸部127(圖8中的箭號所示),其係從該外殼平面朝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伸出,並向與對象連接器亦即插座連接器200之嵌合方向(Z軸方向的Z2側)彎曲而形成,並且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對象連接器亦即插座連接器200的對象外殼平面(插座外殼平面223)接觸。在插頭連接器100與插座連接器200已經互相嵌合的狀態,至少經由接觸部127,使插頭外殼120與插座外殼220形成電性連接。接觸部127係不限於接觸片,若為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能夠維持電性連接的構造即可。
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接觸部127係在嵌合凹部112的兩側朝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存在之插頭外殼平面123,各設有2個,但,不限於此,亦可僅在單側(Y1側或Y2側)的插頭外殼平面123設置1個,或設置3個以上。又,接觸部127不僅設在插頭外殼平面123,亦可設在插座外殼220的插座外殼平面223。亦即,接觸部127係能夠在插頭外殼平面123及插座外殼平面223中的其中一方的外殼平面,設置1個以上,來與另一方的外殼平面接觸。又,接觸部127亦可設在插頭外殼平面123及插座外殼平面223雙方。
作為一例,接觸部127係能夠作成為具有彈性的接觸片,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對象外殼平面亦即插座外殼平面223接觸而被下壓。包含具備接觸部127的插頭外殼平面123之插頭連接器100,係具有空間,其係將區隔部103附近的第1插頭側壁118除去而形成,用來收納被相手外殼平面下壓的接觸部127。即使在插座外殼平面223設置接觸部的情況,亦為相同的結構。
再次如圖1及圖8所示,插頭外殼平面123係包含從表面突出形成的突出部128,在插頭連接器100與插座連接器200已經嵌合的狀態,突出部128係能與對象連接器亦即插座連接器200的插座外殼平面223接觸(圖8中的箭號)。突出部128不僅設在插頭外殼平面123,亦可設在插座外殼220的插座外殼平面223。又,突出部128亦可設在插頭外殼平面123及插座外殼平面223雙方。
又,插頭外殼120係在兩側(X1側與X2側)具有沿著插頭殼體110的短邊方向(Y軸方向)的側壁延伸存在之由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124及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126所構成的插頭殼體支承部各1個。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124係設在第2插頭側壁119,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126係設在第2嵌合側壁116。插頭外殼連接部125為夾於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124與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126之部分。在插頭連接器100與插座連接器200已經互相嵌合的狀態,藉由於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124與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126之間,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224嵌入,使得插頭外殼120與插座外殼220形成電性連接。在如圖1及圖2所示的實施形態,由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124及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126所構成的插頭殼體支承部係沿著短邊方向(Y軸方向)的側壁設置,但,不限於此,若為可藉由插頭殼體進行保持的話,則可設在任意的位置。
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124、插頭外殼連接部125及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126,係形成於從第2插頭屏蔽件122的中央部分朝嵌合凹部112延伸伸出的部分。插頭外殼連接部125係位於朝插頭殼體110的短邊方向(Y軸方向)延伸存在的第2插頭側壁119與第2嵌合側壁116之間,具體而言,位於設在插頭殼體110的第2插頭側壁119的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124與設在第2嵌合側壁116的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126之間。在如圖1及圖2所示的實施形態,插頭外殼連接部125的形狀為凹狀,但,不限於此,可為凸狀的形狀,若為可與插座連接器200的插座殼體支承部(224、225)嵌合的話,任何形狀皆可。
插座連接器200係具備:複數個插座端子230;保持複數個插座端子230之插座殼體210;及保持於插座殼體210的插座外殼220。插座連接器200係在長方形狀的插座殼體210之中央部分,具備朝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存在的凸狀嵌合凸部212,在嵌合凸部212的短邊方向(Y軸方向)之兩側(Y1及Y2側),具備分別將複數個插座端子230保持之第1插座側壁214。複數個插座端子230係由磷青銅等的金屬所構成,分別設在沿著插座殼體210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之2個第1插座側壁214,且以等間隔排列。
如圖1及圖8所示,插座端子230係在嵌合凸部212側,包含有朝與對象連接器之嵌合方向(Z軸方向)延伸存在的自由端且具有彈性之可動部237。可動部237具有:與插頭端子130的內側固定部133接觸之接觸部238;及位於較接觸部238更靠近端部,且朝向嵌合凸部212側之可動端部239。又,插座端子230係包含有:保持於插座連接器200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的第1插座側壁214之頂部234、和構成為以頂部234為中心而形成為上下顛倒的U字形之部分的腳部233及固定部235,固定部235係與可動部237一同構成以底部236為中心而形成為U字形之部分。
插座端子230係在安裝於基板之側(Z2側),具有經過從腳部233彎曲之部分而朝插座連接器200的短邊方向(Y軸方向)外側(若腳部233位於Y1側的話則為Y1側、若腳部233處於Y2側的話則為Y2側)延伸存在並安裝(焊接)於基板之安裝部232。
安裝部232的端部亦即安裝端部231係與第1插座屏蔽件221相面對。以插座殼體210的一方側(例如Y1側)之第1插座側壁214進行保持的插座端子230之安裝端部231,係與相同側(Y1側)的第1插座屏蔽件221相面對,以插座殼體210的另一方側(例如Y2側)之第1插座側壁214進行保持的插座端子230之安裝端部231,係與相同側(Y2側)的第1插座屏蔽件221相面對。
藉由插座端子230與插座殼體210之插入成形,插座端子230係以底部236、固定部235、頂部234及腳部233,在插座殼體210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的第1插座側壁214及其周邊部分被保持。為了使從第1插座側壁214露出之上下顛倒的U字狀部分之表面形成為與第1插座側壁214的表面相同面,將插座端子230的頂部234之背面(與第1插座側壁214相對向的面)、和固定部235的背面(與腳部233相對向的面)、及腳部233的背面(與固定部235相對向的面)埋入於第1插座側壁214而保持。
插座端子230的可動部237係在前端部分具有朝固定部235側突出而形成的接觸部238,接觸部238係在與插頭連接器100之嵌合狀態,能以接觸壓,與插頭端子130的內側固定部133接觸。又,插座端子230的固定部235係從可動部237側的表面突出形成之接觸凸部229在與插頭連接器100之嵌合狀態,能以接觸壓,與插頭端子130的凹狀的接觸部136接觸。
第1插座側壁214係沿著插座連接器200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設置成2列,嵌合凸部212係形成於該等2列的第1插座側壁214之間。亦即,嵌合凸部212係被沿著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存在之第1插座側壁214及沿著短邊方向(Y軸方向)延伸存在之第2插座側壁216包圍而形成。
插座連接器200的插座殼體210係與以相等的間隔呈2列排列於長度方向(X軸方向)之相同形狀的複數個插座端子230一同進行插入成形(一體成形),能將複數個插座端子230加以保持。
作為外部導體外殼之插座外殼220具有:沿著插座殼體210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1插座屏蔽件221;及沿著插座殼體210的短邊方向(Y軸方向)延伸存在之第2插座屏蔽件222。插座外殼220係在兩側(Y1側與Y2側)具備第1插座屏蔽件221,第1插座屏蔽件221係被插座殼體210的區隔部203(插座外殼220的細縫)分割。第1插座屏蔽件221係以在單側(Y1側或Y2側)被分割的2片所形成,但亦可以1片的屏蔽件形成,又亦可進一步分割而作成複數片的方式形成。第1插座屏蔽件221係具有與X-Z平面平行的面,在長度方向(X軸方向)上配置成遍及較嵌合凸部212更廣的範圍。
又,插座外殼220係除了第1插座屏蔽件221外,還包含第2插座屏蔽件222,在兩側(X1側與X2側)各具備1片的板狀第2插座屏蔽件222,該第2插座屏蔽件222沿著插座殼體210的短邊方向(Y軸方向)延伸存在。第2插座屏蔽件222係以1片的方式形成於單側(Y1側或Y2側),但亦可將1片的屏蔽件分割而作成複數片的方式形成。在第1插座屏蔽件221的緣部分,形成有用來安裝於基板的接地部(未圖示)之插座外殼安裝部204、205,在第2插座屏蔽件222的緣部分,形成有用來安裝於基板的接地部(未圖示)之插座外殼安裝部206。插座外殼安裝部204、205、206可各自將插座外殼220作成接地電位(Ground potential)。第2插座屏蔽件222係具有與Y-Z平面平行的面,在短邊方向(Y軸方向)上配置成遍及較嵌合凸部212更廣的範圍。在插頭連接器100與插座連接器200已經互相嵌合的狀態,插座外殼220是與對象外部導體外殼亦即插頭外殼120形成電性連接。
包圍插座殼體210的嵌合凸部212的周圍之第1插座側壁214及第2插座側壁216,係進一步藉由第1插座屏蔽件221及第2插座屏蔽件222,隔著第1間隔215及第2間隔217被包圍。第1間隔215係從插座殼體210的第1插座側壁214到第1插座屏蔽件221之間隔,第2間隔217係從插座殼體210的第2插座側壁216到第2插座屏蔽件222之間隔。由於第1插座側壁214與第1插座屏蔽件221係呈平行,第2插座側壁216與第2插座屏蔽件222係呈平行,因此,第1間隔215及第2間隔217分別為一定的值。第1插座屏蔽件221係從插座殼體210露出,且在短邊方向(Y軸方向)上,隔著相等的間隔,與複數個插座端子230相對向。更具體而言,與複數個插座端子230各自的腳部233(參照圖8)在短邊方向(Y軸方向)上隔著相等的間隔對向。
插座外殼220係在兩側(Y1側與Y2側)具備沿著插座殼體210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存在之插座外殼平面223。第1插座屏蔽件221係為對插座外殼平面223呈直角地彎曲之插座外殼220的緣部分。外部導體外殼亦即插座外殼220,係在插座外殼平面223具有2個細縫(插座殼體210的區隔部203),該2個細縫(插座殼體210的區隔部203)係對嵌合方向(Z軸方向)的中心軸,處於點對稱的位置。
插座外殼平面223係在X-Y平面上,沿著嵌合凸部212的兩側(Y1側、Y2側)的第1插座側壁214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作為對象連接器之插頭連接器100的對象外殼平面(插頭外殼平面123)相對向。插座外殼平面223係以在單側(Y1側或Y2側)被插座殼體210的區隔部203(插座外殼220的細縫)分割的2片所形成,但亦可以1片的外殼平面形成,又亦可進一步分割而作成複數片的方式形成。插座外殼平面223係具有與X-Y平面平行的面,在長度方向(X軸方向)上配置成遍及較嵌合凸部212更廣的範圍。
插座外殼220係在兩側(X1側與X2側)各具備沿著插座殼體210的短邊方向(Y軸方向)的側壁延伸存在之由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224及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225所構成的插頭殼體支承部。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224係設在第2插座側壁216,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225係設在嵌合凸部212。插座外殼連接部213係夾於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224與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225之部分。在插頭連接器100與插座連接器200已經嵌合的狀態,藉由於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224與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225之間,嵌入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126,使插座外殼220與插頭外殼120形成為電性連接。在如圖3及圖4所示的實施形態,由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224及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225所構成的插座殼體支承部係沿著短邊方
向(Y軸方向)的側壁設置,但,不限於此,若為可藉由插座殼體進行保持的話,則可設在任意的位置。
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224、插座外殼連接部213及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225係形成於自第2插座屏蔽件222的中央部分朝嵌合凸部212延伸伸出的部分。插座外殼連接部213係位於朝插座殼體210的短邊方向(Y軸方向)延伸存在的第2插座側壁216與嵌合凸部212之間,具體而言為,位於設在插座殼體210的第2插座側壁216的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224與設在嵌合凸部212的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225之間。在如圖3及圖4所示的實施形態,插座外殼連接部213的形狀為凹狀,但,不限於此,可為凸狀的形狀,若為可與插頭連接器100的插頭殼體支承部(124、126)嵌合的話,任何形狀皆可。
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224係可在與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126之接觸面,具備突出的接點226。又,其他的殼體支承部亦即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225、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124、及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126亦可同樣,在與對象側的支承部之接觸面,具備從表面突出的接點228。
如圖1及圖2所示,插頭外殼120係包含設在第1插頭側壁118與第2插頭側壁119交叉的角部分附近的第1插頭側壁118之插頭側壁連接部129,如圖3及圖4所示,插座外殼220係包含設在第1插座側壁214與第2插座側壁216交叉的角部分附近的第1插座側壁214之插座側壁連接部227。亦參照圖9,在插頭連接器100與插座連接器200已經互相嵌合的狀態,藉由插頭側壁連接部129與插座側壁連接部227接觸,使插頭外殼120與插座外殼220形成電性連接。插座側壁連接部227係可在與插頭側壁連接部129之接觸面,具備從表面突出的接點228。又,在插頭側壁連接部129亦可同樣地,在與插座側壁連接部227之接觸面,具備從表面突出的接點228。
如圖1、圖3及圖9所示,插頭殼體110包含覆蓋第1插頭屏蔽件121的第1插頭外壁101、和覆蓋第2插頭屏蔽件122的第2插頭外壁102,插頭外殼安裝部104、105係從第1插頭外壁101露出,插頭外殼安裝部106係從第2插頭外壁102露出。插座殼體210包含覆蓋第1插座屏蔽件221的第1插座外壁201、和覆蓋第2插座屏蔽件222的第2插座外壁202,插座外殼安裝部204、205係從第1插座外壁201露出,插座外殼安裝部206係從第2插座外壁202露出。
如圖7所示,從短邊方向(Y軸方向)觀看時,插頭外殼安裝部104係配置於插頭端子130的安裝部132之間,插座外殼安裝部204係配置於插座端子230的安裝部232之間。
在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為了區別連接器裝置含有之2個連接器,將其稱為插頭連接器及插座連接器,將各自的構件或零件等稱為插頭殼體與插座殼體、插頭端子與插座端子、插頭外殼與插座外殼、插座屏蔽件與插座屏蔽件、插頭外殼平面與插座外殼平面等,但在未以連接器的形狀區分之情況,省略插頭及插座之用語表現,僅稱為連接器、殼體、端子、外殼(或外部導體外殼)、屏蔽件、外殼平面等。
又,在未以連接器的形狀區別之情況,第1嵌合側壁與第1插座側壁、第2嵌合側壁與第2插座側壁、第1插頭外壁與第1插座外壁、第2插頭外壁與第2插座外壁、嵌合凹部與嵌合凸部,僅僅稱為第1側壁、第2側壁、第1外壁、第2外壁、嵌合部,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與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與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插頭側壁連接部與插座側壁連接部僅稱為第1支承部、第2支承部、側壁連接部。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與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與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第1支承部與第2支承部等,亦有省略第1及第2,僅稱為插頭殼體支承部、插座殼體支承部、支承部等。
且,將第1插頭屏蔽件及第1插座屏蔽件分別僅稱為插頭屏蔽件、插座屏蔽件,在連接器的形狀未區別之情況,僅稱為屏蔽件。在未以連接器的形狀區別之情況,將與連接器嵌合之對象側的連接器稱為對象連接器,與連接器的外殼平面、外部導體外殼、側壁連接部等相對應之對象連接器的結構稱為對象外殼平面、對象外部導體外殼等。
藉由如圖1至圖9所示的結構,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裝置及連接器,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藉由從互相對向的插頭外殼平面123及插座外殼平面223中的其中一方的外殼平面朝另一方的外殼平面側延伸伸出之接觸部127,使兩平面互相接觸而電性連接,藉此,插頭外殼120與插座外殼220電性連接,將進行插頭連接器100的插頭端子130的電磁遮蔽之第1插頭屏蔽件121與進行插座連接器200的插座端子230的電磁遮蔽之第1插座屏蔽件221之間的電位差實質上消除,能夠獲得充分的電磁遮蔽作用。
又,在插頭連接器100與插座連接器200已經嵌合的狀態,於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124與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126之間,嵌入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224,於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224與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225之間,嵌入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126,並且插頭側壁連接部129與插座側壁連接部227接觸,藉此,插頭外殼120與插座外殼220形成電性連接,能實質地消除第1插頭屏蔽件121與第1插座屏蔽件221之間的電位差,獲得相同的電磁遮蔽作用。
如圖8所示,在插頭連接器100,隔著設在安裝端部131與第1插頭屏蔽件121之間的作為空間之第1間隔115,使安裝端部131與第1插頭屏蔽件121相面對,藉此,可將在安裝部132附近產生的電磁波予以遮蔽,能夠確實地遮壁該電磁波防止其漏出至插頭連接器100的外部。同樣地,在插座連接器200,隔著設在安裝端部231與第1插座屏蔽件221之間的作為空間之第1間隔215,使安裝端部231與第1插座屏蔽件221相面對,藉此,可將在安裝部232附近產生的電磁波予以遮蔽,能夠確實地遮壁該電磁波防止其漏出至插座連接器200的外部。亦即,即使在對插頭端子130及插座端子230傳送高頻的同軸訊號、差動訊號等之情況,亦不會有電磁波從連接器裝置洩漏,可獲得充分的電磁遮蔽作用。
且,藉由這樣的結構,本發明之連接器裝置及連接器,由於不會有插頭屏蔽件與插座屏蔽件重疊於短邊方向(Y軸方向)的情況,故,能夠避免阻礙連接器的小型化之屏蔽件的內外雙重構造,可進一步縮小在基板之連接器的占有面積,有助於高密度安裝化。本發明的各個實施形態、變形例等,並非獨立的實施形態,亦可分別加以組合並適宜實施。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連接器,能夠在進行電氣訊號的高速傳送之智慧型手機、手機等的電子機器,利用於以纜線將基板間連接等的用途上。
10:插頭側基板
20:插座側基板
100:插頭連接器
101:第1插頭外壁
102:第2插頭外壁
103:區隔部
104:插頭外殼安裝部
105:插頭外殼安裝部
106:插頭外殼安裝部
107:接觸部
110:插頭殼體
112:嵌合凹部
114:第1嵌合側壁
115:第1間隔
116:第2嵌合側壁
117:第2間隔
118:第1插頭側壁
119:第2插頭側壁
120:插頭外殼
121:第1插頭屏蔽件
122:第2插頭屏蔽件
123:插頭外殼平面
124: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
125:插頭外殼連接部
126: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
127:接觸部
128:突出部
129:插頭側壁連接部
130:插頭端子
131:安裝端部
132:安裝部
133:內側固定部
134:頂部
135:外側固定部
136:接觸部
200:插座連接器
201:第1插座外壁
202:第2插座外壁
203:區隔部
204:插座外殼安裝部
205:插座外殼安裝部
206:插座外殼安裝部
210:插座殼體
212:嵌合凸部
213:插座外殼連接部
214:第1插座側壁
215:第1間隔
216:第2插座側壁
217:第2間隔
220:插座外殼
221:第1插座外殼屏蔽件
222:第2插座外殼屏蔽件
223:插座外殼平面
224: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
225: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
226:接點
227:插座側壁連接部
228:接點
229:接觸凸部
230:插座端子
231:安裝端部
232:安裝部
233:腳部
234:頂部
235:固定部
236:底部
237:可動部
238:接觸部
239:可動端部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連接器裝置的圖。
[圖2]係顯示如圖1所示的連接器裝置的各連接器的外部導體外殼的形狀之圖。
[圖3]係顯示如圖1所示的連接器裝置的上下顛倒之圖。
[圖4]係顯示如圖3所示的連接器裝置的各連接器的外部導體外殼的形狀之圖。
[圖5]係顯示用來將如圖3所示的連接器裝置沿著長度方向的中心軸切斷之線A-A的圖。
[圖6]係從短邊方向觀看沿著如圖5所示的線A-A朝長度方向切斷的連接器裝置之剖面圖。
[圖7]係顯示用來將如圖3所示的連接器裝置沿著短邊方向的中心軸切斷之線B-B的圖、及用來將連接器裝置的端部分朝短邊方向切斷之線C-C的圖。
[圖8]係沿著如圖7所示的線B-B朝短邊方向切斷的連接器裝置之剖面圖。
[圖9]係沿著如圖7所示的線C-C朝短邊方向切斷的連接器裝置之剖面圖。
10:插頭側基板
20:插座側基板
100:插頭連接器
101:第1插頭外壁
102:第2插頭外壁
103:區隔部
106:插頭外殼安裝部
110:插頭殼體
112:嵌合凹部
114:第1嵌合側壁
115:第1間隔
116:第2嵌合側壁
117:第2間隔
118:第1插頭側壁
119:第2插頭側壁
120:插頭外殼
121:第1插頭屏蔽件
122:第2插頭屏蔽件
123:插頭外殼平面
124: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
125:插頭外殼連接部
126: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
127:接觸部
128:突出部
129:插頭側壁連接部
130:插頭端子
200:插座連接器
201:第1插座外壁
202:第2插座外壁
204:插座外殼安裝部
205:插座外殼安裝部
206:插座外殼安裝部
210:插座殼體
225: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
230:插座端子
Claims (21)
- 一種連接器裝置,係包含插頭連接器和插座連接器,該插頭連接器具備複數個插頭端子、沿著長度方向保持前述複數個插頭端子之插頭殼體、及保持於前述插頭殼體之插頭外殼,該插座連接器具備複數個插座端子、沿著長度方向保持前述複數個插座端子之插座殼體、及保持於前述插座殼體之插座外殼, 前述插頭外殼具有: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前述插座連接器對向的插頭外殼平面;沿著前述插頭殼體的長度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1插頭屏蔽件;沿著前述插頭殼體的短邊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2插頭屏蔽件;保持於前述插頭殼體之插頭殼體支承部;及連接於基板的接地電位之插頭外殼安裝部, 前述第1插頭屏蔽件係與前述複數個插頭端子分別在短邊方向上相對向, 前述插座外殼具有: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前述插頭連接器對向的插座外殼平面;沿著前述插座殼體的長度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1插座屏蔽件;沿著前述插座殼體的短邊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2插座屏蔽件;保持於前述插座殼體的插座殼體支承部;及連接於基板的接地電位之插座外殼安裝部, 前述第1插座屏蔽件係與前述複數個插座端子分別在短邊方向上相對向, 前述插頭外殼平面及前述插座外殼平面中的其中一方之外殼平面,具備接觸部,該接觸部是從該外殼平面延伸伸出,朝與對象連接器之嵌合方向彎曲而形成,並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另一方的外殼平面接觸, 在前述插頭連接器與前述插座連接器已經互相嵌合的狀態,至少經由前述接觸部,使前述插頭外殼與前述插座外殼形成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前述接觸部係為具有彈性的接觸片,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前述另一方的外殼平面接觸而被下壓, 包含具備前述接觸部的前述其中一方的外殼平面之前述插頭連接器及前述插座連接器中的其中一方的連接器,係具有用來收納被下壓的前述接觸部之空間。
-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前述插頭外殼平面或前述插座外殼平面係包含自表面突出而形成的突出部, 在前述插頭連接器與前述插座連接器已經互相嵌合的狀態,前述突出部與對象連接器的外殼平面接觸。
-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前述插頭殼體係包含被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之第1嵌合側壁及朝短邊方向延伸存在之第2嵌合側壁包圍的嵌合凹部;及包圍前述第1嵌合側壁及前述第2嵌合側壁且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之第1插頭側壁和朝短邊方向延伸存在之第2插頭側壁,前述插頭殼體支承部是由設在前述第2插頭側壁的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與設在前述第2嵌合側壁的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構成, 前述插座殼體包含嵌合凸部,其被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的第1插座側壁及朝短邊方向延伸存在的第2插座側壁包圍, 前述插座殼體支承部係由設在前述第2插座側壁的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和設在前述嵌合凸部的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構成, 在前述插頭連接器與前述座連接器已經嵌合的狀態,藉由在前述第1插頭殼體支承部與前記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之間嵌入前述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在前述第1插座殼體支承部與前述第2插座殼體支承部之間嵌入前述第2插頭殼體支承部,使前述插頭外殼與前述插座外殼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4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前述插頭外殼包含插頭側壁連接部,其設在前述第1插頭側壁與前述第2插頭側壁交叉的角部附近的前述第1插頭側壁, 前述插座外殼包含插座側壁連接部,其設在前述第1插座側壁與前述第2插座側壁交叉之角部分附近的前述第1插座側壁, 在前述插頭連接器與前述插座連接器已經互相嵌合的狀態,藉由前述插頭側壁連接部與前述插座側壁連接部接觸,使前述插頭外殼與前述插座外殼形成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前述插頭殼體包含覆蓋前述第1插頭屏蔽件之第1插頭外壁、和覆蓋前述第2插頭屏蔽件之第2插頭外壁, 前述插頭外殼安裝部係從前述第1插頭外壁或前述第2插頭外壁露出,前述插座殼體包含覆蓋前述第1插座屏蔽件之第1插座外壁、及覆蓋前述第2插座屏蔽件之第2插座外壁,前述插座外殼安裝部係從前述第1插座外壁或前述第2插座外壁露出。
- 如請求項4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前述複數個插頭端子沿著前述第1嵌合側壁設置, 前述第1插頭屏蔽件係與設有前述複數個插頭端子之前述第1嵌合側壁,隔著相等的間隔而在短邊方向上相對向, 前述複數個插座端子係沿著前述第1插座側壁設置, 前述第1插座屏蔽件係與設有前述複數個插座端子之前述第1插座側壁,隔著相等的間隔而在短邊方向上相對向。
-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前述第1插頭屏蔽件係為對前述插頭外殼平面呈直角地彎曲之前述插頭外殼的緣部分, 前述第1插座屏蔽件係為對前述插座外殼平面呈直角地彎曲之前述插座外殼的緣部分。
- 如請求項4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前述插頭外殼平面係在前述嵌合凹部的兩側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 前述插座外殼平面係在前述嵌合凸部的兩側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 前述接觸部係在前述嵌合凹部的兩側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的前述插頭外殼平面上各設置2個,或在前述嵌合凸部的兩側朝長度方向上延伸存在的前述插座外殼平面上各設置2個。
- 如請求項1或2之連接器裝置,其中,前述插頭外殼係在前述插頭外殼平面上具有2個細縫,前述2個細縫係對嵌合方向的中心軸,位於點對稱的位置, 前述插座外殼係在前述插座外殼平面上具有2個細縫,前述2個細縫係對嵌合方向的中心軸,位於點對稱的位置。
- 一種連接器,其特徵為包含:複數個端子、沿著長度方向保持前述複數個端子的殼體和保持於前述殼體之外部導體外殼, 前述外部導體外殼具有:當嵌合時與對象連接器對向的外殼平面;沿著前述殼體的長度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1屏蔽件;沿著前述殼體的短邊方向延伸存在之板狀的第2屏蔽件;保持於前述殼體之支承部;和連接於基板的接地電位之外殼安裝部, 前述第1屏蔽件係與前述複數個端子分別在短邊方向上相對向, 前述外殼平面係具備接觸部,該接觸部是從該外殼平面延伸伸出,朝與對象連接器之嵌合方向彎曲而形成,並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外殼平面接觸, 在與對象連接器嵌合之狀態,至少經由前述接觸部,前述外部導體外殼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外部導體外殼形成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11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接觸部係為具有彈性的接觸片,當連接器彼此嵌合時,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外殼平面接觸而被下壓, 前述連接器係具有用來收納被下壓的前述接觸部之空間。
- 如請求項11或12之連接器,其中,前述外殼平面係包含從表面突出而形成的突出部, 在前述對象連接器已經嵌合的狀態,前述突出部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前述對象外殼平面接觸。
- 如請求項11或12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殼體包含:嵌合部;及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的第1側壁和朝短邊方向延伸存在的第2側壁,該第1側壁及第2側壁包圍前述嵌合部, 前述支承部係由設在前述第2側壁的第1支承部和設在前述嵌合部的第2支承部構成, 在已經與對象連接器嵌合之狀態,藉由於前述第1支承部與前述第2支承部之間,嵌入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支承部,使得前述外部導體外殼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外部導體外殼形成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14之連接器,其中,前述外部導體外殼係包含側壁連接部,其設在前述第1側壁與前述第2側壁交叉的角部附近的前述第1側壁, 在與對象連接器嵌合之狀態,前述側壁連接部係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側壁連接部接觸,前述外部導體外殼係與前述對象連接器的對象外部導體外殼形成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11或12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殼體包含:覆蓋前述第1屏蔽件之第1外壁;和覆蓋前述第2屏蔽件之第2外壁, 前述外殼安裝部係從前述第1外壁或前述第2外壁露出。
- 如請求項14之連接器,其中,前述複數個端子係沿著前述第1側壁設置, 前述第1屏蔽件係與設有前述複數個端子之前述第1側壁,隔著相等的間隔而在短邊方向上相對向。
- 如請求項11或12之連接器,其中,前述第1屏蔽件係為對前述外殼平面呈直角地彎曲之前述外部導體外殼的緣部分。
- 如請求項14之連接器,其中,前述外殼平面係在前述嵌合部的兩側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 前述接觸部係在前述嵌合部的兩側朝長度方向延伸存在的外殼平面上各設置2個。
- 如請求項11或12之連接器,其中,前述外部導體係在前述外殼平面上具有2個細縫,前述2個細縫係對嵌合方向的中心軸,位於點對稱的位置。
- 如請求項11或12之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為插座連接器或插頭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89097 | 2019-10-16 | ||
JP2019189097A JP7214609B2 (ja) | 2019-10-16 | 2019-10-16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18168A TW202118168A (zh) | 2021-05-01 |
TWI776207B true TWI776207B (zh) | 2022-09-01 |
Family
ID=75403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27470A TWI776207B (zh) | 2019-10-16 | 2020-08-13 | 連接器及連接器裝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39612B2 (zh) |
JP (1) | JP7214609B2 (zh) |
KR (1) | KR102584892B1 (zh) |
CN (2) | CN213425337U (zh) |
TW (1) | TWI7762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646125B1 (ko) * | 2019-07-04 | 2024-03-08 | 아이펙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커넥터 장치 |
JP7388901B2 (ja) * | 2019-12-10 | 2023-11-29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US11495919B2 (en) * | 2020-05-13 | 2022-11-08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Connector assembly in which ground terminals are coupled to form a shielding |
US11652323B2 (en) * | 2020-05-13 | 2023-05-16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Conn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a connector encolsed by a shell and a mating connector enclosed by a mating shell |
JP7417481B2 (ja) * | 2020-06-29 | 2024-01-18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484062B2 (ja) * | 2020-08-17 | 2024-05-16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 |
KR102587784B1 (ko) * | 2021-05-10 | 2023-10-11 | 주식회사 센서뷰 | Rf 커넥터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디바이스 연결 방법 |
CN115377759A (zh) * | 2021-05-17 | 2022-11-22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装体 |
CN217306840U (zh) * | 2021-05-17 | 2022-08-26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装体 |
JP2022176435A (ja) * | 2021-05-17 | 2022-11-30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WO2023053037A1 (en) * | 2021-09-28 | 2023-04-06 |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KR102711113B1 (ko) * | 2022-05-11 | 2024-09-27 | 에이치알에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 전기 커넥터 |
KR102704315B1 (ko) * | 2022-06-16 | 2024-09-06 | 에이치알에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 전기 커넥터 |
JP2024071287A (ja) * | 2022-11-14 | 2024-05-2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接続装置 |
KR20240137153A (ko) | 2023-03-07 | 2024-09-20 | 주식회사 센서뷰 | Rf 플러그커넥터, rf 리셉터클커넥터 및 rf 커넥터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82007Y (zh) * | 2006-01-28 | 2007-03-21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板对板连接器 |
TWM435072U (en) * | 2012-03-28 | 2012-08-01 | Speedtech Corp |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
US20150132985A1 (en) * | 2013-11-08 | 2015-05-14 | Uju Electronics Co., Ltd. | Shield and locking type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
JP2017033909A (ja) * | 2015-07-29 | 2017-02-09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
US20180342838A1 (en) * | 2015-07-29 | 2018-11-29 | Dai-Ichi Seiko Co., Ltd. | Board-connecting electric connector device |
TWM576347U (zh) * | 2018-09-14 | 2019-04-01 | 大陸商春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
TWM581777U (zh) * | 2019-03-06 | 2019-08-01 | 于國基 | 板連接器組合及其連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94216B2 (ja) * | 1996-04-05 | 2001-07-30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電気コネクタ |
JPH11329600A (ja) * | 1998-05-19 | 1999-11-30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グランド端子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
JP4594706B2 (ja) * | 2004-11-26 | 2010-12-08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付き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
CN201072831Y (zh) * | 2007-05-25 | 2008-06-11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板对板连接器 |
JP6179564B2 (ja) * | 2015-07-29 | 2017-08-16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
JP6256426B2 (ja) * | 2015-07-29 | 2018-01-10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
EP3937316A1 (en) * | 2016-09-19 | 2022-01-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hielde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
TWM539713U (zh) * | 2016-11-25 | 2017-04-11 | Tarng Yu Enterprise Co Ltd | 板對板連接器總成 |
JP6835687B2 (ja) * | 2017-08-29 | 2021-02-24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CN108565584A (zh) * | 2018-04-19 | 2018-09-21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屏蔽式板对板插头 |
CN208923402U (zh) * | 2018-05-16 | 2019-05-31 |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
CN209029557U (zh) * | 2018-08-30 | 2019-06-25 | 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板对板式高频插座及插头 |
-
2019
- 2019-10-16 JP JP2019189097A patent/JP7214609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8-13 TW TW109127470A patent/TWI776207B/zh active
- 2020-09-14 CN CN202022006647.9U patent/CN213425337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 2020-09-14 CN CN202010960180.3A patent/CN112670770B/zh active Active
- 2020-09-15 KR KR1020200118456A patent/KR10258489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0-10-13 US US17/069,492 patent/US1123961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82007Y (zh) * | 2006-01-28 | 2007-03-21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板对板连接器 |
TWM435072U (en) * | 2012-03-28 | 2012-08-01 | Speedtech Corp |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
US20150132985A1 (en) * | 2013-11-08 | 2015-05-14 | Uju Electronics Co., Ltd. | Shield and locking type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
JP2017033909A (ja) * | 2015-07-29 | 2017-02-09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
US20180342838A1 (en) * | 2015-07-29 | 2018-11-29 | Dai-Ichi Seiko Co., Ltd. | Board-connecting electric connector device |
TWM576347U (zh) * | 2018-09-14 | 2019-04-01 | 大陸商春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
TWM581777U (zh) * | 2019-03-06 | 2019-08-01 | 于國基 | 板連接器組合及其連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239612B2 (en) | 2022-02-01 |
US20210119386A1 (en) | 2021-04-22 |
TW202118168A (zh) | 2021-05-01 |
CN112670770A (zh) | 2021-04-16 |
JP2021064545A (ja) | 2021-04-22 |
KR102584892B1 (ko) | 2023-10-04 |
CN112670770B (zh) | 2022-11-22 |
CN213425337U (zh) | 2021-06-11 |
KR20210045307A (ko) | 2021-04-26 |
JP7214609B2 (ja) | 2023-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76207B (zh) | 連接器及連接器裝置 | |
TWI824056B (zh) | 連接器及連接器裝置 | |
CN107453069B (zh) |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系统 | |
US1044698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 plate | |
CN113924700B (zh) | 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 | |
WO2021024941A1 (ja) | コネクタ及び配線構造 | |
JP6749114B2 (ja) | コネクタ | |
JP2020205236A (ja)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
JP7358562B2 (ja) | コネクタ | |
US20240235080A9 (en) | Connector | |
CN114788096B (zh) | 电连接器对 | |
KR102219486B1 (ko) | 노이즈 차단 기능을 갖는 소켓커넥터 | |
WO2024057664A1 (ja) |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接続装置、相手側コネクタ | |
KR20240110456A (ko) |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
JP2023113057A (ja) | 基板用同軸コネクタ | |
KR20230123421A (ko) | 기판 커넥터 | |
CN116830399A (zh) | 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